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社卫星传版系统的综合应用——深圳特区报卫星自动发稿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婷[1](2020)在《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新闻编译这个术语,表明的正是翻译与编辑两者的关系。新闻编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语境之间的意义转换,在本报告中具体体现为从中文报纸的新闻生产语境到Shenzhen Daily外国读者的接受语境。本报告中的语料和分析数据来自于笔者在深圳报业集团旗下Shenzhen Daily英文报实习期间(2019年7月22日至8月22日)编译的38篇新闻稿件和对应的中文报道。本报告基于对深圳本地报纸刊登的中文新闻稿件和编译的三种英文版本(笔者所编译的初稿、报社指导老师的修改稿以及外专和编辑的定稿)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新闻编译意义转换的过程中,新闻价值发生了改变。通过对编译的38篇新闻稿件进行新闻价值分类,研究了在本地新闻编译中如何通过语境重构实现目标读者的新闻价值。在重构目标语文本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编译文本,进一步概括了多种编译策略在新闻编译中的使用,包括信息删减、信息重组和信息概括等。研究发现,为满足目标读者不同的新闻价值需要通过语境重构来实现。语境重构应用于编译新闻标题、导语和主体当中。
秦绍德,沈国麟[2](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文中指出1978年至2000年是我国各地区新闻事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各地新闻事业"井喷式"发展,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全面进步。市场经济的引入给各地新闻业注入强劲的动力。通过竞争,初步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形成的行政区划分割,在全国若干城市形成了地区新闻中心和新闻业市场。市场竞争也导致了新闻集团的兼并和垄断。北京是全国新闻中心和舆论中心。科技进步,给新闻业插上飞翔的翅膀,新的传播技术的普及,新媒体的涌现,缩短了各地新闻事业的差距。
詹益锦(Chan Yi-Chin)[3](2016)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蕞尔小岛的台湾约有2300万的人口,却有多达七家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电视新闻台,堪称是全世界电视新闻台密度最高的国家。此一盛况源于1991年台湾开放有线电视的设立许可,遂打破了长期以来党政军垄断电视媒体及言论一言堂的局面,渠料数量多样的电视新闻台却因为恶性竞争等诸多原因反而造成电视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内容多元化的期待落空,甚至引发社会大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高度不满,批评媒体是社会的乱源。日益严重的电视新闻同质化趋向,使得台湾受众接收的是“非多元化”的信息,此一同质化是一种偏向性的失实,排挤公共信息的能见度,将不利于民主社会对多元声音的基本需求,这种偏向是信息生态的失衡,势将导致台湾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进一步地引发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危机。本论文主要借助媒介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电视新闻产制生态现象,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对市场经济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进行考察和分析,解读电视新闻同质化对信息生态、媒介生态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一章针对媒介原生态,也就是从“组织层次”探究新闻同质化的关系,包括媒体生态位、媒介常规、市场导向等产业结构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本研究的六家新闻台都是市场导向的商业电视台,在生态位的选定上,就已经确立了商业利益至上的趋向,此一趋向导引着新闻台竞相产制感官主义式的新闻为主流,排挤公共议题信息的露出机会,导致公共舆论的社会效益被牺牲,且逐渐形成媒介的新常规,久而久之,媒体组织从高层到底层的新闻工作者,皆耽溺在常规中而停滞,不但欠缺创新突破的企图心,更无暇坚守应有的社会责任第二章针对媒介内生态,从“职业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一窝蜂的产制行为、记者间的互动与媒体博奕、记者间的会稿机制等产制环境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一窝蜂的产制行为是新闻工作者的惰性使然,而一窝蜂产制行为存在于采访、编辑到播报的流程中,同时,不同媒体的记者和记者间的人际互动需求、会稿机制,都导致了烂独家充斥、无关紧要独家新闻等无用信息,使得台湾电视新闻毫无差异性的同质化,另外,新闻工作者对于消息来源的过度依赖,进而受制于消息来源,媒体监视环境的能力式微。第三章针对媒介外生态,从“制度层次”与新闻同质化的研究,包括收视率导向、新传播科技、异业媒体或第三方影音(tpv)等竞争市场与广告面向,如何影响电视新闻同质化。收视率做为电视新闻台的产制指标,引领着新闻台的市场导向与记者的产制行为,日新月异的新传播科技不断地影响产制行为、产制流程与常规,异业媒体的竞争白热化,更影响电视新闻内容取向,导致电视新闻追逐经济效益的极大化,而大量产制污染的、伪劣的、表相的信息,使得真相性、知识性、重要性、思想性等信息匮乏,这是电视新闻台对社会责任的弃守。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分析,台湾电视媒介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严重冲击台湾电视新闻的生态环境,且从原生态、内生态、外生态都产生了质变,使得台湾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从原生态就出现根源上的病征,使得在内生态上也一并出现产制面的问题,加上外生态的竞争环境、广告等因素对原生态与内生态的影响,使得台湾电视新闻产业出现全面性的生态失衡。第五章从电视新闻台的信息失衡,以媒介生态平衡观进一步探究媒介生态的危机,媒介做为社会公器和人民喉舌的角色,台湾电视新闻台不论在原生态、内生态或外生态上出现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势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本研究发现,台湾电视新闻生态有三大危机:(一)第四权力(thefourthestate)的退缩;(二)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衰微;(三)电视新闻的弱智化。对于台湾电视新闻台所遭遇的生态危机,本研究也基于媒介生态平衡观,提出寻回生态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一)坚持平等—落实媒体“问责系统”机制的建构;(二)鼓励创新—跳脱收视率箝制,挖掘新的生态位;(三)倡导绿色—深化媒体识读教育与公民监督媒体机制;(四)提倡多元—实行生态位分离策略规避恶性竞争。