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华南金融计算机》征集通知

2003年《华南金融计算机》征集通知

一、2003年《华南金融电脑》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牛翠萍[1](2018)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中国仍然处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需要从历史中借鉴探索民主政治的经验。今天的协商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革命的烙印,都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起点,是协商民主和政治协商的典范,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式,并规定了暂代行人大的职能。因此,对这次会议召开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从大历史视角对会议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中国时局的变化为行文背景,围绕“为什么要召开”、“谁召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共与各方民主人士协商建国中的求同存异过程。从会议的全过程看,“既透视着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殊轨迹,又昭示着中国协商民主的旺盛生命力。”本文的结构设计,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来阐述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和不足作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正文。正文分为6章。第一章,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重点考察了政治协商思想来源,追溯到孙中山党派团体制思想,演变为中国党派政治协商思想。梳理了党派团体制思想在实践上发展为新形式的过程。抗战胜利后各方力量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各党派围绕国民大会、建国纲领、军队整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政治协商。虽然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决议,但政治协商会议的精神和原则却保留了下来。第二章,“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首先分析了中共发布“五一”号召的背景,即国共双方军事、经济、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中共的情况下召开的。中间党派对“五一”号召的反应绝大多数是热烈的,但有少数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中间党派对新政协的分歧,认为“五一”号召的核心主张并非中共所独有,由中共召集还是三党联合召集?尽管存在着分歧,但基本一致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中共发动和领导下,开展了以香港为中心的新政协运动,从而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的序幕。第三章,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的全面发动。首先对毛泽东对民主人士的8月复电及复电迟缓原因展开分析,指出新政协进入了“正式决定和实行时期”。其次,分析中共政治上准备新政协,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军事上发动战略决战以配合政治上的筹备。再次,为推进新政协运动,中共克服困难把大量民主人士运送到解放区与中共商讨建国大计,统一思想。最后,重点阐述中共与民主人士围绕新政协的召开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及建国程序等基本问题展开协商,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精神、求同存异原则达成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第四章,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进行,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形势迅速恶化,国民党发动了“和平运动”,美苏支持国共和谈,一部分中间派发生动摇,支持李宗仁的和谈活动。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中间党派纷纷回应,并公开明确承认中国共产党组织上的领导,全力投入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中,开始了和中共的全面协商建国。第五章,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国民党内外交困下,李宗仁试探“和平”,国共开启北平谈判,由于国民党缺乏诚意,谈判失败。中共与民主党派加快了协商建国步伐,新政协筹备会召开,各地各界以各种形式祝贺政协筹备会的召开。新政协筹备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新政协代表的产生问题。积极推动全国各界人民团体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第六章,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这次新政协会议尤为集中体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对政治协商精神的理解。商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选、奠基新中国三个历史性文件及其他重大事宜,尤其就“人民政协是否长期存在”、“要不要提社会主义”、“要不要联苏”等问题求同存异,是中共和各方民主力量政治协商的产物,是政治协商精神的彰显。第三部分,结论。纵观人民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的全过程,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建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相互尊重、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是协商建国的必要条件;各界社会团体的建立是多党合作的必要补充。

刘晓晗[2](2017)在《《中国体育报》体育广告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2000年12月15日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体育往来”、“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为成功申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国家设立“奥运专项基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重点需要。由此可见,中国政府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2001年7月,中国北京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成功。同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一员。在新世纪之初,中国以体育为契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发展纪元。广告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中国体育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创立的体育专业报纸,以报道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报纸本身专注于国内体育新闻报道,兼顾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军队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等方面的全方位报道。因此,刊登在《中国体育报》上的体育广告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抽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01年到2015年《中国体育报》上刊登的体育广告进行统计、梳理和分类,考察了体育赛事广告、体育会展广告、体育招生类广告、体育书籍刊物广告、体育网站广告、体育用品广告、非体育产品的体育广告等类型的体育广告的内容特点和宣传手法。《中国体育报》在21世纪的前15年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环境中不断适应,刊登了大量种类多样、形式丰富、设计巧妙的体育广告。但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媒体大量崛起抢占人们注意力的环境下,《中国体育报》作为一份纸媒在新闻时效性和丰富度方面失去优势,刊登的体育广告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姚婷[3](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认为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王洁[4](2016)在《民国时期《电影月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对民国时期的《电影月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电影月报》的创刊背景、编辑风格、撰稿人员、理论建构和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论文首先从电影业的兴起与繁荣、报刊的发展与繁荣两个方面分析了《电影月报》的创刊背景;其次,梳理了《电影月报》的创办流程,从专业性和趣味性两个方面探讨了《电影月报》的编辑风格;再次,以徐碧波、周剑云、洪深为例介绍了《电影月报》的撰稿人员;最后,提出《电影月报》发表的理论文章标志着中国本土影戏理论的形成的观点,并探讨了《电影月报》的影响与价值。

