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

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

一、以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何锦[1](2021)在《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土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华北滨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同时该地区拥有的大面积浅层地下咸水和盐渍化土地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经济有效地改良盐碱地以及开发利用浅层咸水资源,已经成为解决当地土水资源危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传统意义上的排水降盐方法有着工程量大,效率低下等诸多不足。随着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的日趋成熟,由其衍生而来的水平井技术为滨海地区排水降盐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和方法。但如何确定水平井排水降盐的工程参数,评价其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是推广使用该方法,提高咸水开发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华北滨海平原为研究区,以土壤盐分及浅层咸水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和浅层地下水咸化成因基础上,利用野外水平井开采试验和室内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部咸水含水层水盐运移规律,分析不同人工调控措施下浅层地下咸水淡化效率,评估利用水平井技术进行盐渍化改良和咸水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浅层咸水开发利用区划。通过本次研究,具体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成果:1.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在空间上呈现明显分带特征。平面上距离海岸线越远盐渍化程度越轻,垂向上土壤盐分含量随深度增加而明显增大。从全区范围来看,土壤盐分与水位埋深和地下水中TDS关系密切。同时,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壤盐渍化程度演变规律较一致。轻度盐渍化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硫酸-氯化物型为主,水质类型为微咸水;地下水盐分来源于当地海相沉积地层中矿物溶解;中-重度盐渍化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氯化物型为主,水质类型为咸水,地下水中盐分主要受海水入侵影响。2.通过野外水平井抽水试验发现:单井抽水时其补给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水平井所排水量为井管内储水;过渡阶段:所排水量主要为上部潜水补给水量;稳定阶段:所排水量的70%为承压水补给,30%为潜水补给。此外,水平井抽水会形成“盆状”降落漏斗,最大降深位置位于滤水管中部且与抽水点位置有关,在长时间抽水下,试验区地下水流场有明显改变,潜水及承压水含水层水位明显下降,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非饱和带水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补给量影响较大,两者呈现非线性关系。不同水文年型下潜水补给量由负转正的最小水位埋深在2-3m之间;结合实地调查结果,将水位埋深2.5m确定为当地水平井排水降盐的合理调控深度。除连续丰水年或抽水量极小情况外,连续排水和间隔排水均能有效降低试验区地下水位。当单位排水量在1.0m3/d·m时,单眼水平井控制距离为300-800m,三眼水平井控制距离为800-1800m。同时水平井控制距离与抽水强度、水平段埋深以及滤水管长度均有相关关系。除极端干旱气象条件外,其他情景下水平井排水均能降低地下水中溶质浓度,其中潜水盐分相对淡化效率为4.25%~18.17%,淡化程度取决于淋滤水的入渗量和入渗水溶质浓度;下部承压水盐分相对淡化效率为3.93%~8.13%,盐分去除效率与水平井排水量有关。4.通过对水平井开采地下咸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技术条件分析,水平井适宜在水位埋深在3-10m,含水层埋深在5-30m,岩性为粉土或含泥粉细砂等低渗透地层条件的区域内使用;与传统管井排水降盐相比,可节约经济成本约19.2%。同时,基于对研究区开采技术条件和咸水利用方式、适宜井型等条件的分析研判,对区内浅层咸水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区划,共划分了三类:(1)农业灌溉分散开采区;(2)农业灌溉、小型咸水淡化开采利用区;(3)工业用水、城市绿化和养殖等集中开采区。此项研究的成果对于丰富水平井渗流理论、完善排水降盐技术方法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咸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贾紫涵[2](2020)在《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经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城市居民活动的主力军。随着人口的增多及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用地逐渐减少,地面资源紧缺,发展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近年来,城市地铁以其占地少、污染少、不堵车、方便、快捷等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迅猛发展。但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地铁建设处于交通繁忙、地下管线纵横交错的建设环境,极易引发大气、噪音、振动、水污染、地质水文及周围建筑等环境影响和破坏。因此,地铁建设过程中,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应加强环境管理,尽可能减少建设对周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以城市地铁车站工程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其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风险识别和控制分析,首先在分析地铁建设环境影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大量已完类似工程相关数据,找到地铁车站建设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因素分析整理构建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案例资料数据库,为地铁建设环境影响风险预测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构建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粗糙集对工程属性进行约简,找到主要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PSO聚类分析筛选出与拟建工程相似案例。之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研究对象环境影响数据,从而制定环境管理目标。接着,构建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库。结合“海恩法则”原理,对地铁车站环境影响风险征兆、苗头等进行识别,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建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预警体系。利用PDCA及统计分析方法,对地铁车站施工过程环境管理进行动态循环优化控制,并尝试将将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到施工过程环境管理中,辅助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决策。最后,将上述模型应用到北京地铁S站建设过程中,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地铁建设环境管理问题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解决途径。

