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剪应力对体外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低剪应力对体外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一、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夏琼[1](2020)在《切应力介导Cav-1表达水平上调与调控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发病率极高,术后癌细胞易复发转移,癌细胞发生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发生转移时,从细胞基质上脱落下来进入脉管系统中,会触发程序性死亡,这种程序性死亡被叫做失巢凋亡,而抵抗失巢凋亡是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前提。小窝蛋白1(Cav-1)是细胞膜上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作为一种力学感受器,它能够感受血液和组织液对肿瘤细胞产生的切应力,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在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切应力作用下,Cav-1对失巢凋亡的影响是未知的。且前期实验已发现,低切应力处理细胞后,Cav-1的表达水平会升高,但是对于低切应力如何使Cav-1的表达水平升高的机制是不明确的。因此本文想探究低切应力是如何使Cav-1表达水平升高,及在低切应力作用下,Cav-1表达水平升高将如何调控癌细胞的失巢凋亡。本文选择高转移性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观察到低切应力(2 dyn/cm2)处理细胞后,悬浮培养48 h,Cav-1表达水平会升高。接着通过Cell Twitter实验、Calcein-PI双染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比较沉默Cav-1与不沉默Cav-1的细胞中,加载切应力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沉默Cav-1的细胞组中,切应力处理细胞后,凋亡率下降,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在沉默Cav-1的细胞中,无论是否加载剪切力,凋亡率及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且增殖率明显比不沉默Cav-1的细胞组低,凋亡率明显比不沉默Cav-1的细胞组高。这表明切应力是通过促进Cav-1表达,提高癌细胞抗失巢凋亡能力。随后探究了切应力是通过何种机制促进Cav-1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实验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活性氧(ROS)供体(H2O2与FeSO4)或一氧化氮(NO)供体(SNP与L-精氨酸)处理细胞后,细胞中Cav-1表达水平也会升高。且荧光显微镜实验及流式实验结果表明了切应力处理细胞后,细胞中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的水平会增加。因此接着探究了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是否会促进Cav-1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的确会促进Cav-1的表达。且清除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后,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这说明切应力能通过诱导一氧化氮或活性氧生成,促进Cav-1的表达,提高癌细胞抗失巢凋亡能力。最后探究了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Cav-1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及IP实验发现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是通过抑制Cav-1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使细胞中Cav-1表达水平升高。综上所述:低切应力诱导生成的一氧化氮或活性氧能够抑制Cav-1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从而使细胞中Cav-1表达水平升高,进而使癌细胞产生抗失巢凋亡的能力。

杜若林[2](2019)在《生物可吸收PLLA血管内支架对内膜修复和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生物可吸收支架可短期支撑血管,有效防止支架植入后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后逐渐被血管吸收分解,力学刺激逐渐消失,这一复杂过程可能造成血管发生不同于传统金属药物支架的反应,影响局部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对该支架的评价应区别于传统的药物洗脱金属支架。目前鲜有研究结合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特点提出植入后功能性健康内皮的修复和促进血管重构等的相关评价指标,包括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在体降解及其对细胞的影响、胞外基质变化等,这些问题也是有效解决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应用中支架再狭窄、血栓及局部炎症的关键。因此,本文重点关注支架植入后的内膜修复和血管重构过程,并探讨其机理,旨在为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综合评价提供新的可参考依据。以大鼠腹主动脉为动物模型,分析了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支架植入后内皮功能、血管的重建、支架降解与血管细胞的反应,并探究了降解产物乳酸对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LLA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的再内皮化与内皮功能恢复。PLLA支架植入后4周再内皮化基本完成,随后CD31在管腔层细胞逐渐形成稳定表达,新生内膜具有更好的内皮屏障功能。支架植入早期新生内膜发生了CD31hiEMCNhi内皮亚型变化,随后这种内皮亚型的表达逐渐减弱。血管的炎症水平先升高后降低。总之,PLLA支架植入后内膜修复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能够获得具有低炎症、内皮化良好且屏障功能较优的新生内膜。(2)PLLA血管内支架植入后时间依赖的内膜增生与血管修复重建。PLLA支架植入后管腔直径先减小后增加,内膜增生程度先增加后减少,同时伴随增生内膜中细胞表型的变化。PLLA支架植入后胶原纤维先增加后减少而弹性纤维先减少后增加,均在24周出现变化的转折,植入后24周开始血管经历正向重建过程,48周更接近正常血管。综上,PLLA支架植入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先增加后降低,血管在24周开始正向重构,48周后血管逐步趋向于恢复正常。(3)PLLA血管内支架在体降解过程与伴随的血管细胞表型变化。PLLA支架植入后24周出现显着降解,支架丝轮廓变小,出现降解碎片。力学响应因子MGF与BMP2伴随支架降解先增加后减少。血管细胞发生表型转化,RUNX2表达先增多且入核发挥转录因子功能,随后随时间增加表达减少。总之,PLLA支架植入后24周出现显着降解,血管细胞经历了从正常到成骨转化随后转化程度降低的变化过程。(4)PLLA降解产物乳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成骨表型转化。PLLA降解产物乳酸增加细胞对环境力学变化的响应,增加细胞力学响应因子MGF的表达和对基底硬度的响应。乳酸可促进细胞由平滑肌表型向成骨表型转化,促进靠近内膜和外膜区域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中RUNX2的表达和入核。乳酸可以通过单羧酸转运蛋白1进入血管细胞并升高细胞内乳酸脱氢酶B的水平,促进细胞的溶酶体数量升高。但在血管损伤同时存在时,血管优先对损伤进行反应,支架植入后血管反应复杂,乳酸并不一定占主要地位。总之,PLLA降解产物乳酸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成骨表型转化。综上所述,PLLA支架植入后血管修复重建匹配支架的降解进程,PLLA支架植入1周主要为炎症反应,4周内膜增生严重,12周内皮化完全,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具有内皮化良好且屏障功能较优的新生内膜。而PLLA支架植入后血管增生程度先增加后降低,PLLA支架在24周出现显着降解,开始正向重建,48周血管已经发生了正向的修复,在整个修复过程血管细胞发生了表型转化。PLLA降解产物乳酸能刺激细胞发生成骨表型转化,支架植入极晚期存在血管钙化的风险。本研究从动物模型入手详细评估了PLLA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内膜修复和血管重建过程,为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临床评价提供更多可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支架的药物涂层设计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李国剑[3](2018)在《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瓣膜性房颤及其血栓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模型猪左心房流场中湍流切应力对其病变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分别建立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单纯房颤及瓣膜性房颤的动物模型,明确各模型猪左心房流场中湍流切应力(Turbulent Shear Stress,TSS)及流场均匀性与左心房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TSS致左心房组织损伤的分子生物学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滇南小耳猪,随机分组方案,分别建立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单纯房颤以及二尖瓣狭窄并房颤、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房颤的动物模型,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n=5),进行1年的动态观察监测。分别于建模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对各组动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检测常规多普勒指标(RFMV、LAD、LAAD、LAEF、LAAEF);流场均匀性指标(MVA、MVRv、PVVmean、LAAVmean、Vmax、△Vmax):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成像,通过流体力学的计算,得出湍流切应力(TSS)的具体数值。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2、在建模后12月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将所有动物处死,取猪肺静脉开口、左心耳、房间隔、二尖瓣、乳头肌等部位的组织,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制成石蜡并包埋切片,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在光镜下进行左心房病理情况的观察。剪左心房组织匀浆,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KCa2.3/3.1在左心房组织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KCa2.3/3.1在左心房组织蛋白的表达情况。经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AF动物模型组对比观察。[结果]1、各模型制作顺利,其中MR组、MS+AF组、MR+AF组在术中各死亡1例,AF组建模后观察过程中死亡1例。2、建模后评价指标的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模型组的建模后评价指标与建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F组及瓣膜性AF组建模后呈现典型的AF心电图表现。