刘婷[5](2012)在《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德镇是千年瓷都,至今仍是中国陶瓷尤其是艺术瓷的生产重镇。在当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中,景德镇本地的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推动其产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58年《陶瓷美术》一刊诞生后,创刊与发展于景德镇的综合性陶瓷期刊就有《中国陶瓷》、《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陶瓷学报》、《瓷器》、《中国陶瓷工业》等刊物。这些刊物以物质实体属性,介于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本文《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1949年至2011年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历史沿革,结合每本刊物的创刊宗旨、编辑思想、经典栏目等要素,阐述景德镇期刊媒介在创刊与发展的半世纪对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工作者、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对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展概况,本文将景德镇期刊媒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49年至1969年,即期刊初创期;第二个时期为1970年至1989年,即期刊鼎盛期;第三个时期为1990年至2011年,即期刊衍变期。本章还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分析了每本刊物的创刊宗旨、文化定位、经典栏目等;第三至五章,以知名度、美誉度及影响力作为参考依据,结合办刊宗旨、文本结构,对《景德镇陶瓷》、《瓷器》、《中国陶瓷》艺术版这三本刊物进行了一一解析;第六章以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生存与发展为要点,分别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行方式、消费特征、受众特征等;第七章以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社会贡献为要点,分别论述了景德镇期刊媒介对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陶瓷艺术工作者、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汪前军[6](2012)在《《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文中提出从古代广告到1949年以后的现代广告,这中间有一个蕴育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中国广告的近代化。中国广告近代化有三层含义。其一是中国近代广告与古代广告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带有近代色彩。其二是中国近代广告并不是西方广告的中国版本,而是禀赋了古代广告的若干内容,为适应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作出一定的调整,从而有一个渐进而漫长的中国化过程。其三是中国广告近代化的主体演变。中国广告近代化也是中国人由最初的“学习”到最终“开创”中国人自己的广告的过程。因而,中国广告的近代化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前奏期(1815年至1873年)、发展期(1874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和成型期(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1902年至1916年的《大公报》正好处于中国广告近代化的发展期。该报是“一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动尝试向现代报纸转型,并获得初步成功的为数不多的国人报纸”的历史定位,使得通过分析该时期《大公报》广告发展的历史来研究中国广告近代化成为可能。同时,《大公报》从初始发展期到螺旋上升期再到动荡回暖期的发展变化,使得通过研究该时期《大公报》广告发展的历史来研究中国广告近代化具备了可行性。本文采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系统、宏观的视野,并借鉴新闻史的研究方法,从《大公报》诞生的时代背景,广告发展分期,广告思想演变,广告营销发展,广告创作和广告产业等六个方面着手研究,从而发现了《大公报》广告近代化的两个前提条件,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天津已经具备了近代广告产生并发展的客观条件和《大公报》将报纸视为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主观条件。《大公报》广告近代化存在两条线索,即大量引进外资广告的范本和理念的求“变”的线索和糅合中国文化传统,逐渐建构起中国特色广告的求“合”线索。《大公报》广告近代化由两股动力推动,即本土广告和外资广告这两股动力。在同一语境下,二者不断以对方为参照,消弭了双方的差异,从而趋向一致。本文的创新在于:其一、完整地将《大公报》(1902-1916)广告经营与发展的历史呈现出来,丰富了《大公报》(1902-1916)广告史的研究,为后续研究者完整建构《大公报》(1902-1949)广告史提供了便利。其二、首次通过《大公报》(1902-1916)全面分析研究了该时期中国广告近代化的流变轨迹和转型特征,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索引。

