一、青光眼两个极端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盈[1](2021)在《大数据驱动UI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新老年人“养护一体”UI交互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杨柳[2](2021)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美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对美的塑造体现在面部修饰、服装配饰等多方面。尽管人类社会早期,“以白为美”的肤色追求早已出现,但其实践途径包括产品使用始终是局限的,“美”与“白”的关联也是非必要的。直到现代,“美白”作为营销概念被确立后,美白实践才愈演愈烈。如今,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销产品之一,并呈现出白肤色审美“同质化”的现象和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美白消费主体大众化、美白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美白理论常识化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和问题,即其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首先,探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一从社会和科学技术层面分析美白需求的建构过程,分析“美白”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作用;二从资本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分析资本驱动与现代科技手段在美白化妆品研发创新、生产中的互动与发展;三从科技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分析资本增值目的下科学营销方式对社会“美白”观念的刺激和美白“内卷”的循环过程。其次,揭示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从健康危害、审美同质化、异化消费和社会阶层与性别不平等、生态伦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进行反思,包括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资本与科技关系、美与白的关联以及美的发展三个角度,并且提出浅层建议即倡导公众应该正确理解科学,遵循多元审美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反对盲目信任科学;提倡国家政府层面应该严格监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健全美白化妆品安全法律和条例,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社会有序发展。
崔晓龙[3](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蓝小燕[4](2020)在《老年居家健身产品的适老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民健身和居家养老的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的运动、健康等方面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老年人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户外健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而适合老年人的居家健身产品却很少。研究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等居家健身产品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层面的特征,及其对健身需求、健身行为、健身心理的影响,梳理不同类型老年人对健身产品的需求;对老年人衰老的内因、外在表现类型及与运动健身的关系做整体性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健身行为存在的问题,即老年人对力量锻炼的认识误区。提出了老年健身产品应当针对肌肉力量锻炼进行发展和完善,尤其是下肢肌肉力量锻炼,改善老年人力量锻炼不足的现状。通过用户访谈了解老年人健身心理和健身行为的关系,辨析力量健身需求,建立典型用户画像。结合对现有健身产品现状的调研,提出有关老年人力量健身产品的设计策略,包括易用性和科学性等一般性设计策略,以及应对老年人心理特征的情感化设计策略。一般设计策略中的易用性策略依据老年行为特征和人机工程学,科学性策略依据老年力量健身状态和流程,根据健身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情感设计策略涉及两部分,用户激励和安全感知;提出健身产品应对老年用户进行情感层面适当的激励,包括目标激励、成就激励、趣味激励、安全性(安全监控与提醒)。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老年人居家下肢肌力健身产品的设计实践;从实践层面论证设计策略的有效性。提出老年居家下肢激励健身产品的设计方案,从易用性、科学性角度对产品的硬件功能和结构进行了适老化设计;本文还对锻炼信息后续用于健身激励和安全功能开发和利用的形式进行了设想,以期减弱下肢力量锻炼产品使用的枯燥感,丰富用户的情感体验。
禹宁瑶[5](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认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颜芬[6](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陈春荣[7](2020)在《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所研究的笔迹均为中文笔迹,书写者年龄分布在60至100岁之间。相信每一个书写人都会有错写、漏写、一下子记不起某个字怎么写的经历,比如小朋友经常写错字,我们电脑用多了的时候一些原本熟悉的字也一下子想不起来怎么写了。虽然这些只是小插曲,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于书写活动中,对于以研究书写活动为己任的笔迹鉴定工作者,却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小插曲。目前笔迹鉴定实践中,大半的案件是签名类笔迹鉴定,由于其字数较少、容易被摹仿等特点,使得签名类笔迹鉴定是笔迹鉴定这门学科的重点与难点,受到广大笔迹鉴定工作者和学者的关注。而在鉴定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把重点放在研究书写人书写活动中蕴含的书写习惯以及其外在表现形式——笔迹所反映的笔迹特征。书写习惯是书写人在书写活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有的书写动力定型系统,然而,当我们把书写习惯定义为一种书写动力定型时,其本身是受书写人支配、控制的,即便是伪装、摹仿笔迹,也是在书写人的支配、控制下完成的。