3、常规多普勒指标、流场均匀性及TSS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各模型组建模后LAD、LAAD、LAEF、LAAEF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与相应疾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相符;MS和MS+AF组的MVA、MR和MR+AF组的MVRV在建模后即刻出现变化,随观察时间延长,逐渐增大(P<0.05);其余指标PVVmean、LAAVmean、Vmax、△Vmax 均于建模后 6m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左心房内流场均匀性明显变差;各模型组与对照组Lc核心区位点TSS比较无差异(P>0.05),而Lm和L1位点均较对照组TSS明显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4、常规多普勒指标、流场均匀性及TSS在各组间比较结果:各模型组LAD、LAAD、LAEF、LAAEF检测指标在建模后即刻、建模后1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6m、建模后12m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PVVmean、LAAVmean、Vmax、△Vmax检测指标在建模后即刻、建模后1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6m、建模后12m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AF组建模后6m、12m时间点的各项指标与其他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各模型组Lc位点的TSS值在建模后与建模前比较,以及建模后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Lm、L1位点的TSS值在建模后即刻、建模后1m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后6m、建模后12m上述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AF组建模后12m时间点Lm、L1位点的TSS值与其他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5、左心房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MS、MR、AF、MS+AF和MR+AF组较正常组的心肌细胞粗大、排列更加紊乱、细胞水肿,并有空泡现象,伴有结缔组织增多;MS+AF与MR+AF组上述病理表现更加突出,尤以MS+AF组更甚,空泡多而大,胞核受压浓集中于边缘,大量纤维增生包绕心肌细胞,丰富而致密。Masson染色结果提示:MS、MR、AF组较对照组胶原纤维增多;尤其是MS+AF和MR+AF组上述病理表现更加突出,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包绕心肌细胞,致密而丰富。6、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动物模型组不同部位KCa2.3、KCa3.1、AKT1、P30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MS+AF组各指标变化最大(P<0.05),其次为MR+AF、AF 组(P<0.05),MS 和 MR 组 KCa2.3、AKT1、KCa/3.1、P30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各组猪肺静脉开口、左心耳、房间隔、二尖瓣、乳头肌部位的KCa2.3、AKT1、KCa3.1、P30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各部位各指标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升高,其中,肺静脉开口处和左心耳各指标表达变化最显着(P<0.01);而肺静脉开口处较左心耳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房间隔、二尖瓣、乳头肌部位KCa2.3、AKT1、KCa/3.1、P30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所差异,但变化明显小于肺静脉开口(P<0.05),并且左心耳、房间隔部位互相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种动物模型创建的方法科学可靠、可行性强、重复性好,对进一步研究瓣膜病变以及瓣膜性房颤的异常血流动力学奠定基础。(2)左心房流场中湍流切应力的增高是导致左心房重构的重要因素之一。(3)KCa2.3/3.1在不同部位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有差异,其中在肺静脉开口处表达最高,其次左心耳=房间隔>二尖瓣>乳头肌。(4)KCa2.3/3.1及其相关基因在TSS导致二尖瓣病变持续损害及房颤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5)KCa2.3/3.1参与了 TSS对内皮细胞的信号转导。第二部分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其病变及血栓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左心房流场和湍流切应力的变化,并比较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瓣膜性AF患者与对照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差异,分析左心房流场与湍流切应力和左心房重构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通过比较KCa2.3/3.1通道蛋白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探究KCa2.3/3.1通道与瓣膜性AF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经伦理审核及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需接受外科二尖瓣置换或二尖瓣成形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单纯二尖瓣病变各15例(MS、MR)、瓣膜性房颤各15例(MS+AF、MR+AF、MS+AF+血栓组),并设立对照组15例,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左心房流场和湍流切应力的变化,血栓弹力图仪评估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房流速,在手术中取出患者房间隔靠近肺静脉开口处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KCa2.3/3.1的相关基因CKNN3/4在左心房组织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KCa2.3/3.1在左心房组织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Ca2.3/3.1在左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血栓弹力图显示:R值和K值减少,Ma值和CI值增大在MS+AF+血栓组最显着(p<0.01),其次是MS+AF组、MS组(p<0.05),而MR+AF组和MR组之间无明显变化(p>0.05),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核呈蓝色,胞质、肌纤维、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深浅不一的红色。各疾病组较对照组的心肌细胞粗大、排列更加紊乱、细胞水肿,并有空泡现象,伴有结缔组织增多。且此现象从严重到轻微的顺序为MS+AF+血栓组、MS+AF组、MR+AF组、MS组,而MR组变化不明显;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胶原纤维呈现蓝色,心肌纤维呈现红色;MS+AF+血栓组、MR+AF、MS+AF组蓝色胶原纤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分布紊乱。MS+AF+血栓组尤为明显,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包绕心肌细胞,致密且丰富。此现象从严重到轻微的顺序为MS+AF+血栓组、MS+AF组、MR+AF组、MS组,而MR组视野中蓝色较少。3、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组KCCN3、KCNN4、AKT1和P300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AF+血栓组和MS+AF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KCCN3、KCNN4的mRNA表达在MS组与MR组之间比较、MS+AF组与MR+A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下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T1的mRNA表达在MS组与MS+AF组之间比较、MR组与MR+A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下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的mRNA表达在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MS+AF+血栓组与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m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组KCa2.3/3.1、AKT1、P300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AF+血栓组和MS+AF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KCa2.3/3.1在MS组与MR组、MS+AF组与MR+A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F与MR+AF较MS、MR明显增高,即VAF患者较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心肌中KCa2.3/3.1通道蛋白表达增高。MS+AF+血栓组分别与MS+AF和MR+AF组比较,KCa2.3/3.1两通道蛋白在心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AF+血栓组表达增高。AKT1的蛋白表达除了在MS+AF+血栓组与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0在各组间两两比较,其中MS与M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心肌组织中,KCa2.3的表达高于KCa3.1。与对照组比较,各疾病组心肌中KCa2.3/3.1通道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F 患者(MS+AF,MR+AF,MS+AF+血栓组),尤其是合并血栓的VAF患者(MS+AF+血栓)KCa2.3/3.1通道蛋白表达增高最为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MS组与MR组之间、MS+AF组与MR+A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左心房数值模拟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AF+血栓组、MS+AF组和MR+AF组在左、右肺静脉入口处的左心房区域,湍流切应力升高最显着;各组间两两比较,左心房内在湍流切应力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即:肺静脉入口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MS+AF+血栓组、MS+AF组、MR+AF组、MS组、MR组、对照组;左心房壁面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MS+AF+血栓组、MS+AF组、MR+AF组、MS组、MR组、对照组,其中壁面压力升高最显着的区域位于肺静脉入口处,以及左心耳内,与湍流切应力升高显着部位吻合;左心房内的流场均匀性以MS+AF+血栓组最差,其次是MS+AF组、MR+AF组、MS组、MR组,与湍流切应力和壁面压力吻合,其中速度流场在左心耳开口部位,流速降低最明显,与临床左心房内的血栓好发部位吻合。[结论](1)成功构建左心房流场数值模拟模型,直观的分析左心房内湍流切应力、壁面压力和速度流场的变化;(2)瓣膜性AF左心房流场中所产生的湍流切应力以及紊乱的血流流场是导致心房进行性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3)KCa2.3/3.1、AKT1、P300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是瓣膜性AF心房组织损伤及其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不同时间和不同切应力变化对心肌细胞KCa2.3/3.1表达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通过不同时间和不同切应力对心肌细胞KCa2.3/3.