易旭明[7](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寇泽梅[8](2010)在《当代中国杂志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作为兼具图书和杂志特点的杂志书在图书市场表现活跃,特别是青春文学类杂志书在图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以郭敬明为首的青春文学写手纷纷出版杂志书,其出版发行的《最小说》一直处于文学类畅销书榜首,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同时,其他一些青春文学作家,比如饶雪漫、张跃然、郭妮、韩寒等也都出版了自己的杂志书。国内第一本被业界和学界公认的杂志书是图文并茂的《老照片》,这本杂志书自1996年出版发行以来,至今仍旧在陆续出版,截止2010年3月份,已经出版了69辑,在图书市场已经成为一本广为人知并得到读者广泛认可的优秀杂志书品牌,拥有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体。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的发展对传统图书出版行业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本文研究这一新型出版形式和出版理念在国内图书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杂志书在我国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原因,有助于拓宽图书发展研究的视野,拓宽图书发展的渠道。文章的绪论部分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文献综述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在相关杂志书的研究中,主要在其特色、营销策划、组织形式及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对杂志书这一新兴出版理念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杂志书的主要特点,梳理了这种出版形式的最初产生地和发展脉络,着重在对其产生的原因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理论原因和现实依据两个方面,理论方面的原因在于大众传播媒介分众化的明显趋势;现实原因在于图书出版业现状的萎靡不振,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时间节奏的加快。并通过归纳对杂志书在大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第二章着重对现有杂志书市场进行分析,首先对图书市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图书商品的需求,即图书消费者对图书的实际支付能力。换句话说,是指图书的类别市场,按照这样的界定,文章将杂志书分为三个类别,即:文学类杂志书、综合类杂志书、学术类杂志书;并对每一种杂志书的代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对杂志书的读者对象进行了研究,其中主要是以青春文学类杂志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涉及到的传播学理论是分众化传播理论和社会分类论,对于我国目前的青春文学类杂志书进行了分析整理,比如在青春文学类杂志书中颇具代表性的《最小说》,同时对其作者郭敬明做了介绍。其次对于各种类型的青春文学类杂书的读者特点进行了归纳,突出表现在孤独、忧伤、迷惘情节等方面,这也是青春文学类杂志书迎合读者的关键所在。第四章主要是对杂志书的文本的分析,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文学类杂志书、综合类杂志书、学术类杂志书的形式和内容。在形式上主要从杂志书的封面、封底、开本、定价、目录和版式、出版周期和发行方式分析,内容上根据不同杂志书的内容特点和体裁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整理。第五章主要是对国内杂志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特别是在数字出版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传统图书业和电子出版的相互相成,针对如何出版发行优秀的品牌杂志书,笔者提出的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论文的基本观点,展望国内杂志书的发展前景。

徐艳琴[9](2009)在《新形势下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省级农村报是我国涉农报纸的主力军,拥有全国将近九亿的受众市场,然而这一重要的报纸种类却在媒体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弱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旋律的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展开,这对于省级农村报而言,无疑是责任,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试图分析在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省级农村报如何适应形势发展,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在更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增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农村报业市场,开辟自身发展的一片蓝海。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分析了目前我国省级农村报的发展现状,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省级农村报自身经营不善,并从传媒生态、政策环境以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对省级农村报的发展机遇及进步开拓农村报业市场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开拓农村报业市场,是摆在各省级农村报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笔者试图从改革的角度构建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的框架——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根本,围绕农村报的内容、发行、广告等方面推进改革。由于农村报在我国具有特殊地位,其自身的改革发展需要社会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用一章的篇幅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发挥政府在省级农村报的改革中的作用。