但是我们在书写活动过程中,有时会不经意出现错写现象,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不能控制自己的书写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无法流畅地将自己的书写习惯表达出来。这种不受书写人支配、控制,违背书写人原有形成的书写技能,甚至是不以书写人的意志所转变的一种书写状态。在医学界,这种书写状态被认为是由器官功能性损害引起的,称之为书写障碍,书写障碍不仅包括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失写症,也包括初级运动功能受损导致的机械性书写障碍。书写障碍是书写人在书写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对这种书写状态以及这种书写状态下所反映出来的笔迹特征,对我们而言尚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而搜索国内外文献也未见同类文章,偶有对老年人以及阿尔兹海默、帕金森、脑卒中患者书写笔迹的研究,也仅是个案分析。从目前笔迹鉴定的理论与实践来看,业界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尚未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整理,鉴定人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认识也是比较宽泛的、流于表面的。如书写障碍患者的笔迹字形较大、结构松散,运笔弯曲抖动、中途停顿,起收笔有拖带痕迹,以及重复性书写、镜像书写和小写症等非系统性的认识。这些认识在作者看来,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仅仅是笔迹特征表现的堆砌,并非系统性、全面性的总结,会导致以偏概全的认识,对实践指导的局限性比较大。有鉴于此,研究书写障碍患者书写活动的形成机理以及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反映的笔迹特征,可以有效地帮助鉴定人认识这一类中文签名的笔迹特征,更有利于鉴定工作的开展。作者通过书写障碍这一视角,厘清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的概念、形成机理和鉴定的科学依据,剖析书写习惯与书写控制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展示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在书写控制能力变化下笔迹特征的不同反映,系统性地分析在书写控制能力变化下书写障碍患者的签名笔迹特征、笔迹特征变化的规律以及书写障碍患者签名鉴定技术要点。在作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书写障碍主要是由于脑部功能和运动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多见于老年人并伴有如阿尔兹海默、帕金森、脑卒中等疾病。作者通过对1000多位60岁至106岁书写人的签名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中104位书写人明显患有书写障碍,且通过对其3年内笔迹形态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书写障碍患者典型的笔迹特征表现有构字障碍特征、错写签名特征、运动障碍性失写特征、惰性书写特征、重复笔画特征、镜像书写特征、视空间失写特征以及失用性书写特征等八类典型特征。其中构字障碍特征、错写签名特征和运动障碍性失写特征可以进一步细分,构字障碍特征又分为部分完成特征、部分替代特征、笔画添加特征、笔画遗漏特征以及创新字特征;错写签名特征分为近形替代特征、同音或近音替代特征、近义替代特征、反义替代特征和无关替代特征;运动障碍性失写特征主要表现有字形放大特征、结构松散特征、笔画(结构)搭配比例失调特征、运笔迟缓特征、弯曲抖动特征、起收笔拖带特征、个别笔画幅度失常特征、小写症特征和笔力失调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收集的100多名书写障碍患者历时3年的笔迹形态,通过图谱形式展示,为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鉴定实务提供直观、具有应用价值的指导意见。同时,在现有笔迹鉴定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笔者梳理总结了部分书写障碍患者笔迹特征判定书写人身体状况的要点,并提出,如鉴定过程中对检材签名的笔迹特征产生合理疑问时,应当引起足够地重视,仔细询问并了解书写人在检材形成时期的身体状况,对照分析签名时的身体状况是否与书写障碍反映出的笔迹特征相吻合,从而确认或排除一些会左右或影响鉴定意见判断的差异性特征。同时,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文章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对于提炼归纳的书写障碍患者笔迹特征是否适用于笔迹鉴定实务,对书写障碍患者是否普适,也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笔迹鉴定学科是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但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很多笔迹鉴定工作者和学者也正在这条路上努力探索,希望通过科学量化的方法,解释笔迹鉴定的科学性。作者以浅陋之见抛砖引玉,望能吸引更多学者和鉴定人加入到研究书写障碍患者笔迹鉴定的行列当中,使广大鉴定工作者对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有更充分的认识。
胡佳[8](2019)在《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研制与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界定患者健康素养,构建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发患者健康素养评价量表,为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健康教育与促进人员测量患者健康素养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测评工具;为改善患者疾病转归、促进患者健康教育、改善医患关系、制订卫生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界定患者健康素养的定义、概念和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指标池,进行题项筛选,最终形成患者健康素养量表。1界定患者健康素养(1)文献检索:采用文献检索法,纳入2008年至今的中英文文献。排除标准为:与患者健康素养定义和概念无关的文献;概念定义不清晰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总结归纳患者健康素养定义、域度和维度。(2)个人深入访谈:采用等距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采用面对面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就患者健康素养的定义、维度和域度,对4所医院重点临床科室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根据访谈结果进行修改完善。