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衰竭的关系分析

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衰竭的关系分析

一、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慧[1](2020)在《CXCL10在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新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表达及作用目的:探讨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新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ALI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生后10天的Sprague-Dawley(SD)雄性新生大鼠并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实验组为I/R组,进一步分为双肾结扎45min再灌注1h、3h、6h、12h、24h和48h;假手术组(Sham组)只暴露双肾45min不结扎,仅做24h;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不做任何处理。收集大鼠双侧肾、肺组织和血。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sCr)水平,HE染色观察肾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采用多功能液相芯片技术检测27种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各组大鼠肾、肺组织和血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包括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表皮生长因子(EGF)、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趋化因子CX3C配体1(Fractalkine)、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GRO/KC/CINC-1)、白细胞介素类(IL-1α、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p70、IL-13、IL-17A、IL-18)、γ-干扰素(IFN-γ)、瘦素(Leptin)、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筛选出在肾I/R早期升高且组间变化趋势较明显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一步实时定量PCR(qRT-PCR)验证该细胞因子/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1.成功建立AKI诱导ALI新生大鼠模型:I/R各组大鼠的sCr水平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Cr在I/R3h开始升高,I/R24h达到高峰,I/R48h下降。HE染色显示,I/R24h和48h组肾和肺组织均可见明显病理损伤改变,I/R 24h和48h的肾和肺病理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水平(P<0.001);肾组织I/R 48h组损伤比24h组轻,病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组织I/R 48h组损伤比24h组严重,病理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肾I/R大鼠肾、肺组织和血清中的蛋白表达:多功能液相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与Control组相比,I/R 3h表达水平升高明显的为IL-10、VEGF(P<0.05);与Sham组相比,I/R3h升高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为CXCL10、IFN-γ和IL-6(P<0.05);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R组间变化差异显着且组内差异较小的有CXCL10和IL-10(P<0.001)。在肺组织中,与Control组比较,I/R3h升高水平明显的有EGF、MIP-1α(P<0.05);与Sham组相比,I/R3h升高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为IL-4、VEGF(P<0.05);进一步I/R组间比较,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组间差异显着且组内差异较小的有CXCL10、IL-6、IL-10、MCP-1(P<0.001)。血清中可检测到 CXCL10、Fractalkine、IL-5、IL-12p70、IL-18、LIX、MCP-1、RANTES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组间变化显着且组内差异较小的为IL-5、IL-18、LIX、MCP-1(P<0.05)。3.肾、肺组织和血清中CXCL10和IL-10的蛋白表达:肾和肺组织中CXCL10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I/R3h升高,I/R12h达到高峰,I/R24h恢复至Control组水平。与Control组和Sham组相比,两种组织I/R6h和12h组水平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XCL10表达水平也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I/R 3h升高,I/R 6h达到峰值,I/R 12h降至接近Control组水平,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肾和肺组织中IL-10的表达水平均在I/R 3h最高,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L-10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到I/R24h恢复至Control组水平。与Control组和Sham组比较,两种组织中I/R3h、6h和12h升高水平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0浓度未检测到。4.肾和肺组织CXCL10 mRNA的表达:qRT-PCR结果显示,肾和肺组织Sham组的CXCL10 mRNA表达水平与Control组无明显差别(P>0.05)。与Control组相比,CXCL10 mRNA在肾组织I/R 1h就表达上调(P<0.001),而在肺组织I/R 12h才表达上调(P<0.05),两种组织CXCL10 mRNA在I/R24h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I/R其他组(P<0.001)。结论:1.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2.趋化因子CXCL10在肾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肾、肺组织和血清中均早期明显升高,且肾组织CXCL10 mRNA表达水平上调早于肺组织,提示CXCL10在新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第二部分 尿CXCL10与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肺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动物实验结果提示,趋化因子CXCL10在大鼠AKI及ALI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uCXCL10与危重患儿AKI、AL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危重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危重患儿入PICU时的一般情况,入住PICU期间脓毒症、AKI、AL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情况及尿量情况;住PICU期间机械通气(MV)、血液净化以及药物应用情况;住PICU时间、住院期间MV时长、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评估危重患儿入PICU首个24h第三代儿童死亡风险(PRISM Ⅲ)评分。动态采集危重患儿住PICU 1周内的尿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uCXCL10水平,选择第一次uCXCL10和入PICU 1周内最大uCXCL10水平进行研究。AKI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即可诊断:①血肌酐值(sCr)48h内升高≥26.5μmol/L;②7天内升至基线值的1.5倍以上;③尿量小于0.5ml/kg/h持续超过6小时。AKI分为AKI 1期、AKI 2期和AKI 3期。ARDS诊断依据2015年制定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急性肺损伤会议共识推荐》标准。根据住PICU 7天内AKI发生情况分为非AKI组、轻度AKI(AKI 1期)组、重度AKI(AKI 2期和3期)组;根据住PICU期间是否发生 ARDS、是否行 MV,分为 MV/ARDS(ARDS 和/或 MV)组与 non-(MV/ARDS)(非ARDS且非MV)组;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uCXCL10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广义线性模型分析uCXCL10与AKI和ARDS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uCXCL10与病死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uCXCL10对危重患儿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1.研究共纳入123例危重患儿,有35例(28.5%)危重患儿发生AKI,其中轻度AKI(AKI 1期)12例(9.76%),重度AKI(AKI 2期14例和AKI 3期9例)23例(18.70%),ARDS 14例(11.38%),MV54例(43.90%),MV/ARDS 57例(46.34%),死亡15例(12.20%)。