周赞辉[10](2008)在《新世纪《南方日报》的改版及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的发行量已经连续23年居全国省级党报之首,这与该报积极实施报业改革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方日报》实施的改版措施,以便总结其经验,并揭示其改版成果对全国省级党报改版的启示。新世纪以来,全国党报都面临着社会转型、媒介竞争、经费短缺、角色定位不准、宣传效果不佳等多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南方日报》进行了连续改版,提出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从支撑媒体的“铁三角”——新闻品质、管理体制、经营制度入手对报纸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改版获得了巨大成功,《南方日报》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市场。但和任何改革一样,《南方日报》的改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新闻品质还不稳定,市场化经营还不充分,管理架构还不完善等等。尽管如此,《南方日报》在新世纪的改版是省级党报进行报业改革的成功探索,对全国各级党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2003年《华南金融电脑》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华南金融电脑》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的由来与战后政局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与内容
        (一)国民会议思想的来源
        (二)国民会议思想的内容
    二、党派团体代表制的流变
    三、战后政局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一)三种建国方案与重庆谈判
        (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与影响
        (三)国内各界对政协的反应及影响
    四、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1948年政局
        (一)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与发动全面内战
        (二)国民党制造李闻血案,中间知识分子分化
        (三)解放战争胜利进展与民主运动的高涨
        (四)中间党派逐渐抛弃中间路线
第二章 “五一”号召:中间党派与中共达成初步共识
    一、中共发布“五一”号召
        (一)廖承志的一封电报和中共“五一”号召
        (二)“五一”号召发布的时机
    二、中间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的反应及分歧
        (一)第一种反应:绝大多数民主党派回应迅速而热烈
        (二)第二种反应:少数中间党派的观望和怀疑
        (三)中间党派对“五一”口号反应上的分歧
    三、香港的新政协运动
        (一)中共成立专门机构
        (二)通过《华商报》等各种形式展开讨论
        (三)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召开座谈会
第三章 毛泽东8月复电与新政协召开的前期准备
    一、毛泽东回复民主人士的两封电报
        (一)毛泽东对民主人士通电的回复
        (二)毛泽东通电回复迟缓的原因
    二、中共为新政协召开的准备
        (一)设计新中国基本格局
        (二)解放区汇聚民主力量
    三、新政协召开时间、地点和召集人的协商和调整
        (一)召开时间和地点的协商及调整
        (二)召集者和参加者的协商及调整
    四、新政协建国程序的协商及调整
        (一)建国程序的调整
        (二)建国程序调整的原因
第四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共识与协商建国
    一、国民党的“和平运动”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一)国民党的穷途末路
        (二)国民党的“和平运动”
        (三)中间党派的反应
    二、美苏的反应:主张国共和谈
        (一)美国弃蒋扶李,主张国共和谈
        (二)斯大林建议抓住“和平的旗帜”
    三、中间派公开承认中共的领导
        (一)中共决定将革命进行到底
        (二)《关于时局的声明》与中间党派的反应
    四、中间党派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原因
        (一)国共双方实力消长变化
        (二)共产党的不断争取,中间党派的亲身参与
        (三)中间党派建国模式的选择比较
        (四)中间党派的自觉选择
第五章 时局的根本变化与新政协召开的实质性筹备
    一、背景:国共“和谈”破裂
        (一)李宗仁试探“和平”与中共回应
        (二)国共和谈的破裂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召开新政协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三)各地各界对新政协筹备会的反应
    三、新政协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商定及评析
        (一)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原则和方式
        (二)新政协会议参加代表分析
    四、各人民团体的建立
        (一)恢复和成立了全国性人民团体
        (二)组建新的人民团体
第六章 政治协商精神的实践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二、奠基新中国的三个历史性文件的起草与制定
        (一)《共同纲领》:新中国根本大法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的制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三、起草《共同纲领》过程中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还会长期存在吗?
        (二)要不要提社会主义?
        (三)要不要“一边倒”?
    四、拟定国旗、国歌、国徽和国都纪年
        (一)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
        (二)国都、纪年的拟定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体育报》体育广告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
        2.1.1 直接影响
        2.1.2 间接影响
    2.2 关于“广告”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广告”定义研究
        2.2.2 关于当代中国广告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广告传播的研究
        2.2.4 关于“体育广告”的相关研究
        2.2.5 关于“体育广告传播”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抽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内容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基本理论界定
        4.1.1 体育广告的定义
        4.1.2 体育广告的分类
    4.2 《中国体育报》概况
        4.2.1 《中国体育报》经营概况
        4.2.2 《中国体育报》版面设置变化(2001 年-2015 年)
    4.3 《中国体育报》(2001 年-2015 年)体育广告综述
        4.3.1 体育广告的类型
        4.3.2 体育广告的总体特点
        4.3.3 体育广告的发展原因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种类和形式丰富,设计巧妙
        5.1.2 经历曲折发展,数目呈减少趋势
        5.1.3 反映时代发展和人们的体育观念
    5.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小结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民国时期《电影月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电影月报》的创刊背景
    第一节 电影业的兴起与繁荣
    第二节 报刊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章 《电影月报》的创办与编辑
    第一节 《电影月报》的创办
    第二节 《电影月报》的编辑
第三章 《电影月报》的撰稿人员
    第一节 主要撰稿人员
    第二节 次要撰稿人员
第四章 《电影月报》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理论建构的分类
    第二节 理论的影响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电影月报》撰稿者简表(排名不分先后)
附录2:《电影月报》刊载影片简表(排名不分先后)
附录3:《电影月报》十二期总目录简表
后记

