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21)在《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洲季风区,四川盆地紧邻西部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使得盆地夜雨频发,而目前对四川盆地夜雨形成机制和预报的认识还不足。本论文首先利用2008-201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CMORPH融合降水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四川盆地暖季夜雨时空变化的差异,并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和四川盆地加密探空观测数据研究了盆地夜雨发生的物理机制。随后结合对四川盆地夜雨形成机理的认识,基于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分析了这些物理机制对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预报偏差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盆地夜间不同降水强度下的风场日变化差异,并利用WRF模式开展降水日变化模拟试验,研究了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大气环流和低层风场日变化的反馈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四川盆地暖季夜间降水峰值出现时间呈现出明显的自盆地西南向东北逐渐延迟的特征:盆地西南地区的降水日变化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夜,而盆地东北部则主要出现在清晨。降水峰值出现时间的这种延迟是由于盆地降水系统由西南向东北移动造成的,并分别解释了盆地中部和东北部降水日变化的40%和25%左右。青藏高原东坡至四川盆地之间存在明显的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的不连续,这不同于过去认为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与青藏高原对流系统东移有关。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5、6月份,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的传播更为显着,7、8月盆地内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的传播减弱,9月份又逐渐增强。(2)四川盆地暖季夜间降水触发的大气动力和热力学机制复杂地形引起的动力和热力强迫是盆地夜雨产生的重要机制。地形的阻挡使盆地内对流层低层(850 h Pa)全天为气旋性环流,傍晚盆地东南侧的偏东南气流最强,与地形的辐合抬升有利于降水。受大气边界层惯性振荡的影响,盆地东南侧的偏差风场呈顺时针旋转特征,傍晚850 h Pa风场在盆地东南侧为偏东偏差风向盆地内辐合,与此同时,对流层中低层500 h Pa与850 h Pa相当位温差值的日变化在盆地西南缘为较大的负偏差,增强了大气不稳定性,这种潜在的不稳定配合大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利于盆地西南缘夜雨的触发。傍晚在盆地西南部为强水汽辐合中心,在对流层中层大尺度西南气流引导下,低层强水汽辐合中心向东北移动,促使盆地夜雨逐渐向东北传播。季节内降水日变化峰值信号传播的差异亦与中纬度西风气流的强度以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变化有关。云贵高原可能对盆地西南地区夜雨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3)基于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成因分析西南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盆地夏季日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夜间降水峰值时间的西南-东北滞后特征,尽管预报的降水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较观测提前约2-3小时,小时降水量偏大。模式预报的降水偏差与地形密切相关,在盆地西部与高原东坡地形的过渡区,模式对降水的高估最为显着。提高模式分辨率不仅对盆地降水的高估有所改善,而且能提高降水日变化位相的预报能力。模式不同起报时刻对降水日变化位相的预报较为一致,均在1900 LST起报的降水量与观测最为接近。模式预报出了盆地850 h Pa风场的气旋性旋转特征,但是相对涡度在盆地内略微偏大。模式再现了盆地东南侧850 h Pa偏差风场的顺时针旋转特征,但预报的盆地东南侧傍晚的850 h Pa偏东偏差风提前出现,且风速偏强。此外,模式预报的午夜对流层中层大尺度西南气流偏弱。午后至傍晚,预报与观测“下暖上冷”的温度垂直偏差和近地层强的水汽湿偏差使层结不稳定显着增强。模式预报的偏东偏差风的提前出现,使得降水在盆地西南部过早启动,降水日变化峰值时间较观测提前出现,更强的偏差风速和更强的大气不稳定都有利于对流的触发,使预报的降水显着偏多。预报的对流层中层西南气流的减弱使得午夜盆地西南降水的东北传播趋势也减弱。这进一步验证了风场日变化对盆地夜雨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4)四川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低层风场日变化的反馈作用利用近30年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盆地风场日变化与降水强度有关,盆地东南侧对流层低层偏差风场的风速在夜间强降水期间比弱降水期间大,揭示了对流层低层风场加强对盆地夜雨的促进作用。针对四川盆地两次典型的东北移动型夜间降水过程的数值试验表明,WRF模式能成功地模拟出四川盆地降水及相应大气环流场的日变化特征。关闭四川盆地降水潜热反馈的敏感性试验与控制试验的差别表明:当模式中不考虑降水的凝结潜热时,盆地的降水日变化发生明显改变,由降水引起的潜热释放加强了盆地对流层低层大气的气旋性环流,更强的风场辐合也更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反映了四川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低层风场日变化乃至降水的正反馈作用。由于缺少降水潜热释放加热的作用,盆地东南侧对流层低层偏差风场的风速明显减弱,傍晚在盆地东南侧的偏东风日偏差减小,并且偏差风从傍晚至清晨的顺时针旋转速度偏快。因此,由大气边界层惯性振荡导致的对流层低层风场的日变化一方面有利于盆地夜雨的发生,而盆地降水过程中的凝结潜热释放反过来也会加强低层大气气旋性环流和风场的日变化。
钱琦雯[2](2021)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南北异常进退对东亚季风区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NCEP/DOE的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的逐日向外长波辐射资料,运用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基于西太副高次季节经向活动指数,研究了次季节尺度上西太副高经向位置的异常变动特征及其相联系的大气低频演变物理过程,进一步探讨了西太副高经向位置低频振荡的可能物理机制,最后评估了 NECP的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CFSv2)对西太副高次季节经向活动的预报效果。(1)西太副高经向位置的异常活动存在10-30天和40-50天两个次季节周期。在10-30天低频尺度上,西太副高在北进过程中,中纬度地区从正压结构向斜压结构调整,南退时重新调整为正压结构;在40-50天低频尺度上,西太副高北进时低纬从正压结构转变为斜压结构,而中纬度地区则一直维持准正压结构。(2)西太副高10-30天周期的异常经向活动受中高纬波列和热带对流的共同影响。西太副高北进时,高纬有源自大西洋-欧洲中部的东传遥相关波列,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的正、负位涡异常随之向东南向传播影响东北亚地区的高层辐合辐散。中纬度由中北太平洋上空低频Rossby波西传影响东亚沿岸气压场,波动通过正压过程从西风急流中获得能量;同时,自副热带大西洋经北美、东北太平洋西传至中北太平洋的Rossby波,进一步加强了中北太平洋的低频扰动;在热带,赤道西太平洋的低频异常对流向西北向传播并在东亚沿岸激发出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异常,进而影响西太副高南北位置。(3)西太副高异常经向活动的40-50天周期与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和季风季节内振荡相互作用下的对流异常密切相关。热带MJO自印度洋东传至西太平洋后向北传播,并与印度洋-印度半岛北部-西北太平洋遥相关型的东北向传播共同作用,造成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西太副高在次季节时间尺度上的北抬。(4)NCEP/CFSv2模式对于西太副高异常活动的10-30天周期的预报效果较好,预报时长为15天,同时验证了北太平洋上空低频西传波列的存在以及赤道西太平洋对流北传的活动特征。对2020年西太副高第二次北跳过程的模拟也说明了当北太平洋副高逐渐增强时,副高内部会分裂成几个副高单体,当西部主体西伸至东亚沿岸时,副高西部会发生断裂,造成了西太副高的北抬。位于日本东侧的正位势高度异常中心的出现以及西移可以作为西太副高北抬的一个前期信号。