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运用流体剪切力细胞实验系统(TY-FSS110),在不同时间(0.5 h、1 h、2 h)给予心肌细胞不同大小的层流切应力(5dynes/cm2、15dynes/cm2、24dynes/cm2),观察心肌细胞在体外条件下,不同层流切应力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KCa2.3/3.1以及AKT1、P300在心肌细胞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Ca2.3/3.1以及AKT1、P300在心肌细胞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TRAM-34抑制剂浓度(3μM),添加于5dyne/cm2组,作用时间为2h;检测KCa2.3/3.1以及AKT1、P300在心肌细胞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层流切应力加载干预后,正常组细胞随时间推移除有增殖外,未见其他明显变化,5dyne/cm2、15dyne/cm2组细胞间隙增宽,形态变长,细胞沿流动腔长轴方向伸长,细胞排列接近平行于层流切应力的方向,此变化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变化也逐渐明显,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以5dyne/cm2组显着。24dyne/cm2组的细胞形态学未见明显改变,但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加,该组细胞的增殖变慢。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细胞在时间1h和2h加载5dyne/cm2、15dyne/cm2时KCa2.3/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1),AKT1和P300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表达差异逐渐显着,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提示心肌细胞在加载5dyne/cm2、15dyne/cm2 层流切应力时激活 KCa2.3/3.1离子通道。而 24dyne/cm2组在0.5h、1h、2h时,KCa2.3/3.1、AKT1和P300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肌细胞在加载24dyne/cm2层流切应力时对KCa2.3/3.1离子通道无明显影响。5dyne/cm2/2h组给予抑制剂后,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KCa2.3/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1),AKT1和P30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KT1和P300可能是KCa2.3/3.1通路的下游基因;同时KCa3.1被抑制后,KCa2.3的表达也有下调,说明KCa2.3和KCa3.1这两个通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1)KCa2.3/3.1离子通道可以响应层流切应力的力学.信号变化,是将流体力学信号转化为生物学行为的桥梁;(2)低层流切应力可以通过调控心肌细胞KCa2.3/3.1离子通道导致心肌细胞损伤。

刘伟,关智媛,王静,郑婷[4](2017)在《低切应力对高血压颈动脉血管重构作用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低切应力对高血压颈动脉血管重构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分离猪右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体外培养模型,实验分为高切应力组(切应力20 dyn/cm2,对应灌洗液的流量为200 ml/min)、低切应力组(5 dyn/cm2,对应灌流液的流量为50 ml/min)及对照组(未经培养的新鲜血管)。镜下测量颈动脉内径及壁厚度,并计算壁横截面积;TUNEL法检测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RhoA、P-MYPT-1、P-ERK1/2、P-JNK和P-P38蛋白表达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和高应力组比较,低应力组血管壁厚度和壁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血管内径明显变小(P<0.05),内径/壁厚比值明显降低(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血管组织中RhoA、P-MYPT-1、P-ERK1/2、P-JNK和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高血压颈动脉血管重构具有显着地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RhoA/ROCK信号,从而引起胞质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的3个成员(ERK1/2、JNK、P38)的磷酸化反应有关。

王国梁[5](2016)在《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文中指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力学因素在血管生理功能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明显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体血管处于复杂的力学环境中,身体运动以及手术操作等影响,处于身体活动程度较高部位的血管在体内经常受到沿轴向的扭转,可能导致血管力学结构失稳,血管壁应力分布以及血流均将发生改变,持续的扭转作用将诱导血管重建(remodeling)。然而,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的相关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将从以下4个方面对颈总动脉扭转导致血管重建的力学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1)力学模型分析,通过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获得真实的血管变形前后的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等数据,建立简化的圆管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其应力变化和主应变方向变化等,对血管扭转力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2)基于生物实验数据,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血管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血管形变和应力变化过程,加深对血管扭转力学模型变形过程的理解;(3)建立离体器官培养的血管扭转模型,利用器官培养精准控制变量的优势,研究单一变量控制以及多变量共同作用下短时相的血管重建,并探讨其机制;(4)建立新的颈总动脉扭转大鼠模型,实现较长时相的颈总动脉扭转力学作用状态,从血管组织-细胞分子层次,探讨扭转在血管重建中的力学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扭转力学作用下,血管(r,θ,z)3个方向主应力并无明显变化,θ-z平面上剪应力明显增加;且该平面主应变方向发生明显改变,其与血流方向的夹角由扭转之前的0°,在猪颈总动脉扭转模型变为4.6±0.5°,而大鼠颈总动脉扭转模型则为9.3±3.5°;在离体模型中,血管在扭转力学加载下培养3 d后,血管壁发生明显重建,MMP-2高表达,细胞增殖明显;内弹性膜窗孔变小、变长;内皮细胞形态变长梭,其朝向趋向血流方向调整;成功构建了大鼠颈总动脉扭转模型,动脉在体内承受扭转力学作用后发生明显的血管重建:血管细胞增殖明显,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MMP-2活性明显增加;内弹性膜窗孔变大、变长;内皮细胞形态变长,其朝向随着时间更趋向血流方向排列;血管壁厚内径比明显增加,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之比值(C/E值)明显降低,动脉刚性(stiffness)降低。本研究提供了扭转力学加载条件下研究血管重建新的器官模型与新的动物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在扭转力学作用下,动脉发生明显的结构和功能重建,其细胞形态与排列、细胞增殖功能、细胞外基质与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均与动脉扭转后θ-z平面上剪应力明显增加以及主应变方向发生明显改变有关。本研究将力学分析和生物学验证相结合,丰富了对扭转力学作用下动脉重建力学生物学机制的理解。

马英英[6](2016)在《IGF-1调控的microRNA-133b在低切应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血管重建(remodeling)以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凋亡、迁移为主要特征。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好发于血流动力学较为复杂的部位,如血管分支、分叉处和弯曲处,表明低切应力(low shear stress,LowSS)和扰动流是改变血管稳态,诱导血管重建,引发AS的重要因素。研究切应力诱导血管重建及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与VSMCs间相互交流的分子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LowSS条件下,ECs可以以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旁分泌形式调控联合培养的VSMCs功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microRNAs(miRs)是否参与并起到何作用尚不清楚。本文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分析软件预测IGF-1调控的下游miRs。IGF-1重组蛋白静态刺激VSMCs后,利用Real-time PCR检测VSMCs内预测得到的miR-133b和miR-378a的变化;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对与VSMCs联合培养的ECs施加15 dyn/cm2的正常切应力(normal shear stres,NSS)和5 dyn/cm2的LowSS,加载时间为12 h,Real-time PCR检测VSMCs的miR-133b和miR-378a变化。之后关注对IGF-1及应力均有响应的miR-133b,用miRs预测网站找出其5个可能靶基因,转染技术及Real-time PCR技术验证,选择核糖核酸结合蛋白1(polypyrimidine tract binding protein 1,Ptbp1)和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1,Ndrg1)进一步研究。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133b mimics和inhibitor以及IGF-1刺激后VSMCs的Ptbp1与Ndrg1蛋白水平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owSS条件下联合培养VSMCs的Ptbp1与Ndrg1变化。EdU流式检测转染miR-133b mimics和inhibitor对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IGF-1重组蛋白静态刺激后,VSMCs的miR-133b和miR-378a表达升高;?LowSS条件下,VSMCs的miR-133b显着升高,miR-378a表达无明显变化;?上调VSMCs的miR-133b的表达,Ptbp1和Ndr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下调VSMCs的miR-133b的表达,Ptbp1和Ndrg1的mRNA水平显着升高,蛋白水平无显着变化;?LowSS加载或IGF-1重组蛋白静态刺激后,Ndrg1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Ptbp1表达水平无显着变化;?上调VSMCs的miR-133b的表达可以促进VSMC增殖。上述结果表明,miR-133b在ECs直接感受LowSS刺激后分泌IGF-1影响VSMCs增殖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LowSS条件下,联合培养ECs感受力学刺激后分泌IGF-1,并通过旁分泌作用上调VSMCs的miR-133b的表达,进而抑制其靶基因Ndrg1的表达,最终诱导了VSMCs增殖。本研究提出miR-133b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参与了切应力和IGF-1对血管细胞功能的调控,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标。

