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烹饪油烟的净化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章永洁,胡承杰,胡涛,张晓铁,蔡玉标,黄友根[1](2021)在《家庭油烟净化技术与效果测试研究》文中指出在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基础上,针对我国家庭厨房油烟污染现状,基于对环吸控烟技术、风机性能优化与降噪技术、颗粒物多级净化技术及VOCs净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一种多重机械式过滤耦合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的家庭吸油烟机。结果表明:吸油烟机的油烟净化效率达到96.1%、非甲烷总烃净化效率为56.3%,对家庭烹饪油烟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良好。
杨超,林子吟,邬坚平,张钢锋,何校初[2](2022)在《餐饮油烟净化技术中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产生臭氧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餐饮行业的发展持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同时商居矛盾、异味投诉等一系列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目前餐饮企业在治理餐饮油烟方面可选用的净化设施类型较多,紫外光解与高压静电的复合式产品在油烟净化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在净化油烟污染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臭氧的二次污染。在某实际应用场景下,对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不同运行组合情况下的臭氧浓度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紫外光解与高压静电单独使用时均会产生臭氧;相同标准设计风量下,紫外光解产生的臭氧浓度比高压静电高96%以上;相同参数的紫外线灯使用数量越多,产生的臭氧浓度越高;臭氧浓度与烹饪工况有一定相关性。
贾康阔[3](2021)在《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文中指出烹调油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最频繁和最密切的污染源之一,严重影响室外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油加热后油烟产生的VOCs、甲醛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明确食用油烟中VOCs和甲醛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并分析用油种类、油温、加热次数和用油等级对其的影响,为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烹饪行为和烹饪习惯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鉴于此,本文选用普遍食用的5种一级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葵花籽油)、2种三级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和1种动物油(猪油)共8种食用油为研究对象,首先在8 m3环境舱内利用恒温电热板作为食用油的加热和控温装置,采集并利用GC-MS测定不同油温190、220和260℃下烹调油烟中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TVOC含量,同时测试不同油温下烹调油烟中的甲醛浓度,进而分析不同种类食用油在3个不同温度下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水平;然后基于室内气态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确定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散发速率和排放因子,且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利用暴露裕度评价方法对实际厨房烹调油烟产生的甲醛、苯系物进行暴露裕度评估;最后采用平衡方程在给定体积的厨房内对不同油温和换气次数下烹调油烟中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进行了预测,并明确了通风对控制烹调油烟及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重要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油温自190℃至260℃环境舱内烹调油烟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的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002~0.059 mg/m3、0.090~0.540 mg/m3、0.008~0.125 mg/m3和1.735~18.519mg/m3,甲醛平均浓度范围为0.081~0.523 mg/m3。(2)对于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的浓度,均随油温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且相同油温下,三级食用油均大于一级食用油,二烧(二次加热)和三烧(三次加热)均大于一烧(一次加热)。(3)相同油温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的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浓度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的大豆油和花生油;动物油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低于植物油,相同油温下产生苯系物、TVOC和甲醛浓度基本低于植物油。(4)在油温分别为190、220和260℃时,各类食用油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02mg/min、0.003 mg/min和0.013 mg/min;甲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51 mg/min、0.103mg/min和0.171 mg/min;二甲苯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07 mg/min、0.011 mg/min和0.034 mg/min;TVOC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1.797 mg/min、3.857 mg/min和7.192 mg/min;甲醛平均散发速率分别为0.050 mg/min、0.115 mg/min和0.199 mg/min。(5)油温自190℃至260℃各类食用油苯、甲苯、二甲苯、TVOC和甲醛排放因子均值范围分别为0.016~0.133 mg/(min·kg油)、0.507~1.710 mg/(min·kg油)、0.073~0.339mg/(min·kg油)、17.966~71.923 mg/(min·kg油)和0.458~1.820 mg/(min·kg油)。(6)烹调油烟中苯、甲苯、二甲苯和甲醛的致癌风险均随油温的升高以及烹饪时长的增加而增大。总体来看,甲醛和甲苯的致癌风险相对较高。(7)在本文自然通风厨房污染物浓度预测场景下,厨房内烹调油烟中苯、甲苯、二甲苯峰值浓度均未超过标准限值;TVOC峰值浓度是标准限值的2.37~9.47倍;在油温较高且通风不良时甲醛峰值浓度最高为标准限值的1.42倍。