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韩芸泽[1](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吉林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欣[2](2021)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文化差异成为继语言之后阻碍人们得体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要融入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表达能力。我国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文化意识定为五大整体课程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跨文化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是英语启蒙阶段,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更有利于他们开拓视野,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阅读课是英语中重要课型之一,阅读材料体现语言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模式,阅读是学生信息输入的主要方式。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本研究以人教版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为蓝本,分析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内容。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图式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为期5个月的文化教学实践,探索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最后,通过跨文化水平前、后测成绩和跨文化策略满意度调查问卷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检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水平能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运用相关策略得以提高。研究发现:(1)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内容可以从知识层面和交际层面进行分类,知识层面的跨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目的语国家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地理气候、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内容;交际层面的跨文化内容主要包括:称谓语、问候语、告别语、介绍语和对一般请求、赞扬、道歉的适当反应。(2)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引入策略、文化内容增补策略、文化现象对比策略、文化情景创设策略、文化活动实践策略和文化内容课后扩充策略。(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运用相关策略得到提高,具体体现在三方面:跨文化知识有所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对国外文化的态度更加包容。总体来说,本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文章最后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并提出文化教学建议。希望研究结果能为英语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闫月荣[3](2021)在《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阅读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为了学习语法、词汇的利用工具,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它与语言学习的目的相吻合。同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不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英语测试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所划分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浏览查阅英文诗歌散文、报纸期刊、国外名着以及英文说明书等非专业性的英文阅读材料并能抓住其基本文意;找出或获取文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相关信息;能根据语篇情境、上下文意、构词法以及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含义;能够分析篇章层次,理解关键从句,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局。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热情,最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目前大部分传统的英语阅读授课模式过于强调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上述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实现更仔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而Halliday的以语篇为依托的词汇衔接理论侧重培养学习者的篇章衔接意识,它不仅关注字词句等基础语言单位的衔接关系,还兼顾文章结构和体裁,与高中生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相吻合。因此,本实证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以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为辅助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解答“在词汇衔接模式的指导下,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词汇衔接意识等方面有何种程度的变化?”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语篇为基础的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他们的词汇衔接意识有何种变化。”本研究抽取了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级各有50人。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采取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实验时间为期4个月,在实验尾声,将之前所收集到的来自各个测量工具中的实验数据结合SPSS 24.0统计手段进行探讨。由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受试对象的阅读理解成绩比对照班受试对象的成绩要高,且涨幅较为显着;根据调查问卷的前后测变化情况、实验中期的受试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量表结论汇总来看,学生对待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解决英语阅读实际问题时所展现的词汇衔接意识得到了增强。由此可知,基于词汇衔接手段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丰富高中生一贯的阅读理解技巧,使其英语阅读习惯向好发展,并且还可以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互为表里。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对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望建议:教师应当不断精进自身对词汇衔接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化、有规律地设计英语阅读操练活动并辅之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要努力积累英语语用基础知识、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课后的英语写作练习,加深“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技能的相得益彰。
张丹[4](2021)在《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国际化背景下,英语的应用十分广泛,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常见的英语考试中,占比较大的是英语阅读部分,对总分的影响很大,阅读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英语阅读教学方式非常重要,但是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图式理论有利于解决现存的问题,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有明显的局限性,多数教师不能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次研究基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本次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实验法和问卷法,实验法主要是检测学生学习前后的阅读能力,问卷法主要是检测学生实际阅读水平。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西安市康桥初级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其中,一班是实验班,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二班是对照班,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调查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动机兴趣;调查英语阅读的认知和态度,访谈法,阅读前后测spss软件数据分析、归纳、整理得出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回答了两个问题:(1)图式理论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兴趣?(2)图式理论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英语阅读成绩?本次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验班超过84.3%的学生有兴趣学习英语,且经常主动查资料,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较高,比实验之前的学生人数增加了38.79%,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明显的提高。