王笑歌[3](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惠英[4](2016)在《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资料室整编的1951-2012年台站降水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集、全球陆地格点逐日降水数据、陕西省气象局提供的19612012年陕西气象站逐日、逐时降水资料,NCEP/NCAR气象要素再分析资料、NCEP/DOE AMIP-II再分析日平均资料及高分辨率的NCEP GFS气象预报场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及多项式拟合分析方法等,分析了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及大气环流的气候学特征、雨季的起讫与持续、降水异常年份和时段合成的环流特征及典型个例。本文所研究的华西地区主要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华中地区西部(26oN–37oN,93oN–111oE)。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年循环呈双峰型,但却不同于华西南的云南和海南地区的双峰型降水,使其比东亚东部夏季风降水更为复杂。以111°E为界,以东的华东地区每年仅有一个降水峰值,而以西的华西地区每年通常会出现夏雨和秋雨两个明显的降水峰值,华西的雨期较华东的雨季长一个月左右。华西雨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降水按照1mm/d、2mm/d(标志雨季开始和结束)、4mm/d(区分雨季峰值时期和中断时期)的阈值分为7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雨季酝酿期(3月30日—4月30日),第二阶段为雨季初期(5月1日—6月17日),第三阶段为夏雨峰值时期(6月18日—7月26日),第四阶段为雨季中断期(7月27日—8月13日),第五阶段为秋雨峰值时期(8月14日—9月16日),第六个阶段为雨季末期(9月17日—10月13日),第七阶段为雨季结束期(10月14日—10月28日)。从气候平均看,华西雨季开始于5月1日,撤退于10月13日,期间包括夏雨和秋雨两个峰值时期,分别对应于上述的第三和第五阶段。夏雨峰值期的日降水峰值出现在7月6日,多年平均日降水量为5.4mm/d,秋雨峰值期的日降水峰值出现在8月31日,多年平均日降水量为4.4mm/d,而多年平均季风中断时间出现在8月4日,夏季干旱常常发生于季风中断前后。夏季风气候中断现象将季风降水分隔为两部分,分别为夏季降水和秋季降水。与上述华西雨季的阶段性特征相对应,大气环流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势和配置。第一阶段,低层印度洋赤道两侧对称地存在两个气旋性环流;中层副高呈带状分布,脊线处于20on以南,华西地区受西风带环流的影响,降水较少。第二阶段,越赤道气流建立,副高脊线在印度洋上空断裂,华西雨量增加;第三阶段,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且向北推进,印度西南季风带来的西南水汽通量为华西带来大量水汽,副高强度增强,脊线北抬大约5o左右,西风带也在华西上方活动,各天气系统在华西上空辐合,华西地区处于夏雨峰值时段。第四阶段,低层越赤道气流偏西分量增强,由经向转成纬向,呈直角汇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北跳、东退,强度偏弱,脊线正好位于华西地区上空,西风带位置偏北,华西地区环流系统呈辐散形势,使得华西出现了雨季的中断;第五阶段,低层开始有弱冷空气活动,副热带高压明显南退西伸,西脊点到达110oe以西,越赤道气流汇入副高南侧形成增强的东南水汽通量给华西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高层西风带再次南退至华西地区,华西上空呈辐合形势,华西降水产生再次增强,成为秋雨峰值时段;第六阶段,低层越赤道气流主体已南退至海上,通过季风槽间接向华西输送水汽,中国大陆上冷高压形成,华西处于高压后侧偏南气流中,中层副高南退至中国南部沿海至海南一带,但是西脊点继续西伸到100oe,有利于华西降水。第七阶段,大陆冷高压开始迅速发展,东亚夏季风转成冬季风形势,雨季结束。可见,在夏雨(秋雨)峰值时期,正好对应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南退),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华西地区所在纬度,低层的越赤道气流汇入副高南侧东南气流从而给华西带来水汽,最终导致华西地区集中降水。双峰型降水期间的不同阶段,各种温度和湿度物理量均有独特的特征与之对应。从假相当位温和垂直上升速度分析得到华西地区于5月初进入夏季风时期,10月上、中旬夏季风结束。华西温、湿度特征说明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使相对湿度增加,水汽凝结,从而进一步增强了降水效率,另一方面冷空气活动引起的锋面也是降水产生的触发条件之一。从水汽输送的角度来看,华西夏雨峰值时段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西南暖湿气流,主要的影响系统是越赤道气流。秋雨峰值时段的水汽供应主要来自副高外围的东南风水汽输送。从副高强度指数来看,副高是影响华西地区降水的最重要的天气系统,是调制华西双峰型降水的主要原因。华西秋雨存在着显着的年际变化。合成分析显示,多雨年与少雨年之间环流差异明显。多雨年亚洲大陆850hpa温度距平场为“?”型分布,而“?”两侧的负距平区则是来自北方的东路和西路冷空气,形成锢囚锋,给华西造成强降水,而少雨年北方冷空气范围小,活动弱,中低纬度地区能量也偏小,环流呈纬向分布,降水偏少。中高层多雨年热源面积明显大于少雨年,在青藏高原下游的中纬度地区为明显的正温度距平区,有利于华西上空能量的堆积,这种异常随着高度的增高而更加显着,而少雨年则为显着的负温度距平区。多雨年850hpa距平风场上的异常表现在沿青藏高原东侧北上的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同时印度洋上的西南暖湿气流也显着加强,而少雨年则为弱的北风距平;500hpa距平风场上巴尔喀什湖地区的低槽加深和副高偏强、偏西是多雨年异常的两个主要特征,少雨年反之。100hpa高空急流轴在多(少)雨年面积上增加(减少),强度上比较强(弱)。副高在第3、4、5、7阶段对华西降水有影响,且显着不同。夏雨峰值时期雨量偏多年份副高较常年明显西伸。雨季中断期,华西地区降水偏多年、正常年和偏少年对应的副高位置依次从西南向东北排列,并且面积减小,既有东西差异又有南北差异,造成雨季中断。秋雨峰值时期副高在降水偏多时西脊点在100°e左右,降水偏少时西脊点在120°e左右。雨季结束期,副高脊线南退至20°n以南,此时副高几乎呈带状分布,与夏雨和秋雨峰值时期不同的是副高越西伸对水汽的阻挡作用越强,降水越偏少,在降水异常偏少时,副高甚至出现了断裂现象。此外,周期分析发现,华西秋雨存在6-8a的显着周期。华西秋雨的典型个例分析可以具体地说明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与降水强弱的对应关系。2011年9月的强降水天气是典型的华西秋雨,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等的影响,关中秋季具有非常有利于降水的大气环流形势,包括对流层500hpa强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带槽脊、中高纬度地面冷空气的形成和堆积、华北反气旋、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东海以东的台风、越赤道气流等,均为关中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和抬升触发条件。与夏季降水不同的是关中秋季东边界的水汽输入与降水的开始、结束和强度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江淮地区较强的偏东风或东风急流可以作为关中秋季强降水发生的一个指标。秋季台风的发生、移动路径和强度对关中降水有重要影响,当台风路径偏东偏北,台风强度偏弱,关中降水量偏少。而当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在其南侧的东风引导下,台风路径偏西数量明显偏多,强度偏强,关中地区降水量偏多,暴雨频发。
全美兰,吕志红,祝新宇,李俊乐,隋明,蔡冰,刘帅,沈斌[5](2015)在《相似环流背景下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抚顺地区暴雨短期预报能力,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9日和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均发生在偏西气流的纬向环流形势下,500 h Pa贝加尔湖冷空气东南移是造成抚顺地区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但不同点在于冷空气的输送形式,"07.9"暴雨过程是由贝加尔湖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导致,"8.16"暴雨过程主要是贝加尔湖脊前横槽南下所致。2次过程200 h Pa均存在强盛的高空急流,但分流区的位置不同,"8.16"暴雨过程高空急流分流从辽宁西边界开始,从而有利于强暴雨的发生。低空急流、高空急流分流区的位置以及地面系统不同是导致2次暴雨强度差异的直接原因。
闫冠华[6](2013)在《太行山脉对华北暴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中国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再分析资料,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平均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太行山脉两侧暴雨量级、频次及水汽收支等的差异。根据太行山暴雨落区、强度及移动等特征,结合暴雨天气预报经验,对太行山影响下华北地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型和典型个例挑选。对分型典型暴雨个例进行了诊断,分析了不同型态下暴雨过程中环流形势及演变特征,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天气系统,建立了不同分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为不同分型暴雨预报提供了预报着眼点。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和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不同分型下典型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设计了多种地形敏感性试验方案,分析了地形变化后天气系统物理量场的变化以及降水强度、落区、移动等特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经历了相对湿润期、过渡期和干旱期,太行山脉以西地区降水量明显小于山脉以东地区,暴雨发生频次也明显低于山脉以东。(2)根据太行山暴雨落区、强度及移动等特征,将华北夏季暴雨分为太行山以东暴雨型、太行山以西暴雨型、太行山区暴雨型、太行山两侧暴雨型、暴雨过山时减弱型五种型态。