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运动

类风湿关节炎运动

一、类风湿病关节炎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21)在《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循证转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JAK抑制剂(JAKi)是一类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目前共有6种药物(Filgotinib、Decernotinib、Peficitinib、Upadacitinib、Baricitinib、Tofacitinib)被研发或正在研发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本研究采用直接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这6种药物治疗活动性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对6种药物的相对疗效进行比较和排序。方法:通过检索八大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数据库(VIP),全面收集JAKi(Filgotinib、Decernotinib、Peficitinib、Upadacitinib、Baricitinib、Tofacitinib)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由两名评价员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数据,统计学方法使用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直接Meta分析,ADDIS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1)Filgotinib:纳入3个RCT,包含91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ilgotinib 100mg或Filgotinib 200mg组的RA患者在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HAQ-DI、SJC66、TJC68等疗效指标方面均优于安慰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Filgotinib 200mg组发现SDAI、CDAI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安全性方面,在12周时观察到Filgotinib200mg组的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升高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但相关指标均在24周内恢复正常。两种剂量的Filgotinib在肝损害、带状疱疹、恶性肿瘤、AE、SAE及其他安全性指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cernotinib:纳入3个RCT,包含492名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12周时观察到Decernotinib 100mg/200mg/300mg qd、50mg/100mg/150mg bid组的RA患者在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HAQ-DI等结局指标方面均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5),Decernotinib 100mg/200mg qd和100mg bid组的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HAQ-DI优于安慰剂组,疗效持续至24周。实验室指标发现肝转氨酶,AE及其他安全性指标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Decernotinib在ACR应答率和DAS28(CRP)缓解率方面均优于其余5种JAKi。(3)Peficitinib:纳入5个RCT,包含1401例患者。结果显示Peficitinib 100mg或Peficitinib 150mg组RA患者在ACR20、ACR50、ACR 70、DAS28(CRP)缓解率、SDAI、CDAI优于安慰剂组。安全性方面,两种剂量均可引起肝转氨酶、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升高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但不会造成严重临床后果,AE、SAE等安全性指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Upadacitinib:纳入4个RCT,包含3109例患者。结果显示Upadacitinib15mg和30mg组的RA患者在12周时的疗效指标如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CDAI、SDAI均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安全性方面,带状疱疹、AE、SAE发生率有所增加,其他不良反应诸如肝损害、感染、恶性肿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无显着差异。(5)Baricitinib:纳入6个RCT,包含28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aricitinib 2mg和4mg组的RA患者在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CDAI、HAQ-DI、TJC68等疗效指标方面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Baricitinib 4mg组发现SDAI、SJC66的疗效优于安慰剂。实验室指标异常包括肝转氨酶、血清肌酐升高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AE及其他安全性指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Tofacitinib:纳入7个RCT,包含2125例患者。结果显示Tofacitinib 5mg和10mg组的RA患者在ACR20、ACR50、ACR70、DAS28(CRP)缓解率、HAQ-DI、SJC66等疗效指标方面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在tofacitinib10mg组发现TJC68疗效优于安慰剂。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胆固醇升高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肝转氨酶、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没有明显增加,AE、SAE及其他安全性指标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抑制剂Filgotinib、Decernotinib、Peficitinib、Upadacitinib、Baricitinib、Tofacitinib均可以作为单一或联合疗法改善活动性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药物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控的安全性。Decernotinib在改善ACR应答率和DAS28(CRP)缓解率方面是6种药物中疗效最好的,在Decernotinib 300mg和Upadacitinib中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和其余几种JAKi。

