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的新结论(论文文献综述)
郝帅民[1](2020)在《超材料多跨梁结构振动带隙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由于其带隙特性,在航空航天工业、机械工程、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带隙机理分为Bragg散射机理和局域共振机理。在已有的研究中,单独对于Bragg带隙特性或局域共振带隙特性的研究较为多见。本文通过结构设计,将两种带隙进行耦合,拓宽了带隙频率范围,提高了结构的减振降噪效果。分析了失谐因素对振动带隙特性的影响。通过周期性铺设压电材料,实现了对带隙特性的主动调控。研究结果将为梁结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了超材料多跨梁结构、失谐超材料多跨梁结构和压电超材料多跨梁结构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谱元法得到了结构的频响曲线,分析了振子固有频率、单胞中振子数量、振子质量以及结构周期数等参数对振动带隙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法对比证明了谱元法的精确性。最后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数值、仿真、实验三种方法分析超材料多跨梁振动带隙特性。首先在谱梁单元基础上,推导了单胞谱刚度矩阵,对刚度阵进行组合得到整体结构谱刚度阵。利用MATLAB进行编程得到频响曲线,并对结构的振动带隙特性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实验测试,验证理论及仿真结果的准确性。2.探究超材料多跨梁振动带隙特性的影响因素。分别对结构尺寸、振子固有频率、单胞中振子数量、振子质量和结构参数进行研究,探究各因素对带隙变化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参数设计实现Bragg带隙与局域共振带隙耦合的效果,得到更宽频率范围的带隙,从而提升结构的减振降噪效果。3.对失谐超材料多跨梁进行振动带隙特性分析。分析了振子失谐与支撑位置失谐等对带隙特性的影响。探究带隙变化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4.通过在超材料多跨梁上周期铺设压电片对结构振动带隙特性进行主动控制。通过谱元法建立整体结构谱刚度阵并求解得到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了不同控制增益下结构的带隙特性,最后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验证。
张丽[2](2017)在《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光学实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是将一维电学负反馈概念引入到二维光学系统,利用光学系统高速并行处理的优势以及电学负反馈系统稳定输出的特点,克服传统相干光学系统在图像质量、系统精度、处理速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实现超高速、大容量、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信息处理能力。实现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波前相位畸变校正、二维并行负反馈叠加、光学图像放大(增强)等。论文重点对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中的反馈和放大环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系统性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物理实验对适合闭环系统的光学图像放大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影响图像放大效果的主要因素。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系统的特点,对比常见的图像放大技术,选出适合系统的最佳放大方法;(2)对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将衍射理论与二波耦合光放大理论应用于二维闭环系统,建立系统的理论模型,然后根据会聚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提出系统的理想实验条件,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系统的输出性能;(3)根据二波耦合光放大的理论分析,通过相关的物理实验确定晶体的光轴方向、入射光偏振态以及两入射光束的照射顺序和入射角度;(4)从二波耦合光学图像信号放大的条件出发,结合现有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方案并构建光学实验平台,研究不同晶体、不同入射角度、不同入射光强比、不同入射波长对图像放大效果的影响。论文的创新之处:(1)基于衍射理论和二波耦合光放大理论建立了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理论模型,利用会聚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其可行性;(2)将二波耦合光放大理论应用于二维光放大系统,设计了实验方案并构建光学实验平台,探索了各因素对光学图像放大效果的影响。
陈国栋[3](2015)在《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极冰雪消融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极地是全球气候的冷源,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两极地区大气、海洋以及冰川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的变化,因此,极地研究对于理解和监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气候系统显得异常脆弱,气温升高的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更凸显了北极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候变暖对北极带来的显着影响是冰雪的消融,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北冰洋海冰的退缩和格陵兰冰盖消融速度都明显加速。海冰是北极气候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海冰在北冰洋上形成的冰雪层不仅减少了北极通过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而且能够阻隔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帮助北极保持低温的气候。海冰的变化能够强烈影响极地大气和海洋环流,从而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化。冰盖消融的影响更加直接,格陵兰冰盖完全融解可以引起全球海平面升高约7m,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尽管目前格陵兰冰盖的消融速度引起的海平面变化仅为约0.5mm/yr,但不断增加的消融速度却令人担忧,人口集中的沿海城市以及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国都已经受到了威胁。卫星技术的发展为极地研究带来了突破,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在海冰覆盖范围、冰盖消融面积以及大气环境等方面的大范围、长期监测极大的推动了极地研究的发展。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技术的出现则为极地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卫星雷达测高,激光脉冲光斑小、不穿透雪层的特点以及受坡度影响较小的优势使得ICESat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获取两极的高程信息,为海冰厚度和冰盖高程变化的确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利用ICESat数据分析北极地区冰雪存量的变化,对北极ICESat数据的精度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利用ICESat获取海冰干舷高和冰盖高程变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北冰洋海面高以及海冰干舷高,探讨北冰洋海冰厚度的变化趋势,确定格陵兰冰盖高程和体积变化趋势,分析冰盖质量损失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了近年来北冰洋海冰和格陵兰冰盖的变化趋势,阐述了海冰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与北极气候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论述了格陵兰冰盖表面消融和质量损失的机制;总结了海冰和冰盖研究的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2)阐述了ICESat卫星激光测高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了ICESat测高的主要误差源以及任务期偏差,探讨了ICESat冰面观测值的数据编辑方法和准则,对了ICESat测高的精度进行了估计。3)研究了利用ICESat数据确定海冰覆盖区域海面高的最低面滤波法和经验关系法,并通过对ICESat海冰测高数据波形特征和高程变化的分析,提出确定海面高的波形高程法。通过对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一些关键参数的最优取值。4)利用2003-2008年ICESat北极海冰测高数据确定北冰洋平均海平面,获得的海面高模型与DTU13海面高模型的差值为9.9±7.1 cm,这一结果相比国外类似研究的精度更高。同时,利用ICESat数据获得的北冰洋海面高季节变化与验潮站结果一致,验证了ICESat确定海冰覆盖的海平面高的能力。由平均海面高和大地水准面得到北冰洋的海面动力地形,结果有效的反应了北极海流的主要特征。5)确定2003-2008年北冰洋海冰干舷高变化,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海冰干舷高的概率密度分布,结合北极气候变化情况,分析了一年冰与多年冰组成比例的变化。研究了利用干舷高确定海冰厚度的方法,确定北冰洋海冰厚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冰洋多年冰厚度以约15cm/yr的速度减少,而一年冰厚度减少的速度则不到4cm/yr。6)研究了利用ICESat轨迹交叉点和重复轨道数据确定冰盖高程变化的方法。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了高程变化确定中地面坡度、轨迹排列顺序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7)利用ICESat重复轨道数据获得了2003-2009年格陵兰冰盖高程/体积变化,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高程以16.12 cm/yr的速度减少,相当于289.39 km3/yr的体积损失。根据格陵兰冰盖的自然流域划分,详细分析格陵兰冰盖的变化,探讨冰盖流失的具体情况。
