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烃类及其衍生物结构的测定与计算

浅谈烃类及其衍生物结构的测定与计算

一、浅谈烃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确定和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武雪朋[1](2021)在《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潇[2](2021)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衍生物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电磁波科技的发展与应用,电磁波与通讯、电视广播、雷达与导航等领域的设备深度融合,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电磁波干扰和污染等问题,这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在军事领域由于雷达等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今,对高性能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探索研究已逐渐成为材料研究者们当下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吸波材料把入射的电磁波所具有的能量通过不同损耗方式转化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而消耗掉。铁氧体和Fe、Co、Ni磁性金属粒子等磁性物质拥有较强的饱和磁化强度,同时拥有磁损耗和电损耗等不同的损耗机制,在新型吸波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但其密度较大、阻抗匹配水平低、有效吸波频带窄、不耐腐蚀等缺点限制其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碳纳米材料由于质量轻、电损耗性能出色等优点在理想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中备受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好感,然而碳材料不具有磁性,阻抗匹配水平差,损耗机制单一等缺陷,与理想的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由不小的差距。为了克服以上单一组分材料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碳材料的介电损耗与磁性材料的磁损耗的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并作为前驱体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得到不同石墨化程度的碳基复合材料,实现损耗机制协同作用的同时也能调节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最终得到“薄”“轻”“宽”“强”的新型吸波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法和后期热解的方法合成具有中空结构的Fe/C纳米复合材料,首先利用溶剂热法合成Fe-MOFs材料,将Fe-MOFs材料作为前驱体在N2的环境下分别以600℃、700℃、800℃、900℃等不同的温度进行热解得到最终产物,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形貌分析、拉曼谱图分析、热重曲线分析等对前驱体及热解产物进行解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为均匀的六边形棒状晶体结构,而石墨化程度随着热解温度不断升高而提高。然后将Fe/C纳米复合材料与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得到柔性复合材料,压片制样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AN)测试一系列样品在2-18GHz范围内的电磁参数,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出反射损耗。测试结果证明,当热解温度为700℃,Fe/C填充量为20wt%时,吸波强度最高达到-41d B,有效带宽为4GHz。(2)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双金属离子(Fe/Co)的MOFs,所得产物在600~900℃温度范围内作为前驱体在N2保护气氛下热解,制备得到MOFs的衍生物Fe/Co/C复合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Fe/Co/C复合材料整体形貌呈现出均匀的一维六边形棒状晶体结构。XRD测试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衍生物的成分和石墨化程度有很大影响,热解的温度越高其石墨化程度越高,进而对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产生影响,从而通过调控热解温度得到可调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不同填充比例的样品的吸波性能,当热解温度为850℃,Fe Co/C填充量为5wt%时最佳反射损耗为-44d B,有效带宽达到5.4GHz。(3)采用温和的水热法制备出三金属离子(Fe/Co/Cu)的MOFs材料作为前驱体,然后以N2作为保护气在800℃的温度下热解得到铁磁性颗粒与多孔碳的复合材料。SEM测试结果表明MOFs材料呈现为均匀的针状球体结构,而且MOFs前驱体的多孔结构特征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由此转移至烧结后的产物中,这将有利于微波的多次反射损耗。在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双重损耗机制下,最优反射损耗为-18.8d B,有效带宽为4.7GHz。

钟鑫[3](2021)在《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30~3000μm)的电磁波,其位于电磁波谱的微波与红外区域之间,具有穿透性强、能量低等独特的优点。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是THz应用的关键,作为一项新兴的光谱检测技术,其在维护食品质量安全、化学鉴别与表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及其衍生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THz-TDS技术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获取了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理论与实验THz吸收光谱,在实现快速、无损地鉴别出这类分子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同时,还对光谱中吸收峰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特定分子结构体系对物质光谱、性质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THz光谱实验研究。通过THz-TDS系统测量了香兰素及其衍生物在0.4~2.0 THz范围内的特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在0.4~2.0 THz频段均存在多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强度、位置不一的吸收峰可作为香兰素及其衍生物在该低频段内的特征指纹,用于区分这类结构相似的物质。同时实验研究结果也为使用THz-TDS技术鉴别和研究食品添加剂领域中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的化合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2.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THz光谱理论研究。分析了各类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和计算模型的优劣,确立了以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团簇结构作为理论光谱计算的方案。