(5)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主题内已有的文献综述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1.4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展概况
    2.1 期刊初创期:1949 年至 1969 年
    2.2 期刊鼎盛期:1970 年至 1999 年
    2.3 期刊衍变期:1990 年至 2011 年
3《景德镇陶瓷》研究
    3.1 创刊宗旨
    3.2 文本结构
    3.3 《景德镇陶瓷》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4《瓷器》研究
    4.1 创刊宗旨
    4.2 文本结构
    4.3 《瓷器》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5《中国陶瓷》艺术版研究
    5.1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中国陶瓷》发展定位比较
        5.1.1 创刊宗旨与运营模式
        5.1.2 风格定位与受众定位
    5.2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中国陶瓷》文本定位比较
        5.2.1 版式比较
        5.2.2 栏目比较
        5.2.3 稿源比较
    5.3 《中国陶瓷》艺术版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6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生存与发展
    6.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发行方式
        6.1.1 邮发方式
        6.1.2 非邮发方式
    6.2 景德镇期刊媒介消费
        6.2.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要素
        6.2.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影响因素
        6.2.3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消费特性
        6.2.4 景德镇报刊媒介消费
        6.2.5 景德镇杂志媒介消费
    6.3 景德镇期刊媒介受众
        6.3.1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受众层次分析
        6.3.2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受众需求动机分析
7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社会贡献
    7.1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
        7.1.1 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7.1.2 陶瓷艺术品格的提高
    7.2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陶瓷艺术工作者
    7.3 景德镇期刊媒介与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
        7.3.1 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发展的客观基础
        7.3.2 景德镇当代陶瓷的产业结构
        7.3.3 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发展概况
        7.3.4 景德镇期刊媒介对景德镇当代陶瓷产业的社会作用
    7.4 景德镇期刊媒介的评价综述
附录一:景德镇期刊媒介基本信息一览表
附录二:景德镇期刊媒介生存状况一览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6)《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1.4 难点与创新
2 《大公报》的历史定位与时代背景
    2.1 《大公报》的历史定位
    2.2 时代背景
    2.3 本章小结
3 《大公报》广告经营发展的历史分期
    3.1 初始发展期(1902年6月至1908年1月)
    3.2 螺旋上升期(1908年2月至1911年9月)
    3.3 动荡回暖期(1911年9月至1916年9月)
    3.4 本章小结
4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思想近代化
    4.1 广告概念的近代化:由“告白”至“广告”
    4.2 广告版面价值观的近代化:由“线性”至“立体”
    4.3 广告道德观的近代化:由“自发”至“自觉”
    4.4 本章小结
5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营销近代化
    5.1 广告载体从单一到多样
    5.2 尝试引入分类管理和注重品牌营销
    5.3 广告尚未成为报纸主要收入来源的时代映照
    5.4 本章小结
6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创作近代化
    6.1 日趋分野的广告文体
    6.2 文言与白话杂陈的广告语言
    6.3 由硬销趋向说服的广告创意
    6.4 逐渐引入美学理念的广告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大公报》与中国广告产业近代化
    7.1 “势均力殊”的广告主构成
    7.2 新旧参半的读者群
    7.3 初具雏形的广告媒体代理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新生事物及慈善事业类广告
附录二 声明类广告
附录三 韦廉士大医生红色补身丸系列软文广告
附录四 韦廉士红色清导丸系列广告
附录五 其他软文系列广告