管炜仲[4](2016)在《高压脉冲试验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范围内现代工业快速发展,无论是工程机械领域,还是汽车零部件、管道阀门等领域,人们对液压系统可靠度要求越来越重视,各种检测标准相继出台。随之可靠性实验、疲劳测试、抗冲击测试,也相应出现,成为产品从研发到面向市场所必须经历的环节。面对上述试验测试的需求,压力脉冲试验自从被提出以来,逐渐成为了一项检测产品寿命与可靠性的国际标准,而压力脉冲试验设备也随之相应的出现。面对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在高压脉冲试验设备领域,国内可以提供合格成型产品的公司几乎为空白。高压脉冲试验设备多为国外进口,而其价格根据实际配置要求也在400~1200万元之间,这也成为国内不少企业和研究院对产品质量检测的一道门槛。本论文根据公司项目研发的实际需求,改进设计了高压脉冲试验机,为本公司对高压脉冲试验设备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与参考的依据。本论文主要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如下:首先分析了压力脉冲产生的原因,并由目前产生压力脉冲的几种方式进行了介绍与点评并点明了今后压力试验设备发展的方向。其次设计了高压脉冲试验机驱动单元与测试单元的机械原理图,把整个高压脉冲实验机的机械部分根据工作原理分成:液压增压系统、供压系统、预冲补液系统、冷却循环系统等四个子系统。通过对上述四个子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得出其核心压力控制部分为伺服阀控制非对称增压缸这种形式。然后对非对称增压缸的结构与工作特点进行研究后得出,增压缸在相对中间位置的正、负向运动过程中其对压力输出的动态特性并不一致。随后继续对其动态特性研究后建立了非对称增压缸正、负两个运动方向上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本试验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压力脉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再次,在仿真中把PID控制应用于压力脉冲伺服系统跟踪水锤波无法得到理想的响应曲线的基础上,尝试运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作为改进方式。通过仿真研究后发现,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相对于PID控制在动态响应性方面有了提高,能迅速跟踪设定的波形曲线,对输出产生调节作用。但是在稳态时无法再次做到自适应的调整。随后,在对重复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重复控制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这两种控制方法有着一定的互补性:重复控制技术有很高的稳态精度,但是由于存在一个基波周期的延迟,所以动态响应性能欠佳;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动态响应性能好,但是稳态精度相对重复控制偏低。于是提出将这两种控制方法相结合,构成新的复合控制方法。在通过对压力脉冲测试三种标准波形进行仿真验证后表明:复合控制兼有重复控制稳态精度高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动态响应好的优点。最后对于确定控制策略的高压脉冲试验机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设计了供电电路、PLC控制电路、尝试运用了Lab VIEW作为软件开发的平台,并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设计了测试单元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并把复合控制运用于压力脉冲伺服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复合控制的优越性能,证明了复合控制设计的合理性。由此完成了整个高压脉冲试验机的设计与改进方案。
尹仕熠[5](2015)在《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紧缺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催生了有限资源的优化分配及节能减排问题,而流体流量的精确测量则是首先急需解决的重点之一。在诸多应用于流量测量的主流传感器中,电磁流量传感器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感应式流量测量传感器,以其测量精度高、量程比宽、受管内流场分布影响最小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青睐。相应地,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以及技术工作者长年关注的热点之一,不断地有新的论文、专利与专着出现。然而,由于该研究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范畴,涵盖电磁学、流体力学、信息学等诸多内容,深入的理论探索,特别是基于场的研究以及多物理场耦合下的传感器特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围绕着电磁流量传感器领域中两大核心问题,即具有普适性的传感器权重场与管道流场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一是整理与总结了前人在电磁流量传感器领域中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介绍了关于传感器测量方法、权重函数理论及管道流场分布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另一方面介绍了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测量方程,进而引入到目前权重函数理论与流场理论的经典成果,为后文的引用提供必要铺垫。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的介绍用于本文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为研究本身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传感器权重函数计算方法。简要介绍了经典场论中的三类重要矢量场及其相关特性,研究了调和矢量场的泛定方程与无源无旋物理场的本质联系,提出了多物理场等效模拟的方法构想,进而将其引入到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权重函数研究领域。在理论上认识到了权重矢量场是一种调和矢量场,并在场论背景下探讨了权重函数的物理意义,获得了等价定义及简化模型。同时,提供了两种基于不同坐标系的纯电阻网络建模,分别来适应不同几何结构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便能够通过对管道流体及其传感器边界的纯电阻网络建模,简单地运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得到传感器空间有效区域内各点的电势和电流密度,结合权重函数的等价定义,进而获取相应的权重函数分布。为考察该理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从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两方面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的验证,为该方法的后续案例实现及传感器特性的相关分析提供保证。三是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传感器权重函数计算方法研究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结构的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及其相关特性。介绍了电磁流量传感器中的分类,从中选取了三种既能反映出不同于经典模型的混合边界条件问题,又同时都存在理论空白以及工程价值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模型作为算例。理论研究了相关传感器在均匀磁场下的权重函数分布以及各物理参数之间的特性关系,并以算例的形式验证了基于调和矢量场和电阻网络建模的权重函数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四是研究了非满管直匀流的定常流场分布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S方程的非满管定常流场的简化模型。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非满管直匀流的研究前提,针对其兼具明渠流与二相流的特点构建了基于N-S方程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数理方程和边界条件,依靠数学模型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流场。使用文献中的实测流场数据作比对,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数值仿真平台,对不同流体充满度下的沿管流场分布、流场发展状态、流速分布特征及断水截面流速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为合适的满足充分发展流的前直管段长度区间、归一化流速与流体充满度之间的特性关系,同时又研究得出了非满管二维断水截面的流速等值线与三维流速曲面。这些研究工作为后续传感器的理论设计与实验验证作铺垫。五是选择并搭建了基于长弧形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软硬件验证系统平台。探讨了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设计理念,并针对流速测量与液位测量两个方面,分析与选用一种基于长弧形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结构设计。从转换器的基本要求入手,参与设计了一种集激励模块、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微处理器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于一体的硬件系统,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明确了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与采用了前后台系统作为非满管电磁流量测量系统的软件架构。结合双CPU并行工作机制的特点,开发了相应的上下位机程序,研究了非满管电磁流量测量系统的双激励时序及流速、零点与液位信息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众数的数字滤波算法,以处理实际信号的去噪问题。通过样机的实流标定与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六是完成了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的验证性实验与相关特性分析。基于验证系统平台,设计与介绍了用于非满管流量测量的实验装置及其概要工作流程,探讨了功能验证性实验的主要设计思想,选择并采用实验中的流体流速与传感器灵敏度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模型。通过比对理论模型与实流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在宏观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同时基于理论模型给出了该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相关特性曲线与参数影响分析,为今后其投入到实际应用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陈丹昱[6](2014)在《适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信号放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二维光学信号放大技术是通过控制光束能量流动的方式实现对弱光的放大,从而使弱光中加载的二维信息得到增强。与电学反馈系统的情况类似,光学反馈系统的信号放大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在精度、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性能。设计出适合的光学信号放大方案,是实现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高速并行、稳定、低噪声的高质量系统输出的关键。应用于闭环反馈系统中的二维光学信号放大技术,通常需要满足系统对其在增益、时间稳定性、放大均匀性以及相位噪声等方面的要求。论文对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信号放大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光放大方法的选择、放大光路的设计以及光放大性能的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仿真实验,得出了光放大在增益强度及增益均匀性等性能方面的重要结论。论文的主要工作是:①对常见的二维光学信号放大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基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构建原理和信号处理特点,分析系统对光放大模块的要求,选出适用于系统的最佳光放大方法;②研究二波耦合效应的光放大物理机制,选择其在系统中应用时最适合的工作机制和介质材料,并进一步设计合理的二波耦合系统光路,完成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整体构建;③从入射光各像素分量存在空间频率差异的角度考虑,建立新的二波耦合数学模型,同时提出二波耦合效应二维模型增益分布的研究方法,并得出信号光各像素分量的增益分布函数;④通过仿真实验,研究晶体厚度、两光束入射角以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对二波耦合光放大的增益强度以及增益均匀性等性能的影响。论文的创新点是:①通过分析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对信号放大环节的要求,选出了适合的光放大方法,提出了将二波耦合光放大技术应用于光学反馈系统的观点,并设计出了适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光学信号放大方案;②考虑到二波耦合效应中入射光各像素分量的空间频率存在差异,建立了新的二维数学模型,提出了二波耦合信号光增益二维分布的研究方法。