两个班级的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t=-3.325,显着性(双侧)=0.001<0.05,表明两个班的后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班英语阅读的成绩普遍比对照班高。通过这一数据结果可知,以图式理论为指导进行阅读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王佳欣[5](2021)在《图式理论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语言和文化这两者之间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其映射。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阅读和文化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影响他们阅读能力的因素除了词汇量之外,也包括语法结构,更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不同国家之间也有着愈加紧密的联系,在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就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开始正确认识英语文化知识,理性看待中外价值观的差异。因此,英语语言的学习者要对英语国家的日常行为、思维方式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在与之交流时,才能够按照他们惯性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本研究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如何?第二,影响高中生跨文化意识的因素有哪些?第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测试。首先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山西省运城市实验高中大约220名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该学校20名英语老师进行了解,其中主要是针对高中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教学过程中学生文化意识现状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研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文化教学开展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加强对高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促使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本研究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研究背景、目的以及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文化教学的现状。第三部分包括理论基础及其分类。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的过程。第五部分是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第六部分简述了论文的不足以及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董洁[6](2021)在《基于图式理论的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注重词汇、语法和翻译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翻译和写作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其在强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对阅读材料相关的文化、体裁等背景知识的教学。此外,背景知识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虽多,但针对高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仍然有限。图示理论认为,理解文本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文本信息的互动过程。鉴于此,本研究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运用背景知识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教学。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中英语阅读课现状,改进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背景知识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2)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背景知识应用到英语阅读课中对高中生英语阅读态度有何影响?(3)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背景知识应用到英语阅读课中对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有何影响?研究者首先借助图式理论,结合背景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总结基于图式理论的背景知识教学策略。该策略将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阅读阶段连接成一个动态的循环,实现背景知识在各项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循环往复,并达到不断激活、开发、积累、建立、巩固和丰富学生阅读图式的目的。然后研究者在信阳罗山某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中进行教学实验。研究采用问卷和测试来收集数据,利用SPSS25.0和Excel分析数据。实验前,先对两班学生进行初次问卷,以了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教学的现状。再对两班学生进行阅读前测,了解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否处于同一水平。实验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二次问卷,来了解学生阅读态度以及对背景知识认识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相同难度的试卷对两班进行后测,考查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1)在调查的100名学生中,分别有36.5%和66.7%的学生对英语阅读和背景知识缺乏科学认识;部分学生则对教师比较依赖,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少学生阅读技巧欠缺,阅读效率不高。(2)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班71.5%的学生开始重视英语阅读,55.1%的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在学生主动从课外读物和媒体中获取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乐于参与英语阅读课堂活动。(3)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有了显着提高(P=.035<0.05),而控制班学生的成绩无明显变化(P=.638>0.05)。表现在两班学生在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和文化背景知识题的得分上存在较显着差异。此外,问卷结果也表明,学生运用背景知识猜词和预测文章大意的人数有较大增加,说明背景知识能提高学生的词义猜测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发展。可见基于图式理论的背景知识教学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到如下教学启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背景知识的介入时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背景知识的输入,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
骆甜甜[7](2021)在《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展现出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高中英语教材包含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习题中也涉及文化知识,甚至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专门设有“文化角”部分;英语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教学方式介绍、补充英语文化知识,同时还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切实体验多元文化。因此,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延安市三所高中306名学生和30名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法、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旨在探究: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如何?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有哪些?针对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和影响因素应提出哪些建议?通过对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教学中以语言知识为主,文化教学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少、缺少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思考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弱。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观念和学校的文化教学环境。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建议:教师应当提升文化素养、加大文化意识培养力度;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学习动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坚定文化自信;学校应该改善文化教学条件、丰富文化学习资源。