利用可视化建模软件Gauss View和VMD对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团簇模型进行了构建。通过DFT模拟计算获得了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理论THz光谱,并对理论光谱与实验光谱存在差异之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表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理论计算光谱与实验测量光谱基本吻合。3.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THz光谱的振动特性研究。为了对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指认归属,分析特定分子所具有的振动性质,使用振动模式自动相关性确定(VMARD)方法研究了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振动特性,指认了特征吸收峰对应的振动模式,并给出每个特征振动模式的贡献百分比。VMARD结果表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振动模式主要为二面角扭转。另外,结合Gauss View软件查看各个吸收峰对应的原子振动动画,并利用VMD软件绘制了吸收峰对应的振动模式图。4.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THz光谱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研究。特定分子结构体系中弱相互作用的存在会对物质在THz波段的吸收响应产生影响,为了在分子层面上更好地理解THz光谱特征吸收峰的成因,使用基于分子密度Hirshfeld划分的独立梯度模型(IGMH)方法对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IGMH结果表明,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类型均是由范德华作用主导,部分物质还存在少量氢键作用和位阻效应。这些弱相互作用的存在,对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的稳定性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香兰素及其衍生物在THz波段存在吸收特征的关键。IGMH方法为深入分析分子结构中的弱相互作用对物质光谱、性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若曦[4](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李颖[5](2021)在《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下贯彻“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为了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以2019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有机化学基础》中“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内容为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了解了化学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的理论研究现状,其次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了解了该主题内容的教学现状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落实现状,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合理推测;提供有效证据,进行分析推理;注重实验探究,引导科学论证;及时点评追问,外显思维过程;挖掘教学内容,建构认知模型。再次采用对照实验法,运用基于策略设计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教学实践。最后采用纸笔测验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四个水平维度进行了后测调查,发现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整体水平上有提升,且在水平二和水平三上提升明显。说明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刘俊丽[6](2021)在《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一步增强其药理活性,本论文在综述pyxinol和其衍生物、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药物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以及药代动力学等多项技术,高效制备了系列新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系统筛选了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生物活性、早期评价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成功筛选出一个具有良好心脏保护作用的创新候选化合物。论文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一)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为避免所合成的衍生物脂溶性过强,论文采用28个碳的饱和脂肪酸,与pyxinol的C3/C12/C25-OH进行酯化,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及高分辨率质谱鉴定了32个衍生物的结构,包括:C-3位单酯化产物7个、C-12位单酯化产物7个、C-3,12位双酯化产物5个、C-12,25位双酯化产物6个、C-3,12,25位三酯化产物7个。除化合物1,7外,其余30个衍生物均为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二)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论文对所合成的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继续开展了心脏保护作用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主要包括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两个方面的研究。1、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以H2O2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损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yxinol及其衍生物对H9c2细胞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活性强弱依次为C-3位单酯化产物>C-3,12,25位三酯化产物>C-3,12位双酯化产物>pyxinol>C-12位单酯化产物>C-12,25位双酯化产物,推断C-3位酯键对活性贡献最大,为主要活性基团。所有衍生物中,化合物5(3-己酰-pyxinol)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减少MDA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程度来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2、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化合物5(5、10、20 mg/kg)。