郑雨馨[3](2019)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我国高寒草地退化现状,以挖掘草地水资源潜力、构建水-草-畜平衡配置方案为手段,最终达成高寒草地牧区生态保护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双赢”目标。在传统的牧区管理中往往以草、畜为核心,即“以草定畜”,是不具备调控性的,只能有多少草就养多少畜。而水-草-畜平衡的配置方案是立足于水草畜三者的关系,通过调控水资源分配来改变草地生产量从而形成可调控的草畜平衡关系。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明确水资源潜力、制定有效配置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定“用水”及“产草”的平衡阈值。最终围绕“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核心理念,帮助研究区选择最佳放牧模式。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结合数据统计、情境模拟的分析方法,并根据祁连山地区特殊的草地分布情况选择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主要研究区。第一步。通过对天然草地的多次考察并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得到肃南县水利工程分布及草原利用现状。第二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当地降水情况、用水规划、供水能力、草原生产力以及载畜量等相关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草地供水潜力。第三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情景构建,借助分析软件绘制水、草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并确定草地灌溉可行性及灌溉、雨养效益。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优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肃南县水资源蕴藏丰富,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4.28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1.06亿m3,其中可用于草地灌溉水量539万m3。2.肃南县夏季欠载而冬季超载严重,达28万羊单位,补饲压力大,必须进行舍饲。3.天然草地受降水限制,综合夏季草场生产力在1000kg/hm2左右;冬季综合草场生产力在800kg/hm2左右。4.以上述结论作为限制条件,可进行水草畜配置模拟,肃南县可行配置方案主要有:模式Ⅰ灌溉补草模式、模式Ⅱ灌溉种草模式、模式Ⅲ灌溉+雨养补充补草模式三种,其中Ⅱ、Ⅲ都需在适当减畜的前提下进行。本研究立足于优化生产模式、提升管理效益。通过对牧区管理主体方向的把控,使配置流程及方法在草原管理中起一定指导作用:即在未来草原管理中,都可以以此为参考框架,结合具体牧情选择因地适宜的放牧模式,提升我国草原管理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陈自飞[4](2019)在《水压充填型串珠溶洞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修建了大量山岭隧道。这些隧道穿越不良地质的情况日益增多,其中以水压充填型溶洞对隧道的影响尤其明显,由于溶洞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压力,在隧道建设过程当中极易造成突水、突泥等安全事故,严重影响隧道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生产成本。本文以新高坡隧道工程为依托,在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手法对水压填充型串珠溶洞对隧道结构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大量岩溶隧道突水资料统计分析,从可溶性岩石特性及岩溶地质构造特征角度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总结了溶洞发育特征机制及岩溶填充介质特征,通过岩溶突水机理及突水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岩溶发育特征与隧道突水机理分析。(2)以新高坡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结合实际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小导管注浆、管棚注浆和管棚+小导管注浆三种超前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隧道周边位移和支护结构应力状态综合分析;对无溶洞、顶部溶洞、左侧溶洞及底部溶洞等不同位置的填充型串珠溶洞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串珠溶洞对隧道影响最不利的位置。(3)结合现场的工程地质概况和支护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对隧道左侧存在不同直径、压强及不同间距的填充型串珠溶洞时,控制单一变量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总结隧道结构位移及受力变形规律。(4)结合前人工程实践中总结的岩溶隧道灾害防治成果,提出针对岩溶隧道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突水防治原则;总结不同类型的岩溶发育特征,确定相应的针对性强岩溶隧道突水治理对策。

黄鑫[5](2019)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得到高度发展,隧道修建所面临的地质环境也日益复杂,强岩溶、大埋深、高地压,地质构造极端复杂,导致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已经成为制约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突水突泥孕灾环境认识不清,对突水突泥灾害是否发生判识不准是隧道突水突泥灾害时常发生和难以遏制主要原因。本文以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等众多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调查、软件研发、理论分析、试验装置研制、室内试验、典型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及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三个方面研究,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了我国300余例隧道突水突泥工程案例,揭示我国突水突泥隧道的分布特征,进而将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系统划分为3类1 1型,即岩溶类(占比45%,1 42例,包括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河型)、断层类(占比28%,86例,包括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和其他成因类(占比27%,84例,包括侵入接触型、构造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提出了不同类型致灾系统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以及识别方法,并对每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隧道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提出了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间歇破坏型4种典型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表征了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孕育、发展过程和致灾特征。(2)提出一种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RBAM法,可用于隧道工程现场突水突泥的快速判识。考虑水动力条件、不良地质、抗突体厚度和围岩特征四个方面因素,构建了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等级划分方法与评分体系,形成了适用于工程现场快速查询与评判的影响因素分级与评分表,阐述了抗突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同时,开发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实现了抗突评判的程序化和界面化,简化了评判操作,便于推广和使用。工程案例抗突评判结果与实际相符合,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研究了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的不同破坏类型及二次突水突泥的致灾因素,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隧道突水突泥临灾判据。