(7)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八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一 中国电视诞生
        二 曲折发展之路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一 制度环境剧变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三 电视建设进展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一 制度环境变革
        二 电视任务、内容
        三 观众需求扩张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一 制度环境基础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三 需求均衡评析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二 广告产生过程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一 需求扩张加速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四 政策与对策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一 市场需求升级
        二 有线电视兴建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三 制度均衡分析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一 制度环境变更
        二 制度均衡分析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一 生产能力提升
        二 消费模式拓展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当代中国杂志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有关杂志书(mook)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杂志书(mook)特色的研究
        二、关于杂志书(mook)的营销策划的研究
        三、关于杂志书(mook)的组织形式的研究
        四、关于杂志书(mook)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五、关于杂志书(mook)的发展方向的研究
第一章 杂志书(mook)及其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杂志书(mook)及其特点
        一、杂志和图书的不同点
        二、杂志书(mook)的特点
    第二节 杂志书(mook)的产生
    第三节 杂志书(mook)产生的原因
        一、杂志书(mook)得以生存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杂志书(mook)得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原因
    第四节 杂志书(mook)在大陆的发展历程
        一、1996年—2006年:杂志书名目繁多 知名品牌却少见
        二、2006年至今:青春文学唱主角 其他类型纷纷涉足
第二章 杂志书(mook)的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图书市场的内涵
    第二节 杂志书(mook)市场
        一、文学类杂志书(mook)
        二、综合类杂志书(mook)
        三、学术类杂志书(mook)
第三章 杂志书(mook)的读者分析——以青春文学类杂志书为例
    第一节 "分众化"及"社会分类论"
        一、"分众化"的内涵
        二、社会分类论
    第二节 青春文学类杂志书(mook)的读者分析
        一、郭敬明与《最小说》
        二、青春文学类杂志书(mook)的受众分析
        三、孤独、忧伤、迷惘情结突出
第四章 杂志书(mook)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综合类杂志书(mook)的文本分析——以《老照片》为例
        一、《老照片》的形式特点
        二、《老照片》的内容分析
        三、美好的形式在于对内容的深刻理解
    第二节 青春文学类杂志书的文本分析
        一、青春文学类杂志书的形式
        二、青春文学类杂志书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 学术集刊杂志书的文本分析
        一、学术集刊的形式特点
        二、学术集刊的内容分析
第五章 国内杂志书(mook)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节 国内杂志书(mook)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行渠道单一化
        二、跟风出版现象严重:重形式,轻内容
        三、品牌意识不强
    第二节 杂志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比较简析
        二、杂志书的发展策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参考文章
注释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新形势下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良性循环的理论阐述
    第二节 关于本次研究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省级农村报的发展现状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处于传媒竞争弱势中的省级农村报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省级农村报
    第三节 自身经营不善是省级农村报处于弱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 省级农村报进一步开拓农村报业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报纸在农村发展中的不可或缺
    第二节 省级农村报的发展优势
    第三节 农村受众市场的逐渐成熟
第四章 积极发挥政府在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中的作用
    第一节 政府在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中的作用
    第二节 省级农村报应正确认识并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五章 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策略
    第一节 市场调查是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的基础
    第二节 品牌建设是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的根本
    第三节 创新省级农村报的发行及广告策略
附录:农村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10)新世纪《南方日报》的改版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改版:新世纪党报发展的必经之路
    1.1 当前党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2 各级党报纷纷改版以应对挑战
    1.3 《南方日报》早期改版概况
2 新世纪《南方日报》改版的特色分析
    2.1 新世纪《南方日报》六次改版概况
    2.2 提出“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办报理念
    2.3 提升新闻品质
    2.4 优化管理体制
    2.5 创新经营策略
3 新世纪《南方日报》改版效果评估
    3.1 报纸变得面目一新
    3.2 得到了目标读者的认可
    3.3 改版带动了经济收益
    3.4 报社内部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3.5 《南方日报》改版的不足
4 《南方日报》的改版对省级党报改革的启示
    4.1 启示一: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
    4.2 启示二:必须找准定位,坚持不懈地走向市场
    4.3 启示三:必须坚持新闻品质、经营、管理一起抓
    4.4 启示四:用好人才,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2003年《华南金融电脑》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一次会议研究[D]. 牛翠萍. 吉林大学, 2018(12)
  • [2]《中国体育报》体育广告研究(2001-2015)[D]. 刘晓晗.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3]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4]民国时期《电影月报》研究[D]. 王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5]在瓷与“纸”之间—当代景德镇期刊媒介研究[D]. 刘婷.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11)
  • [6]《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D]. 汪前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7]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8]当代中国杂志书研究[D]. 寇泽梅. 安徽大学, 2010(11)
  • [9]新形势下省级农村报市场开拓与经营研究[D]. 徐艳琴. 厦门大学, 2009(11)
  • [10]新世纪《南方日报》的改版及其启示[D]. 周赞辉. 暨南大学, 2008(03)

标签:;  ;  ;  ;  

2003年《华南金融计算机》征集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