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造金刚石酸洗与电解触媒废液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宇雷[1](2018)在《蓝宝石金刚线切割废料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蓝宝石晶片在LED照明、电子行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蓝宝石晶片的制备通常需要对蓝宝石晶锭进行线切割,由于金刚丝的直径与所得晶片厚度相差不大,故在切割晶锭的同时,有将近40%~50%的高纯蓝宝石晶锭以粉末的形式进入到切割废料浆中。随着LED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蓝宝石晶片的需求量也将快速增长,故可以预见切割蓝宝石晶锭产生的切割废料也将迅速增多,目前国内对蓝宝石切割废料大多采用堆积或填埋的方式处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若能将蓝宝石切割废料(α-Al2O3)进行回收再用来制备蓝宝石晶锭,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间接降低蓝宝石晶片的生产成本。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一条从蓝宝石切割废料中回收高纯α-Al2O3的工艺路线,为将来工业化回收蓝宝石切割废料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云南玉溪恒宇科技有限公司蓝宝石金刚线切割废料为原料,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将蓝宝石金刚线切割废料预处理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割废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同时还含有0.70%杂质镍和0.164%杂质金刚石。通过对常规酸浸和超声酸浸除镍的研究,在常规酸洗较优工艺条件下,杂质镍的质量分数由0.70%降至0.012%,去除率为98.25%;在超声酸洗较优工艺条件下,杂质镍的质量分数由0.70%降至0.004%,去除率为99.67%;对比分析发现切割废料超声酸洗的浸出效果要优于常规酸洗。通过对常规和超声酸洗过程的动力学研究,得出切割废料中杂质镍在酸中浸出的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通过萃取与反萃取的实验确定回收酸洗废液中镍的较优工艺条件,镍回收率可达95.32%。将酸洗除镍后的切割废料在氧气中进行高温煅烧以去除杂质金刚石,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较优条件下切割废料中杂质金刚石质量分数由0.164%降至0.00062%,去除率为99.62%。此外,对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切割废料中杂质金刚石在氧气中煅烧的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经提纯处理后,切割废料(α-Al2O3)的纯度达到99.99%,已基本达到用于制备蓝宝石单晶用高纯氧化铝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2017)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7年 第1号》文中研究说明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我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现予公布。本目录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领域8个产业(相关服务业单独列出)、40个重点方向下的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附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何沁华[3](2016)在《PTA生产中废钴锰催化剂资源循环利用》文中研究说明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中的废钴锰催化剂中钴低锰高,常用的钴锰分离方法一般不适用,分离钴锰时非常容易互相夹带,分离不完全。以PTA生产中废钴锰催化剂为原料,从氨浸法分离钴锰、液相还原法制备钴产品和焙烧法制备锰产品这三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原料中钴锰含量的测定,采用化学滴定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方法,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对偏差范围在±2%以内。氨浸法分离钴锰实验部分研究了氨—碳酸盐—双氧水和氨—双氧水—碳酸钠这两种方法分别对钴锰分离效果的影响,利用ICP-AES测定滤液中钴的浓度、原子吸收光谱仪(AA)测定滤液中锰的浓度,计算钴剩余率和锰沉淀率从而分析钴锰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氨—碳酸铵—双氧水法分离钴锰效果较好,最佳反应条件为:第一步:搅拌速度为200r/min,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20℃,氨的用量为理论化学反应计量的1.4倍,碳酸铵的用量为理论化学反应计量的1.3倍;第二步:反应时间为8h,双氧水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6倍,pH为10.0,钴剩余率为99.8%,锰沉淀率100%。液相还原法制备钴产品实验部分中,钴氨络合液先用水合肼还原再用氢氧化钠沉淀,分别研究了这两步对钴沉淀率的影响,钴产品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其物质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和沉淀温度均为80℃,水合肼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倍,氢氧化钠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0倍时,可以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片状的β-氢氧化钴。焙烧法制备锰产品实验部分研究了氨—碳酸铵法分离时沉淀得到的碳酸锰沉淀用焙烧法制备锰的产品,不同焙烧程序得到的产品用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其物质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程序升温至900℃,再恒温焙烧400min可以得到纯度较高、形貌较均匀的四氧化三锰。此外,设计了相关工艺流程处理处置整个回收过程中所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氨气及废碱液等废气废水,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
