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程教育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苏文楠[1](2021)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颁布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施,教学交互软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交互软件是指教师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所利用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借助软件的操作界面,向学生推送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料或课后作业。本人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交互、音像交互、行为交互三种类型的教学交互软件,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探讨具体的应用策略。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形成开放式的历史教学;有助于转变历史教师角色意识;有助于整合高中历史教学资源;有助于完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论文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部分第一章对“互联网+”、教学交互、教学交互软件、高中历史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与论文写作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分析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三章通过对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高一历史组教师的深度访谈,了解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分析教学交互软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原因;第四章针对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策略;第五章展示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新授课与活动课的应用案例;结语部分,总结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马晶[2](2020)在《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语文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微课、慕课等优秀教学资源进入课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以微课为媒介,学生们在课前通过微课完成知识的学习,课上汇报学习成果,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实现自主学习,符合教育改革关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戏剧与诗歌、散文、小说共同构成文学的四大体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戏剧文本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考查学生对舞台表演过程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建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进一步彰显戏剧文本的艺术性,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具有其现实意义。本文将翻转课堂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相结合,探究当前翻转课堂应用于戏剧教学的现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设计,进而开展教学实践,验证翻转课堂应用于戏剧教学的教学效果,最后提出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改进策略,旨在丰富戏剧教学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从翻转课堂和戏剧教学两方面总结和概括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对个案学校翻转课堂应用于语文戏剧教学的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当前翻转课堂和戏剧教学现状;第三部分选取《雷雨》作为授课内容,进行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第四部分根据问卷、访谈以及教学实践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并根据呈现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为北京市S中学改善翻转课堂、提升戏剧教学效果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开发戏剧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优化教学评价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北京S中学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其现存问题,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通过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戏剧教学,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教学案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在课前微课学习和课上交流汇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戏剧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艺术特色,发展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更好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强大魅力,热爱祖国文化。
张丽[3](2020)在《新冠病毒背景下延安市高中化学网络直播教学的应用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网络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突破时空界限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的兴起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远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条件上的局限性,让学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从而形成了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获取。2020春季由于新型冠病毒爆发,为了疫情尽快得到有效防控和全国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避免发生聚集性感染事件,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推迟全国所有学校的开学时间,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不因疫情而耽误学习进度,在这特殊的时期,网络直播教学模式替代传统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虽然互联网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已得到迅速发展,网络直播教学的条件早已具备,但是由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一直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所以教师和学生目前还没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新模式。