2构建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池(1)文献检索:采用文献检索法,整理患者应掌握的医学词汇及其含义。(2)专家咨询:在北京市的4所三甲医院,分别抽取10个重点临床科室,由每个科室的主任医师提出希望到该科室就诊的患者能够说出的3-5个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的医学词汇,以及患者应该掌握的每个词汇下的知识点。结合文献检索结果编写条目,构建指标池。(3)采用面对面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患者健康素养的指标池进行修改完善。3筛选条目(1)专家名义小组:邀请12名临床专家,组成名义小组,就指标池进行充分讨论并投票,12名专家中超过10名赞同的指标予以保留。(2)Delphi咨询:邀请国内外熟悉临床疾病防治和健康素养、开展过患者健康素养相关课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本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专家30人,使用函询的方法请专家对每个指标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分别进行赋分。经过2轮Delphi函询,对指标进行筛选。4生成题项基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与方法,编制题项,组成初始问卷。题项编写原则:(1)不改变原始条目语义;(2)考虑患者说话方式,题项表达符合患者语言和理解习惯;(3)考虑患者身份以及我国医疗情境;(4)准确反映原始条目预考察的内容领域和相关能力。5预试验在北京市的4所三甲医院随机抽取20名15岁以上的患者开展预试验,根据被试患者的反馈信息,对初始问卷进行修改,形成患者健康素养测评问卷。6现场验证按照样本量为量表题项数5-10倍的原则,在北京市的4所三甲医院各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共400名患者,对患者健康素养测评问卷进行验证。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5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处于疾病康复期或病情稳定期;志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为所患疾病为急危重症;存在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不能理解问卷;存在视听障碍、肢体偏瘫等不便于接受调查;不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根据答对率计算每个题项的难度系数,并把难度系数值作为该题项的得分。7筛选题项基于经典测量理论(CT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进行题项筛选,CTT采用项目分析法(难度系数法、离散趋势法、区分度法)、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CITC)和克朗巴赫α系数法;IRT采用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CTT的项目分析法主要测评量表题项的质量,其中难度系数法是评价题项的难度,删除过于简单(难度系数<1.05)或过于复杂(难度系数>10)的题项;离散趋势法和区分度法是评价题项能否将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的患者区分开,删除变异系数小或区分度不高的题项(鉴别指数D<0.2)。CITC法和克朗巴赫α系数法用以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删除内部一致性不好(CITC<0.3;删除某个题项后,量表的总克朗巴赫α系数增大)的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是以较少的公因子代表原来复杂的数据,浓缩、提取有用信息。基于MIRT的EFA是在题项水平上,针对其多维性,彻底地分析出被试者正确作答每个题项所需的内容领域和相关能力,估算各个题项的参数,从而进行题项筛选。基于MIRT的CFA是在题项水平上,验证EFA的结果;通过计算保留题项的参数,同时评价模型与数据拟合情况,从而进行题项筛选。8评价量表综合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采用内容效度指数对量表的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指数>0.8)进行评价;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采用组合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评价量表信度,采用回收率、合格率和作答时间评价量表可接受性。9确定量表及格分数采用ROC曲线法确定量表及格分数。以灵敏度为纵坐标,以1-特异度为横坐标,绘制曲线。选择尽量靠近曲线左上角的切点,作为最佳临界点,对应的分数为及格分数。结果1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池本研究将患者健康素养定义为:患者为了与医务人员、医疗系统进行有效互动,了解医学常识,掌握基本疾病防治技能,理解医学风险,理性参与医疗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患者健康素养也可被称为患者医疗素养。本研究构建了患者健康素养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患者健康素养的维度,共5项,包括医学科学观念、医学常识、疾病自我管理技能、自我效能和医学信息认知能力。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分解,包括疾病防治观念、基本健康知识、疾病防治知识等9项,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的三级指标为患者健康素养的域度,在三级指标的基础上形成的指标池,共包含302个条目。2条目筛选2次专家名义小组讨论共从302个条目中筛选出53个条目。Delphi专家咨询,第一轮问卷回收率93.3%,第二轮回收率86.7%。专家平均年龄为50.54±9.03岁,平均从事专业工作年限26.07±9.08年,多数具有高级职称(89.5%)。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8931,第二轮为0.8944。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必要性0.128,重要性0.121,可行性0.131;第二轮分别上升至0.233、0.237、0.251。协调系数显着性检验,P<0.05,说明专家意见分歧小。经专家筛选,保留20个条目,删除课题组从专业角度认为质量不佳的2个条目,共保留18个条目。3初始问卷通过预试验,编制患者健康素养初始问卷。问卷包括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等13题)、医学科学观念(7题)、医学常识(4题)、疾病自我管理技能(7题)、自我效能(3题)、医学信息认知能力(5题),共39个题项。