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熊猫血液30项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韩志强[1](2019)在《吉林省圈养东北虎血液和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一种濒临灭绝的食肉动物,现已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主要分布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北部地区。近年来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但形式依然不容乐观。在虎自然栖息地上,老虎与人类在资源上面临着严重冲突,老虎数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对于老虎种群的维系,一方面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动物园的保护性研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解析了东北虎的血液生理参数、血液微生物群组成及不同年龄段肠道微生物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圈养东北虎血液生理参数的测定本研究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26只圈养东北虎的血液生理参数进行测定,比较雌雄个体间生理参数的差异,统计血小板(PLT)相关参数。结果显示雌雄虎之间血液生理参数差异不显着(P>0.05)。同时列出了PLT相关参数,PLT 211.15±59.77 109·L-1,血小板压积PCT 0.26±0.09%,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2.65±0.88 fL,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2.28±1.68 fL,大血小板比率P-LCR 44.56±8.03%。血液生理参数测定为东北虎疾病诊疗及血液生理参数标准化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2)圈养东北虎血液微生物组成研究本研究选取6只(雌雄各3只)健康圈养东北虎,使用无菌设备采集血液后提取其微生物基因组DNA。利用16S高通量技术测序,分析血液中细菌组成。结果表明:东北虎血液细菌优势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6.12-56.24%)、厚壁菌门(Firmicutes)(30.82-40.1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6-13.5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15-2.19%)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0.54-0.95%)。属水平上优势微生物依次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33.87%)、柄杆菌科Caulobacteraceaenorank(23.32%)、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8.58%)、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6.75%)、Sediminbacterium(5.91%)、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4.67%)、Asinibacterium(4.51%)。雄性与雌性动物血液微生物组成无显着差异(P>0.05)。本试验通过16S高通量技术基本确定了健康的圈养东北虎血液中存在微生物,这对东北虎的健康保护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3)不同年龄段东北虎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分析本研究选取9只圈养东北虎,分为幼体、亚成体、成体三组,采集新鲜粪便后进行16S高通量测序,对东北虎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虎粪便细菌中优势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成年组肠道最优势菌门为Firmicutes(73.93%),次优势菌门为Actinobacteria(16.09%);亚成年组粪便最优势菌门Firmicutes(50.97%),次优势菌门为Actinobacteria(21.36%);幼年组粪便最优势菌门Firmicutes(58.90%),次优势菌门为Bacteroidetes(18.92%)。通过评估构成主要属的及丰度及多样性OTU概况。本试验通过16S高通量技术分析不同年龄段粪便微生物的关系,对东北虎的健康保护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赵娜[2](2018)在《上海地区重引入獐(Hydropotes inermis)遗传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獐(Hydropotes inermis)是一种原始的小型鹿科动物。由于生境的破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中国獐种群数量锐减,而上海地区的獐于20世纪初绝迹。为了保护獐及增加上海城市多样性,上海地区于2006年启动獐的重引入项目。随着上海地区重引入獐种群的扩大,该种群迫切需要科学的遗传管理以保障种群的健康发展。为此,本研究采集重引入獐血液样本,通过检测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初步建立其健康理化指标的参考区间;利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评估重引入獐与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关系;筛选微卫星引物用于评估上海重引入獐遗传多样性,分析个体间及各重引入地点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如下所示:1.建立反映獐健康状况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参考区间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是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131只獐29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非正态性检测值用四分位间距(IQR)表示其指标区间,初步建立了上海重引入健康獐的血液理化指标参考区间,并结合采样时间(月份和年份)、环境因素(圈养和人工养殖)和个体差异(个体性别、年龄和妊娠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妊娠和非妊娠期獐的15项理化指标值呈现显着性差异;上海地区建立的圈养种群和舟山来源人工养殖的补充种群的13项理化指标值呈现显着性差异。2.基于线粒体DNA的D-loop和Cytb序列对上海重引入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中测得上海地区114只重引入獐的Cytb序列和102只重引入獐的D-loop序列。114条Cytb共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为0.4673,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π)为0.0091;102条D-loop序列共定义9个单倍型,Hd为0.9794,π为0.00468。与2006年研究中的野生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相比,上海重引入獐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降低,但对比其他鹿科动物π和Hd,上海重引入獐遗传多样性仍然处于中高等水平。为探究现上海地区重引入獐与其他地区獐的遗传关系,本研究结合来自浙江舟山、江苏盐城、江苏大丰、江西吉山和朝鲜半岛獐Cytb与D-loop序列分别构建ML系统发育树。Cytb序列和D-loop序列的ML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上海重引入獐与浙江舟山獐并未分化成两个支系;舟山和盐城地区獐的遗传关系较近;中国境内,江西吉山獐与上海重引入獐遗传关系最远。中介网络图显示舟山獐的单倍型为原始单倍型。3.筛选微卫星引物对上海重引入獐进行遗传关系分析本研究从已发表的55篇文献中整理出獐及其近缘物种开发的52对微卫星引物,最终筛选出18对能够稳定扩增出微卫星DNA片段的引物。本研究基于18对微卫星引物对96只重引入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重引入獐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为0.626(0.323-0.85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76(0.286-0.816),与驯鹿杂合度(0.3736-0.5299)和多态性信息含量(0.5654-0.7144)相比,上海重引入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上海重引入獐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3(Fst<0.05),且利用STUCTURE软件对4个小生境獐种群结构进行分析,上海4个生境中的獐种群未出现遗传分化。本研究对筛选出的1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连锁不平衡性和PI(指无亲缘关系或同胞个体之间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概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1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较高(PIC>0.25),无连锁不平衡位点,且联合累积PI值较低,即11对微卫星引物即可达到对獐进行个体识别的要求。而11个微卫星位点的累计排除率(CEP)为99.99%,得到12组拟子-父-母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立上海地区重引入獐健康血液的理化指标参考区间,以备后期对重引入獐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Cytb、D-loop和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本研究筛选出的11对微卫星引物可用于上海重引入獐的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总之,管理人员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深化上海地区重引入獐遗传管理的研究,制定科学的保育措施及种群遗传管理计划,使上海重引入獐种群能够持续的健康发展。