AKI三组患儿间uCXCL10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KI组患儿最大uCXCL10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P=0.026)。MV/ARDS组患儿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水平均显着高于non-(MV/ARDS)患儿(第一次:P=0.032;最大: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水平与危重患儿年龄、PRISM Ⅲ评分、脓毒症、MODS、DIC、MV、MV/ARDS、病死率均相关(P<0.05)。除此之外,最大uCXCL10水平还与重度AKI、ARDS、MV持续时间相关(P<0.05)。脓毒症患儿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水平也均显着高于非脓毒症患儿(第一次:P=0.001;最大:P<0.001)。2.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第一次uCXCL10与脓毒症(OR:1.478,95%CI:1.012-2.157,P=0.043)和 MODS(OR:1.860,95%CI:1.193-2.900,P=0.006)相关。最大 uCXCL10与 PRISM Ⅲ 评分(OR:1.021,95%CI:1.001-1.040,P=0.039)和脓毒症(OR:1.646,95%CI:1.127-2.406,P=0.010)相关。3.123例危重患儿中,死亡组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体重和PRISM Ⅲ评分后,最大 uCXCL10水平仍与病死率显着相关(OR:7.926,95%CI:1.706-36.817,P=0.008)。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预测危重患儿发生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71(95%CI:0.66-0.88,P=0.001)和 0.859(95%CI:0.78-0.94,P<0.001)。PRISM Ⅲ 评分预测患儿发生死亡的 AUC 值为 0.856(95%CI:0.76-0.95,P<0.001)。结论:1.最大uCXCL10水平与重度AKI和ALI相关,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第一次uCXCL10与MODS相关,最大uCXCL10与脓毒症和PRISM Ⅲ评分相关。2.第一次和最大uCXCL10对危重患儿的死亡均有重要预测价值,其中最大uCXCL10对危重患儿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与PRISM Ⅲ评分接近。

朴艺花[2](2012)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病因、临床生理特征、病死率以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ne unit RICU)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其中23例放弃治疗患者被剔除参数组。所有患者在诊断MODS当天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II)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MODS),其它采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起病至确诊时间、既往慢性疾病史、RICU滞留时间、脏器损伤数目、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参数、血气分析指标、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出凝血时间等。结果1.2010~2011年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RICU共收治92例MODS患者,其中23例放弃治疗患者被剔除参数组,剩余共69例患者。2. MODS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中毒(46.74%)及重症感染(18.48%)。3.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在起病至确诊时间、RICU滞留时间、APACHEII评分及MODS评分上差异有显着性(P<0.05)。死亡组的A-aDO2、RI、Lac值明显高于生存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4. MODS患者的病死率与发病至确诊时间、脏器损伤数目呈正相关(P<0.05)。MODS病死率随着发生功能障碍器官的数目增加而显着升高。5. 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81.1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62.32%)及心脏、(52.12%),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58.33%),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48.84%)及肺(46.43%)。6.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脏器损害数目、Lac是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中毒为MODS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2. 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及肺。3.脏器损害数目、APACHE II评分、MODS评分、Lac、A-aDO2及RI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危险因素。4.脏器损伤数目、Lac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孙立波[3](2011)在《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儿科学,特别是新生儿科学发展迅速,但是关于新生儿出生信息,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转运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国内很少进行。目前较少的围产新生儿医学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也大多基于抽样地区上报数据,或是某一个医院出生新生儿,或住院新生儿某种疾病的调查。全国曾组织部分医院调查住院新生儿信息,而非基于某个地区所有出生人群的围产、出生新生儿、住院新生儿、新生儿危重病诊断治疗转归和危重新生儿转运的调查。新生儿出生疾病相关信息的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围产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无法形成正确的干预策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地配置医疗资源。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2010年组织了一项基于江苏省淮安市出生人口的围产新生儿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我国的东部,居我国南北分界线,截止2009年人口有534万,2009年活产儿58,000例,流动人口比例低,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相当,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城市农村人口比例(2011年中国农村人口占50.3%)。淮安市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3万元,和2009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万元相当。调查研究淮安市围产新生儿医学信息可以更好的代表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或反映大部分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围产新生儿临床基本情况。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调查当地出生人群的出生性别比、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出生缺陷、多胎率、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信息。第二部分描述当地新生儿医疗资源情况、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转归、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诊治、危重新生儿转运信息。希望通过淮安市围产新生儿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丰富我国围产新生儿医学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新生儿危重疾病谱和病死率,发现目前基层医院围产新生儿医学领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更加有效的配置有限的新生儿医疗资源,更好的为孕产妇-胎儿-新生儿为中心的围产医疗健康事业服务。第一部分淮安市新生儿出生信息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背景出生信息是人群健康相关评价的基础资料,本项调查研究希望获得基于所有出生人口的相关出生信息,描述淮安市出生信息基本情况。出生性别比反映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按照国际长期观察,正常出生婴儿性别比较稳定,大多在103-107:100之间。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性别比为117:100,而且出生性别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十多年后的今天,一些地区医院已经达到125:100(健康报2010)。