过去针对电视新闻同质化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单一层面切入,无法看到较为巨观的电视新闻同质化全貌,以及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本研究是第一个从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出发,探究电视新闻同质化所引发的信息生态失衡,以及信息生态失衡如何导致电视媒介生态的危机,是理论与实践交互验证的初探性研究,本研究从产制内容与市场竞争等结构面向进行媒介多元研究,有助于媒体多元理论的建构,同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电视新闻产业界改善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偏向,以及所引发的电视媒介生态危机,对于健全台湾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略尽棉薄之力。
吴立斌[4](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庄佳[5](2011)在《报纸专栏个性化研究 ——以《深圳特区报·直通车》专栏为例》文中提出在报纸编辑学中,专栏是指由一些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稿件构成的自成格局的局部版面。专栏一方面发挥着面向读者、面向社会进行信息传播的功能,另一方面承载着形成媒体特色和品位,强化媒体品牌效应的责任,以得到公众的喜爱和媒界的认可。纵观中国新闻史,专栏的出现几乎是与最早报刊的创办同步的。在经历不同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下,专栏在内容、形式以及定位等方面产生诸多的变化。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下,专栏积极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深圳特区报》于2006年1月4日开办《直通车》专栏,充分发挥党政领导机关和媒体的优势,借用信访大平台,在国内率先开创了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相结合的新模式,促成以问题妥善解决为目的的舆论监督新理念。在2007年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该专栏荣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一等奖。《直通车》专栏在这五年间,坚持个性化的发展,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并迅速成为《深圳特区报》的品牌专栏。本文首先对专栏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做了梳理,分析了市场竞争形式下,报纸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个性化发展的主题。以《深圳特区报》的《直通车》专栏为个案,解析该专栏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创新,列举它以品牌概念打造专栏的具体做法。最后,结合和借鉴《直通车》专栏的经验,提出专栏个性化发展的路径。本文主要采取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个案分析中,既做到源于文本,又注重个案与其他同类专栏的比较,力求做到全面客观。
黄晓军[6](2010)在《我国大众传媒的合作竞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按照“理论视域”、“历史脉络”、“现实考察”、“对策探讨”的逻辑理路探讨了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机理、历史演进以及在空间上的演化情形,总结出我国大众传媒竞争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规制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对策思路。合作竞争是以双赢为目的,以合作为表象的高级竞争形式。从内容上看,包括传媒集团内部的整合、传媒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合作以及大众传媒与其他组织的合作。动态地看,传媒的合作竞争按照合作程度由浅入深,合作方向由内到外,依次呈现为传媒整合、传媒联动、传媒联盟,传媒并购。传媒并购合二为一,外部合作消失,内部整合开始,从而形成传媒合作竞争的整个循环。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逐步加强,引发媒介产业融合,传媒产业边界渐渐漂移与模糊。这也正是跨媒介合作的根本动因。媒介融合对企业的合作竞争而言,其机理为同时追求技术标准化和产品差异化。因技术的标准化,必然形成技术合作与联盟,因产品的差异化,又使竞争在激烈和平缓中变动,媒介融合交织着竞争与合作的反复与交替。合作需要跨越边界,对种种边界的跨越存在着不同的合作行为,这又可以用相应的理论来解释。博弈论用来解释传媒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生态论以生态位的理念用来诠释我国传媒合作竞争的资源和起点。网络论则在更高的层次上,将传媒合作行为视作对一切资源的利用与建构。传媒整合是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在这个前提下,提升传媒集团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共享水平是传媒集团运作的关键。整合在平台上表现为全媒体编辑部一体化,在机制上是稿库式发稿,在队伍上则期待全媒体记者的出现。传媒联动开启了传媒合作竞争,跨越发展的历程。多表现为传媒外部的业务合作,对地域、介质、级别的跨越式发展。传媒因其互补性和规模化、巩固市场地位的优势而联动,同时也存在信息环境单一的问题。传媒联动为传媒集团的跨域发展注入了活力,除了业务合作,传媒展开多方位的跨越式合作,但是因政策的变动,以联动为起点的跨越让传媒联盟凸显出来。传媒联盟本质上是为了获取外部资源而进行的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呈现出跨业务、跨媒介、跨地域的特征,但在实际操作和效益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传媒的资本合作伴随着放松规制逐步深入,传媒并购需要大量融资,是传媒资本竞合的集中体现,并购与反并购是传媒在资本方面激烈竞争与合作最生动的写照。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渐次进入合作竞争的新阶段。政策方面因放松规制启动了传媒内在的发展能量,因技术而来的媒介融合带动了传媒的竞合。