王海瑞[3](2017)在《饲喂不同竹类食物对圈养大熊猫营养代谢和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大熊猫虽然经历漫长的进化过程选择竹类作为其主要食物,但是仍然拥有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消化系统,肠道微生物是参与大熊猫食性转变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竹类(竹茎、竹叶、竹笋)营养组成差异较大,且大熊猫对不同类型竹类存在采食偏好,未消化营养成分进入后肠可能会引起肠道微生物及机体代谢。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不同竹类食物对圈养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肠道微生物、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根据竹类食物的不同,所有试验分为三个处理:白夹竹竹茎(Phyllostachysbissetii)(竹茎组)、巴山木竹竹叶(Bashania fargesii)(竹叶组)和三月竹笋(Qiongzhuea opienensis)(竹笋组)。研究分为3个实验:试验一、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健康的影响试验一探究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健康的影响。将28只圈养大熊猫根据体重分为3个处理(竹茎组、竹叶组和竹笋组)。不同的处理饲喂单一来源的不同竹类食物,自由采食和饮水。20 d时称体重并进行非麻醉血液采集。此外,在10 d,每个处理随机选择雌雄大熊猫各一只用于开展连续4 d的消化试验,研究大熊猫对不同竹类食物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食竹茎时日均干物质摄入量(7.14 kg),显着高于竹叶(3.94 kg)(P<0.05)和竹笋(2.07 kg)(P<0.05),但竹茎组大熊猫在试验期间体重呈负增长,竹笋组大熊猫日增重(232.04 g)显着高于竹茎(-124.87 g)(P<0.05)和竹叶组(62.03 g)(P<0.05)。(2)日粮处理对大熊猫血液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没有影响,但竹叶组大熊猫白蛋白含量(35.49 g/L)显着高于竹茎组(31.36 g/L)(P<0.05)。日粮处理显着影响了血液尿素氮含量,竹笋组尿素氮含量(11.81 mmol/L)显着高于竹叶组(7.60 mmol/L)(P<0.05)和竹茎组(1.99mmol/L)(P<0.05);同时,竹笋组的尿素氮/肌酐值(0.11)也显着高于竹叶组(0.06)(P<0.05)和竹茎组(0.02)(P<0.05)。(3)日粮处理显着影响了大熊猫脂质代谢。竹叶组大熊猫血液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着高于竹茎组(P<0.05),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着高于竹笋组(P<0.05),但竹茎组和竹笋组在以上指标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4)日粮处理显着影响了大熊猫血液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竹笋组大熊猫血液白细胞数量(9.57×109/L)显着高于竹茎(6.26×109/L)(P<0.05)和竹叶组(6.52×109/L)(P<0.05)。竹笋组大熊猫血液中性粒细胞比例(68.56%)显着高于竹叶组(56.99%)(P<0.05)。日粮处理对大熊猫血液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的影响差异不显着。(5)大熊猫对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依次为竹笋>竹叶>竹茎(P<0.05)。因此,尽管竹叶组和竹笋组的大熊猫摄入相同水平CP,但竹笋组大熊猫CP消化量(509.39 g/d)却显着高于竹叶和竹茎组(374.96 g/d)(P<0.05)。竹叶组粗脂肪(EE)摄入量(130.82 g/d)显着高于竹茎组(33.81 g/d)(P<0.05),但对竹茎组中EE的表观消化率(77.08%)却显着高于竹叶组(41.43%)(P<0.05)。大熊猫对竹茎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50.54%)显着高于竹笋(18.11%)(P<0.05)。各处理组大熊猫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但竹茎组大熊猫的能量摄入量显着高于竹叶组(P<0.05)和竹笋组(P<0.05)。试验二、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二探究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将18只圈养大熊猫根据体重分为三个处理(竹茎组、竹叶组和竹笋组)。不同处理饲喂单一来源的不同竹类食物,自由采食和饮水。10 d时采集新鲜粪便样品,提取粪便DNA,通过对16S rRNA的V3区进行测序,分析不同竹类食物采食后的肠道微生物变化。研究表明:竹茎组的Chao1指数与竹笋组相比说明,竹茎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竹笋组有下降的趋势(P= 0.07)。此外,竹笋组的Beta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竹茎组(P<0.01),说明两处理间的优势菌群差异较大。经研究发现竹茎组大熊猫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均与消化和降解纤维素相关,其中包括: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acillus、明串菌属Leuconostoc、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试验三、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本试验利用NMR和GC-MS两个技术平台对大熊猫采食不同竹类食物后的血清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将28只圈养大熊猫根据体重分为3个处理(竹茎组、竹叶组和竹笋组)。不同处理饲喂单一来源的不同竹类食物,自由采食和饮水。20 d时进行非麻醉血液采集,用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研究表明:(1)大熊猫采食竹茎和竹叶时体内的能量储备要低于竹笋组。并且,采食竹叶期间体内三羧酸循环的效率也低于竹笋组。(2)竹茎组和竹笋组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的浓度对比说明大熊猫在采食竹茎期间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和活跃的三羧酸循环效率,但这是以动员机体的氨基酸、糖类物质和脂肪为代价激发三羧酸循环形成的,说明大熊猫在采食竹茎期间机体由于三羧酸循环被抑制而出现了能量短缺,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大熊猫在采食竹茎期间处于能量负平衡的状态。以上结果均说明大熊猫对于高纤维食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3)竹笋组血清中的酮体、乳酸、尿素均显着高于竹茎组和竹叶组(P<0.05),说明大熊猫采食竹笋期间,肾脏负担较重。总体结论:(1)大熊猫对竹茎、竹叶、竹笋具有不同的养分表观消化率。采食竹茎增加了大熊猫粪样中消化和降解纤维素相关的肠道微生物丰度,采食竹笋增加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2)不同竹类食物导致大熊猫能量代谢和氮代谢显着改变,采食竹笋有利于机体的合成代谢,采食竹茎导致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满足机体氮代谢需要,并使得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
万蒙[4](2016)在《食物组成及其氨基酸平衡对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它是食肉目动物中食性最为独特的一种,已高度特化为食竹类。目前,由于缺乏大熊猫的营养需要标准,人工圈养大熊猫的饲养方法多由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制定,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下称“基地”)的大熊猫食物中竹笋所占比例远高于野生个体。