我们籍此开展调查,可以判断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升高是否相当严重。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和围产保健工作的发展,孕妇营养状况的改善,使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所变化,多项调查发现出生体重较前升高,低出生体重儿率下降,巨大儿发生率有所上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调查2002-2003年全国77所医院产科分娩新生儿早产率为7.8%。参与的医院都是三级医院,收治的高危孕妇较多,早产儿率高于1998年全国活产儿抽样调查早产儿率3.5%的报道。目前国内还没有基于某地区所有出生人口的早产率的调查研究报道。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某些大城市孕妇剖宫产率高达60%-80%,较高的剖宫产率给孕妇和新生儿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随后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比如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等,淮安市已经实施这些措施,我们期望了解当下的剖宫产率是否较前有所下降。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本研究调查淮安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种类分布、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依据。目的描述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低出生体重儿率、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早产儿率、早产儿死亡率、剖宫产率、母亲妊娠合并症发生情况、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的出生缺陷分布、基于出生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成立淮安市围产新生儿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协作组,前瞻性收集在2010年全年淮安市所有接产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资料。本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设计并发起,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当地调查研究协调中心,负责管理工作及协作组间的联系沟通、数据质量的监控。学位申请人负责调查表设计、组织培训、数据收集、汇总分析、论文撰写。所有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整理,所有资料应用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连续的一年间,151家接产医院共收集出生新生儿信息60,615例,出生率11‰。男性32,406例,女性27,874例,出生性别比为116:100。将住院治疗患儿6,872例剔除后,健康分娩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11:100。平均出生体重3,441±491g,男性平均出生体重为3,494±496g,女性出生体重为3,379±477g。低出生体重儿(LBW)占2.80%(1,691/60,372),死亡率为8.83%(148/1,676)。早产儿占3.72%(2,239/60,264),死亡率为7.61%(169/2,220)。多胎率为1.80%(1,088/60,567)。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0.67%(411/60,986),主要的出生缺陷依次为唇腭裂、指趾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脑积水等。母亲平均生育年龄为25.9±5.1岁,生育年龄的中位数为24岁,高龄孕妇占8.41%(5,065/60,209)。10.0%的孕妇患有某种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5.43%,妊高症发生率为1.68%,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为1.23%。分娩方式中剖宫产占52.9%(31,964/60,445)。羊水清亮占85.8%,Ⅰ-Ⅲ度污染分别占5.4%,4.6%和4.2%。羊水量正常占92.6%,过多占0.8%,过少占6.6%。Apgar评分1分钟≤7分占3.80%(2,290/60,304),5分钟≤7分占0.90%(542/60,157)。出生新生儿正常出产科58,811例,占97.4%,转本院新生儿科915例,占1.5%,生后立即死亡106例,死胎218例,死产23例,转外院新生儿治疗38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0.77%(包括GA<28w25例),新生儿死亡率为0.44%。结论淮安2010年出生性别比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持平,且健康新生儿性别比为111:100,包含治疗后存活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16:100。早产儿率、低出生体重儿率低于既往全国的抽样调查研究。剖宫产率为52.9%。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高于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但是可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地区的状况,并为经济水平较低地区提供专业发展的参考依据。第二部分淮安市新生儿住院信息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迅速,新生儿医疗资源包括新生儿病房面积、新生儿床位数、新生儿医生、护士数、呼吸机、CPAP、暖箱等新生儿医疗设备不断增加,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新生儿患儿需求。但是目前还没有报道某个地区所有的新生儿医疗资源情况。我们进行了淮安市所有收治新生儿住院治疗医院的新生儿医疗资源情况调查。以描述每千人出生人口所对应的新生儿医疗资源情况。国内既往调查住院新生儿病种多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2005年组织调查全国80家医院住院新生儿43,289例,发现男女比例为1.73:1,早产儿占住院儿26.2%,生后1周内入院占65.7%。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疾病为黄疸(49.1%)、肺炎(46.2%)和HIE(18.1%)。其他疾病依次为窒息、颅内出血、脐炎、先心病、败血症等。住院新生儿死亡率为1.2%。该研究描述我国新生儿疾病的分布状况,因为不是基于出生人口的调查,所以没有获得新生儿各种疾病的发病率的数据。我们期望通过本项基于出生人口的、纳入所有收治新生儿住院医院的研究,可以获得我国新生儿疾病发病率的资料。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危重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呼吸疾病协作组2004年针对全国23家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呼吸衰竭(NRF)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新生儿呼吸衰竭占NICU收治数的13.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部感染、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和湿肺是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疾病构成。新生儿呼吸衰竭病死率为31.7%,显着高于发达国家。随后河北省新生儿呼吸疾病协作组于2007开展的同样调查对此进一步确认。以上两项研究分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和某个省内基于NICU收治总数中NRF的调查。本研究中我们对淮安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进行医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该地区出生人群中呼吸衰竭的发病、诊治转归状况,分析当地NRF救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已开始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我国新生儿转运系统在近十多年发展迅速。危重新生儿转运已成为新生儿医疗救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与残疾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调查淮安新生儿转运的基本信息,分析转运新生儿的转归,寻求改善转运儿预后的有效方法。目的获得淮安市新生儿医疗资源配置情况。描述所有住院新生儿的疾病病种分布,基于出生人口的各种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新生儿危重疾病病谱,危重疾病的病死率。研究淮安市NRF的发病、治疗、转归情况。调查淮安市危重新生儿转运情况。方法成立淮安市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协作组,淮安市11家可以收治新生儿住院治疗的医院参加了此次调查,包括转南京儿童医院和南京妇幼保健院淮安户籍的新生儿临床信息也包括在分析中。淮安市内11家医院在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前瞻性的收集所有住院新生儿资料,包括南京儿童医院和南京妇幼保健院收集同期淮安户籍的住院新生儿资料。研究主要分四方面,填写新生儿医疗资源情况调查表、住院新生儿调查表、新生儿呼吸衰竭调查表、转运新生儿调查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本研究的协调中心。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淮安市11家收治新生儿住院医院的新生儿病房面积总共为2,935平方米,新生儿床位数共172张,NICU床位数17张。新生儿医生69人,新生儿护士119人。