柴凡[8](2021)在《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现状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英语阅读课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课型。成熟的连续性语篇是英语课堂主体学习素材。在语言教育中,意义构建和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语篇。成熟的连续体语篇中不乏语言运用的典范,这样的语篇是值得琢磨、赏析和效仿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譬如学生应掌握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意义、能够识别出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特点、作者的意图等能力。要想培养学生在阅读上的理解性技能,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入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思路之一。语言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而共建的具体语篇分析,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语篇主题情景中构建意义,又可以通过探究语篇的表层和深层意义领悟语篇的文化意识,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习能力,特别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设计出更好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对阅读文章进行文本解读。教师的文本解读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汉中市高中学生和高中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当前高中生和教师的文本解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当前汉中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为提升汉中市高中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研究试图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汉中市高中生和高中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现状如何?二是教师文本解读中存在问题及成因是哪些?三是如何提高汉中市高中英语教师的文本解读水平?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对于英语阅读课的喜爱程度不高,且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较弱。教师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有文本解读的意识,但是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缺乏文本解读的方法致使文本的个性解读缺失。影响教师文本解读的原因主要有核心素养理念认识不深,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形式性,不注重文本的应用、学校重视度不够,教师培训不足。针对这些原因,笔者从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人角度出发,为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提供相应的建议。教师培训方面要利用科技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教师与各兄弟学校加强沟通交流和与师范高校加强合作。教师方面要做到加强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文本解读的内涵;加强自身专业化素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多维度解读文本,引领个性解读;发挥集体力量,加强集体备课和建立学习共同体,挖掘校本教材。
梁娇娇[9](2021)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期,是培养思维的好时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有助学生形成敢质疑、有理由和会评价的,具有良好批判性能力的人,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笔者主要以上海市某初中的英语阅读课堂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情况,观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然后将观察和访谈结果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现状,从而提出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所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这几个方面:(1)确定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内容和培养目标;(2)编制课堂观察表和访谈提纲,分析现状;(3)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优化初中英语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分析现状发现:(1)从教的方面来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都会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但是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记忆、理解等低阶思维发展,缺少培养高阶思维;教师处理阅读材料浅显,过多关注学生对表面信息的理解;(2)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缺少质疑和反思性精神,思维灵活性不够;访谈中,部分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迫于考试制度和有限的教学时间等原因,很难在实际课堂中实施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活动。大部分教师会使用预测、分析、推理、评价等阅读技巧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但自我反思技能和评价技能的培养比较弱。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一是教学设计部分,教学目标要除了阅读知识与技能、阅读情感与价值观,也要设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包括敢质疑、有理由、会评价三个方面。教学内容既包括解读文本信息,也包括批判性阅读技巧。教学过程三阶段;作业设计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二是教学实施部分,提出批判性思维教学三阶段,读前启动先知激发思维、读中梳理信息推动思维、读后拓展内涵发展思维,同时遵循思维发展的层次性,分层设计教学问题,巧用思维工具,营造宽松阅读环境。
马晓玲[10](2021)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如今的英语教学模式下,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重点教授词汇和语法。然而,新课标对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教学不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加相关背景知识,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近年来,广大国内外学者强调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阅读材料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本文结合图式理论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改善学生阅读现状。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图式和阅读理解的相关概念,解释了图式的三种类型以及其各自的作用,还有阅读的三种模式。然后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笔者进行研究设计。本研究以所教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以及测试等方法,主要验证以下假设: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和自信心。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可以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成绩。在实验开始前,笔者发放调查问卷去了解两个班的英语阅读现状,并进行前测,目的是确保实验前两个班英语阅读水平在同一水平,可以进行实验。在实验班实施一学期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对照班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后,笔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后测和后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以此证明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的阅读成绩进步较多,采用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因此,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有效的,教师应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积极帮助学生激活、建立、巩固其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改善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其阅读成绩的效果。
二、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文化意识 |
2.1.3 跨文化意识 |
2.2 跨文化意识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2.3.2 图式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3.5 教学课例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跨文化内容 |
4.1.1 教材中文化现象 |
4.1.2 跨文化内容分析 |
4.2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策略 |
4.2.1 文化背景知识引入策略 |
4.2.2 文化内容增补策略 |
4.2.3 文化现象对比策略 |
4.2.4 文化情景创设策略 |
4.2.5 文化活动实践策略 |
4.2.6 文化内容课后扩充策略 |
4.3 跨文化意识水平测试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跨文化意识水平前测成绩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跨文化意识水平后测成绩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3 跨文化意识水平前后测成绩比较与讨论 |
4.3.4 实验班跨文化意识水平前后测各项具体分析 |
4.4 文化意识培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小学高年级学生跨文化意识水平前测试卷 |
附录 Ⅱ 小学高年级学生跨文化意识水平后测试卷 |