本研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背景下网络直播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教学实践法等几种方法,并结合国内外已对网络直播教学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的亲身实践,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意义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是理论与方法。首先,阐述了在教学中应用网络直播的理论基础;其次,界定了网络直播、网络直播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概念;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网络直播教学在延安市部分高级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通过发放网络电子问卷对403位高中学生就化学网络直播课进行了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网络直播教学的认识程度、学生上网络直播课所需硬件条件、学生对网络直播课堂的课堂感受、网络直播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学生上网络直播课的学习态度。第四部分是对10名化学教师关于网络直播教学展开的线上访谈。主要包括相关硬件设备是否达标、授课平台的难易程度、授课方式的转变、师生课堂互动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第五部分是网络直播教学在延安市高级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首先介绍了直播钉钉教学软件的功能,其次通过钉钉软件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最后对使用该软件进行授课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六部分是总结与展望。首先,概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其次,反思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网络直播教学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展望。
苏笑悦[4](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晏紫琪[5](2020)在《联合翻转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农村小学课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互联网与教育的日渐深度融合,新的教学形态层出不穷,翻转课堂、慕课、微课、教学微视频等新兴教学方式与教学资源不断涌现,为现代教学模式的革新与重构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等进行了研究概述。据此构建了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其中的四个环节:共同备课、自主学习、联合教学、活动教学,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与阐释。在翻转课堂不适宜推广的农村小学进行了试点实施和教学案例的观察分析,总结了联合翻转课堂教学行为的特点。此后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和信效度检验构建了联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证明了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联合翻转课堂实施的策略与建议。针对翻转课堂存在的“重理轻文”的学科适用性问题,探索出适用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活动教学丰富翻转课堂中课堂讨论的单一教学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师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实现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培养目标,提升师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通过共同备课将家长纳入学习共同体,促进家校的共同成长。本研究鉴于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强依赖性,探索出农村小学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联合翻转课堂教学路径。
汪国美[6](2020)在《拉萨地区高中生物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信息进程的不断发展变化下,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网络信息共享性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城乡教育差异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公平性。拉萨地区通过远程直播教学促进教育远程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扩增,使国家对于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进一步重视。远程直播教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了优质教学资源传送到资源匮乏的民族地区,让拉萨高中学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优质的学习资源。笔者提出拉萨市既可作为受益方的同时也可作为供给方,拉萨市接受来自内地学校的远程教学,同时拉萨市一些优秀的学校可向西藏其他地区提供远程教学,促进教学的远程共享及教育的公平,从而提高整个西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远程直播教学是教学远程共享的一种方式,而直播教学又促进了教学的远程共享,所以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远程直播教学来促进拉萨地区教学的远程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笔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远程直播教学进行研究,大量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拉萨地区实际教学情况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展对拉萨市直播教学现状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拉萨市直播教学实施过程中已取得的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直播教学主要取得的成效有: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较好;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已有了一定提高;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比较重视;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堂容量较大,学生较难接受;教师和学校缺乏直播教学及管理经验;家长监督不到位;学生对直播教学不适应,产生抵触心理等。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从学生、教师、管理监督3个视角提出了以下的对策和建议:学生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性,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教师方面:主要是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了解拉萨学生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精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从互动方式和互动策略来加强课堂互动;在监督管理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对直播教学的重视及投入,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加强直播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家校共管共育等。所以远程直播教学对拉萨市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已有初步成效,直播教学的推广和实施应采用“双师模式”的直播教学,既保证了课堂质量,又有科任教师的监督和辅导,优质的直播教学一定要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设计。希望本研究能为拉萨市直播教学理念的普及和相关决策作参考,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地区、其他学科实施直播教学提供参考。