4现场验证调查情况在北京市的4所三甲医院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有效回收率为86.75%。5题项筛选结果结合统计分析和专业知识,对量表进行题项筛选。最终,形成包含5个维度、17个题项的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包括医学科学观念(5题)、医学常识(3题)、疾病自我管理技能(3题)、自我效能(3题)、医学信息认知能力(3题)。6量表评价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CVI)均>0.8,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模型适配指标除x2值、NFI、RFI和TLI以外,其他所有指标均达到适配标准。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646,总克朗巴赫α系数为0.785。医学科学观念、医学常识、疾病自我管理技能、自我效能、医学信息认知能力5个维度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671、0.672、0.628、0.653和0.766,各维度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666、0.656、0.610、0.562和0.715。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75%,合格率为97.2%,均可在15分钟内完成作答。7确定量表及格分数ROC曲线下面积为90.9%,P<0.001,有统计学意义。量表总分为24.39分,及格分数为16.00分。本次调查患者健康素养及格率为65.4%。结论本研究界定了我国患者健康素养,构建了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患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量表信度、效度、可行性良好,可作为测评患者健康素养以及干预效果的工具,在我国临床诊疗、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使用。
曾小慧[9](2019)在《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传播在经历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形态之后,又迎来了互联网健康传播的时代。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移动医疗广泛推广与实践的大背景下,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移动终端的医疗健康APP应运而生。作为健康传播的新媒介,医疗健康APP在健康传播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了自身的重要地位,成为现代健康传播的重要平台。春雨医生作为国内移动医疗行业的拓荒者,同时也是医疗健康APP的先行者,在我国医疗健康APP领域具有显着的代表性,在健康传播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主体数量众多且构成多元,具体包括APP编辑团队、专业医生、媒介组织、非营利机构以及健康爱好者,不仅有众多的专业传播者,草根平民也广泛参与其中。健康传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性强的医学知识、需求量旺盛的热门健康信息、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知识和实用性强的健康内容。在健康传播形式上,春雨医生采用了功能结构与视觉呈现兼顾的人性化界面、健康知识的通俗化表达、人际健康传播与大众健康传播并重的传播类型、知识普及与营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等多种形式。用户以中青年为主,用户的健康意识和参与度较高。传播效果层面,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效果良好,对用户和社会有着双重影响。首先在用户健康知识的获取、健康观念的建立以及健康行为的改变等方面,春雨医生发挥着积极作用。其次春雨医生的社会化功能得到凸显,发挥着正面的社会效应,具体表现在能够有效地促进医患沟通、助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春雨医生在健康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传播内容不均衡,忽视心理健康;健康资讯大多转自第三方,把关难度大;表现形式单一,致用户审美疲劳;用户人群局限,且互动不足;究责评定机制不合理,打击医生积极性等。改进和完善APP“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优化其健康传播效果,需从均衡传播内容,适当增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对健康内容的把关,保证内容质量;丰富表现形式,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扩大用户群体,注重用户反馈与互动;明确责任评定机制,提高医生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罗小纯[10](2019)在《健康传播视域下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分析 ——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健康传播的大背景下,各大医院都非常重视健康传播,纷纷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作为载体进行健康传播的内容生产,在提升全民健康意识、缓解医患矛盾方面效果初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环境中发展势头良好,内容生产呈现如下特征:有医院宣传、健康科普为主的报道主题;医院信源为主,辅以患者、媒体信源的报道来源;中性为主、正面为辅,理性色彩较浓的报道性质;新颖多样,化枯燥专业医疗信息为有趣的报道类型;陈述医疗事实为主,多网络热词重互动的标题表述,其兼具权威与趣味的生产方式广受受众好评,在医疗类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意义。本文将使用“议程设置”理论分析该公众号在内容生产中通过主题设置来进行受众的健康、信任、参与意识建构。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受众为主体,通过“知信行”模式的三个层面分析该公众号在认知层面:呈现内容和方式满足受众认知需要,态度层面:留言版块满足受众社交情感需要,行为层面:受众参与需求的满足有待强化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主题、版块设置不均衡:医院宣传主题比重过大、版块设置碎片化;传播信源独白较多,和声较少;页面愉悦感不强,传播符号运用缺乏时宜性;报道性质中性化,缺乏人性关怀;语言表达过于娱乐化,原创性不强;受众满意度参差不齐,忽视大众群体;留言区互动机制单一,传播效果浅层化等问题。为了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本文还将使用“认同”理论,从内容、关系、价值三方面来进行受众认同建构,以此达到促进医院微信公众号健康传播、良性发展的目的。
