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ESR研究水合作用对RNaseA分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佳[1](2021)在《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文中指出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多年来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开发利用。光催化技术是通过催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技术。自1972年,在TiO2单晶电极上发现光解水开始,光催化技术就成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新途径。可以说光催化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太阳能的转化与利用,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污染治理和清洁能源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光催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光催化剂及其应用领域也不断丰富起来。人们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分解水,降解有机污染物,CO2还原、空气净化等应用,人们逐渐将光催化技术拓展至选择性有机合成中。目前,随着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观念不断深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绿色有机合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有机合成,面临着高耗能、高危险、操作繁琐、污染严重等问题。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避免其他传统能源的消耗;光能的引入有效地降低反应能垒,与热化学反应相比,反应条件更温和;不需额外添加腐蚀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降低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可以通过调控催化剂和设计合理的反应路径,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所以,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性高、对目标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它为传统的有机合成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新方式。目前,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走向实际应用还需要很长的路,已开发的光催化剂还面临着光吸收范围窄、光量子效率低、稳定性差和选择性低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理清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反应机理,尤其是探究在光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活性物种。目前常见的活性物种除了光生电子(e-)和空穴(h+)外,还有一些活性氧物种,例如: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这些活性氧物种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经常出现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反应中。其中1O2被认为是一种对目标产物选择性较强的活性氧物种,但其产生的效率仍不高,尚需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本论文面向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发展现状,以发展高性能、高稳定性的光催化剂为目标,结合本课题组多年从事光催化领域的相关研究经验,紧抓氧空位和光敏性配体的关键点,探索和设计能够高效产生1O2的光催化剂,成功探索了几种有潜力的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为亚砜反应中的机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中,首先阐述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机理、活性物种、评价指标,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种类的角度出发,展示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和挑战。然后,总结了目前人们面对效率低问题时提高选择性和转化率的解决方案。最后,阐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中,研究了氧空位对氧气的活化作用。含氧空位的Bi2O3(OV-Bi2O3)高效的1O2生成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OV-Bi2O3比Bi2O3产生1O2的效率更高,应用到氧化硫醚和苯甲醇的实验中,发现OV-Bi2O3均展现出了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氧空位的存在对氧气的活化有重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暗处时,氧气在氧空位处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存在,吸附后其电子自旋状态发生改变,形成1O2,在全光照射下,1O2的生成效率更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OV-Bi2O3的活性氧物种单一,仅有1O2,而Bi2O3的活性氧物种除少量的1O2存在外,还会生成·OH和H2O2,是其选择性不高的原因。多次循环稳定性实验表明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第三章中,研究了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Ag-PTS-BPY)产生1O2的效率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众所周知,许多有机光敏剂被光激发后能够生成1O2,但其低效率和不稳定性制约了其实际应用,其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MOF结构是一种解决方式。我们设计合成了 1,3,6,8-芘四磺酸做有机配体,Ag为金属位点的MOF材料(Ag-PTS-BPY)。全光下,Ag-PTS-BPY在氧化苯甲硫醚中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100%)和选择性(60%),并保持了高稳定性。在光照下,Ag-PTS-BPY被激发产生激子,三线态激子与氧气进行能量交换,产生活性氧物种1O2。另外,光催化氧化过程中,激子的能量转移过程也保护了 Ag+不被光生电子还原,对材料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对制备的Ag-PTS-BPY晶体,还表征了其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等。第四章中,继续探索有光敏性的有机配体对1O2生成的调控。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TPyP)的Ag基MOF材料(AgTPyP)高效产生1O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AgTPyP作用下的苯甲硫醚氧化为苯甲亚砜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接近100%,而配体TPyP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仅为13%和25%。通过对比实验,AgTPyP产生唯一活性物种1O2,比TPyP的1O2产量更高,从而使得其光催化活性更高。并且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 Ag+对1O2产生的影响。Ag+的加入引起TPyP的单线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级差减小,系间窜跃加强,更有利于与氧气能量交换。在五次循环实验中,样品的性能没有下降,反应前后的样品结构没有破坏,说明AgTPyP的良好稳定性。另外,基于卟啉的生物特性,对人类宫颈癌(HeLa)细胞进行了光动力学治疗,AgTPyP具有明显的杀死癌细胞的效果。第五章中,在前两章中主要对贵金属Ag基光催化剂进行研究,考虑到经济成本,在本章中探索廉价易得的过渡金属Co、Ni基MOF材料(CoPPA/NiPPA),其有机配体为苯基膦酸(PPA),研究其在光催化选择性还原CO2反应的性能。以及对活性位点进行改性,来调控光催化活性。(1)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苯基膦酸钴CoPPA和苯基磷酸镍NiPPA两种材料,对其基本结构和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然而,样品并未表现出硫醚氧化为亚砜的活性,这说明光照下无法产生1O2或其他的活性氧物种。但在紫外光照射下,两个样品显示出了 CO2还原为CO的性能,同时,测试了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通过滕氏蓝显色实验和ESR测试,都表明在光照下有Ni+和Co+活性物种产生,可还原H2O或CO2。CoPPA和NiPPA具有相同的结构,于是进一步探索了 Co和Ni形成固溶体后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发现Co和Ni的协同效应不明显。(2)根据前面工作在CoPPA和NiPPA中,Ni2+和Co2+是活性位点的特点,利用吸电子能力不同的苯基膦酸对活性位点进行修饰,调控光催化活性。选用NiO,在其表面修饰了-PO3-C6H4Z(其中Z=H,记为PPA;Z=氨基,记为PPA-NH2;对位Z=Br,记为PPA-Br)。通过表征,证明有机膦酸以单分子层的形式成功修饰在NiO的表面的Ni原子上。全光下的CO2还原为CO和分解水产氢性能均为NiO-PPA-NH2>NiO-PPA>NiO-PPA-Br。吸电子能力越强的苯基膦酸修饰NiO,越有利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光催化性能越好。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对位上的官能团影响了材料的平带电位,会增大空间电荷层的厚度,在动力学上有利于析氢反应的进行。第六章中,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创新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美婷[2](2020)在《多功能含卟啉和紫精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文中提出作为一类近年来新兴的多孔材料,多孔有机聚合物通过共价交联的全有机骨架赋予了它众多独特的性质,包括轻质的骨架结构及相应的高比表面积,对热/水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的可设计、易修饰的优势,表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迅速成为材料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丰富的有机化学和拓扑学的指引下,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发展极为迅速,丰富的化学结构和花样繁多的拓扑和孔道结构不断被报道出来,在催化、分离、光电、生物医药、气体存储等众多应用领域展现优异的性质,并对其化学结构、拓扑结构与功能的构效关系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全新的多功能材料,将不同的功能集中在同一个材料中,利用不同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更为复杂和精密的功能,将会为材料的发展带来飞跃性的突破。多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将极大促进材料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实现更为复杂的功能,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的社会需求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鉴于以上原因和目的,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含功能性的卟啉单体和紫精单体的多孔有机聚合物。