针对弱透水性充填介质整体滑移型破坏,提出了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推导了抗突体上作用力计算公式,并采用郎肯主动土压力理论进行了验证。采用弹性梁理论,基于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准则分别建立了完整和含裂隙抗突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揭示了最危险滑动面和最小安全厚度影响因素。针对强透水性充填介质的渗透失稳型破坏,考虑渗流通道的实际流程弯曲问题,引入了毛管的弯曲度概念,建立了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提出了毛管弯曲度与土体颗粒级配、孔隙率及骨架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并引入螺旋升角的概念将弯曲度与渗流通道倾角建立联系。针对颗粒骨架孔隙中可动颗粒含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考虑和忽略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可动颗粒启动的临界水头梯度计算公式。针对二次突水突泥,建立了考虑清淤和降雨的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揭示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机理。(4)考虑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影响着隧道突水突泥特性,研制了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该装置分为搅拌装置、水平流水槽、竖向沉积箱和突水突泥控制装置四部分,主体采用了具有高透明度的有机玻璃材质,实现了充填介质沉积过程和间歇型突水突泥过程的可视化。开展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揭示了溶洞分层沉积特征及颗粒与距离对充填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再现了清淤和地下水补给诱发二次(多次)突水突泥孕灾过程,揭示了水头高度、沉积高度和颗粒级配对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水头高度的增加,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发展时间越短,更加猛烈,泥沙涌出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泥沙沉积高度增加,隧道突水突泥经历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条件下,充填介质颗粒越大,隧道首次突水突泥孕灾时间越长,更易发生间歇型突水突泥。(5)针对贵南高铁朝阳隧道PDK1 70+67]里程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系统分析了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及充填介质特征。研究了充填介质的颗粒级配特征,得到隧道首次突水突泥破坏模式属于渗透失稳型。研究了充填介质颗粒的磨圆度和矿物成分特征,结合突水突泥特性与隧址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突水突泥的地下水来源,即揭露溶洞与地下河存在水力联系。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层倾角、地表降雨、地下水来源揭示了溶洞发育与突水突泥成因,为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抗突评判结果显示朝阳隧道PDK170+671里程发生滞后破坏,与工程实际相吻合。

孙伟[6](2019)在《天津市水资源税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更是大自然所有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天津市作为全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有着人均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2017年12月1日,天津被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为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省市之一。本文以天津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征管数据,对一年来改革试点情况、成效及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提出优化建议。首先,论文总结了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指出水资源改革试点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税收对外部性的调节效应提高企业的用水成本,从而达到抑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其次,界定水资源税的概念,论证水资源税开征的理论基础。再次,阐述了天津市现行水资源税的税制要素,通过对比水资源税改革前后的相关指标,介绍天津市水资源税改革成效,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借鉴国外水资源税收征管经验。最后,对天津市水资源税制优化策略研究提出具体建议,包括完善水资源税制体系、完善水资源税征管执行、完善水资源税的配套措施三个方面。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需要,是我国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对整治水资源浪费、保护水资源的决心。

钟玲敏[7](2018)在《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川东背斜山区特殊的岩溶发育条件孕育了复杂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及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交通建设多以隧道的形式穿越高陡背斜区,隧道均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岩溶工程水文地质问题,并引发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交通建设的推进,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岩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川东高陡背斜区中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呈条带状相间分布、结构面陡倾,河流横向深切促进岩溶地下水向深循环;条带状岩溶系统中不同部位对河流适应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岩溶发育特征。因此,基于川东高陡背斜区特有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研究了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异特征、机理与控制因素,构建了岩溶发育空间分异性精确评价模型,为未来交通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及线路走向优化提供精确依据与技术支持论文基于研究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细化岩溶系统的类型,深化各类岩溶系统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其次,采用高程面积积分法、分层聚类法及洼地溢流法研究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异;通过钻孔数据的量化,分析岩溶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异,并修正岩溶垂向分带理论。再次,基于多级次横向河流的发育特征,分析岩溶系统中多级次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耦合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岩溶系统的分化及多级次岩溶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基于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岩溶空间分异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观音峡背斜两江地带北段的岩溶空间分异进行评价。