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李二曲的文化教育思想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1)在《李颙灵明本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葛跃辉[2](2020)在《王阳明气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气”是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受到西方唯理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等“反向格义”影响,大多现代学者对传统“气”的研究是不全面和不“自然”的。阳明思想中的“气”即实即虚,即是实体又是意识,即现象又本质,与“心”、“性”、“理”、“良知”是融贯一体的,它在“心”与“物”之间作为实体感应存在,是“心物”贯通和转换的关键环节,是泯灭“心物”二元紧张的行事要素,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得以在现象界中实现的核心链条。“心”是阳明思想的本体和基础。阳明以“心”为本体,认为“气”是“心”的外化,是“心”在现象界中的具体行动和洒扫应对,气是更好的表现“心”、发挥“理”、致其“良知”和化其“性”,“心”最终要落在“气”上方可见“心”,即要合心“与”气,也要合心“于”气,即要气上见心,也要事上见性。阳明“气”贯穿于心、性、理、良知之中,气与任其一的关系即“一体两面”又“合二为一”,气与四者的关系是“一体多面、多面即体”,是为“精一”,惟精惟一是最高的工夫,圣人之学即精一之学,所以“心”为本体,“气”则为其思想的隐位主线。本文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视角切入,从阳明思想中与“气”相关的9条“目”(范畴)出发,进而探讨气与心、性、理、良知4条“行”(关系),最终得出阳明“气”思想的4条“达”(结论)。文章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兼与其他理学家和佛道思想作对比。在本体层面,气表现为元气、血气、精气、志气。在工夫层面为“存夜气”、养浩然之气、消“习气“、除“客气”,这些表达了气即是实体,又是感应与意识,万物同此一气,良知以其流行即是气;第二部分论述了阳明气与心、性、理、良知的关系,理是气之阴阳运行条理,即是易。现实之心是气之凝聚精华,心动则气动,动则不失其则即是理即是善。良知是气的感应流动,良知是本心之惯性运动。性的自然即是气之本然,自然即无所谓善恶,偏执即恶,心气之自然即是最高之善。强调“理”往往导致现象界的旁落,所以在“本体心”上,气贯穿于“现实心”、性、理、良知中。阳明以“气”之意义在于:第一,使心具万物、万物一体有了现实之基;第二,使心物二元矛盾转向了“心体之气”的内部运动,生发有则成为善恶的标准;不着于相成为行事的原则,突出了个体的良知对万事的统摄能力,“心即理”得以实现。第三,消解了心物之间的二元矛盾,强调事上工夫,事上见性,为知行合一提供了现实保障,正面解决“析知行为二”。第四,气为阳明“心本体”没有流入佛老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作了现实保障。总之,气为心即理之“即”、致良知之“致”、知行合一之“合”的作出了现实的回应。
王瑜[3](2020)在《儒家工夫论引论》文中提出儒学的核心在个人的道德实践,而狭义的儒家工夫论,便是“内圣”的达成,其包括了明显本体以成就道德自我的方式、过程、次第等内容。通过对工夫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把握儒学的整体性、包容性、统一性,从而展现中国内含者高度道德自觉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证哲学。儒家工夫论可溯源至中国古代人文思想萌发和彰显之过程。三代通过“绝地天通”解决民神杂糅之弊,建立起有序、同心同德的宗教文化体系,发展至周代实现了宗教的理性化趋向。自周以“天”代“帝”成为至上神,取消其绝对支配权,并要求君王在“天命靡常”的天命观下,通过“以德配天”维系天人关系。最终,在西周完善了礼乐教化的德育体系,将“德”的意识投射至民间,使周人有了代表理性自觉的尚文重德的时代价值取向。三代时期,人们开始了对“德”的关注与重视,但刚从宗教意识中剥离出来的德意识,还略显薄弱。故而,在三代时期,个人的道德修养自觉意识还很欠缺,同时也没有对人修身成德有系统性的理论论述。直到先秦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的成形,一条明确以个人道德实现为目标的成圣之路便展开了。其将视野聚焦于现世的人文社会,认为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达成生命的价值,并为个人的德修建构了一套理论,也随之奠定了儒家工夫论的基本样态:博学事人的知识研习、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身心一如的气象践形。在儒学不断发展过程中,工夫论逐步有了一贯的义理建构。儒家围绕理、仁、心、气概念而了其理论基础。第一,儒家之所以要设立天理、理,将其视为统一天地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又赋予了理绝对、普遍、客观、形上的特性,实际是为社会伦理和人性之善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理论依据。作为社会伦常规范的“礼”和人先天之性,皆由同一天理所“分殊”而禀受。故而,礼有了理为支撑,便成为人必须遵从的定理。同时,人性禀受了至公至善之理,人便有尽性成圣之义务,而个人道德的实现也就成为了人本固存的潜能。第二,仁为天道流行、通达、感通的“生生之理”。其通过天地之心而能与人心相联,故人心为具有生机又贯通诸德的仁心,能有道德的自发性。也正是天人同源自生生之仁,故仁能表现出“万物一体”之感,而人之所以丧失一体之感,是由私欲之间隔。而要建立起一体之感,便须人能至“仁德”。在儒家看来,仁德为统摄诸德的德性之本,唯有人能力行工夫以至“仁德”,方能由仁德而发诸德之用。第三,儒家由气一元论的建构,将宇宙视为一直处于运动和感通运动之中存在。在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作为本体性质的气成为了天地万物的统一,由其气化运动而沟通起了形上形下间的联系,统摄了“万象”之有和“太虚”之无。由此,人因气而能与外界进行沟通,也由气能将人的形神、身心联系起来。因此,人能凭借气的中介作用,改善自身生命力的展现;专注精神而生发智慧;变换气质以趋善成性。第四,儒家将心看做体用相即的一体,对心的工夫便在于寻用入手,而得以“明体适用”。也即是说,通过对心主宰、知觉、思虑、德性之知内容的开发,进而寻得证悟心体之路,进而将心体之无形无限量、虚、灵、神、明、至善、良知良能等难以把捉的内涵彰显出来。在理论铺设的基础上,儒家便建立了更为的深入与细致的工夫修持条目。第一,立志为圣。儒学工夫先立以做圣人、学圣学为目的的志向,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身。