以心脏收缩力、心肌梗死面积、LDH、AST、CK、c Tn T、MDA及SOD为评价指标,考察治疗性给予化合物5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5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左心室容积(LVVs)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射血分数(EF)、提高心脏收缩力;同时也明显降低LDH、CK、AST、c Tn T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呈类似作用,说明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ACE在心衰中起重要作用,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论文采用比色法,以赖诺普利为阳性对照药,测定了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3,12,25-三丙酰-pyxinol)显示出与赖诺普利(抑制率89.17%)相似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0.31%和87.02%,优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57.23%)。化合物5、9和赖诺普利的IC50值分别为105 n M、114 n M和81 n M。研究证明化合物5、9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ACE酶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9可选择性抑制ACE酶的C结构域。4、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斑马鱼是研究心力衰竭的理想模式动物之一。论文选择受精后48 h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分别给予化合物5和9(0.5,1,10μg/m L)预处理4 h,加入维拉帕米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以心率、心脏输出、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心脏扩大以及静脉充血为指标,评估斑马鱼的心脏功能。结果表明,浓度为1μg/m L的化合物5和9均可减少心脏扩张和静脉充血、增加心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其中化合物5生物活性强于化合物9,并显示出与依那普利相似强度的活性。5、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化合物5干预心衰斑马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斑马鱼比较,心衰斑马鱼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明显改变,经化合物5干预,胆碱、丙酮酸、花生四烯酸等25种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可显着回调,推断化合物5通过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叶酸生物合成代谢、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8条代谢途径发挥抗心衰作用。首次发现叶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与心衰有关。(三)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1、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首次建立了HPLC-ELSD分析大鼠血浆中化合物5的定量方法,并测定了灌胃给予化合物5(20.0、40.0、8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化合物5体内动力学属线性过程,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比较,化合物5在体内消除缓慢、消除时间明显延长、循环时间较长。首次对主要代谢产物pyxinol血药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达峰前,血浆中主要含有原型药物;在达峰至20 h的消除相期间,血浆中同时含有原型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给药20 h至40 h期间,血浆中则主要含有代谢产物pyxinol。2、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首次研究了静脉注射化合物5(1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了T1/2、AUC、CL、Vd等基本参数。并以静脉给药AUC(0-t)为参比,计算出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6%,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绝对生物利用度(43%)相似。3、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化合物的亲脂性对整个药代动力学过程都有影响,尤其影响口服药物在机体的吸收。论文模拟胃肠道不同部位,采用摇瓶法使化合物5在p H 2.0、p H 5.8和p H 7.4等条件下于水-正辛醇缓冲溶液中达分配平衡,继而采用HPLC-ELSD技术测定两相中化合物5的浓度,获得了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4.18,小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Log P值(3.76),说明结构中引入脂肪酰基团,可增加脂溶性。4、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代谢物分析平台,首次对灌胃给予化合物5(80.0 mg/kg)的大鼠血浆、尿、粪及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共鉴定了21个代谢物,包括I相代谢物6个和II相代谢物15个。I相代谢反应包括脱水、脱氢、加水、氧化、去己酰基、去己酰氧基等,II相代谢反应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硫酸化、半胱氨酸结合、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综上所述,本论文丰富了pyxinol的结构修饰,也筛选出一个活性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创新候选药物——化合物5(3-己酰-pyxinol)。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活性,体内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论文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数据。

李思敏[7](2021)在《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组分中,木质素具有天然的芳环结构,在转化为芳烃或环烷烃类化合物以用于液体燃料的作用具有巨大潜力,也对提高生物质全组分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质热解和水解发酵路径中产生的热解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两类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值化转化技术探索。针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原料热解油中重质酚类低聚物(热解木质素)组分在结构特性和生成机理方面尚不明晰的问题,采用了更适合分析大分子聚合物的HPLC/Qtof-MS、GPC以及1H-13C HSQC NMR新型检测技术,对实际生物质热解油中的热解木质素的组成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木质素单酚模化物模拟实验所产生的酚类低聚物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实际热解木质素中组分大多为具有复杂侧链且以C-C键相连的木质素酚类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潜力。单酚模化物热解会产生更多的焦炭,表明焦炭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热解中芳香族自由基的二次反应。