通过上述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垂向叠置关系以及可溶岩的矿物特征,将可溶岩地层分为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层组、纯灰岩岩溶层组、不纯灰岩岩溶层组;根据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将其划分为浅循环模式、多级次循环模式、深循环模式、承压-自流模式;根据二者的组合关系将岩溶系统划分为承压自流型-间互状碳酸盐岩、浅循环型-间互状碳酸盐岩、浅循环型-纯灰岩、浅循环型-不纯灰岩、多级次循环型-间互状碳酸盐岩、多级次循环型-纯灰岩、多级次循环型-不纯灰岩以及深循环-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系统。(2)岩溶系统对排泄基准面的适应性表现在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异上;在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系统中上游的岩溶地貌单元多处于幼年期或尚未回春的中老年期;而横向河谷两侧的地貌单元多处于壮年期、青年期,岩溶向深发育对河谷适应性较好。纯灰岩及不纯灰岩岩溶系统的地貌多处于幼年期,岩溶向深发育对横向河谷的适应性差。自系统上游分水岭到下游近河谷地区,岩溶地貌类型从I类的残丘槽谷、岩溶盆地向III类的峰丛谷地、峰林谷地过渡;自横向沟谷间的分水岭到横向沟谷,岩溶地貌类型从I-1类的残丘槽谷、岩溶盆地向II类的丘丛谷地、溶丘洼地过渡。岩溶系统中上游的岩溶洼地面积大,深度浅,多积水成为岩溶湖,向横向沟谷过渡,洼地深度略有增加,并伴有落水洞发育;系统中下游至河谷方向,岩溶洼地深度和规模不断增大。(3)在排泄基准面下降的背景下,岩溶含水介质表现出溯源、侧向扩展的发育规律;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系统中自河谷向分水岭方向,钻孔遇溶蚀孔洞的概率随着深度而减小的规律增强,溶蚀孔洞发育的深度和数量减小,碎屑充填和无充填的溶蚀孔洞的占比减小,化学充填的溶蚀孔洞的占比增大;纯灰岩与不纯灰岩岩溶系统岩溶向深发育缓慢,岩溶发育随深度而明显减弱。基于岩溶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异及水动力特征的差异,修正经典岩溶垂向分带理论,将岩溶水动力在垂向上划分为垂直入渗带、季节变动带,浅饱水带、压力饱水带和深部缓流带。(4)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系统中多级次河流的空间关系及横向沟谷的特征指示了多级次水流系统的耦合关系;河谷局部水流系统对横向沟谷局部水流系统袭夺最严重的是花溪-箭沱河、长江-御临河河间地带的岩溶系统,而西河南侧与温塘河北侧岩溶系统最为微弱。在多级排泄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向深发育从近河谷的聚簇发育演变为受多级排泄基准面共同控制的均匀发育;横向沟谷的发育抑制了河谷局部岩溶子系统的溯源扩展,而河谷局部岩溶子系统的发育将袭夺横向沟谷局部岩溶子系统;根据多级次岩溶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将岩溶系统划分为横向沟谷型、深切河谷-横向沟谷型、横向沟谷-深切河谷型及深切河谷型。(5)基于岩溶发育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多层次的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岩石可溶性、地质构造条件及溶蚀动力准则层,其中岩石可溶性准则层包括岩石类型、层厚、岩石结构,地质构造准则层包括断层、层面、地层倾角,溶蚀动力准则层包括水动力垂直分带及水平分区。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理论量化评价指标,构建岩溶发育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6)选取观音峡背斜两江地带北段为研究对象,评价岩溶发育程度的空间分异;背斜西翼受到断层的影响,岩溶发育程度指数明显高于背斜其他构造部位;自分水岭向嘉陵江河谷方向,岩溶发育程度指数不断增大;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层组的岩溶发育程度最高,不纯灰岩岩溶层组最低;随着平切高程的下降,岩溶发育程度指数逐渐减小。通过对比评价结果与已建和在建隧道揭示实际岩溶发育情况,评价结果准确性高,为后续隧道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8](2018)在《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致灾构造是突水突泥灾害发生的内在条件和控制因素,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兼具蓄积地下水的自然属性与突水突泥致灾性的社会属性,是地质条件与地下工程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通过221例突水突泥灾害案例统计分析,将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划分为3类11型,即岩溶类(溶蚀裂隙型、溶洞溶腔型、管道及地下暗河型),断层类(富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其他成因类(侵入接触型、层间裂隙型、不整合接触型、差异风化型、特殊条件型),研究不同类型致灾构造的结构特征、赋存规律和地质判识方法,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统计分析表明,岩溶类致灾构造突水突泥数量居首(约占48%,105例),断层类次之(约占29%,65例),最后为其他成因类(约占23%,51例)。提出4种典型的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即直接揭露型、渐进破坏型、渗透失稳型和间歇破坏型。研究成果为突水突泥灾害的致灾机制与灾害控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9](2018)在《力学筑梦中国》文中研究说明该文讨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学应起和所起的作用。全文共分9个部分:1)力学;2)科技;3)土木;4)水利;5)交通;6)能源;7)一带一路;8)兴军强军;9)结论。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中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与力学有关的国民经济的重大发展。我们四人均先后任职《工程力学》主编,诚以此文献给2017年10月胜利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今年(2018年)又适逢钱学森先生1958年所做的"争取力学工作大跃进"报告第60个年头,这个报告促进并加强了力学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强大作用,愿以此文兼及纪念。

蒲超[10](2017)在《米仓山隧道流固耦合分析及涌突水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战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公路、铁路得以规划和修建。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尤其是在西南部山区,高原起伏,山脉连绵,为了保证道路最佳线形,将修建更多的公路和铁路隧道。当隧道向更深、更大、更长方向发展的同时,在隧道修建过程中事故频发,其中尤以涌突水最为普遍。隧道涌突水,容易造成隧道施工中断、停止以致延误工期,提高工程造价,甚至在隧道支护或者运营之后引起隧道的破坏,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在建中国第二长公路隧道-米仓山隧道为工程依托。在分析米仓山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隧址区围岩裂隙特征、裂隙水渗流特征、渗透系数空间分布特征、隧址区应力场分布特征和洞轴线应力场特征。采用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对隧址区地下水头和地下水渗流特征进行模拟分析,采用FLAC3D在白云岩和闪长岩中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米仓山隧道不同岩性段流-固耦合特征。根据米仓山隧道典型涌突水现象,总结隧道涌突水特征,结合涌突水案例建立地质概化模型,分析米仓山隧道涌突水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围岩特征,将米仓山隧址区围岩结构分为散体结构、碎裂结构、层状裂隙结构和块状岩体;根据地下水渗流作用,将米仓山隧址区围岩裂隙分为导水裂隙,不导水裂隙和贮水裂隙;隧址区岩体渗透系数随埋深增大而减小,在隧道洞轴线方向渗透系数差异很大。(2)采用Geo-studio中的SEEP/W模块对隧址区的地下水头和地下水渗流特征进行模拟,可以发现:隧址区地下水头随地形起伏,整体地下水头较高(>800m)。在可溶岩段,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大,地下水渗流速度较快,在非可溶岩段,地下水水力梯度较小,地下水渗流速度较慢。