(8)建议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等进行排风和通风,尤其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厨房的良好通风对降低烹调油烟相关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致癌风险十分必要,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王亚琪,常甜,陈庆彩[4](2021)在《餐饮源VOCs组成特征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餐饮油烟排放是环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之一,严重威胁着环境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结合餐饮油烟VOCs的组成特征,总结近几年餐饮油烟VOCs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难点,同时阐述了油烟VOCs净化组合工艺的优势和必要性。最后针对现有问题对油烟VOCs净化组合工艺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发展绿色高效油烟净化技术提供参考。
欧阳雨川[5](2020)在《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餐饮油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除含油颗粒物之外,餐饮油烟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其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与O3的重要前体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研究高效的油烟净化器对餐饮油烟的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针对“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在各设备运行参数下结合进入设备前后的油烟浓度、VOCs各组分浓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探究了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综合最佳参数后与DBD装置联用,对VOCs浓度较高的烧烤油烟进行了实验治理,研究了两种设备联用对油烟和VOCs的治理效率。同时,本实验分析了烧烤油烟VOCs的产生特征,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计算了实验设备各采样点VOCs的致癌风险(Lifetime Cancer Risk,LCR)、非致癌风险(Hazard Index,HI)和O3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板-板”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设备参数如:电压(10 kV-14 kV)、设备内烟气流速(1.3 m/s-2.0 m/s)、静电模块数(1-2组),对设备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显示对于30 mg/m3左右的餐饮油烟,在设备参数:静电模块数2组、通过设备流速1.425 m/s、电压13 kV的条件下,“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最高治理效率可达98%,出口基准浓度<0.5 mg/m3,理想治理风量1475 m3/h。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实际最大治理风量主要受设备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程度影响。(2)在综合考虑后,采用最佳参数即两组静电模块、电压为13 kV、设备中心断面流速1.9 m/s、通过风量900 m3/h左右时,实验中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烧烤油烟VOCs平均治理效率可以达到41.5%;在同时段30 kV下DBD设备对VOCs的平均治理效率达到了76.6%,两种设备联用对VOCs理效率为86.3%,对油烟去除效率达到97.7%,其对VOCs单独组分治理效率可能与目标物化学键稳定性与化学反应活性有关。(3)检出的烧烤油烟VOCs共68种,总浓度为11402.06μg/m3,成分以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致癌风险值(LCR)计算结果表明,油烟VOCs中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LCR值位于1?10-6~1?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苯的LCR值大于1?10-4,具有高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值(HI)值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丙烯醛和苯HI值(596.6和5.4)均大于1,存在很强的非致癌风险。实验中烧烤油烟VOCs的OFP总值为50401.51μg/m3,主要OFP贡献物质有:丙烯(35.5%)、1-丁烯(14.8%)、丙烯醛(13%)。(4)对于致癌风险物质苯,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仍存在;与DBD联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降至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消除。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仍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另外,丙烯醛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治理后仍然存在,但HI值降低了92.6%。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减少了51.4%的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与DBD联用后,对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削减率达到了92.7%。
郝瑞森[6](2020)在《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校食堂厨房内烹饪时间长,烹饪量大,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汽以及油烟污染物。不仅污染室内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需通过排油烟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实现对污染物的捕集和净化排放。基于此,本文选取天津市某高校食堂为研究对象,对该食堂进行实地调研,选取食堂内大锅灶间作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以了解食堂类厨房排油系统实际运行状态,为开发适用于中式烹饪商业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典型食堂厨房建筑基本信息、灶具、排油烟系统、补风系统和厨房运作流程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高校类食堂厨房布局及工作形态。为研究厨房排油烟系统提供一定的背景基础。