端正其志使自己学有所本,而杜绝散漫无章和因循苟且的学习。因此,儒家要求立大、高、远、深、久和勇猛之志,且专一坚定于其志,时刻坚守其志而不屈挠移改。第二,读书明理。儒家工夫不离知识的研习,故要求人能善择良典,进而困勉勤读,熟读精思、虚心静虑、专一沉入、优游涵泳,使得人能通过读书,得以锻炼思维能力、明得辞章的意旨、收摄存心,最终能明理体究而引导与规整自身言行。第三,深研于理。对于物理,要进行逐一、具体、客观且深入的探究,而寻得综摄众理的“天理”,且在认知物理的过程中,培养不溺于物的无私之德。对于事理,便要在日用间寻得人伦事故之理,进而可执本应事,随事存天理与改过迁善。总的来说,对理的探求,在于对理的贯通无间,旨在能明心的全体大用、明明德。第四,自省克己。对人内在工夫来说,须人对治习性偏颇、煎销习气熏染以化却习心以变化气质。其细化和落脚点,便是诚意正念以存养天理。即要求人“实意”而“不自欺”,严格和真切地护持心体的至善之念,进而落实存善去恶。在修持工夫中,亦须重视其中的核心精义:第一,主静。儒家将主静视为精神收敛、平定心气的入门等工夫。第二,居敬。敬的工夫强调了“敬义夹持”,即居养与穷理工夫的一体性,以及修持工夫无分动静的缜密无漏。第三,执中。人行包涵未发已发、性静等体用的致中工夫,以使“中”可推行至极,而能时刻主顺变化、措时宜、通于经权之变。第四,寻乐。人要寻“孔颜乐处”,即不受名利所扰而以圣学为乐,便能乐在循理遵礼、乐于心体流通无碍而与万物一体,从而可践形洒落的圣人气象。通过工夫的修持旨在开悟以揭示心本体,从而成为不离伦常、道德完满的圣人。而悟须直观体认工夫方可达成:它不同于知识的领悟、不依靠语言亦不落言诠、不同于分析法或逻辑法,甚至不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不是本能和感觉的范畴。直观体认是而是对心体最直接、整体的自证自觉。通过体认工夫,人得以开悟。对悟过程来说,悟又分顿渐,是为不同根性的人设立的权法。但对于开悟瞬间来说,悟只能是“顿”的,因心体揭示之时是无时空、物我等等分别、浑然为一体的状态。整个开悟过程可分三段:第一,初悟。悟前须人修悟不离,着力无间地渐修。进而,可由循理之思而渐入得悟不思议之本体,此时只有隐见本体而不能形成稳定的悟境。第二,圆悟。初悟后须行保任工夫,保任初悟之得而不旋失,又精专接续地加进所得。此时所证得的境界,是能明昼夜、梦醒之道,昼夜皆不会改变本体呈现的状态;又能通达生死之旨,即无形神、人我之分而能一生死、任生死。第三,化悟。此时圣功完满,本体工夫合一,心体可无滞碍运行周流,便能自然发用道德以康济群生。化悟的证得便是超生死,一念反真,体认得心体超越区别义。儒家的开悟学说,亦裹挟着对人有益的效用:通过育德而得以养生;经透悟而得以开智;由臻于化境的工夫而得以善了生死。通过对工夫论的梳理,亦须反思它的时代局限性,和于现代仍具生命力的价值。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第一,儒家伦理基础建立在私德的社会条件上,这使工夫论在帝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社会中,经异化、压制、扭曲后,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契约性”的社会公共性德性难以建立。第二,对社会生产的制约。儒家伦理有重义轻利的倾向,而使传统上重农抑商,压制了私有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君子不器、以德摄知的思想,造成了传统重德轻知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国家的教育与人才选拔对专业知识和人才的忽视。第三,对文艺创造的限制。儒家重道轻文的倾向,使传统文化不注重文艺的独立审美性,限制了文学个性表现的可能。儒家工夫论要想在现代发挥其价值,主要有四点:第一,继承五四精神。重新反省和审视儒家文化,对其批判与解构,以对其净化而凸显出真正的价值。第二,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我们要认同儒家作为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认同其有超越时空的、世界性的价值。第三,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不可抹煞传统的价值而全盘西化,但也要以开放、包容、进取的态度真正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和各类优秀文化。第四,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将儒学中与现代化不相抵牾,甚至是支持、巩固现代化的内容展现出来;肩负起儒家的时代责任和文化责任,在全球文化下,考量其是否能为全人类建立价值;思考如何将“私德”与科学民主等现代化要求相容,以完成儒家的创造性转化。
武占江[4](2020)在《论刘古愚对关学精神的传承与转化》文中研究说明刘古愚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全身心致力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体现了传统文人的道义担当。他对关学有着学脉自觉,在继承关学基本精神的同时,适应时代需求,又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新阐释。刘古愚以"亲民"为"明德"的主要内涵,提倡"经世"与"守身"一贯,在坚持理学核心价值、维护其信仰体系的同时,极大拓展了"经世致用"的内涵,接纳了西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容,推动关学向现代学术体系转化。在其后学吴宓、张秉枢、张季鸾身上,可以看到刘古愚所弘扬的关学精神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传统与现代实现良性互动的生动案例。
秦蓁[5](2020)在《关学与心学的交会研究 ——以南大吉、冯从吾、李二曲为中心的哲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对于明代中晚期东南地域心学学术思潮及其学派的盛况而言,同一时期中,北方地域的关中理学,却一转明代初期颇为瞩目的学术状态而显得较为衰微。有着自北宋理学创始直至明代初年的历史沉积和传统学术发展的关学,作为理学体系和学派的代表,表现出与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心学学派不同的特点和面貌。关学在张载之后,很多学者转向程朱理学的学术研究范畴,但在明代心学思潮的冲击之下,关学呈现出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之间对峙与对话的激荡与张力,成为透显宋明理学内部学术体系相互关系与状况的一个微型学术生态场域。在以阳明心学作为学术思想主线编着的《明儒学案》视域之下,关学呈现出非常显着的转变,即从吕柟之河东学案和三原学案的大量学者及发展盛况,直转为仅有的“北方王门学案”中的南大吉和“甘泉学案”中的冯从吾两位学者,如此明显的变化很需要做一番深入思考和考察,也成为心学思潮昌盛时期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学术现象。