韩忠张[7](2012)在《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光学负反馈系统是将负反馈的概念从电学中引入到光学中的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也是一种将负反馈的概念从一维扩展至二维的创新性的尝试。与传统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不同的是,光学负反馈系统是用全光学方法在物理上实现系统的闭环,而没有电学器件对光路的隔断。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构建的是物理上的光学闭环,而不仅仅是逻辑上的闭环,这对实现光速的信息处理,克服系统中电学器件在速度上的瓶颈很有价值。论文对实现光学负反馈系统中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主要从光学放大技术、光学相位控制技术和光学负反馈系统模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实现二维光学反馈系统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其中的核心技术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得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结果。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①综合阐述了实现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为相位控制技术、光学放大技术和非线性闭环共振器模型三个方面。②提出了光学负反馈系统对放大环节的要求,对现今主要光学放大技术进行了综述,对各种放大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得出了适合于光反馈系统的放大方法。③对二维光学系统中的相位控制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对Zernike波前重构技术和液晶材料在相位控制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④基于非线性光学谐振器的理论,建立了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软件仿真,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结论。论文的创新之处是:①提出一种全光学实现光学相位叠加的方案,除了器件本身的光电转换特性外,不需要外加非光学的辅助单元,用全光的方式实现了相位的线性叠加。②基于非线性共振器建立了系统的初步理论模型,得出了通过控制输入光学图像强度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光折变系数来控制系统中光学图像振幅和相位的相互间调制的结论。
栾鹏[8](2011)在《3mm全频段高精度噪声标准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3mm低噪声单片电路还是接收前端的关键器件,噪声系数是其最主要的指标,直接决定着装备的性能。而噪声系数测量中噪声源的超噪比的不确定度是其主要误差来源,但是目前国内没有相应的校准能力。因此,解决3mm噪声源超噪比溯源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通过对国外相关校准方法的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及使用需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准方案:采用冷/热噪声源作为标准噪声源,以噪声系数仪作为中频接收机,通过扩频装置将3mm噪声信号下变频到中频,实现了3mm噪声源的精确校准。通过合理选取中频频率实现双边带测量与单边带测量结果保持一致,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对噪声系数仪的射频、中频衰减器的合理设置以及配置两个前端隔离器实现系统的线性测量以及保证系统等效噪声温度不变,使校准原理的两个前提条件得到满足;通过正确选取混频器、合理的数据平均以及三维精密对准台及开关控制装置的研制等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校准装置频率范围宽(75GHz-110GHz),使用方便、可靠,测量不确定度小,可满足3mm噪声源的溯源定标要求。此外,取得新颖性的科技查新结论,并且成功申请了一项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
李亮[9](2011)在《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文中研究指明古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强调:病,药不可治时用铁(针或刀)治;铁不治时用火治;火不治时,该病无法可治。我国明代医家李梃在其着作《医学入门》中写到:“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由此可见针灸疗法,尤其是灸法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但是步入近代以来,随着“重针轻灸”的趋势,灸疗的临床阵地逐渐萎缩,同时,灸疗的科学研究滞后也是影响其在全世界推广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利用可对分级强度和分级面积刺激发生规律性应答反应的脊髓背角会聚神经元和延髓背侧网状核全身异觉异位会聚神经元作为研究的模型,来探讨生理/病理状态下不同面积和不同强度温度热灸对会聚神经元的量—效激活反应,以期阐明最佳热灸刺激参数、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热敏化腧穴效应以及热灸法作用的神经科学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灸疗疗效并为其理论的科学化提供一些实验依据。1材料方法实验选用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 (SD)大鼠,重220-320g,用乌拉坦(urethane,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采用钨丝或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单细胞放电。实验分两大部分进行,在大鼠脊髓和延髓分别记录神经元的单细胞自发放电活动,对直结肠扩张(colorectal distension, CRD)的反应以及热灸对CRD诱发的反应的影响。在脊髓背角记录到的神经元检查其外周感受野对机械刺激(包括触刺激、von Frey触觉反应敏感度、齿镊夹皮刺激),观察它们的感受野分布范围、感受野大小,量化反应的性质及反应的强度。观察不同面积和温度的热灸感受野和非感受野穴位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在延髓记录到的神经元检查其对全身各部位的机械刺激、电刺激等的反应,同样观察这些神经元对直结肠扩张刺激的反应。随后观察不同面积和温度的热灸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观察长时间CRD (>5min)前后,两种神经元对不同参数穴位热灸的反应,以观察穴位的热敏化效应。内脏伤害性刺激采用直结肠扩张法,将长约5-6cm的气囊经肛门插入直结肠,插入的深度约为4cm。内脏伤害性传入由插入直肠内的气囊充气超过20-50s造成CRD,检验的直结肠压力一般控制在80 mmHg左右(≥40 mmHg为伤害性刺激)。2结果2.1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在脊髓水平的实验中,于53只SD大鼠的腰1-3节段共记录到137个神经元,其中广动力型神经元(Wide Dynamic Range Neuron, WDR)115个,该类神经元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他类型的神经元22个。大多数WDR神经元在实验开始时没有自发背景活动,偶见单个的或簇状的放电,放电频率很低。在10个WDR神经元观察的80 mmHg直结肠扩张(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的反应,刺激后与刺激前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来自同神经节段的内脏伤害性强度的传入能明显激活背角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对感受野的非伤害弯毛刺激、轻压刺激发生轻微的激活反应,也对各种伤害性强度的机械刺激如夹皮等发生明显的激活反应。我们在CRD引起脊髓WDR神经元稳定激活的基础上,观察了体表非感受野(以“承扶”穴位为中心)不同参数的热灸对CRD引起的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当刺激温度为40℃和42℃时,无论刺激面积多大,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当刺激温度为44℃时,大部分面积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产生影响,只是在刺激面积直径为3.5cm时,热灸对由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当刺激温度为46℃,刺激面积直径为1.0cm和1.5cm时,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46℃-φ2.0cm的热灸对CRD所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抑制率为20±2.45%,与对照相比有差异(P<0.05)。46℃-φ2.5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46℃-φ3.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与前两种刺激组合类似,46℃-φ3.5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46℃-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差异(P<0.05)。我们发现当刺激温度为48℃,刺激面积直径为1.0cm时,热灸刺激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没有影响。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时,48℃的热灸刺激开始出现抑制作用。48℃-φ1.5cm和48℃-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为2.0、2.5、3.0、3.5cm时,4个组合的48℃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着的差异(P<0.001),说明在这几种刺激参数下,热灸有非常好的抑制内脏疼痛的作用。50℃-φ1.0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没有影响。50℃-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所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2.0cm~4.0cm之后,我们发现50℃的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50℃-φ4.0cm组合热灸的抑制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但是我们把48℃-φ2.0cm、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相对比发现,50℃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并不比48℃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52℃-φ1.0cm组合同样没有抑制作用。