结合DFT理论计算揭示了热解木质素的可能生成机理,对从热解源头抑制酚类低聚物生成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酶解木质素的结构特性进行了1H-13C HSQC NMR表征,并与热解木质素进行对比,发现酶解木质素更好地保留了天然木质素的C-O醚键结构,含氧量相对也更高。因此,在制备液体燃料的目标下,两类木质素均具有进一步转化利用的巨大潜力。进而,针对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两种路径,设计了不同的催化体系以实现从木质素及其衍生物高效生产烃类化合物。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催化热解转化路径,引入Lewis酸为主的介孔氧化铌作为催化剂进行工况探索。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氧以及抑制多环芳烃(PAHs)或催化剂积碳(Coke)的生成的能力。酶解木质素在650℃和C/L(催化剂/原料)为9:1时,具有最高的总芳香烃产率,其中单环芳烃(MAHs)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热解木质素催化热解的总芳香烃产率与酶解木质素接近,但焦炭产率(Char)相对稍高。采用模化物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式,对催化热解产物生成的可能路径以及催化剂脱氧和抑制PAHs/Coke生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氧化铌表面酸性位点吸附热解产物分子时,对CAr-O键具有不同程度的拉长和削弱作用,在热解高温环境下该化学键更易于断裂,从而实现了较好的脱氧效果;此外,随热解产物分子含氧量的降低,产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随之降低,因而在芳烃类脱氧产物形成后易于离开催化剂表面,避免了过度反应而生成多环芳烃和催化剂积碳。针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液相“两步法”催化转化路径,引入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在乙醇溶液体系中将木质素转化为类型单一的烷基酚类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研究发现,Nb、Mo掺杂比为5:5时具有较好的木质素解聚效果,并能够避免Mo元素在液相反应中的流失。优化工况下,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的芳香族单体化合物总质量收率分别为444.4 mg/g Lignin和386.5 mg/g Lignin。其中,酶解木质素解聚产物以C8的烷基酚为主,而热解木质素解聚产物则以侧链烷基化程度更高的C14~C16的烷基酚为主。针对木质素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加氢脱氧,以乙酚为模化物,在水为溶剂和甲醇供氢的常压氮气下,采用活性炭负载金属型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氧反应工况的初步探索,实现了酚类化合物加氢为环烷醇类化合物为主的产物。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对产物进行优化调控,采用复杂的酚单体平台化合物(二氢丁香酚,DHE),通过在体系中引入低压氢气和Nb2O5固体酸催化剂实现了100%的C9烃类化合物的收率。研究还结合氘代试剂反应和理论计算,明确了本物理混合催化体系水相温和加氢脱氧的过程中不同供氢源和不同催化剂的作用规律。针对本文所涉及的潜在的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径,采用Aspen Plus模拟搭建了从木质素原料出发的催化热解和液相“两步法”转化系统流程,对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在不同路径下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由此对不同结构特性的木质素的转化利用途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梁天宇[8](2021)在《几种单核铁基配合物氧化还原电位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氧化还原电位的测量是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手段之一,氧化还原电位的计算既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实验测量的有力补充手段。过渡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结构复杂、包含d电子、价态多变,其氧化还原电位的理论计算是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Galstyan和Knapp研究了三十种金属络合物的电位,提出了一种新的泛函方法-B4(XQ3)LYP泛函,它包含经验校正参数Gx,并用其验证了十八种体系的还原电位,表现相当出色。但是对于简单的铁基茂合物,作者并没有进行验证。在本论文中,第一部分,我们首先使用B4(XQ3)LYP泛函研究了Fc+/Fc及其衍生物体系在乙腈溶剂中的还原电位,发现在B3LYP方法优化Fc+和Fc几何结构的基础上,用B3LYP、B3LYP*和ωB97X-D三种泛函计算Fc+和Fc电对的E0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度高,而B4(XQ3)LYP结果与实验值偏差较大。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电位的B4(XQ3)LYP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偏差平均绝对偏差(MAD)约为0.3 V,说明针对二茂铁及其衍生物,此泛函校正项的三个参数需要重新拟合。第二部分,我们再利用B4(XQ3)LYP泛函计算了三种六配位Fe(II/III)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结合SMD溶剂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平均绝对偏差为0.137 V。其中,Fe(edta)-/2-体系计算效果非常好,仅比实验值高了11 m V。最后,我们还验证了高价Fe(III/IV)=O体系[Fe(TMC)O]2+/+,B4(XQ3)LYP泛函在PCM溶剂化模型下的电位与实验值误差为79 m V,证明了B4(XQ3)LYP泛函计算其在乙腈溶剂中的还原电位是可行的。

罗美清[9](2021)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有机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文中研究指明鉴于新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对新型职业人才培养的强烈需求,教育发展目标正在逐步转向为落实现代职业素养应具有的素质教育新阶段,具体发展到各个专业学科又被重新划分出来成为各个学科专业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笔者在查阅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运用文献数据分析法,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本文统称为课标),建立了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进行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的相关文献分析,辨析了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发现国内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早已在探索之中。但对于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的评价研究仅停留在《课标》所给出的学业质量水平中教学与评价建议层面,未作出细化的评价指标。因此,本文选题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意义。