附录 Ⅲ 跨文化意识培养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词汇衔接模式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综述 |
一、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衔接的界定 |
(二)词汇衔接的界定 |
(三)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英语阅读态度的界定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词汇衔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
(一)国外应用研究成果 |
(二)国内应用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
(一)复现 |
(二)搭配 |
二、侯易的词汇重复模式 |
(一)连接和粘结的重复 |
(二)中心句和边缘句 |
(三)词汇重复类型 |
三、语言输入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四、实验过程 |
(一)词汇衔接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 |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 |
五、数据收集过程 |
(一)前测数据收集 |
(二)中测数据收集 |
(三)后测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分析 |
(二)可信度分析 |
(三)因子相关性分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一)前中后三次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词汇衔接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的启示 |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二)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态度及词汇衔接意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 |
附录3 阅读理解中测 |
附录4 阅读理解后测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访谈转录 |
附录7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8 三次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阅读的定义 |
2.2 阅读的模式 |
2.3 国内外有关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2.3.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支撑 |
3.1 图式理论 |
3.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方法 |
4.4.1 文献研究法 |
4.4.2 问卷调查法 |
4.4.3 前测和后测 |
4.5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
4.5.1 实验开始阶段 |
4.5.2 研究实施阶段 |
4.5.3 研究结束阶段 |
4.6 教学案例 |
4.6.1 实验班教学案例 |
4.6.2 对照班教学案例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1.1 实验前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1.2 实验后问卷调查数据结果与分析 |
5.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阅读成绩在前后测的差异分析 |
5.2.1 对照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分析 |
5.2.2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分析 |
5.2.3 前测对照班和实验班成绩的差异分析 |
5.2.4 后测对照班和实验班成绩的差异分析 |
5.2.5 前测后测题目与图式的关系 |
5.3 访谈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图式理论能为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帮助和建议。 |
5.4.2 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5.4.3 图式理论及其教学方法也有局限性。 |
5.4.4 学生问卷的结果不完全代表学生的真实阅读想法和态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1.1 图式理论对英语的阅读教学起到良好效果。 |
6.1.2 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能够增强学习兴趣。 |
6.2 建议 |
6.3 论文局限性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英语阅读兴趣动机和态度的学生问卷 |
附录二 图式理论使用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阅读前测试卷 |
附录四 阅读后测试卷 |
附录五 七年级阅读测试评分要求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图式理论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图式理论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文化与语言之间关系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文化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图式理论 |
3.2 图式理论的分类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教材文化背景分析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4.1 试卷 |
4.4.2 问卷 |
4.4.3 提纲 |
4.5 研究步骤与数据的收集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
5.1 学生视角分析 |
5.1.1 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
5.1.2 试验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3 对学生态度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
5.2 教师视角分析 |
5.2.1 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
5.2.2 结果及因素分析 |
5.2.3 教师态度的结果与分析 |
5.3 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的应用 |
5.4 测试 |
5.5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及结果讨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及对教学的启示 |
6.3.1 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方法的建议 |
6.3.2 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3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图式理论的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1.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
1.1.2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Demand for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
1.2 Purpose and Questions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Nature of Reading |
2.2 Definition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
2.3 Related Studies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
2.3.1 Research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broad |
2.3.2 Research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t Home |
2.3.3 Summary |
Chapter3 Theoretical Basis |
3.1 Schema Theory |
3.1.1 The Definition of Schema |
3.1.2 The Classification of Schema |
3.2 A Teaching Strategy for Apply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to English Reading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
3.2.1 Trigger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Stimulating Reading Interestbefore Reading |
3.2.2 Accumula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raining Reading Skills whileReading |
3.2.3 Enrich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Consolidating Schema Networkafter Reading |
Chapter4 The Teaching Sample with the Suggested Strategy |
4.1 Sample Lesson in Experimental Class |
4.2 Sample Lesson in Control Class |
Chapter5 Experiment Design |
5.1 Experiment Questions |
5.2 Experiment Subjects |
5.3 Experiment Instruments |
5.3.1 Questionnaires |
5.3.2 Reading Tests |
5.4 Experiment Procedures |
5.4.1 The Pre-Implementation Stage |
5.4.2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
5.4.3 The Post-Implementation Stage |
Chapter6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6.1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
6.1.1 Results of the Pre-questionnaire |
6.1.2 Results of the Post-questionnaire |
6.2 Results of the Tests |
6.2.1 Results of the Pre-test |
6.2.2 Results of the Post-test |
