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瑞[1](2020)在《右美托咪定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体氧合指数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体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以及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影响,为烧伤患者术中肺保护的麻醉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诊治并拟于烧伤后4~7天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40例,根据分层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麻醉诱导,诱导用药均采用舒芬太尼(0.3 μ g/kg)、丙泊酚(2.5mg/kg)、罗库溴铵(0.6mg/kg)行顺序快速诱导麻醉,待患者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后行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8~10mL/kg、气道压力<20mmHg、呼吸频率12~14次/分、吸呼比1:1.5、维持Sp0295%~100%、PetC0235~45mmHg。实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5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术中以0.4μg/(kg.h)持续静脉泵注,于术毕前30min停止泵注;对照组患者于术前、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均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3 μ g/(kg.min)。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长、烧伤面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以及抽取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前(T1)、手术50min时(T2)、手术80min时(T3)、术毕(T4)时的动脉血5mL于抗凝集试管内,离心后抽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sorbet assay,ELISA)检测炎性因子(TNF-α、IL-6)浓度,并收集记录所有患者四个时间点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经皮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等。术中生命体征维持在入手术室安静状态下的基础生命体征±20%范围内,必要时使用加温毯维持患者体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结束一周后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所有患者是否行术后气管切开。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研究,前期实施了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n=32)以及空白组(n=8,不致伤、不给药),三组均以SPF级喂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吸入性损伤大鼠模型,致伤后分别于4个时间点给药:致伤后半小时(T1)、致伤后12小时(T2)、致伤后24小时(T3)、致伤后48小时(T4),T1~T4每个时间点各8只SD大鼠,实验组分别于各个时间点尾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4.5 μ g/kg,对照组则相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相等剂量生理盐水。全部给药完毕后行麻醉解剖,抽取腹主动脉血离心取上清液行ELISA检测TNF-α、IL-6浓度;结扎右肺主支气管,取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上清液行ELISA检测TNF-α、IL-6浓度;取右肺下叶组织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三组大鼠各时点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的病理变化。[结果]纳入的40例患者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ASA分级、烧伤面积、手术时间等方面(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过程中(T2、T3)、术毕(T4)的麻醉深度(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命体征HR于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AP、SPO2T1~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ELISA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的浓度,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0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上,实验组和对照组IL-6、TNF-α以及0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前(T1)、手术50min时(T2)两组IL-6、TNF-α浓度以及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80min时(T3)、术毕(T4)两组IL-6、TNF-α、O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6、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氧合指数实验组则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IL-6、TNF-α、OI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6浓度随着时间变化,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对照组则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对照组TNF-α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递增,而实验组T1~T2小幅度升高,T2~T3则明显降低,T3~T4降低幅度明显小于T2~T3;实验组OI水平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T1~T2时间段内下降较明显。术毕一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实验组患者行术后气管切开术1例(5%),气管未切开者19例(95%);对照组患者共19例,失访1例,行气管切开术5例(26.3%)、气管未切开14例(73.7%),通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一周行气管切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实验部分,血清、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TNF-α、IL-6)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Tl~T4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着时间增加变化趋势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后可见,致伤后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较空白组肺组织大体呈苍白肿胀、大片出血点;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到两组较空白组支气管内有煤粉沉淀,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甚至阻塞管腔;肺泡周围也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伴有肺泡间质水肿、纤维增生,部分可见明显出血灶、肺泡上皮细胞消失。统计分析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的支气管/肺泡炎症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炎症程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右美托咪定能降低吸入性损伤大鼠的炎性因子(IL-6、TNF-α)浓度,改善损伤大鼠肺的病理变化;2.右美托咪定能改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氧合指数,降低该类患者的炎性因子(IL-6、TNF-α)浓度,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相关研究证实。