本研究从宏观的哲学视野出发,基于明清之际前后300年的历史大时段,所涵盖的时间从明代中期(15世纪初)一直延续至明末清初(18世纪初),以关学在心学思潮之中的学术思想转型与历史发展,显示出关学学派与心学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思想和实践之交流往来,对关学与心学之间不同层面的交会进行考察。研究基于交会不同时段与学者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将交会划分为四个阶段:驳斥抗击阶段、传播接纳阶段、融会创新阶段和集成发展阶段。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具体地呈现交会的历史现实、学术思想及哲学史演变,文章将交会主体聚焦于其中三位重要学者:南大吉、冯从吾和李二曲,三者在交会视域之下的哲学思想史中,有着共同的交会扭结,一面对心学思潮洪流下关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与影响,一面分别在交会的不同阶段,为关学与东南地域各个不同心学学派及学者之间的交会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交会由两条比较鲜明的主线予以体现:一是,以关学与心学双方交会不同阶段的学术讲学、游学交往及学者交友等作为主线。基于横向的同时代学术沟通与交流,以动态的学术视角考察交会之中的地域因素与跨地域因素、学术传播与学者互动,作为具体面貌予以社会性文化历史方面的展现。二是,以交会视域之下的学术思想及其演变与学术传承关系作为主线。基于纵向的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视角,将重点聚焦于交会中与心学和关学都密切相关的三位学者,将其学术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作为哲学思想史发展的不同节点,进一步呈现心学思潮影响下关学的学术史发展脉络与趋向。这两条主线之间并非是平行不相干的,而是以学者作为集中交点,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和互动,是对历史与思想、学者与学派、现实与理想融合一体的整体的分梳。文中对交会视域中所关切的几个关键问题重点解决:第一、与交会双方有着密切关联的学术历史着述: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冯从吾的《关学编》,二者之间关涉到的学者、学派等问题,以二者对学者的不同定位,学派的不同理解及其着述的编纂动机和目的等,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来看待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与学派发展状况,并期望能在历史的基础之上,作出哲学意义的考察;第二、“关学心学化”与“心学关学化”的问题。学界研究近年对关学在明清之际出现的转型与趋势,以阳明心学作为主线将关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向总结为“关学的心学化”。研究以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出发,提出“心学的关学化”观点,期望能够在动态的学术交会中呈现出交会视域中关学整体的、多元性的学术面貌,将心学与关学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作为不同场域文化传统的摩擦与融合,从而彰显出关学在不同理学思潮之间的冲击与不同学术思想体系之中的融合,最终呈现出自身学术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学术路径与反思和走向,具有独立性与主观性学术派别的哲学史演变。第三、在交会的视域下,对关学学派的演化、自我定位及其建构作出思考与反思,并从关学在与心学的交会之中考察其哲学史的价值意义。这一问题是关学自创始之后一直存在的问题,因为心学思潮的冲击和回应,关学以自身的理学传承和学派积淀作为学派意识、担当与传统,一方面保持了自身学术特色和传统,一方面对新兴思想予以转化融合,与新出现的学派加强交流,最终走出了既不恪守旧习又不流于时代流弊的路向,属于关学自身独有的学术模式与学派方式。
董兴杰[6](2020)在《儒家自省意识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的当下中国,人们都在为道德状况担忧,各种“不道德”现象应接不暇,不断拷问着国人——“礼仪之邦”究竟怎么了?多年来,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主要来讲还都是“外力”,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需要调整方向,向内用力。如果每个人在道德认识上都能自省自反,在道德实践上都能检点自治,在道德追求上都能自我超越,整体道德状况的改善便有了根本保障。儒学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学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儒家为己之学即是修身成人之学,它为当代道德建设向内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落实方案。《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儒家修身之学中,自省又是修身之本。宋代卫湜《礼记集说》曰:“修身之道,自省而已矣。”赵顺孙《论语纂疏》曰:“为学之本在于检身。”故儒家自省意识研究是儒家修身之学乃至儒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让人不能不感到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哲学界尚未对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没有较为系统较有深度的专题成果。本文将系统建构儒家自省学说的理论体系,充分挖掘儒家自省意识的哲学意蕴,为充分认识和发挥儒家自省的当代价值做一点基础性工作。提到儒家自省,人们往往想及曾子“三省吾身”,如再进一步则语焉不详,什么是“自省”?儒家自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所以本文在“绪论”之后便有第一章“儒家自省的理论诠释”,明确给出了“儒家自省”这一核心范畴的定义,并从认知、方法、心理、超越几个维度挖掘儒家自省的理论内涵。儒家自省的认知包括自识、自评、自控,在方法论层面有静坐、自讼、“儒门功过格运动”、立日谱等具体实践方式,在心理上总伴随着耻感、畏惧和悔愧,其终极的价值追求是实现自我超越,复性归仁,为贤成圣。儒家自省意识蕴藏在思想家、儒生士人大量的诗词文论、年谱日志、信札笔记之中,研究儒家自省意识需要对这些生活思想史料进行细致爬梳,整理出一个清晰的儒家自省意识演进过程。这是第二、三章“儒家自省意识的思想演进”要完成的任务。