常频呼吸机7台,高频呼吸机2台,CPAP机11台。监护仪62台,暖箱153台,光疗箱50台。喉镜18个,复苏囊28个,面罩57个。3家Ⅲ级的市直医院可以开展新生儿外科手术,当地没有医院可以进行新生儿心外科手术。仅有3家Ⅲ级医院可以给予新生儿PS治疗。全部11家医院都可以给予新生儿吸氧、血培养、电解质和CT检查。2010年共收集住院新生儿6,872例,男性4,332例,女性2,540例,男女比例为1.71:1。男女住院新生儿放弃死亡率都为2.4%。入院日龄1天内占43.0%。住院新生儿75.0%来自农村,25.0%来自城市。城市来源的新生儿放弃死亡率为1.2%,农村来源的新生儿放弃死亡率为2.8%。所有住院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092±706g,出生体重的中位数为3,200g。男性住院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137±697g,女性住院儿为3,014±713g。早产儿占所有住院新生儿的24.5%,低出生体重儿占所有住院新生儿的19.4%。9.0%的住院新生儿患有某种出生缺陷。住院新生儿的母亲有18.8%患有某种妊娠合并症。住院新生儿剖宫产率为54.2%。基于住院患儿总数的患病率和病死率统计:肺炎患病率(下同)6.35%,病死率2.90%;黄疸2.92%,病死率0.56%;脓毒症2.56%,病死率2.31%;HIE2.08%,病死率3.08%;颅内出血2.07%,病死率2.60%;新生儿窒息1.33%,病死率5.92%;先心病0.86%,病死率5.60%;RDS0.61%,病死率18.9%;ABO溶血病0.36%,病死率0.46%;新生儿脓疱疮0.46%,脐炎0.45%,腹泻病0.35%。其它诊断:53例气胸,病死率17.0%;26例肺出血,病死率53.8%;22例NEC,病死率9.1%;18例心力衰竭,病死率38.9%;17例MAS,病死率23.5%;14例感染性休克,病死率78.6%。住院新生儿中26.8%需要吸氧治疗,8.6%需要辅助通气治疗,99.2%给予抗生素治疗,9.3%接受了激素治疗,1.3%使用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住院新生儿治愈率为34.9%,好转率为56.2%,未愈或自动出院总数为330例(4.8%),放弃死亡总数为163例(2.4%),转院占1.7%。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衰竭、休克、心力衰竭、肺出血、DIC、严重畸形、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53±6.31天,平均住院费用为4,182±4,033元。2010年共纳入NRF556例,发病率为0.91%。男性398例,女性158例,男女比例为2.52:1。入院日龄在1小时内占38.5%,1天内占88.3%。NRF平均出生体重为2,433±789g,低出生体重儿占53.8%。早产儿占64.1%。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病依次为RDS、肺炎、窒息、败血症、肺出血等。23.7%NRF患有某种出生缺陷。NRF住院并发症主要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气漏、颅内出血、败血症等。NRF中,79.5%的进行了血液病原菌培养,14.0%接受PS治疗,给予首剂PS治疗的时间为生后9.2±10.6小时;67.9%使用CPAP治疗,33.3%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13.7%接受高频通气治疗。NRF放弃死亡率为22.5%,平均住院时间为14.7±11.8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0,904±7,554元。2010年收集转运新生儿498例,男性占68.1%。低出生体重儿占28.7%。早产儿占35.6%。转运日龄1天内占67.4%。转运疾病依次为肺炎、颅内出血、HIE、RDS、窒息、败血症、先心病、高胆红素血症等。转运途中无新生儿死亡。转运途中给予的措施包括鼻导管吸氧、气管插管气囊加压通气、人工呼吸、心脏按压、静脉补液。转运途中并发症有呼吸衰竭、惊厥发作、心率下降等。转运配备设施包括CPAP机、心电监护仪、复苏囊、氧气袋、转运暖箱等。转运儿放弃死亡率为11.2%。转运新生儿住院时间为11.02±8.04天,住院费用为7,516±5,701元。结论当地Ⅲ级医院已经配备和使用呼吸机,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的应用也逐渐增多,Ⅱ级医院较少开展呼吸机治疗技术。研究表明肺炎、黄疸、败血症、HIE、颅内出血、窒息仍然是新生儿住院的最主要原因。新生儿危重病包括感染性休克、肺出血、心力衰竭、RDS、DIC、气胸、先心病、膈疝、NEC等。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使用CPAP的比例高于使用常频机械通气的比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病死率(含放弃)略低于全国和河北省的研究,依据出生人口的死亡率(呼吸衰竭死亡数/出生总数)为0.2%。新生儿转运系统已经在淮安市建立起来,转运人员和设施逐渐规范,转运儿病情危重程度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转运儿。

李强,彭小明,黄瑞文,刘新晖,孙正香[4](2007)在《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资料,对2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及预后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原发病:感染性疾病17例(58.6%),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9例(31.0%),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3.4%),腹泻并重度脱水1例(3.4%),失血性休克1例(3.4%)。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呼吸衰竭93.1%(27例),循环衰竭75.9%(22例),肾功能衰竭65.5%(18例),胃肠功能衰竭41.4%(12例),脑功能衰竭37.9%(11例),肝功能衰竭20.7%(6例),DIC 6.9%(2例)。本组病死5例,放弃治疗16例,存活8例。结论:新生儿在罹患各种疾病时发生MOF的机会和累及的器官均较儿童和成人时期为多,并且在出现新生儿MOF时预后特别差。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提高对MOF认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器官系统功能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治疗MOF成功的关键。

李晓春,薛守祥,张健,薛斌,王丽雪,王旭[5](2002)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文中指出 为探讨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关系,现将我院ICU病房收治危重新生儿151例,就其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资料与方法

廖忠敬,陈玮琪,文序,张巧玲,麦文英[6](2003)在《79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诱因及多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危重症监护室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79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79例中新生儿窒息58例,占73%(58/79)。79例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除胃肠功能障碍外,全部伴有其他器官损害,伴有多个器官损害51例(65%),单个器官损害28例(35%)。51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8例(55%),单器官损害23例(45%);28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3例(82%),单器官损害5例(18%)。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与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器官损害发生例数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46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死亡2例(0.04%),21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死亡12例(57%),其病死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于窒息的病理情况。重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多器官损害者明显增多,其病死率也显着增加。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王官玺[7](2021)在《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出生后早期就可能呈现危重状态,如不及时干预,自然病死率极高。随着先心病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救治已成为当前心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此外,随着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产前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分娩前即可明确诊断。然而,目前我国不同医疗单位对围产期心脏畸形的诊治水平存在差异,产科医生和新生儿科医生对先心病,尤其是复杂先心病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为患者家属提供明确的咨询和指导,开展适当有效的围产期转运机制和多学科临床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团队结合阜外医院自身特点,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创建危重胎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平台”,包括“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治疗结果。