二、青光眼两个极端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光眼两个极端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美白化妆品的历史与现状 |
2.1 美白化妆品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妆品、护肤品 |
2.1.2 美白化妆品 |
2.2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程 |
2.2.1 早期物理遮盖类美白化妆品 |
2.2.2 近代洗白、漂白、防晒产品 |
2.2.3 现代美白化妆品 |
2.3 当代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特征及表现 |
2.3.1 消费主体大众化 |
2.3.2 产品种类多样化 |
2.3.3 美白理论常识化 |
第三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 |
3.1 美白化妆品的需求建构 |
3.1.1 历史上的“美”“白”需求 |
3.1.2 被重新建构的现代“美白”需求 |
3.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
3.2.1 需求拉引:资本增值 |
3.2.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生产 |
3.2.3 美白化妆品的科研团体及场所变化 |
3.3 美白化妆品的营销与宣传 |
3.3.1 营销的媒介——从杂志、电视、街道广告到互联网 |
3.3.2 营销的话语——从心理学话语到科学话语 |
3.3.3 营销的主体——从销售员到医生、专家/伪专家 |
第四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 |
4.1 产生身体危害 |
4.2 导致审美问题 |
4.3 产生异化消费问题 |
4.4 加剧社会性别与阶层不平等问题 |
4.5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动物伦理问题 |
第五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反思 |
5.1 科学主义与公众理解科学 |
5.2 科技与资本的关系 |
5.3 美与白的关联及审美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相关概念阐述 |
(一)城镇老年人 |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
(三)用户体验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
一、视觉贴近原则 |
二、行为贴近原则 |
三、语境贴近原则 |
四、情感贴近原则 |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
四、调研结论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
一、设计总体规划 |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
一、可用性测试 |
二、设计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老年居家健身产品的适老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 |
1.1.2 老年健身意识的觉醒 |
1.1.3 老年健身器械市场需求存在缺口 |
1.1.4 居家养老规模影响老年健身产品市场走向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老年产品开发概况 |
1.2.2 老年健身器材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老年共性特征对健身的影响 |
2.1 老年生理特征 |
2.1.1 感觉系统 |
2.1.2 运动系统 |
2.2 生理特征对老年健身的影响 |
2.2.1 老年健身需求 |
2.2.2 老年健身方式 |
2.3 老年人心理特征 |
2.3.1 认知特征 |
2.3.2 情感特征 |
2.3.3 生死观 |
2.4 心理特征对老年健身的影响 |
2.4.1 老年健身心态 |
2.4.2 老年健身行为偏好 |
2.5 力量健身对老年人的价值 |
2.5.1 力量锻炼的重要性 |
2.5.2 下肢力量锻炼的意义 |
2.6 老年人力量锻炼现状 |
2.6.1 老年人现有的运动类型与现状 |
2.6.2 国内老年人力量锻炼缺失原因 |
2.6.3 老年力量锻炼损伤风险 |
2.7 下肢健身产品 |
2.7.1 下肢肌力保健方法 |
2.7.2 下肢肌力健身产品 |
2.7.3 下肢肌力健身器材存在的问题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老年健身人群行为与需求调研 |
3.1 老年力量锻炼行为和认知问卷调研 |
3.1.1 调研目的 |
3.1.2 问卷设计说明 |
3.1.3 调研方式 |
3.1.4 结果分析 |
3.2 老年人腿部力量动作测试 |
3.3 老年健身行为需求访谈调查 |
3.3.1 调研目的 |
3.3.2 调研方式 |
3.3.3 调研概括与小结 |
3.4 生理和心理特征对健身产品设计的影响 |
3.5 构建典型用户画像 |
3.5.1 自由闲适派 |
3.5.2 过度担忧派 |
3.5.3 高龄乐观派 |
3.5.4 高龄静养派 |
3.6 本章小结 |
4 老年居家力量健身产品设计策略 |
4.1 一般设计策略 |
4.1.1 易用性 |
4.1.2 科学性 |
4.2 情感设计策略 |
4.2.1 基于游戏交互的趣味性 |
4.2.2 基于目标激励的可视化 |
4.2.3 基于成就激励的情感化 |
4.2.4 基于感知层面的安全感 |
4.3 本章小结 |
5 老年居家健身器材设计实践 |
5.1 产品设计流程 |
5.2 产品设计定位 |
5.2.1 功能定位 |
5.2.2 技术定位 |
5.2.3 造型定位 |
5.2.4 人机关系定位 |
5.3 方案展示 |
5.3.1 产品效果图 |
5.3.2 产品细节展示 |
5.3.3 产品工程图 |
5.3.4 基于生理参数监测的健身激励系统构想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创新之处 |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老年人健身信息调研 |
附录2 老年人健身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
(5)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
2.2 理论方法基础 |
2.2.1 元治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检讨 |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
3.1.1 养老发展轨迹 |
3.1.2 养老历史状况 |
3.1.3 养老变化特征 |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状况 |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5.1 政策实施概述 |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
5.2.2 分析维度 |
5.2.3 政策编码 |
5.2.4 分析结果 |