韩悦[7](2015)在《切应力条件下核膜蛋白Nesprin2和LaminA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文中指出血管重建(remodeling)是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机械应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成分;ECs衬于血管壁内表面,直接受到血流经过所产生的流体切应力的作用;VSMCs与ECs在结构上相邻,在功能上相互影响。ECs受到流体切应力和相邻的VSMCs的共同作用,其稳态(homeostasis)在血管重建中有着重要意义。力学因素诱导血管重建的机制目前并未完全阐明,该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及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的血管组织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提示,核纤层蛋白Lamin A可能是力学敏感蛋白;因此,本文围绕核膜蛋白Nesprin2、SUN1和Lamin A展开了不同切应力条件下ECs增殖和凋亡变化的机制研究。本文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对单独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ECs施加15 dyn/cm2的正常切应力和5 dyn/cm2的低切应力,结果显示,低切应力明显抑制了核膜蛋白Nesprin2、SUN1和Lamin A的表达,并明显促进了ECs的增殖和凋亡;ECs单独培养、ECs与VSMCs接触联合培养以及ECs与VSMCs非接触联合培养3种不同的培养方式中,VSMCs对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并无显着影响。ECs分别转染Nesprin2、SUN1和Lamin A的特异性干扰片段后,ECs的核膜蛋白表达的减少均导致了ECs增殖和凋亡的异常增加。为了阐明核膜蛋白参与低切应力诱导ECs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我们对Nesprin2和Lamin A蛋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构建了Nesprin2和Lamin A的过表达质粒,发现低切应力条件下ECs的Nesprin2和Lamin A的过表达能够逆转低切应力诱导的ECs增殖和凋亡。应用转录因子活性芯片技术,将ECs分别进行Nesprin2和Lamin A特异性干扰片段的转染和过表达质粒的转染并检测。芯片结果显示,Nesprin2表达水平的减少能够显着提高转录因子AP-2和TFIID的活性,而Lamin A表达水平的降低显着抑制了转录因子Stat-1、Stat-3、Stat-5和Stat-6的磷酸化。在静态干扰条件下和切应力加载条件下,再分别对芯片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证实了上述转录因子在切应力调控Nesprin2和Lamin A变化中的作用。然后,应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预测,得到了Nesprin2调控的转录因子AP-2的靶基因PLA2G16、PITX2、GEM、KISS1、KRT14和TFIID的靶基因FOS、LDLR和Gh,以及Lamin A调控的转录因子Stat-1、Stat-3、Stat-5和Stat-6的共同靶基因BCL2L1、CCND2、IRF1、IFNG、IL4和TNF。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我们找到了参与影响低切应力诱导ECs增殖和凋亡的靶基因,即AP-2的靶基因GEM、TFIID的靶基因FOS和LDLR以及Stat-1、Stat-3、Stat-5和Stat-6的共同靶基因BCL2L1、CCND2、IRF1、IFNG和IL4。综上所述,在低切应力条件下,ECs的核膜蛋白Nesprin2、SUN1和Lamin A的表达异常下降,其中外核膜蛋白Nesprin2表达下降后引起其下游转录因子AP-2和TFIID的表达上升,AP-2通过正调控其靶基因GEM,TFIID通过正调控其靶基因FOS并同时负调控靶基因LDLR,最终诱导ECs的增殖和凋亡。另一方面,低切应力抑制核纤层蛋白Lamin A表达,从而下调了Stat-1、Stat-3、Stat-5和Stat-6的磷酸化,Stat蛋白的磷酸化又通过正调控靶基因BCL2L1、IRF1、IFNG和IL4,并负调控CCND2,最终促进了ECs的增殖和凋亡。这些研究结果对阐明低切应力诱导ECs功能异常的力学生物学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力学生物学思路。

凌博[8](2015)在《高切高脂通过VEGF-VEGFR2信号通路调控血管新生参与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表明,位列全球死亡人数的前两位的疾病分别为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高达死亡人数的21.9%。伴随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跃居为我国的第一位杀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最显着的特征是冠状动脉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因此,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手段是早期预判和治疗不稳定性易损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研究表明,易损斑块具有以下组织病理学特征:在血管狭窄处容易形成较大的斑块;斑块中有薄的纤维帽;炎症细胞和大的脂核浸润;斑块内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内出现的病理性新生血管,能加速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从而诱发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促进其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报道指出,AS(Atherosclerosis)易损斑块的形成和破裂的病理原因,一直没能完全阐述明白,尤其是在高脂和变化的应力场环境下的趋势更是无法解释清楚。而有观点指出,滋养血管增生以及在斑块内高密度富集,是其核心关键点。此时出现的滋养血管,其功能和结构不完整,尤其外膜的不稳定,极易发生侧漏,从而诱发斑块内出血和破损出现。因而本文从斑块内血管新生入手,探索AS易损斑块形成、发展的病因;引入高脂环境和高切应力因素,研究损伤血管在复杂环境下,斑块内血管新生与其病变过程之间的关系。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是特异性和作用最强的血管新生因子,参与了多种体内的病理性血管新生,在肿瘤和斑块血管新生中起着关键调控蛋白的作用。在肿瘤血管新生的研究中,已经系统的探索了VEGF及下游通路蛋白在肿瘤病变中的作用机理。然而在AS易损斑块的研究中,只是证实了VEGF参与了斑块的病变和血管新生过程,但是对于VEGF影响斑块血管新生的机理、下游调控蛋白在AS斑块中的作用、以及与AS易损斑块的高危因素高脂高切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还无准确的定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血管新生经典通路VEGF-VEGFR2-FAK(Focal adhesion kinase)/paxillin在oxLDL(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rprotein)和高切应力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研究,明确了VEGF及下游通路蛋白在AS易损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AS贡献了新的基因靶点。本论文中,我们使用的动物模型为小鼠左颈总动脉套环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小鼠饲喂高脂饲料(1%胆固醇和5%猪油),进而研究斑块的组成、血管新生数量。通过血管新生抑制剂(TNP-470)对模型组注射治疗,研究治疗组斑块的形成和血管新生情况。从动物模型上,证明血管新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形成。在正常组和模型组血管中分别对血管新生相关基因vegf、cd31(plateletendothelialcelladhesionmolecule-1)进行免疫染色,发现模型组中vegf和cd31表达都集中在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区域(较正常组)。并通过合成vegfsirna、vegfr1sirna、vegfr2sirna、vegf重组蛋白对高脂高切应力影响下的内皮细胞刺激,观察下游通路蛋白fak/paxillin的活化(磷酸化),以及对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来探索高脂高切应力介导下的斑块血管新生的信号传导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①构建小鼠左颈动脉套环模型,右侧颈动脉进行假手术对照。单一套环模型只能刺激内膜增生,不诱导易损斑块的形成。其中增生的体积在高低切应力区域基本一致。加入高脂因素,左颈动脉高切应力区域(狭窄近心端)出现大量不稳定斑块,低切应力区域(远心端)无斑块形成,仅有一定内膜增生。而正常组血管,在高脂环境下,其血管壁有少量脂肪颗粒沉积和内膜增生。通过he染色,显示高切应力区域易损斑块内的新生血管主要为外膜不完整、内皮细胞有凋亡趋势、管腔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易泄漏微血管。而tnp-470治疗组,血管内膜增生减弱,易损斑块中的血管新生有所减弱,斑块面积减少。②通过对小鼠颈动脉进行血管新生相关蛋白vegf、cd31免疫染色。发现在正常组中,血管无vegf、cd31的阳性表达。而模型组高切应力组中,vegf、cd31在斑块的肩部和纤维帽区域都存在阳性高表达。研究显示,vegf参与了斑块血管新生的病理过程,从而为我们选择vegf作为关于血管新生的研究靶点提供了依据。③通过用oxldl和切应力分别刺激huvecs(humanumbilicalvascularendothelialcell),研究两者对huvecs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发现正常组内皮细胞无迁移和管腔形成。而oxldl组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明显,其中最佳浓度为20μg/ml。高切应力组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明显,最佳压力为25dyn/cm2。研究显示,oxldl和高切应力能促进内皮细胞功能主导的血管新生。④通过合成vegfsirna、vegf重组蛋白对高脂高切应力影响下的内皮细胞刺激,研究vegf在oxldl和高切应力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vegf的过表达,能促进huvecs迁移和管腔形成;同时高脂高切应力都能促进huvecs中vegf及下游受体(vegfr1、vegfr2)的过表达;vegfsirna组内皮细胞用oxldl和高切应力刺激,内皮细胞的迁移和管腔形成明显减少(较oxldl和高切应力组)。研究显示,vegf是oxldl和高切应力调控血管新生的关键蛋白。⑤通过合成vegfr1sirna、vegfr2sirna、vegf重组蛋白、vegfsirna对高脂高切应力影响下的内皮细胞刺激,研究vegf-vegfr2-fak/paxillin信号通路在ox LDL和高切应力介导的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说明,VEGF能调控VEGFR2下游蛋白FAK/paxillin的磷酸化;oxLDL和高切应力通过VEGF调控VEGFR2-FAK/paxillin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同时VEGFR2能调控下游蛋白FAK/paxillin的磷酸化;VEGFR2/VEGFR1是VEGF调控血管新生的关键因子。因此,在高脂高切应力调控的血管新生中,VEGF-VEGFR2-FAK/paxillin信号通路起着关键调控通路作用。