(2)依据调研结果,选取典型操作间(大锅灶间)为测试对象,对该操作间及其排油烟系统制定测试方案并进行长达10个月的连续性测试。测点分布为排油烟系统测点、厨房室内热舒适环境测点、补风系统测点、室外气象参数测点。测试参数分别为风速、温度、湿度、油烟浓度及系统能耗。为研究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提供充足的实验数据。(3)对厨房室内热舒适参数(厨房室内温度、湿度、风速)结合操作间内实际运行流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烹饪期间,厨师工作区温度比室内温度高2.5℃~5.7℃,厨师工作区湿度比室内湿度要低3.8%RH~23.3%RH。春、夏、初秋季节厨师工作区温度大多高于标准规定的耐受温度上限值32℃;秋末、初冬温度较为舒适。冬季出现低于标准规定的下限18℃的情况。运行灶具个数及菜品烹饪方式对厨师工作区温度均有影响,相对于灶具的开启个数,灶具内的烹饪方式对厨师工作区热湿环境影响更大。(4)对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温度、风速、通风量、油烟浓度、能耗)结合测试时记录的操作间工作现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排油烟系统油烟源、罩口断面、罩内吸风口以及排放口温度趋势一致,控制点和室内测点温度趋势一致。所测得排油烟系统控制风速为0.40~0.68 m/s;罩口断面风速为0.43~0.46m/s;吸风口处风速为6.5~12.8 m/s;出口段水平干管风速为6.2~7.3 m/s;垂直干管风速为12.3~14.6 m/s。不同吸风口因距离主管道的位置不同导致其风速不同。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该操作间补风量与排风量的比值在76.08%~94.24%之间。同时发现不同烹饪类型所产生油烟量不同,顺序为爆炒>油炸>炖菜>煮。
柴美彤[7](2020)在《复合氧化物催化脱除餐厨油烟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不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危害,同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筛选出能低温度高效率催化挥发性有机物的催化剂是当下的研究热点。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价格低廉,热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多种活性组分协同催化,在有机污染物催化净化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以己醛、丙酮和甲苯为油烟模拟物,制备了以分子筛、氧化物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和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油烟进行催化净化的研究,对比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与贵金属负载的分子筛催化剂相比,LaMnO3钙钛矿具有更良好的己醛催化性能。通过A、B位改性使其己醛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其中La0.8K0.2MnO3改性效果最佳,K的掺杂使其产生更多的Mn4+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表面吸附氧,促进己醛的高效催化,T90仅为120℃。2、对于丙酮物系,锰钴系钙钛矿比贵金属(Pt、Pd)负载的γ-Al2O3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效果,且LaMnO3的催化活性优于LaCoO3,进一步研究发现Mn以MnO2的形式浸渍在LaCoO3的丙酮催化活性优于LaCo0.6Mn0.4O3(S-G)和 MnO2/LaCoO3(DP),210℃时丙酮转化率达到94.67%。3、基于钙钛矿对己醛和丙酮催化的较好效果,考察了锰钴系钙钛矿,以及Pd离子的存在形态对甲苯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甲苯,LaCoO3的催化活性优于LaMnO3,且Mn离子少量掺杂的LaCo0.8Mn0.2O3的甲苯催化活性最优,T50=230℃,且T90为280℃。Pd的掺杂和负载促进甲苯的催化,但相较于LaCo0.8Mn0.2O3改性效果较差,T90=290℃,未能体现贵金属在有机物催化方面的优越性。总之,钙钛矿表现出了较好的油烟催化性能,而贵金属未能发挥其在有机催化方面的良好性能。
贺梓健[8](2020)在《室内细颗粒物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供暖季较长,煤炭及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排放大量的细颗粒物,造成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也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携带了重金属与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室外PM2.5会通过人员携带、门窗渗透等途径进入室内,同时,室内人员吸烟、烹饪等活动也会产生大量PM2.5,室内空气质量面临内忧外患。近些年随着空气净化器的普及,使用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居住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对居住建筑室内PM2.5及其附着的有害物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长春市区具有代表性的4处住宅,分别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在供暖季进行高层住宅室内外颗粒物垂直分布监测;监测分析不同室内源产生的颗粒物在不同净化方式下的变化趋势;检测室内净化器吸附颗粒物中的污染物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得到了以下结论:1.室内外PM2.5浓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存在显着性差异,冬春两季室内外PM2.5浓度显着高于夏秋两季,且冬春两季室内外PM2.5浓度波动明显。室内PM2.5浓度与室外PM2.5浓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冬春两季室外源对室内PM2.5的贡献值高于夏秋两季,但贡献率相比于夏秋两季明显偏低,这与不同季节的室外PM2.5浓度以及室内外换气次数有关。2.供暖季高层住宅的室内外PM2.5浓度水平较高,室外浓度大部分时段处于污染状态,室内浓度部分时段处于污染状态。室内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楼层之间的分布有所不同,较低楼层的金属元素浓度高于较高楼层金属元素浓度,不同元素的浓度同样存在显着性差异。11种金属元素中As、Cd、Cu与Pb元素的富集因子>10,表明这4种元素受人为源影响较为严重,其余7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10,表明其来源可能为自然源。主成分分析法表明,高层居住建筑室内金属元素主要来源分为4个主成分,其中煤炭燃烧占比31.441%,汽车排放及交通运输占比21.595%,土壤尘、农业生产所排放的颗粒物以及大气尘占比13.427%,冶金化工、矿石开采占比12.614%。3.香烟、焚香及烹饪油烟是室内PM2.5的主要污染源,烹饪油烟的贡献最严重,香烟贡献相对较轻。在冬季与夏季,同一种污染源对室内PM2.5的贡献存在显着差异,冬季室内PM2.5浓度显着高于夏季,这与不同季节室外PM2.5浓度值不同有关。当空气净化器参与净化过程时,室内PM2.5浓度的平均值与最大值显着降低。在夏季,采取自然通风加净化器的方式对焚香与油烟的净化效果最佳;采取净化器净化对香烟的净化效果最佳。