血液生化指标可反映动物个体的健康状况及食物营养的合理性,目前有关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尚少,而血液生化指标对大熊猫健康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以基地的部分大熊猫个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基地内长期投喂的几种食物材料,进行了不同的食物组合投喂实验,并采用现代生化分析技术测定了大熊猫的血液生化指标和食物中的氨基酸组成,并运用计算机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入开展了食物组成及其氨基酸平衡对圈养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其结果将为合理制定人工圈养大熊猫的饲养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第一、针对不同的食物组成,采集了19个大熊猫共115个血液样品,对17个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将影响血液生化指标的食物组成因素概括为粗料种类、精料采食量、总采食量,并纳入性别和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为: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粗料种类间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葡萄糖(GLU)、碱性磷酸酶(ALP)等11个血液生化数据差异显着,采食竹笋和竹叶时BUN、AST、ALT含量显着高于采食竹秆时,说明竹笋和竹叶较竹秆而言氨基酸平衡度可能更差或总蛋白摄入更高,而采食竹秆时GLU和ALP含量较高,则说明大熊猫采食竹秆时处于较好的氨基酸平衡状态;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精料采食量显着影响ALP和GLU等8个血液生化指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料采食量与直接胆红素(DB)显着正相关,与总蛋白(TP)、球蛋白(GLB)、GLU、胆固醇(TG)显着负相关,且相关分析结果中除了TP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均相吻合外,TP和GLU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常期投喂精料对大熊猫可能有不利影响;3)单独分析采食竹叶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精料采食量对所有因素影响均不显着,而单独分析采食竹笋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精料采食量显着影响了BUN、TP、GLB和GLU四个血液生化指标,说明当采食不同粗料时,精料投喂量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4)控制其他因素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料采食量能显着提升BUN含量,降低ALP含量,这进一步说明长期投喂精料可能对大熊猫产生不利的影响;总采食量的增加显着提升了血液中BUN、TP、GLB、ALB、AST、ALT和UA含量,但却降低了CR、IB和TG的含量,说明总蛋白摄入的提高显着影响血液生化指标,BUN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对大熊猫健康状况不利的因素。5)血液生化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BUN、AST和ALT为因变量的模型R2高于0.3,结果表明粗料种类、精料采食量和总采食量是BUN的独立相关因素,粗料种类是AST的独立相关因素,粗料种类是ALT的独立相关因素。BUN受这三种食物因素影响最大,AST和ALT次之。该结果表明,不同粗料种类各有优劣,喂食竹叶和竹笋能使血液中总蛋白含量上升,说明该类粗料蛋白类营养价值较高,竹秆GLU含量和ALP活性较高也指示大熊猫处于较好的营养状态。第二、本研究中测定了三种粗料的氨基酸含量,并计算其氨基酸平衡度。结果显示,竹笋氨基酸绝对含量最高,竹叶次之,竹秆最低。竹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分)为71,氨基酸平衡度最好,竹笋SRC分为68,竹秆SRC分为32,平衡度最差。因此从氨基酸绝对含量和平衡度来看竹笋和竹叶营养价值较高。由此结果可见喂食竹笋时尿素氮含量高可能是由于竹笋的氨基酸绝对含量较高,而非其氨基酸平衡度较差。通过对三种粗料中氨基酸的氨基酸比值系数(RC)值的计算发现,竹秆中赖氨酸(Lys)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Thr)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缬氨酸(Val)和蛋氨酸(Met)氨基酸比值系数(RC)较高。竹叶和竹笋均是Met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Lys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Val和Thr RC值较高。以上结果表明:三种食物因素中,粗料种类对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大,竹笋和竹叶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但不同粗料限制性氨基酸有差异,搭配竹秆饲喂可能效果较好。BUN、AST、ALT是受食物因素影响较大的因素。精料采食量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显示目前的精料对大熊猫可能有不利的影响,且在食笋时尤其明显。
裴玥[5](2015)在《BX-SPF鸡生物学特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应用常规生物学特性数据采集方法对4周、21周、26周、40周、69周五个周龄的BX-SPF种鸡群进行22项解剖数据,18项生理、12项生化指标的测定,运用SPSS 18软件对同一周龄的五组BX-SPF鸡生物学特性数据雄、雌之间进行t检验,组间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解剖数据中,体重、脑系数、肝脏系数、胸腺系数、左肺系数、右肺系数、左肾系数、右肾系数、右肾上腺系数和空回肠雌、雄间在个别周龄差异显着(p<0.05)或差异极显着(p<0.01)。心脏系数、脾脏系数、胰腺系数、法氏囊系数、左肾上腺系数、十二指肠、直肠、左盲肠和右盲肠这些数据雌、雄间差异不显着(p>0.05)。2、生理指标中,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单核细胞(MO)和淋巴细胞(LY)在个别周龄雌、雄间差异显着(p<0.05)或差异极显着(p<0.01)。而体温(T)、呼吸频率(R)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性别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生化指标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血清钠(Na+)和血清钙(Ca2+)雌、雄间在个别周龄差异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而同一周龄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在性别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4、在五组BX-SPF鸡同性别组间生物学特性数据的方差分析中,除雄性的右肺系数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外,其余数据组间差异均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说明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唐名艳[6](2013)在《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细菌性病原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扬子鳄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对于扬子鳄的健康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从未被报道过。对来自安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ARCCAR)冬眠深期和后期三种年龄段(成年体、亚成年体、幼体)扬子鳄的血液各30份,进行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在冬眠深期,血清生化指标胆固醇、尿酸、球蛋白浓度在三种年龄段扬子鳄之间差异显着p<0.05),表明扬子鳄的血清生化指标受年龄段的影响。三种年龄段扬子鳄的一些血液学指标值(血栓细胞数,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百分比)和血清生化指标值(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活性、钙离子)在两冬眠阶段差异显着(p<0.05),表明扬子鳄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受冬眠阶段的影响。在冬眠后期,亚成年体和幼体尿酸、球蛋白浓度,白细胞数显着升高p<0.001)以及钙磷比率、白蛋白浓度的显着下降p<0.001),据此推测在人工冬眠环境下亚成年体和幼体的肾脏可能受到了损伤。二、扬子鳄卵在人工孵化时,胚胎易在早期出现死亡。本实验对扬子鳄卵源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探寻扬子鳄胚胎易在早期出现死亡与细菌病原的关联,做一些前期工作。从ARCCAR采集28枚死胚,16枚未受精卵,4份雏鳄刚出壳时的羊水进行细菌分离鉴定。28枚死胚有26枚带菌。死胚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肠杆菌(Enterobacter)、气单胞菌(Aeromonas)、变形杆菌(Proteus)、克雷伯菌(Klebsi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57.1%(16/28)、28.5%(8/28)、28.5%(8/28)、21.4%(6/28)、21.4%(6/28)、10.7%(3/28)、10.7%(3/28)。16枚未受精卵带菌率100%。变形杆菌、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在未受精卵中的带菌率分别为43.75%(7/16)、37.5%(6/16)、25%(4/16)、12.5%(2/16)、6.25%(1/16),嗜麦寡养单胞菌、克雷伯菌、泛菌(Pantoea)、沙雷氏菌(Serratia)在未受精卵中的带菌率均为18.75%(3/16)。4份羊水带菌率100%,肠杆菌、柠檬酸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克雷伯菌在羊水中带菌率分别为100%(4/4),50%(2/4),25%(1/4),25%(1/4)。假单胞菌或气单胞菌在死胚中的带菌率为78.6%(22/28),未受精卵中为18.75%(3/16),羊水中未分离到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三、从病死幼鳄的肾脏、直肠、血液,成年鳄的病变卵巢和肺分离鉴定出7株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分离自死胚和未受精卵中的10株变形杆菌,均鉴定为普通变形杆菌。本实验对17株普通变形杆菌进行毒力测定,肠杆菌基因间保守重复序列(ERIC-PCR)和外膜蛋白分型,药敏实验。菌株XX2、XS2、XS1、WL16、 WL9、SP1、SP11、SP13对小鼠的LD50(CFU/mL)分别为2.5×106、5.0×106、5.0×106、1×109、6.8×108、5.5×108、6.8×108、5.5×108。 ERIC-PCR能扩增出2至6个大小在100bp到3000bp之间的条带,把17株变形杆菌分成4大群和6小类。外膜蛋白SDS-PAGE显示出3至6个大小在20kD到130kD之间的条带,把17株变形杆菌分成5大群和7小类。两种分型方法均体现较好的分型能力,但没有相关性,均不能将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分开。17株菌株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为0;对头孢唑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为100%,对羧苄青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也较高,分别为41.1%、58.8%、70.5%;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链霉素、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诺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6%、11.7%、11.7%、11.7%、5.8%、5.8%。