通过对功能性单体的选择、孔结构的设计及纳米形貌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成功开发了多种多功能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体系,并分别研究了其在水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和生物医学领域里的多功能应用。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含卟啉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y-POP,作为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降解阳离子染料的多功能平台的研究在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采用吡咯和联苯二醛之间的一步芳香取代的合成路线,原位将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卟啉单体结合到多孔有机聚合物中,制备了含卟啉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y-POP。材料设计中不仅结合了具有光催化性质的刚性卟啉结构基元,同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1nm的孔径分布。该材料对水中的阳离子染料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质:在水溶液中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具有高达140 mg g-1的吸附量,同时在具有不同分子尺寸的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hB)和MB的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MB。在光催化测试中,该材料对不能被选择性吸附的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RhB)及MB/RhB的混合液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降解能力。Py-POP作为一个稳定的、可回收的、集选择性吸附和光催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为工业染料废水处理提供了多种模式:1.实现混合染料中MB的选择性回收;2.实现染料废水中含阳离子染料的快速除去;3.实现日光条件下对吸附材料中染料的原位绿色可循环的降解。光催化与吸附性质的结合为多孔材料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分离过程提供了新型技术路线,本材料的开发为工业染料吸附分离过程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材料基础。2.pH活化的含卟啉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对癌症细胞选择性的光动力学和光热治疗研究卟啉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光动力学治疗光敏剂,而以卟啉等刚性大共轭基元聚合而成的多孔有机聚合物通常能够吸收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具有光热性质。因此,将卟啉基元结合在多孔有机聚合物中将同时赋予材料光热及光动力学性质。然而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强疏水及难以控制的块状形貌使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非常有限,制约了其在生物医疗领域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利用硬模版法对卟啉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有效控制,得到形貌和尺寸大小非常均一的中空的含卟啉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纳米粒子H-POP。纳米H-POP不仅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时在光热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协调作用下表现出优异的癌细胞杀伤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H-POP的光动力学治疗性质具有pH响应性。这一性质使得H-POP对具有较低pH环境的癌症细胞具有靶向作用,将极大降低光疗中的发生的光敏感问题。作为将光动力学、光热及本征的pH响应统一到同一平台的H-POP,有望成为针对癌症治疗的新型纳米多功能平台。3.含紫精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作为高效吸附剂对碘和有机胺吸附的研究研究发现,带电荷吸附位点及含氮刚性基元对可极化分子具有特异的吸附能力。基于此,我们利用三聚氯氰和1,2-二(4-吡啶基)乙烯(及4,4’-联吡啶)之间的一步亲核取代法将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紫精单体结合到了多孔有机聚合物中,分别制备了两种含紫精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V-VI和POP-V-BPY。在POP-V-VI和POP-V-BPY骨架中同时结合了具有较高正电荷密度的紫精基元,含有高氮含量的三嗪环及共轭烯键等多种吸附位点,使得它们对放射性核废料碘分子和工业废料有机胺具有较高的吸附效力。其中,POP-V-VI对碘蒸汽的吸附量达4860 mg g-1,POP-V-BPY对碘蒸汽的吸附量达4200 mg g-1,对吡啶蒸汽吸附分别达4470 mg g-1和8880 mg g-1。结合其良好且稳定的循环使用性质,如此高的吸附量和快速的吸附动力学使得POP-V-VI和POP-V-BPY可作为碘和有机胺的高效吸附剂,在危化品防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杜天宇[3](2020)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恶性肿瘤多模态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金属有机框架因其规整的孔道,可调的配体和金属中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在生物检测、成像和药物负载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在这个体系中,有机配体的荧光特性使金属有机框架具有荧光检测和成像的能力,而金属节点可以作为CT和核磁共成像的造影剂。相比传统的药物载体,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药物高浓度带来的副作用。此外功能化的修饰对于MOF的药物负载和缓释能力具有进一步的提升效果。本文研究了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恶性肿瘤细胞检测和多模态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重点关注了表面配体、尺寸、晶面构型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金属有机框架表面负载不同粒径的金纳米颗粒得到纳米荧光探针,实现了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的荧光检测。同时,以过渡金属负载的沸石咪唑酯骨架作为载体,在肿瘤区域降解以形成纳米簇,用于肿瘤部位的多模态成像。此外,通过合成核壳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用于肿瘤的多重应激响应诊疗。首先,我们制备了负载金纳米颗粒的MOF荧光探针用于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通过改变金纳米颗粒和MOF颗粒的尺寸,或调节有机配体2-氨基对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比例,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的荧光探针。进一步的研究表明,GSH通过巯基吸附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其末端的羧基与MOF配体上的氨基相互作用,从而限制荧光探针的分子内运动,抑制非辐射弛豫,通过RIR机制诱导荧光增强。而另一方面,通过协调RIR和ACQ机制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地调节探针的线性范围。在进行细胞毒性评估之后,我们利用此探针检测了L02细胞、Hela细胞、U87细胞和Hep G2细胞内的GSH水平。接着,我们利用自组装法合成了粒径为90nm的ZIF-8颗粒,后续加入的Fe2+可以取代ZIF-8中的Zn2+并负载于骨架上。纳米颗粒通过EPR效应富集于肿瘤区域,在肿瘤部位特有的微环境(ROS、GSH和弱酸)的协同作用下,Fe2+-ZIF-8中的铁物种被氧化成为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颗粒,而ZIF-8的骨架则被完全降解,释放出的Zn2+在体内进一步转化成具有荧光特性的锌氧化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得益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氧化应激水平和特定的微环境,荧光和超顺磁性的纳米簇多数形成于癌细胞中。在上述纳米颗粒的共同作用下,我们实现了肿瘤部位的荧光、CT、MRI多模态成像。这一工作为Fe2+-ZIF-8在肿瘤早期多模成像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最后,我们将黑磷量子点(BPQDs)封装在核壳MOF(HKUST-1@MIL-100(Fe))中,并在介孔MIL-100壳层中负载一氧化氮前驱物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考虑到黑磷量子点容易在水中降解,通过常规手段又难以制备具有规整形貌的纳米HKUST-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采用“骨架交换”策略将BPQDs包覆到ZIF-8纳米颗粒中,利用ZIF-8对Cu2+的特异性吸附,以ZIF-8为牺牲模板制备了BP@HKUST-1。然后,将MIL-100(Fe)壳层包覆于BH核上用于负载GSNO,并防止HKUST-1与GSNO之间的直接接触。通过这样一种多级结构,我们将多重应激响应的协同治疗整合到同一个纳米体系中。纳米复合材料在肿瘤区域的弱酸环境(如溶酶体和过氧体)中释放Fe3+和Cu2+,并被肿瘤细胞内的GSH进一步还原为Fe2+和Cu+。进一步地,Fe2+和Cu+可催化H2O2生成·OH,Cu+可以催化GSNO分解为GSSG和NO。在这个体系中,MOF不仅作为载体和造影剂,还作为NO和·OH生成的催化剂,达到了最大化的利用率。与常规化疗药物相比,NO和·OH较短的半衰期,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而近红外光的照射引起的温度升高也加速了NO和·OH的形成。通过结合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实现了协同治疗。由于EPR效应需要纳米颗粒达到大约100nm的粒径,而肾过滤只发生在超小纳米粒子上,为了协调这一矛盾,材料在生物体内的降解至关重要。对于常见的MOF体系而言,二羧酸配体的水溶性较差,而沸石咪唑酯骨架无法稳定地存在于氨基酸溶液和弱酸中。而本工作中制备的MOF纳米颗粒可以完全降解为磷酸盐、自由基、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最终被排出体外。综上所述,本文围绕金属有机框架在生物传感和纳米医学中的应用,对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含量进行了实时检测,利用可降解的MOF,实现了肿瘤部位的多模态成像,在此基础上,对肿瘤进行了多重应激响应下的协同治疗。