在冬季,采取净化器净化是控制三种污染源PM2.5的最佳净化方式。三种室内污染源PM2.5会对人群健康产生威胁,开启空气净化器可将人群健康损害降低43.47%~86.46%。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PM2.5控制及人群健康的干预效果是积极的。4.空气净化器所吸附的颗粒物中,8种重金属的供暖季总浓度为771.27mg/kg,非供暖季的总浓度为441.10mg/kg。供暖季浓度顺序为Pb>Zn>Cu>Mn>Ni>As>Cr>Cd,非供暖季浓度顺序为Zn>Pb>Mn>Ni>Cu>Cr>As>Cd。供暖季的重金属致癌与非致癌暴露量都要高于非供暖季,儿童的暴露量高于成人的暴露量。8种重金属元素会对儿童产生非致癌风险,4种致癌重金属会对成人及儿童产生致癌风险。供暖季16种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06.69μg/kg,毒性当量浓度为16.37μg/kg,非供暖季为68.72μg/kg,毒性当量为9.20μg/kg。其中4环PAHs对总浓度的贡献最大,5环和6环PAHs的贡献较大,2环和3环PAHs的贡献较低。供暖季PAHs会对成人与儿童产生高致癌风险,非供暖季会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刘昭[9](2020)在《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文中认为准确掌握和评估各类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精准治污和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餐饮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兰州市餐饮企业数量逐年增加,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建立兰州市高分辨率餐饮源排放清单,评估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为决策者制定针对餐饮源的管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本论文基于对兰州市餐饮企业的调查结果,依据排放因子法和物料平衡法建立了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坐标纠偏”法对大、中型餐饮企业的进行精确定位,小型餐饮企业则按照“道路定位”法进行空间定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兰州市餐饮源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为识别餐饮源排放的VOCs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和臭氧(O3)的敏感物种,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IR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FAC法)估算了2016年兰州市餐饮源排放的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SOA生成潜势(SOAFP)。为定量评估餐饮源排放污染物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将餐饮源排放清单纳入到本课题组建立的兰州市人为源高分辨率网格化排放清单中,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了餐饮源排放对冬季兰州市颗粒物浓度的贡献。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兰州市餐饮源排放的PM10、PM2.5、VOCs、OC、BC、CO、NOx和SO2的量分别为783.40 t、626.72 t、753.06 t、441.70 t、12.45 t、10590.28 t、281.55 t和1443.37 t。从餐饮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PM10、PM2.5、VOCs、OC和BC在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排放较高;CO和SO2在城关区、榆中县、永登县排放较高。从不同规模餐饮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看,兰州市小型餐饮企业PM10、PM2.5、OC、BC、CO、NOx、SO2的排放量最大,中型餐饮企业的VOCs排放量最大。2.从VOCs的组分来看,O-VOC的OFP占比最大,芳香烃的SOAFP占比最大;OFP贡献排名前5的物种是乙烯、1-己烯、己醛、乙醛、丙烯醛,SOAFP贡献排名前5的物种是2,2,4-三甲基戊烷、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3.餐饮源排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浓度呈现“双峰双谷”型日变化特征,两个峰值时段分别为1114时和1821时,晚高峰时餐饮源对颗粒物浓度的贡献高于午高峰:午高峰时,餐饮源排放使得兰苑宾馆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8.23μg/m3和5.93μg/m3,铁路设计院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7.78μg/m3和12.80μg/m3,榆中校区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03μg/m3和0.75μg/m3;晚高峰时,餐饮源排放使得兰苑宾馆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16.14μg/m3和11.58μg/m3,铁路设计院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34.02μg/m3和24.42μg/m3,榆中校区站点处PM10和PM2.5浓度分别升高了2.10μg/m3和1.54μg/m3;其他时段,餐饮源对三个站点处颗粒物的贡献浓度均较低,两个谷值对应的时刻分别为10时和17时。4.冬季市区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餐饮源贡献的PM10和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及下风向的七里河区。
高嘉利[10](2020)在《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低快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业的兴旺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餐饮业油烟管理中存在的选址不当、油烟净化设施运行不当、监管不到位、联动执法机制缺失等问题,餐饮油烟污染已成居民投诉的高频问题,不但导致餐饮服务业经营者与相邻住户关系紧张,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也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不利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解决餐饮业油烟的污染问题,应该将突破口放在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上,以全方位多角度掌握我国各个地区油烟污染差异状况和治理情况为基础,再结合各个省市、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分类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第一步,必须彻底理解并掌握我国相关法律中涉及油烟污染的规定,同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遵照上述法律予以彻底的贯彻落实。第二步,应当对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立法体系、监督管理体制、相关基本法律制度、立法中的法律责任四个角度发掘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步,针对餐饮业油烟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首先,国家可总结各地区实践经验,出台专项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其次,修订已有的油烟污染排放标准。同时,各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立法实践来遏制油烟污染。最后,在具体的立法内容建议中应明确要建立高效的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管机制,并且完善基本法律制度、明确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法律责任,拓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救济途径。