邱贤猛[7](2013)在《犬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及肠道微生态分析》文中认为犬的腹泻性疾病是犬临床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较多且复杂,这也是诊断、治疗较难的原因。本试验主要通过对犬的腹泻性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对病犬康复前后的粪样进行微生态分析,找出腹泻病与肠道菌群的联系,解释腹泻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为诊断、治疗犬的腹泻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针对可引起犬腹泻的三种疾病,即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以及其一般性的腹泻,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病犬的临床指标测定:各组犬的临床指标均不一致,患犬瘟热的犬其呼吸、心跳、体温都明显升高,而患犬细小病毒病的犬与患一般性腹泻的犬,其临床指标则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表明患犬瘟热的犬患病程度更为严重,另两组犬患病程度相对较轻。2.病犬血液学检查:采集各组病犬的血液,进行血液学检查。在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中,患有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的犬,它们的白细胞总数下降显着,但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上升,最高为80%,最低为60%,印证了其患有病毒性疾病;而患有一般性腹泻的犬,其白细胞总数上升显着,其中上升明显的为嗜中性粒细胞,比率最高为70%,最低为64%,表明该可能患有细菌性肠炎或者其他肠炎。在血液生化的检查结果中,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基本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而变化显着的是Na+、Cl-、Ca2+的浓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腹泻导致体内水分的丧失,使Na+、Cl-、Ca2+的浓度增高。3.CDV.CPV试纸检测:在CDV.CPV的试纸检测结果中,犬瘟热组对CDV检测试纸产生阳性反应,犬细小病毒病组则对CPV检测试纸产生阳性反应,出现两条线,C线与T线;而一般性腹泻组对CDV检测试纸、CPV检测试纸均产生阴性反应,仅出现C线。表明各组患病情况与最初临诊得出的结论一致。4.病犬临床治疗:一般性腹泻组通过常规治疗,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增强免疫剂,以及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的配合,3d恢复健康;犬瘟热组、犬细小病毒病组通过常规治疗与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配合,分别用了15天、5天时间恢复。5.PCR-DGGE技术分析犬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从犬的肠道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中可以看出,其康复后的条带总数多于康复前的条带总数,表明通过治疗康复后的犬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康复前的犬粪样相似程度较高,最高为96%,相似程度最低也为73%,表明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对肠道菌群的破坏是相同的;而康复后的粪样相似度较低,最高为96%,相似程度最低仅为58%,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转归的程度不同。
潘康成[8](2009)在《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肉鸡的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芽孢杆菌进行产酶活性筛选,并对筛选得到的一株产酶活性高的芽孢杆菌进行序列分析鉴定,研究其对雄性小鼠的生殖系统安全16S rDNA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在肉鸡肠道中消长规律、PCR (RT-qPCR)和ERIC-PCRPCR-DGGE检测肉鸡口服该菌悬液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然后制成活菌制剂观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培养法对10株芽孢杆菌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进行初选,然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芽孢杆菌发酵培养液酶活性进行复选。筛选出产酶活性较高的芽孢杆菌Pab02菌株。根据细菌的16SrDNA序列两端的保守性设计通用引物,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对菌株的16SrDNA的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得到的目标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已知菌种的16S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分析,结合细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最终确定芽孢杆菌Pab0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为了评价该菌的安全性,选用72只昆明系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药物对照组,每只小鼠按20 mg/kg体重经口灌喂环磷酰胺,1次/d,连续5d,诱导小鼠产生生殖毒性;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饲喂不含任何益生菌和抗生素的日粮,芽孢杆菌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饲喂含有105,106,107CFU/g和108CFU/g的饲料。饲喂至30d时,每组随机剖杀6只,检测小鼠睾丸、附睾重,精子畸形、精子活力,睾丸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精子顶体酶活力,血清睾酮(T)含量,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雄性小鼠睾丸的组织结构。结果显示,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体重、小鼠睾丸和附睾重均有明显的增重效果;芽孢杆菌Pab02可提高小鼠精子活率,对精子畸形的减少没有明显的作用;芽孢杆菌Pab02可降低小鼠翠丸组织中MDA含量,提高睾丸组织中SOD活性、精子顶体酶活力和血清睾酮的含量,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的睾丸组织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芽孢杆菌Pab02对雄性小鼠是安全的,没有造成生殖毒性,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芽孢杆菌Pab02菌悬液按2ml/kg体重(109CFU/ml)灌喂28日龄的肉鸡,2次/d,连续3d后,收集肠道内容物,采用RT-qPCR检测肠道内容物中芽孢杆菌的数量。结果,对照组(灌喂等量的PBS液)肉鸡肠道内芽孢杆菌数在5.37-6.10logCopies/g之间,当连续口服芽孢杆菌Pab02菌悬液后,十二指肠内的芽孢杆菌数量从12h到第4d显着高于对照组,第5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空肠、回肠和直肠从12h到第5d显着高于对照组,第6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盲肠内的芽孢杆菌数量在36h和60h时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在对照组肉鸡肠道中的数量较少,芽孢杆菌Pab02作为微生态制剂饲喂动物,须长期投服或间断时间不超过3d。4.芽孢杆菌Pab02菌悬液连续灌喂28日龄肉仔鸡3d后(2次/d),收集停喂3d的肠道内容物,采用ERIC-PCR/PCR-DGGE方法分析电泳指纹图谱条带数及相似性指数,以及对DGGE特异性条带回收、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都证明肉鸡口服芽孢杆菌Pab02后各肠段的条带数及特征性条带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芽孢杆菌Pab02具有提高肉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种群密度;通过对电泳指纹图谱条带的聚类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显示肉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变化规律相似,两组肉鸡肠道细菌之间存在着种群的差异性,但两组之间肠道总菌群的相似性系数为53.2%,存在着较高的相似性,说明该年龄段的肉鸡肠道微生物种群存在着一定的稳定性;尽管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从电泳指纹图谱和统计条带数量分析,PCR-DGGE明显优于ERIC-PCR;通过刘DGGE图谱上出现的7条共同条带和8条试验组条带进行回收鉴定,结果表明,肉鸡在4周龄到5周龄的肉鸡肠道中主要以乳酸菌为主要菌群,饲喂芽孢杆菌Pab02后能提高肉鸡肠道菌群的丰度和种群密度。