刘丽君[7](2020)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的质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现阶段,广大基层学校已经基本完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还缺乏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可行路径。广大一线教师接受过信息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培训,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缺乏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依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育公益项目,在深圳壹基金、苹果公司和笔者所在学院的三方合作下,在雅安市一所基层学校(T小学)展开。从整校推进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应基层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构建能力观测评价体系,致力于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希望能为同类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参照。本研究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内容、思路和方法等,并且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梳理,为后续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由本文的第二章、三章构成,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体系构建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提出。第二章首先综合考察了已有相关研究和相关权威标准,总结提出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本研究中根据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所经历的“准备—实施—评价”的基本流程划分了九项微能力。然后基于“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式”构建了观测评价体系,由研修共同体借助课堂观察技术等方法收集、记录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教学、教研的资料和常态数据,探索教师六项易于观测的微能力的发展情况。第三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及实地观察、访谈了解T小学信息化教学现状,总结出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并从整校推进的角度提出适应基层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第三部分包括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实践探索部分。主要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将所提出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和能力评价体系应用于T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选取两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为个案,对其三轮信息化教学实践中的各项微能力所对应的常态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实践过程是对策略和评价体系补充和修改的过程。实践结果表明,两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因学科不同和实践前能力发展所处阶段不同,两名教师的微能力发展情况存在差异。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从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效果、常态观测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的应用这几方面对研究进行了总结,也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马荣炜[8](2019)在《社交媒体在高校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媒体在教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用社交媒体改进教学交互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影视制作课程作为以综合培养学生视听语言艺术、技能为目标的课程,师生的教学交互远比单向度的讲授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探讨社交媒体中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的特征、效果和改进策略,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对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学交互设计与实施方案,采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交互行为、交互关系、交互内容三方面分析了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学交互特征,从交互动机、交互体验两方面分析了社交媒体中教学交互的效果,并且在课程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学交互改进策略。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交互行为的发生受教师反馈、正向激励、活动组织、智能助手的影响;社交媒体中的教学交互具有较好的在线临场感,有助于学习者的问题解决和情感连接;培养位于网络中心的“意见领袖”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在社交媒体中的交互,构建和维持强关系网络;社交媒体在教学交互中的应用有利于进行学习分析,为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双向协作互动支持;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教学交互的过程中,语言的多义性常常会使内容的表达出现“模糊”或不准确的现象,从而影响师生对交互内容的准确理解;影视制作课程群的演变表现为发起、分化、稳定、刺激、消退等几个阶段。
林坤[9](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彭红超[10](2019)在《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范围内的21世纪能力(核心素养)运动以及人工智能的再度崛起(特别是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事件)使得深度学习重新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广大群众的普遍关注。在教育技术领域,迈向深度学习也已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诉求。对此,本学位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对深度学习的研究走势与态势、理念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学习的理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界定。另外,文献分析还发现,对于如何促进学生在智慧课堂环境中灵活地深度学习,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而灵活性正是深度学习的诉求。为填补这一空白,本学位论文深度分析了深度学习从表征稳定性的教学结构走向表征灵活性的学习架构的必要性(不是要否定教学结构,而是关注教学的另一面),以及智慧课堂支持灵活的深度学习的潜能。在此基础上,试图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架构是什么样子的?(2)如何指导教师设计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3)如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架?(4)智慧课堂境域中深度学习的实际效果如何?第(1)问题关注顶层指导理念,旨在界定深度学习架构并构建其模型。