其次,本文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的要求,选取《课标》中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并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并将对应的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进行了划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作为评价工具,以学生预期关键行为表现情况作为评估载体,建立了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于该主题的认知观念性领域一级指标的描述,第二部分是对于该主题情感价值性领域一级指标的描述。其中在各一级指标下又分别划分了三个二级指标,对各二级指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最后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已经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检验,运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并且详细地统计学生在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学科核心素养各个维度的得分率,在认知观念性领域各个指标的得分率,以及情感价值性领域各个指标中的得分率,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对当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总结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因此,可以得出所建立的评估指标系统具有诊断、指导等功能,并且它们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全面地评估学生。

林乐弟[10](2021)在《新型含单-/双-咔唑环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PTP1B抑制活性评价》文中认为1.本文在综述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出了52个新型含单-/双-咔唑环的N-酰腙衍生物,其中包括20个含咔唑环芳氨基乙酰腙衍生物TM-I-5a~5t、15个含单-/双-咔唑环的N-酰腙衍生物TM-II-5a~5o、15个含咔唑环和芳环/芳稠杂环的N-酰腙衍生物TM-III-6a~6h、TM-III-7a~7f、TM-III-8和2个含咔唑环的双芳氨基乙酰腙衍生物TM-III-11a~11b。利用IR、NMR(包括1H NMR、13C NMR和2D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2.评价了目标化合物TM-I~III三个系列化合物对PTP1B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1).在目标化合物TM-I系列中,目标化合物TM-I-5a~5t对PTP1B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2.78±0.04)~(9.91±1.72)]μmol/L,大多数化合物的活性高于对照药物齐墩果酸(OA),其中化合物TM-I-5t活性最高,IC50=(2.78±0.04)μmol/L,大约是OA的1.4倍。(2).在目标化合物TM-II系列中,目标化合物TM-II-5a~5o对PTP1B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IC50=[(1.89±0.64)~(16.38±1.94)]μmol/L,部分化合物的活性高于对照药物OA,其中含双咔唑环的N-酰腙衍生物TM-II-5j的活性最高,IC50=(1.89±0.64)μmol/L,大约是OA的0.6倍。(3).在目标化合物TM-III系列中,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对PTP1B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0.89±0.06)~(6.14±0.00)]μmol/L,除了化合物TM-III-6a、TM-III-6b、TM-III-6g和TM-III-6h外,其它化合物的活性均高于对照药物OA,其中化合物TM-III-11b的活性最高,IC50=(0.89±0.06)μmol/L,大约是OA的2.3倍。3.利用分子对接研究了代表目标化合物TM-I-5t、TM-II-5g、TM-II-5j、TM-III-6d、TM-III-7f和TM-III-11b与PTP1B靶标蛋白的键合模式。4.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是潜在的PTP1B抑制剂,在癌症和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PTP1B抑制剂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浅谈烃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确定和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烃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确定和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衍生物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电磁波吸收材料概述
        1.2.1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1.2.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机理
        1.2.3 电磁波吸收性能的评价
    1.3 碳基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碳纤维基吸波材料
        1.3.2 石墨烯基吸波材料
        1.3.3 碳纳米管基吸波材料
        1.3.4 多孔碳基吸波材料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与性能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表征及测试设备
    2.3 材料表征及吸波性能测试
        2.3.1 粉末X射线衍射仪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拉曼光谱仪
        2.3.4 矢量网络分析仪
第三章 单金属MOFs衍生的不同石墨化程度的Fe/C纳米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过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分析
        3.3.2 晶体结构分析
        3.3.3 拉曼分析
        3.3.4 热重分析
        3.3.5 电磁参数分析
        3.3.6 吸波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金属MOFs衍生的不同石墨化程度的Fe Co/C纳米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形貌分析
        4.3.2 晶体结构分析
        4.3.3 拉曼分析
        4.3.4 热重分析
        4.3.5 电磁参数分析
        4.3.6 吸波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金属MOFs衍生的不同石墨化程度的FeCoCu/C纳米材料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过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形貌分析
        5.3.2 晶体结构分析
        5.3.3 拉曼分析
        5.3.4 热重分析
        5.3.5 电磁参数分析
        5.3.6 吸波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太赫兹光谱实验研究方法
    §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概述
    §2.2 太赫兹光谱实验数据的获取
        §2.2.1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
        §2.2.2 样品制备方法