5.2.5 分析讨论 |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
5.3.2 分项评估结果 |
5.3.3 分析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轴心编码 |
6.4.3 选择性编码 |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
7.6 小结 |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
8.1.1 理论背景 |
8.1.2 理论发现 |
8.1.3 理论内涵 |
8.1.4 理论意义 |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
8.3.3 养老服务标准 |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4.1 家庭主养支持 |
8.4.2 社会共养支持 |
8.4.3 政府公养支持 |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5.1 “安全屋”机制 |
8.5.2 “蓄水池”机制 |
8.5.3 “长博弈链”机制 |
8.6 小结 |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
附件11 访谈实录 |
(6)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概述 |
第一节 厘清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概念 |
一、笔迹鉴定视域下的书写障碍 |
二、签名笔迹是一种特殊的笔迹 |
三、书写障碍患者的中文签名笔迹 |
第二节 书写障碍的形成机理和影响 |
一、书写障碍的形成机理 |
二、书写障碍会阻碍书写习惯的自动化 |
三、书写障碍会影响书写控制能力 |
四、书写障碍、书写习惯和书写控制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
一、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特征的反映性 |
二、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特征的特殊性 |
三、书写障碍患者签名笔迹特征的相对稳定性 |
第四节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分类 |
一、根据书写障碍分类标准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分类 |
二、根据疾病种类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分类 |
三、根据书写障碍程度不同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分类 |
第五节 书写障碍笔迹特征与笔迹特征 |
一、书写障碍笔迹特征与笔迹特征之间的关系 |
二、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特征的分类基础 |
三、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特征分类的意义 |
第二章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鉴定的理论沿革 |
第一节 国外对书写障碍患者笔迹鉴定的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我国对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鉴定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一、跨学科间的交流研究不足 |
二、笔迹特征描述笼统,无直观图例借鉴 |
三、缺乏对书写障碍笔迹检验要点的指导意见 |
第三章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调查 |
一、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样本的收集 |
二、104位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样本的研究方法 |
一、纵向比较法 |
二、横向比较法 |
三、总结 |
第四章 书写障碍中文签名笔迹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书写障碍中文签名笔迹特征的分类探索 |
一、构字障碍特征 |
二、错写签名特征 |
三、运动障碍性失写特征 |
四、惰性书写特征 |
五、重复笔画特征 |
六、镜像书写特征 |
七、视空间失写特征 |
八、失用性书写特征 |
第二节 书写障碍笔迹特征的属性和特点 |
一、书写障碍笔迹特征的属性 |
二、书写障碍笔迹特征的特点 |
第五章 常见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帕金森病患者的中文签名笔迹 |
一、PD患者与书写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 |
二、PD患者的签名笔迹举例 |
三、PD患者的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特点 |
第二节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中文签名笔迹 |
一、AD患者与书写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 |
二、AD患者的签名笔迹举例 |
三、AD患者的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特点 |
第三节 脑卒中患者的中文签名笔迹 |
一、脑卒中患者与书写障碍有关的临床表现 |
二、脑卒中患者的签名笔迹举例 |
三、脑卒中患者的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特点 |
第六章 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的检验技术要点 |
第一节 检材签名笔迹的检验 |
一、了解检材的形成经过和方式 |
二、了解书写人的身体状况 |
三、检材签名的笔迹特征分析 |
四、排除伪装签名笔迹和摹仿签名笔迹的可能 |
第二节 样本签名笔迹的检验 |
一、审查样本签名笔迹的形成经过和方式 |
二、样本字迹的笔迹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检材与样本签名笔迹的比较检验和综合评断 |
一、检材签名笔迹与样本笔迹的比较检验 |
二、检材与样本签名笔迹的综合评断 |
第四节 鉴定意见的判断和种类 |
一、确定性意见 |
二、非确定性意见 |
三、无法判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研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一、我国疾病流行形势严峻 |
二、我国临床诊疗服务面临巨大压力 |
三、我国疾病防控措施需持续改进 |
四、健康素养影响患者疾病转归和医患关系 |
五、患者健康素养研究势在必行 |
研究目的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编制患者健康素养量表 |
1 界定患者健康素养 |
1.1 文献检索法 |
1.2 深入访谈法 |
2 构建患者健康素养指标体系和指标池 |
2.1 文献检索法 |