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工作,我们阐明了血管新生在动脉粥样易损斑块中的作用,同时验证了VEGF-VEGFR2-FAK/paxillin信号通路在高脂高切应力所调控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姜隽[9](2013)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交流的力学生物学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管重建(remodeling)是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和基本的病理过程,力学因素在其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cells,ECs)在结构上相邻,功能上有密切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cross-talk)在血管生理功能的维持和血管重建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力学因素作用下,ECs与VSMCs相互交流的力学生物学(mechanobiology)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本文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取得的低切应力(low shear stress,LowSS)诱导下血管差异蛋白质组学数据,以ECs与VSMCs相互交流在应力诱导血管重建中的作用为着眼点,开展了两部分研究:首先,依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所预测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ECs与VSMCs联合培养的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对ECs分别施加正常切应力(normal shear stress, NSS)和LowSS,研究预测网络中提示的分泌型蛋白PDGF-BB和TGF-β1及其相关蛋白LaminA、LOX和磷酸化ERK1/2在ECs和VSMCs相互交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LowSS诱导ECs和VSMCs的PDGF-BB和TGF-β1分泌,LaminA表达降低,LOX和磷酸化ERK1/2表达增高,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用PDGF-BB和TGF-β1重组蛋白对静态培养下的ECs和VSMCs进行刺激也得到了类似结果。干扰ECs的PDGF-BB表达,发现LowSS所诱导的ECs和VSMCs的LaminA、LOX和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被抑制;而干扰ECs的TGF-β1的表达,则对LowSS所诱导的VSMCs的上述变化无影响;应用中性抗体分别封闭VSMCs的PDGF-BB和TGF-β1的作用,则抑制了LowSS所诱导的ECs的上述变化。结果表明,PDGF-BB和TGF-β1在LowSS诱导的ECs和VSMCs相互交流中发挥不同作用,ECs通过分泌PDGF-BB调节VSMCs的功能,而VSMCs则通过分泌PDGF-BB和TGF-β1正反馈调节ECs的功能。然后,本文根据血管差异蛋白质组学结果的提示,选择在血管组织中表达,但功能未知的力学敏感分子-Rab28,深入研究了高张应变条件下VSMCs与ECs相互交流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应用大鼠高血压模型和细胞张应变加载系统模拟血管细胞在高血压状态所承受的周期性张应变,探讨了Rab28在血管细胞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结果显示,高血压大鼠颈总动脉的Rab28表达增高;高张应变诱导了VSMCs的Rab28表达;张应变加载后,用VSMCs的培养基培养静态ECs后,ECs的Rab28表达也增高。对VSMCs的培养基进行检测发现,高张应变可促进VSMCs自分泌血管紧张素II(Ang II)。Ang II既作用于VSMCs自身,又通过旁分泌作用于相邻的ECs,上调ECs和VSMCs的Rab28表达。干扰ECs的Rab28表达抑制ECs增殖,诱导其凋亡和迁移;干扰VSMCs的Rab28表达则抑制VSMCs迁移。在ECs中,Rab28和NF-кB存在细胞内共定位。ECs处于饥饿状态时,NF-кB和Rab28主要分布在胞浆;ECs受Ang II刺激后,NF-кB和Rab28则主要分布在胞核。干扰ECs的Rab28表达,NF-кBp65亚基磷酸化水平下降,入核减少;抑制NF-кB活化,则造成Rab28表达下降。结果提示,NF-кB活化机制中,Rab28可能参与了NF-кB的入核过程;反之,NF-кB活化后上调Rab28的表达。NF-кB活化入核与Rab28表达之间存在反馈调控。综上所述,在LowSS条件下,ECs通过PDGF-BB调控VSMCs的功能,而VSMCs则通过PDGF-BB和TGF-β1对ECs的功能进行反馈调节;在高张应变条件下,VSMCs通过Ang-II调控ECs的Rab28表达,Rab28可能参与了NF-кB的活化入核,进而调控ECs的功能。这些结果对阐明血管重建的力学生物学机制有重要意义,也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力学生物学思路。

姜宗来,邓小燕[10](2011)在《心血管系统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生物力学前沿力学生物学学科内涵,重点介绍了心血管力学生物学最新进展。强调心血管"应力-生长"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并以血管重建为切入点,着眼于力学环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特别又以力学因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即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导致血管重建为重点进行了系统描述。文章还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实验室在心血管力学生物学领域研究的进展。除此之外,本文还系统地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流动力学关系、动脉系统中旋动流、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临床应用以及血管内支架中的生物力学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切应力介导Cav-1表达水平上调与调控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失巢凋亡
        1.1.1 癌细胞转移
        1.1.2 失巢凋亡
        1.1.3 抗失巢凋亡
    1.2 Caveolin-1、ROS/NO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1.2.1 Caveolin-1 与肿瘤细胞
        1.2.2 NO与肿瘤细胞
        1.2.3 ROS与肿瘤细胞
    1.3 肿瘤微环境与切应力
        1.3.1 肿瘤微环境
        1.3.2 流体切应力
        1.3.3 流体切应力与Caveolin-1
        1.3.4 流体切应力与ROS和NO
        1.3.5 流体切应力与细胞凋亡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
第二章 低切应力通过上调Cav-1的表达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株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主要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细胞悬浮培养
        2.3.3 Cell Twitter测细胞增殖
        2.3.4 Calcein与 PI染色实验
        2.3.5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2.3.6 软件及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切应力通过上调Cav-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
        2.4.2 切应力通过上调Cav-1表达抵抗失巢凋亡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切应力通过诱导生成NO或 ROS介导Cav-1 表达上调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株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Cell Twitter测细胞增殖
        3.3.2 Calcein与 PI染色实验
        3.3.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3.3.4 检测一氧化氮
        3.3.5 检测活性氧
        3.3.6 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
    3.4 实验结果
        3.4.1 切应力通过诱导ROS的生成促进Cav-1 表达水平上调
        3.4.2 ROS通过影响Cav-1 蛋白酶体途径影响其表达
        3.4.3 切应力通过诱导NO的产生促进Cav-1表达水平上调
        3.4.4 NO通过影响Cav-1蛋白酶体途径影响其表达
        3.4.5 NO与 ROS都是通过影响Cav-1 泛素化水平影响其表达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生物可吸收PLLA血管内支架对内膜修复和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生物可吸收PLLA支架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PLLA血管内支架发展如日中天
        1.2.2 PLLA血管内支架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2.3 PLLA血管内支架的降解与血管修复
        1.2.4 PLLA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的力学变化
    1.3 血管内支架植入后血管细胞表型转化及钙化
        1.3.1 血管内支架植入对血管细胞表型的影响
        1.3.2 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的胞外基质变化
        1.3.3 支架植入与血管钙化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创新点
2 PLLA血管内支架植入后的再内皮化与内皮功能恢复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方法
        2.3.1 大鼠腹主动脉支架植入
        2.3.2 实验样品处理
        2.3.3 Evans Blu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通透性与完整性
        2.3.4 En face免疫荧光观察新生内膜连接与完整性
        2.3.5 扫描电镜观察新生内膜修复情况
        2.3.6 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
        2.3.7 石蜡切片的CD31 免疫组化染色
        2.3.8 石蜡切片的CD68/CD11b免疫荧光染色
        2.3.9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分析
        2.4.1 植入一般情况
        2.4.2 PLLA支架植入后的再内皮化
        2.4.3 PLLA支架植入后内皮屏障功能的修复
        2.4.4 PLLA支架植入后新生内膜有H型趋势
        2.4.5 PLLA支架植入后的血管炎症反应
    2.5 小结与讨论
3 PLLA血管内支架植入后时间依赖的内膜增生与血管修复重建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方法
        3.3.1 OCT观察植入段血管直径和内膜增生
        3.3.2 石蜡切片的HE染色、MASSON染色、EVG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
        3.3.3 石蜡切片的α-SMA免疫组化染色
        3.3.4 图像分析
        3.3.5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PLLA支架植入后血管直径变化与内膜增生的OCT分析
        3.4.2 PLLA植入内膜增生和再狭窄率随时间变化先增加后减少
        3.4.3 PLLA支架植入的血管修复过程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变化
    3.5 小结与讨论
4 PLLA血管内支架在体降解过程与伴随的血管细胞表型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方法
        4.3.1 PLLA支架植入后支架丝的OCT观察
        4.3.2 PLLA支架植入后支架丝降解的HE染色观察
        4.3.3 PLLA支架植入48 周分段切片与染色
        4.3.4 PLLA支架植入后的MGF/BMP2 免疫荧光染色
        4.3.5 PLLA支架植入后的SM-MHC/vimentin免疫荧光染色
        4.3.6 PLLA支架植入后的CD31/RUNX2 免疫荧光染色
        4.3.7 PLLA支架植入后的α-SMA/RUNX2 免疫荧光染色
        4.3.8 血管vonkossa染色
        4.3.9 图像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PLLA支架的植入后在体降解
        4.4.2 支架植入晚期的不均匀降解导致血管修复的差异
