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鹏[1](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指出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袁绍光[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姜长云,杜志雄[3](2017)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文中认为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面临严重侵蚀,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产业组织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日趋突出,农业在生态和社会上不可持续的问题迅速加剧,以及农业创新要素进入和创新能力成长的难度较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等同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政府工作部署裁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轻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速战速决等误区。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即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引导涉农平台经济有序发展并发挥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领航作用;全面深化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傅晨,宋慧敏,项美娟[4](2016)在《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2015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文章依据国家相关文件,梳理了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提炼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在背景、任务、手段和广度深度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刘凌霄[5](2015)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稳定的农业经济来作后盾,而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则必须由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来作为支撑。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础性是无可替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到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与我国其他两部门经济相比,也显得落后。其问题集中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具体表现为农业资源浪费严重、农业布局凌乱、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等方面。因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解决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业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产业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和调整绩效评价等方面,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1)构建了包括调整主体、调整内容、调整目标、调整策略和影响因素为要素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对部分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然后通过中外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的比较分析,得到有益的启示;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决策体系、执行体系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对体系内构成要素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是决策主体、农民是执行主体的地位,统一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主体的新理念。(2)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特点和农业产业链成长特点,确立了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业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把微观调整、宏观调整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为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决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据此更好的完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3)基于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农业高端生态农业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和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刚性,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差异性,在不同区域建立生态种植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草地生态模式、丘陵山区生态模式、设施生态农业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的高端生态农业模式,这为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4)基于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结合宏观农业布局、中观农业布局,做好微观农业布局。分析了我国不同农业区域的差异性,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在做好宏观、中观农业布局的同时,要做好微观农业布局,也就是布局好村、镇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为农业布局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5)基于农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拓宽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根据我国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非农业就业等有关政策,大力兴办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为农业产业链优化提供了新思维。(6)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模型。分析了诸多绩效评价方法,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移植灰色系统决策理论模型,解决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数据有限等问题,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建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这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新方法。(7)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证分析。基于1981--2011年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进行了假设检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程度、金融对农业的支持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的颁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正相关。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高强,孔祥智[6](2014)在《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两次明显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区域布局日趋合理。现阶段,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成本快速上涨、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农业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加快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基于新优势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张兵,刘丹[7](2013)在《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剧,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新形势,新形势下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以往农业结构调整在调整视野、调整内容、调整对象及调整标准上都显着不同。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在市场导向、科技推动下,切实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支持和调控作用,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旨在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在准确把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基础上,必须从战略高度确定合理发展方向,应当跳出农业范畴,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品质、规划布局、规模经营、培育主体、开拓市场和升级服务上。
龚魁杰,吴天琪[8](2010)在《试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文中提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2个推进体系,同时又具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指导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总体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实现、机制建立、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战略机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设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建设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农民主体、效益优先和科技进步原则。
王慧青[9](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于海峰[10](2007)在《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合理的农业结构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科技水平,稳定社会,增强活力。特别是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之后,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结构的调整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历史资料和对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的调查,具体分析了农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制约因素,论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漯河市的气候、土地、水利、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农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畜牧业增加值和占农业总增加值比例稳步上升,达到农业总增加值的37.69%。在种植业内部,小麦、玉米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占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秋粮播种面积的34.33%、74.07%;经济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35.47%;粮经比例达到1.82∶1;蔬菜的播种面积增加迅速。2.分析了漯河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形成原因。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整体较低;农业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3.提出了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1)理清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继续加大种植业内部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3)强化财政对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支持;(4)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5)加强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服务体系建设;(6)搞好农民就业培训,大力推动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浅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3)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 |