当刺激面积直径为1.5cm时,我们发现,52℃的热灸可以使CRD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从16.75±3.18spikes/s下降到热灸时的9.58±3.21spikes/s,抑制率为39.21±3.15%,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52℃-φ4.0cm抑制率分别为44.78±1.35%、50.21±3.15%、52.78±5.35%、47.78±5.35%、51.78±5.35%。以上五个刺激组合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同样,我们把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相对比发现,52℃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比50℃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把48℃-φ2.0cm、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四个组合分别与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相比较也发现52℃的热灸对CRD诱发的WDR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的抑制作用也没有比48℃的热灸所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各组之间相比较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观察体表感受野(主要是以“承扶”穴为中心)的不同参数热灸对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我们发现:46℃-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没有任何影响。而46℃-φ2.5cm组合则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5.46±3.22spikes/s再增加2.15±1.49spikes/s。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差异(P<0.05)。46℃-φ3.5cm组合则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8.21±2.14spikes/s再增加3.21±2.12spikes/s,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差异(P<0.05)。48℃-φ1.5cm组合的热灸可以进一步增加CRD的激活反应,WDR的放电从热灸前的12.35±2.54spikes/s(?)曾加为16.57±3.65spikes/s,统计学结果表明,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而48℃-φ2.5cm和48℃-φ3.5cm组合则分别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3.78±2.53spikes/s和17.82±5.23 spikes/s再增加5.15±2.14spikes/s和8.14±1.24spikes/s,此二组合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01)。50℃-φ1.5cm组合的热灸可以进一步增加CRD的激活反应,WDR的放电从热灸前的13.14±2.74spikes/s增加为15.17±2.65spikes/s.而50℃-φ2.5cm和50℃-φ3.5cm组合则分别使得WDR神经元从单纯CRD时的11.78±1.57spikes/s和12.82±3.25spikes/s再增加4.85±3.24spikes/s和6.20±1.56spikes/s,此二组合与热灸前的单纯CRD相比有极显着差异(P<0.001)。为了探讨脊髓上中枢在介导热灸对内脏伤害性反应影响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脊髓化前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在脊髓T1-2节段剪开椎板,暴露脊髓。在可逆转的急性冷冻脊髓化前的对照实验中,80mmHg的CRD引起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强度可达11.81±1.56spikes/s,而在急性脊髓化情况下,同样强度的CRD则引起神经元激活到14.28±1.23spikes/s,两者的差别显着(P<0.05),说明脊髓上中枢在完整情况下对内脏伤害传入存在下行性抑制作用。在脊髓化前的对照实验中,我们记录到的20个腰髓背角WDR神经元被80 mmHg的CRD激活的反应强度为11.81±1.56spikes/s,此时记录神经元的对侧非感受野主要以“承扶穴”为中心所施加的热灸对CRD的这种激活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RD引起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下降到4.24±1.12spikes/s,抑制了60.57±4.26%(P<0.001)。但在用生理盐水碎冰块置于暴露的胸髓造成可逆转的急性脊髓化后的5~10mmin内,80 mmHgCRD引起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强度可达14.28±1.23spikes/s,此时给予非感受野区热灸对CRD激活反应的抑制作用几乎完全消失,WDR神经元对CRD的激活反应强度仍然达到14.02±3.21spikes/s,与热灸前的效应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去除冷冻胸髓的冰块,用脱脂棉吸干脊髓的冰水,代之于灌注38℃左右的石腊油,5~10 min后可基本恢复脊髓的正常功能。此时再给予动物非感受野与脊髓化后相同参数的热灸,我们可以看到对CRD激活的WDR神经元反应的抑制作用又可重新显现,并可逐步恢复到急性脊髓化前的对照水平为了研究腧穴敏化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WDR神经元激活强度的差异,阐明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以及其致敏的强度,我们观察了长时间给予大鼠伤害性CRD造成内脏损伤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WDR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参照前面的实验结果,我们选择了部分组合的热灸来进行此部分实验。40℃-φ1.0cm在内脏损伤前后对WDR神经元的活动基本都没有影响;40℃-q)2.0cm在内脏损伤前没有激活WDR神经元,而在长时间CRD后则可以使之激活,热灸前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0℃-φ4.0cm热灸组合的结果与40℃-φ2.0cm类似,长时间CRD结束之后再给予大鼠热灸刺激可使得WDR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但是CRD后的40℃-φ2.0cm和40℃-φ4.0cm两个组合的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之间相比较则没有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4℃时,三种刺激面积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WDR神经元。而在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44℃-φ1.0cm组合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6±2.61%,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44℃-φ2.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7±1.8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同样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44℃-φ4.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4±1.34%,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二者也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是我们发现,44℃-Φ1.0cm与44℃-Φ2.0cm两组的热灸效应之间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是44℃-φ1.0cm与44℃-φ2.0cm两组分别与44℃-φ4.0cm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随着刺激面积的增大相同温度的热灸在内脏损伤后对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是逐渐增强的。当刺激温度为48℃时,48℃-φ1.0cm的热灸在CRD之前能轻微地激活WDR神经元,但是与背景放电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48℃-φ1.0cm、48℃-φ2.0cm、48℃-φ4.0cm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WDR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8℃-φ1.0cm组合引起的WDR的激活反应是CRD前对照组的111±2.21%,统计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2.3±2.21% (P<0.01),在CRD之后48℃-φ2.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WDR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3.3±2.34%,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而CRD后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48℃-φ4.0cm组合的热灸在CRD前引起的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1±3.31%,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在CRD之后48℃-φ4.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WDR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7.1±1.25%,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1),而CRD后热灸对WDR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2.2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在48只SD雄性成年大鼠的延髓背侧共记录到105个神经元。其中延髓背侧网状亚核(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SRD)神经元共89个,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16个。鼠全身各部位的阈上电刺激(2ms duration)均可激活SRD神经元。所有的SRD神经元不对任何形式的非伤害性刺激(如声、光、和本体刺激等)发生反应,对全身伤害性范围内的机械刺激(如有齿捏夹皮)、48℃的热水刺激等均发生明显的激活反应。我们的实验中在8个SRD神经元观察了80mmHg直结肠扩张(CRD)刺激引起的神经元的反应,神经元从背景活动的2.85±1.72spikes/s增加到10.53±3.81spikes/s,增加率是背景活动的202.1±5.89%。如下图所示,80 mmHgCRD刺激后与刺激前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01)。表明内脏伤害性强度的传入能明显激活SRD神经元。我们发现当CRD引起稳定的SRD神经元的放电反应之后,40℃-φ1.0cm. 40℃-φ1.5cm两种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任何影响;40℃-φ2.0cm. 40℃-φ2.5cm.40℃-φ3.00cm三个组合的热灸可以使得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增加,但是统计学的结果表明这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3.5cm和4.0cm时,我们可以看到热灸刺激可以进一步增加SRD的已有的激活反应增加率分别为11±5.12%和10.21±3.5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但是40℃-φ3.5cm与40℃-φ4.0cm两组刺激对SRD的激活反应之间对比则无差异(P>0.05)。