本研究通过总结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120例新生儿救治经验,探索建设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危重先心病患儿救治体系,在最佳时间提供最优治疗,切实提高我国危重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方法和结果该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阜外医院以小儿心脏外科为主体,联合多家医院妇产科、新生儿科、超声科等开展多中心多学科“产前诊断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共同救治CCHD的经验,即宫内诊断、产前咨询、围产期管理、出生后急诊转诊及外科干预后有效长期随访等。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共47例CCHD在胎儿期诊断并在新生儿期获得有效救治,院内“零”死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论文第二部分,即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通过“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模式”收治的CCHD新生儿病例资料,总结两种新生儿救治方式的患儿特点及外科治疗结果,明确“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优势,可节省出生后诊断及住院等待时间,并及时进行外科干预,降低死亡风险。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患儿经过及时的外科干预,也可取得不错的治疗结果。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是当前中国胎儿新生儿先心病领域的热门内容。第三部分综述分析当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CHD的影响,宫内介入治疗,新生儿期外科治疗,并探索未来中国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展方向。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未来中国产前诊断技术的普及,打造高水平“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平台”,提升不同区域诊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是进一步提升未来我国先心病救治能力的重点任务。结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和“产后诊断并绿色通道快速住院”两种模式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平台对于救治危重先心病患儿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前者更有提高救治率的优势,可以在全国进一步推广,整体提升我国危重先心病的治疗水平。

张巧云[8](2021)在《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围术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术前一个星期至术后12天内发生的肾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损伤包括肾结构性损伤和肾功能性丧失。全球每年手术超过3亿例,尽管医疗水平越来越高,但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仍高达18%。即使血清肌酐和或尿量的微小变化所表现出的相对轻度的肾损伤或肾功能损害,也可预示严重的临床后果。术后AKI的发生与术中低血压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肾脏总质量下降、肾小球出现硬化及基底膜增厚、肾皮质实质减少。这些肾脏变化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肌酐升高。研究表明术中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在基础值90%~110%范围内能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维持在基础值的90%~110%,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部大手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管理组(S组,n=82),术中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mm Hg或基础的80%;个体化管理组(Ⅰ组,n=82),术中平均动脉压调控在基础值90%~110%范围内。记录术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开始(T2)、30 min(T3)、60min(T4)、120min(T5)、180min(T6)及术毕时(T7)的平均动脉压;记录术中的麻醉药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手术时间、输血、输液及尿量;记录术后早期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及术后AKI发生率;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率及30天死亡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输血、输液及尿量、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Ⅰ组去甲肾上腺素量显着增多,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P<0.05);两组尼卡地平、阿托品、麻黄碱量、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中MAP比术前基础值均显着降低(P<0.05);与S组比较,Ⅰ组患者T1-T7 MAP明显升高(P<0.05);S组术后早期Scr及Cys C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Ⅰ组术后早期Scr及Cys C浓度显着低于S组(P﹤0.05)。与S组比较,Ⅰ组术后早期AKI发生率显着降低;Ⅰ组入住ICU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显着减少(P﹤0.05),两组术后30天死亡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MAP维持基础值90%~110%能降低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

刘弦[9](2020)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VEGF和PCP-Ⅲ表达水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Ⅲ型前胶原N端肽(Aminoterminal peptide oftypeⅢ proeollagen,PCP-Ⅲ)表达水平及其变化特点,为新生儿ARDS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选取2018年07月-2019年06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且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新生儿。根据是否符合新生儿 ARDS诊断将入选新生儿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2、根据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不同,将ARDS组分为3组:轻度组(4≤OI<8);中度组(8≤OI<16);重度组(OI≥ 16)。3、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Downes评分、有创通气例数、氧疗时间、P/F值、应用PS例数、住院时间等资料。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入选新生儿在生后24h、48h和7d时血清VEGF和PCP-Ⅲ表达水平。5、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入选118例新生儿,均治愈出院。两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Downes评分、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孕母高危因素、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RDS组新生儿在有创通气例数、应用PS例数、氧疗时间高于非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RDS组新生儿P/F值低于非AR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DS组和非ARDS组患儿在生后所有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组血清VEGF水平在生后24小时高于非AR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生后48小时及7天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RDS组和非ARDS组患儿在生后所有时间点血清PCP-Ⅲ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PCP-Ⅲ水平在生后24小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生后48小时及7天时ARDS组高于非ARDS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在生后24小时,轻度、中度、重度三组ARDS患儿的血清VEGF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VEGF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其中轻度组ARDS患儿水平最低,重度组ARDS患儿水平最高;在生后48小时,轻度、中度、重度三组ARDS患儿的VEGF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VEGF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其中轻度组ARDS患儿水平最低,重度组ARDS患儿水平最高;在生后7天,不同分度ARDS患儿的VEGF水平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VEGF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组ARDS患儿最低,中度组ARDS患儿最高。