(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对中高端需求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日趋紧迫 |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基面临严重侵蚀,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效益迫在眉睫 |
(三)农产品价格和农业产业组织缺乏竞争力的问题日趋突出,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更为关键 |
(四)农业生态不可持续、社会不可持续的问题迅速加剧,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完善农业发展成果的社会分享机制更加重要 |
(五)农业创新要素进入和创新能力成长的难度较大,推进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建设的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走出若干误区 |
(一)走出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等同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区,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走出以政府工作部署裁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区,从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的高度科学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 |
(三)走出轻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的误区,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培育创新驱动能力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支柱 |
(四)走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速战速决的误区,积极审慎地规划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
(一)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补贴政策的转型 |
(二)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农业服务主体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四)引导涉农平台经济有序发展并发挥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领航作用 |
(五)全面深化涉农产权和要素市场改革 |
(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4)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一) 我国农业结构的传统特点 |
(二)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 |
1.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简单适应性调整 |
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01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3.2105年以来:新常态下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
二、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
(一)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
2.基本原则。第一, 坚持底线思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二, 坚持理念创新, 拓展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第三, 坚持突出重点, 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 坚持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第五, 坚持市场导向, 尊重农民意愿。 |
(二) 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 |
4.以“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 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 大力发展草牧业, 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 |
三、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一) 背景不同 |
(二) 任务不同 |
(三) 手段不同 |
(四) 广度和深度不同 |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现状 |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 |
1.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
2.1.2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 |
2.1.3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
2.1.4 适应性 |
2.2 产业(经济)结构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4 产业政策理论 |
2.5 灰色系统理论与复杂系统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1.1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
3.1.2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1.3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2 以荷兰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
3.2.1 荷兰农业基本概况 |
3.2.2 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2.3 以荷兰代表的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
3.3 以中国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3.1 中国农业基本概况 |
3.3.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 |
3.3.3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
3.4 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及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系统分析 |
4.1 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原则 |
4.1.1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4.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效应 |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系架构 |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体系架构 |
4.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分析 |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主体特征 |
4.3.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主体的适应性 |
4.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主体——政府 |
4.3.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执行主体——农民 |
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条件 |
4.4.2 科学技术水平 |
4.4.3 农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 |
4.4.4 社会需求状况 |
4.4.5 社会经济条件 |
4.4.6 其他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5 新视角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分析 |
5.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 |
5.1.1 对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内容的认识 |
5.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 |
5.2 农业产品结构调整 |
5.2.1 农业产品及其结构 |
5.2.2 农业产品的生产模式 |
5.2.3 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现状 |
5.2.4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目标 |
5.2.5 调整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思路 |
5.3 农业区域布局 |
5.3.1 农业布局的概念 |
5.3.2 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5.3.3 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现状 |
5.3.4 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一般规律 |
5.3.5 区域农业布局原则 |
5.3.6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因素 |
5.3.7 调整区域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思路 |
5.4 农业产业链 |
5.4.1 农业产业链内涵 |
5.4.2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状 |
5.4.3 我国农业产业链模式综述 |
5.4.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比较 |
5.4.5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内容 |
5.4.6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原则 |
5.4.7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思路 |
5.4.8 优化农业产业链的路径 |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综合评价 |
6.1 绩效及绩效评价 |
6.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6.4.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一——粮食安全 |
6.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二——经济效益 |
6.4.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三——资源配置 |
6.4.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之四——市场需求 |
6.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6.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灰色综合评价 |
6.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综合评价的简要评述 |
6.8 本章小结 |
7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 |
7.1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调整策略分析 |
7.2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实证模型构建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7.2.2 变量选取和变量描述 |
7.2.3 实证模型设计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
7.3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7.3.1 相关系数分析 |
7.3.2 有效性分析 |
7.4 改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7.4.1 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 |
7.4.2 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
7.4.3 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 |
7.4.4 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
7.4.5 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次农业结构调整:回顾与评价 |
(一) 1985~1997年, 需求导向下的农业结构调整阶段 |
1. 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 |
2.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政策措施 |
3. 政策效应及其影响 |
(二) 1998~2012年: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阶段 |
1. 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 |
2. 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政策措施 |
3. 政策效应及其影响 |
二、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