蓝树英[2](2020)在《热敏灸治疗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根据72例患有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Aromatase inhibitor-associated Musculoskeletal Symptoms,AIMSS)患者的 BPI、M-SACRAH、WOMAC、FACT-B量表评分的变化,来探讨热敏灸治疗AIMSS的临床疗效,探究热敏灸治疗AIMSS的意义及推广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符合本研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72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仅予口服钙尔奇D1#qd;治疗组予口服钙尔奇D 1#qd+热敏灸,共4周。通过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改良版评估和量化手的慢性类风湿病评分(M-SACRAH)、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FACT-B)的变化,来比较两种治法在治疗AIMSS的疗效上的差异,并测定安全性指标雌二醇变化,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在治疗前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内分泌药物服用时长等基线资料分布均具有可比性,对于本课题实验研究结果无影响。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BPI、M-SACRAH、WOMAC、FACT-B量表评分,并对治疗前后组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BPI中的最剧烈痛、最轻微痛、平均痛、当时痛、疼痛影响在治疗后的总体均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最剧烈痛、最轻微痛、平均痛、当时痛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疼痛影响的总体均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最剧烈痛、最轻微痛、平均痛、当时痛、疼痛影响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患者疼痛评分上更具优势,且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疼痛影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影响无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M-SACRAH、WOMAC量表中的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在治疗后的总体均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功能评分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僵硬评分的总体均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僵硬、功能评分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灸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减轻患者手关节、膝关节的僵硬程度及及改善患者手关节、膝关节功能,而对照组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改善手关节、膝关节功能,对患者手关节、膝关节的僵硬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ACT-B量表中的身体健康、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评分在治疗后的总体均值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身体健康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评分的总体均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组内,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身体健康、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其他因素评分的总体均值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上更具优势。治疗前后测定的安全性指标雌二醇水平仍处于绝经后状态。结论:通过比较两组BPI、M-SACRAH、WOMAC、FACT-B评分测定,显示热敏灸能有效改善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尤其在改善关节晨僵方面较有优势,且治疗前后对患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仍在安全范围。热敏灸在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上安全有效,简便可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亢英[3](2018)在《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药浴治疗和护理》文中提出目的对风湿病以及类风湿病的药浴治疗以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取风湿以及类风湿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予以药浴治疗,并落实药浴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情况。结果患者的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已经恢复正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生化指标有所改善;继续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消失,关节的基本功能已经恢复正常,能够正常劳动,检验指标基本正常。随访1~2年复发率极低。结论对风湿以及类风湿患者实施药浴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配合护理工作,可提高治疗效果。

宋岩奇,赵文,宋敏,高克勇[4](2018)在《类风湿病患者髋关节受累骨肌系统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类风湿病患者髋关节受累骨肌系统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8月2017年1月选择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诊治的类风湿病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记录MR骨肌系统影像学表现,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53.8%和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R影像学特征表现为滑膜炎46例,骨髓水肿32例,骨髓侵蚀28例;对照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滑膜炎2例,骨髓水肿1例,骨髓侵蚀1例,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髋关节T2值分别为(32.39±1.87)和(23.11±1.6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8.298,P<0.05)。Spearman’s等级相关检验分析显示,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滑膜炎、骨髓水肿、骨髓侵蚀与髋关节T2值均呈正相关(rs=0.452、0.399、0.499、0.633,均P<0.01)。结论 MR骨肌系统在类风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髋关节受累情况,影像学特征与髋关节功能密切相关,对评价类风湿病患者髋关节受累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谈荣珍,章新友,周旭,仵倚,周小玲,张玉娇,齐城成[5](2017)在《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类风湿病疗效比较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类风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Open Access Library、Pub 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独活寄生类方相关随机对照实验(RCT)。结果:纳入24篇RCT,共22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组(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用西药组(对照组)(RR=1.27,95%CI:1.171.37);联合用药组的晨僵时间(WMD=-25.20 min,95%CI:-46.90-3.51)、关节疼痛数(WMD=2.39,95%CI:3.481.30)、关节压痛数(WMD=-3.23,95%CI:-4.38-2.07)、关节肿胀数(WMD=-3.55,95%CI:-4.66-2.44)、红细胞沉降率(ESR)(WMD=10.70 mm/h,95%CI:15.006.39)、类风湿因子(RF)(WMD=24.97 U/mL,95%CI:33.6616.29)、C反应蛋白(CRP)(WMD=7.58 mg/L,95%CI:10.854.31)改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腹泻、肝损害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在类风湿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上相比有一定优势,但纳入文献偏倚风险均较高,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洪马连[6](2016)在《用蒙医药诊治类风湿的临床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是一种多发病之一。蒙医学称其为"贺日很协日乌苏"。本病病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一种慢性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大,治愈率低,愈后易复发等特点,一致是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蒙医及蒙药对类风湿具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特殊的疗效。本论文从类风湿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本质特征,临床症状,辩证诊断,治疗原则,对症下药等临床实践方面进行了简述。