        §2.2.3 样品光学参数提取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赫兹光谱理论解析方法
    §3.1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
        §3.1.1 量子化学常用理论方法
        §3.1.2 计算级别与模型选择
        §3.1.3 几何优化和振动光谱计算
    §3.2 振动特性分析方法
    §3.3 弱相互作用可视化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兰素和邻香兰素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4.1 太赫兹光谱理论计算与实验流程
    §4.2 理论计算光谱与实验测量光谱对比分析
    §4.3 特征振动模式归属分析
        §4.3.1 振动分析操作步骤
        §4.3.2 香兰素和邻香兰素的振动模式指认
    §4.4 太赫兹光谱弱相互作用研究与可视化
        §4.4.1 色彩填充的等值面图与散点图绘制
        §4.4.2 图形化考察香兰素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4.4.3 图形化考察邻香兰素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兰素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
    §5.1 研究对象与实验流程介绍
    §5.2 理论光谱与实验光谱比较分析
    §5.3 香兰素衍生物的振动特性研究
    §5.4 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以及香草醇的弱相互作用研究
    §5.5 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理论与实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5)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我国新课程改革对素养培养的要求
        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价值
        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二、化学核心素养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终身教育理论
        三、认知负荷理论
        四、发展性教学理论
第三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培养现状研究
    第一节 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问卷试题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二节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二、教师访谈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分析
        一、教材中对“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内容安排
        二、新课标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求
    第二节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合理预测
        二、提供有效证据,进行分析推理
        三、开展实验探究,引导科学论证
        四、及时点评追问,推动思维进程
        五、挖掘教学内容,建构认知模型
    第三节 “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乙炔》教学设计
        二、《卤代烃》教学设计
        三、《乙醛》教学设计
第五章 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践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一、前测结果分析
        二、后测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天然产物pyxinol的研究进展
        1.1.1 Pyxinol简介
        1.1.2 Pyxinol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1.3 Pyxinol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1.2.1 人工合成小分子药物
        1.2.2 天然产物及其结构修饰产物
        1.2.3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1.3 立题依据
    1.4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材料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合成方法及路线
        2.3.2 分离纯化
        2.3.3 结构鉴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合成产物概况
        2.4.2 合成产物结构鉴定
    2.5 小结
第三章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肌缺血活性研究
        3.1.1 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3.1.2 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3.1.3 小结
    第二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衰活性研究
        3.2.1 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
        3.2.2 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
    第三节 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4 小结
第四章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吸收研究
        4.1.1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4.1.2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4.1.3 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4.1.4 小结
    第二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预测
        1.1.2 生物质能概况和“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
    1.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转化途径
        1.2.1 生物质水解发酵路径
        1.2.2 生物质水热液化路径
        1.2.3 生物质快速热解路径
    1.3 木质素的种类和结构
        1.3.1 天然木质素
        1.3.2 天然结构改变较大的木质素
        1.3.3 天然结构轻微改变的木质素
        1.3.4 直接获取木质素衍生酚单体平台化合物
    1.4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高值化利用途径
        1.4.1 木质素的热解和催化热解
        1.4.2 木质素的液相转化
    1.5 密度泛函理论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转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5.1 密度泛函理论介绍
        1.5.2 常用理论计算软件介绍
        1.5.3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机理研究