分先秦儒学、汉唐儒学、两宋明清儒学三个阶段,梳理出儒家自省由初步形成到拓展过渡再到系统成熟的完整思想史脉络,探寻每个时期的儒家自省意识,分析其阶段性思想特征。儒家自省首先是一种道德实践,古代儒家在自省方面有一系列的具体做法,这是第四章“儒家自省的实践方式”的考察内容。静坐、自讼、儒门功过格、立日谱等等,每种方式都是一个系统,不同方式都有其不同的做法、效果、仪式要求,“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别诸生》)“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吕坤《呻吟语》)这些严谨自治的自省方式让我们透视古人是如何把“致良知”融入生活日常的。比较视野是本文写作的一个自觉。自省是人类共通的心理情感,儒、释、道三教皆有自省意识,西方宗教忏悔文化又提供了很好的参照,通过儒家自省与宗教忏悔的异同对比更能得出各自的思想特质。第五章“比较视域下的儒家自省意识”主要对儒家自省与佛教忏悔、基督教忏悔作比较研究。它们都致力于人性的自我完善,都对理想人格有超越追求,但在理论前提、仪式标准、文化属性、终极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哲学研究本质在于意义的追寻,故作第六章“儒家自省意识的思想地位与现代价值”。儒家自省意识自成体系,须有自己的概念范畴系统、须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须有内在的理论架构,构建起儒家自省学说的理论体系,它便在儒家道德学说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当前儒家工夫论研究方兴未艾,儒家自省意识研究当于此有推进之功。观照当下,儒家自省意识研究重在唤醒当代自省,为解决道德伦理困境找到进路。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本文重点在于对儒家自省意识作完整的思想史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儒家自省学说的思想体系。学术目标总是理想化的,论文写作力求尽可能地拉近与理想目标的距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王婧文[7](2019)在《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光蕡是清末思想家、教育家,学术界将其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刘”。他一生致力于为国家和民族探寻出路,为西北地区广大的民众谋福利。他是推动西北地区开展维新运动的精神领袖,是指引西北地区走出漫漫中世纪长夜的启蒙者,是促进西北地区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关键人物。但是由于他的活动范围是遐方绝域的西北地区,而非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他不能像康有为等人那样能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宠儿”。长久以来,他本人以及他的思想均被尘封的历史所遮盖。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产生,是艰难时世的时代诉求与其个人饱经忧患、家国情怀的综合产物。西方列强强大的战舰和大炮打开了中国长期封闭的大门,古老的中国遭遇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局的动荡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传统士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促使他走上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找寻救世良方的征途。刘光蕡的现代化思想涉及现代化的多个维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政治现代化领域,他主张学习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动员社会各阶级公开议政,用法治代替人治,从而达到革除时弊、维道济时的目的。在经济现代化领域,他驳斥“农本商末”的观念,鼓励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身体力行以“名儒办洋务”,筹办了陕西保富机器织布局和轧花厂等实业,并且采用了股份制企业的运营方式,使近代陕西迈出了采用机器办实业工厂的第一步。在科技现代化领域,他极力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军用器物和民用器物,主张依靠科学实验而非依靠经验获取结论,设立时务斋、崇实书院以推广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教育现代化领域,他揭露八股虚学的弊端,以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等实学为教育内容;反对“精英教育”,鼓励“化民成俗”的全民教育;设计了涵盖幼学和小学、乡学、县学、大学以及专门学校、国学、京师学堂在内的层级分明的教育体系。刘光蕡的现代化思想呈现出以“道器兼有”为内容、以“救时济民”为职志、以“经世致用”为核心、以“六经注我”为方式的特点。他的现代化思想指导了西北地区维新运动的开展,为响应全国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一代代的关中学子受其思想的哺育,为西北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其现代化思想开陕甘之风气,加快了陕甘地区现代化转型的进度。但是,他作为从传统经史学术殿堂走出来的“学人”,其现代化思想不免具有尚未突破“西学中源”的窠臼、重实用轻学理的局限性。
杨林艳[8](2019)在《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刘古愚(1843-1903)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着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经学、理学大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德育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受宋明儒学的熏陶,一方面继承关中理学文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而他自身高洁坚毅的德性、为国求富强的经世济民精神以及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其门人弟子乃至私淑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其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培育了一大批能人志士,有的人为维新革命、民族事业奔走呼号,有的人投身学术教育、经世致用之事,以达教育救国。