许鸿昌[7](2016)在《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类风湿病组,另选取其他风湿病患者90例作为风湿对照组和正常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所有入选对象的实验室检测资料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风湿对照组、类风湿病组、正常对照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44%、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进行比较,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为74.44%,类风湿因子为76.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与类风湿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与类风湿因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其特异性强,可以作为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孙朋[8](2016)在《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湿病不仅是我国慢性病中危害面大、给病患家庭和国家医疗保障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的常见病,而且在我国有接近1亿人的庞大风湿病患群体中,有相当大部分患者处在非正常的诊疗状态,这不仅增加了病患的痛苦,大幅度的减少了我国可用劳动力资源,更为我国医疗行业诊治风湿病的规范化带来了难度。本文作者的指导老师是一个有着10年风湿病的患者,在通过长期的求医问药的过程中,已经“久病成医”,特别是在利用无线智能传感器+智能手机+互联网的相关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协助主治医生治疗相关疾病方面有了一些方法和手段,让风湿病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减少患者病痛,确保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不仅做到了生活自理,达到正常人的工作体能,同时还大幅度减少了求医问药的成本。通过对类风湿病的治疗观察,本文将类风湿病患康复情况指标归纳为两大类: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其中主观评价是对患者在服药期间很难量化的一些只能用文字描述感觉,定性可以但定量很难的评价,比如:还有没有晨僵现象、能不能独自穿上衣服、毛巾能否拧得干、睡眠是否受影响等;客观评价则是一些设备可以量化的体外理化参数,比如:病患关节疼痛耐受值、肿胀情况及表面温度变化情况等。围绕这两大评价指标,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前端的信息采集部分(类风湿关节检测器)和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开发部分(基于Android平台的《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程序)和服务器设计部分。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有: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Android开发技术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个利国利民的求医问药的办法,特别是在前端的针对类风湿患者康复信息的采集上做详细介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设计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方案,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检测器,利用无线智能传感器和智能手机搭建前端的数据采集硬件平台,设计并编写软件程序完成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基本解决了离院病患康复信息空缺的问题,为主治医生提高诊疗效果提供了主客观分析依据。

廖平川,康俊萍,孔祥东,刘秀峰,刘玛梅,马双全[9](2013)在《小腿肿胀的超声检查与鉴别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侧或单侧膝关节以下肿胀或小腿局部肿胀在临床工作中屡见不鲜,虽然发病原因或发病机制各有不同,如糖尿病并发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湿免疫性疾病、外伤后局部血肿形成以及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等均可表现为下肢相同或相似的临床征象,因此对于临床的针对性治疗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经过一定的相关病例分析

刘金福,侯丽萍,康俊萍,高雪灵,李婧霞,雷娜[10](2012)在《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入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补肾通督胶囊及姜附通痹合剂,对照组服用补肾通督胶囊及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屈伸活动及全身症状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关节临床症状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畏寒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例数多于治疗组(P<0.05)。结论: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二、类风湿病关节炎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类风湿病关节炎操(论文提纲范文)

(1)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循证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JAK 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2)热敏灸治疗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现代研究进展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1.1.2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应用
        1.1.3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发病机制
        1.1.4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影像学表现
        1.1.5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1.1.6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评估手段
        1.1.7 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西医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芳香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认识
        1.2.1 对病名的认识
        1.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2.3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治疗
    1.3 热敏灸的相关研究进展
        1.3.1 热敏灸的概念
        1.3.2 热敏灸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内容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对象
        1.1.3 实施方法
        1.1.4 观察指标与观察时点
        1.1.5 数据管理和统计方法
    1.2 研究结果
        1.2.1 基本资料分析
        1.2.2 治疗前后BPI、M-SACRAH、WOMAC、FACT-B评分比较
        1.2.3 研究结果小结
第三章 讨论和分析
    1.1 热敏灸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理论依据
        1.1.1 热敏灸的特点与优势
        1.1.2 热敏灸温通效应与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
        1.1.3 热敏灸温补效应与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
        1.1.4 热敏灸与骨质疏松
        1.1.5 热敏灸与镇痛
    1.2 选穴分析
        1.2.1 肾俞穴、命门穴分析
        1.2.2 脾俞、足三里分析
        1.2.3 最疼痛部位热敏穴分析
第四章 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药浴治疗和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护理措施
    2.1 休息
    2.2 解除疼痛
    2.3 饮食护理
    2.4 心理护理
    2.5 传统药浴疗法的护理
3 治疗护理效果
4 体会