与40℃的结果类似,当刺激温度为42℃时,42℃-φ1.0cm.42℃-φ1.5cm两种组合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都没有任何影响;42℃-φ2.0cm.42℃-φ2.5cm.两组组合的热灸刺激可以使得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增加,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这种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3.0cm、3.5cm和4.0cm时,我们可以看到热灸刺激使得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为10.56±4.32%、9.38±4.58%和9.27±3.94%,这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42℃-φ3.0cm、42℃-φ3.5cm与42℃-Φ4.0cm三组之间对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达到44℃时,44℃-φ1.0cm和44℃-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没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4℃-φ2.0cm热灸组合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0.25±2.14%,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再增大刺激面积,44℃-φ2.5cm热灸组合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9.12±3.12%,44℃-φ3.0cm组合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8.52±3.24%, 44℃-φ3.5cm热灸组合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22.85±2.45%,44℃-φ4.0cm的热灸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20.14±1.45%。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四组的热灸对CRD的激活反应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当刺激温度为46℃时,46℃-φ1.0cm和46℃-φ1.5cm组合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同样没有影响。46℃-φ2.0cm、46℃-φ2.5cm、46℃-φ3.0cm、46℃-φ3.5cm和46℃-φ4.0cm热灸组合分别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增加19.86±2.54%、20.38±4.45%、24.85±1.54%、20.55±4.25%和21.27±2.51%。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五组的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48℃时,48℃-φ1.0cm组合的热灸能够使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进一步轻微的增加,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上差异。而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以上之后,六个组合的热灸刺激均可抑制由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48℃-φ1.5cm和48℃-φ2.0cm热灸组合分别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下降20.34±5.31%和25.85±4.54%,这两组的热灸后的SRD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8℃-φ2.5cm、48℃-φ3.0cm、48℃-φ3.5cm和48℃-φ4.0cm四个组合的热灸使得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下降41.31±3.21%、39.25±1.28%、42.57±4.10%和42.85±2.41%。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四组的热灸刺激对CRD的激活反应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50℃时,50℃-φ1.0cm组合的热灸能够明显抑制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可使其放电下降18.68±3.7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0℃-φ1.5cm、50℃-φ2.0cm、50℃-φ2.5cm、50℃-φ3.0cm、50℃-φ3.5cm和50℃-φ4.0cm热灸组合可以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分别下降36.1±4.31%、46.23±5.32%、56.22±4.23%、52.52±2.32%、51.25±3.54%和46.57±6.12%,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六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这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当刺激温度升高为52℃时,52℃-φ1.0cm组合的热灸也能够明显抑制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可使其放电下降17.24±3.57%,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当刺激面积直径达到1.5cm以上之后,六个组合的热灸刺激均可抑制由CRD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52℃-φ1.5cm、52℃-φ2.0cm、52℃-φ2.5cm、52℃-φ3.0cm、52℃-φ3.5cm、52℃-φ4.0cm六个组合的热灸分别可使SRD神经元在CRD激活反应的基础上下降40.67±3.12%、51.74±4.52%、50.57±4.58%、52.82±3.57%、47.82±1.52%、49.87±3.22%,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以上六组热灸刺激对CRD引起这类神经元的兴奋性反应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01)。由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刺激温度较低时,尤其是低于普通人体的痛阈45℃时,来自内脏的伤害性传入易化了来自体表的热灸的传入信号,导致SRD神经元的进一步激活;而当热灸温度达到伤害性范围内时,来自体表的热灸信号对内脏的伤害性传入产生了抑制作用。为了研究热敏化腧穴致敏前后不同参数热灸对会聚神经元激活强度的差异,阐明热敏化腧穴是否在病理情况下导致了致敏以及其致敏的强度,首先观察给予大鼠单纯热灸刺激所引起的SRD神经元的反应;之后停止热灸,待细胞放电基本恢复后,给予大鼠持续5min以上的伤害性CRD刺激,观察SRD神经元对长时间单纯CRD刺激的反应,之后停止CRD,等待10min左右,待细胞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给予大鼠与CRD前刺激强度相同的热灸刺激,观察SRD神经元的反应。我们的实验结果如下:参照前面的实验结果,我们选择了部分组合的热灸来进行此部分实验,首先观察了40℃的三种热灸组合(40℃-φ1.0cm、40℃-φ2.0cm、40℃-φ4.0cm)对SRD神经元的激活效应。我们发现这三种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SRD神经元。如前所述,CRD能够很好地激活SRD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而当长时间CRD结束后,我们发现再次施加40℃-Φ1.0cm组合热灸,SRD神经元的反应有轻微增加,但统计学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并无差异。而40℃-φ2.0cm热灸组合在CRD之后则可以使SRD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40℃-φ4.0cm热灸组合的结果与40℃-φ2.0cm类似,长时间CRD结束之后再给予大鼠热灸可使得SRD神经元的反应显着增加(P<0.05)。但是CRD后的40℃-φ2.0cm和40℃-φ4.0cm两个组合的热灸的激活作用相比较,二者没有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4℃时,三种刺激面积的热灸在CRD之前都不能激活SRD神经元。而在较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SRD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4℃-φ1.0cm组合引起的SRD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08±1.21%,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44℃-Φ2.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2±1.1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44℃-φ4.0cm组合的热灸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对照组的113±2.34%,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但是44℃-Φ2.0cm与44℃-φ4.0cm相比二者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当刺激温度为48℃时,48℃-φ1.0cm的热灸在CRD之前能轻微地激活SRD神经元,但是与背景放电相比二者没有差异(P>0.05),而在较长时间的CRD刺激之后,三个组合的热灸均能使SRD神经元产生兴奋性反应。48℃-φ1.0cm组合引起的SRD的激活反应是CRD前对照组的110±0.21%,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前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2±1.13%,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在CRD之后48℃-φ2.0cm组合的热灸可以使SRD神经元放电增加为对照组的124±1.45%,统计学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1),而CRD后热灸对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与CRD前热灸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48℃-φ2.0cm组合的热灸在CRD之后引起的SRD神经元的激活反应是空白对照组的116±0.35%,统计学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1),而与CRD前的热灸效应相比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3结论本项研究系统分析了体表热灸感觉传入和内脏伤害性传入在脊髓水平的背角会聚神经元、延髓背侧网状亚核发生的相互作用,得出结论如下:体表特定参数的热灸能够很好地抑制内脏伤害性反应。只有当温度和面积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时,热灸的这种抑制作用才最明显,但不是面积越大、温度越高热灸的抑制作用越好,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刺激温度在46~48℃范围内,刺激面积直径在2.0~3.0cm范围内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抑制的强度来看,在脊髓背角水平抑制效应最大,而在延髓水平则稍低。这些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在热灸的镇痛效应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内脏伤害性传入活动可以易化相应节段的体表部位的传入反应,引起相应体表穴区热敏化。这种现象不但与牵涉痛机制有关,同时也对中医针灸学理论“以痛为腧”和“穴位”实质的认识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注释。