滕浩[4](2010)在《高砷钴矿提钴新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高砷钴铁精矿为原料,探讨和比较了硫酸浸出、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氯酸钠作用下硫酸浸出、硫酸和硝酸混合浸出以及磁选后硫酸和硝酸混合浸出的提钴方法,并经过除杂制备硫酸钴。钴矿中的主要物相为Fe3O4,铁、砷、钴的含量分别为33.20%、18.78%、1.49%,其中钴大部分赋存于硫化矿中。分别采用硫酸浸出,硫酸化焙烧后硫酸浸出,氯酸钠作用下硫酸浸出,钴浸出率分别为23.51%、67.48%、49.91%。硝酸作用下硫酸浸出,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小时,液固比为3:1,100g原料加入34mL硫酸和56.5mL硝酸时,钴浸出率达到96.35%。采用磁选-混酸浸出工艺可以降低成本。黄钠铁矾法除铁,当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3℃,溶液pH值为2.0,硫酸钠用量为理论用量时,铁去除率达到99%以上。氢氧化钠沉钴,当反应时间为1h,溶液pH值为9.0时,钴沉淀率达到99%以上。氢氧化钠除杂,当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90℃,液固比为9:1,5g干氢氧化钴加入18.4g氢氧化钠时,锌、砷去除率都达到99%以上,氢氧化钴中含钴64.8%。除杂后的氢氧化钴,经硫酸溶解、蒸发、冷却结晶、甩干得到硫酸钴产品,产品中钴质量百分含量达到25.69%,产品质量达到了企业标准。用硫酸溶液溶解氢氧化钴后,在溶液pH=4.0-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时中和除铁、砷,得到的硫酸钴溶液中Co、Fe、As浓度分别为22.25g·L-1、0.009 g·L-1、0.041 g·L-1。采用氟化铵除去溶液中Ca、Mg,当氟化铵用量为1.8倍理论用量,反应温度为60℃,Ca、Mg去除率分别为98.51%、96.62%。P204萃取除Zn,当萃原液pH为3.5,P204体积分数为20%,皂化率为60%,协萃剂(TBP)体积分数为4%,混合时间为10min,萃取温度为室温,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Zn、Mn去除率分别为99.39%、49.02%,Co直收率为99.19%。P204萃取除杂,当萃原液pH为2.5,P204体积分数为10%,其它条件同P204萃取除Zn,Mn去除率为78.16%,Co直收率为98.9%。采用3级逆流萃取,Co直收率达到96.23%,Mn去除率为96.5%,溶液中Mn浓度仅为0.023 g·L-1。P507萃取分离Co和Ni,当萃原液pH为4.0,P507体积分数为10%,皂化率为70%,混合时间为5min,萃取温度为室温,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Co萃取率达到78.86%,Ni萃取率为3.93%。采用5级逆流萃取,Co萃取率达到99.72%,Ni去除率为98.7%,萃余液中Co浓度仅为0.041 g·L-1,Ni浓度为0.382 g·L-1。实验所得硫酸钴产品质量远高于HG/T 2613-2005化学纯度要求。
张元培[5](2010)在《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工艺与热学性能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含硼金刚石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导热性、半导体特性等性能,在军工空间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使用效果;含硼金刚石的耐磨性与研磨性好,特别适用于研磨硬韧材料,工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采用低廉原料和简便方法制备出片状铁基触媒,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优质含硼金刚石,并进一步对其半导体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改善人造金刚石晶体的结构和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和提高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硼源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种类,合理设计试验中影响因素的数量,确定多种硼源以及多元微量元素在铁基触媒中的添加量,制成含硼铁基触媒,同时进行多种成分配比试验,即可减小环境因素影响,又可节约成本,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采用热分析方法对合成金刚石单晶进行表征,测量样品的热效应和失重与加热温度的关系,计算金刚石单晶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可以对比分析掺硼量对含硼金刚石单晶热稳定性的影响,为触媒成分设计提供理论分析依据。本文以单质金属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出片状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并按优化的金刚石合成工艺制备出高品位含硼金刚石单晶。对含硼金刚石单晶进行热分析,并采用多重扫描速率法计算其发生剧烈氧化反应时的表观活化能,探讨了硼含量与金刚石单晶热稳定性的相关性。