二、烹饪油烟的净化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烹饪油烟的净化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油烟净化技术与效果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家庭烹饪油烟净化技术研究 |
1.1 环吸控烟技术 |
1.2 风机性能优化及降噪技术 |
1.3 颗粒物多级净化技术 |
1.4 VOCs净化技术 |
2 吸油烟机整机性能测试 |
2.1 油烟净化效率 |
2.2 非甲烷总烃(VOCs)净化效率 |
2.3 整机噪声指标 |
2.4 其他性能参数 |
3 结论 |
(2)餐饮油烟净化技术中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产生臭氧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测试仪器 |
1.2 测试场所 |
1.3 配置参数 |
1.4 测试方案 |
1.5 烹饪状态记录 |
2 数据与分析 |
2.1 紫外线灯和高压静电双开或双关时的臭氧浓度 |
2.2 高压静电单独开启时的臭氧浓度 |
2.3 紫外线灯单独开启时的臭氧浓度 |
2.4 高压静电和紫外线灯单独开启时的臭氧浓度对比 |
2.5 烹饪状态与臭氧浓度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展望 |
(3)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烟VOCs生成机理 |
1.2.2 烹调油烟的成分及浓度水平 |
1.2.3 烹调油烟的排放特征 |
1.2.4 烹调油烟的健康影响 |
1.2.5 烹调油烟的通风控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现状分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和研究方法 |
2.1 实验环境舱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2.3.1 实验方法 |
2.3.2 分析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5 理论模型 |
2.6 暴露评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浓度水平 |
3.1 烹调油烟产生苯系物的浓度水平 |
3.1.1 油温的影响 |
3.1.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1.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2 烹调油烟产生TVOC的浓度水平 |
3.2.1 油温的影响 |
3.2.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2.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3 烹调油烟产生甲醛的浓度水平 |
3.3.1 油温的影响 |
3.3.2 食用油等级的影响 |
3.3.3 加热次数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排放特征 |
4.1 散发速率计算 |
4.2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散发速率 |
4.2.1 苯系物散发速率 |
4.2.2 TVOC散发速率 |
4.2.3 甲醛散发速率 |
4.3 烹调油烟产生VOCs和甲醛的排放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烹调油烟暴露评估与浓度预测 |
5.1 暴露评估 |
5.2 浓度预测模型 |
5.3 烹调油烟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3.1 不同油温下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3.2 不同换气次数下室内污染物浓度预测 |
5.4 厨房通风对人体的健康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4)餐饮源VOCs组成特征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餐饮油烟VOCs的形成、组成特征及危害 |
1.1 餐饮油烟VOCs的形成 |
1.2 餐饮油烟VOCs组成特征 |
1.3 油烟的危害 |
1.3.1 环境效应 |
1.3.2 毒理学效应 |
2 餐饮油烟VOCs净化技术 |
2.1 回收技术 |
2.1.1 吸附法 |
2.1.2 吸收法 |
2.2 破坏技术 |
2.2.1 生物降解法 |
2.2.2 催化燃烧法 |
2.2.3 光催化降解法 |
2.2.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2.2.5 复合技术 |
1)等离子体-催化技术。 |
2)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技术。 |
3)热催化-光催化技术。 |
3 总结与展望 |
(5)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餐饮油烟概述 |
1.1.1 餐饮油烟的定义 |
1.1.2 餐饮油烟污染现状 |
1.1.3 餐饮油烟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
1.1.4 相关控制标准 |
1.2 国内外餐饮油烟的治理技术 |
1.2.1 国内治理技术 |
1.2.2 国外治理技术 |
1.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
1.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4.1 等离子体概念 |
1.4.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的设计与安装 |
2.1.1 油烟发生装置 |
2.1.2 油烟净化装置 |
2.1.3 烟道与采样点位 |
2.1.4 风机 |
2.2 实验工况的测定与方法 |
2.2.1 烟温和湿度的测定 |
2.2.2 烟气流速的测定 |
2.2.3 烟气流量与标况流量的测定 |
2.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烟道内的CFD模拟 |
2.3.1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
2.3.2 ANSYS Fluent简介 |
2.3.3 3D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
2.3.4 相关参数与边界条件 |
2.4 餐饮油烟浓度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