5.利用芽孢杆菌Pab02制成活菌制剂后饲喂肉鸡,观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肠道菌群、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在日粮中添加0.05%的硫酸新霉素制剂,Pab02组在日粮中添加0.1%的芽孢杆菌Pab02制剂。饲喂至6周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芽孢杆菌Pab02提高了肉鸡的末期体重、净增重和日增重(P<0.05),但比抗生素组低(P>0.05);对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P>0.05);Pab02组肉鸡胴体品质的各项指标与两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了腿肌率(P<0.05),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Pab02组鸡肌肉中的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两对照组(P<0.05);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着高于两对照组(P<0.01),必须氨基酸量极显着高于抗生素组(P<0.01);在6周龄时,芽孢杆菌Pab02可以提高肠道中乳酸菌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总需氧菌数量,在盲肠段中表现差异显着(P<0.05);在4周龄和6周龄时,芽孢杆菌Pab02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两对照组(P<0.05或P<0.01),芽孢杆菌Pab02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血清对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效价,提高6周龄时的血清IgG含量(P<0.01)。结果表明该菌制成的微生态制剂可以在肉鸡饲养整个期间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徐素慧,修云芳,邵良平,王德春,陈婷,施飞宁,陈玉村[9](2009)在《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文中研究表明为建立健康成体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指标,选择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的28只(雌性20只,雄性8只)外观发育正常、临床检查健康的小熊猫作为试验对象,通过食物引诱自行进入夹笼,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静脉采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23项血液参数和25项血液生化参数。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各参数计算平均值(-X)和标准差(SD),t检验比较雄性与雌性小熊猫相应指标的差异显着性。测定结果为小熊猫的疾病诊断、动物检疫和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修云芳,邵良平,徐素慧,王德春,陈婷,翁妮娜,陈玉村[10](2008)在《日粮中霉菌毒素引发小熊猫中毒性肝炎的临床调查》文中提出该文报道了小熊猫霉菌毒素中毒性肝炎的群发病案。35只小熊猫中有21只发病、5只死亡。通过日粮成分调查、饲料中霉菌毒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查、血液参数测定、病理学检查和动物试验,确诊为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中毒。依据调查结果对小熊猫进行治疗,小熊猫预后良好。结论:(1)小熊猫对霉菌毒素(DON和F-2毒素)极其敏感,应予以高度重视。(2)DON和F-2毒素存在相互增强作用,对小熊猫的毒性作用主要为肝毒性和肾毒性,并可导致小熊猫机体免疫功能降低。(3)小熊猫对霉菌毒素的耐受性与环境的适应性有关,应激因素能提高小熊猫对霉菌毒素的敏感性。
二、小熊猫血液30项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熊猫血液30项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圈养东北虎血液和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循环系统微生物 |
1.1 血液中的微生物 |
1.2 血液中微生物的来源 |
1.3 血液微生物存在的意义 |
第二章 胃肠道系统微生物 |
2.1 胃微生物 |
2.2 肠道微生物 |
2.3 胃肠道微生物与生物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局限 |
第三章 生殖系统微生物 |
3.1 精液微生物 |
3.2 阴道微生物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圈养东北虎血液生理参数的测定 |
1.1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圈养东北虎血液微生物组成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年龄段东北虎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上海地区重引入獐(Hydropotes inermis)遗传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獐的研究进展 |
1.1.1 獐的生物学地位与分布 |
1.1.2 獐的研究现状 |
1.1.3 中国獐的驯养历史 |
1.1.4 上海重引入獐的发展 |
1.2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管理 |
1.2.1 遗传多样性 |
1.2.2 遗传管理的内容 |
1.3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1.3.1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1.3.2 影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因素 |
1.4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
1.4.1 线粒体DNA |
1.4.2 微卫星DNA |
1.4.3 线粒体DNA与微卫星DNA |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5.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地点 |
2.2 采样方法 |
2.3 样品信息 |
2.3.1 血液生理生化值检测的样品信息 |
2.3.2 线粒体DNA序列分析样品信息 |
2.3.3 微卫星标记样品信息 |
2.4 研究方法 |
2.4.1 獐血液样品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2.4.2 獐线粒体DNA片段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3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 |
2.5 主要实验设备 |
2.5.1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2.5.2 DNA基因组提取及PCR扩增 |
第三章 血液生理指标检测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结果 |
3.2.1 血液各项指标参考范围 |
3.2.2 影响獐血液理化指标区间的因素 |
3.3 讨论 |
3.3.1 獐的血液理化指标特征 |
3.3.2 影响血液理化指标的因素 |
3.3.3 健康獐血液理化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
第四章 獐线粒体片段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结果 |
4.2.1 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 |
4.2.2 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 |
4.3 讨论 |
4.3.1 序列组成 |
4.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3 系统发育 |
4.3.4 中介网络图 |
第五章 微卫星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结果 |
5.2.1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结果 |
5.2.2 重引入獐遗传多样性 |
5.3 讨论 |
5.3.1 血液样品DNA的提取 |
5.3.2 微卫星引物筛选方法 |
5.3.3 遗传多样性评估 |
5.3.4 近交系数与遗传分化 |
第六章 个体识别与亲缘关系鉴定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结果 |
6.2.1 个体识别 |
6.2.2 亲缘关系鉴定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中备选獐微卫星引物的基本信息 |
附录2 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信息 |
附录3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饲喂不同竹类食物对圈养大熊猫营养代谢和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圈养大熊猫饲养方式的转变 |
2 大熊猫食用竹研究进展 |
2.1 主食竹种的分类与分布 |
2.2 主食竹种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
2.3 大熊猫择食的原因 |
3 大熊猫营养学研究进展 |
3.1 圈养与野生大熊猫的饮食差异 |
3.2 大熊猫营养消化率研究 |
3.3 野生大熊猫与圈养大熊猫的营养摄食行为 |
4 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
5 代谢组学及其在动物营养学上的应用进展 |
5.1 代谢组学介绍 |