李光明[4](2020)在《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水污染严重危及人类健康,传统的芬顿处理法具有运行成本较高、最佳pH范围小、产生大量的铁泥、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等局限性。基于非均相催化剂的超声芬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因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回收、反应快速等优点而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功能结构一体化的泡沫铁为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构建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的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考察其作为有机废水预处理工艺的降解效能及作用机制。以泡沫铁为催化剂构建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时,超声与芬顿的组合工艺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显着提高了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在变幅杆式超声发生器中以脉冲模式作用时最高,并与超声功率、H2O2的投加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与水体初始温度、初始pH值呈负相关。当超声强度为300W,超声频率为20k Hz,温度为25℃,pH为3.0,RhB初始浓度为5mg·L-1,H2O2初始浓度为0.5m M时,罗丹明B经1min的反应即可达到92.45%的去除率,但后续的反应极易产生铁泥。为了拓宽该体系的pH适用范围,本文尝试投加不同的配合剂,发现可以起到一定的拓宽pH适用范围作用,但去除效率远不及H2O2。当投加不同类型泡沫金属时,发现泡沫双金属是高效去除并减少铁泥和拓宽pH的最佳选择。以泡沫铁为催化剂载体,合成泡沫铁镍双金属催化剂,所构建的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在初始pH为3.0时,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70.88×10-3·s-1,R2=0.99)为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的1.77倍。且在pH为3,4,5的条件下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都高于超声/泡沫铁/H2O2体系,说明镍的修饰有效拓宽了该体系的pH适用范围。以泡沫铁镍为催化剂载体,合成TiO2-泡沫铁镍声光催化剂,通过TiO2修饰在泡沫铁、泡沫镍以及泡沫铁镍载体的对比研究,发现TiO2-泡沫铁镍在反应中能够有效克服催化剂钝化的同时达到高效的去除能力。通过UV-vis DRS分析及避光对比试验,证明该催化剂达到了可见光催化效能,有效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在初始pH为4时,超声/TiO2-泡沫铁镍/H2O2体系的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1.87×10-2·s-1,R2=0.99)为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的3.40倍。此外,在初始pH为5,6,7时,其去除效率都显着高于超声/泡沫铁镍/H2O2体系,说明该体系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pH适用范围。机理分析表明,超声不仅促进了Fe2+的释放和再生,也促进了H2O2的分解和产生,有效提高了均相芬顿反应单元的进行,利于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镍有效缓解了Fe2+的释放,促进了Fe2+的再生,而TiO2-泡沫铁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了Fe2+的再生,由此有效促进了液体中芬顿氧化反应。超声空化裂解O2以及光生电子活化O2产生的O2-·是这三种超声芬顿体系的主要氧化活性物质,主要起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促进Fe3+还原成Fe2+的作用。另外一种重要的氧化活性物质是·OH,其中TiO2-泡沫铁镍催化剂能产生最多的·OH,并可在同一反应时间内使有机物降解程度最高。泡沫铁、泡沫铁镍、TiO2-泡沫铁镍三种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尤其是经过镍修饰后的泡沫铁,抗腐蚀性有效提高,但也有表面活性成分经反应和酸洗过程脱落的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合成条件,达到更高的稳定性,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三种催化剂构成的超声芬顿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去除效能比较研究,发现对不同染料具有效能差异。因此需要在不同水体条件中选用不同的超声芬顿体系,以期达到最好的去除效能。本研究合成的泡沫铁镍、TiO2-泡沫铁镍催化剂及其构建的超声类芬顿体系不仅能够达到对染料的高效去除,还能克服体系产铁泥的现象,有效拓宽了pH适用范围,为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工艺提供了新思路,为实际处理过程中的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王超[5](2019)在《纳米材料在克服肿瘤化疗缺陷中的探索与应用》文中指出癌症不仅是目前人类首要的致死原因,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仅在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近5万人被确诊患癌,有2.6万人因癌症死亡。因此破解这一难题显得非常紧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应用广泛的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抑制肿瘤,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如较差的药物靶向,较大的毒副作用以及有限的疗效等,因此克服目前化疗存在的缺陷十分必要。而纳米技术的出现则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诸多纳米材料不仅可以用于负载化疗药物并将其靶向运输至肿瘤区域,而且在其他多种新型肿瘤治疗策略中也得到了探索与应用。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合成多种纳米材料并负载不同药物对肿瘤进行多模型治疗来改善这些缺陷。先是通过合成MoSe2@PDA-Dox纳米复合物对肿瘤进行化疗与光热协同治疗,其相比于药物化疗提高了疗效并降低了毒副作用;之后我们通过构建MOFs-MB-DHA@PLA@PEG纳米复合物对肿瘤进行化疗与光动力协同治疗,进一步增强了疗效并实现了对肿瘤的特异性治疗;最后我们通过简单方法制备了 Cu-TCPP纳米片并对肿瘤进行治疗,其不仅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与低毒副作用,而且大大简化了材料合成步骤。具体说明如下:1.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光热纳米载体——聚多巴胺包覆的硒化钼(MoSe2@PDA)用来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从而合成了MoSe2@PDA-Dox复合纳米治疗体系。在本体系中,包裹在表面的PDA不仅可以提供锚点来结合并负载Dox,还可以降低材料的生物毒性并提高光热效果。MoSe2@PDA纳米复合物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稳定性,以及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而由于负载的Dox是通过MoSe2@PDA纳米复合物递送,并在低pH与热的双刺激响应下释放,其毒副作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展现出对肿瘤细胞的专一治疗特性。活体实验显示小鼠经过MoSe2@PDA-Dox纳米复合物治疗之后,肿瘤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肿瘤细胞被很大程度地消除。总之,MoSe2@PDA-Dox纳米复合物展现出了较高的化疗与光热治疗协同抗肿瘤的效果,比之单一的药物化疗具有更高的疗效与低毒副作用。2.在上一个工作中,我们通过搭载化疗药物的光热纳米载体对肿瘤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治疗,然而这一纳米治疗体系的整体疗效以及对肿瘤治疗的专一性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与提高。因此,我们合成了一种小尺寸的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MIL-101(Fe)。它作为智能运载系统同时负载了化疗药物双氢青蒿素(DHA)与光敏剂亚甲基蓝(MB)。MIL-101(Fe)除了作为载体,它在肿瘤微环境中所释放的铁离子不仅可以增强DHA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催化肿瘤组织中的H2O2产生氧气,从而增强纳米复合物的光动力治疗效果。随后,我们相继用聚乳酸(PLA)与聚乙二醇(PEG)修饰在合成的MOFs-MB-DHA表面,不仅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与生物相容性,还可以实现药物对蛋白酶K的刺激响应释放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总之,这一纳米平台的构建不仅实现了化疗药物对于肿瘤组织所具有的蛋白酶K与酸性的双刺激响应释放,并且通过酸性条件下释放的铁离子增强了药物疗效。体外与体内实验都表明基于MOFs-MB-DHA@PLA@PEG的化疗与光动力的协同治疗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在较低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对肿瘤造成了较为彻底的破坏。与此同时,MIL-101(Fe)还可以用作T2核磁成像造影剂,从而实现了纳米平台的诊疗一体化应用。3.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们通过构建纳米治疗体系克服了药物化疗的一些缺陷,并对肿瘤进行了有效消除。然而,相对复杂的合成路线与治疗方式可能会限制材料的应用。为了简化材料合成途径并进一步特异性消除肿瘤,我们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超薄二维MOF——Cu-TCPP纳米片,它可以选择性地在酸性肿瘤微环境产生单线态氧(1O2)。这一过程是基于纳米片中TCPP配体先被肿瘤细胞所富含的酸性过氧化氢所过氧化,接着在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片与释放的微量铜离子的共同作用下被还原成过氧自由基,最后两个过氧自由基通过罗素机制自发重新结合并反应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1O2,从而有效消除肿瘤细胞。此外,Cu-TCPP纳米片还可以通过循环氧化来消耗肿瘤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抑制了 GSH对于1O2的清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利用这些特性,单一 Cu-TCPP纳米片就可以高效专一性破坏肿瘤,比之药物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与更低的毒副作用。
余忆玄[6](2019)在《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及降解磺胺嘧啶方法和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湖泊和近岸海域等水环境中抗生素含量逐年增加,将诱导耐药细菌的发展和传播,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常规水消毒方法如氯氧化法等无法将水体中抗生素彻底矿化,难以实现处理后水体无抗菌活性、无负面环境效应的目标。以羟基自由基(·OH)为核心的高级氧化技术(AOT)能无选择性的矿化有机物且无二次污染。然而,现有AOT通常存在·OH生成浓度低、产率小、需大量投加化学药剂等问题。本文在研究建立了高浓度氧活性粒子(OAS)水射流空化高效生成·OH方法的基础上,针对“OAS水射流空化高效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和“·OH快速氧化降解直至矿化抗生素磺胺嘧啶(SDZ)的化学反应机制”两大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大气压下极窄放电间隙微辉光与微流注交替协同形成的强电离放电模式,将O2电离、离解生成高能量的O2+(12.5 eV)、·O、03等OAS,经水射流空化效应,在极端高温高压化学反应条件下高效生成·OH。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自由基检测分析方法验证了·OH的高效生成。建立了对羟基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体系中生成的·OH,确立了水中总氧化剂(TRO)和生成·OH浓度的函数关系,生成·OH最大平衡浓度为204.30 μM,生成时间仅为1 s,·OH产率为204.30 μM/s,约为臭氧法的2905倍。