李皓[10](2010)在《人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肌电信号的研究发展日益迅猛,成为康复工程各种技术实现的关键。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根据肌肉活动在肌肉表面传递的生物电,里边蕴含了很多关于肌肉运动信息。本课题研究设计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达到精准采集肌电信号的目的。根据肌电信号的特点和采集系统特性的研究,通过软件仿真和噪声控制等措施设计了一种较好的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肌电信号提取利用表面电极提取肌电信号,并且通过利用INA128芯片及周边电路软件设计,以实现能够将微弱肌电信号顺利提取进采集系统;2.肌电信号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肌电信号滤波电路是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关键。根据肌电信号的幅频特性以及外界对肌电信号的影响,设计了较好的滤波电路,特别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50Hz工频电路,能够很好的解决工频噪声对肌电信号的影响;3.真有效值电路设计真有效值电路能够很好的将肌电信号波形进行整流滤波,方便肌电信号的观测,也实现日后单片机处理肌电信号;4.肌电信号数据显示为了更好采集到得肌电信号使其完整性、准确地显示于计算机,通过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对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验证,并通过利用Matlab软件最终将肌电信号在计算机上显示出来。本文通过对肌电信号特点的研究和设计,实现了肌电信号的采集显示功能。并且依据设计方法可以推广到低频微弱信号在强电磁波噪声干扰下的采集。
二、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的新结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的新结论(论文提纲范文)
(1)超材料多跨梁结构振动带隙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声子晶体及超材料结构研究现状 |
1.2.2 振动禁带的两种机理及带隙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声子晶体和超材料的带隙特性主动调控研究现状 |
1.2.4 谱元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材料多跨梁结构振动带隙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建立结构运动方程 |
2.2.1 梁单元谱刚度阵 |
2.2.2 局域共振振子谱刚度阵 |
2.2.3 超材料多跨梁整体结构谱刚度阵 |
2.3 算法验证 |
2.3.1 与有限元法对比 |
2.3.2 实验验证 |
2.4 超材料多跨梁结构带隙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材料多跨梁振动带隙特性影响因素探究 |
3.1 引言 |
3.2 超材料多跨梁带隙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振子固有频率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2 单胞中振子数量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3 振子质量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4 结构周期数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5 基梁厚度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6 单胞长度对振动带隙的影响 |
3.2.7 带隙耦合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失谐超材料多跨梁结构振动带隙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失谐超材料多跨梁振动特性分析 |
4.2.1 振子位置失谐 |
4.2.2 跨度失谐 |
4.2.3 振子质量失谐 |
4.3 实验验证 |
4.3.1 实验设备及实验要点 |
4.3.2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压电超材料多跨梁振动带隙特性的主动调控 |
5.1 引言 |
5.2 整体结构运动方程 |
5.2.1 压电超材料运动方程 |
5.2.2 压电超材料多跨梁单胞谱刚度阵 |
5.2.3 压电超材料多跨梁整体结构谱刚度阵 |
5.3 与有限元法对比验证 |
5.4 压电超材料多跨梁振动带隙主动调控分析 |
5.4.1 控制增益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5.4.2 压电片长度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5.4.3 压电片位置对带隙特性的影响 |
5.4.4 两种带隙耦合主动调控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光学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学信息处理 |
1.3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与光学信号放大 |
1.3.1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 |
1.3.2 光学信号放大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衍射理论 |
2.2.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2.2.2 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
2.2.3 菲涅耳衍射 |
2.2.4 夫琅禾费衍射 |
2.3 光折变二波耦合的光信号放大技术 |
2.3.1 二波耦合基本原理 |
2.3.2 二波耦合光信号放大数值分析 |
2.4 反射与折射的相位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理论分析 |
3.1 引言 |
3.2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基本原理 |
3.3 二波耦合光放大应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 |
3.3.1 二维二波耦合光放大模型的建立 |
3.3.2 二波耦合光放大二维模型的增益分析 |
3.4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理论推导 |
3.4.1 分光棱镜的光场分析 |
3.4.2 会聚透镜的光场分析 |
3.4.3 系统光路理论推导 |
3.5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
3.5.1 负反馈的性能分析 |
3.5.2 实验条件的设定 |
3.5.3 系统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二波耦合的光放大 |
4.1 引言 |
4.2 铌酸锂晶体光轴方向测量 |
4.2.1 锥光干涉基本原理 |
4.2.2 锥光干涉实验与结果 |
4.3 入射光偏振态对二波耦合效应的影响 |
4.3.1 两入射光的偏振态同为S态 |
4.3.2 两入射光的偏振态同为P态 |
4.4 光爬行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二波耦合的光学图像放大 |
5.1 引言 |
5.2 二波耦合光学图像放大实验 |
5.2.1 光学实验平台设计 |
5.2.2 实验操作步骤 |
5.2.3 实验结果 |
5.3 二波耦合光学图像放大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1 实验数据处理 |
5.3.2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二波耦合光学图像放大实验需注意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相关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 本论文中的实验数据等相关信息 |
(3)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极冰雪消融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北冰洋海冰 |
1.2.1 北冰洋海冰变化的物理过程 |
1.2.2 北冰洋海冰在北极系统中的作用 |
1.2.3 北冰洋海冰研究现状 |
1.3 格陵兰冰盖 |
1.3.1 格陵兰冰盖消融情况 |
1.3.2 格陵兰冰盖研究现状 |
1.4 ICESat简介 |
1.4.1 ICESat任务概述 |
1.4.2 ICESat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ICESat激光测高原理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ICESat激光测高基本原理 |
2.3 ICESat测高误差分析 |
2.3.1 卫星姿态和轨道确定 |
2.3.2 测高误差改正 |
2.3.3 大气前向散射与地表坡度的影响 |
2.4 ICESat任务期偏差(ICB) |
2.5 ICESat测高数据编辑准则 |
2.5.1 GLAS脉冲波形参数 |
2.5.2 ICESat冰面测高数据编辑 |
2.6 ICESat冰面观测值精度估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用ICESat确定北冰洋海面高 |
3.1 引言 |
3.2 数据描述 |
3.3 高程预处理 |
3.4 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冰洋海面高的方法 |
3.4.1 最低面滤波法 |
3.4.2 经验关系法 |
3.4.3 波形高程法 |
3.5 误差分析 |
3.5.1 数据处理中的系统性偏差 |
3.5.2 不同方法的对比 |
3.6 利用ICESat确定北冰洋平均海平面 |
3.6.1 北冰洋MSS模型 |
3.6.2 北冰洋MDT模型 |
3.6.3 北冰洋海面高季节变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2003-2008年北冰洋海冰干舷高 |
4.1 引言 |
4.2 确定海冰干舷高的方法分析与比较 |
4.3 利用ICESat确定北冰洋海冰干舷高 |
4.3.1 2003-2008年北冰洋海冰干舷高 |
4.3.2 海冰干舷高的年际变化 |
4.4 海冰干舷高与粗糙度的关系 |
4.5 海冰厚度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用ICESat确定格陵兰冰盖高程变化 |
5.1 引言 |
5.2 数据描述 |
5.3 交叉点确定表面高程变化 |
5.4 重复轨道确定表面高程变化 |
5.4.1 基本方法 |
5.4.2 交叉点与重复轨道联合确定高程变化 |
5.4.3 坡度拟合的阶数 |
5.5 地壳形变的影响 |
5.6 2003-2009年格陵兰冰盖平均变化趋势 |
5.7 格陵兰冰盖高程/体积变化分析 |
5.8 格陵兰冰盖质量损失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压脉冲试验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压力脉冲试验产生的概述 |
1.2 压力脉冲产生的方法 |
1.3 国内外压力脉冲试验机发展现状研究 |
1.4 论文研究背景和内容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压力脉冲试验机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 |
2.1 压力脉冲试验机机械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的介绍 |
2.2 非对称增压缸的简介 |
2.3 压力脉冲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 |