为此,本学位论文从“架构”的词义、建筑学领域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含义入手,经过两次探究分析得到深度学习架构的界定。之后在直观感知现有的典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智慧课堂环境的全数据把脉、自然互动支持、服务适性推送、学情即时反馈等功能特性,构建了能够体现学习任务有效性与趣味性之间的灵活性、学习活动指引性与自主性之间的灵活性、学习进程的有序性与无序性之间的灵活性以及教师数据启发决策与设备数据驱动决策之间的灵活性的面向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架构模型。第(2)个问题关注中层设计方法,旨在研制一种符合深度学习架构灵活性理念的能够适用于智慧课堂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为此,本学位论文基于第(1)个问题确定的深度学习架构,从文献检索入手,经过原型构建、专家校验、修正确认等步骤明确了该深度学习设计框架如何通过灵活性设计以及智慧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实现上述四个深度学习灵活性,明确了设计框架关注的每一部分应该如何设计才能借助智慧课堂的优势促进学生灵活地深度学习。第(3)个问题关注底层支持工具,旨在设计一种迎合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理念的深度学习支架。为此,本学位论文根据第(2)个问题研制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的指示,经过原型构建、教师试用反馈、迭代修正、质量评估等环节研制了一种能为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深度学习提供学习支架的深度学习单,并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精简了深度学习目标的结构,增加了智慧设备与技术支持的评估证据通用设计流程,补充了学习任务逆向设计顺序、利于深度学习灵活性体现的任务呈现模板、富媒体支持的任务表征策略与原则。第(4)个问题关注深度学习的效果,旨在评估深度学习单的实际效用。为此,本学位论文通过立意抽样选取了1位参与深度学习单试用与评估的优秀教师,在其所教的两个班级(融合型智慧课堂环境)中,通过新设计的深度学习的“交互型”灵活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育实验,从深度参与、深度学习方略、高阶知能发展和迁移应用四个方面检验了深度学习的实际效果。数据分析发现,融合型智慧课堂环境的深度学习单能够提高深度学习参与度,能够引导学生采用深度学习方略,能够促进高阶知能的发展与迁移应用,但仅限于具有较高创造经验的学生。最后,本学位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发现所建构的深度学习架构是合理的、深度学习设计框架是有效的、深度学习单是有用的,虽然它们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远程教育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教育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教学交互 |
三、教学交互软件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泛在学习理论 |
第二章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一节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 |
一、教学交互软件的应用具备技术支持 |
二、教学交互软件的应用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
三、教学交互软件的应用贯彻了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 |
第二节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
一、开放式的历史教学的需要 |
二、转变历史教师角色意识的需要 |
三、整合高中历史教学资源的需要 |
四、完善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需要 |
第三章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分析 |
一、调查研究 |
二、应用成效分析 |
第二节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未结合教材内容应用教学交互软件 |
二、教师应用教学交互软件的类型单一 |
三、教师未适度应用教学交互软件 |
四、学生应用教学交互软件进行历史学习的主动性不足 |
第三节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问题成因分析 |
一、教师缺乏对教学交互软件的正确认识 |
二、学校缺乏对教师的教学交互软件应用指导 |
三、学生缺乏应用教学交互软件学习历史的内部驱动力 |
第四章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 |
第一节 应用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导向性原则 |
三、协同性原则 |
四、适应性原则 |
第二节 应用策略 |
一、依托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应用教学交互软件 |
二、根据不同教学环节应用不同类型教学交互软件 |
三、适度应用教学交互软件 |
第三节 评价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 |
二、“问卷星”在线测试题 |
三、历史小论文 |
第五章 “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新授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案例设计 |
第二节 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案例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 |
四、核心概念 |
五、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概述 |
六、戏剧教学相关研究概述 |
七、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一章 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
第一节 个案学校概况 |
一、教学信息化水平颇高 |
二、课程资源开发稳步推进 |
三、学校课外活动丰富 |
第二节 个案学校语文戏剧教学翻转课堂应用现状 |
一、学生对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使用翻转课堂适应性分析 |
二、教师对戏剧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认知度 |
第二章 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应用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课前准备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对象 |
三、教学目标 |
四、微课设计 |
五、自主学习任务单 |
六、课前教学步骤 |
第二节 课上: 翻转课堂在戏剧教学中的实践 |
一、激趣导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
二、教学过程 |
第三节 课后: 进行教学评价 |
一、教学总结 |
二、翻转课堂在戏剧教学中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创设戏剧教学情境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实现课堂实时互动 |
第二节 开发戏剧课程资源 |
一、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创设校园戏剧文化环境 |
二、推进课本剧编写 |
第三节 创新戏剧教学形式 |
一、加强体验式教学 |
二、注重鉴赏式阅读 |
第四节 注重戏剧教学的多元评价 |
一、优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
二、深化学生的自我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冠病毒背景下延安市高中化学网络直播教学的应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1.5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网络直播 |
2.2.2 远程教育 |
2.2.3 网络直播教育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调查法 |
2.3.4 课堂观察法 |
2.3.5 教学实践法 |
第三章 高中化学网络直播课堂教学情况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3.3 学生基本情况 |
3.3.4 学生对网络直播教学的认识程度 |
3.3.5 学生上化学网络直播课所需硬件条件 |
3.3.6 学生对化学网络直播课堂的课堂感受 |