2.2 专家咨询法 |
2.3 深入访谈法 |
3 筛选条目 |
3.1 专家名义小组法 |
3.2 Delphi专家咨询法 |
4 生成题项 |
5 预试验 |
6 现场调查 |
6.1 确定样本量 |
6.2 选择调查对象 |
6.3 调查方法 |
6.4 调查步骤 |
6.5 质量控制 |
6.6 计分标准 |
7 筛选题项 |
7.1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CTT)的题项筛选 |
7.1.1 项目分析法(item analysis) |
7.1.2 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和克朗巴赫α系数法 |
7.1.3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
7.2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的题项筛选 |
7.2.1 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FA) |
7.2.2 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FA) |
二、患者健康素养量表评价 |
1 效度评价 |
1.1 内容效度 |
1.2 结构效度 |
1.3 区分效度 |
2 信度评价 |
2.1 组合信度 |
2.2 克朗巴赫α系数 |
2.3 折半信度 |
3 可行性评价 |
3.1 回收率 |
3.2 合格率 |
3.3 平均作答时间 |
三、确定量表及格分数 |
四、统计分析 |
五、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一、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的编制 |
1 患者健康素养定义与指标体系框架 |
1.1 患者健康素养定义 |
1.2 患者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2 患者健康素养指标池 |
3 专家咨询结果 |
3.1 个人深访结果 |
3.2 专家名义小组结果 |
3.3 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3.3.1 专家积极程度 |
3.3.2 专家基本情况 |
3.3.3 专家权威程度 |
3.3.4 专家协调系数 |
3.3.5 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
4 预试验结果 |
5 现场验证结果 |
6 题项筛选结果 |
6.1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CTT)的题项筛选结果 |
6.1.1 项目分析法(item analysis) |
6.1.2 校正题项-总相关系数法和克朗巴赫α系数法 |
6.1.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RT)的题项筛选 |
6.2.1 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的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6.2.2 基于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7 患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 |
二、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的评价 |
1 效度评价 |
1.1 内容效度 |
1.2 结构效度 |
1.3 区分效度 |
2 信度评价 |
2.1 组合信度 |
2.2 克朗巴赫α系数 |
2.3 折半信度 |
3 可行性评价 |
3.1 回收率 |
3.2 合格率 |
3.3 平均作答时间 |
三、量表及格分数 |
讨论 |
一、本研究量表编制的方法学特点 |
二、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 |
三、量表及格分数的确定 |
四、量表的应用 |
五、本研究的创新性 |
六、本研究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患者健康素养指标池 |
附表2 患者健康素养Delphi法指标备选库 |
附件3 患者健康素养测评问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0.1.1 选题来源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有关健康传播的研究 |
0.2.2 有关医疗健康APP的研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5 关键概念说明 |
0.5.1 医疗健康APP |
0.5.2 健康传播 |
第1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主体分析 |
1.1 APP编辑团队——健康传播的“大后方” |
1.1.1 健康内容的“把关者” |
1.1.2 原创内容的“制作者” |
1.2 专业医生——健康传播的“主力军” |
1.2.1 组织构成多样化 |
1.2.2 功能角色多重化 |
1.2.3 评价体系多维度 |
1.2.4 入驻原因多元化 |
1.3 媒介组织——健康传播的“生力军” |
1.4 非营利组织——健康传播的“常备军” |
1.5 健康爱好者——健康传播的“后备军” |
第2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内容分析 |
2.1 专业性——以“疾病”为中心的专业医学知识 |
2.1.1 医患交流中的疾病防治知识 |
2.1.2 “三库”:病例库疾病库药品库 |
2.2 热门性——需求量旺盛的健康信息 |
2.2.1 饮食营养信息 |
2.2.2 运动健身知识 |
2.2.3 时尚美容资讯 |
2.2.4 心理情感知识 |
2.3 针对性——针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知识 |
2.3.1 对儿童健康的重视 |
2.3.2 对女性健康的关注 |
2.3.3 对糖尿病、癌症患者的关注 |
2.4 实用性——实用性强的健康内容 |
2.4.1 指导生活的科普辟谣 |
2.4.2 引导就医的就医指南 |
2.4.3 干预行动的“健康计划” |
第3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形式分析 |
3.1 功能结构与视觉呈现兼顾的人性化界面 |
3.1.1 功能结构的清晰性 |
3.1.2 视觉设计的美观性 |
3.2 健康知识的通俗化表达 |
3.2.1 内容选择的日常化 |
3.2.2 话语表述的情感化 |
3.2.3 文本呈现的碎片化 |
3.3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并重的传播类型 |
3.3.1 以医患沟通为中心的人际健康传播 |
3.3.2 围绕科普资讯的大众健康传播 |
3.4 知识普及与营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
3.4.1 公益营销科普大众树立品牌形象 |
3.4.2 差异化营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
3.4.3 口碑营销吸引用户付费 |
第4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效果分析 |
4.1 APP“春雨医生”用户分析 |