蒋南红,王德运,席毛毛,栾夏刚,蒋梅君,李凤,谢卫国[2](2020)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在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9年1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47例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是否行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分为纤维支气管镜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44±11)岁,伤后4(3,4)h入院]和常规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49±9)岁,伤后4(3,5)h入院]。常规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统计2组患者入院时及伤后3、5、7、10 d 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乳酸、降钙素原,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伤后28 d内的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支气管痉挛及窒息。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并行Bonferroni校正、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1)入院时,2组患者pH值、PaO2、PaCO2、SaO2及氧合指数相近(Z=-0.118、-0.320、-0.362、-2.416、-0.234,P>0.05)。伤后3、5、7、10 d,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pH值、PaO2、SaO2及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Z3 d=-4.711、-4.161、-5.525、-2.661,Z5 d=-3.489、-4.678、-5.875、-3.599,Z7 d=-5.104、-4.619、-5.876、-4.844,Z10 d=-4.026、-5.698、-5.877、-4.716,P<0.05或P<0.01),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常规组(Z=-2.895、-3.162、-3.407、-2.831,P<0.05或P<0.01)。(2)入院时及伤后3、5、7 d,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相近(Z=-0.830、-0.915、-0.458,-0.648、-1.714、-1.479,-0.330、-0.128、-1.766,-0.494、-1.396、-1.522,P>0.05);伤后10 d,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及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Z=-3.502、-2.630、-2.662,P<0.05或P<0.01)。入院时,常规组、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相近[0.887(0.862,0.912)、0.887(0.856,0.897),Z=-0.404,P>0.05];伤后3、5、7、10 d,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中性粒细胞[0.848(0.802,0.867)、0.831(0.815,0.849)、0.798(0.771,0.849)、0.796(0.751,0.869)]均明显低于常规组[0.882(0.820,0.906)、0.871(0.835,0.903)、0.845(0.819,0.905)、0.881(0.819,0.916),Z=-2.756、-2.810、-2.618、-3.033,P<0.05]。(3)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Z=-2.199,t=2.368,P<0.05),伤后28 d内的并发症发生患者数明显少于常规组(χ2=5.436,P<0.05),伤后28 d内的死亡患者数与常规组相近(P>0.05)。纤维支气管镜组患者气道灌洗操作过程顺利,均未发生支气管痉挛或窒息。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肺部的氧合状态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邓献[3](2019)在《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不少患者会并发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烧伤患者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烧伤吸入性损伤会导致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主要是由于化学物质、有毒烟雾、热力等原因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损伤机制复杂,给救治带来困难,需要及时诊断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对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黄种杰[4](2019)在《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早期评估严重程度的临床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发病24小时内的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以及首次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支气管镜下评分这些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关系,分析探讨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早期评估严重程度的预后指标。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因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患者59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过程中至少完成1次支气管镜检查,确定其存在吸入性肺损伤。并于发病24小时内抽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并行胸部CT平扫检查。分析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C-反应蛋白、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支气管镜下评分、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利用Logistic分析及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预测患者出现ARDS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的诊断价值。结果(1)动脉血气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pH值、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O2方面,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两两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轻度组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中度组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重度组,P<0.001;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血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轻度组与中度组血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3)轻度组的RADS评分及支气管镜下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组的RADS评分及支气管镜下评分均明显低于重度组,P<0.001。经胸部CT与支气管镜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吸入性肺损伤患者,支气管镜及胸部CT表现各有其特点。其中,1例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为轻度吸入性肺损伤的患者很快出现病情加重,发展为ARDS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患者胸部CT影像表现为轻度吸入性肺损伤的患者,入院第1天未行支气管镜检查,第4天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为重度吸入性损伤,经积极治疗后仍遗留有主气道狭窄。(4)入院时所有患者的平均支气管壁厚度为(2.35±1.43)mm,轻度组中度组以及重度组的支气管壁厚度分别为(1.82±0.39)mm、(2.68±0.88)mm、(6.39±1.57)mm。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支气管壁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01。(5)动脉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CRP、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支气管镜下评分、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评价患者预后(出现ARDS行有创机械通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20、0.889、0.666、0.891、0.864、0.914、1.000、0.991、0.986,P值分别为:0.598、0.010、0.271、0.010、0.016、0.006、0.001、0.001、0.001。提示在这些早期指标中,RADS、BWT及FOB评分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较高。(6)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胸部CT评分、支气管镜下评分、支气管壁厚度是影响吸入性肺损伤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独立因素。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对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更高。结论入院24小时内的动脉血PaO2、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血CRP与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支气管镜下评分、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可作为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指标,其中胸部CT放射科医师评分(RADS)判断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更高。