(2)采用香豆素荧光法和ESR分析方法验证了以02+、HO2-和·02-为关键活性粒子生成·OH的反应路径;通过过氧化氢酶法证明体系中原位生成关键氧活性基团H202最大浓度(6.22 mg/L)是催化臭氧体系的7.7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证明生成·O2-最大浓度(10.21 μmol/L)是芬顿体系(Fe(Ⅲ)-草酸)的10000倍;采用量化计算方法计算了 OAS生成·OH的反应动力学常数,确立了生成·OH的主要反应通道;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阐明了氧活性粒子水射流空化生成·OH主要通过以下三条路径:①O2+在水中生成水合氢离子,经解离生成·OH;②O3在引发剂HO2-作用下,发生自由基链反应生成·OH;③·O2-与O3反应生成中间产物·O3-,质子化后分解生成·OH。(3)根据化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反应管路超细微气泡内高效生成的·OH氧化降解SDZ的“剂-效”和“时-效”关系模型。通过研究关键氧活性基团对SDZ降解的影响,确立了·OH是降解SDZ的关键活性基团。根据竞争动力学法计算得到·OH氧化SDZ的反应速率常数高达1.96 × 109 L/mol·s,可实现·OH在管路中对SDZ的快速矿化。总有机碳和离子色谱等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当总氧化剂与SDZ(1 mg/L)质量浓度比为7:1时,·OH将SDZ完全矿化为C02、H20和无机离子所需的处理时间(0.28 s)远低于电-芬顿法的处理时间(>4h)。(4)确立了·OH打开SDZ药效团的反应位点,阐明了·OH氧化降解直至矿化SDZ的化学反应机制。通过实验和量化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 SDZ的解离平衡常数、净电荷分布、键能、反应活化能等化学结构特性,确立了 SDZ的药效团磺酰胺基团、嘧啶杂环和苯胺上的氨基基团是·OH优先进攻的反应位点。采用ESR法揭示了·OH对SDZ嘧啶杂环和苯胺基团的直接作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剖析了·OH氧化降解SDZ生成中间产物的演进过程,推断了·OH氧化降解直至矿化SDZ主要通过以下三条反应路径:1)与SDZ苯胺上氨基基团发生抽氢取代反应,将苯胺上的氨基基团氧化为硝基基团;2)断开SDZ磺酰胺基的S-C键和S-N键,切除SO2基团,打开SDZ药效团;3)打开SDZ嘧啶环,通过氧化对苯酚生成底物正离子自由基,导致芳香环的开裂,最终矿化为CO2,H2O和无机离子。(5)在九龙江高藻暴发期间完成了日处理量为12,000m3/日的·OH氧化降解抗生素及消毒的工程化试验。研究发现总氧化剂浓度为0.5~1 mg/L,反应20 s后,·OH能通过打开药效团将抗生素诺氟沙星(NFX)和SDZ降至未检出。·OH消毒同时能将密度为2.04× 103 cells/mL的活藻(以微囊藻为优势藻)全部杀灭,且无溴酸盐、醛类、卤乙酸和卤代烷烃等消毒副产物生成。处理后水体106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本文针对水体中残留抗生素加速耐药菌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建立了氧活性粒子水射流空化高效生成·OH的方法,揭示了高效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实现了·OH高级氧化高效、快速、安全矿化抗生素的应用,为复合污染水体中抗生素的有效降解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孟江南[7](2019)在《核糖核酸酶A的可逆修饰及其纳米复合物对癌细胞选择性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糖核酸酶A(RNaseA)是一种细胞毒性蛋白,能够切断细胞的RNA从而使细胞凋亡。本文利用4-硝基苯基(4-(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杂环戊烷-2-基)苄基)碳酸酯(NBC)对RNaseA进行修饰,发现NBC修饰能有效抑制RNaseA的活性[1],形成RNaseA前药—RNaseA-NBC。NBC是硼酸酯类小分子,能在H2O2的作用下,发生重排,促使蛋白RNaseA上修饰的基团掉落,恢复其活性。为了同时运输RNaseA前药以及底物RNA链,从而观察前药在细胞内的响应,我们制备了基于不同正电荷脂类分子的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由于癌细胞中高表达H2O2,所以高浓度的H2O2能激活被运载到细胞中的RNaseA前药的活性。激活的RNaseA一方面能切断癌细胞中的RNA,促使细胞凋亡,另一方面末端修饰荧光基团的底物RNA链在RNaseA的催化下会被切断,荧光增强,这可用于癌细胞的选择性响应。通过荧光增强动力学和毒性动力学实验,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RNaseA前药在细胞内的激活响应过程。(1)我们合成了有机小分子NBC。NBC修饰能抑制RNaseA的活性,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后,RNaseA的活性能够得到有效恢复。我们利用MALDI-TOF和荧光仪等仪器对RNaseA修饰和响应前后的分子量以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2)基于DPPC、DPPC+CHOL、EC16-1、EC16-80四种脂,我们制备了含有RNaseA-NBC和RNA底物的脂质体纳米复合物。通过DLS,AFM等手段,我们对形成的纳米复合物的粒径、表面电荷、形貌性能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纳米颗粒形态呈圆形,尺寸大小均一。此外,我们对不同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负载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除基于DPPC制备的脂质体纳米复合物外,其他三种脂质体复合物均有很好的负载率。随后,我们还对形成的纳米复合物进行了体外过氧化氢响应的研究,发现基于DPPC和DPPC+CHOL形成的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果最好。综合脂质体的形貌大小等表征和体外过氧化氢响应的结果,我们最终选取基于DPPC+CHOL制备的脂质体纳米复合物进行后续的细胞实验。(3)我们选择了MCF-7、HeLa和HEK-293T三种不同细胞,前两种是分别是乳腺癌细胞和宫颈癌细胞,后者为肾上皮正常细胞。为了测试脂质体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能力,我们使用Rhodamine 6G标记了基于DPPC+CHOL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及各平行组,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确定了脂质体进入不同细胞的时间曲线,找到了最佳孵育时间,并对细胞进行了共聚焦荧光成像。随后,我们进行了细胞内过氧化氢响应的测试。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成像,我们发现脂质体纳米复合物能在细胞内发生过氧化氢响应,在MCF-7细胞中观察到了荧光显着增强,能达到10倍以上,且响应速度快。在同为癌细胞的HeLa细胞中,纳米复合物荧光增强不多,且响应速度较慢。对于肾上皮正常细胞HEK-293T,该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后,荧光强度没有变化。我们推测这是由于不同细胞表达的过氧化氢的浓度不同所导致。此外,我们对纳米复合物的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对MCF-7,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而对HEK-293T细胞几乎无细胞毒性,这说明该脂质体纳米复合物对高表达过氧化氢的癌细胞具有良好的响应性。综上所述,我们对RNaseA的可逆修饰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备了基于不同脂的含有RNaseA前药和RNA底物的纳米复合物,对RNaseA前药的性能及其在细胞内外激活动力学进行了探索。
王华[8](2015)在《迭代酮还原酶SiaM三维结构和酶学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结构及生物活性多样性的重要天然产物。此类化合物拥有巨大的医用价值,是一类抗细菌、抗真菌以及抗寄生虫的高效抗生素,而且还是非常有潜力的抗癌药物候选分子。聚酮化合物由巨大的、模块化的聚酮合酶(PKSs)合成。PKSs中的每一个模块负责链的延伸和链的修饰。加工好的聚酮化合物则被运输到下一个模块进行链的延伸。PKSs一般参与聚酮化合物的碳骨架的合成,一般具有三个结构域:酮合成酶结构域(KS),乙酰基转移酶结构域(AT)和乙酰转运蛋白结构域(ACP)。除此外,许多PKS模块还具有参与p碳上酮基修饰的酶,即酮还原酶(KRs)。酮还原酶可以将p-酮基还原成p-羟基。在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酮还原酶(KRs)催化的还原反应决定了p碳的手性特征。目前,几个代表性的聚酮还原酶结构已经被解析出来。其结构中的Rossmann折叠负责结合NADPH辅因子,而催化三联体色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则位于NADPH结合位点附近。KRs底物位于烟碱环附近,这使得质子可以进攻β羰基。比对A类型和B类型的KR结构域发现,LDD残基和保守的色氨酸位于活性位点不同的一侧。前期研究显示,LDD残基可以引导底物进入酶活位点。大部分KRs催化固定长度的底物。最新研究发现,在对称二聚聚酮化合物SIA7248的生物合成中,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A7248迭代酮还原酶SiaM能够还原不同长度的p酮酯酰底物。为了阐明SiaM的催化机理和底物结合方式,我们解析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SiaM的结构与已经报道的其它类型KRs类似,但其保守序列LDD被IRD取代。PISA分析及小角散射实验显示,SiaM在溶液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其四聚体界面上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可以与邻近单体的芳香族残基同时形成平行型和T型芳香堆积作用,这在聚酮合酶中是鲜有报道的。针对这些芳香族氨基酸的突变实验显示,它们在维持SiaM结构稳定与催化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SiaM与NADPH以及与C4-SNAC底物分子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SiaMNADPH和SiaMNADPHC4-SNAC是稳定的构象。以SiaMNADPH和SiaMNADPHC4-SNAC对接结构模型为基础,针对SiaM与NADPH和C4-SNAC的结合位点设计了一系列突变体。突变体酶活和酶学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Y159、K163、D67和N94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与NADPH形成氢键作用,对SiaM酶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S146在催化过程中起着电子传递的作用,对酶功能的维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两个疏水氨基酸残基M196和198通过疏水作用与NADPH结合,对稳定酶活性构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M196和198也通过疏水作用与SiaM底物C4-SNAC结合。并且,F151和M247也通过疏水作用对底物起着固定作用。因此,M196和198很有可能与其它疏水氨基酸残基M247、V147、L191以及F151形成疏水口袋,通过疏水作用与底物结合。同时,Q156、Q198和R206的侧链与C4-SNAC形成氢键作用,对底物起着固定作用。另外,SiaMNADPH与不同长度底物(C6-SNAC, C8-SNAC, C10-SNAC)的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SiaM的loop区(191-200氨基酸基序)具有较大的摆动性,因此,SiaM可以通过对M196、I98、V147、L191以及M247等形成的疏水口袋大小的调节,以此结合和催化不同长度的底物。本研究初步阐明了SiaM与不同底物的结合方式,为SiaM的酶工程改造提供了结构基础。
黄静,唐惠儒[9](2012)在《自旋弛豫时间测定对固体代谢物分子动力学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自旋弛豫时间测定是研究固体物质分子动力学性质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糖、氨基酸、维生素、肾上腺素以及睾丸激素等多类代谢物分子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中.近来上述方法也被用于其他代谢物分子动力学性质与其多晶型相变的关系以及对代谢物结构依赖性的研究.该文将在介绍自旋弛豫时间及其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对自旋弛豫时间测定研究植物糖、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子动力学性质的应用工作进行讨论.