4.1.1 受访者基本情况 |
4.1.2 用户媒介使用需求与动机 |
4.1.3 用户媒介使用行为 |
4.2 基于用户的健康传播效果分析 |
4.2.1 用户对健康信息的知晓情况 |
4.2.2 用户对健康信念的认同情况 |
4.2.3 用户健康行为的实践情况 |
4.3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的社会效应 |
4.3.1 助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4.3.2 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
第5章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1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 |
5.1.1 传播内容不均衡,忽视心理健康 |
5.1.2 健康资讯大多转自第三方,把关难度大 |
5.1.3 表现形式单一,致审美疲劳 |
5.1.4 用户人群局限,且互动不足 |
5.1.5 究责评定机制不合理,打击医生积极性 |
5.2 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的发展对策 |
5.2.1 均衡传播内容,适当增加心理健康知识 |
5.2.2 加强对健康内容的把关 |
5.2.3 丰富表现形式,增强可读性与趣味性 |
5.2.4 扩大用户群,注重用户反馈与互动 |
5.2.5 明确责任评定机制,提高医生积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春雨医生”入驻医生城市分布 |
附录 B “春雨医生”入驻名院情况 |
附录 C “春雨百家”分类统计 |
附录 D “春雨医生”各科室热度咨询 |
附录 E 春雨医生“疾病库”典型人群疾病分类 |
附录 F 春雨医生“疾病库”科室疾病分类 |
附录 G APP“春雨医生”的健康传播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健康传播视域下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分析 ——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新媒体的健康传播研究 |
2.医院微信公众号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内容 |
(五)理论基础 |
1.使用与满足理论 |
2.认同理论 |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发展 |
(一)“健康传播”概念界定 |
(二)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概况 |
1.健康传播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 |
2.多种新媒体形式参与健康传播 |
3.传播受众覆盖面更广 |
4.受众视角设置健康主题 |
5.受众积极参与健康传播反馈 |
(三)新媒体健康传播的重要方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
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分析 |
(一)文本分析 |
1.报道主题 |
2.报道来源 |
3.报道性质 |
4.报道类型 |
5.报道标题 |
(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建构特征研究 |
1.多元化主题设置:医院宣传、健康科普为主 |
2.报道来源:医院为主信源,患者媒体信源少 |
3.报道性质:中性为主、正面为辅,理性色彩较浓 |
4.报道类型:新颖多样,化枯燥专业医疗信息为有趣 |
5.报道标题:陈述医疗事实为主,多网络热词重互动 |
(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于受众意识的建构分析 |
1.受众健康意识的建构 |
2.受众信任意识的建构 |
3.受众参与意识的建构 |
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 |
(一)传播效果评估依据 |
1.“知信行”模式评估依据 |
2.“知信行模式”与医院微信公众号的相适性 |
(二)受众知晓、态度、行为三层面的传播效果分析 |
1.认知层面:呈现内容和方式满足受众认知需要 |
2.态度层面:留言版块满足受众社交、情感需要 |
3.行为层面:受众参与需求的满足有待强化 |
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 |
(一)主题、版块设置不均衡 |
1.医院宣传主题比重过大 |
2.版块设置碎片化 |
(二)传播信源独白较多,和声较少 |
(三)页面愉悦感不强,传播符号运用缺乏时宜性 |
(四)报道性质中性化,缺乏人性关怀 |
(五)语言表达过于娱乐化,原创性不强 |
(六)受众满意度参差不齐,忽视大众群体 |
(七)留言区互动机制单一,传播效果浅层化 |
六、认同的建构:基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对策研究 |
(一)内容建构 |
1.推送主题均衡化,以受众为导向 |
2.信源转向多元化,注重权威性 |
3.多媒体形式规范化 |
4.报道性质人性化 |
5.增强原创性,兼具科学与趣味 |
(二)关系建构 |
1.联动传统平台和新媒体平台 |
2.建立传播主体与受众反馈机制 |
3.将医患关系注入“情感力量” |
4.优化用户之间的关系 |
(三)价值建构 |
1.对话达成价值观念共识 |
2.提高公共宣传责任 |
3.建构大健康价值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青光眼两个极端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驱动UI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以新老年人“养护一体”UI交互设计为例[D]. 张玉盈. 安徽工程大学, 2021
- [2]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D]. 杨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老年居家健身产品的适老化设计研究[D]. 蓝小燕.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6]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7]书写障碍患者中文签名笔迹特征研究[D]. 陈春荣.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6)
- [8]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研制与评价[D]. 胡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0)
- [9]APP“春雨医生”健康传播研究[D]. 曾小慧. 湘潭大学, 2019(02)
- [10]健康传播视域下医院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分析 ——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例[D]. 罗小纯. 湖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