但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受地质构造作用,地下水渗流速度明显增大。(3)隧址区应力场是由占主导作用的水平向构造应力场与自重应力场叠加形成。三项主应力大小基本遵循SH>SV>Sh关系,最大主应力值与埋深基本表现为正相关性。隧道轴线位置整体处于高地应力水平,最大主应力值约为1532MPa,受埋深控制并受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影响,地应力值在向斜轴部区域出现增大,在断层破碎带处有所减小。(4)采用FLAC3D在白云岩和闪长岩中进行6个工况下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可以发现:孔隙水压力受围岩渗透系数影响很小,而与水头高度和围岩埋深呈正比;由于开挖造成渗流场的改变,在隧道四周产生水压力差,最终形成一个类似于马蹄形渗水漏斗的形状;隧道开挖后,应力场进行重新分布,SZZ方向应力在边墙处发生应力集中,SXX方向应力在拱顶和拱底处发生应力集中;有效应力随水头高度增加而降低,渗流场作用能显着减低围岩有效应力。在考虑渗流效应时,孔隙水压力会引起围岩有效应力变化,而围岩有效应力的变化会使围岩孔隙率降低,从而导致比不考虑渗流效应时产生更大的拱顶沉降。(5)通过对涌水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涌突水现象,分析认为,K43+190和XZK0+220处涌突水模式为水力劈裂型,K41+720处涌突水模式为掌子面失稳型。在涌突水过程中,水力劈裂型涌突水具有较明显的发生前兆和发生过程,掌子面失稳型涌突水没有明显的发生前兆,突水具有突变性。(6)将水力劈裂型涌突水划分为拉-剪复合型破坏模式和压剪复合型破坏模式,考虑接近实际情况的张开型裂纹和考虑孔隙水压力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建立断裂判据,推导裂隙在拉-剪和压-剪破坏模式下的临界水压力公式,结合伯努利能量方程,进一步推导出不同模式下水力劈裂型涌水瞬时最大流速,最后,针对两种破坏模式,分析认为在自然营力作用下,一般发生压-剪破坏模式;将掌子面防突层厚度分为开挖扰动区和安全区两部分,对于安全区厚度,考虑流-固耦合长期作用引起的水致弱化效应,引入水致弱化函数,根据系统功能关系,结合突变理论,推导出掌子面安全区厚度公式,进而得到掌子面防突层厚度公式。

二、以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气象与水文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区域地质构造与第四系地质
    2.5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6 浅层咸水利用程度
第三章 土壤-浅层地下水水盐分布特征与咸水成因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 土壤盐渍化特征
    3.3 浅层咸水水化学特征
    3.4 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分析
    3.5 浅层咸水成因分析
    3.6 土壤盐渍化与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盐分运移研究
    4.1 浅层水平井技术
    4.2 水平井开采试验场概况
    4.3 水平井开采下的浅层咸水水盐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数值模拟与排盐效果预测
    5.1 非饱和带水盐运移模拟及控制水位的确定
    5.2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水分运移预测
    5.3 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咸水盐分运移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水平井技术的浅层地下咸水开发可行性分析及开发利用区划
    6.1 水平井开采浅层地下咸水的可行性分析
    6.2 浅层地下咸水开发利用区划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5 拟达到的目标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人工神经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人工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构建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模型
    3.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内容与特点
        3.1.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基本内容
        3.1.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特点
    3.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识别、预测和控制模型构建思路
    3.3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历史海量数据库
    3.4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因变量因素分析
        3.4.2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自变量因素与特征分析
    3.5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识别与预测相关内容
        3.5.1 建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案例资料数据库
        3.5.2 自变量因素RS约简分析
        3.5.3 PSO聚类分析筛选相似案例
        3.5.4 BP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和预测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风险
    3.6 建立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风险控制计划模型
        3.6.1 制定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目标
        3.6.2 利用海恩法则分析各种环境影响风险可能产生的征兆和苗头
        3.6.3 建立地铁车站工程环境影响问题原因对策库
        3.6.4 建立环境影响预警分级体系与响应机制
        3.6.5 构建预警响应对策库
    3.7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模型
        3.7.1 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
        3.7.2 动态更新环境影响目标及对策库
    3.8 建立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与控制计算机软件系统
第四章 模型应用
    4.1 北京地铁S站工程简介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重难点分析
    4.2 北京地铁S站环境影响风险识别与预测
        4.2.1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识别
        4.2.2 环境影响风险征兆和苗头分析
        4.2.3 工程属性约简
        4.2.4 北京地铁S站相似工程案例筛选
        4.2.5 BP神经网络预测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
    4.3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动态优化控制
        4.3.1 北京地铁S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目标
        4.3.2 确定控制周期
        4.3.3 建立统计分析报表
        4.3.4 PDCA动态循环控制
        4.3.5 控制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控制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5.1 软件介绍
        5.1.1 系统开发技术简介
        5.1.2 系统架构设计
    5.2 功能实现
        5.2.1 用户信息管理
        5.2.2 风险管理
        5.2.3 基本数据库管理
        5.2.4 风险预警管理
    5.3 环境影响风险智能识别和预测计算机辅助软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高寒草地的概念
        1.3.2 高寒草地的功能
        1.3.3 高寒草地的退化