李春菊[10](2012)在《聚乙二醇介导RNase-BSA偶联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共价偶联是将一种蛋白偶联于另一种蛋白或者其他大分子物质,达到改善原蛋白溶解性或其他性质的化学交联或化学修饰的方法。白蛋白与药物可通过共价键相连形成偶联物,进入人体后,连接键将被体内酶催化断裂而释放药物,此过程不仅使药物溶解性提高,而且实现药物的缓释及靶向作用。聚乙二醇(PEG)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与许多有机物组分有良好的相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化学纤维等领域。PEG化可以通过延长蛋白质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半衰期以及降低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达到提高蛋白质药物的功效。研究表明,牛胰核糖核酸酶A(RNase A)的结构和功能清晰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其超家族与结构类似物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其本身表现不明显。为此,本论文以牛胰RNase A为模型蛋白,采用PEG等交联剂与大分子载体BSA(牛血清白蛋白)的交联技术对其进行修饰偶联研究,以增强、稳定其生物学活性。一、制备偶联产物。通过引入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ulfo-SMCC、PEG3500及辅助交联剂HDA,运用3种修饰策略实现RNaseA与BSA的偶联。采用分析型Superdex200凝胶过滤柱分析(1cm×30cm)及SDS-PAGE电泳法检测偶联物,得出最佳偶联条件。结果表明,以4℃作为最适反应温度; BSA:NEM:SMCC:RNase:IT=1:5:20:8:80;BSA:IT:RNase:PEG3500=1:10:0.8:4;RNase:IT:PEG3500:HDA=1:3:2:2,每200μL体系中加入20μL0.2mmol/L的BSA作为最佳摩尔比条件。采用AKTA蛋白纯化系统与制备型Superdex200凝胶过滤柱(2.6cm×70cm)制备偶联产物。二、对偶联产物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表征。首先利用内源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技术及超速离心分析技术对3种RNase-BSA偶联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与RNase A相比,BSA的荧光强度占主导地位,并且在偶联产物中RNase A起到荧光猝灭作用;偶联后流体力学半径都明显增加;RNase-SMCC-BSA偶联物具有最大的沉降系数和最小的摩擦系数比。推测其与分子量大小,交联剂的性质及偶联物的空间结构特点有关。另外,体外活性结果表明,RNase-SMCC-BSA偶联物拥有最高的相对活性保留率,偶联产物过夜之后(19h以后),相对活性保持率都基本稳定在75%以上,实现了缓释作用。说明白蛋白偶联及PEG修饰在改良RNaseA药学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论文的修饰策略可对其它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药学性质改善提供借鉴,并为食品、饲料、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用ESR研究水合作用对RNaseA分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ESR研究水合作用对RNaseA分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 |
1.2.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
1.2.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活性物种 |
1.2.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评价指标 |
1.3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发展现状 |
1.3.1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种类 |
1.3.2 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的优势与挑战 |
1.4 提高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能的策略 |
1.4.1 微结构 |
1.4.2 晶相和晶面 |
1.4.3 掺杂和表面缺陷 |
1.4.4 表面修饰 |
1.4.5 构建异质结 |
1.4.6 光敏化作用 |
1.4.7 外部反应条件 |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氧空位的Bi_2O_3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2.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苯甲醇实验 |
2.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2.2.4 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2.3.2 OV-Bi_2O_3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2.3.3 氧空位对活性物种的影响 |
2.3.4 OV-Bi_2O_3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 |
2.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芘磺酸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3.2.2 单晶结构的测试 |
3.2.3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
3.2.4 活性物种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g-PTS-BPY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分析 |
3.3.2 Ag-PTS-BPY的光物理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
3.3.3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 |
3.3.4 高循环稳定性及其原因 |
3.3.5 Ag-PTS-BPY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反应机理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光敏性有机配体5,10,15,20-(4-吡啶基)卟啉的Ag基MOF高效生成~1O_2及其在选择性氧化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4.2.2 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实验 |
4.2.3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4.2.4 光动力学治疗实验 |
4.2.5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gTPyP的结构、形貌和光物理性能分析 |
4.3.2 AgTPyP的光催化氧化苯甲硫醚的性能及主要的活性物种分析 |
4.3.3 AgTPyP的光动力学治疗结果 |
4.3.4 AgTPyP的循环稳定性 |
4.3.5 AgTPyP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4.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含苯基膦酸的Co/Ni基MOFs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还原CO_2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苯基膦酸钴/镍(CoPPA/NiPPA)MOFs材料及在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中的研究 |
5.2.1 引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结论 |
5.3 对位含不同官能团的苯基膦酸表面修饰增强NiO的光催化CO_2还原和分解水产氢活性 |
5.3.1 引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结论 |
5.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附录: 英文论文原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多功能含卟啉和紫精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
§1.2.1 超交联聚合物(HCPs) |
§1.2.2 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 |
§1.2.3 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 |
§1.2.4 共价三嗪聚合物(CTFs) |
§1.2.5 多孔芳香骨架聚合物(PAFs) |
§1.2.6 共价有机骨架聚合物(COFs) |
§1.3 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
§1.3.1 催化 |
§1.3.2 吸附分离 |
§1.3.3 生物医疗 |
§1.4 卟啉简介及含卟啉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研究进展 |
§1.5 紫精简介及含紫精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结果 |
§1.6.1 本课题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结果 |
第2章 含卟啉基团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的选择性吸附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原料 |
§2.2.2 实验表征 |
§2.3 实验方法 |
§2.3.1 Py-POP的合成 |
§2.3.2 吸附测试 |
§2.3.3 选择性吸附测试 |
§2.3.4 脱附测试 |
§2.3.5 单线态氧的检测 |
§2.3.6 光催化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y-POP的合成与表征 |
§2.4.2 Py-POP对MB和RhB吸附能力研究 |
§2.4.3 Py-POP对MB选择性吸附能力研究 |
§2.4.4 Py-POP吸附动力学研究 |
§2.4.5 Py-POP循环使用性质研究 |
§2.4.6 Py-POP光催化性质研究 |
§2.4.7 Py-POP选择性吸附及光催化协同作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中空结构的含卟啉基团多孔有机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光治疗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原料 |
§3.2.2 实验表征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OP纳米粒子的合成 |
§3.3.2 H-POP纳米粒子产生~1O_2能力测试 |
§3.3.3 H-POP纳米粒子光热性质测试 |
§3.3.4 H-POP纳米粒子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
§3.3.5 H-POP纳米粒子体外光治疗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POP的合成与表征 |
§3.4.2 H-POP光动力学性质研究 |
§3.4.3 H-POP光热性质研究 |