总之,在刘古愚高洁品德的感召下,弟子们励志激耻、奋发有为,积极投入到社会革命和教育事业中,不仅改变了当时关中虚浮怠惰的社会风气,还推动了西北地区社会近代化的过程,甚至对当今西北地区的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调查法。通过深入阅读、分析《刘光蕡集》以及其他相关文史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较为完整的刘古愚德育思想体系概貌。另外,通过实地访问了陕西地区从事刘古愚思想研究的前辈们,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丰富了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晚清社会黑暗现实、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个人独特人生经历三方面阐述了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了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包括人性论和“义利、理欲观”的理论基础、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及德育的原则和具体的德育方法。第四部分从刘古愚德育思想特征、历史贡献、局限性三方面对刘古愚德育思想进行了评价。综观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发现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关中地区影响至深,不仅起到了移风易俗、改良西北风气的作用,而且还为推进西北地区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人类取得历史进步的关键举措之一。刘古愚德育思想不仅对当时西北地区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历久弥新,启发当世,深入挖掘和研究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建设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董兴杰[9](2018)在《近年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的进展与缺陷》文中研究说明自省是儒家修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学界对儒家自省意识的研究主要涉及自省的内涵、自省的方式、自省的价值功能,以及儒家自省与宗教忏悔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总体来说目前关于儒家自省意识的研究较为分散不够系统,还未建构起儒家自省的理论体系,缺乏对儒家自省学说演进的思想史考察,缺乏对该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解剖与分析。因此有必要对儒家自省意识展开专题系统研究,更好地发挥其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苗彦恺[10](2017)在《贺瑞麟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学由张载开创,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宋、元、明、清,关学中涌现出了蓝田三吕、长安李复、乾县杨奂、三原王恕、王承裕、长安冯从吾、周至李颙等主要人物。其中,贺瑞麟(1824-1893)作为晚清关学的重要代表,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面对儒学正统的日趋衰微和多元化的学术挑战,积极承担起了维护儒学正统的使命。贺瑞麟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点,注重儒学经典文献的整理与传播,通过经世致用的教化实践重建社会伦常秩序,实现儒学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对当今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贺瑞麟毕生尊崇程朱理学。他认为性与天道相统一,返本复性是根本。为圣贤之学重在存养省察处下工夫,敬统动静,持敬是根本。通过格致实功,穷究人伦事物之理,在躬行践履中实现出处合道。他批判程朱之外的其他一切学术,目的是为了正本清源。恢复重建社会秩序是贺瑞麟的理学思想在经世致用中的延伸。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政治上,贺瑞麟主张大儒为政,为学是执政之基。处理民族问题中,他认为对回民应当施以礼乐教化实现民族同化。传统儒学依然是他解决社会矛盾的良药。经济上,贺瑞麟强调以传统的正经界、屯田垦荒等方式,恢复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他尚未意识到通过经济增长的方式扩大生产来改善百姓生活。文化上,他重视古礼,尤其是丧礼。礼教是他重建社会伦常秩序的关键。但他没有意识到晚清社会中礼的根基已经动摇。贺瑞麟思想的落脚点是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他既注重蒙养教育,又注重圣贤之学教育。他认为归根到底人才是关键。他所指的人才是通达圣贤之学的大儒,并不是流于科举时文的俗儒。真正的大儒能够讲明学术、端正人心、振兴吏治、移风易俗。然而他排斥西学,依然要靠儒学作为道德心灵的价值依托。这导致他的人才观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显略落后,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期封建儒士普遍面对的文化困境,值得后世反思。通过晚清关学两大领军人物贺瑞麟与刘古愚的比较分析得出,前者是在明道中救世,坚守儒学道统,力求通过推行古礼、教化实现重建社会伦常秩序的理想;后者在救世中明道,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实业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的。贺瑞麟倾向回头看,以守成的心态紧紧抓住传统文化的根,刘古愚倾向朝前看,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先进的思想。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回应社会的危机,以敢于担当的儒家精神承担起了时代的使命。从学术史角度看,贺瑞麟对关学及关学史的传承与发展所起作用不容忽视。从现实意义看,他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对我们现代的文化自觉颇有启迪。作为一名乡贤,贺瑞麟在地方社会发挥的教化功能值得借鉴。现代社会需要不断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提倡新乡贤文化,继承先辈尚德崇礼、耕读不辍的精神。