        4.4.3 PLLA支架降解过程的血管力学响应
        4.4.4 PLLA支架降解过程的血管细胞表型变化
    4.5 小结与讨论
5 PLLA降解产物乳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成骨表型转化
    5.1 引言
    5.2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试剂
        5.2.3 实验仪器
    5.3 方法
        5.3.1 SD大鼠胸主动脉原代平滑肌细胞的提取
        5.3.2 RASMCs的纯化、鉴定、传代培养:
        5.3.3 不同浓度乳酸处理RASMCs后细胞活力的测定
        5.3.4 β-甘油磷酸诱导RASMCs成骨转化
        5.3.5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及SM22α免疫印迹
        5.3.6 细胞茜素红S染色
        5.3.7 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与测定
        5.3.8 细胞凋亡检测
        5.3.9 不同硬度PDMS胶制备并联合LA培养细胞
        5.3.10 LA处理细胞后的免疫荧光染色
        5.3.11 LA处理细胞后的溶酶体、线粒体活细胞染色
        5.3.12 验证LA对细胞表型影响的在体动物实验
        5.3.13 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一定浓度LA对RASMCs生长的影响
        5.4.2 乳酸促进RASMCs对力学的响应
        5.4.3 乳酸促进细胞成骨转化
        5.4.4 乳酸促进细胞成骨表型转化的可能机制
    5.5 小结与讨论
6 主要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瓣膜性房颤及其血栓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模型猪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其病变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其病变及血栓形成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局限性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时间和不同切应力变化对心肌细胞KCa2.3/3.1表达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局限性和展望
    6.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4)低切应力对高血压颈动脉血管重构作用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颈总动脉血管体外培养及分组
    1.4 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形态学影响的检测
    1.5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影响的检测
    1.6 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Rho A、P-MYPT-1、P-ERK1/2、P-JNK和P-P38蛋白表达影响的检测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2.2 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3 切应力对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Rho A、P-MYPT-1、P-ERK1/2、P-JNK和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5)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血管力学环境
    1.3 血管重建
        1.3.1 “应力-生长法则”
        1.3.2 血管力学稳定性和临床表征
    1.4 扭转力学作用对血管的影响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计划
第2章 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器官培养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方法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溶液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器官培养系统
        2.3.2 颈动脉采集和预处理
        2.3.3 血管的纵向扭转
        2.3.4 血管的取材与形态学测量
        2.3.5 细胞增殖标记与检测
        2.3.6 内皮细胞轮廓染色与测量
        2.3.7 内皮细胞朝向和形态分析
        2.3.8 内弹性膜孔形态测量与分析
        2.3.9 冰冻切片制备
        2.3.10 血管组织免疫荧光
        2.3.11 蛋白免疫印迹
        2.3.12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血管的主应变分析及其结果
        2.4.2 血管的应力分布分析及其结果
        2.4.3 血管受力的有限元分析及其结果
        2.4.4 扭转对血管细胞增殖的影响
        2.4.5 内弹性膜窗孔重建
        2.4.6 内皮细胞形态适应性变化
        2.4.7 内皮细胞朝向变化
        2.4.8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变化
    2.5 小结
第3章 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动物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方法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模型设计
        3.3.2 大鼠颈总动脉扭转模型的建立
        3.3.3 血管血压和流量测定
        3.3.4 血管在体形态测量与无载荷状态形态测量
        3.3.5 血管在体固定与取材
        3.3.6 血管组织切片
        3.3.7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3.3.8 VG胶原染色
        3.3.9 EVG弹性纤维染色
        3.3.10 血管壁厚内径比测量与分析
        3.3.11 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含量测量与分析
        3.3.12 测量血管内径连续变化
        3.3.13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内膜弹性
        3.3.14 细胞增殖标记与检测
        3.3.15 内皮细胞轮廓染色与测量
        3.3.16 内皮细胞朝向和形态分析
        3.3.17 内弹性膜孔形态与平滑肌细胞朝向测量与分析
        3.3.18 蛋白免疫印迹
        3.3.19 明胶酶谱检测MMP活性
        3.3.20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血管的应力分布分析及其结果
        3.4.2 颈总动脉扭转动物模型复制手术效果检测
        3.4.3 扭转后血管内径并无明显改变
        3.4.4 扭转造成血管壁厚内径比改变
        3.4.5 扭转加载导致动脉C/E值降低
        3.4.6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血管内膜弹性
        3.4.7 扭转造成血管内膜和中膜细胞明显增殖
        3.4.8 扭转造成内皮细胞持续的形态改变和朝向改变
        3.4.9 扭转对平滑肌细胞朝向无影响
        3.4.10 扭转造成内弹性膜窗孔重建
        3.4.11 扭转造成血管壁MMP含量改变
        3.4.12 血管壁MMP活性的改变
    3.5 小结
第4章 讨论
    4.1 血管扭转的器官培养模型与动物模型
        4.1.1 血管扭转器官培养模型
        4.1.2 血管扭转动物模型
    4.2 血管扭转的力学分析
    4.3 扭转力学作用导致血管重建
        4.3.1 剪应力和主应变与细胞朝向和形态相关性探讨
        4.3.2 血管细胞明显增殖,血管壁厚内径比增大
        4.3.3 血管细胞外基质重建
        4.3.4 血管内弹性膜重建
    4.4 总结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力学失稳状态下的血管重建
    1 血管生物力学研究
        1.1 血管力学分析
        1.2 血管失稳研究
        1.3 血管扭转的研究现状
    2 力学作用下的血管重建
        2.1 细胞响应
        2.2 基质重建
        2.3 基质金属蛋白酶调控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学术论文
附录1 实验仪器和设备
附录2 主要试剂
附录3 主要溶液配制

(6)IGF-1调控的microRNA-133b在低切应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绪论
    1.1 低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
    1.2 ECs与VSMCs的信息交流
    1.3 IGF-1与心血管疾病
    1.4 microRNAs的生物学功能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 实验仪器
    2.2 试剂
    2.3 主要溶液成分及配制
3 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细胞鉴定
    3.3 ECs与VSMCs联合培养及流体切应力加载
    3.4 IGF-1重组蛋白刺激实验
    3.5 细胞转染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3.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3.8 EdU检测细胞增殖
    3.9 miRs靶基因预测
    3.10 数据分析
4 结果
    4.1 ECs和VSMCs原代培养及鉴定
    4.2 静态条件下IGF-1刺激VSMCs后miR-133b和miR-378a的表达变化
        4.2.1 IPA预测与IGF-1有关的miRs
        4.2.2 IGF-1促进VSMCs的miR-133b和miR-378a的表达
    4.3 LowSS条件下联合培养的VSMCs的miR-133b和miR-378a的表达变化
    4.4 miR-133b靶基因的预测
    4.5 miR-133b预测靶基因的验证
        4.5.1 miR-133b mimics和inhibitor转染效率
        4.5.2 miR-133b mimics和inhibitor转染VSMCs后,Ptbp1,Ppp2ca,Agt,Ndrg1,Fut4的表达变化
        4.5.3 miR-133b与Ptbp1和Ndrg1的3'UTR序列比对
        4.5.4 miR-133b mimics和inhibitor对Ptbp1和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
    4.6 LowSS条件下联合培养的VSMCs的Ptbp1和Ndrg1的表达变化
    4.7 IGF-1静态刺激VSMCs后Ptbp1和Ndrg1的表达变化
    4.8 miR-133b对VSMCs增殖的影响
5 讨论
    5.1 IGF-1促进miR-133b及miR-378a的表达
    5.2 miR-133b为力学响应miR
    5.3 Ndrg1为miR-133b的靶基因
    5.4 展望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切应力条件下核膜蛋白Nesprin2和LaminA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血管重建
        1.1 血管重建中的力学因素
        1.2 血管重建中ECs和VSMCs的信息交流
    2 细胞核结构与力学因素
        2.1 细胞核的力学特性
        2.2 核膜蛋白与细胞功能
    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溶液配制
        1.4 引物序列和干扰片段序列
    2 实验方法
        2.1 RNA干扰实验
        2.2 过表达质粒载体构建
        2.3 过表达质粒核电转
        2.4 BrdU原位检测细胞增殖
        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2.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