§3.4.4 H-POP生物相容性及光治疗效果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紫精基团的多孔有机聚合物制备及其对碘和有机胺吸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原料 |
§4.2.2 实验表征 |
§4.3 实验方法 |
§4.3.1 POP-V-VI的合成 |
§4.3.2 POP-V-BPY的合成 |
§4.3.3 POP-V-VI和POP-V-BPY吸碘能力测试 |
§4.3.4 POP-V-VI和POP-V-BPY吸附有机胺能力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OP-V-VI和POP-V-BPY的合成与表征 |
§4.4.2 POP-V-VI和POP-V-BPY碘吸附性质研究 |
§4.4.3 POP-V-VI和POP-V-BPY有机胺吸附性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结论 |
致谢 |
基金 |
(3)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恶性肿瘤多模态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MOF的结构组成 |
1.2.1 金属节点 |
1.2.2 有机配体 |
1.2.3 客体 |
1.2.4 缺陷 |
1.3 MOF的制备以及后修饰 |
1.3.1 MOF的制备方法 |
1.3.2 MOF的后修饰 |
1.3.3 无机纳米颗粒-MOF复合物的制备 |
1.4 MOF的发光特性及其在生物传感和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
1.4.1 MOF的发光特性 |
1.4.2 荧光/磷光MOF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1.4.3 MOF及其复合物在多模态成像中的应用 |
1.5 MOF在协同治疗中的应用 |
1.5.1 药物的负载及缓释 |
1.5.2 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以及协同治疗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负载的MOF用于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 |
2.2.3 MOF化合物的制备 |
2.2.4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2.2.5 金纳米颗粒负载的MOF的制备 |
2.2.6 谷胱甘肽及其它氨基酸的荧光检测 |
2.2.7 用茚三酮测定伯胺的含量 |
2.2.8 细胞成像与检测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Au负载的MOF的结构与形貌 |
2.3.2 Au-MOF荧光探针对于GSH的荧光响应 |
2.3.3 荧光响应的机理 |
2.3.4 线性范围的影响因素 |
2.3.5 细胞内GSH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e~(2+)-ZIF-8纳米颗粒用于肿瘤细胞的原位多模态成像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 |
3.2.3 Fe~(2+)-ZIF-8的制备 |
3.2.4 细胞成像实验 |
3.2.5 小动物模型成像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形貌与结构 |
3.3.2 Fe~(2+)-ZIF-8在生理介质中的降解 |
3.3.3 Fe物种的演变以及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生成 |
3.3.4 细胞的荧光共聚焦成像 |
3.3.5 活体多模态成像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骨架交换”方法合成核壳结构的MOF及其在肿瘤协同治疗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 |
4.2.3 黑磷量子点(BPQD)的制备 |
4.2.4 黑磷量子点的表面修饰 |
4.2.5 Zn~(2+)在BPQD上的吸附 |
4.2.6 BZ(BPQD@ZIF-8)的制备 |
4.2.7 BH(BPQD@HKUST-1)的制备 |
4.2.8 BHM(BPQD@HKUST-1@MIL-100)的制备 |
4.2.9 GSNO的合成 |
4.2.10 GSNO在 BHM上的负载(所得产物命名为G-BHM) |
4.2.11 ICG在 BHM上的负载(所得产物命名为I-BHM) |
4.2.12 MGD/Fe的制备 |
4.2.13 BHM纳米颗粒在生理介质中的缓释以及降解 |
4.2.14 利用比色法或ESR(电子顺磁共振)检测金属离子和自由基 |
4.2.15 细胞荧光成像 |
4.2.16 活体实验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BHM纳米颗粒的制备 |
4.3.2 GSNO在BHM纳米颗粒上的负载 |
4.3.3 材料在不同生理介质中的缓释与降解 |
4.3.4 细胞内NO和·OH的生成 |
4.3.5 活体中的靶向以及降解 |
4.3.6 肿瘤的协同治疗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超声技术 |
1.2.1 超声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超声技术的反应机理 |
1.2.3 超声技术用于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1.2.4 超声技术的改进措施 |
1.3 超声芬顿技术 |
1.3.1 均相超声芬顿技术 |
1.3.2 非均相超声芬顿技术 |
1.4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其他实验材料 |
2.1.4 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选择及配水方案 |
2.1.5 超声辅助泡沫金属催化降解有机物体系的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催化剂的合成 |
2.2.2 催化剂性能测试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反应体系中H_2O_2浓度测定 |
2.3.2 反应体系中Fe~(2+)、Fe~(3+)浓度的测定 |
2.3.3 反应体系中·OH的测定 |
2.3.4 紫外-可见吸光度的检测 |
2.3.5 三维荧光光谱检测 |
2.3.6 RhB去除率的测定 |
2.3.7 RhB降解产物的测定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4.1 SEM表征 |
2.4.2 EDS表征 |
2.4.3 XRD表征 |
2.4.4 XPS表征 |
2.4.5 UV-vis DRS表征 |
2.4.6 TGA热重分析 |
第3章 超声/泡沫铁/H_2O_2氧化体系协同效应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非均相超声芬顿体系去除水中罗丹明B的协同效应 |
3.3 超声参数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3.1 超声发生器的类型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3.2 超声辐射模式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3.3 超声功率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4 反应水体初始条件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1 不同初始pH值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2 不同初始温度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4.3 不同H_2O_2投加量下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 |
3.5 氧化剂因素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5.1 不同有机配合物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5.2 不同无机配合物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 催化剂因素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1 泡沫金属的种类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6.2 泡沫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 |
3.7 去除机制的研究 |
3.7.1 体系中Fe~(2+)溶出 |
3.7.2 体系中H_2O_2浓度的变化 |
3.7.3 不同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去除的作用 |
3.7.4 罗丹明B的降解产物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铁镍催化剂的合成及超声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罗丹明B |
4.1 引言 |
4.2 泡沫铁镍催化剂的表征 |
4.2.1 样品SEM-EDS分析 |
4.2.2 样品XRD分析 |
4.2.3 样品XPS分析 |
4.3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4.3.1 不同体系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4.3.2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协同氧化动力学研究 |
4.3.3 初始pH对罗丹明B去除表观速率常数的作用 |
4.4 超声/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 |
4.4.1 Fe~(2+)浓度的变化 |
4.4.2 H_2O_2浓度的变化 |
4.4.3 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的研究 |
4.4.4 反应液紫外光谱扫描结果 |
4.5 泡沫铁镍催化剂评价 |
4.5.1 催化剂的稳定性 |
4.5.2 催化剂对环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泡沫铁镍负载TiO_2催化剂的合成及超声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罗丹明B |
5.1 引言 |
5.2 TiO_(2-)泡沫铁镍催化剂的表征 |
5.2.1 样品SEM-EDS分析 |
5.2.2 样品XRD分析 |
5.2.3 样品XPS分析 |
5.2.4 样品UV-vis DRS分析 |
5.3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5.3.1 不同载体负载的TiO_2催化剂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研究 |
5.3.2 不同体系对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动力学研究 |
5.3.3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协同氧化动力学研究 |
5.3.4 初始pH对罗丹明B去除表观速率常数的作用 |
5.4 超声/TiO_(2-)泡沫铁镍/H_2O_2 氧化体系对罗丹明B的去除机制 |
5.4.1 Fe~(2+)浓度的变化 |
5.4.2 H_2O_2浓度的变化 |
5.4.3 自由基捕获剂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能的作用 |
5.4.4 ESR捕获·OH分析 |
5.4.5 荧光光谱法检测·OH |
5.4.6 反应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 |
5.5 TiO_(2-)泡沫铁镍催化剂评价 |
5.5.1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
5.5.2 催化剂的TG-DSC分析 |
5.6 三种体系对不同污染物的处理效能 |
5.6.1 三种体系对各类单一染料的处理效能 |
5.6.2 三种体系处理混合染料配水的比较研究 |