我国报业、广电业、网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都要经历一个从对抗性竞争到非对抗性竞争、合作竞争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从内部合作到外部合作,从业务合作到资本合作,合作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加强,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大众传媒的合作竞争从市场行为有着上升为发展战略的趋势,除了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外,大众传媒的合作战略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传媒企业网络化生存的战略。从空间的发展来看,大众传媒因为行政区划的局限,地域性特征明显,其合作竞争的情形与有限的生态位资源密切相关,也受到某一空间的传媒种群密度的影响。宏观地看,地市级传媒趋向整合、合作,而省级同城传媒竞争最为激烈,国际间传媒重在合作,而区域经济下的传媒合作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大众传媒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非均衡分布的状态,其分布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呈正相关而出现地理集聚,但是传媒产业增长极大小孤岛并立,激化效应明显,但扩散效应不足。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传媒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来传媒产业的集群发展,在区域经济的推动下,传媒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不断加强,地域传媒走向区域传媒,分工协作,甚至组建区域传媒集团也可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在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过程中,搭便车和公地悲剧是传媒合作的机会主义表现形式。传媒的合谋行为往往是价格战的发生机制。传媒合作对象的选择错误,在合作的机制和监管方面缺位。传媒合作的范围过大,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弊端。在与资本合作时罔顾政策风险,导致合作败局。传媒整合在效益上,内部合作程度不高等等。这些都是传媒合作竞争中动机、对象和风险方面出现的技术性问题,但合作竞争最重要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严格规制,表现在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阻碍了传媒合作竞争的良性展开。因此,政府规制的焦点就在于突破局部利益之争。和西方政府对传媒规制不同的是,我国传媒的规制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过度竞争,由市场失灵引起的,而是传媒市场总体上发育不健全,放松规制旨在培育市场,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是传媒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延续。从根本上讲,规制是在传媒体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因此,要让传媒的合作竞争能良性发展,必然从宏观上依赖于我国传媒体制的创新。我国传媒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制度依赖,在他国传媒体制的参照下,传媒必须产权明晰,公益经营两分开以及剥离转制,才能打造真正的合作竞争主体,在突破行政壁垒方面协调好条块利益,在投融资体制方面,加大开放力度,才能创造出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良好局面。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7](2008)在《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1月11日,国务院设立侨务办公室,廖承志任主任。侨务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之一是:"领导中国新闻社,做好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文字、图片及声像、影视宣传工作。"2月6日,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春节晚会,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北京电视台首次举办春节晚会。它标志着电视文艺的复兴。
米燕[8](2008)在《1978-2008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纵观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中国改革开放中报业经营管理发展历程,分别从报业发行、广告、资本运营、科学技术、管理体制方面概述报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历史状况,并从中总结报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从报业发行来看,经历了邮政发行、自办发行和多渠道发行,发行是报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经营经历了从有到无、从从属地位到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插版到专版的发展过程,广告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报纸的生存。资本运营与数字技术的运用越来越被传统媒体所重视,谁走在前列,谁就找到了传媒媒体的突破口。“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经营体制虽从建国初就已提出,但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依然存在制度上的束缚。这些内容都是报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描述各组成部分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历年报业发行量与广告经营额,从数据中分析其发展情况和趋势。从报业经营管理30年间的发展历程来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报业资本运营,利用数字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媒体单一形式,是报业新时期改革的必行之举。本文以《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描述两报发展过程与新闻改革中的实践操作过程。