        2.7 转录因子活性芯片检测
        2.8 细胞电镜实验
        2.9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1 细胞鉴定结果
        1.1 原代培养ECs的形态观察和鉴定
        1.2 原代培养VSMCs的形态观察和鉴定
    2 切应力条件下单独培养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增殖和凋亡
        2.1 低切应力下调了单独培养ECs核膜蛋白的表达
        2.2 低切应力上调单独培养ECs的增殖
        2.3 低切应力促进单独培养ECs的凋亡
    3 静态条件下VSMCs对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3.1 静态条件下VSMCs对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并无显着影响
        3.2 静态条件下VSMCs上调ECs的增殖
        3.3 静态条件下VSMCs上调ECs的凋亡
    4 切应力和VSMCs的协同作用对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4.1 正常切应力条件下VSMCs对ECs核膜蛋白的表达并无显着影响
        4.2 正常切应力条件下VSMCs对ECs的增殖并无显着影响
        4.3 正常切应力条件下VSMCs对ECs的凋亡并无显着影响
    5 核膜蛋白的表达对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5.1 静态条件下抑制核膜蛋白的表达上调ECs的增殖和凋亡
        5.2 静态条件下Nesprin2和LaminA过表达对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6 核膜蛋白的过表达逆转了低切应力对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6.1 Nesprin2和LaminA的过表达显着抑制了低切应力诱导的ECs增殖
        6.2 Nesprin2和LaminA的过表达显着抑制了低切应力诱导的ECs凋亡
    7 改变Nesprin2和LaminA表达对ECs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7.1 下调Nesprin2和LaminA的表达对ECs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7.2 上调Nesprin2和LaminA的表达对ECs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8 转录因子芯片结果的验证
        8.1 静态条件下Nesprin2和LaminA表达下调对ECs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8.2 切应力条件下ECs转录因子的活性变化
    9 IPA软件预测靶基因
    10 低切应力条件下Nesprin2和LaminA过表达对其下游转录因子和靶基因的影响
        10.1 Nesprin2和LaminA过表达逆转了低切应力对其下游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10.2 Nesprin2和LaminA的过表达对其转录因子靶基因的影响
    11 Nesprin2和LaminA蛋白的缺乏影响细胞核膜结构
第4章 讨论
    1 力学因素与ECs功能
    2 低切应力抑制核膜蛋白的表达并诱导ECs功能异常
    3 Nesprin2和LaminA通过调控特定的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影响ECs细胞功能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核骨架蛋白的研究进展
    1 引言
    2 核骨架蛋白的研究历史
    3 核骨架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3.1 Nesprin家族
        3.2 SUN家族
        3.3 Lamin蛋白
        3.4 Emerin蛋白
    4 核膜蛋白在细胞内力学传导以及疾病中的作用
        4.1 细胞核膜蛋白在力学因素影响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4.2 核膜蛋白与人类疾病
    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仪器
附录2 试剂
附录3 主要溶液配制
附录4 实验方法
    4.1 大鼠胸主动脉ECs和VSMCs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4.2 ECs和VSMCs联合培养的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
    4.3 细胞实验分组
    4.4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4.5 RNA提取和荧光定量PCR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切高脂通过VEGF-VEGFR2信号通路调控血管新生参与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词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AS易损斑块的特点
    1.3 血管新生是AS稳定斑块转化为易损斑块的关键因素
        1.3.1 斑块内血管新生研究进展
        1.3.2 血管新生促进易损斑块形成的机理
        1.3.3 血管新生在AS斑块和肿瘤理论研究及临床中的应用
    1.4 斑块处切应力调控斑块的病理过程
        1.4.1 斑块处切应力类型和分布
        1.4.2 低切应力对斑块的影响
        1.4.3 高切应力刺激易损斑块形成
        1.4.4 斑块破裂的力学机制
    1.5 脂质侵润是AS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
    1.6 血管新生研究的进展
        1.6.1 血管新生的方式
        1.6.2 血管新生的主要作用因子
        1.6.3 血管新生的信号通路
        1.6.4 内皮祖细胞和内皮细胞在AS斑块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1.7 VEGF调控血管新生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1.7.1 VEGF调控血管新生
        1.7.2 VEGF可能参与AS易损斑块的发展
        1.7.3 VEGF促进斑块内血管新生的作用研究
    1.8 VEGFR2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的重要调控蛋白
        1.8.1 VEGFR2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1.8.2 VEGFR2在内皮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1.8.3 VEGFR2调控内皮细胞的存活
        1.8.4 VEGFR2调控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1.9 VEGFR1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之间的关系
    1.10 FAK及其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1.11 Paxillin及其磷酸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1.12 VEGF-VEGFR2-FAK/paxillin信号通路研究前景
    1.13 CD31与斑块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
    1.14 TNP-470在血管新生类疾病中的应用
    1.15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15.1 研究思路
        1.15.2 主要内容
    1.16本文的创新点
2 高切应力和高脂肪调控血管新生是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与实验动物
        2.2.2 小鼠颈动脉套环模型建立
        2.2.3 斑块的形态学表征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高低切应力对高脂模型组斑块形成的作用。
        2.3.2 高脂对动脉易损斑块形成的影响
        2.3.3 TNP-470对斑块形成的抑制作用
        2.3.4 五组实验动物斑块内血管新生的比较
    2.4 讨论
        2.4.1 高脂高切应力与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的关系
        2.4.2 高脂高切应力与易损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关系
        2.4.3 血管新生与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的关系
    2.5 小结
3 血管新生相关蛋白VEGF、CD31在AS斑块中的表达
    3.1 引言
        3.1.1 VEGF与AS斑块血管新生的必然联系
        3.1.2 CD31在AS斑块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与实验动物
        3.2.2 动物实验方法
        3.2.3 免疫染色实验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2.5 实验注意事项
    3.3 结果
        3.3.1 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3.2 CD3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4 讨论
        3.4.1 AS斑块病理变化与VEGF存在密切相关性
        3.4.2 CD31是AS斑块内血管新生标记物
        3.4.3 VEGF参与了AS斑块内血管新生过程
    3.5 小结
4 高脂高切应力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主导的血管新生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制备和检测
        4.2.3 构建切应力加载系统
        4.2.4 内皮细胞迁移
        4.2.5 内皮细胞体外管腔形成
    4.3 结果
        4.3.1 正常组内皮细胞体外管腔形成
        4.3.2 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4.3.3 高切应力刺激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4.3.4 oxLDL和高切应力诱导内皮细胞的迁移
    4.4 讨论
        4.4.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主导的血管新生
        4.4.2 高切应力能促进内皮细胞主导的血管新生
    4.5 小结
5 VEGF调控oxLDL和高切应力介导的血管新生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制备和检测
        5.2.3 构建切应力加载系统
        5.2.4 VEGF过表达构建
        5.2.5 VEGFsiRNA序列设计和转染
        5.2.6 Western blot印记检测:
        5.2.7 内皮细胞迁移
        5.2.8 内皮细胞体外管腔形成
    5.3 结果
        5.3.1 oxLDL对内皮细胞中VEGF、VEGFR1、VEGFR2蛋白表达的影响
        5.3.2 oxLDL时间梯度对内皮细胞中VEGF、VEGFR1、VEGFR2蛋白表达的影响
        5.3.3 高切应力对内皮细胞中VEGF、VEGFR1、VEGFR2蛋白表达的影响
        5.3.4 高切应力时间梯度对内皮细胞中VEGF、VEGFR1、VEGFR2蛋白表达的影响
        5.3.5 VEGF调控内皮细胞功能主导的血管新生
        5.3.6 VEGF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
        5.3.7 VEGF调控oxLDL和高切应力介导的血管新生
        5.3.8 VEGF调控oxLDL和高切应力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
    5.4 讨论
        5.4.1 VEGF能调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
        5.4.2 VEGF能调控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