典型个例排查表明,太行山以东暴雨型出现概率最高。(3)不同暴雨分型下天气形势配置各不相同:太行山以东暴雨型A类一般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南,西北地区有冷槽或低涡东移的背景下,且低层切变线、急流等系统在过太行山后明显增强,由于偏东气流向西流动的过程中受太行山的阻挡,在地面形成中尺度辐合线或切变线;太行山以东暴雨型B类暴雨发生在块状副高控制华北东部的背景下,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副高底部的中低层有东南急流向华北输送水汽并沿太行山东坡强迫抬升而形成暴雨;太行山以西型暴雨发生在副高位置偏西偏北,而西风槽东移受阻的背景下,山西大部分地区不稳定能量大,受地面中尺度系统和地形的强迫抬升而产生暴雨天气;太行山区型暴雨发生在副高非常强大,我国西北到东南均受高压控制,华北处于高压北侧,西风带有槽东移的情况下,以山区局地对流性暴雨为主;太行山两侧型暴雨过程一般发生在东西带状的副高较强,中高纬西风槽多波动,中低层西南或东南急流强盛且太行山东坡对东南急流强迫抬升的背景下;过山时减弱型暴雨发生在副高位置偏强、偏西,并且不断向西向北移动,而西风槽在东移时减弱北收的背景下。(4)数值试验表明,太行山等地形在暴雨天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改变了天气系统中各种物理量场,从而影响暴雨的落区、强度和移动等。对于不同型态暴雨过程,地形的作用有不同的体现,在太行山以东型A型和B型暴雨过程中,山脉的抬升作用导致垂直环流发生变化,上升运动及低层辐合的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降水的强度,山脉的阻挡作用减慢了降水系统的移动速度,从而改变了暴雨中心的落区。太行山地形是山区型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王丽芳[7](2013)在《江淮梅汛期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江苏地处中纬度沿海,受热带气旋北伸倒槽影响较多。每年6-7月是江淮地区梅汛期暴雨多发频发季节,热带气旋倒槽暴雨已日渐成为梅汛期影响江苏的重要灾害性天气。本文重点针对近年来梅汛期影响江苏的热带气旋倒槽暴雨进行探讨,利用统计、诊断、对比、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多角度研究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的基本环流特征、动力热力特征和中小尺度特征,并深入探讨在热带气旋倒槽影响下,西风带干冷空气在倒槽降水中的作用。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新意的结论和观点:1.首次归纳并提炼出江淮梅汛期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环流特征。筛选出1986-2011年梅汛期影响江苏的热带气旋倒槽暴雨个例,根据热带气旋的移动方向分成华南/华东登陆北上(转向)类、华南沿海(南海)西行类和华东近海北上类共三种类型。通过个例的综合与典型分析,归纳提炼得到倒槽暴雨的共同环流场特征:低层倒槽伸向江苏,与其相伴随的偏南/东南低空急流输送暖湿空气北上,与中层西风槽后的干冷空气在倒槽顶部附近交汇,构成上冷下暖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同时急流前方的南风风速辐合及倒槽两侧的风向辐合,与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区经向南风水平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高层辐散相互耦合,增强了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2.对比分析了华南/华东登陆北上(转向)类和华南沿海(南海)西行类两例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的动力、热力特征。两次暴雨都受到台风倒槽与中纬度西风槽的共同影响,但西风槽后干冷空气的作用不同。南风动量下传,高低空急流耦合促成了暴雨区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涡度和垂直速度的演变较好地体现了两次暴雨过程动力特征的差异;湿Q矢量散度激发的垂直次级环流的移动、增强促使暴雨发生、发展,暴雨发生在湿Q矢量辐合区(次级环流上升支)中,两次过程中湿Q矢量辐合分别由Qy和Qx辐合造成。低空急流的暖湿输送及急流前方的南风辐合,对暴雨区深厚水汽柱和高温高湿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暴雨发生在西南-东北向能量锋区南侧210K以上的高能舌区中,低层不稳定能量通过非地转垂直上升支释放。3.诊断分析了持续性热带低压倒槽暴雨产生的中小尺度特征和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暴雨发生在高空偏西急流核东传、蒙古冷槽频频东移、热带低压倒槽维持(倒槽顶部中尺度低涡活动)及低空急流缓慢移动的背景下。10个中尺度雨团在江苏江淮之间相继产生,三个阶段中雨团活动各具特点。地面中尺度辐合增强触发了雨团,辐合线对雨团有组织作用。第一阶段对流发展旺盛,雨团与-62℃冷云盖甚至-72℃冷中心相对应,45dBZ以上强对流回波带自北向南缓慢移动,并出现了短时逆风区特征。后两个阶段雨团与云团后部TBB等值线密集区对应,新对流单体的不断并入有利于强回波带原地维持。暴雨区的水汽通量大小、螺旋度上负下正的配置及移动对未来6h降水强弱、落区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4.通过中尺度数值模拟,深入探讨了对流层不同层次干冷空气活动对热带低压倒槽暴雨落区和强度的影响。高层干冷空气活动不利于降水增强;中层和低层干冷空气活动均有助于暴雨增幅,低层干冷空气活动还会引起雨带位置的变化:干冷空气增强(减弱),降水增强(减弱),雨带南压(北抬),暴雨中心东南(西北)移。雨带南(北)移动的幅度与干冷空气强(弱)成正比关系,低层干性和冷性同时变化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位置的影响更大。对流层各层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落区和强度的影响在倒槽顶部中尺度低涡(辐合线)、高低空散度、能量锋以及湿位涡的位置和强度上均有较好的响应。
金荣花[8](2012)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中期预报意义,本文采用1960~2009年50年NCEP/NCAR再分析日平均资料、长江中下游梅雨数据以及中国714站20~20时日累计雨量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流型的气候态特征,构建了针对梅雨季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客观定量表征方法和长序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特征指数日资料历史数据集,以日、候时间尺度资料统计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活动、强度变化、中心纬向突变以及形态特征与梅雨的关系,探讨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梅雨降水异常和相关大型环流系统活动的机理,研究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气候态特征分析表明,梅雨期东亚副热带急流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整个夏季背景场,表现出位置偏南、强度偏强、覆盖广、变率大等特征。梅雨期东亚副热带急流处于冬季型向夏季型转换的过渡阶段,急流经向活动、中心纬向突变以及强度瞬变涡动等都具有其独特的中期演变特征。急流在季节性持续向北移动过程中出现两次位置稳定时段和三次季节性北跳,两次位置稳定阶段分别对应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雨季,急流第二和第三次季节性北跳分别对应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急流第二次北跳时间为6月7日,比梅雨入梅日提前10天,对于梅雨开始具有先兆性指示意义;急流第三次北跳和西太平洋上空中心消失与梅雨结束有一定的关联。(2)利用1960~2009年梅雨季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强度和中心逐日资料,讨论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与梅雨的关系。结果发现,急流位置与雨带位置呈正相关,与梅雨强度呈反相关,即位置指数偏北(南),雨带位置偏北(南),梅雨强度偏弱(强)。急流强度与梅雨强度呈正相关,即急流强度偏强(弱),梅雨强度偏强(弱),但强度不及位置与梅雨的相关性好。丰梅年区域性暴雨主要出现在纬向型和东北-西南型形态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右后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西跳日与出梅日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大多数年份两者日期差小于5天。急流位置指数周期变化主要呈单周和双周特征,西风急流强度指数变化主要呈单周变化特征,说明在相对稳定的急流带上,有急流核以更高的变化频率东传。(3)异常丰梅年和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差异显着。合成分析显示,丰梅年相对于空梅年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急流带狭窄,质量与动量集中。从逐日变化情况来看,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前北跳一般先于入梅日,后北跳与出梅几乎同步;入梅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围绕气候态经向平稳摆动,关键区(110o~130oE,30o~37.5oN)纬向风强度偏强,最大中心主频次在125oE附近,靠近中国大陆并位于下风方。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一般不发生前北跳,一次性北跳至40oN以北地区,或者发生前北跳,但没有建立准稳定形势,急流位置偏北,经向移动幅度较大,急流强度总体偏弱,急流中心位置主要出现在日本岛及西太平洋上空,远离中国大陆。