二、论李二曲的文化教育思想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李二曲的文化教育思想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2)王阳明气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海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阳明“气”之范畴论(气之目) |
第一节 气之于本体 |
一 元气:元气即良知 |
二 精气:万物之本原,阴阳之本原 |
三 血气:良知的基础——“血气同”即“良知同” |
四 志至气至:“志”“气”一体 |
第二节 气之于工夫 |
一 夜气:良知生发的场域之一 |
二 浩然之气:天理流贯其中的“心物”感应之气 |
三 客气:私欲客气一体论 |
四 习气:恶念习气一体论 |
小结:“三代气象”的理想与“圣人气象”的目标 |
第二章 阳明“气”之关系论(气之行) |
第一节 气与心关系:“本体只是太虚” |
一 心之未发已发一体论 |
二 精一之论:心气一体,合心于气 |
三 心与气关系的本质和特征:“人心本体只是太虚” |
第二节 气与性关系:“气即是性,性即是气” |
一 性气一体说:四端之心即是气 |
二 性体三面:“无善无恶即是至善” |
第三节 气与理关系:理气合一 |
一 理气一体说: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 |
二 “善”之来源:气之流行不失其则,心循“气之理”而发 |
第四节 气与良知的关系:“良知,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 |
一 气与良知的关系 |
二 良知即气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气”之总结(气之达) |
第一节 心性理气一体论——论“气”在阳明思想中的位置 |
一 “精一”之论提出的目的:合心与气、合心于气 |
二 气在阳明思想中的位置 |
三 气:贯穿于本体论和工夫论之中 |
第二节 论“气”在阳明思想体系中的意义和作用 |
一 “万物一体”“心具万物”的现实基础 |
二 心物之矛盾转向心之内部气的运动,为“心即理”提供实体依据 |
三 回应朱子之“支离”,成为“知行合一”的前提环节 |
四 气化万物:避免滑向佛老二氏空无之心的现实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儒家工夫论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趋势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儒家工夫论探源 |
2.1 夏商周时期德意识的初步建立 |
2.1.1 “绝地天通”的宗教改革 |
2.1.2 “敬天保民”的德政落实 |
2.1.3 “礼乐教化”的道德实践 |
2.2 先秦时期工夫论的基础奠定 |
2.2.1 积学 |
2.2.2 践行 |
2.2.3 践形 |
3 儒家工夫论基本依据 |
3.1 理 |
3.1.1 天地根本之理 |
3.1.2 具体事物之理 |
3.1.3 社会伦理之理 |
3.1.4 人性本质之理 |
3.2 仁 |
3.2.1 仁的本质: 生生之理 |
3.2.2 仁的表现: 万物一体 |
3.2.3 仁的实践: 道德来源 |
3.3 气 |
3.3.1 气一元论 |
3.3.2 气化之道 |
3.3.3 气之于人 |
3.4 心 |
3.4.1 心分体用 |
3.4.2 心之本体 |
3.4.3 心之发用 |
4 儒家工夫论具体修持 |
4.1 修持条目 |
4.1.1 立志为圣 |
4.1.2 读书明理 |
4.1.3 深研于理 |
4.1.4 自省克己 |
4.2 修持核心 |
4.2.1 主静 |
4.2.2 居敬 |
4.2.3 执中 |
4.2.4 寻乐 |
5 儒家工夫论的目的—“悟 |
5.1 “悟”的定义 |
5.1.1 “悟”的传统探源 |
5.1.2 “悟”与体认工夫 |
5.1.3 “悟”与直观体认 |
5.2 “悟”的阶段性表现 |
5.2.1 初悟 |
5.2.2 圆悟 |
5.2.3 化悟 |
5.3 “悟”的效用 |
5.3.1 养生 |
5.3.2 开智 |
5.3.3 善了生死 |
6 儒家工夫论的局限性与现代价值 |
6.1 儒家工夫论的时代局限性 |
6.1.1 以私德为本的局限 |
6.1.2 对社会生产的制约 |
6.1.3 对文艺创造的限制 |
6.2 儒家工夫论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6.2.1 五四批判精神的继承 |
6.2.2 儒家优秀文化的认同 |
6.2.3 正视中西文化的会通 |
6.2.4 进行创造性质的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论刘古愚对关学精神的传承与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关学的学脉自觉 |
二对关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
(一)“为天地立心”的终极关怀 |
(二)“为生民立命”的经世抱负 |
(三)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 |
三刘古愚学术精神的深远影响 |
(一)“昌明国粹”以持守传统文化精髓 |
(二)弘扬科学精神以经邦济世 |
(三)“文人议政”以当天下之责 |
四余论 |
(5)关学与心学的交会研究 ——以南大吉、冯从吾、李二曲为中心的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理学与心学之间张力的投影:明代关学及其转型 |
第一节 两种紧张 |
一、宋明理学理论体系的紧张及其缩影:明代关学的转型 |
二、关学内部的紧张:心学的冲击与理学的坚守 |
第二节 《明儒学案》与《关学编》:学案史视域下关学与心学关系的考察 |
一、《明儒学案》的关中学者 |
二、《明儒学案》视域下的关学 |
三、《明儒学案》与《关学编》 |
第三节 关学与心学的交会概述 |
一、关学与心学交会的四个阶段 |
二、吕柟:交会的先驱者 |
第二章 心学在关中之南大吉:关中地域的心学发端 |
第一节 学者与仕者:身份转换与思想转变的关系 |
一、生平三个阶段 |
二、南大吉一生中与阳明学相关的两个转变 |
三、身份转换及其思想 |
第二节 “道”之一体两面:思想内容之旨归 |
一、思想内容及其旨归 |
二、致治之道与教学之道 |
三、政学合一 |
第三节 学派交会之“道化” |
一、道与道化 |
二、心学与关学交会下的“道化” |
第四节 从“北方王门”到“关学”:阳明心学在关中 |
一、“北方”和“关中”:阳明学的地域性 |
二、南大吉讲学:阳明学在关中的发端 |
三、哲学史视角:南大吉学术的主观突破 |
第三章 心学会关学之冯从吾:融会心学与理学的关学建构 |
第一节 政学之弈 |