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是以单质金属为主要原材料,实验选用的单质铁粉、单质镍粉、石墨粉以及多种掺硼剂。经过化学分析方法对粉末材料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max-γc型X射线衍射仪标定粉末材料的物相组成;用IRO-Ⅱ型红外定氧分析仪检测粉末材料的含氧量。粉末材料的检测结果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可用于制备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根据试验要求,碳片与触媒厚度比为2.4-2.7,按照片状触媒制备工艺流程微量添加掺硼剂,制备得到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通过对金刚石合成压机控制系统的改造,精确控制合成块两次暂停升压,提前送温以及合成压力、功率实现动态匹配。保证合成腔体内的压力和温度在金刚石理想生长区内,合成出高品位含硼金刚石。根据测定金刚石单晶的DTA实验数据,利用Kissinger动力学模型计算常规金刚石单晶和含硼金刚石单晶剧烈氧化时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65.34 KJ/mol和428.37KJ/mol。利用Ozawa动力学模型计算两种金刚石单晶剧烈氧化时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0.37KJ/mol和423.20KJ/mol,证明含硼金刚石单晶的表观活化能明显高于常规金刚石单晶,因此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两种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相近,说明表观活化能的计算数值基本可信。根据测定不同硼含量金刚石单晶剧烈氧化时的表观活化能的数据,TG的数据与表观活化能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硼含量低的样品热稳定性最差,但是热稳定性的变化并不与掺硼量单纯成正比,存在一个相对最佳的掺硼量值。含硼金刚石单晶样品在剧烈氧化时,其表观活化能随着掺硼量增加而减小,表明硼的掺入量过高并不有利于提高金刚石单晶的抗氧化性能。因此,应进一步优化铁基触媒中的碳化硼掺入量,合成出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含硼金刚石单晶。
李和胜[6](2009)在《Fe-Ni-C-B系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发现,向金刚石中掺杂某些元素可以使金刚石获得特殊优异的性能。硼由于具有与碳接近的原子半径,易于进入金刚石晶格,含硼金刚石一直是掺杂金刚石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发现,含硼金刚石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甚至还具有超导特性;另外,含硼金刚石还具有明显优于常规金刚石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以含硼金刚石为代表的特种金刚石制备与应用将是二十一世纪人造金刚石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含硼金刚石的制备对于丰富人造金刚石的品种,提高其品质,拓展其应用乃至从总体上提升我国人造金刚石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含硼金刚石薄膜,对单晶材料少有研究;而且,目前现有的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方法一般条件较为苛刻,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获得高品位的含硼金刚石单晶。因此,如何采用较为低廉的原料和较为简便的方法合成优质的含硼金刚石单晶,并进一步对其半导体特性进行研究,便成为含硼金刚石单晶研究深化的紧迫任务。本文在粉末冶金铁基触媒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向触媒原材料中添加合理的硼源材料,制备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使用制备出的触媒匹配人造金刚石专用石墨组成Fe-Ni-C-B反应体系,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通过对含硼触媒的成分、高温高压合成工艺和提纯工艺的优化设计,系统研究了Fe-Ni-C-B系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工艺。通过金刚石晶体结构和性能的系统表征,研究了硼对金刚石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高温高压下含硼金刚石单晶在Fe-Ni-C-B系中的碳源供给、形成机制以及生长机制的讨论,系统研究了含硼金刚石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机理。本文以含硼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为主线,从触媒制备、合成工艺、结构与性能表征和合成机理等几个主要方面,系统开展了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实验分析和理论研究工作。本文从铁基触媒原材料优选及制备工艺优化入手,为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硼触媒奠定了工艺基础。通过对触媒原材料质量(主要是氧含量)的严格控制,优化金属粉末配比和添加石墨粉,改进了铁基触媒的成分构成;提出了粉末轧制-烧结-冲制新的制备工艺,提高了触媒的质量和贵重金属镍的利用率。从硼源材料优选,硼源合理添加量的选择以及触媒成分多元合金化三个方面对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的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优选出六方氮化硼作为硼源材料,并对其适宜的添加量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硼源添加量应为a-2a,过量添加会影响金刚石的品位。进而以铜为例,证明在触媒成分中添加有益元素的多元合金化可以明显提高金刚石的品位。