游梦华[9](2007)在《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重点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得出制度变迁与新时期报业发展密切相关之结论,即制度的变迁是新时期广东报业迅速发展的动因,广东报业要进一步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也同样要从进一步的制度变迁入手。本论文把1978年报业申请“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至今的一段时期界定为新时期,以制度变迁的视角,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广东报业的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的过程,揭示了广东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即广告经营、发行、集团化、资本运营、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形态发展、拓展农村市场和专业镇以及人才制度改革等,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制度可以限制报业的发展,制度也可以推动报业发展。本论文将历史分析和现实比较分析相结合,将产业经济理论与制度变迁理论相结合,将新闻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相结合,将实证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逐层逐段剖析广东报业的发展轨迹和面临问题,并提出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本论文按照下述步骤展开论述。首先,阐述新制度经济学及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和特点,介绍报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有关文献综述。其次,厘清报业的基本概念,展现广东报业的历史与现状。再次,着重分析广东报业的广告经营、发行、集团化、资本运营、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跨形态发展、拓展农村市场和专业镇及人才制度改革等诸多发展关节点,揭示制度变迁在其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后,在对比报业与其他传媒、广东报业与日韩、英美报业的制度原因后,提出目前广东报业存在的问题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本论文从制度变迁入手,又回归到制度变迁,并不是同语反复,而是通过翔实的数据、事例和细致的分析,得出制度更替与报业发展的同步互动关系。本文试图揭示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交互结合,直接影响广东报业发展的进程和速度。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首次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全方位具体分析广东报业新时期的整体发展情况,总结和提炼出广东报业发展的具体经验启示,以期供全国报业进一步参考与借鉴。同时,梳理出广东报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主要对策结论,供政府决策部门和报业实践部门参考。
曾凡斌[10](2007)在《对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报业的集团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代报业发展的两个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报业集团的网络应用、数字资产管理应用、数字报纸应用、数字化的其他方面应用等,从中探索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提出展望。
二、报社卫星传版系统的综合应用——深圳特区报卫星自动发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报社卫星传版系统的综合应用——深圳特区报卫星自动发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Overview of Shenzhen Daily |
1.2 Style of Shenzhen Daily |
1.3 Overview of the internship |
1.4 Difficulties in transediting |
CHAPTER TWO 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editing |
2.2 Transediting process |
2.2.1 Stage of analyzing the ST |
2.2.2 Stage of producing the TT |
2.3 Feedback from the supervisor |
2.4 Self-reflection and transediting strategies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
3.1 News values |
3.2 Recontextualization |
3.3 Transediting and transediting strategies |
CHAPTER FOUR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NEWS VALUES |
4.1 Recontextualzation for relevance |
4.1.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1.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4.2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the power elite |
4.2.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2.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4.3 Recontextualization for entertainment and surprise |
4.3.1 Transediting the headline |
4.3.2 Transediting the lead and the body |
CHAPTER FIVE DISCUSS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2)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一、各地新闻事业“井喷式”发展 |
二、地区新闻中心和新闻业市场的形成 |
三、北京——全国新闻中心和舆论中心 |
四、新技术的迅速普及,缩小了地区差距 |
(3)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媒介原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媒体生态位(Niche)相似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常规的束缚与影响 |
第三节 市场导向(Market-Driven )下商品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媒介内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一窝蜂(Pack Journalism)的新闻产制行为 |
第二节 人际互动关系与媒体博弈行为 |