5、在生后 24h,轻、中、重度 ARDS 患儿的 PCP-Ⅲ水平(19.48±5.40;27.50±10.56;40.90士10.8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53,P=0.000),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后48h,轻、中、重度ARDS患儿的 PCP-Ⅲ水平(22.41±8.30;28.17±8.32;38.54±8.94)pg/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81,P=0.000),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后7d,轻、中、重度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21.44士7.64;28.59±9.85;36.66±7.73)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55,P=0.000),中度组和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重度组ARDS患儿的PCP-Ⅲ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生后24h血清VEGF水平、48h和7d时血清PCP-Ⅲ水平在ARDS组明显高于非ARDS组。2、ARDS患儿的血清VEGF水平和PCP-Ⅲ水平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袁高乐[10](2019)在《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讨及无创呼吸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有创机械呼吸机治疗是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曾挽救了无数的新生儿,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呼吸机相关性的肺损伤(Ventilation Induced Lung Injury,VILI)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其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生物伤可能是导致VILI的主要原因,生物伤是指不恰当的机械应力导致多种炎性介质及炎性细胞在肺组织的大量聚集,激活各信号传导通路,引起多种酶和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等可诱导或加重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导致这些屏障功能障碍,最终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非心源性肺水肿等,呼吸机引起的肺损伤被证实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死亡的决定性因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出生时因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不足或完全缺乏导致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其多见于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措施有:一方面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另一方面则是使用呼吸机呼吸支持以防止肺泡萎缩及缺氧,以往多使用有创呼吸机,其能显着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但因该方式易导致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近来随着各种新生儿无创呼吸机的出现,临床医师更倾向于使用无创呼吸机,其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呼吸及血氧,同时亦避免了产生各种严重的机械呼吸机并发症,但因各种无创呼吸模式各有优缺点,寻求最佳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一方面探讨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为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另一方面探讨三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寻找最佳的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模式。方法:1、在利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法构建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以及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索时:我们选取7-14日龄SPF级雄性新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行气管置管,不行呼吸机通气)、低潮气量组(8ml/kg)、高潮气量组(分三个亚组,潮气量分别为20ml/kg、30ml/kg、40ml/kg),4小时后处死新生大鼠,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肺损伤病理评分等指标来建立最适宜的新生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再选取最合适造模组(最终为30ml/kg组)与低潮气量组、假手术组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NA-seq等方法测定各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TNFα、IL-8及NAMPT等的变化,发现这些因子高表达,因NAMPT曾被报道为呼吸机性肺损伤的潜在标志物,拟使用NAMPT抑止剂FK866预处理新生SD大鼠以视其对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具体方法为:选取上述新生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30组(最适宜造模组)、H30+FK866组(根椐文献预先使用FK866 10mg/kg腹腔注射),实验进行4小时后处死新生大鼠,计算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肺损伤病理评分,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各组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TNFα、IL-8及NAMPT水平变化。2、选择2016年01月至2019年0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孕周<37周的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又以32周为界分为二个年龄层,分别为小于32周、32周到36+6周,各年龄层又随机分为三组: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组(NIPPV组)、鼻塞式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组(NHFO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NCPAP组),各组分别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分别实施NIPPV、NHFO和NCPAP干预。以患儿开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前时刻为0时,记录各年龄层三组患儿0时、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支持后2、12、24、48小时的血气分析中的PaO2、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无创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发生呼吸暂停的病例数、重新气管插管再次用固尔苏的例数、改有创通气的发生率、达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住院天数、费用及其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选择2016年01月至2019年0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孕周<37周的患有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又以32周为界分为二个年龄层,分别为小于32周、32周到36+6周,患儿生后即需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后行气管内注入固尔苏并接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有创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ASSC)模式,经治疗病情好转后撤离有创呼吸机,遵撤机先后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各年龄层分别分为3组,每组40例,拔管后即分别连接NCPAP、NIPPV、NHFO进行辅助通气,观察各组患儿有创呼吸机撤机前平均气道压、撤机72小时内的失败率、撤机失败的原因、总氧疗时间、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气漏、腹胀、颅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达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等情况.