影响梅雨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表明,异常丰梅年,200hPa我国东部地区上空急流轴线、散度零线和散度距平零线在37.5oN重合,高空辐散中心区与辐散距平中心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空亦重合,高空强辐散流出,对应低层有强辐合流入以及自低层到高层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梅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环境场;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有利于低空西南风加强,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高空副热带锋区和典型陡直梅雨锋区,有利于高空急流质量和动量的维持,也利于深对流发展。空梅年,情形相反。(4)异常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副高、季风涌关系密切。200hPa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经向移动相对稳定,主体偏西,则500hPa副高强度偏强,经向移动相对平稳,主体偏西,季风涌强度偏强;空梅年,情形相反。丰、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与副高位置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与季风涌纬向强度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关性丰梅年比空梅年好。影响副高、季风涌活动的机理研究表明,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副高脊线以北至西风急流轴以南从低层到高层整层为负涡度距平,有利于副高强度偏强。副高脊线附近伴随的次级环流,即副热带季风环流圈(STMC),以及高层为辐合和下沉运动距平,非常有利于副高的强度偏强。副热带季风环流圈(STMC)通过低空西南风急流向北的经向运动在柯氏力作用下将增强其西风风速,而其东风急流的北侧向南的经向运动将增强其东风风速。由此增强了低空西南风急流和高空东风急流,并通过质量一动量调整有利于季风环流圈的维持。丰梅年,深对流降水引起高层凝结潜热释放,使得南北温度梯度进一步加大和维持,从而急流强度增强和维持,再通过动力作用促使副高强度增强,西伸脊点偏西,季风涌加强。空梅年,情形相反。(5)梅雨异常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分析表明,丰梅年200hPa传播的波包大值中心比较偏西偏南,空梅年传播的波包大值中心相对比较偏东偏北,丰梅年斜压波波包大值带弱于空梅年,波包传播群速度大于相速度,急流波动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丰、空梅年在北半球的0o~180oE范围内,三条斜压扰动波波包大值带的强度变化和不同配置显示了丰、空梅年的差异,也可用来分析梅雨前、梅雨期和梅雨后的阶段性特征。即当波包大值带位于40o~50oN之间,且130oE以西的波包大值带增强,并85o~125oE高空急流出口区波包大值中心偏南至38o~42oN附近,同时西太平洋波包大值带ē减弱,长江流域就进入了梅雨期;当波包大值带尤其是高空急流出口区波包大值带偏北偏弱,而孟加拉湾波包大值带ē显着增强时,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三条波包大值带的不同配置和维系可能反映了副热带高空急流、季风环流系统的维系的过程。
金荣花[9](2012)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中期预报意义,本文采用1960-2009年50年NCEP/NCAR再分析日平均资料、长江中下游梅雨数据以及中国714站20-20时日累计雨量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流型的气候态特征,构建了针对梅雨季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客观定量表征方法和长序列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特征指数日资料历史数据集,以日、候时间尺度资料统计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经向活动、强度变化、中心纬向突变以及形态特征与梅雨的关系,探讨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影响梅雨降水异常和相关大型环流系统活动的机理,研究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气候态特征分析表明,梅雨期东亚副热带急流空间分布特征不同于整个夏季背景场,表现出位置偏南、强度偏强、覆盖广、变率大等特征。梅雨期东亚副热带急流处于冬季型向夏季型转换的过渡阶段,急流经向活动、中心纬向突变以及强度瞬变涡动等都具有其独特的中期演变特征。急流在季节性持续向北移动过程中出现两次位置稳定时段和三次季节性北跳,两次位置稳定阶段分别对应华南前汛期和长江中下游梅雨雨季,急流第二和第三次季节性北跳分别对应梅雨的开始和结束,急流第二次北跳时间为6月7日,比梅雨入梅日提前10天,对于梅雨开始具有先兆性指示意义;急流第三次北跳和西太平洋上空中心消失与梅雨结束有一定的关联。(2)利用1960~2009年梅雨季节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强度和中心逐日资料,讨论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与梅雨的关系。结果发现,急流位置与雨带位置呈正相关,与梅雨强度呈反相关,即位置指数偏北(南),雨带位置偏北(南),梅雨强度偏弱(强)。急流强度与梅雨强度呈正相关,即急流强度偏强(弱),梅雨强度偏强(弱),但强度不及位置与梅雨的相关性好。丰梅年区域性暴雨主要出现在纬向型和东北一西南型形态的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右后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西跳日与出梅日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大多数年份两者日期差小于5天。急流位置指数周期变化主要呈单周和双周特征,西风急流强度指数变化主要呈单周变化特征,说明在相对稳定的急流带上,有急流核以更高的变化频率东传。(3)异常丰梅年和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差异显着。合成分析显示,丰梅年相对于空梅年西风急流强度偏强,急流带狭窄,质量与动量集中。从逐日变化情况来看,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前北跳一般先于入梅日,后北跳与出梅几乎同步;入梅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围绕气候态经向平稳摆动,关键区(110°~130°E,30°~37.5°N)纬向风强度偏强,最大中心主频次在125°E附近,靠近中国大陆并位于下风方。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一般不发生前北跳,一次性北跳至40°N以北地区,或者发生前北跳,但没有建立准稳定形势,急流位置偏北,经向移动幅度较大,急流强度总体偏弱,急流中心位置主要出现在日本岛及西太平洋上空,远离中国大陆。影响梅雨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表明,异常丰梅年,200hPa我国东部地区上空急流轴线、散度零线和散度距平零线在37.5°N“重合”,高空辐散中心区与辐散距平中心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空亦“重合”,高空强辐散流出,对应低层有强辐合流入以及自低层到高层深厚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梅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环境场;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有利于低空西南风加强,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高空副热带锋区和典型陡直梅雨锋区,有利于高空急流质量和动量的维持,也利于深对流发展。空梅年,情形相反。(4)异常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副高、季风涌关系密切。200hPa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经向移动相对稳定,主体偏西,则500hPa副高强度偏强,经向移动相对平稳,主体偏西,季风涌强度偏强;空梅年,情形相反。丰、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与副高位置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与季风涌纬向强度指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关性丰梅年比空梅年好。影响副高、季风涌活动的机理研究表明,丰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偏强,副高脊以北至西风急流轴以南从低层到高层整层为负涡度距平,有利于副高强度偏强。副高脊线附近伴随的次级环流,即副热带季风环流圈(STMC),以及高层为辐合和下沉运动距平,非常有利于副高的强度偏强。副热带季风环流圈(STMC)通过低空西南风急流向北的经向运动在柯氏力作用下将增强其西风风速,而其东风急流的北侧向南的经向运动将增强其东风风速。由此增强了低空西南风急流和高空东风急流,并通过质量一动量调整有利于季风环流圈的维持。丰梅年,深对流降水引起高层凝结潜热释放,使得南北温度梯度进一步加大和维持,从而急流强度增强和维持,再通过动力作用促使副高强度增强,西伸脊点偏西,季风涌加强。空梅年,情形相反。(5)梅雨异常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分析表明,丰梅年200hPa传播的波包大值中心比较偏西偏南,空梅年传播的波包大值中心相对比较偏东偏北,丰梅年斜压波波包大值带弱于空梅年,波包传播群速度大于相速度,急流波动具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丰、空梅年在北半球的0°~180°E范围内,三条斜压扰动波波包大值带的强度变化和不同配置显示了丰、空梅年的差异,也可用来分析梅雨前、梅雨期和梅雨后的阶段性特征。即当波包大值带Ⅰ位于40°~50°N之间,且130°E以西的波包大值带增强,并85°~125°E高空急流出口区波包大值中心偏南至38°~42°N附近,同时西太平洋波包大值带Ⅲ减弱,长江流域就进入了梅雨期;当波包大值带Ⅰ尤其是高空急流出口区波包大值带偏北偏弱,而孟加拉湾波包大值带Ⅱ显着增强时,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三条波包大值带的不同配置和维系可能反映了副热带高空急流、季风环流系统的维系的过程。