第三节 记者间之会稿机制与行为 |
第三章 媒介外生态中的同质化探究 |
第一节 收视率导向的制约与影响 |
第二节 新传播科技的运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异业媒体与第三方影音之影响 |
第四章 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引发信息失衡 |
第一节 原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二节 内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三节 外生态的信息失衡 |
第五章 台湾电视新闻的媒介生态危机与转机 |
第一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失衡 |
第二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危机 |
第三节 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转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4)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报纸专栏个性化研究 ——以《深圳特区报·直通车》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处 |
第二章 报纸专栏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报纸生存环境分析 |
一. 新生态下的报业调整 |
二. 新生态下异质媒体的竞争 |
第二节 专栏个性化:报纸竞争态势下的选择 |
一. 报纸竞争的同质化现象 |
二. 专栏个性化:报纸竞争态势下的选择 |
第三章 《直通车》专栏:党报舆论监督的创新 |
第一节 《直通车》专栏舆论监督的理念 |
一. 舆论监督的涵义 |
二. 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
三. 《直通车》专栏舆论监督的理念 |
第二节 监督合力:《直通车》专栏的制度创新 |
一. 《直通车》专栏制度创新的运作模式 |
二. 制度创新的特点 |
第三节 信访平台:《直通车》专栏的模式创新 |
一. 《直通车》专栏模式创新的运作模式 |
二. 模式创新的特点 |
第四节 报网互动:《直通车》专栏的形式创新 |
一. 《直通车》专栏形式创新的进程 |
二. 形式创新的特点 |
第四章 《直通车》专栏:打造个性品牌栏目 |
第一节 塑造品牌专栏 |
一. 《直通车》专栏的品牌涵义 |
二. 《直通车》专栏品牌的特性 |
第二节 《直通车》专栏的品牌定位 |
一. 号准社会脉搏 坚持正确导向 |
二. 落实"三贴近"打造沟通平台 |
第三节 《直通车》专栏的内容与报道 |
一. 鲜明的专栏内容 |
二. 富有个性的报道策划 |
三. 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 |
四. 求实的报道风格和工作作风 |
第五章 《直通车》专栏个性化建构的启示 |
第一节 《直通车》专栏个性化看报纸专栏个性化发展的途径 |
一. 强化个性化意识注重开拓创新 |
二. 重视个性化推广扩大专栏影响力 |
三. 依托媒体优势整合资源 |
第二节 理论视野下专栏个性化建构启示 |
一. 受众视角 |
二. 环境生态论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大众传媒的合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内涵 |
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二、从竞争模型到合作模型 |
三、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内容 |
第二节 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动态过程 |
一、动态过程:整合、合作与融合 |
二、传媒产业边界的漂移与融合 |
三、媒介融合中的合作竞争机理 |
第三节 传媒合作竞争的基本理论 |
一、博弈论 |
二、生态论 |
三、网络论 |
第二章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模式 |
第一节 传媒整合与传媒联动 |
一、传媒整合:传媒集团内部的协同合作 |
二、传媒联动:传媒外部的业务合作 |
三、传媒间的其他合作 |
第二节 传媒联盟:合作战略的基本模式 |
一、传媒联盟的动机与本质 |
二、传媒联盟的分类与特征 |
三、我国传媒联盟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三节 传媒并购:传媒资本的竞合 |
一、我国传媒资本合作的路径 |
二、融资与传媒并购 |
三、传媒并购与反并购 |
第三章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动因 |
一、我国大众传媒的PEST分析 |
二、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推动因素 |
第二节 我国大众传媒从竞争到合作竞争的变迁 |
一、报业 |
二、广电业 |
三、网络业 |
第三节 合作竞争:传媒网络化生存的战略 |
一、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维度 |
二、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战略 |
第四章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空间演化 |
第一节 我国大众传媒的空间生态差异 |
一、大众传媒的地域性与生态位 |
二、大众传媒的种群密度与传媒生态平衡 |
第二节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空间层次 |
一、地市级传媒(副省级城市传媒):合作与整合 |
二、省会城市传媒(直辖市传媒):同城激烈博弈 |
三、区域经济下的地域传媒:合作制胜 |
四、传媒的国际合作:形式多样,谋求双赢 |
第三节 我国大众传媒的空间集聚与区域传媒 |
一、我国大众传媒的空间布局及其成因 |
二、大众传媒的极化效应和集群化 |
三、从地域传媒到区域传媒 |
第五章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问题与体制创新 |
第一节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技术性问题 |
一、传媒合作的动机:机会主义与合谋 |
二、传媒合作的对象:错选与范围太大 |
三、传媒合作的风险:投资与政策影响 |
第二节 我国大众传媒的合作竞争的规制问题 |
一、大众传媒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 |
二、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规制焦点:突破局部利益之争 |
三、传媒政府规制改革的主题:规制与竞争 |
第三节 我国大众传媒合作竞争的体制创新 |
一、他国传媒的体制概况 |
二、我国大众传媒发展的制度依赖 |
三、传媒合作竞争的体制创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1978-2008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1978 年-2008 年报业发行经营管理政策演变概况 |