5.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5.3 代谢组学在动物营养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 |
6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6.1 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系统发育 |
6.2 肠道微生物具有消化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
6.3 肠道微生物受年龄、季节和竹子种类的影响 |
第二部分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内容 |
试验一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健康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竹类食物来源 |
2.3 饲养管理 |
2.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1 食物样品采集 |
2.4.2 粪便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3 血清和血浆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5.1 采食量 |
2.5.2 体重 |
2.5.3 血液生化指标 |
2.5.4 水分的测量 |
2.5.5 干物质的测量 |
2.5.6 粗蛋白的测定 |
2.5.7 粗脂肪的测量 |
2.5.8 粗纤维的测定 |
2.5.9 能量的测定 |
2.5.10 表观消化率的计算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不同竹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
3.2 不同竹类食物对成年大熊猫日摄入养分含量和体重的影响 |
3.3 不同竹类食物对成年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养分摄入量的影响 |
3.4 不同竹类食物对成年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2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养分摄入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 小结 |
试验二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饲养管理 |
2.3 样品采集 |
2.4 DNA提取,PCR扩增和焦磷酸测序 |
2.5 测序数据处理 |
2.6 OUT聚类和物种注释 |
2.7 样品复杂度分析 |
2.8 多样品比较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概况 |
3.2 物种多样性曲线 |
3.3 OTU分布VENN图 |
3.4 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
3.5 Beta多样性指数分析 |
3.6 UPGMA聚类树 |
3.7 物种相对丰度 |
3.8 物种进化树 |
3.9 基于物种丰度聚类图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三 不同竹类食物对大熊猫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2 样品处理 |
2.3 大熊猫血清基于NMR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 |
2.4 大熊猫血清基于GC-MR技术的代谢组学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NMR分析结果 |
3.2 GC-MS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部分总体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总体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食物组成及其氨基酸平衡对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大熊猫概况 |
1.1.1 大熊猫生物学特征 |
1.1.2 大熊猫种群现状 |
1.1.3 大熊猫营养学研究进展 |
1.2 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
1.2.1 血液生化指标在家畜中的研究进展 |
1.2.2 血液生化指标在野生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2.3 血液生化指标在人类临床中的研究进展 |
1.3 氨基酸平衡研究进展 |
1.3.1 氨基酸平衡与生产性能关系研究 |
1.3.2 氨基酸拮抗的研究进展 |
1.3.3 氨基酸的毒性 |
1.3.4 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估方法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食物组成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对象 |
2.1.2 主要试验器材及设备 |
2.1.3 血液样品采集 |
2.1.4 血液样品生化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分析方法 |
2.2 试验结果 |
2.2.1 不同单因素与血液生化指标关系的分析 |
2.2.2 各因素间偏相关分析以多重及线性回归 |
2.3 讨论 |
2.3.1 不同粗料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2 总采食量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精料采食量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4 非食物因素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大熊猫主食竹氨基酸平衡分析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样品预处理 |
3.1.4 氨基酸测定方法 |
3.1.5 氨基酸平衡度计算 |
3.2 试验结果 |
3.2.1 粗料和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 |
3.2.2 粗料氨基酸比值及RC值计算 |
3.2.3 粗料SRC分计算 |
3.3 讨论 |
3.3.1 圈养大熊猫采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与平衡 |
3.3.2 关于大熊猫不同食物混合饲喂的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BX-SPF鸡生物学特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实验动物的概述 |
1.2 SPF鸡概况 |
1.2.1 国外SPF鸡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SPF鸡的发展概况 |
1.3 脊椎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的研究进展 |
1.3.1 禽类生物学特性数据的研究进展 |
1.3.2 其他脊椎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的研究进展 |
1.3.3 SPF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BX-SPF鸡生物学特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项目及方法 |
2.2 结果 |
2.2.1 解剖数据 |
2.2.2 生理指标 |
2.2.3 生化指标 |
2.3 讨论 |
2.3.1 解剖数据 |
2.3.2 生理指标 |
2.3.3 生化指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细菌性病原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扬子鳄简介及研究进展 |
1 扬子鳄分类及生活习性 |
2 野生分布和保护措施 |
3 人工饲养和繁殖 |
4 扬子鳄的研究现状 |
4.1 细菌疾病的研究 |
4.2 血液学方面的研究 |
5 人工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变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 变形杆菌的分类地位 |
2 变形杆菌的生物特性 |
3 变形杆菌的致病性 |
3.1 对人的致病性 |
3.2 对动物的致病性 |
4 变形杆菌的毒力因子 |
4.1 尿素酶 |
4.2 溶血素 |
4.3 IgA和IgG溶蛋白酶 |
4.4 菌毛 |
4.5 鞭毛与“迁徙”生长 |
4.6 抗吞噬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冬眠深期和后期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值检测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血样采集及处理 |
1.3 仪器及主要试剂 |
1.4 血细胞计数 |
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
1.6 血清生化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体长体重 |
2.2 血细胞形态 |
2.3 血液学指标测定 |
2.4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扬子鳄卵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细菌的分离纯化 |
1.4 细菌的鉴定 |
1.5 对死胚、羊水、未受精卵中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 |
2 结果 |
2.1 分离菌株初步分类 |
2.2 16S rDNA全长序列扩增 |
2.3 测序结果及序列比对分析 |
2.4 生化鉴定 |
2.5 对死胚、羊水、未受精卵中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扬子鳄源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特性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4 细菌的鉴定 |