李江萍[10](2012)在《高原低涡的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轨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原低涡(高原涡、西南涡和西北涡)是影响高原及其东部邻近地区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可造成高原上及周边地区夏秋季节严重的洪水灾害,甚至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加强高原低涡研究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又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同时也可为该地区暴雨、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利用1980—2000年夏半年(5-9月)逐日08、20时(北京时)500hPa和700hPa历史天气图、2001—2010年探空资料及相应时期的NCEP资料,在分析了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及环流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原低涡与其它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高原低涡频发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轨迹以及由低涡引发的强降水及其衍生灾害。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1)时间变化特征:1980—2010年期间,总体上三种高原低涡发生频数的逐年变化都呈下降趋势,其最大差异是三种低涡出现频数最多的月份有明显不同,虽然它们在5、6、7三个月发生频数都比较高,但高原涡7月发生频数最多,西南涡也是7月份,西北涡则是5月份发生频数最多。高原涡与西北涡夜间发生频数小于白天,而西南涡则是夜间发生频数大于白天。进一步分析高原低涡在1980—2010年期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发现西北涡在每个年代出现频数最多的月份与前述结果一致;而高原涡与西南涡的逐月分布有显着的年代际变化,说明它们比西北涡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更敏感。此外,高原涡的群发/间歇性特征显着,但是高原涡的群发期最明显的时间并不对应间歇期最明显的时间,并且高原涡群发性显着的年份不完全对应高原涡发生次数最多的年份。(2)空间分布特征:高原涡主要位于那曲、松潘,有两个集中区,且以那曲中心为主;西南涡最活跃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小金次之,九龙最少;西北涡则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2.高原低涡的环流形势及与其它天气系统的关系(1)高原涡群发与间歇期的大气环流形势存在显着差异:群发期,200hPa上南亚高压(夏季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时也称其为青藏高压,下同)位置偏西,500hPa上天气系统的强度均比间歇期强。(2)东移西北涡的大气环流形势,200hPa以南亚高压的东部型为主,5500hPa上高空槽的强弱直接影响西北涡的东移发展。另外,东移西北涡与高原涡同时出现时的大气环流形势与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基本一致,说明高原涡与西北涡的同时出现也有利于西北涡的东移。总之,三类高原低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密切,同时有高原涡出现的西南涡与南亚高压的相对位置随时间有变化,且南亚高压以带状型为主,东部型次之;东移西北涡位于南亚高压的东北方向,南亚高压则以东部型为主,带状型次之。(3)三类高原低涡之间的关系:东移西北涡出现时产生高原涡的几率大于高原涡出现时有东移西北涡产生的几率,说明西北涡的东移会受到高原涡及其相关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的影响。3.高原低涡频发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轨迹后向轨迹模型可作为判断降水过程中水汽来源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运用此方法对高原低涡频发期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轨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高原低涡,由于其水汽来源不同、移动方向也不同,可影响不同地区的降水。其中,西北涡向东北移动所影响的河套地区的强降水,其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印度洋;高原涡东移所影响的四川盆地的强降水,其水汽主要由东亚季风输送来的;西南涡向东南移所影响的华南地区的强降水,其水汽来源除了赤道西太平洋和南海外,可能还含有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的输送。4.高原低涡的衍生灾害高原涡与西南涡的耦合作用,可引起相关地区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进而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西北涡一般不太可能与其它低涡发生作用。西南涡与西北涡产生的暴雨,通常是在其它天气系统(如冷锋活动、西南急流、偏南气流等)配合下完成的。
二、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日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2 降水日变化机制研究进展 |
1.2.3 降水日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四川盆地暖季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资料介绍 |
2.2.2 研究方法 |
2.3 四川盆地暖季降水日变化气候特征 |
2.3.1 小时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 |
2.3.2 盆地夜雨的演变特征及与青藏高原东坡降水日变化的联系 |
2.3.3 降水日变化的季节内演变特征 |
2.4 四川盆地暖季典型个例降水日变化合成分析 |
2.4.1 降水传播日小时降水空间分布 |
2.4.2 降水起始时间、位置及空间变化 |
2.4.3 降水传播日夜间总降水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盆地暖季夜雨触发及传播机制的观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资料介绍 |
3.2.2 分析方法 |
3.3 四川盆地西南部夜雨触发机制 |
3.3.1 盆地夜雨触发的动力强迫作用 |
3.3.2 盆地夜雨触发的热力强迫作用 |
3.4 影响四川盆地夜雨东北传播的可能机制 |
3.4.1 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3.4.2 风场季节内演变对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
3.4.3 水汽输送日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四川盆地夏季夜雨形成机制的模式预报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式介绍与其他资料方法 |
4.2.1 模式说明及试验设计 |
4.2.2 其他数据及研究方法 |
4.3 四川盆地夏季夜雨时空变化特征的模式预报研究 |
4.3.1 日平均降水空间分布 |
4.3.2 夜雨时空演变特征 |
4.3.3 盆地不同区域降水日变化差异 |
4.4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模拟中夜雨形成机制的研究 |
4.4.1 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4.4.2 热力条件垂直日变化的影响 |
4.5 模式分辨率及预报起报时间对降水日变化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四川盆地降水与风场日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所用的资料与方法 |
5.2.1 资料介绍 |
5.2.2 模拟的个例选取及试验方案设计 |
5.3 盆地夜间不同降水强度的风场日变化特征 |
5.4 四川盆地降水日变化个例的模拟评估 |
5.5 四川盆地夜雨与风场日变化的关系研究 |
5.5.1 大尺度环流形势变化特征 |
5.5.2 风场日变化及对夜雨的影响 |
5.5.3 盆地降水潜热释放对风场日变化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拟研究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方法说明 |
第三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次季节异常经向活动特征 |
3.1 引言 |
3.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异常指数的定义 |
3.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的演变特征 |
3.3.1 10-30天周期的低频环流 |
3.3.2 40-50天周期的低频环流 |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次季节经向活动异常的机制分析 |