5.6.3 三种体系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纳米材料在克服肿瘤化疗缺陷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1.2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3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4 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肿瘤治疗 |
1.4.1 概述 |
1.4.2 化学治疗 |
1.4.3 光热治疗 |
1.4.4 光动力治疗 |
1.4.5 免疫治疗 |
1.4.6 协同治疗 |
1.5 几种典型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5.1 金纳米颗粒 |
1.5.2 石墨烯及类石墨烯 |
1.5.3 金属氧族化合物 |
1.5.4 金属有机框架 |
1.6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聚多巴胺包裹的硒化钼作为光热纳米载体用于化疗与光热协同治疗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表征 |
2.2.2 MoSe_2@PDA的制备 |
2.2.3 材料的光热效果 |
2.2.4 Dox的负载与释放 |
2.2.5 MTT实验 |
2.2.6 共聚焦成像分析 |
2.2.7 体内光热治疗 |
2.2.8 组织学研究 |
2.2.9 材料的体内分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oSe_2@PDA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2.3.2 MoSe_2@PDA纳米复合物的光热性质 |
2.3.3 Dox的负载与释放 |
2.3.4 细胞毒性测试与共聚焦荧光成像分析 |
2.3.5 活体治疗 |
2.4 结论 |
第3章 小尺寸金属有机框架用于构建多功能肿瘤诊疗平台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MIL-101(Fe)的制备 |
3.2.3 DHA与MB的负载 |
3.2.4 MOFs-MB-DHA@PLA@PEG的制备 |
3.2.5 DHA与MB的释放 |
3.2.6 MOFs@PLA@PEG的降解 |
3.2.7 细胞外产氧探测 |
3.2.8 细胞外~1O_2探测 |
3.2.9 细胞内吞与成像 |
3.2.10 细胞内ROS探测 |
3.2.11 MTT实验 |
3.2.12 体外治疗效果 |
3.2.13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
3.2.14 活体治疗 |
3.2.15 组织学与缺氧诱导因子染色 |
3.2.16 血液循环与组织分布 |
3.2.17 统计分析 |
3.2.18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制备与表征 |
3.3.2 细胞外测试 |
3.3.3 细胞内测试 |
3.3.4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
3.3.5 活体治疗 |
3.4 结论 |
第4章 特异性产生单线态氧并消除谷胱甘肽的Cu-TCPP纳米片用于癌症治疗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表征 |
4.2.3 Cu-TCPP纳米片的制备 |
4.2.4 TMB氧化反应 |
4.2.5 缺氧实验 |
4.2.6 铜离子释放 |
4.2.7 GSH与GSSG的检测 |
4.2.8 ESR探测·OH与O_2~(·-) |
4.2.9 XPS探测Cu-TCPP中一价铜活性位点 |
4.2.10 SOSG探测~1O_2 |
4.2.11 ESR探测~1O_2 |
4.2.12 串联质谱探测氢过氧化物 |
4.2.13 细胞培养 |
4.2.14 细胞内GSH/GSSG检测 |
4.2.15 SOSG检测细胞中~1O_2 |
4.2.16 H_2DCFH检测细胞中~1O_2 |
4.2.17 缺氧细胞培养 |
4.2.18 HPF检测细胞中的·OH |
4.2.19 MTT实验 |
4.2.20 活死细胞染色实验 |
4.2.21 活体治疗与组织学研究 |
4.2.22 药代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
4.2.23 活体毒性研究 |
4.2.24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u-TCPP的基本性质 |
4.3.2 Cu-TCPP的过氧化物酶活性 |
4.3.3 Cu-TCPP与GSH的作用 |
4.3.4 Cu-TCPP产生~1O_2及其机理 |
4.3.5 细胞中ROS的探测 |
4.3.6 细胞水平治疗 |
4.3.7 活体治疗 |
4.4 结论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及降解磺胺嘧啶方法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体中抗生素来源、危害及污染现状 |
1.1.1 水体中抗生素的来源 |
1.1.2 水体中残留抗生素的危害 |
1.1.3 流域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1.4 近岸海域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
1.2 现有抗生素治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
1.2.1 氯氧化法 |
1.2.2 高锰酸钾氧化法 |
1.2.3 臭氧单独氧化法 |
1.3 抗生素治理的绿色氧化方法-高级氧化技术 |
1.3.1 羟基自由基的特性 |
1.3.2 芬顿氧化法 |
1.3.3 电化学氧化法 |
1.3.4 光催化法 |
1.3.5 声化学法 |
1.3.6 现有高级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高浓度氧活性粒子水射流空化高效生成·OH的新方法 |
2.1 引言 |
2.2 高效生成·OH的研究方案及实验装置 |
2.2.1 研究方案 |
2.2.2 建立高效生成·OH的实验装置 |
2.3 高效生成·OH的分析检测方法 |
2.3.1 总氧化剂检测方法 |
2.3.2 过氧化氢检测方法 |
2.3.3 电子自旋共振(ESR)检测·OH方法 |
2.3.4 高效液相色谱对生成·OH定量检测方法 |
2.3.5 ·OH降解捕获剂对羟基苯甲酸中间产物的检测方法 |
2.4 电子自旋共振(ESR)法验证·OH的生成 |
2.4.1 DMPO捕获ESR法验证·OH的生成 |
2.4.2 二级捕获二甲基亚砜ESR法验证·OH的生成 |
2.4.3 二级捕获乙醇ESR法验证·OH的生成 |
2.4.4 二级捕获甲酸钠ESR法验证·OH的生成 |
2.5 高效生成·OH的分析与讨论 |
2.5.1 对羟基苯甲酸捕获·OH检测方法的建立 |
2.5.2 ·OH浓度和产率的确定 |
2.5.3 国内外·OH生成方法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氧活性粒子水射流空化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3.1 引言 |
3.2 生成·OH反应路径推断及关键氧活性基团分析检测方法 |
3.2.1 生成·OH反应路径推断 |
3.2.2 荧光法检测·OH |
3.2.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检测方法 |
3.3 以O_2~+为关键活性粒子生成·OH的验证 |
3.3.1 O_2~+生成·OH的验证 |
3.3.2 管路中生成·OH的验证 |
3.3.3 O_2~+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3.4 以HO_2~-引发剂为关键活性粒子生成·OH的验证 |
3.4.1 原位生成H_2O_2(HO_2~-)的验证 |
3.4.2 HO_2~-引发剂生成·OH的验证 |
3.4.3 HO_2~-引发剂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3.5 以·O_2~-为关键活性粒子生成·OH的验证 |
3.5.1 原位生成·O_2~-的验证 |
3.5.2 ·O_2~-生成·OH的验证 |
3.5.3 ·O_2~-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3.6 ESR法验证三条生成·OH的反应路径 |
3.6.1 ESR法验证O_2~+生成·OH反应路径 |
3.6.2 ESR法验证HO_2~-生成·OH反应路径 |
3.6.3 ESR法验证·O_2~-生成·OH反应路径 |
3.7 生成·OH动力学常数计算及反应机理构建 |
3.7.1 计算原理与方法 |
3.7.2 气相界面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
3.7.3 液相界面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
3.7.4 构建生成·OH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3.8 本章小结 |
4. ·OH快速矿化抗生素磺胺嘧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磺胺嘧啶矿化实验流程和分析方法 |
4.2.1 实验流程 |
4.2.2 磺胺嘧啶分析检测方法 |
4.2.3 总有机碳和总氮检测方法 |
4.2.4 无机离子检测方法 |
4.3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的动力学模型 |
4.3.1 总氧化剂的溶解动力学模型 |
4.3.2 ·OH降解磺胺嘧啶的“剂-效”和“时-效”模型 |
4.4 ·OH及关键氧活性基团对磺胺嘧啶降解效果研究 |
4.4.1 关键氧活性基团对磺胺嘧啶降解的影响 |
4.4.2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的反应速率常数 |
4.5 ·OH矿化磺胺嘧啶的实验研究 |
4.5.1 ·OH矿化磺胺嘧啶的验证 |
4.5.2 国内外高级氧化矿化抗生素方法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OH氧化降解直至矿化磺胺嘧啶的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OH降解磺胺嘧啶中间产物分析检测方法及量化计算方法 |
5.2.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磺胺嘧啶降解产物分析方法 |
5.2.2 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磺胺嘧啶降解产物分析方法 |
5.2.3 量化计算方法 |
5.3 ESR法分析·OH对磺胺嘧啶降解的作用机制 |
5.4 磺胺嘧啶化学结构特性计算与分析 |
5.4.1 磺胺嘧啶的解离平衡常数 |
5.4.2 磺胺嘧啶净电荷分布情况 |
5.4.3 磺胺嘧啶的键能分析 |
5.4.4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生成羟基化产物的活化能 |
5.5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反应路径推断 |
5.5.1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生成中间产物分析 |
5.5.2 一级氧化降解产物分析 |
5.5.3 二级氧化降解产物分析 |
5.5.4 三级氧化降解产物分析 |
5.5.5 苯环开环产物分析 |
5.5.6 ·OH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的反应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OH氧化降解高藻水中抗生素的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流程和分析方法 |
6.2.1 高藻水来源 |
6.2.2 实验流程 |
6.2.3 分析检测方法 |
6.3 ·OH氧化降解高藻水中诺氟沙星 |
6.3.1 ·OH/NaClO氧化降解诺氟沙星对比 |
6.3.2 ·OH/NaClO氧化降解诺氟沙星的机制分析 |
6.4 ·OH氧化降解高藻水中磺胺嘧啶 |
6.4.1 ·OH/NaClO氧化降解磺胺嘧啶对比 |
6.4.2 NaClO氧化降解磺胺嘧啶的机制分析 |
6.5 ·OH处理高藻水源水的工程化应用 |
6.5.1 ·OH对高藻和有害生物的杀灭 |
6.5.2 ·OH对水质的改善 |
6.5.3 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实验用化学试剂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核糖核酸酶A的可逆修饰及其纳米复合物对癌细胞选择性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蛋白质药物 |