结果:1、利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法构建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以及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索:假手术组(S)、低潮气量组(L)、高潮气量(H20组、H30组)动物全部存活,接受高潮气量H40组的8只新生大鼠有6只在通气过程中死亡,在肺组织湿/干比值、肺病理损伤评分方面,与S组、L组、H20组比较,H30组明显增加,H20组与S组、L组比较相差不明显;与假手术组和低潮气量组相比,高潮气量组给予30m1/kg潮气量的大鼠肺组织棕染明显,累积光密度值(IOD)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和低潮气量组相比,高潮气量组给予30m1/kg潮气量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8蛋白表达量更高;RNA-seq分析发现30m1/kg潮气量诱导肺损伤后,IL6、IL8、IL16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上调显着,其中,NAMPT的表达上调最显着;与H30组的大鼠相比,H30+FK866组大鼠肺脏湿干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H30+FK866组大鼠肺脏湿干比无明显增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30组的大鼠相比,H30+FK866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影,病理学评分也显着低于H3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H30+FK866组大鼠病理评分无明显差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30+FK866组大鼠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趋化程度更低,炎性因子表达量较低,炎性程度也较弱。2、初始及拔管后各年龄层的三组患儿基本资料情况比较:实验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重、阿氏评分、生产方式、母亲产前状况等分布情况的比较,拔管前有创呼吸机支持时间及平均气道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种无创通气模式作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始治疗血气结果比较,各年龄层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呼吸支持后2h、12h、24h、48h,三组患儿PaO2均明显升高,2h、12h、24h、48h各时间点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有所下降,其中小于32周胎龄NCPAP组PaCO2下降程度较另两组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NHFO组下降最为明显,32-36+6周患儿2h点NHFO组较NCPAP组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其他时间点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PaO2/FiO2均明显升高,各年龄层在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NIPPV组、NHFO组较NCPAP组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较NHFO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情况比较,小于32周胎龄层患儿三组间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NIPPV组和NHFO组均短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暂停的发生、再次插管上机率、住院费用,NIPPV组和NHFO组均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与NHFO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剂(PS)患儿数,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6+6周年龄层患儿呼吸暂停的发生、总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患儿数、住院费用三组比较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小于32周年龄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气漏、腹胀(三组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减轻腹胀)的发生率示NCPAP组较NIPPV组、NHFO组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三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6+6周年龄层各并发症三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种无创通气模式作为重症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序贯治疗各年龄层患儿治疗情况比较,小于32周年龄层72小时拔管失败率、无创呼吸机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NCPAP组较NIPPV组及NHFO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6+6周年龄层72小时拔管失败率、无创呼吸机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总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层治疗结果及相关并发症比较,小于32周年龄层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呼吸暂停发生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示NCPAP组较NIPPV组、NHFO组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气漏、腹胀(三组患儿均给予留置胃管减轻腹胀)的发生率结果示NCPAP组较NIPPV组、NHFO组明显上升,有统计学意义,NIPPV组与NHFO组相比无差别。其他并发症(NEC、鼻部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VH)三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6+6周年龄层并发症三组比较未见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构建有创呼吸机诱导的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时,30m1/kg潮气量机械通气用来进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建立;在新生大鼠肺损伤过程中,肺组织中NAMPT的表达显着上调,用NAMPT抑制剂处理小鼠能够明显降低呼吸机诱导的新生大鼠的肺损伤。因此,NAMPT可能作为未来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重要靶点。2、三种无创通气模式(NCPAP、NIPPV、NHFO)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皆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患儿的呼吸及肺部氧合功能。3、NIPPV及NHFO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肺部氧合功能,使患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同时缩短了无创通气、氧疗时间,对于胎龄小、自主呼吸弱的患儿相对NCPAP更有治疗优势。4、应用NIPPV及NHFO的患儿相对腹胀少,能尽早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有利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进而减少长时间静脉营养的相应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费用。5、NHFO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无创通气模式,可迅速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合及有效的清除二氧化碳,副作用少,值得推广。6、三种无创通气皆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始及有创通气拔管后的序贯治疗,对于胎龄小、自主呼吸弱的患儿NIPPV及NHFO相对NCPAP优势更强,有效性及安全性好。

二、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XCL10在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流程图
第一部分 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新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表达及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尿CXCL10与危重患儿急性肾损伤、肺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因子在急性肾损伤导致急性肺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汉双解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课题资助基金项目
致谢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临床表现
    2.4 治疗方法
    2.5 资料采集