        1.3.4 高寒草地管理
        1.3.5 草畜平衡研究
        1.3.6 水草畜配置方案研究
2 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1.4 社会经济
        2.1.5 自然保护区
    2.2 研究方法
        2.2.1 实地调研及资料收集
        2.2.2 数据处理方法
        2.2.3 研究技术路线
3 肃南县草原牧区供水潜力分析
    3.1 水资源潜力分析
        3.1.1 降水
        3.1.2 地表水资源
        3.1.3 地下水资源
    3.2 供水现状
        3.2.1 现有供水工程
        3.2.2 用水现状
    3.3 草地供水潜力分析
        3.3.1 肃南县总用水量控制指标
        3.3.2 肃南县降水资源潜力
        3.3.3 肃南县地下水供水潜力
        3.3.4 肃南县地表水供水潜力
4 水草畜配置
    4.1 草地资源概况
        4.1.1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量分析
        4.1.2 肃南县天然草场产草潜力分析
        4.1.3 肃南县人工草地产草潜力分析
    4.2
        4.2.1 实际载畜量
        4.2.2 核定载畜量
        4.2.3 草畜平衡分析
    4.3 水草畜配置方案
        4.3.1 水草畜配置分析
        4.3.2 水草畜配置情境模拟
        4.3.3 未来草地灌溉潜力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水压充填型串珠溶洞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泥灾变机理
        1.2.2 岩溶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1.2.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第二章 岩溶发育特征与隧道突水机理分析
    2.1 岩溶发育特征
        2.1.1 可溶性岩石特性
        2.1.2 岩溶地质构造特征
    2.2 岩溶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2.2.1 溶洞发育特征机制
        2.2.2 岩溶充填介质特征
    2.3 突水机理及突水控制因素
        2.3.1 岩溶突水机理
        2.3.2 岩溶隧道突水控制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串珠型溶洞对隧道结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基础地质概况
        3.1.3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1.4 工程地质概况
    3.2 计算模型建立分析
        3.2.1 计算假定
        3.2.2 计算模型建立
        3.2.3 材料参数选取
        3.2.4 隧道开挖支护模拟步骤及监测点布置
    3.3 岩溶隧道超前支护措施优化分析
        3.3.1 洞周位移分析
        3.3.2 初期支护拉应力变化分析
        3.3.3 初期支护压应力变化分析
    3.4 不同位置串珠型溶洞对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3.4.1 洞周位移分析
        3.4.2 初期支护拉应力变化分析
        3.4.3 初期支护压应力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侧部溶洞不同形态对隧道结构影响分析
    4.1 串珠型溶洞水压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4.1.1 隧道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4.1.2 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分析
        4.1.3 初期支护压应力变化分析
        4.1.4 初期支护拉应力变化分析
        4.1.5 小结
    4.2 串珠型溶洞距离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4.2.1 隧道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4.2.2 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分析
        4.2.3 初期支护压应力变化分析
        4.2.4 初期支护拉应力变化分析
        4.2.5 小结
    4.3 串珠型溶洞直径变化对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
        4.3.1 隧道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4.3.2 隧道结构竖向位移分析
        4.3.3 初期支护压应力变化分析
        4.3.4 初期支护拉应力变化分析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隧道突水防治对策研究
    5.1 岩溶隧道突水防治原则
        5.1.1 超前地质预报
        5.1.2 深埋隧道岩溶突水预防原则
    5.2 岩溶隧道突水治理方案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3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类型方面
        1.2.2 隧道突水突泥的判识方面
        1.2.3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方面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及其地质判识
    2.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抗突体定义
        2.1.1 突水突泥致灾系统
        2.1.2 抗突体
    2.2 我国突水突泥隧道分布特征
    2.3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分类
    2.4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结构特征与地质判识及典型案例分析
        2.4.1 岩溶类致灾系统
        2.4.2 断层类致灾系统
        2.4.3 其他成因类致灾系统
    2.5 隧道突水突泥孕灾模式
        2.5.1 直接揭露型突水突泥
        2.5.2 渐进破坏型突水突泥
        2.5.3 渗透失稳型突水突泥
        2.5.4 间歇破坏型突水突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与软件
    3.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评判方法的建立
        3.1.1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1.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等级划分
    3.2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影响因素等级划分
        3.2.1 抗突体厚度
        3.2.2 不良地质
        3.2.3 水动力条件
        3.2.4 围岩特征
    3.3 实施流程
    3.4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软件
    3.5 工程验证
        3.5.1 工程概况
        3.5.2 抗突评判影响因素分析
        3.5.3 抗突评判结果与分析
        3.5.4 抗突评判软件应用
        3.5.5 基于抗突评判结果的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处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隧道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的隧道突水突泥最小安全厚度
        4.1.1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力学模型
        4.1.2 充填介质滑移失稳最小安全厚度公式
        4.1.3 最危险滑动面与最小安全安全厚度影响因素分析
        4.1.4 讨论
    4.2 充填介质渗透失稳的无粘性土管涌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1 无粘性土管涌的变截面螺旋毛管模型