3.3.7 学生上化学网络直播课的学习态度 |
3.3.8 网络直播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对比 |
第四章 教师应用网络直播教学模式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访谈提纲 |
4.4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网络直播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实践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直播平台 |
5.3.1 钉钉软件介绍 |
5.3.2 直播教学介绍 |
5.4 研究过程 |
5.5 研究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联合翻转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农村小学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一章 联合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联合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概述 |
一、翻转课堂 |
二、共同备课 |
三、自主学习 |
四、联合教学 |
五、活动教学 |
第二节 联合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四、深度学习理论 |
五、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第二章 联合翻转课堂的概念与组织架构 |
第一节 联合翻转课堂 |
一、联合翻转课堂概述 |
二、联合翻转课堂的理论模型与教学流程 |
三、联合翻转课堂的优缺点 |
四、联合翻转课堂的类型 |
第二节 共同备课 |
一、共同备课的组织与内容 |
二、共同备课的形式与策略 |
第三节 自主学习 |
一、自主学习的内容 |
二、自主学习的策略 |
第四节 联合教学 |
一、联合教学的类型 |
二、联合教学的功能 |
第五节 活动教学 |
一、活动教学的设计原则 |
二、活动教学的主要类型 |
三、活动教学的注意事项与评价 |
第三章 联合翻转课堂的实施与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联合翻转课堂的实施与案例 |
第二节 联合翻转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
一、课堂观察 |
二、教学行为分析 |
第四章 联合翻转课堂的调查与模型建构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联合翻转课堂结构方程模型 |
一、联合翻转课堂的模型验证 |
二、“联合翻转课堂”结构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
第五章 联合翻转课堂的策略与实施建议 |
第一节 “联合”维度 |
一、联合教学资源 |
二、联合教学人员 |
三、联合教学学科 |
第二节 “翻转”维度 |
一、翻转观念 |
二、翻转教学 |
第三节 “课堂”维度 |
一、打破教学行为互斥悖论,科学运用伴生教学行为 |
二、扩大教学间接影响,潜移默化正向引导学生 |
三、进行师生间多态评价,建立教学循环正向反馈机制 |
第六章 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评价与展望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拉萨地区高中生物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远程直播教学在中学的发展 |
1.1.2 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 |
1.1.3 新课改的需求 |
1.1.4 拉萨地区教育现状及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概念界定 |
1.6.1 现代远程教育 |
1.6.2 远程教学 |
1.6.3 远程直播教学 |
1.7 远程直播教学的基础理论 |
1.7.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1.7.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1.7.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8 文献综述 |
1.8.1 国外研究现状 |
1.8.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生物远程直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调查 |
2.3 调查结果 |
2.3.1 学生的基本信息统计 |
2.3.2 生物直播课的教学内容 |
2.3.3 生物直播课堂的课堂表现 |
2.3.4 生物直播课堂的教学效果 |
2.3.5 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情况 |
2.3.6 学校对直播教学的管理 |
2.3.7 网络及设备使用情况 |
2.3.8 家长监督情况 |
2.4 访谈结果 |
2.4.1 教师访谈 |
2.4.2 学生访谈 |
第3章 拉萨地区高中生物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拉萨地区高中生物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1.1 生物直播课堂缺少互动性 |
3.1.2 学生难以接受教学内容的安排 |
3.1.3 网络及设备跟不上 |
3.1.4 学生不能做到及时的预习和复习 |
3.1.5 家长监督不够 |
3.2 高中生物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管理方面 |
3.2.2 教师方面 |
3.2.3 学生方面 |
第4章 生物远程直播教学实践案例 |
4.1 教学实践案例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4.1.1 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
4.1.2 课堂效果反馈 |
4.2 案例展示二:《受精作用》 |
4.2.1 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
4.2.3 课堂效果反馈 |
4.3 反思与总结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监督管理工作方面 |
5.1.1 加大远程直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 |
5.1.2 加强直播教学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
5.1.3 配备专业人员管理直播教学工作 |
5.1.4 加强家校共管共育 |
5.2 教师方面 |
5.2.1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修好“内功” |
5.2.2 充分了解拉萨地区的学情 |
5.2.3 选内容定模式,精整教学资源 |
5.2.4 加强课堂互动 |
5.2.5 加强辅导工作 |
5.2.6 充分发挥“双师效应” |
5.3 学生方面 |
5.3.1 转变学生生物直播课程学习心理 |
5.3.2 注重直播方式下学生学习方法引导 |
5.3.3 培养学生生物课程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习惯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7)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6.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
1.6.2 信息化教学能力 |
1.6.3 相关概念辨析 |
1.7 理论基础 |
1.7.1 行动教育模式 |
1.7.2 TPACK知识框架 |
1.7.3 凯米斯的行动研究模式 |
1.7.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7.5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1.7.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 |
2 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评价体系 |
2.1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2.1.1 相关研究共同要素 |
2.1.2 相关权威能力标准 |
2.1.3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2.2 信息化教学能力常态观测评价体系 |
2.2.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评价 |
2.2.2 信息化课堂实施能力评价 |
2.2.3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评价 |
2.2.4 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评价 |