6.2.3 Comparison of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
6.3 Discussion |
Chapter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
7.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7.3 Research Limitations |
7.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Appendix C |
Appendix D |
Acknowledgements |
(7)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的概念 |
2.1.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
2.1.3 文化意识的概念 |
2.2 文化意识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文化意识国外研究综述 |
2.2.2 文化意识国内研究综述 |
2.3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英语阅读教学国外研究综述 |
2.3.2 英语阅读教学国内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3.2 跨文化交际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2 观察 |
4.3.3 访谈 |
4.4 研究过程 |
4.4.1 研究准备阶段 |
4.4.2 调查研究实施阶段 |
4.4.3 数据收集与整理阶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分析与讨论 |
5.1.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因素分析与讨论 |
5.2.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2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建议分析与讨论 |
5.3.1 访谈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2 基于理论与文献的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发现 |
6.1.1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 |
6.1.2 影响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因素 |
6.1.3 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建议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六 课堂观察记录 |
附录七 课堂观察实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现状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思维品质 |
三、文本 |
四、文本解读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语篇分析理论 |
二、阅读理解层次理论 |
三、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本解读研究现状 |
二、国内文本解读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四节 学生和教师问卷信效度检验 |
一、学生和教师问卷的信度检验 |
二、学生和教师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一、对学生阅读课认知、参与度和理解程度以及自我认知调查 |
二、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调查 |
三、学生阅读课学习收获调查 |
四、学生对扩充的文本知识感兴趣程度调查 |
五、学生阅读课学习期待调查 |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一、汉中市高中英语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态度分析 |
三、教师阅读课前的文本解读情况调查 |
四、教师阅读课中的文本解读情况调查 |
五、教师阅读课后活动情况调查 |
第三节 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讨论 |
第一节 汉中市教师文本解读教学现状 |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的建议 |
(一)利用科技力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
(二)组织教师与各兄弟学校加强沟通交流 |
(三)与师范高校加强合作 |
二、对教师的建议 |
(一)加强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文本解读的内涵 |
(二)加强自身专业化素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
(三)多维度解读文本,引领个性解读 |
(四)发挥集体力量,加强集体备课 |
(五)建立学习共同体,挖掘校本教材 |
结语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问卷 |
附录二 教师问卷 |
附录三 访谈提纲——学生使用 |
附录四 教师访谈 |
附录五 课堂观察量表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 |
(二)各国教育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
(三)中考英语对阅读本身的要求 |
(四)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英语阅读教学 |
(二)批判性思维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二)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
(三)关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
第三章 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 |
一、批判性思维概述 |
(一)批判性思维的本质 |
(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
二、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的融合 |
(一)融合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 |
(二)融合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学理价值 |
(三)融合批判性思维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思路 |
第四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现状 |
一、研究工具设计 |
(一)课堂观察工具的设计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观察结果分析 |
(一)总体情况分析 |
(二)教的方面 |
(三)学的方面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一)阅读中学生的评价、反思的能力还比较弱 |
(二)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评价不足 |
四、总结现状概述 |
(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总体状况一般 |
(二)批判性思维各子技能培养不均衡 |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设计与实施 |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方面 |
(二)教学内容方面 |
(三)教学过程方面 |
(四)作业设计方面 |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实施 |
(一)读前启动先行认知,激活思维 |
(二)读中梳理文本信息,推动思维 |
(三)读后拓展文本内涵,发展思维 |
(四)具体一课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图式理论 |
2.1.1 图式的定义 |
2.1.2 图式理论的意义 |
2.1.3 图式的分类及作用 |
2.2 英语阅读 |
2.2.1 阅读及阅读理解的定义 |
2.2.2 传统的阅读理解 |
2.2.3 阅读的三种模式 |
2.3 国外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 |
2.4 国内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 |
2.5 前人研究不足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5 研究材料 |
3.6 研究过程 |
3.6.1 实验前调查问卷 |
3.6.2 前测 |
3.6.3 基于图式理论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 |
3.6.4 后测 |
3.6.5 实验后调查问卷 |
第四章 研究数据结果及讨论 |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 |
4.1.2 实验后调查问卷分析 |
4.2 英语阅读成绩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启示 |
5.2.1 扩充语言图式 |
5.2.2 丰富内容图式 |
5.2.3 完善形式图式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前后测试卷 |
附录B:前后测学生成绩表 |
附录C:实验调查问卷 |
附录D:实验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致谢 |
四、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吉林市第一中学为例[D]. 韩芸泽. 北华大学, 2021
- [2]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D]. 苏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闫月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丹. 延安大学, 2021(12)
- [5]图式理论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 王佳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基于图式理论的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 董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延安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 骆甜甜. 延安大学, 2021(12)
- [8]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现状研究 ——以汉中市为例[D]. 柴凡.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9]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研究[D]. 梁娇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晓玲.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