    2.6 危重程度评分
    2.7 分组
    2.8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资料分析
    3.2 MODS各项化验比较
        3.2.1 血气分析
        3.2.2 相关实验室资料
    3.3 MO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
    3.4 致病因素与病死率关系
    3.5 单个脏器功能不全与病死率关系
    3.6 脏器损伤数目与病死率关系
    3.7 MODS的相关分析结果
    3.8 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

(3)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淮安市新生儿出生信息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方法与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参加医院和主要研究人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淮安市新生儿住院信息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方法与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参加医院和主要研究人员
    参考文献
创新性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各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频度
    1.3 治疗措施
2 结果
3 讨论

(7)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研究部分一: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的建立
    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部分二: 两种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救治方式的对比研究
    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进展:从胎儿到新生儿
    1.精细产前诊断降低危重先心病出生率,提高治疗效果良好先心病出生率
    2.产前诊断促进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
    3.新生儿先心病外科的治疗水平的提高
    4.宫内介入治疗
        4.1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伴有进展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4.2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伴有进展的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4.3 房间隔完整或限制型房间隔缺损的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简历
致谢

(8)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并记录指标
    2.4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VEGF和PCP-Ⅲ表达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设备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伦理问题
        2.3 研究方法
        2.4 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
        2.5 鼻塞式CPAP应用指征
        2.6 插管机械通气指征
        2.7 实验方法
        2.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ARDS组和非ARDS组患儿在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比较
    3. ARDS组和非ARDS组患儿在生后不同时间点血清PCP-Ⅲ水平比较
    4. 不同病情的新生儿ARDS患儿血清VEGF在生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5. 不同病情的新生儿ARDS患儿血清PCP-Ⅲ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
    6. ARDS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和PCP-Ⅲ水平在不同时间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讨及无创呼吸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利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法构建新生大鼠肺损伤模型以及对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讨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动物存活结果
        2.2 肺损伤相关指标
        2.3 RNA-seq分析肺损伤前后基因表达谱
        2.4 NAMPT抑制剂的应用
    3.讨论
第二部分 三种无创通气作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的疗效观察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主要相关材料
        1.2 研究对象及分组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二个年龄层入选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二个年龄层三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3 二个年龄层三组患儿治疗情况比较
        2.4 二个年龄层三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3.讨论
        3.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3.2 三种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作为早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始治疗的临床作用及其安全性、有效性
第三部分 重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生后即经有创通气后拔管改用三种无创通气序贯治疗疗效观察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主要相关材料
        1.2 研究对象及分组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二个年龄层入选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二个年龄层三组患儿呼吸支持情况及结果比较
        2.3 二个年龄层三组患儿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的比较
    3.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四、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XCL10在新生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致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相关性分析[D]. 黄慧. 苏州大学, 2020
  •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相关因素研究[D]. 朴艺花. 延边大学, 2012(02)
  • [3]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D]. 孙立波. 复旦大学, 2011(03)
  • [4]新生儿多器官功能衰竭29例分析[J]. 李强,彭小明,黄瑞文,刘新晖,孙正香.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24)
  • [5]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关系151例分析[J]. 李晓春,薛守祥,张健,薛斌,王丽雪,王旭.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S1)
  • [6]79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损害的关系分析[J]. 廖忠敬,陈玮琪,文序,张巧玲,麦文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3(S1)
  • [7]建立多中心多学科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 ——提高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D]. 王官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8]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D]. 张巧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VEGF和PCP-Ⅲ表达水平的研究[D]. 刘弦. 扬州大学, 2020
  • [10]有创呼吸机致新生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探讨及无创呼吸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的临床研究[D]. 袁高乐. 南昌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衰竭的关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