3 1978 年-2008 年报业发行经营管理概况 |
3.1 报纸发行的基本概念 |
3.2 报纸发行工作地位的转变 |
3.3 发行渠道变革史 |
4 1978 年-2008 年报业广告经营管理概况 |
4.1 1978-2008 报业广告经营管理发展概况 |
4.2 报业广告经营与管理 |
5 1978 年-2008 年报业资本运营概况 |
5.1 我国资本运营的基本发展情况 |
5.2 资本运营的四种形式 |
5.3 资本运营的好处 |
5.4 目前资本运营存在的难点 |
6 1978 年-2008 年报业技术改造概况 |
6.1 印刷出版技术在报业中的运用 |
6.2 网络技术在报业中的运用 |
6.3 数字技术在报业中的运用 |
7 1978 年-2008 年报业经营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
7.1 报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建立 |
7.2 报业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与改革必然性 |
7.3 报业集团的法人地位发展概况 |
8 个案 |
8.1 媒体个案 |
8.2 媒介人物 |
9 1978 年-2008 年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 |
9.1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 |
9.2 关于资本运营 |
9.3 关于报网互动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大事年表 |
(9)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3 理论分析思路与框架 |
2 理论述评 |
2.1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 |
2.2 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理论 |
2.3 新制度经济学总体评价 |
3 文献综述 |
3.1 广东报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 |
3.2 制度变迁与报业经营 |
3.3 广东报业与中国报业 |
4 报业与新时期广东报业 |
4.1 报纸产业 |
4.2 报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
4.3 新时期广东报业特色 |
5 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广告经营 |
5.1 市场和报业市场化 |
5.2 制度变迁与广东报业广告经营 |
6 体制创新的广东报业发行 |
6.1 报纸发行与商品销售的异同 |
6.2 广东报业发行经营的制度创新 |
6.3 广东报业发行迅速发展的动因 |
6.4 广东报业发行与广告的互动关系 |
6.5 广东报业发行与成本核算 |
6.6 广东报业发行的经验启示 |
7 广东报业的集团化发展 |
7.1 报业集团的界定 |
7.2 报业集团的制度门槛 |
7.3 广东四大报业集团发展概况 |
8 地市报与行业报的发展 |
8.1 强制性制度变迁和地市报发展 |
8.2 广东公开发行的 126种报纸(含高校校报) |
8.3 发展广东地市报对策探讨 |
8.4 结构调整后的行业报管理策略 |
8.5 农村市场是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
8.6 广东报业拓展专业镇的思路与方法 |
9 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跨形态发展 |
9.1 制度主导下的跨行业发展 |
9.2 诱致性制度变迁推动跨媒体发展 |
9.3 制度约束下的跨区域发展 |
9.4 跨形态发展与报业外观模式创新 |
10 报业资本运营与制度变迁 |
10.1 报纸产业的市场潜力与制度门槛 |
10.2 报业资本运营与制度变迁 |
10.3 报业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 |
10.4 报业资本运营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
11 制度变迁与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 |
11.1 传统的报业人才观 |
11.2 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11.3 广东报业人才制度改革的经验启示 |
11.4 报业人才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 |
12 广东报业发展的相关比较 |
12.1 与期刊、广播、电视媒体的比较 |
12.2 与网络媒体的比较和报业数字化转型 |
12.3 与长三角等区域报业比较 |
12.4 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报业比较 |
12.5 与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报业比较 |
13 结论与对策 |
13.1 结论 |
13.2 问题与对策探讨 |
13.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尾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四、报社卫星传版系统的综合应用——深圳特区报卫星自动发稿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本地新闻编译中新闻价值的语境重构 ——Shenzhen Daily新闻编译实习报告[D]. 周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2]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J]. 秦绍德,沈国麟. 新闻大学, 2017(01)
- [3]媒介生态学视角下的台湾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研究[D]. 詹益锦(Chan Yi-Chin). 苏州大学, 2016(11)
- [4]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5]报纸专栏个性化研究 ——以《深圳特区报·直通车》专栏为例[D]. 庄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6]我国大众传媒的合作竞争研究[D]. 黄晓军. 武汉大学, 2010(05)
- [7]新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30年大事记[A]. 祁涛,薛巧珍,赵永华,陈建平,马弋飞,孙菲,金石,任敏,张云燕,向春晓. 新闻学论集(第21辑)——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辑, 2008
- [8]1978-2008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发展概况[D]. 米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D]. 游梦华. 暨南大学, 2007(01)
- [10]对我国报业集团数字化实践的思考[J]. 曾凡斌. 新闻传播,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