(一)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1.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压力加大 |
2. 农业基础薄弱, 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 |
3. 成本加速上涨, 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 |
4. 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威胁与日俱增,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难度加大 |
5. 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产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
(二) 2013年以来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启示 |
三、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一) 提升小规模农户竞争力, 提高集约化水平 |
(二) 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
(三)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四) 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构筑农业支持保护新机制 |
(五) 加快调整农业进出口策略, 提升农业国际化水平 |
(7)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确把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新形势 |
(一) 我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5%, 并呈逐年下降态势 |
(二) 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高保护和高扭曲依然存在 |
(三) 全球农产品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
(四) 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增大 |
(五) 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女性化现象日趋突出 |
(六) 科学技术难以有效支撑农业发展的需要 |
二、准确把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涵 |
(一) 调整视野 |
(二) 调整内容 |
(三) 调整对象 |
(四) 调整标准 |
三、准确把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运作机制 |
(一) 市场导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动力 |
(二) 科技引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力 |
(三) 农民为本——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体 |
(四) 政府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保证 |
(五) 国际调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后援 |
四、准确把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
(一) 拓宽农业视角 |
(二) 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 |
(三)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
(四)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
(五)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六)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七) 升级农业服务体系 |
(8)试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现实意义 |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能够指导农业结构调整规划 |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能够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升级改造 |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2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机遇 |
2.1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提供了机遇 |
2.3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提供了机遇 |
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 |
3.1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3.2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应该坚持农民主体的原则 |
3.3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应该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 |
3.4 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结构应该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 |
(9)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
2.2.2 斯密顺序 |
2.2.3 库兹涅茨 |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2.6 主导产业理论 |
2.2.7 资源禀赋理论 |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
3.2.4 调整步伐缓慢 |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10)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农业结构调整的本质含义 |
1.2 国外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 |
1.3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 |
1.4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
1.4.1 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过剩 |
1.4.2 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
1.4.3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生产资源不相适应 |
1.5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与以往农业结构调整的差异 |
1.5.1 结构调整的背景不同 |
1.5.2 结构调整的目的不同 |
1.5.3 结构调整的运作手段不同 |
1.5.4 结构调整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
1.5.5 结构调整的主体不同 |
1.5.6 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 |
1.6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
1.6.1 农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增大 |
1.6.2 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增大 |
1.6.3 农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要求增加 |
1.6.4 结构调整的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 |
1.7 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
1.7.1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市场的冲击 |
1.7.2 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 |
1.7.3 政府职能转换问题 |
1.7.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或出路寻找直接影响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
1.7.5 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问题 |
1.7.6 农民素质瓶颈问题 |
1.7.7 食品安全问题 |
1.8 新阶段农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必然性 |
1.9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
1.9.1 质量效益原则 |
1.9.2 科技兴农原则 |
1.9.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1.9.4 区域化原则 |
1.9.5 市场化原则 |
1.10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1.10.1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1.10.2 坚持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1.10.3 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 |
1.10.4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1.10.5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 |
1.10.6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1.10.7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1.10.8 加强农村信息工程建设,有效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
2 引言 |
3 研究方法 |
4 漯河市的资源状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自然资源 |
4.2.1 气候资源 |
4.2.2 土地资源 |
4.2.3 水资源 |
4.2.4 生物资源 |
4.3 社会经济条件 |
5 漯河市农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5.1 种植业 |
5.2 林业 |
5.3 畜牧养殖业 |
5.4 渔业 |
5.5 农业龙头企业 |
6 漯河市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 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整体较低 |
6.2 农业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 |
6.3 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
6.4 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 |
6.5 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不高 |
6.6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
6.7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竞争力还不强 |
7 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7.1 理清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
7.1.1 继续加大种植业内部调整力度 |
7.1.2 搞好农业产业内部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 |
7.1.3 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
7.2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深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
7.3 强化财政对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支持 |
7.4 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
7.5 加强农业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
7.6 搞好农民就业培训,大力推动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浅论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3]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 姜长云,杜志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4]新常态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任务[J]. 傅晨,宋慧敏,项美娟. 南方农村, 2016(01)
- [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6]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 高强,孔祥智. 改革, 2014(11)
- [7]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J]. 张兵,刘丹. 农业经济问题, 2013(08)
- [8]试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系[J]. 龚魁杰,吴天琪.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3)
- [9]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10]漯河市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D]. 于海峰. 河南农业大学, 2007(09)
标签:农业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三农论文; 结构性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