0 时阀控非对称缸的运动公式的推导'>2.3.1 y>0 时阀控非对称缸的运动公式的推导 |
2.3.3 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 |
2.3.4 伺服阀传递函数的建立 |
2.3.5 伺服放大器传递函数的建立 |
2.3.6 压力传感器传递函数的建立 |
2.3.7 压力脉冲伺服系统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策略及仿真的研究 |
3.1 实验标准的介绍 |
3.2 控制难点的分析 |
3.3 系统仿真参数的计算 |
3.3.1 非对称增压缸仿真参数的计算 |
3.3.2 伺服阀仿真参数的计算 |
3.3.3 伺服放大器仿真参数的计算 |
3.3.4 压力传感器仿真参数的计算 |
3.4 PID控制应用于压力脉冲伺服系统的研究 |
3.4.1 PID控制的介绍 |
3.4.2 PID控制原理: |
3.4.3 PID控制仿真的研究 |
3.5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应用于压力脉冲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
3.5.1 模糊控制的介绍 |
3.5.2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介绍 |
3.5.3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原理 |
3.5.4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结构 |
3.5.5 压力脉冲伺服控制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3.5.6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仿真的研究 |
3.6 重复补偿自适应模糊PID的复合控制器应用于压力脉冲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
3.6.1 重复控制的介绍 |
3.6.2 重复控制器的原理 |
3.6.3 重复控制器的设计 |
3.6.4 压力脉冲伺服系统的复合控制器的设计 |
3.6.5 复合控制的仿真研究 |
3.7 控制器仿真实验的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脉冲试验机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4.2 主供电电路的设计 |
4.3 PLC控制电路的设计 |
4.4 测试单元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
4.4.1 系统硬件与软件的选择 |
4.4.2 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 |
4.5 实验机的现场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经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 |
1.3 基于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流量测量 |
1.4 国内外电磁流量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1 电磁流量传感器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2 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3 管道流场分布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当前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路线 |
1.6.1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6.2 论文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电磁流量传感器相关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测量方程 |
2.2.1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测量原理 |
2.2.2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测量方程 |
2.3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权重函数理论 |
2.3.1 权重函数的定义与发展 |
2.3.2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边界条件及权重函数求解方法 |
2.3.3 权重函数的分布及其指标 |
2.4 流体的流动状态与数学模型 |
2.4.1 层流与湍流 |
2.4.2 满管流与非满流 |
2.4.3 流场计算的经典数学模型 |
2.5 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
2.5.1 偏微分方程与物理模型 |
2.5.2 偏微分的方程的边界条件与求解方法 |
2.5.3 Comsol仿真平台与有限元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权重函数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三类重要矢量场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
3.2.1 单连域与复连域 |
3.2.2 保守场、管形场与调和场 |
3.3 调和矢量场与物理场的关联性研究 |
3.3.1 调和矢量场的泛定方程与无源无旋的物理场 |
3.3.2 多物理场的相似性及其等效模拟方法构想 |
3.4 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矢量场的基础理论研究 |
3.4.1 权重矢量场与调和矢量场 |
3.4.2 场论背景下的权重函数物理意义 |
3.4.3 基于调和矢量场的权重函数新计算方法设计思想 |
3.5 管道流体及传感器边界的纯电阻网络建模 |
3.5.1 基于笛卡尔坐标的网格建模 |
3.5.2 基于极坐标的网格建模 |
3.6 基于调和矢量场和电阻网络建模的权函数求解方法验证 |
3.6.1 经典满管对称流权重函数的理论推导 |
3.6.2 单电极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的仿真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感器的算例实现及其权重函数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分类与算例模型的选取 |
4.3 基于长弧形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研究 |
4.3.1 传感器模型的构造与数理方程的建立 |
4.3.2 电极形状与位置对权重函数的影响 |
4.3.3 流体液位高度对权重函数的影响 |
4.3.4 断水横截面形状对权重函数的影响 |
4.3.5 基于长弧形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特性总结 |
4.4 基于测量点和非绝缘测量管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研究 |
4.4.1 传感器模型的构建 |
4.4.2 基于测量点和非绝缘测量管的传感器权重函数研究难点 |
4.4.3 传感器模型的实质与数理方程的建立 |
4.4.4 传感器算例参数的选择与主要研究内容 |
4.4.5 不同液位状态下权重函数分布的研究 |
4.4.6 不同液位状态下权重函数不均匀度的研究 |
4.4.7 流体液位对非绝缘管壁边界条件影响的研究 |
4.5 基于单点电极和接地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权重函数研究 |
4.5.1 基于单点电极和接地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模型的构建 |
4.5.2 研究内容与平台设置 |
4.5.3 不同液位下的权重函数分布研究 |
4.5.4 不同液位下的权重函数不均匀度研究 |
4.5.5 单电极安装位置偏差所造成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满管直匀流的定常流场分布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满管直匀流的理论建模 |
5.2.1 研究的前提与坐标系的构建 |
5.2.2 数理方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的确定 |
5.2.3 模型的验证 |
5.3 非满管直匀流的流场分布研究 |
5.3.1 不同流体充满度下的沿管流场分布研究 |
5.3.2 不同流体充满度下的流场发展状态研究 |
5.3.3 不同流体充满度下的流速分布特征研究 |
5.3.4 不同流体充满度下的断水截面流速分布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满管电磁流量计验证系统的设计 |
6.1 引言 |
6.2 基于长弧形电极的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设计 |
6.2.1 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的基本设计理念 |
6.2.2 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6.3 转换器硬件电路的相关设计 |
6.3.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方案 |
6.3.2 关键模块的硬件设计及提要 |
6.4 转换器软件系统的相关设计 |
6.4.1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6.4.2 双激励时序机制与信号采集 |
6.4.3 数字滤波算法的设计 |
6.5 验证系统设计的可靠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非满管电磁流量传感器验证性实验及分析 |
7.1 引言 |
7.2 非满管流量测量的实验工作环境 |
7.2.1 实验装置的设计与介绍 |
7.2.2 实验装置的工作流程 |
7.3 验证性实验的主要设计思想及内容 |
7.4 管道流速的验证 |
7.4.1 基于传感器新基础理论的流场模型仿真 |
7.4.2 实验数据验证与参数评估 |
7.5 传感器权重函数的验证 |
7.5.1 基于传感器新基础理论的权重场模型仿真 |
7.5.2 传感器线圈磁场的仿真模拟 |
7.5.3 实验数据验证与参数评估 |
7.6 非满管流体参数对传感器输出及流量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主要创新点 |
8.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6)适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信号放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学信息处理 |
1.3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 |
1.4 光折变非线性光学技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二维光学信号放大技术 |
2.1 引言 |
2.2 染料激光器放大技术 |
2.2.1 染料激光器放大技术原理 |
2.2.2 染料激光器的放大特点 |
2.3 光参量放大技术 |
2.3.1 光参量放大的原理 |
2.3.2 光参量放大的技术方案 |
2.4 基于二波耦合的光放大技术 |
2.4.1 二波耦合光放大的基本思想 |
2.4.2 二波耦合光放大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中的信号放大 |
3.1 引言 |
3.2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分析 |
3.2.1 与现有光反馈系统的区别 |
3.2.2 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原理与架构 |
3.3 系统最佳光放大方法的选择 |
3.3.1 系统对光放大模块的要求 |
3.3.2 光放大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二波耦合光放大应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 |
4.1 引言 |
4.2 二波耦合物理机制的数值分析 |
4.2.1 动态光栅的波耦合理论 |
4.2.2 二波耦合的光放大效应 |
4.3 系统二波耦合介质材料的选择 |
4.3.1 光折变材料的性能参量 |
4.3.2 掺入杂质的铌酸锂晶体 |
4.4 基于二波耦合光放大的系统方案设计 |