王欣[5](2017)在《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支气管壁厚度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时支气管壁厚度与病死率的关系,支气管壁厚度动态变化趋势,确定支气管壁厚度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1月急诊收治的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完成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确定其存在吸入性损伤。分别于入院时、24h、3d、7d、14d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测量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分析BWT与病死率的关系。依据患者14天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分析不同预后不同时段的BWT变化趋势。利用ROC曲线比较入院时BWT和FOB预测肺炎及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24h、3d、7d、14d的BWT与病死率之间均呈正相关(r=0.763、r=0.884、r=0.973、r=0.960、r=0.807,P<0.001)。死亡组患者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BWT)显着高于存活组患者(P<0.001),死亡组患者BWT在入院后迅速升高,存活组患者BWT在入院后缓慢升高,均于入院24小时达峰值。存活组患者BWT在24h3天之间出现“陡坡式”下降,并且在入院后第714天,出现BWT下降平坦期;而死亡组患者BWT在入院24h3天下降缓慢,呈现下降平坦期,入院3天后呈现“抛物线形”下降,死亡组患者BWT显着下降时间迟于存活组,且死亡组患者BWT于入院第14天仍然显着高于存活组(P<0.001),大约为存活组患者BWT的1.44倍。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2.45mm时,预测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0.044)(95%CI:0.8671.000),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预测肺炎的准确性为95.35%,灵敏性为85.71%,特异性为97.22%,阳性预测值85.71%,阴性预测值为97.22%;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2.75mm时,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0.038)(95%CI:0.8821.000),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预测死亡准确性为90.70%,灵敏性为83.33%,特异性为96%,阳性预测值93.75%,阴性预测值为88.89%。入院时纤维支气管镜简明损伤评分分级>1.5时,预测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9±0.099)(95%CI:0.4840.873),入院时纤维支气管镜简明损伤评分分级预测肺炎的准确性为62.7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60%,阳性预测值30%,阴性预测值为91.30%;入院时纤维支气管镜简明损伤评分分级>1.5时,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0.057)(95%CI:0.7680.991),入院时纤维支气管镜简明损伤评分分级预测死亡准确性为81.40%,灵敏性为87.50%,特异性为77.78%,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为91.30%。入院时BWT预测诊断价值优于入院时FOB简明损伤评分分级。结论BWT测量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高效、可重复性强、可量化吸入性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检查方法。BWT有利于弥补纤维支气管镜的局限性,开展治疗性干预。
孟庆义,邱泽武[6](2017)在《2017中国含毒烟雾弹爆炸吸入性损伤医学救治专家共识》文中提出烟雾弹又称烟幕弹和发烟弹,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在空气中造成大范围的化学烟雾,其中部分含毒烟雾弹经常适用于特种作战与军事训练,如人质解救、反劫机、以及反恐等等,用途比较广泛,现为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并且常用的特种装备之一,属于非杀伤性武器[1-3]。烟雾弹使用不慎可致吸入性损伤,轻者可仅有刺激性咳嗽、胸闷等不
王欣,张雪宁[7](2016)在《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对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对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82例,均通过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及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并作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能够显示段及亚段支气管腔内的结构及病变,其图像可与纤维支气管镜(FOB)图像相媲美,并可通过阻塞部位对远端支气管进行观察,且可以到达一般纤维支气管镜(FOB)不能到达的第Ⅴ级及以下支气管。结论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复杂气道的解剖关系及气道的形态改变,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的筛选方法,为临床上怀疑重症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且高效的检查方法。
董士华[8](2016)在《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感染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感染的疗效,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月2016年04月在本院烧伤科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的如对比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静脉血WBC数量、静脉血中炎性因子TNF-α及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感染控制时间及感染控制率,从而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RR和HR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RR和HR均出现下降,但对照组RR和HR低于观察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p H、Pa O2、Pa CO2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p H、Pa O2指标均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动脉血气Pa CO2指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静脉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脉WBC水平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1);(4)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出现下降,但对照组TNF–α、IL-6水平低于观察组(P<0.01)。