4.1 引言 |
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经向活动10-3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因子 |
4.2.1 10-30天周期振荡的中高纬信号 |
4.2.2 10-30天周期振荡的热带信号 |
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经向活动40-50天低频振荡的影响因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经向活动的延伸期预报 |
5.1 引言 |
5.2 NCEP/CFSv2模式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的预报效果评估 |
5.2.1 西太副高次季节经向活动指数的预报效果评估 |
5.2.2 西太副高次季节经向活动的环流演变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
5.3 NCEP/CFSv2模式对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延伸期预报 |
5.3.1 2020年夏季西太副高的异常活动 |
5.3.2 NCEP/CFSv2模式对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预报效果的评估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评价指标 |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
2.2.1 降水量数据 |
2.2.2 河道流量数据 |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
2.2.5 受旱面积数据 |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
3.2.1 典型站点选择 |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1 分析方法 |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
5.4 本章小结 |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
5.4.3 干旱频率特征 |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
6.1.1 墒情监测 |
6.1.2 墒情预报 |
6.2 资料收集整理 |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
6.3.2 退墒预报 |
6.3.3 土壤退墒特性 |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
6.4 增墒模型 |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
6.4.2 增墒预报 |
6.4.3 土壤增墒特性 |
6.5 预报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洲夏季风及雨季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
1.1.1 中国的雨季及与东亚其他雨季的联系 |
1.1.2 东亚雨季起止日期的确定 |
1.1.3 东亚雨季的中断 |
1.2 华西地区降水的双峰型特征及华西秋雨研究意义 |
1.3 华西秋雨的研究进展 |
1.3.1 华西秋雨现象和雨季起止日期的确定 |
1.3.2 华西秋雨的地理范围 |
1.3.3 华西秋雨的个例研究 |
1.3.4 华西秋雨的周期性 |
1.3.5 华西秋雨的年代际变化 |
1.3.6 华西秋雨的主要影响因子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1.5 本文的研究计划和结构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本文所用资料的介绍 |
2.1.1 降水资料 |
2.1.2 环流资料 |
2.1.3 台风数据 |
2.2 本文所用方法的介绍 |
2.2.1 K-means聚类分析 |
2.2.2 东南、西南方向水汽通量的计算 |
2.2.3 比湿的计算方法 |
2.2.4 归一化降水指数的计算 |
2.2.5 小波变换 |
2.2.6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7 多项式拟合 第三章 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基本特征 |
3.1 中国季风区降水区划及华西双峰型降水区的确定 |
3.2 华西与华东地区汛期降水时间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 |
3.3 华西降水季节进程的阶段性 |
3.4 华西雨季逐年及气候平均各特征日期的确定 |
3.4.1 华西雨季开始日期的确定 |
3.4.2 华西秋季降水开始日期的确定 |
3.4.3 华西雨季结束日期的确定 |
3.4.4 华西雨季夏雨和秋雨峰值日期的确定 |
3.5 华西雨季各时间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西雨季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
4.1 华西雨季各特征时段的大气环流特征 |
4.2 东亚水汽输送和雨带阶段性演变特征 |
4.3 双峰型降水期间的各种温度和湿度物理量统计特征 |
4.3.1 假相当位温 |
4.3.2 温度与湿度 |
4.3.3 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
4.4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西雨季降水的关系 |
4.4.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与华西降水的阶段性 |
4.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脊点位置与华西降水 |
4.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与华西降水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及环流差异 |
5.1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 |
5.1.1 华西秋雨各参量的年际变化 |
5.1.2 华西秋雨异常年份的选取 |
5.2 华西秋雨多雨年与少雨年大气环流异常的对比分析 |
5.2.1 温度场 |
5.2.2 高空西风急流轴 |
5.2.3 对流层低层风场 |
5.2.4 对流层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5.2.5 华西降水峰值期的环流异常 |
5.3 华西秋雨的周期性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次强华西秋雨过程天气学分析 |
6.1 基本情况 |
6.2 秋季强降水与副热带高压 |
6.2.1 气候背景 |
6.2.2 秋季强降水与副热带高压 |
6.3 秋季强降水与台风的关系 |
6.4 水汽输送及收支分析 |
6.4.1 2011年9月 3~10日降水过程 |
6.4.2 2011年9月 15~19日降水过程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基本特征 |
7.1.2 华西雨季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 |
7.1.3 华西秋雨的年际变化及环流差异 |
7.1.4 一次强华西秋雨过程天气学分析 |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 |
(5)相似环流背景下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降水实况简介 |
2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分析 |
3物理量诊断分析 |
3.1动力条件 |
3.2垂直速度 |
3.3水汽条件 |
4结论与讨论 |
(6)太行山脉对华北暴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进展 |
1.1.1 重大项目中有关地形与暴雨关系的研究 |
1.1.2 近些年有关地形与暴雨关系的个例研究 |
1.1.3 国外地形对暴雨影响的研究 |
1.2 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和方法 |
2.1 太行山简介 |
2.1.1 地理 |
2.1.2 地形与地势 |
2.1.3 植被与气候 |
2.2 研究区域地形高度和台站分布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诊断分析法 |
2.3.2 数值模拟法 |
2.4 资料 |
第三章 太行山脉影响下华北夏季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
3.1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3.2 大雨和暴雨频次时空变化特征 |
3.3 环流场及水汽收支特征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华北暴雨分型和个例挑选 |
4.1 分型原则 |
4.2 分型结果 |
4.2.1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 |
4.2.2 太行山以西暴雨型 |
4.2.3 太行山区暴雨型 |
4.2.4 太行山两侧暴雨型 |
4.2.5 过山时减弱暴雨型 |
4.3 分型暴雨典型个例 |
4.3.1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 |
4.3.2 太行山以西暴雨型 |
4.3.3 太行山区暴雨型 |
4.3.4 太行山两侧暴雨型 |
4.3.5 过山时减弱暴雨型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型暴雨天气学模型 |
5.1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 |
5.1.1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A类 |