2.4.1 方法依据 |
2.4.2 仪器与设备 |
2.4.3 采样方法 |
2.4.4 分析方法 |
2.5 餐饮油烟中VOCs的检测仪器与方法 |
2.5.1 方法依据 |
2.5.2 仪器与设备 |
2.5.3 采样方法 |
2.5.4 分析方法 |
2.5.5 油烟发生浓度的控制方法 |
2.6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2.7 臭氧生成潜势评估方法 |
2.8 实验流程 |
2.8.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测试阶段 |
2.8.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测试阶段 |
第三章 高压静电处理油烟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
3.1 工况条件测定结果 |
3.1.1 等速追踪采样法的跟踪率 |
3.1.2 各监测点位风速随风机频率的变化 |
3.1.3 进出口风量随风机频率变化 |
3.2 各参数下设备出口油烟浓度达标情况 |
3.3 进口油烟浓度与治理效率关系 |
3.4 流速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5 电压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
3.6 静电模块数量与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关系探究 |
3.7 Fluent模拟结果 |
3.8 设备最佳参数的选择及设备的改进 |
3.8.1 实验设备最佳参数选择 |
3.8.2 设备的改进与提升 |
3.9 高压静电沉降油烟的机理探讨 |
3.9.1 宏观机理 |
3.9.2 微观机理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静电与DBD联用对烧烤油烟净化效果评价 |
4.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VOCs的净化能力 |
4.1.1 选用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参数 |
4.1.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各种类VOCs的净化能力 |
4.2 DBD对油烟中VOCs的去除效率 |
4.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效果分析 |
4.3.1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颗粒的去除能力 |
4.3.2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中VOCs的净化能力 |
4.3.3 对高压静电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VOCs机理的推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处理前后油烟中VOCs的健康风险评估与臭氧生成潜势 |
5.1 烧烤油烟中VOCs的成分分析 |
5.2 烧烤油烟VOCs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评估 |
5.3 烧烤油烟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概述 |
1.3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食堂及厨房概况调研 |
2.1 食堂调研概述 |
2.2 厨房调研信息概述 |
2.3 烹饪操作间相关调研信息 |
2.3.1 灶具信息 |
2.3.2 排油烟系统基本信息 |
2.4 大锅灶间运行情况 |
2.4.1 大锅灶间运行基本情况 |
2.4.2 灶具使用情况 |
2.4.3 厨师在工位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堂厨房热舒适及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测试 |
3.1 测试对象 |
3.2 测试内容及测试方法 |
3.3 测点布置 |
3.4 测试仪器 |
3.5 测试数据概述信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厨房室内热舒适参数分析 |
4.1 厨房室内工作区热舒适参数概述 |
4.1.1 室内温度概述 |
4.1.2 室内湿度概述 |
4.1.3 室内风速概述 |
4.2 室内热湿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排油烟系统对室内温湿度影响分析 |
4.2.2 灶具运行对室内温湿度影响分析 |
4.3 厨房室内热湿环境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排油烟系统关键参数测试结果及分析 |
5.1 排油烟系统各点的温度分析 |
5.2 排油烟系统各点的风速分析 |
5.2.1 控制点风速 |
5.2.2 罩口断面风速 |
5.2.3 吸风口及风管风速 |
5.2.4 罩口断面吸风均匀度分析 |
5.3 通风量分析 |
5.4 油烟排放浓度分析 |
5.4.1 油烟排放浓度测试结果 |
5.4.2 不同烹饪方式油烟排放量分析 |
5.5 排油烟系统能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食堂厨房问卷调查及分析 |
6.1 问卷设计 |
6.2 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2.1 厨师基本信息 |
6.2.2 厨师热舒适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2.3 厨师室内空气品质感受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专利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复合氧化物催化脱除餐厨油烟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餐饮油烟的催化脱除 |
1.2.1 餐饮油烟的形成、组成以及危害 |
1.2.2 餐饮油烟脱除处理的现状 |
1.3 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催化脱除 |
1.3.1 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来源、性质和危害 |
1.3.2 挥发性有机物丙酮的脱除处理现状 |
1.4 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催化脱除 |
1.4.1 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来源、性质和危害 |
1.4.2 挥发性有机物甲苯的脱除处理现状 |
1.5 催化剂的设计 |
1.5.1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
1.5.2 催化剂的载体 |
1.5.3 活性中心的负载方法 |
1.6 催化脱除VOCs的贵金属类催化剂 |
1.6.1 钯基催化剂 |
1.6.2 铂基催化剂 |
1.6.3 金基催化剂 |
1.6.4 其他贵金属催化剂 |
1.7 催化脱除VOCs的非贵金属型催化剂 |
1.7.1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7.2 结构氧化物催化剂 |
1.8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所用的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具体实验步骤 |
2.2.1 贵金属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 |
2.2.2 Pt-助催化剂/分子筛型催化剂的合成 |
2.2.3 贵金属负载的γ-Al_2O_3的合成 |