        5.4.3 VEGF能调控高切应力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
    5.5 小结
6 高脂协同高切应力通过VEGF-VEGFR1/VEGFR2信号通路调控血管新生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制备和检测
        6.2.3 构建切应力加载系统
        6.2.4 VEGF过表达构建
        6.2.5 VEGFsiRNA序列设计和转染
        6.2.6 VEGFR1、VEGFR2siRNA序列设计和转染
        6.2.7 Western blot印记检测:
        6.2.8 内皮细胞迁移
        6.2.9 内皮细胞体外管腔形成
    6.3 结果
        6.3.1 VEGF调控VEGF-VEGFR2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
        6.3.2 oxLDL、高切应力联合VEGF对VEGF-VEGFR2下游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6.3.3 VEGFR2、VEGFR1在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6.3.4 VEGFR1、VEGFR2调控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功能主导的血管新生
        6.3.5 VEGFR1、VEGFR2调控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
    6.4 讨论
        6.4.1 VEGF、VEGFR2在VEGFR2-FAK/paxillin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6.4.2 VEGFR2、VEGFR1是VEGF调控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关键蛋白
        6.4.3 VEGF-VEGFR2-FAK/paxillin,VEGFR1参与ox-LDL、高切应力诱导的血管新生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目录

(9)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交流的力学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力学因素与血管重建
        1.1.1 低切应力与血管重建
        1.1.2 张应变与血管重建
    1.2 血管重建中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交流
    1.3 低切应力诱导血管重建的蛋白质组学和信号转导网络预测
        1.3.1 低切应力条件下体外培养血管的蛋白质表达谱差异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第2章 低切应力条件下 PDGF-BB 和 TGF-β1 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交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1 引言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 主要的溶剂溶液成分及配制
        2.2.2 实验动物及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大鼠胸主动脉 ECs 和 VSMCs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和鉴定
        2.3.2 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和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
        2.3.3 细胞迁移检测(Transwell 法)
        2.3.4 细胞增殖检测(BrdU 掺入比色法)
        2.3.5 重组蛋白刺激和中和抗体封闭实验
        2.3.6 siRNA 干扰
        2.3.7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3.8 RT-PCR
        2.3.9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2.3.10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低切应力条件下联合培养细胞 PDGF-BB、TGF-β1、LaminA、LOX 和磷酸化 ERK1/2 表达的变化
        2.4.2 低切应力条件下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变化
        2.4.3 重组 PDGF-BB 和 TGF-β1 对细胞 Lamin A,LOX,磷酸化 ERK1/2 表达及迁移、增殖的影响
        2.4.4 siRNA 干扰对细胞 PDGF-BB、TGF-β、Lamin A、LOX 和磷酸化 ERK1/2 表达以及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
        2.4.5 联合培养 VSMCs 通过 PDGF-BB 和 TGF-β1 正反馈调控低切应力诱导的 ECs迁移和增殖
    2.5 讨论
第3章 高张应变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交流对细胞 Rab28 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1 主要的试剂溶液成分及配制
        3.2.2 实验动物和抗体
        3.2.3 实验仪器
        3.2.4 引物和小 RNA
    3.3 实验方法
        3.3.1 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
        3.3.2 大鼠颈总动脉取材、原位增殖与凋亡测定、Western blotting
        3.3.3 大鼠胸主动脉 ECs 和 VSMCs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和鉴定
        3.3.4 血管细胞的周期性张应变加载
        3.3.5 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检测、Western blotting
        3.3.6 条件培养基的制备和使用
        3.3.7 小 RNA 干扰
        3.3.8 细胞内囊泡染色
        3.3.9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3.3.10 新生 RNA 标记
        3.3.11 免疫共沉淀
        3.3.12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
        3.4.1 高血压大鼠血管组织的 Rab28 表达及血管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3.4.2 高张应变条件下 ECs 和 VSMCs 的 Rab28 表达
        3.4.3 VSMCs 与 ECs 相互交流对细胞 Rab28 表达的影响
        3.4.4 VSMCs 条件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 II 的检测和外源性 Ang-II 上调 ECs 的Rab28 表达
        3.4.5 siRNA 干扰 ECs 的 Rab28 抑制增殖,诱导其凋亡和迁移;抑制 VSMCs 迁移
        3.4.6 Rab28 在 ECs 中的定位与分布
        3.4.7 Rab28 与 NF-κB 活化的关系
        3.4.8 Rab28 与 NF-κB 免疫共沉淀
    3.5 讨论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心血管系统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
    1.1 力-血管蛋白质组研究
    1.2 发现了周期性张应变频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和分化有重要影响, 探讨了其力学生物学机制
    1.3 建立了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联合培养新模型, 研究了切应力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相互影响
    1.4 建立了大鼠颈总动脉低血流低切应力模型, 探讨了低切应力对在体动脉重建的影响及其力学生物学机制
2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
    2.1 动脉粥样硬化局部性现象的血流动力学成因
        2.1.1 剪切力对血管管径调节的影响
        2.1.2 内皮细胞对剪切力的响应
        (1) 通过内皮调节血管扩张。
        (2) 剪切力影响内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3) 振荡剪切力的影响
    2.2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与动脉粥样硬化
        2.2.1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与力传导
        2.2.2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与物质传输的选择通透性
    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3 动脉系统中的旋动流及其应用
    3.1 旋动流产生的原因
    3.2 旋动流的生理意义
    3.3 旋动流原理在心血管临床和植/介入器械设计中的应用
        3.3.1 非圆形截面螺旋小口径人造血管的设计
        3.3.2 血管搭桥远心端吻合口形状的优化
        3.3.3 旋动流原理在冠状动脉分叉血管介入手术方案中的运用
        3.3.5 旋动流原理在腔静脉滤器设计中的应用
4 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临床应用
    4.1 血管旁路搭桥手术的血流动力学规划
    4.2 冠状动脉分叉处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
5 血管内支架中的生物力学问题

四、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切应力介导Cav-1表达水平上调与调控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 夏琼.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2]生物可吸收PLLA血管内支架对内膜修复和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杜若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3]左心房流场中切应力对瓣膜性房颤及其血栓形成机理的研究[D]. 李国剑.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6)
  • [4]低切应力对高血压颈动脉血管重构作用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J]. 刘伟,关智媛,王静,郑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08)
  • [5]扭转力学作用下的动脉重建[D]. 王国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6]IGF-1调控的microRNA-133b在低切应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D]. 马英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切应力条件下核膜蛋白Nesprin2和LaminA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D]. 韩悦.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8]高切高脂通过VEGF-VEGFR2信号通路调控血管新生参与动脉粥样易损斑块形成[D]. 凌博. 重庆大学, 2015(07)
  • [9]血管平滑肌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交流的力学生物学机制[D]. 姜隽.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10]心血管系统的发展趋势[J]. 姜宗来,邓小燕.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1(03)

标签:;  ;  ;  ;  ;  

低剪应力对体外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