(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较对照组降低,感染的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感染控制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预防及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感染具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曲淑娟[9](2015)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在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40例烧伤的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按是否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针对气道黏膜愈合时间,肺内感染发生率,痰培养阳性率及患者存活率,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气道黏膜平均愈合时间28天,肺内感染发生例数5例,痰培养阳性例数5例,患者存活例数19例;对照组气道黏膜平均愈合时间35天,肺内感染发生例数10例,痰培养阳性例数10例,患者存活例数15例;结论烧伤伴有吸入性损伤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技术可以显着提高气道黏膜愈合时间,降低肺内感染发生率,降低痰培养阳性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周达勇[10](2013)在《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自1962年临床应用以来,因其具有可弯曲性、直径小、视野广、操作方便安全、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技术也日臻完善,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纤支镜可以进行活检、刷检、灌洗、针吸术等手段,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其检出率高,病因明确;通过支气管镜,还可行异物取出、炎症局部冲洗注药、镜下治疗多种临床疾病等。因
二、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右美托咪定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体氧合指数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右美托咪定对肺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
2 烧伤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
2.1 氧疗和机械通气 |
2.2 气管切开术 |
2.3 气道持续湿化 |
2.4 雾化治疗 |
3 讨论 |
(4)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早期评估严重程度的临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名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设备和方法 |
1.3 吸入性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
1.4 治疗与疗效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分组结果及各组临床资料比较 |
2.2 各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
2.3 各组血常规及血清CRP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
2.4 各组RADS评分及支气管镜下评分 |
2.5 各组右肺上叶支气管主干的支气管壁厚度(BWT)结果比较 |
2.6 ROC曲线比较各指标预测患者出现ARDS行气管插管的诊断价值 |
2.7 Logistic结果分析 |
2.8 各组治疗结果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支气管壁厚度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2 设备和方法 |
1.2.1 设备 |
1.2.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BWT与病死率的关系 |
2.2 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BWT变化趋势及组间组内差异 |
2.3.ROC曲线比较入院时支气管壁厚度(BW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
3 讨论 |
3.1 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 |
3.2 支气管壁厚度(BWT) |
3.3 BWT预后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吸入性损伤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感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纤维支气管镜发展历程 |
2.2 气管镜的临床应用 |
2.2.1 纤支镜应用的适应症 |
2.2.2 纤支镜应用的禁忌症 |
2.2.3 纤支镜术的麻醉 |
2.3 纤支镜的诊断作用 |
2.3.1 形态学检查 |
2.3.2 防污染病原学检测技术 |
2.3.3 活检技术 |
2.3.4 协助放置气管支气管支架 |
2.4 纤维支气管镜的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2.4.1 肺部肿瘤 |
2.4.2 肺结核和支气管结核 |
2.4.3 呼吸道感染 |
2.4.4 肺不张 |
2.4.5 肺脓肿 |
2.4.6 肺弥漫性疾病 |
2.4.7 咯血 |
2.4.8 吸入性损伤 |
2.4.9 气管支气管狭窄症 |
总结与展望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3.1 血气指标分析 |
3.3.2 炎症指标测定 |
3.4 疗效评价 |
3.5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基线资料 |
4.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 |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WBC水平的比较 |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
4.6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控制情况的比较 |
4.7 总体疗效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纤支镜引导困难或紧急气管插管 |
2 纤支镜引导经皮气管切开术 |
3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 |
4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肺不张 |
5 协助诊断无痰或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 |
6 纤支镜在吸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
7 纤支镜在大咯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8 纤支镜在气道异物中的应用 |
9 纤支镜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 |
1 0 纤支镜诊治气管食管瘘 |
1 1 纤支镜诊治支气管胸膜瘘 |
1 2 其他 |
四、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右美托咪定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体氧合指数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D]. 陈瑞.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特重度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J]. 蒋南红,王德运,席毛毛,栾夏刚,蒋梅君,李凤,谢卫国.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4)
- [3]烧伤吸入性损伤的诊治研究进展[J]. 邓献. 基层医学论坛, 2019(19)
- [4]烟雾弹致吸入性肺损伤早期评估严重程度的临床评价[D]. 黄种杰.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特重度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支气管壁厚度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价研究[D]. 王欣.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6]2017中国含毒烟雾弹爆炸吸入性损伤医学救治专家共识[J]. 孟庆义,邱泽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03)
- [7]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对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 王欣,张雪宁. 继续医学教育, 2016(09)
- [8]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肺感染的疗效观察[D]. 董士华. 吉林大学, 2016(09)
- [9]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 曲淑娟.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05)
- [10]纤维支气管镜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 周达勇.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