2.2.4 钙钛矿型催化材料的合成 |
2.3 钙钛矿催化材料的改性 |
2.3.1 A、B位金属掺杂的钙钛矿材料改性 |
2.3.2 沉淀沉积法的钙钛矿材料的改性 |
2.3.3 浸渍法负载的钙钛矿材料改性 |
2.4 氧化物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4.2 N_2吸附比表面积测定(BET) |
2.4.3 程序升温还原法(H_2-TPR) |
2.4.4 氧同位素交换法(OIE)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5 催化剂的反应评价测试 |
2.5.1 己醛的催化性能测试 |
2.5.2 丙酮的催化性能测试 |
2.5.3 甲苯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三章 Pt负载型氧化物己醛催化燃烧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1 Pt/ZSM-5及助剂对己醛催化活性测试 |
3.2 分子筛种类对Pt-La_(0.5)Zr_(0.5)MnO_2己醛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MnO_3基钙钛矿己醛催化燃烧性能结果与分析 |
4.1 B位离子不同掺杂比例的LaMnO_3材料的己醛催化燃烧的研究 |
4.1.1 不同Co离子掺杂比例的LaMnO_3材料的XRD结果与讨论 |
4.1.2 不同Co离子掺杂比例的LaMnO_3材料的BET结果与讨论 |
4.1.3 不同Co离子掺杂比例的LaMnO_3材料的己醛催化结果与讨论 |
4.2 不同B位离子掺杂的LaMnO_3材料催化燃烧己醛的研究 |
4.2.1 非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XRD结果与讨论 |
4.2.2 非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BET测试结果与讨论 |
4.2.3 非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H_2-TPR测试结果与讨论 |
4.2.4 非贵金属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己醛催化燃烧结果与讨论 |
4.2.5 不同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XRD结果与讨论 |
4.2.6 不同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BET结果与讨论 |
4.2.7 不同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H_2-TPR结果与讨论 |
4.2.8 不同贵金属B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XPS结果与讨论 |
4.2.9 不同贵金属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己醛催化燃烧结果与讨论 |
4.3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催化燃烧己醛的研究 |
4.3.1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XRD和BET结果与讨论 |
4.3.2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H_2-TPR结果与讨论 |
4.3.3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氧同位素交换结果与讨论 |
4.3.4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XPS结果与讨论 |
4.3.5 不同金属A位掺杂的LaMnO_3材料的己醛催化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物的丙酮催化燃烧性能的结果与分析 |
5.1 贵金属负载的γ-Al_2O_3材料催化燃烧丙酮的研究 |
5.1.1 贵金属Pt、Pd负载的γ-Al_2O_3材料的XRD结果与讨论 |
5.1.2 贵金属Pt、Pd负载的γ-Al_2O_3材料的丙酮催化燃烧结果与讨论 |
5.2 Mn-Co系钙钛矿材料催化丙酮的研究 |
5.2.1 LaMn_(1-x)Co_xO_3钙钛矿材料的H_2-TPR结果与讨论 |
5.2.2 LaMn_(1-x)Co_xO_3钙钛矿材料催化丙酮的结果与讨论 |
5.3 不同Mn的存在形态的LaCoO_3材料催化丙酮的研究 |
5.3.1 不同形态的Mn掺杂或负载的LaCoO_3材料的XRD结果与分析 |
5.3.2 不同形态的Mn掺杂或负载的LaCoO_3材料的BET结果与分析 |
5.3.3 不同形态的Mn掺杂或负载的LaCoO_3材料的H_2-TPR结果与分析 |
5.3.4 不同形态的Mn掺杂或负载的LaCoO_3材料的XPS结果与分析 |
5.3.5 不同形态的Mn掺杂或负载的LaCoO_3材料的的丙酮催化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LaCoO_3基钙钛矿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结果与分析 |
6.1 Mn-Co系钙钛矿材料催化甲苯催化燃烧结果与讨论 |
6.2 不同形态的Pd改性的LaCoO_3甲苯催化的研究 |
6.2.1 不同形态的Pd改性的LaCoO_3的XRD和BET结果与分析 |
6.2.2 不同形态的Pd改性的LaCoO_3的H_2-TPR结果与分析 |
6.2.3 不同形态的Pd改性的LaCoO_3的XPS结果与分析 |
6.2.4 不同形态的Pd改性的LaCoO_3的甲苯催化燃烧性能的结果与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室内细颗粒物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PM_(2.5)对人体的危害 |
1.1.2 室内PM_(2.5)的来源 |
1.1.3 室内PM_(2.5)的控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群健康效应研究现状 |
1.2.2 室内颗粒物污染研究现状 |
1.2.3 颗粒物化学组分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1.1 采样地点概况 |
2.1.2 采集对象及时间 |
2.2 重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样品前处理 |
2.2.3 分析步骤 |
2.3 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 |
2.3.1 仪器和色谱 |
2.3.2 样品的提取 |
2.3.3 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室内外PM_(2.5)浓度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地点与仪器 |
3.1.2 数据处理 |
3.2 室内外PM_(2.5)浓度水平及变化特征 |
3.3 室内外PM_(2.5)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层建筑室内外PM_(2.5)垂直研究 |
4.1 实验方法 |
4.1.1 地点与时间 |
4.1.2 重金属元素来源解析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2 不同楼层室内外PM_(2.5)浓度变化 |
4.3 不同楼层室内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
4.4 高层建筑室内PM_(2.5)及重金属来源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气净化器对室内源PM_(2.5)的干预效果 |
5.1 预实验方法 |
5.1.1 预实验仪器 |
5.1.2 预实验结果 |
5.2 实验方法 |
5.2.1 CADR测试 |
5.2.2 实验设计 |
5.2.3 环境毒性模型 |
5.2.4 数据处理 |