        1.5.4 木质素生成和转化机理研究
    1.6 论文选题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系统和理论计算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2.1 单酚模型化合物的热解(M-PL)
        2.2.2 催化热解反应
        2.2.3 反应釜中木质素解聚和加氢脱氧实验
        2.2.4 催化剂性循环稳定性测试
    2.3 反应物和产物分析
        2.3.1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Qtof-MS)
        2.3.2 凝胶渗透色谱(GPC)
        2.3.3 二维异核单量子关系核磁谱(2D~1H-~(13)C HSQC NMR)
        2.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2.3.5 气相色谱(GC)
        2.3.6 热重分析(TG)
    2.4 理论计算方法与设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方法
        3.2.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3.2.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的制备
        3.2.3 Nb-Mo共晶介孔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3.3 催化剂表征方法
    3.4 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
        3.4.1 活性炭负载型催化剂表征结果
        3.4.2 介孔氧化铌催化剂表征结果
        3.4.3 共晶介孔催化剂表征结果
    3.5 共晶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和筛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解木质素的表征和生成机理
    4.1 引言
    4.2 HPLC/Qtof-MS结果分析
    4.3 GPC测试结果分析
    4.4 2D~1H-~(13)C HSQC NMR结果分析
    4.5 热解木质素的生成机理
    4.6 DFT理论计算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木质素催化热解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酶解木质素和热解木质素特性对比
    5.3 催化剂和原料比的影响
    5.4 氧化铌催化作用下焦炭/积碳分析
    5.5 催化热解工况的优化
    5.6 催化热解产物分析和生成路径
    5.7 模化物反应和理论计算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木质素乙醇液相解聚与酚平台产物的加氢脱氧
    6.1 引言
    6.2 木质素的乙醇液相解聚
    6.3 酚单体平台化合物的水相加氢脱氧反应
        6.3.1 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
        6.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6.3.3 反应温度影响
        6.3.4 甲醇/反应物摩尔比的影响
        6.3.5 不同催化剂原位加氢反应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酚平台化合物加氢脱氧制备液体燃料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温和加氢脱氧反应的优化
    7.3 物理混合催化体系加氢脱氧机理研究
    7.4 催化可回收性和稳定性测试
    7.5 木质素衍生酚平台混合物的加氢脱氧
    7.6 不同供氢源和催化剂作用机制总结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木质素定向转化为液体燃料路线对比与分析
    8.1 引言
    8.2 木质素催化热解工艺路线
    8.3 木质素液相“两步法”工艺路线
    8.4 工艺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1 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转化路线的对比与分析
        8.4.2 生物质全组分利用途径下木质素转化路线的分析与建议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几种单核铁基配合物氧化还原电位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前言
    1.1 铁
        1.1.1 铁的背景及近况
        1.1.2 二茂铁的发现及研究
        1.1.3 二茂铁衍生物的应用
        1.1.4 铁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1.2 氧化还原电位
        1.2.1 还原电位计算的理论背景
        1.2.2 氧化还原电位的优点
        1.2.3 氧化还原电位的研究进展
    1.3 理论计算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2 理论与计算方法
    2.1 Hartree-Fork近似
    2.2 密度泛函理论
        2.2.1 Thomas-Fermi模型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2.2.3 Kohn-Sham方程
    2.3 交换关联泛函
    2.4 本文使用的软件包
3 二茂铁及其衍生夹心型金属配合物氧化还原电势的计算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泛函对Fc和 Fc~+几何结构的影响
        3.3.2 不同泛函对Fc和 Fc~+还原电位的影响
        3.3.3 不同泛函对Fc R和 Fc R~+还原电位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四种单核铁基化合物氧化还原电势的计算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自旋态的计算
        4.3.2 六配位Fe(II/III)体系氧化还原电位的理论计算
        4.3.3 高价Fe(IV)=O配合物还原电位的理论计算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有机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学习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高中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及工具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专家调查法
        (四)数据统计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内涵
        (三)化学学习评价体系内涵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高中有机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学习评价体系的原则和依据
        (一)学习评价体系的原则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依据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学习评价体系的思路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三)调查问卷编制
第四章 高中有机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检验
    一、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三)难度系数分析
        (四)区分度分析
    二、数据结果分析
        (一)评价体系指标的检验