        4.2.2 可动颗粒起动机理
        4.2.3 可动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头梯度
        4.2.4 算例分析及讨论
    4.3 考虑清淤和降雨的隧道间歇型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3.1 降雨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2 清淤诱发二次突水突泥致灾机制
        4.3.3 充填型溶洞二次突水突泥临灾判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室内试验
    5.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1.1 溶洞结构特征
        5.1.2 充填介质沉积机制与沉积特征
    5.2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试验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试验
        5.2.1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与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一体化试验装置
        5.2.2 试验方案与流程
        5.2.3 溶洞充填介质沉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5.2.4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致灾过程
        5.2.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工程案例与充填介质特征分析
    6.1 工程概况
        6.1.1 地形地貌
        6.1.2 地层岩性
        6.1.3 地质构造
        6.1.4 水文地质特征
    6.2 隧道间歇型突水情形
    6.3 溶洞充填介质特性分析
        6.3.1 充填介质颗粒级配分析
        6.3.2 充填介质颗粒磨圆度分析
        6.3.3 充填介质矿物成分分析
    6.4 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突泥地下水来源判定
    6.5 隧道间歇型突水突泥原因分析
    6.6 隧道突水突泥抗突评判方法及软件应用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天津市水资源税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资源税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水资源收费制度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
        1.2.3 水资源税的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1.2.4 水资源税改革成效的相关研究
        1.2.5 水资源税改革问题与建议的相关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水资源税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水资源税的概念
        2.1.1 水资源税的定义
        2.1.2 水资源税与水资源费的区别
        2.1.3 水资源税与资源税的联系
    2.2 水资源税开征的理论依据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天津市水资源税改革运行的成效及问题
    3.1 天津市水资源税设计思路及税制要素
        3.1.1 天津市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3.1.2 天津市水资源税征收的原则与思路
        3.1.3 水资源税的税制要素
    3.2 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运行成效
        3.2.1 社会节约用水意识增强
        3.2.2 地下水开采呈下降趋势
        3.2.3 特殊行业耗水得到控制
        3.2.4 用水结构向公共管网转换
        3.2.5 取水户征管范围覆盖扩大
        3.2.6 高耗水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
    3.3 天津市水资源税实施存在的问题
        3.3.1 征税范围覆盖不全面
        3.3.2 农业生产用水限额核定困难
        3.3.3 缺乏独立的水资源收费规章
        3.3.4 工程疏干排水征管难度大
        3.3.5 复杂的征管模式加重征管成本
第4章 国外水资源税制度及发展经验借鉴
    4.1 国外水资源税制度
        4.1.1 荷兰水资源税制度
        4.1.2 德国水资源税制度
        4.1.3 巴西水资源税政策
    4.2 国外水资源税可借鉴的经验
        4.2.1 设置合理的税额标准
        4.2.2 对纳税人实现分类分级管理
        4.2.3 制定鼓励节水的税收优惠政策
        4.2.4 完善协作管理的征管模式
第5章 天津市推进水资源税制优化建议
    5.1 完善水资源税的税制体系
        5.1.1 完善水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5.1.2 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税率
        5.1.3 充分发挥税收优惠的作用
    5.2 完善水资源税的征管执行
        5.2.1 完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5.2.2 加强对水资源税改革效果的效应评估
        5.2.3 强化税收征管监督
    5.3 完善水资源税的配套措施
        5.3.1 完善水资源税征收的法律支持
        5.3.2 优化取水许可制度
        5.3.3 建立水资源税信息共享平台
        5.3.4 加大水资源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后记

(7)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发育与演化研究现状
        1.2.2 岩溶含水介质空间分异研究现状
        1.2.3 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现状
        1.2.4 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系统研究现状
        1.2.5 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川东隔挡式构造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川东隔挡式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2.2 区域沉积环境演化与沉积建造特征
    2.3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2.4 地形地貌特征
    2.5 区域河网水系发育特征
    2.6 新构造运动
第3章 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系统研究
    3.1 岩溶层组类型
    3.2 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研究
        3.2.1 排泄基准面类型及发育特征
        3.2.2 岩溶地下水循环模式及特征
    3.3 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系统分类及特征
        3.3.1 岩溶系统的划分
        3.3.2 岩溶系统模式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岩溶地貌空间分异特征量化研究
    4.1 岩溶系统地貌演化阶段定量研究
        4.1.1 岩溶地貌单元划分
        4.1.2 岩溶系统演化阶段量化研究
        4.1.3 岩溶系统演化阶段空间分异研究
    4.2 岩溶地貌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4.2.1 川东高陡背斜区主要岩溶形态及组合
        4.2.2 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异特征定量化分析
    4.3 岩溶负地形的空间分异特征
        4.3.1 岩溶负地形的计算方法
        4.3.2 岩溶负地形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含水介质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5.1 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岩溶垂向发育理论模式