4.4.1 系统光放大模块的设计 |
4.4.2 包含光放大模块的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二波耦合光放大性能的分析与仿真 |
5.1 引言 |
5.2 二波耦合增益的分析 |
5.2.1 二维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基于新建模型的增益分析 |
5.3 增益的强度和均匀性 |
5.4 仿真实验的条件设定 |
5.5 光放大强度和均匀性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波长 488nm 的 Ar~+离子激光器作光源 |
5.5.2 波长 514.5nm 的 Ar~+离子激光器作光源 |
5.5.3 波长 632.8nm 的氦-氖激光器作光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相关专利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D. 本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和程序清单等相关信息 |
(7)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
1.3 二维光学反馈系统 |
1.4 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涉及的主要技术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中主要技术 |
2.1 引言 |
2.2 光折变非线性光学调制技术 |
2.2.1 光折变材料 |
2.2.2 Kerr 介质 |
2.3 相位控制技术 |
2.3.1 相位传感技术 |
2.3.2 Zernike 相衬波前传感技术 |
2.3.3 相位恢复算法 |
2.3.4 光学移相技术 |
2.4 光学图像放大技术 |
2.5 液晶材料在系统中常见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3 二维负反馈系统中的光学图像放大 |
3.1 引言 |
3.2 光学放大(增强)技术原理 |
3.2.1 基于微通道板的图像增强技术 |
3.2.2 非线性光学放大技术 |
3.2.3 基于振幅调制模式的光学图像放大 |
3.3 二波混频技术中晶体的选择 |
3.4 液晶光阀光放大方式对比分析 |
3.5 适用于二维光学系统中的光学图像放大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4 光学波前相位控制技术及应用 |
4.1 光学负反馈中的波前相位控制技术 |
4.2 基于 Zernike 多项式的波前探测方法 |
4.2.1 光学系统中的像差 |
4.2.2 Zernike 多项式(相衬技术) |
4.2.3 波前曲面的 Zernike 多项式拟合 |
4.2.4 Zernike 多项式波前拟合的协方差矩阵法 |
4.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液晶材料在光学移相技术中的应用 |
4.3.1 液晶双折射效应和折射率椭球 |
4.3.2 液晶分层理论和液晶分子指向矢分布数值模拟 |
4.4 光学波前相位的叠加单元 |
4.4.1 Zernike 相位片 |
4.4.2 光寻址空间光调制器(OASLM) |
4.4.3 单元功能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二维负反馈系统模型初探 |
5.1 二维负反馈系统 |
5.2 典型的二维负反馈系统 |
5.2.1 典型的光强负反馈系统 |
5.2.2 相位畸变校正控制系统 |
5.2.3 典型的光电混合负反馈系统 |
5.3 模型的物理定性和等效变换 |
5.4 非线性光学共振器模型理论 |
5.5 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模型 |
5.6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本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和程序清单等相关信息 |
(8)3mm全频段高精度噪声标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目的及用途 |
1.2 国内外相关方案综述 |
1.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噪声理论基础 |
2.1 噪声的来源及描述 |
2.2 噪声测量的重要性 |
2.3 噪声系数的定义 |
2.4 噪声温度介绍 |
2.5 常用噪声源简介 |
2.6 Y 因子法简介 |
2.7 噪声系数仪测量简介 |
第三章 技术方案确定 |
3.1 标准噪声源及接收机的选取 |
3.2 下变频装置的选取 |
3.3 技术方案确定 |
第四章 超噪比校准理论与技术研究 |
4.1 噪声源超噪比校准公式推导 |
4.2 超噪比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公式推导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组建 |
5.1 设计思路 |
5.2 系统构成 |
5.3 双边带测量解决方案 |
5.3.1 双边带测量结果验证 |
5.4 系统保持线性及系统等效噪声温度保持不变解决方案 |
5.4.1 保证系统线性及保持系统等效噪温不变的验证 |
5.5 系统稳定性解决方案 |
5.5.1 噪声系数仪稳定性研究 |
5.5.2 选择合适的混频器提高系统稳定性 |
5.5.3 本振信号源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5.5.4 噪声系数仪工作状态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5.6 通过研制三维精密对准台及冷/热噪声源开关控制装置提高系统稳定性 |
5.6.1 标准源精密对准工作台(自行研制) |
5.6.2 冷/热噪声源开关控制装置(自行研制) |
5.7 控制软件编制 |
5.7.1 系统软件的编制 |
5.7.2 关于系统的全频段自动测量的问题 |
第六章 系统性能验证及不确定度计算 |
6.1 系统技术指标 |
6.2 样件噪声源校准结果 |
6.3 系统稳定性及重复性验证 |
6.4 超噪比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
6.5 反射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9)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1 热灸法的历史及其发展 |
2 灸法镇痛的文献研究 |
2.1 寒证疼痛 |
2.2 热证疼痛 |
2.3 虚证疼痛 |
2.4 实证疼痛 |
2.5 急证疼痛 |
3 灸法治疗内脏疾病的中西理论研究 |
4 腧穴热敏化现象与经络、腧穴的热学特性的关系 |
5 腧穴敏化的科学基础 |
6 热灸法的现代研究 |
7 针灸镇痛的脊髓机制研究 |
7.1 来自穴位的传入冲动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
7.2 来自穴位的传入冲动向脊髓上中枢的传递 |
7.3 脊-颈-丘脑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7.4 触发针刺镇痛效应的脊髓上中枢下行通路 |
7.5 脊髓上中枢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8 弥散性伤害抑制性控制与延髓背侧网状亚核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器材 |
2 动物手术准备 |
3 内脏刺激 |
4 神经元活动的单细胞记录 |
5 脊髓水平的实验 |
5.1 实验操作 |
5.2 实验程序(1) |
5.3 实验程序(2) |
5.4 实验程序(3) |
6 延髓水平的实验 |
6.1 实验操作 |
6.2 实验程序(1) |
6.3 实验程序(2) |
7 记录部位的组织学定位 |
8 数据采集及分析 |
9 实验动物生命体征的监控 |
结果 |
1 脊髓水平的实验结果 |
1.1 WDR神经元的一般特性 |
1.2 CRD对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
1.3 体表非感受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1.4 体表感受野热灸对CRD引起的WDR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1.5 脊髓化前后的热灸效应 |
1.6 腧穴热敏化效应的脊髓机制 |
2 延髓水平的实验结果 |
2.1 延髓背侧网状亚核神经元反应的一般特性 |
2.2 CRD对SRD神经元的激活作用 |
2.3 不同参数热灸对CRD引起的SRD神经元激活反应的影响 |
2.4 腧穴热敏化效应的延髓机制 |
讨论 |
1 热灸激活的外周传入纤维普 |
2 内脏体表相关以及体表穴位敏化的机制 |
3 热灸法的作用机制与DNIC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10)人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肌电信号特性及数学模型 |
§2-1 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
§2-2 肌电信号数学模型 |
§2-3 肌电特征提取方法 |
§2-4 肌电信号特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
§3-1 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思路 |
§3-2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电极 |
§3-3 表面肌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
§3-4 高通滤波电路 |
§3-5 50Hz工频陷波电路 |
3-5-1 工频干扰引入的途径 |
3-5-2 工频干扰的解决方法 |
3-5-3 50Hz工频电路具体设计 |
3-5-4 实际50Hz工频电路调试 |
§3-6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
§3-7 低通放大电路 |
§3-8 有效值电路 |
3-8-1 真有效值测量的数学基础 |
3-8-2 AD536A特点和引脚简介 |
3-8-3 AD536A工作原理 |
3-8-4 真有效值电路图 |
§3-9 电源设计 |
§3-10 小结 |
第四章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性能与显示 |
§4-1 采集系统电路性能测试 |
4-1-1 放大倍数 |
4-1-2 噪声去除 |
4-1-3 频率选择 |
4-1-4 性能评价 |
§4-2 肌电信号结果显示 |
4-2-1 MATLAB软件介绍 |
4-2-2 Simulink设计滤波器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体下肢肌肉解剖图 |
附录B 肌电采集系统原理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四、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的新结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材料多跨梁结构振动带隙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郝帅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2]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光学实现方法研究[D]. 张丽. 重庆大学, 2017(06)
- [3]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极冰雪消融方法的研究[D]. 陈国栋. 武汉大学, 2015(03)
- [4]高压脉冲试验机的设计与实现[D]. 管炜仲.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5]基于调和矢量场及电阻网络建模的电磁流量传感器基础理论研究[D]. 尹仕熠. 上海大学, 2015(04)
- [6]适用于二维全光负反馈系统的信号放大技术研究[D]. 陈丹昱. 重庆大学, 2014(01)
- [7]二维光学负反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韩忠张. 重庆大学, 2012(03)
- [8]3mm全频段高精度噪声标准技术研究[D]. 栾鹏.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9]热灸效应与穴位敏化的机制 ——从脊髓到脑干[D]. 李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12)
- [10]人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D]. 李皓.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