        (二)数据分析
第五章 结论
    一、基于数据结果分析
        (一)基于核心素养五个维度的发展要求
        (二)基于认知观念性领域结果分析
        (三)基于情感价值性领域结果分析
    二、基于分析问题的解决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型含单-/双-咔唑环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PTP1B抑制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N-酰腙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1.1.1 抗癌
        1.1.2 抗菌
        1.1.3 杀虫
        1.1.4 抗炎
        1.1.5 抗病毒
        1.1.6 抗结核
        1.1.7 镇痛
        1.1.8 抗糖尿病
        1.1.9 抗感染
        1.1.10 神经活性
        1.1.11 抗阿尔茨海默症
    1.2 咔唑衍生物在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1.2.1 抗癌
        1.2.2 抗糖尿病
        1.2.3 抗氧化
        1.2.4 抗菌
        1.2.5 抗阿尔茨海默症
        1.2.6 抗病毒
    1.3 新型含单-/双-咔唑环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PTP1B抑制活性评价的立题依据
2 新型含咔唑环芳氨基乙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2.1 合成路线
    2.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中间体化合物1~4的合成
        2.2.2 目标化合物TM-I-5a~5t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目标化合物TM-I-5a~5t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2.3.2 讨论
        2.3.2.1 目标化合物TM-I-5a~5t的结构确定
        2.3.2.1.1 IR谱
        2.3.2.1.2 NMR谱
        2.3.2.2 目标化合物TM-I-5a~5t的ADME预测
        2.3.2.3 目标化合物TM-I-5a~5t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2.3.2.3.1 对PTP1B的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2.3.2.3.2 分子对接研究
        2.3.2.3.3 Mulliken原子电荷计算
        2.3.2.3.4 MEP计算
    2.4 结论
3 新型含单-/双-咔唑环的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3.1 合成路线
    3.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1 中间体化合物1~4的合成
        3.2.2 目标化合物TM-II-5a~5o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间体化合物1和2 的IR数据
        3.3.2 目标化合物TM-II-5a~5o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3.3.3 讨论
        3.3.3.1 目标化合物TM-II-5a~5o的结构确定
        3.3.3.1.1 IR谱
        3.3.3.1.2 NMR谱
        3.3.3.2 目标化合物TM-II-5a~5o的ADME预测
        3.3.3.3 目标化合物TM-II-5a~5o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3.3.3.3.1 对PTP1B的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3.3.3.3.2 分子对接研究
        3.3.3.3.3 Mulliken原子电荷计算
        3.3.3.3.4 MEP计算
    3.4 结论
4 新型含咔唑环和芳环/芳稠杂环的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4.1 合成路线
    4.2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1 中间体化合物1~5和9~10的合成
        4.2.2 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的物理常数及波谱数据
        4.3.2 讨论
        4.3.2.1 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的结构确定
        4.3.2.1.1 IR谱
        4.3.2.1.2 NMR谱
        4.3.2.1.3 MS谱
        4.3.2.2 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的ADME预测
        4.3.2.3 目标化合物TM-III-6~8和TM-III-11对PTP1B抑制活性评价
        4.3.2.3.1 对PTP1B的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4.3.2.3.2 分子对接研究
        4.3.2.3.3 Mulliken原子电荷计算
        4.3.2.3.4 MEP计算
    4.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浅谈烃及其衍生物结构的确定和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脲基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手性识别性能研究[D]. 武雪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衍生物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 李潇.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食品添加剂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D]. 钟鑫.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基于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 李颖.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6]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刘俊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7]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定向转化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机理和产物调控研究[D]. 李思敏. 浙江大学, 2021
  • [8]几种单核铁基配合物氧化还原电位的理论研究[D]. 梁天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9]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高中有机化学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主题[D]. 罗美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10]新型含单-/双-咔唑环N-酰腙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PTP1B抑制活性评价[D]. 林乐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浅谈烃类及其衍生物结构的测定与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