1.5 分离菌株对小鼠致病性试验 |
1.6 药敏实验 |
1.7 ERIC-PCR指纹图谱 |
1.8 外膜蛋白(OMP)图谱分析 |
2 结果 |
2.1 鳄体源分离菌株形态及培养特性 |
2.2 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 |
2.3 种特异性双重PCR |
2.4 小鼠致病性试验 |
2.5 药敏实验结果 |
2.6 ERIC-PCR图谱分析 |
2.7 外膜蛋白(OMP)图谱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7)犬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及肠道微生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犬腹泻病概述 |
2 犬细小病毒病 |
2.1 犬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概述 |
2.1.1 病原学 |
2.1.2 致病机理 |
2.1.3 犬细小病毒的进化与分型依据 |
2.2 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 |
2.3 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症状 |
2.4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 |
2.4.1 临床诊断方法 |
2.4.2 实验室诊断 |
2.5 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
2.5.1 预防 |
2.5.2 治理措施 |
3 犬瘟热 |
3.1 犬瘟热病原学概述 |
3.1.1 病原学 |
3.1.2 核酸组成及特点 |
3.1.3 病原的体外培养 |
3.1.4 致病机理 |
3.2 犬瘟热的流行病学 |
3.3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 |
3.4 犬瘟热的诊断 |
3.4.1 病原学检查方法 |
3.4.2 免疫学检查方法 |
3.4.3 分子生物学检查方法 |
3.4.4 其它实验室方法 |
3.5 犬瘟热的防治 |
3.5.1 预防 |
3.5.2 治理措施 |
4 一般性腹泻 |
4.1 发病原因 |
4.2 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
4.3 防治 |
5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 |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及犬一般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临床症状 |
1.5 临床诊断 |
1.6 治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呼吸、心跳、体温测定结果 |
2.2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3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
2.4 诊断试纸检测结果 |
2.5 治疗效果 |
3 讨论 |
3.1 腹泻性疾病对犬的危害 |
3.2 犬腹泻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第三章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病犬肠道微生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粪样总DNA的提取 |
1.3 细菌16S rRNAV3区PCR丨广增 |
1.4 细菌基因组总DNA 16S rRNA V_3区扩增片段DGGE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DNA的PCR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 |
2.2 病犬肠道微生物的PCR-DGGE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腹泻性疾病对犬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PCR-DGGE技术对犬康复前后的肠道微生态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肉鸡的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 芽孢杆菌的分类概况 |
1.1 芽孢杆菌的分类简史 |
1.2 现有的芽孢杆菌属 |
2 芽孢杆菌属 |
3 芽孢杆菌分类鉴定方法 |
3.1 芽孢杆菌分类鉴定的常用特征 |
3.2 表型分类鉴定方法 |
3.2.1 全细胞可溶蛋白电泳分析 |
3.2.2 全细胞脂肪酸分析 |
3.2.3 多位点酶电泳分析 |
3.2.4 数值分类鉴定方法 |
3.3 遗传学分类鉴定方法 |
3.3.1 DNA-DNA杂交技术和DNA的G+C mol%测定 |
3.3.2 保守基因序列分析 |
4 芽孢杆菌的资源利用 |
4.1 在食品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 |
4.2 在饲料添加剂和生物兽药上的应用 |
4.3 在医学上的应用 |
4.4 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4.5 生物肥料 |
4.6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4.7 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 |
4.8 在基因工程和重组基因工程疫苗上的应用 |
第二章 饲用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 绿色饲料添加剂 |
2 动物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史 |
3 研制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益生菌菌种 |
4 饲用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 |
4.1 芽孢杆菌在动物消化道的增殖 |
4.2 生物夺氧,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 |
4.3 拮抗动物病原细菌,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
4.4 产生多种酶类,提高动物消化酶活性 |
4.5 芽孢杆菌的营养作用,促进动物生长 |
4.6 促进动物器官的生理机能成熟,改善动物生产性能 |
4.7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
5 饲用芽孢杆菌制剂的使用效果 |
5.1 芽孢杆菌制剂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
5.1.1 在猪生产上使用效果 |
5.1.2 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
5.1.3 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
5.1.4 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效果 |
5.2 芽孢杆菌与其它益生菌复合使用 |
6 影响芽孢杆菌作用效果的因素 |
6.1 饲用芽孢杆菌菌种和活性 |
6.2 动物的生理状况 |
6.3 饲料成分 |
6.4 使用的剂量和饲喂方式 |
第三章 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方法 |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2 脉冲场凝胶电泳 |
3 核酸探针杂交法 |
4 基因芯片技术 |
5 基于16S rDNA序列同源分析 |
6 ERIC-PCR |
7 PCR-DGGE方法 |
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四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 饲用芽孢杆菌有待研究的问题 |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五章 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1.2.1 产酶芽孢杆菌筛选培养基 |
1.2.2 芽孢杆菌产酶发酵培养基 |
1.2.3 菌种鉴定用培养基及微量生化发酵管 |
1.3 主要试剂 |
1.3.1 酶活测定试剂 |
1.3.2 16S rDNA序列分析用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
1.5.1 产酶芽孢杆菌的初筛 |
1.5.2 产酶芽孢杆菌的复筛 |
1.6 高产酶活芽孢杆菌的初步鉴定 |
1.7 16S rDNA序列分析 |
1.7.1 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
1.7.2 菌株16S rDNA的扩增 |
1.7.3 PCR产物检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 |
1.8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1 产纤维素酶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2 产淀粉酶活性芽孢杆菌筛选 |
2.1.3 产蛋白酶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4 高产酶活芽孢杆菌的筛选结果 |
2.2 高产酶活Pab02菌株的初步鉴定 |
2.3 芽孢杆菌16S rDNA PCR产物的检验 |
2.4 芽孢杆菌Pab02 16S rDNA测序结果 |
2.5 16S rDNA序列分析 |
3 讨论 |
3.1 产酶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 |
3.1.1 产纤维素酶活性芽孢杆菌筛选 |
3.1.2 产淀粉酶活性芽孢杆菌筛选 |
3.1.3 产蛋白酶活性芽孢杆菌筛选 |
3.2 益生芽孢杆菌Pab02的鉴定 |
第六章 芽孢杆菌Pab02对雄性小鼠生殖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1.1 芽孢杆菌Pab02制剂的制备 |
1.1.2 实验动物及基础日粮 |
1.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1.2.2 小鼠体重及生殖器官的测定 |
1.2.3 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分析 |