一、学之端:家学与“个个人心有仲尼”的启蒙 |
二、学之变:理学·心学·关学 |
三、学与政:讲学不废修职 |
第二节 讲学明道:师湛学友王学 |
一、讲学的阶段划分 |
二、师出湛学:其师许孚远 |
三、交友辅仁:与王学学者 |
第三节 心·性·理:思想的融会性创新 |
一、以“理”言“心”:阳明学的辩驳与转化 |
二、以理为宗:程朱学的承袭 |
三、礼者理也:张载之学的继承与改造 |
四、理学融会的创新与关学的建构 |
第四章 心学关学化之李二曲:理论体系的整合与创新 |
第一节 无师亦成学 |
一、坚苦成学 |
二、安贫乐道 |
三、讲学游学 |
第二节 从“悔过自新说”到“明体适用”:思想理论的新取径 |
一、悔过自新说 |
二、知:“良知”与“独知” |
三、明体适用 |
第三节 心学·理学·关学:理论体系的整合性创新 |
一、理学与心学的融通 |
二、追溯原儒 |
三、关学的担当与承继 |
第五章 师承·学承·道脉:交会中关学的定位与反思 |
第一节 交会的扭结 |
一、基本扭结 |
二、学承扭结 |
三、道的扭结 |
四、交会扭结 |
第二节 “关学心学化”与“心学关学化” |
一、关学心学化 |
二、心学关学化 |
三、二者的比较 |
第三节 关学的定位与反思 |
一、学派的自我定位 |
二、学术断裂与学术体系 |
三、反思与走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儒家自省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儒家自省范畴的理论诠释 |
一、儒家自省范畴的内涵与界定 |
二、儒家自省的认知维度 |
三、儒家自省的方法论维度 |
四、儒家自省的心理维度 |
五、儒家自省的超越维度 |
第三章 儒家自省意识的思想演进(上,先秦汉唐)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自省意识 |
一、儒家自省意识的初步形成 |
二、先秦儒家自省的重点内容 |
三、先秦儒家自省的理论特征 |
第二节 汉唐儒学自省意识 |
一、因谴告而自省 |
二、以义治己 |
三、贵微重始 |
四、灭情复性 |
五、汉唐儒学自省的理论特征 |
第四章 儒家自省意识的思想演进(下,两宋明清) |
一、变化气质 |
二、自省标准 |
三、自省无“悔” |
四、两宋明清儒家自省的理论特征 |
第五章 儒家自省的实践方式 |
第一节 静坐 |
一、静坐中收敛 |
二、静坐中省察 |
三、静坐之法 |
四、静坐之效 |
第二节 自讼 |
一、儒家自讼的源流 |
二、罪己以正心 |
三、自讼之方 |
第三节 儒门功过格运动 |
一、“儒门功过格”的由来 |
二、儒门功过格的类别 |
三、儒门功过格运动的自省特点 |
第四节 立日谱 |
一、自我省察 |
二、朋辈互质 |
三、家道传承 |
四、教学相长 |
第六章 比较视域下的儒家自省意识 |
第一节 儒家自省与佛教忏悔 |
一、佛教忏悔观 |
二、儒家自省与佛教忏悔之比较 |
第二节 儒家自省与基督教忏悔 |
一、基督教忏悔观 |
二、儒家自省与基督教忏悔之比较 |
第七章 儒家自省意识的思想地位与现代价值 |
第一节 儒家自省意识的内在结构与思想定位 |
一、概念范畴体系 |
二、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内在理论结构 |
四、与其他儒家思想的关系 |
第二节 儒家自省与工夫论 |
一、儒家工夫论 |
二、儒家工夫论研究进展 |
三、自省是最重要的儒家工夫 |
第三节 儒家自省意识的现代价值 |
一、严私德 |
二、守公德 |
三、明大德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年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的进展与缺陷 |
附录二 《曾国藩日记》中的自省工夫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生发的原因 |
2.1 客观原因 |
2.1.1 艰难时事的触动 |
2.1.2 良师益友的启迪 |
2.1.3 维新志士的影响 |
2.2 主观原因 |
2.2.1 深受关学的浸染 |
2.2.2 忧国忧民的情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刘光蕡的政治现代化思想 |
3.1.1 采西制以革除时弊 |
3.1.2 设讲会以维道济时 |
3.1.3 倡法制以安定社会 |
3.2 刘光蕡的经济现代化思想 |
3.2.1 “因财而圣”的商本论 |
3.2.2 设厂救国的实业论 |
3.2.3 科学谋划的经营论 |
3.3 刘光蕡的科技现代化思想 |
3.3.1 泰西机器必行于中国 |
3.3.2 “实验”科学取代“经验”科学 |
3.3.3 推广近代西方自然科学 |
3.4 刘光蕡的教育现代化思想 |
3.4.1 “弃虚务实”的教育理念现代化 |
3.4.2 “化民成俗”的教育路径现代化 |
3.4.3 层级管理的教育体制现代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评价 |
4.1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
4.1.1 以“道器兼有”为内容 |
4.1.2 以“救时济民”为职志 |
4.1.3 以“经世致用”为核心 |
4.1.4 以“六经注我”为方式 |
4.2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意义 |
4.2.1 支持全国的维新运动 |
4.2.2 播撒西北革命的种子 |
4.2.3 推动陕甘地区现代化转型 |
4.3 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的局限性 |
4.3.1 尚未脱离“西学中源”之藩篱 |
4.3.2 尚存“重实用轻学理”之偏颇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刘古愚生平及其评价的研究 |
(二)关于刘古愚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形成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晚清社会黑暗现实的刺激 |
(二)“当鼓作气,知耻有为”思想的提出 |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家庭文化教育的启蒙 |
(二)学校文化教育的启迪 |
(三)关中地方理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
三、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一)师友之助 |
(二)现实之感 |
第三章 刘古愚的德育思想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人性论 |
(二)义利、理欲观 |
二、德育目的:“化民成俗”与“维道济时” |
(一)“化民成俗” |
(二)“维道济时” |
三、德育目标:“明德”与“经世” |
四、德育内容 |
(一)政治教育 |
(二)爱国教育 |
(三)伦理规范教育 |
(四)品德教育 |
五、德育原则和方法 |
(一)德育原则 |