(4)类风湿病患者髋关节受累骨肌系统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骨肌系统检查
    1.3 观察指标
        1.3.1 髋关节功能
        1.3.2 骨肌系统征象
        1.3.3 T2值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的比较
    2.2 两组MR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2.3 两组髋关节T2值的比较
    2.4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5)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类风湿病疗效比较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评价方法
2 评价与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分析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总有效率
        2.3.2 晨僵时间
        2.3.3关节症状
        2.3.4 实验室指标
        2.3.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7)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 Ru/ml为阳性,≤5 Ru/ml为阴性。类风湿因子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仪器为进口的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试剂为进口配套试剂,≥20 U/ml则为类风湿因子检出阳性。'>1.2 检测方法:三组研究对象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 ml,于37℃下静置1 h;用3 000 r/m的离心机离心10 min,撮上层血清并置于-20℃的温度下冷藏备用。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进行检测,仪器采用罗氏公司Cobas e601(模块式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试剂为进口配套试剂。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5 Ru/ml为阳性,≤5 Ru/ml为阴性。类风湿因子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仪器为进口的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试剂为进口配套试剂,≥20 U/ml则为类风湿因子检出阳性。
2 结果
3 讨论

(8)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湿病患者就医现状
        1.2.2 国内类风湿病患者就医的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离院监测系统概念的推出
        1.3.1 两种评价系统的定位
        1.3.2 客观评价系统参数的挑选
        1.3.3 主观评价系统参数的挑选
        1.3.4 离院监测系统框架
2 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设计
    2.1 整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与细化
    2.2 整体设计方案
        2.2.1 技术方案
        2.2.2 患者病况表象参数检测方案
        2.2.3 主观评价指标的细化方案
        2.2.4 患者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控方案
        2.2.5 自我管理改进方案
    2.3 系统平台搭建
        2.3.1 便携式检测器
        2.3.2 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2.4 本章小结
3 便携式检测器设计
    3.1 功能介绍
    3.2 整体结构设计
        3.2.1 关节患处压痛检测结构
        3.2.2 关节患处温度检测结构
        3.2.3 关节患处肿胀程度检测结构
    3.3 硬件电路设计
        3.3.1 客观参数采集电路设计
        3.3.2 蓝牙模块设计
        3.3.3 控制系统模块设计
    3.4 软件设计
        3.4.1 客观参数采集应用程序设计
        3.4.2 蓝牙通信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Android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设计
    4.1 Android系统简介
        4.1.1 Android系统架构和常用应用框架
        4.1.2 Eclipse开发环境简介
    4.2 应用程序功能介绍
        4.2.1 患者客户端功能介绍
        4.2.2 医生客户端功能介绍
    4.3 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
        4.3.1 患者端界面设计
        4.3.2 医生端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测试
    5.1 智能手机与检测器的蓝牙通信协议
    5.2 检测器与Android手机之间测试
    5.3 测试数据分析
        5.3.1 压痛值数据
        5.3.2 温度值数据
        5.3.3 肿胀值数据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观察指标
        2.2.2 不良反应观察指标
    2.3 临床疗效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见表2)
    3.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
4 讨论

四、类风湿病关节炎操(论文参考文献)

  • [1]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循证转化研究[D]. 王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热敏灸治疗乳腺癌芳香化酶抑制剂相关骨关节症状的临床研究[D]. 蓝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药浴治疗和护理[J]. 亢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36)
  • [4]类风湿病患者髋关节受累骨肌系统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J]. 宋岩奇,赵文,宋敏,高克勇. 中国医药导报, 2018(04)
  • [5]独活寄生类方联合西药与西药治疗类风湿病疗效比较Meta分析[J]. 谈荣珍,章新友,周旭,仵倚,周小玲,张玉娇,齐城成. 江西中医药, 2017(05)
  • [6]用蒙医药诊治类风湿的临床实践[J]. 洪马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88)
  • [7]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的临床应用[J]. 许鸿昌. 临床医学, 2016(07)
  • [8]离院风湿病患康复信息服务系统研究[D]. 孙朋. 重庆大学, 2016(03)
  • [9]小腿肿胀的超声检查与鉴别诊断[J]. 廖平川,康俊萍,孔祥东,刘秀峰,刘玛梅,马双全.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01)
  • [10]姜附通痹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108例临床分析[J]. 刘金福,侯丽萍,康俊萍,高雪灵,李婧霞,雷娜.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2(05)

标签:;  ;  ;  ;  ;  

类风湿关节炎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