1.2.4 小鼠睾丸组织SOD活性和MDA水平测定 |
1.2.5 小鼠附睾中精子活率、畸形率和精子顶体酶活性的检测 |
1.2.6 小鼠血清睾酮水平的检测 |
1.2.7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体重及睾丸和附睾重的影响 |
2.2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睾丸组织结构的影响 |
2.3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睾丸组织SOD活性和MDA水平的影响 |
2.4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附睾中精子活率、畸形率和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 |
2.5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生长和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睾丸组织MDA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 |
3.3 芽孢杆菌Pab02对小鼠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的影响 |
3.4 芽孢杆菌对小鼠血清睾酮的影响 |
第七章 肉鸡口服芽孢杆菌Pab02后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1 材料 |
1.1 肉鸡 |
1.2 菌株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 |
2.2 制备芽孢杆菌Pab02菌悬液 |
2.3 动物分组及饲养 |
2.4 纯培养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5 采集样品和提取肠道菌群的总DNA |
2.6 标准品的制备 |
2.7 RT-qPCR条件 |
2.8 枯草芽孢杆菌TaqMan探针RT-qPCR标准曲线的制作 |
2.9 TaqMan探针RT-qPCR对鸡肠道内芽孢杆菌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常规PCR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
3.2 芽孢杆菌属常规PCR产物测序结果 |
3.3 RT-q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4 RT-qPCR检测鸡肠道中芽孢杆菌的结果 |
3.4.1 对照组鸡肠道内芽孢杆菌数的检测 |
3.4.2 灌服芽孢杆菌Pab02后对鸡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的检测 |
4 讨论 |
4.1 常规PCR产物测序与引物和探针的验证 |
4.2 肉鸡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肠道菌群总DNA的提取 |
4.4 肉鸡肠道中芽孢杆菌数量及口服芽孢杆菌Pab02后的变化规律 |
第八章 ERIC-PCR/PCR-DGGE分析肉鸡口服枯草芽孢杆菌Pab02后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肠道菌群总DNA样品的处理 |
2.2 ERIC-PCR技术分析 |
2.2.1 ERIC-PCR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2.2.2 各肠道菌群总DNA的ERIC-PCR扩增 |
2.2.3 图谱分析 |
2.3 PCR-DGGE技术分析 |
2.3.1 肠道菌群的16S rRNA V_3区PCR扩增 |
2.3.2 菌群基因组总DNA 16S rDNA V_3区扩增DNA片段DGGE分析 |
2.3.3 肠道菌群的DGGE条带的多样性分析 |
2.3.4 割胶回收特征性条带并克隆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RIC-PCR分析肉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结果 |
3.1.1 肉鸡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 |
3.1.2 ERIC-PCR检测肉鸡肠道菌群多样性 |
3.2 PCR-DGGE分析肉鸡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 |
3.2.1 肉鸡肠道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 |
3.2.2 PCR-DGGE检测肉鸡肠道菌群多样性 |
3.2.3 优势条带回收图谱 |
3.2.4 肠道优势条带克隆测序鉴定结果 |
4 讨论 |
4.1 肉鸡灌服芽孢杆菌Pab02后对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影响 |
4.2 ERIC-PCR和PCR-DGGE检测肉鸡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 |
第九章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生长、肌肉品质、肠道菌群、消化酶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肉鸡 |
1.1.2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 |
1.1.3 硫酸新霉素制剂 |
1.1.4 肠道菌群检测培养基 |
1.1.5 基础日粮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1.2.2 增重及料重比的测定 |
1.2.3 胴体品质的测定 |
1.2.4 肌肉一般营养物质和氨基酸成份的测定 |
1.2.5 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
1.2.6 肠道菌群的检测 |
1.2.7 肠道消化酶活的检测 |
1.2.8 免疫功能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2.2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
2.3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
2.4 肉鸡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
2.5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2.6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7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
2.8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的影响 |
2.9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增重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3.2 枯草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
3.3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
3.4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 芽孢杆菌Pab02制剂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三部分 结论及创新内容 |
1 结论 |
2 创新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9)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血液标本采集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小熊猫血液30项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圈养东北虎血液和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 韩志强.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上海地区重引入獐(Hydropotes inermis)遗传管理研究[D]. 赵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饲喂不同竹类食物对圈养大熊猫营养代谢和健康的影响[D]. 王海瑞. 四川农业大学, 2017(12)
- [4]食物组成及其氨基酸平衡对大熊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D]. 万蒙.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5]BX-SPF鸡生物学特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D]. 裴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5)
- [6]扬子鳄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细菌性病原鉴定[D]. 唐名艳.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7]犬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及肠道微生态分析[D]. 邱贤猛.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8]产酶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肉鸡的微生态效应研究[D]. 潘康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5)
- [9]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J]. 徐素慧,修云芳,邵良平,王德春,陈婷,施飞宁,陈玉村. 经济动物学报, 2009(01)
- [10]日粮中霉菌毒素引发小熊猫中毒性肝炎的临床调查[A]. 修云芳,邵良平,徐素慧,王德春,陈婷,翁妮娜,陈玉村. 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转变饲养方式;促进海西畜牧业和谐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总第1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