5.1.2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B类 |
5.2 太行山以西暴雨型 |
5.3 太行山区暴雨型 |
5.4 太行山区两侧暴雨型 |
5.5 过山时减弱暴雨型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WRF模式对华北分型暴雨模拟及太行山脉地形影响试验 |
6.1 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简介 |
6.1.1 初始条件 |
6.1.2 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 |
6.1.3 WRF程序计算流程 |
6.2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 |
6.3 太行山脉地形影响敏感性试验 |
6.3.1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A型 |
6.3.2 太行山以东暴雨型B类 |
6.3.3 太行山以西暴雨型 |
6.3.4 太行山区暴雨型 |
6.3.5 太行山两侧暴雨型 |
6.3.6 过山时减弱暴雨型 |
6.3.7 太行山脉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太行山脉对华北降水气候特征影响的数值试验 |
7.1 模式、试验方案及资料简介 |
7.2 模拟结果分析 |
7.2.1 平均场模拟 |
7.2.2 日降水变化特征的模拟 |
7.2.3 个例分析 |
7.3 太行山脉地形影响敏感性试验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太行山脉影响下的华北夏季降水气候特征 |
8.1.2 华北夏季暴雨分型 |
8.1.3 分型暴雨天气学模型 |
8.1.4 WRF模式对华北夏季分型暴雨模拟 |
8.1.5 RegCM3对华北夏季降水气候特征模拟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讨论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江淮梅汛期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热带气旋暴雨的研究进展 |
1.2.1 有关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的研究 |
1.2.2 高低空急流对暴雨的作用 |
1.2.3 西风槽(干冷空气)对暴雨的作用 |
1.2.4 中小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环境场特征分析 |
2.1 个例选取及分类 |
2.2 环流场特征分析 |
2.2.1 倒槽暴雨的基本概念模型 |
2.2.2 三类倒槽暴雨环流场特征的异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
3.1 过程概况 |
3.2 动力条件 |
3.2.1 高低空散度 |
3.2.2 涡度和垂直速度 |
3.2.3 非地转湿Q矢量及其散度 |
3.3 水汽及热力条件 |
3.3.1 水汽输送及局地辐合 |
3.3.2 能量和不稳定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中小尺度特征及其大尺度背景场分析 |
4.1 降水实况 |
4.2 中小尺度特征 |
4.2.1 中尺度雨团分析 |
4.2.2 中尺度云团分析 |
4.2.3 多普勒雷达产品及地面中尺度风场分析 |
4.3 有利的大尺度背景场 |
4.3.1 有利的环流形势 |
4.3.2 持续的冷暖空气相互作用 |
4.3.3 强烈的水汽输送及辐合 |
4.3.4 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带气旋倒槽暴雨数值模拟 |
5.1 WRF模式简介 |
5.2 模拟结果检验及敏感性方案设计 |
5.2.1 模拟结果检验 |
5.2.2 敏感性方案设计 |
5.3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分析 |
5.3.1 高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5.3.2 中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5.3.3 低层干冷空气强度对雨带位置和暴雨中心强度的影响 |
5.4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暴雨影响的成因分析 |
5.4.1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中尺度低涡活动的影响分析 |
5.4.2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高低空散度的影响分析 |
5.4.3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能量锋的影响分析 |
5.4.4 干冷空气强度变化对湿位涡的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创新点和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基本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梅雨关系的研究 |
1.2.3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机理的研究 |
1.2.4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表征方法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1.6 使用资料说明 |
第二章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气候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流型 |
2.3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 |
2.3.1 经向活动 |
2.3.2 纬向位移 |
2.3.3 强度变化 |
2.4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空间主要模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客观定量表征方法 |
3.1 引言 |
3.2 方法介绍与性能分析 |
3.2.1 位置指数 |
3.2.2 强度指数 |
3.2.3 形态指数 |
3.3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表征方法研究 |
3.3.1 时空范围界定 |
3.3.2 指数定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与梅雨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经向偏差与梅雨的关系 |
4.3 强度变化与梅雨的关系 |
4.4 中心突变与梅雨的关系 |
4.5 急流形态与梅雨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25a 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年划分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梅雨强度多尺度特征分析 |
5.3.1 周期分析 |
5.3.2 气候突变 |
5.4 不同气候背景梅雨异常年划分 |
5.4.1 梅雨异常年划分 |
5.4.2 不同尺度背景下梅雨异常年划分 |
5.5 与以往相关研究比较 |
5.6 丰、枯梅年的梅雨参数统计特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对梅雨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丰、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比较 |
6.2.1 垂直结构特征 |
6.2.2 经向活动特征 |
6.2.3 急流北跳特征 |
6.2.4 中心型态特征 |
6.2.5 强度变化特征 |
6.3 特征指数与降水的相关统计分析 |
6.4 影响梅雨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 |
6.4.1 影响丰、空梅年的动力环境场 |
6.4.2 影响丰、空梅年的水汽输送 |
6.4.3 影响丰、空梅年的位温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梅雨环流系统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
7.2.1 丰梅年和空梅年副高基本特征比较 |
7.2.2 与副高脊线位置的相关分析 |
7.2.3 与副高北跳的相关分析 |
7.2.4 与副高强度的相关分析 |
7.3 与季风涌的关系 |
7.4 影响机理探讨 |
7.4.1 动力作用 |
7.4.2 热力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梅雨异常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3 窄带信号及波包分布特征 |
8.3.1 窄带信号的提取 |
8.3.2 丰、空梅年波包结构合成分析 |
8.3.3 丰梅年(1969)和空梅年(1965)梅雨期间 2~7d 斜压波波包的分布特征 |
8.3.4 丰梅年(1969)和空梅年(1965)梅雨期间 10~15d 超长波波包的分布特征 |
8.4 窄带信号 2~7d 的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 |
8.5 梅雨期高空急流斜压波波能频散 |
8.5.1 高空急流出入口附近的波能变化 |
8.5.2 波包中心移动与群速度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引言 |
9.2 全文总结 |
9.3 本文工作对梅雨中期预报意义讨论 |
9.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基本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梅雨关系的研究 |
1.2.3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影响机理的研究 |