5.3 空气净化器对室内PM_(2.5)的干预效果 |
5.3.1 对香烟PM_(2.5)的干预效果 |
5.3.2 对焚香PM_(2.5)的干预效果 |
5.3.3 对油烟PM_(2.5)的干预效果 |
5.4 空气净化器对健康效应的干预效果 |
5.4.1 对香烟PM_(2.5)健康效应的干预效果 |
5.4.2 对焚香PM_(2.5)健康效应的干预效果 |
5.4.3 对油烟PM_(2.5)健康效应的干预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气净化器中颗粒物的组分研究 |
6.1 实验方法 |
6.1.1 地点与时间 |
6.1.2 重金属元素的风险评价 |
6.1.3 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 |
6.2 重金属浓度及健康风险 |
6.2.1 重金属的浓度分析 |
6.2.2 重金属的健康风险 |
6.3 多环芳烃浓度及健康风险 |
6.3.1 多环芳烃的浓度分析 |
6.3.2 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餐饮油烟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餐饮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2 餐饮源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结构安排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 |
2.1 餐饮源排放清单计算方法 |
2.2 餐饮源活动水平调查 |
2.3 餐饮源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1 餐饮源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2 餐饮源VOCs排放因子的确定 |
2.3.3 餐饮源BC及OC排放因子 |
2.3.4 餐饮源CO、NO_x排放因子 |
2.3.5 餐饮源SO_2排放因子 |
2.4 排放量计算 |
2.5 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时空分配 |
2.5.1 时间分配 |
2.5.2 空间分配 |
2.6 不确定性分析 |
第三章 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及臭氧生成潜势估算 |
3.1 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估算 |
3.1.1 计算方法 |
3.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 餐饮源臭氧生成潜势估算 |
3.2.1 计算方法 |
3.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餐饮源排放对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
4.1 WRF-Chem模式介绍 |
4.2 模式设置和试验设计 |
4.3 模式评估方法及模拟结果验证 |
4.4 餐饮源排放对1月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相关概念 |
一、餐饮业的概念 |
二、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
第二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危害 |
一、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 |
二、餐饮业油烟污染的危害 |
第三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意义 |
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现实需要 |
二、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的需要 |
第二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 |
一、中央层级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
二、地方层级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
三、我国主要地区油烟排放标准概况 |
第二节 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
二、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法律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
一、国家总结各地立法经验出台专项法规 |
二、修订油烟污染排放标准 |
三、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第二节 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具体内容建议 |
一、建立高效的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管机制 |
二、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社会管理机制 |
三、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 |
四、明确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法律责任 |
五、拓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救济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烹饪油烟的净化研究现状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油烟净化技术与效果测试研究[A]. 章永洁,胡承杰,胡涛,张晓铁,蔡玉标,黄友根.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三), 2021
- [2]餐饮油烟净化技术中紫外光解和高压静电产生臭氧的实证研究[J]. 杨超,林子吟,邬坚平,张钢锋,何校初.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2(01)
- [3]烹调油烟产生甲醛和VOCs的排放特征及暴露评估[D]. 贾康阔.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餐饮源VOCs组成特征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王亚琪,常甜,陈庆彩. 环境工程, 2021(06)
- [5]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D]. 欧阳雨川. 贵州大学, 2020(01)
- [6]食堂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测试分析[D]. 郝瑞森. 天津大学, 2020(02)
- [7]复合氧化物催化脱除餐厨油烟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D]. 柴美彤.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8]室内细颗粒物来源及控制技术研究[D]. 贺梓健.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9]兰州市餐饮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D]. 刘昭.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 高嘉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