从优选石墨、改进合成压块组装结构和设计新的合成工艺三个方面对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优选出G4D石墨作为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碳源材料;借鉴粉末工艺对合成压块的组装结构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腔体内压力、温度的稳定性;以保证金刚石的优晶生长为目的设计了压力功率动态匹配合成工艺,并通过设备改造和压力标定及温度测量完成了这一新工艺设计;同时,确定出含硼金刚石单晶在Fe-Ni-C-B系中的优晶生长区:P=5.5-5.7GPa,T=1400-1500℃。利用铁基触媒及其包覆膜具有铁磁性和脆性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单纯依靠机械方法提纯金刚石的新工艺。经试验验证,新工艺既可以有效提纯金刚石,且无污染,方法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含硼金刚石单晶的晶体结构和主要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金刚石单晶受硼的影响,表面比较粗糙,{111}面较发达。Raman特征峰的偏移提供了硼进入金刚石晶格的间接证据;而红外吸收光谱则直接探测到了含硼金刚石晶体内部的B-C键。采用第一原理的模拟计算表明,硼在金刚石晶格中易于以置换原子的形式存在。由于硼原子对晶体表面碳原子的取代,有效地阻止或延缓了金刚石的氧化,使得含硼金刚石单晶具有明显优于常规金刚石的热稳定性:表面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约170℃,氧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约为常规金刚石的3.5倍。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进一步证明,金属碳化物才是金刚石生长的直接碳源,且触媒熔体中金属碳化物的充分形成直接影响金刚石的碳源供给,并进而影响金刚石的合成效果。依据金属包覆膜物相结构系统表征的结果,借鉴Fe-Ni-C系中金刚石的合成机理,讨论了含硼金刚石在Fe-Ni-C-B系中的形成机制。试验发现,硼是以金属-碳-硼化合物的形式溶入金属包覆膜内,经金属中间相的催化反应而析出活性硼原子(团),再向金刚石扩散,其扩散的路径、形式与碳相同。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形成依赖于金属-碳-硼化合物在包覆膜内层的分解。本文还依据对金刚石单晶/金属包覆膜界面微观结构表征的结果,借鉴经典的晶体生长理论,讨论了含硼金刚石单晶在Fe-Ni-C-B系中的生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硼金刚石单晶在Fe-Ni-C-B系中是以层状方式长大的。这种层状生长的台阶来源前期以二维晶核为主,后期则以位错为主。自金属包覆膜中脱溶析出的层片状碳-硼原子团扩散到达金刚石单晶表面,在生长台阶前端被吸附,长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一部分。随着台阶的不断扩展,新的台阶在刚长成的晶面上继续形成,含硼金刚石单晶则以层状堆叠的方式逐步生长。
陆军,丁文楚,林肃浩,张宏卫,王春[7](2009)在《2009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经分析测知某物质中仅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曲秀华,台明青,邓李玲,闵更田,张云治,张叶平,涂保印,陈杰镕[8](2008)在《电解后处理法与传统后处理法生产人造金刚石对比分析》文中认为传统的金刚石生产中提纯工艺采用大量的硝酸、硫酸和盐酸进行处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含酸废水和含有大量镍等重金属离子的废弃物,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实验在生产工艺中增加了电解工序,把电解工序应用于酸煮去杂工序之前,用电化学的方法回收80%以上的金属镍,提高了后处理效率,达到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减少化工原料的投入和使用。以年产18亿克拉人造金刚石企业为个案,对比了粉体触媒法合成高品级人造金刚石生产中用电解法后处理与传统的酸煮法后处理2种工艺中污染物产生、处理费用和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酸煮法后处理2种工艺相比,电解法后处理工艺可使混合酸(硝酸、硫酸和盐酸)用量减少11 400 t/a,含镍污泥产生量减少2 250 t/a,生产废水排放量减少10.05万m3/a,氢氧化钠(30%)用量减少1 300 t/a,新鲜水用量减少16万m3/a,而用电量和柴油用量分别增加1 000万kW h/a和200 t/a,由此年创利润916万元。
何显达,郭学益,李平,黄凯,许开华[9](2005)在《从人造金刚石触媒酸洗废液中回收镍、钴和锰》文中提出探讨了用纯碱-氨水混合液从人造金刚石催化剂酸洗废液中分离回收镍、钴和锰。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纯碱、氨水浓度以及pH值与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沉淀分离锰及回收钴的最佳条件。也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生产条件。该方法反应速度快,金属综合回收率高。