        5.1.1 岩溶向深发育及演化模式
        5.1.2 岩溶发育深度的厘定
    5.2 岩溶垂向分异研究
        5.2.1 岩溶垂向分异的量化方法
        5.2.2 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系统岩溶含水介质空间分异研究
        5.2.3 纯灰岩岩溶系统岩溶垂向分异特征
        5.2.4 不纯灰岩岩溶系统岩溶垂向分异特征
    5.3 岩溶垂向分带研究
        5.3.1 岩溶垂向分带方法研究
        5.3.2 观音峡背斜两江地带间互状碳酸盐岩岩溶垂向分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级水流系统的岩溶空间分异研究
    6.1 多级次水流系统的耦合特征
        6.1.1 横向沟谷的发育特征
        6.1.2 多级次排泄基准面的空间关系
        6.1.3 岩溶系统中多级水流系统的耦合效应
    6.2 基于多级水流系统的岩溶系统分化研究
        6.2.1 多级岩溶系统边界的厘定
        6.2.2 多级次水流系统背景下现代岩溶发育特征
        6.2.3 多级次岩溶系统耦合关系的划分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岩溶空间分异综合评价系统的构建
    7.1 岩溶空间分异的控制机理研究
        7.1.1 可溶岩岩性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7.1.2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7.1.3 地形地貌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7.1.4 河流排泄基准面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7.2 岩溶空间分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2 评价指标的内涵说明及分级标准
    7.3 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方法
        7.3.1 岩溶发育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7.3.2 评价指标的量化研究
        7.3.3 指标权重计算研究
        7.3.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溶发育程度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观音峡背斜岩溶空间分异综合评价研究
    8.1 观音峡背斜岩溶水文地质概况
    8.2 观音峡背斜两江地带北段岩溶空间分异的综合评价
        8.2.1 评价指标的提取及量化
        8.2.2 岩溶空间分异模糊综合评价
        8.2.3 岩溶空间分异评价结果分析
    8.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10)米仓山隧道流固耦合分析及涌突水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
        1.2.2 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1.2.3 涌突水类型研究现状
        1.2.4 涌突水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米仓山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地层岩性
        2.3.1 第四系全新统
        2.3.2 古生界寒武系中统
        2.3.3 古生界寒武系下统
        2.3.4 上元古界
        2.3.5 晋宁期岩浆岩
        2.3.6 下元古界
    2.4 地质构造
        2.4.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4.2 场地地质构造
第3章 米仓山隧址区渗流场和应力场特征分析
    3.1 米仓山隧址区水文地质概况
        3.1.1 隧址区地表水
        3.1.2 隧址区地下水
    3.2 米仓山隧址区渗流场特征分析
        3.2.1 米仓山隧道围岩裂隙特征
        3.2.2 米仓山隧道围岩裂隙水渗流特征
        3.2.3 米仓山隧道围岩渗透系数空间分布特征
        3.2.4 米仓山隧址区地下水渗流特征数值模拟
    3.3 米仓山隧址区应力场特征分析
        3.3.1 米仓山隧址区纵断面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3.3.2 米仓山隧道洞轴线平面地应力场特征分析
        3.3.3 米仓山隧道洞轴线地应力量级判别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米仓山隧道流-固耦合分析
    4.1 流-固耦合的基本力学机理
        4.1.1 岩溶隧道涌水力学机理
        4.1.2 渗流场和应力场的相互作用
    4.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4.2.1 计算模型及参数
        4.2.2 初始渗流场分布特征
        4.2.3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4.2.4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4.2.5 渗流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4.3 米仓山隧道不同岩性段流-固耦合特征分析
        4.3.1 碳酸盐岩段
        4.3.2 岩浆岩段
        4.3.3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4.3.4 构造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米仓山隧道涌突水机制分析
    5.1 米仓山隧道涌突水案例分析
        5.1.1 米仓山隧道K43+190 段涌突水案例分析
        5.1.2 米仓山隧道斜井XZK0+220 段涌突水案例分析
        5.1.3 米仓山隧道K41+720 段涌突水案例分析
        5.1.4 米仓山隧道涌突水特征分析
    5.2 米仓山隧道涌突水机制分析
        5.2.1 水力劈裂型涌突水
        5.2.2 掌子面失稳型涌突水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以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平井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咸水水盐运移规律与开发利用研究 ——以河北沧州地区为例[D]. 何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2]地铁车站施工环境影响风险非线性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 贾紫涵.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寒草地水资源潜力及水草畜平衡配置研究[D]. 郑雨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水压充填型串珠溶洞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D]. 陈自飞.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5]隧道突水突泥致灾系统与充填溶洞间歇型突水突泥灾变机理[D]. 黄鑫. 山东大学, 2019(09)
  • [6]天津市水资源税制优化策略研究[D]. 孙伟.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7]川东高陡背斜区岩溶空间分异特征及评价系统构建研究[D]. 钟玲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分类、地质判识、孕灾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J]. 李术才,许振浩,黄鑫,林鹏,赵晓成,张庆松,杨磊,张霄,孙怀凤,潘东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5)
  • [9]力学筑梦中国[J]. 龙驭球,崔京浩,袁驷,陆新征. 工程力学, 2018(01)
  • [10]米仓山隧道流固耦合分析及涌突水机制研究[D]. 蒲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地表水作为地下工程水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