1.2.4 关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表征方法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1.6 使用资料说明 |
第二章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气候态特征 |
2.1 引言 |
2.2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垂直结构和水平流型 |
2.3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 |
2.3.1 经向活动 |
2.3.2 纬向位移 |
2.3.3 强度变化 |
2.4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空间主要模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客观定量表征方法 |
3.1 引言 |
3.2 方法介绍与性能分析 |
3.2.1 位置指数 |
3.2.2 强度指数 |
3.2.3 形态指数 |
3.3 梅雨期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表征方法研究 |
3.3.1 时空范围界定 |
3.3.2 指数定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与梅雨的关系 |
4.2 经向偏差与梅雨的关系 |
4.3 强度变化与梅雨的关系 |
4.4 中心突变与梅雨的关系 |
4.5 急流形态与梅雨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25a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年划分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梅雨强度多尺度特征分析 |
5.3.1 周期分析 |
5.3.2 气候突变 |
5.4 不同气候背景梅雨异常年划分 |
5.4.1 梅雨异常年划分 |
5.4.2 不同尺度背景下梅雨异常年划分 |
5.5 与以往相关研究比较 |
5.6 丰、枯梅年的梅雨参数统计特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对梅雨异常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丰、空梅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特征比较 |
6.2.1 垂直结构特征 |
6.2.2 经向活动特征 |
6.2.3 急流北跳特征 |
6.2.4 中心型态特征 |
6.2.5 强度变化特征 |
6.3 特征指数与降水的相关统计分析 |
6.4 影响梅雨异常的物理机制分析 |
6.4.1 影响丰、空梅年的动力环境场 |
6.4.2 影响丰、空梅年的水汽输送 |
6.4.3 影响丰、空梅年的位温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对梅雨环流系统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
7.2.1 丰梅年和空梅年副高基本特征比较 |
7.2.2 与副高脊线位置的相关分析 |
7.2.3 与副高北跳的相关分析 |
7.2.4 与副高强度的相关分析 |
7.3 与季风涌的关系 |
7.4 影响机理探讨 |
7.4.1 动力作用 |
7.4.2 热力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梅雨异常年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3 窄带信号及波包分布特征 |
8.3.1 窄带信号的提取 |
8.3.2 丰、空梅年波包结构合成分析 |
8.3.3 丰梅年(1969)和空梅年(1965)梅雨期间2~7d斜压波波包的分布特征 |
8.3.4 丰梅年(1969)和空梅年(1965)梅雨期间10~15d超长波波包的分布特征 |
8.4 窄带信号2~7d的斜压波波包传播特征 |
8.5 梅雨期高空急流斜压波波能频散 |
8.5.1 高空急流出入口附近的波能变化 |
8.5.2 波包中心移动与群速度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引言 |
9.2 全文总结 |
9.3 本文工作对梅雨中期预报意义讨论 |
9.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高原低涡的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气象学的简要回顾 |
1.2 高原低涡 |
1.2.1 青藏高原主体地区的低涡—高原涡 |
1.2.2 青藏高原东侧的低涡—西南涡 |
1.2.3 柴达木盆地的低涡—西北涡 |
1.3 高原低涡的研究现状 |
1.3.1 高原涡 |
1.3.2 西南涡 |
1.3.3 西北涡 |
1.4 高原低涡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 |
2.1 引言 |
2.2 资料与关键技术 |
2.2.1 资料 |
2.2.2 低涡的关键技术 |
2.3 1980—2000年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 |
2.3.1 高原涡 |
2.3.2 西南涡 |
2.3.3 西北涡 |
2.4 2001—2010年高原低涡的气候特征 |
2.5 1980—2010年夏半年高原低涡的逐月变化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原低涡的环流形势 |
3.1 引言 |
3.2 资料 |
3.3 高原涡的环流背景 |
3.3.1 高原涡群发/间歇期合成平均的环流背景 |
3.3.2 高原涡群发/间歇期逐月的环流背景 |
3.3.3 东移高原涡的环流背景 |
3.4 西南涡的环流背景 |
3.4.1 西南涡影响华南地区的环流形势 |
3.4.2 西南涡影响华北地区的环流形势 |
3.4.3 西南涡影响长江地区的环流形势 |
3.5 西北涡的环流背景 |
3.5.1 西北涡的200hPa环流形势 |
3.5.2 东移西北涡的环流形势 |
3.5.3 东移西北涡与高原涡同时出现的环流形势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原低涡与其它天气系统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资料 |
4.3 高原低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4.3.1 高原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4.3.2 西南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4.3.3 西北涡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
4.4 高原低涡之间的关系 |
4.4.1 高原涡与西南涡的耦合 |
4.4.2 西北涡与高原涡的关系 |
4.5 高原低涡与其它天气系统的关系 |
4.5.1 大气低频振荡与高原涡活动的关系 |
4.5.2 西南涡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利用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高原低涡频发期的水汽轨迹 |
5.1 前言 |
5.2 HYSPLIT轨迹模式简介 |
5.3 HYSPLIT轨迹模式的应用 |
5.3.1 西北暴雨典型个例的水汽输送轨迹 |
5.3.2 玛曲地区强降水的水汽输送轨迹 |
5.4 不同影响方式下高原低涡诱发降水的水汽轨迹 |
5.4.1 高原涡诱发西南涡 |
5.4.2 西南涡的东移 |
5.4.3 西北涡与冷空气相互作用 |
5.5 高原低涡频发期的水汽输送轨迹分析 |
5.5.1 高原涡强降水典型个例的水汽输送轨迹分析 |
5.5.2 西南涡强降水典型个例的水汽输送轨迹分析 |
5.5.3 西北涡强降水典型个例的水汽输送轨迹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原低涡引发的强降水及其衍生灾害 |
6.1 引言 |
6.2 高原低涡引发的强降水及其衍生灾害的典型个例分析 |
6.2.1 高原涡与西南涡的耦合个例分析 |
6.2.2 西北涡引发的强降水个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讨论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用数值预报产品分析2001年盛夏副高活动与辽宁暴雨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盆地夜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李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次季节经向活动及其机理研究[D]. 钱琦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D]. 惠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6(02)
- [5]相似环流背景下2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全美兰,吕志红,祝新宇,李俊乐,隋明,蔡冰,刘帅,沈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8)
- [6]太行山脉对华北暴雨影响的研究[D]. 闫冠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1)
- [7]江淮梅汛期热带气旋倒槽暴雨特征分析[D]. 王丽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8]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D]. 金荣花.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2(10)
- [9]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期变化及其对梅雨异常的影响[D]. 金荣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10)
- [10]高原低涡的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轨迹研究[D]. 李江萍. 兰州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