(二)德育方法 |
第四章 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评价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浓厚的历史继承性 |
(二)鲜明的时代性 |
(三)“与时为适”的超越性 |
(四)显着的地域性 |
(五)浓烈的爱国性 |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对德育理论的贡献 |
(二)改良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激发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
(三)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时务人才 |
(四)泽被后世,效力绵延 |
三、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近年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的进展与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省的内涵 |
二、自省方式 |
1. 静坐 |
2. 自讼 |
3.“儒门功过格运动” |
4.“立日谱” |
三、自省的价值功能 |
1. 改过迁善 |
2.“复性” |
3. 外在事功 |
四、儒家自省与宗教忏悔 |
五、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0)贺瑞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综述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贺瑞麟的学思历程和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晚清关中的时代背景 |
一、晚清关中的社会背景 |
二、晚清关中的学术背景 |
第二节 贺瑞麟生平及学思历程 |
一、人生转折:由为学科举至弃学科举的转变(1824-1852) |
二、求道明志:尊程朱,习古礼(1853-1864) |
三、经世务实,讲学传道(1865-1893) |
第三节 贺瑞麟的思想渊源 |
一、张载关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
二、程朱之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
三、师友之学对贺瑞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点:贺瑞麟的理学思想 |
第一节 贺瑞麟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天性本原 |
二、格致实功,涵养要法 |
三、身伦交修,出处合道 |
第二节 贺瑞麟对其他学术的批判 |
一、圣学内涵及渊源 |
二、贺瑞麟对陆王心学的批判 |
三、贺瑞麟对汉学的批判 |
四、贺瑞麟对科举的批判 |
第三节 贺瑞麟理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心术、学术和治术相统一 |
二、以“礼”贯通其思想与实践 |
三、经学思维突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心:贺瑞麟的理学思想在经世教化中的延伸 |
第一节 重建乡间社会秩序 |
一、关注民族、政治问题 |
二、社会经济问题 |
三、风俗、教化问题 |
第二节 倡导乡间古礼 |
一、贺瑞麟倡导古礼的缘由 |
二、贺瑞麟礼教实践中的例证 |
三、对贺瑞麟礼俗观的基本认识 |
第三节 贺瑞麟编纂《三原县新志》——礼教思想的缩影 |
一、《新志》纂修背景及概况 |
二、《新志》主要内容 |
三、《新志》的特征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落脚点:贺瑞麟的理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延伸 |
第一节 贺瑞麟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
一、蒙养教育 |
二、女子教育 |
三、书院教育 |
四、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差异 |
第二节 整理文献,传播理学 |
一、《清麓丛书》刊刻的缘起 |
二、《清麓丛书》内容及特色 |
三、《关学续编》的撰写及刊印 |
四、《清麓丛书》的价值 |
第三节 立足教育,培养后学 |
一、牛兆濂着述及主要思想 |
二、张元勋、孙乃琨着述及主要思想 |
三、贺瑞麟后学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道与救世:对贺瑞麟思想的反思 |
第一节 贺瑞麟与刘古愚思想比较 |
一、二人所处时代背景 |
二、二人的师友关系 |
三、二人思想的主要异同 |
第二节 对贺瑞麟思想的整体评价 |
一、对贺瑞麟思想的整体评价 |
二、贺瑞麟思想保守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由乡间儒士反观社会文化的启示 |
一、乡贤文化精神需继承 |
二、如何看待教化 |
附录 贺瑞麟年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论李二曲的文化教育思想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李颙灵明本体思想研究[D]. 李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王阳明气思想研究[D]. 葛跃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儒家工夫论引论[D]. 王瑜.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4]论刘古愚对关学精神的传承与转化[J]. 武占江.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5]关学与心学的交会研究 ——以南大吉、冯从吾、李二曲为中心的哲学考察[D]. 秦蓁.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儒家自省意识研究[D]. 董兴杰. 河北大学, 2020
- [7]刘光蕡现代化思想研究[D]. 王婧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D]. 杨林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近年儒家自省意识研究的进展与缺陷[J]. 董兴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10]贺瑞麟思想研究[D]. 苗彦恺. 西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