1.1.1 蛋白质药物简介 |
1.1.2 酶类药物简介 |
1.2 蛋白质修饰 |
1.2.1 蛋白质乙酰化修饰 |
1.2.2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 |
1.2.3 酶的化学修饰 |
1.3 药物输送载体和其在癌症治疗的应用 |
1.3.1 水凝胶 |
1.3.2 脂质体 |
1.3.3 聚合物纳米颗粒 |
1.3.4 无机纳米材料 |
1.4 前药的激活 |
1.4.1 肿瘤微环境三重响应前药 |
1.4.2 酯水解酶激活的一氧化碳前药 |
1.4.3 乏氧激活的半导体高分子纳米前药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本论文研究对象 |
1.5.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过氧化氢响应的NBC分子对RNaseA的可逆修饰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主要原料和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小分子NBC的合成和表征 |
2.3.1 小分子NBC的合成 |
2.3.2 合成的NBC的表征 |
2.4 核糖核酸酶A的修饰和表征 |
2.4.1 核糖核酸酶A的修饰 |
2.4.2 修饰上小分子的核糖核酸酶A的表征 |
2.5 RNaseA和被修饰上小分子NBC的 RNaseA的浓度定量 |
2.5.1 试剂准备 |
2.5.2 酶标板法 |
2.6 核糖核酸酶探针底物的选择 |
2.6.1 核糖核酸酶探针底物简介 |
2.6.2 核糖核酸酶探针底物定量酶活性原理 |
2.6.3 核糖核酸酶探针底物稀释分装 |
2.6.4 不同浓度的RNaseA对底物的响应 |
2.6.5 不同浓度的RNaseA对底物的动力学研究 |
2.7 修饰上NBC的 RNaseA的酶活性测定 |
2.7.1 缓冲溶液的配置 |
2.7.2 修饰上小分子的RNaseA的活性研究 |
2.8 修饰上NBC的 RNaseA对过氧化氢的响应研究 |
2.8.1 RNaseA-NBC和过氧化氢反应的响应 |
2.8.2 RNaseA-NBC对过氧化氢响应的表征 |
2.8.3 RNaseA-NBC对过氧化氢响应后的活性测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不同脂制备的纳米复合物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主要原料和设备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脂的合成 |
3.3.1 脂EC16-80 的合成和表征 |
3.3.2 脂EC16-1 的合成和表征 |
3.4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3.4.1 制备脂薄膜 |
3.4.2 制备脂质体纳米复合物 |
3.5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
3.5.1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粒径表征 |
3.5.2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Zeta电位表征 |
3.5.3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AFM表征 |
3.5.4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负载率表征 |
3.6 脂质体纳米复合物体外过氧化氢响应的研究 |
3.6.1 基于DPPC,EC16-80和EC16-1 的纳米复合物的响应研究 |
3.6.2 基于DPPC和 DPPC+CHOL的纳米复合物的响应研究 |
3.6.3 基于DPPC+CHOL的纳米复合物的响应动力学研究 |
3.6.4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纳米复合物在细胞内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确定脂质体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孵育时间 |
4.3.1 流式细胞实验确定孵育时间 |
4.3.2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细胞摄取脂质体纳米复合物的荧光成像 |
4.4 细胞内的RNaseA激活及底物荧光增强研究 |
4.4.1流式细胞实验 |
4.4.2 共聚焦荧光成像表征 |
4.5 细胞内的RNaseA激活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
4.5.1 纳米复合物对MCF-7 毒性实验 |
4.5.2 纳米复合物对HeLa和 HEK-293T的毒性实验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迭代酮还原酶SiaM三维结构和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酮化合物的特征及功能 |
1.2 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 聚酮合酶遗传学研究进展 |
1.4 聚酮合酶以及ACP的结构研究进展 |
1.5 酮还原酶研究进展 |
1.6 芳香堆积研究进展 |
1.7 圆二色谱研究进展 |
1.8 荧光光谱研究进展 |
1.9 小角散射研究进展 |
1.10 分子对接研究进展 |
1.11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
1.12 蛋白质结构研究进展 |
1.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iaM晶体结构的研究 |
2.1 SiaM的蛋白表达、纯化及结晶 |
2.2 SiaM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及结构解析 |
2.3 SiaM蛋白晶体结构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iaM界面芳香堆积作用的研究 |
3.1 小角散射对溶液中SiaM四聚体的研究 |
3.2 SiaM及其突变体的酶活测定 |
3.3 SiaM及其突变体的荧光光谱分析 |
3.4 SiaM及其突变体的圆二色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iaM与不同长度底物结合方式的研究 |
4.1 SiaM底物β-keto-butanoyl-SNAC的合成与表征 |
4.2 SiaM同源建模 |
4.3 SiaM与配体分子对接 |
4.4 SiaM和SiaM-配体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5 SiaM与不同长度底物结合方式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基因序列 |
附录3 实验室常用设备 |
(9)自旋弛豫时间测定对固体代谢物分子动力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弛豫时间 |
1.1 弛豫时间的概念及种类 |
1.2 弛豫时间的测量 |
2 弛豫时间研究分子动力学性质 |
2.1 固体有机代谢物 |
2.2 弛豫时间研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动力学性质 |
2.3 弛豫时间研究植物糖的分子动力学性质 |
2.4 弛豫时间研究其他有机物的分子动力学性质 |
3 总结与展望 |
(10)聚乙二醇介导RNase-BSA偶联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核糖核酸酶简介 |
1.1 RNase A 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 RNase A 的生理功能和用途 |
1.3 RNase A 的研究进展 |
2 白蛋白简介 |
2.1 白蛋白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2.2 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和用途 |
2.3 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
3 蛋白质的化学修饰简介 |
3.1 聚乙二醇的基本性质 |
3.2 聚乙二醇的生理功能和用途 |
3.3 聚乙二醇修饰的研究进展 |
4 蛋白偶联技术简介 |
4.1 交联剂的基本性质 |
4.2 蛋白质偶联的研究进展 |
5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5.1 论文立题依据 |
5.2 研究思路 |
5.2.1 偶联产物的分离鉴定 |
5.2.2 偶联产物的分析 |
第二章 RNase-BSA 偶联物的制备及产物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RNase-SMCC-BSA 偶联物的制备 |
2.1.2.2 RNase-PEG3500-BSA 偶联物的制备 |
2.1.2.3 RNase-HDA-BSA 偶联物的制备 |
2.1.3 分析方法 |
2.1.3.1 蛋白浓度测定 |
2.1.3.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3.3 HP-SEC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RNase-SMCC-BSA 偶联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3 RNase-HDA-BSA 偶联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4 RNase-BSA 偶联产物的制备 |
2.3 小结 |
第三章 RNase-BSA 偶联物的结构及功能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RNase-BSA 的荧光光谱分析 |
3.1.2.2 RNase-BSA 的动态光光谱分析 |
3.1.2.3 RNase-BSA 的超速离心分析 |
3.1.2.4 RNase-BSA 的体外活性测定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RNase-BSA 的荧光光谱分析 |
3.2.2 RNase-BSA 的动态光光谱分析 |
3.2.3 RNase-BSA 的超速离心分析 |
3.2.4 RNase-BSA 的体外活性测定 |
3.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成果 |
2.论文创新点 |
3.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用ESR研究水合作用对RNaseA分子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催化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的材料设计和探索[D]. 王佳佳. 山东大学, 2021(11)
- [2]多功能含卟啉和紫精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 李美婷. 吉林大学, 2020
- [3]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物在恶性肿瘤多模态诊疗中的应用[D]. 杜天宇. 东南大学, 2020(02)
- [4]超声类芬顿体系的构建及催化效能研究[D]. 李光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纳米材料在克服肿瘤化疗缺陷中的探索与应用[D]. 王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6]羟基自由基的生成及降解磺胺嘧啶方法和机理[D]. 余忆玄.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核糖核酸酶A的可逆修饰及其纳米复合物对癌细胞选择性响应的研究[D]. 孟江南. 湖南大学, 2019(06)
- [8]迭代酮还原酶SiaM三维结构和酶学性质的研究[D]. 王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自旋弛豫时间测定对固体代谢物分子动力学性质的研究[J]. 黄静,唐惠儒. 波谱学杂志, 2012(04)
- [10]聚乙二醇介导RNase-BSA偶联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D]. 李春菊.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