3 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发展策略 |
3.1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影响因素 |
3.1.2 T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
3.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
3.2.1 示范课例引领,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
3.2.2 提供支持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实效 |
3.2.3 实践应用驱动,提升课堂实施能力 |
3.2.4 开展反思研讨,加速个人能力成长 |
4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探索 |
4.1 学科教学示范课例引导 |
4.2 个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跟踪测评 |
4.2.1 第一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2 第一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4.2.3 第二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4 第二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4.2.5 第三轮信息化教学实践 |
4.2.6 第三轮行动计划诊断修改 |
5 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效果研究 |
5.1 实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
5.2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共性与差异 |
5.3 实践效果与经验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8)社交媒体在高校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影视制作课程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
1.1.2 社交媒体为教学交互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社交媒体 |
1.4.2 教学交互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影视制作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
2.2 教学交互研究现状 |
2.3 社交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2.4 社交媒体在影视课程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学生社交媒体应用现状与课程需求调查分析 |
3.1.1 问卷设计 |
3.1.2 学生需求与特征分析 |
3.1.3 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分析 |
3.2 社交媒体中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方案设计 |
3.2.1 社交媒体的设计 |
3.2.2 交互策略的设计 |
3.2.3 交互管理的设计 |
3.2.4 交互评价的设计 |
3.3 基于社交媒体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实施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于社交媒体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特征分析 |
4.1.1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行为分析 |
4.1.2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关系分析 |
4.1.3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内容分析 |
4.2 基于社交媒体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效果分析 |
4.2.1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动机分析 |
4.2.2 基于社交媒体的交互体验分析 |
4.2.3 访谈总结 |
4.3 基于社交媒体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改进策略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社交媒体教学交互的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于社交媒体的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缘起:21世纪人才新诉求 |
第二节 发展:深度学习的演变 |
第三节 问题:研究态势与瓶颈 |
第四节 寻变:走向学习架构 |
第五节 赋能:智慧课堂环境的潜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度学习架构界定及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学习架构界定 |
第二节 学习架构现有模型解析 |
第三节 深度学习架构模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构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度学习单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三节 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度学习的效果评估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四节 基准评估结果报告 |
第五节 深度学习效果报告 |
第六节 统计分析结果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结果讨论 |
第二节 产品本身的质量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回答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四节 未来研究方向及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原型)教师用说明文档 |
附录2 专家评估访谈提纲 |
附录3 深度学习设计框架(终版)教师用说明文档 |
附录4 深度学习单及说明(原型) |
附录5 深度学习单质量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6 深度学习单及说明(终版) |
附录7 读后续写(浙江省2016年10 月份英语高考试题) |
附录8 作文纸(第一页,含写作创造力水平量规) |
附录9 智慧课堂量表 |
附录10 考夫曼领域创造力量表 |
附录11 学生参与度量表 |
附录12 心流状态量表 |
附录13 修正版学习过程量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远程教育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视域下教学交互软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为例[D]. 苏文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以北京S中学为例[D]. 马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新冠病毒背景下延安市高中化学网络直播教学的应用调查研究[D]. 张丽. 延安大学, 2020(12)
- [4]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联合翻转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以农村小学课堂为例[D]. 晏紫琪.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6]拉萨地区高中生物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汪国美.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以T小学为例[D]. 刘丽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社交媒体在高校影视制作课程教学交互中的应用研究[D]. 马荣炜.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9]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D]. 彭红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