何显达[10](2005)在《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中镍、钴、锰回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综合回收工艺。该工艺对废料通过预除杂—P204萃取除杂—P507分离镍钴—镍钴产品生产加以回收再利用。运用该工艺,对一种比较典型的高锰镍钴二次资源—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的综合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Ni(Ⅱ)-Co(Ⅱ)-Mn(Ⅱ)-NH3-CO32--H2O多金属离子—多配合体—多沉淀剂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分离效果提出了一种评价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matlab可视化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先进行硫酸镍铵复盐初步沉镍、然后用硫酸铵—碳铵—氨水混合溶液有效分离废液中锰的新方法。通过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并确定了分离锰的优化工艺参数。 对分离了锰以后的溶液进一步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通过加碱蒸氨、P204三级逆流萃取除杂、P507三级逆流萃取分离镍钴等工艺过程可以得到合格的氯化钴和硫酸镍。通过系统实验,确定了用草酸铵沉淀法生产性能稳定的草酸盐的工艺条件和控制方法,同时得出了高温还原法生产质量合格镍钴粉体产品的工艺条件和控制方法。
二、人造金刚石酸洗与电解触媒废液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造金刚石酸洗与电解触媒废液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蓝宝石金刚线切割废料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蓝宝石简介 |
1.1.1 单晶蓝宝石结构与性质 |
1.1.2 蓝宝石的制备方法 |
1.1.3 蓝宝石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
1.2 金刚石线锯切割 |
1.2.1 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 |
1.2.2 金刚石线锯切割技术的应用 |
1.3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产生及回收利用 |
1.3.1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产生 |
1.3.2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回收与利用 |
1.4 高纯氧化铝 |
1.4.1 高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1.4.2 高纯氧化铝的应用 |
1.5 镍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创新点 |
第2章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预处理 |
2.3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粒度分析 |
2.4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2.5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物相分析 |
2.6 蓝宝石切割废料的形貌分析 |
2.7 蓝宝石切割废料中主要杂质的定量分析 |
2.7.1 杂质镍的定量分析 |
2.7.2 杂质金刚石的定量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蓝宝石切割废料酸洗除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切割废料酸洗热力学分析 |
3.3 实验设备与步骤 |
3.4 常规酸洗除镍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酸种类的选择与讨论 |
3.4.2 温度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4.3 时间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4.4 固液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4.5 搅拌速率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5 超声酸洗除镍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超声频率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5.2 超声功率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5.3 超声下常规因素对镍浸出率的影响 |
3.6 常规酸洗和超声酸洗浸出镍的对比分析 |
3.7 酸洗除镍动力学分析 |
3.7.1 反应模型的探讨 |
3.7.2 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3.7.3 常规酸洗除镍动力学分析 |
3.7.4 超声酸洗除镍动力学分析 |
3.7.5 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的确定 |
3.8 酸洗后切割废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收酸洗浸出液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萃取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4.3 萃取实验原理与方法 |
4.4 萃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萃取剂浓度对镍萃取率的影响 |
4.4.2 平衡pH对镍萃取率的影响 |
4.4.3 萃取时间对镍萃取率的影响 |
4.4.4 萃取温度对镍萃取率的影响 |
4.4.5 萃取相比对镍萃取率的影响 |
4.5 反萃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反萃剂浓度对镍反萃率的影响 |
4.5.2 接触时间对镍反萃率的影响 |
4.6 硫酸镍的制备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蓝宝石切割废料去除质金刚石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除金刚石实验的热力学分析 |
5.3 实验设备与步骤 |
5.3.1 实验设备 |
5.3.2 煅烧实验过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反应温度对金刚石去除率的影响 |
5.4.2 反应时间对金刚石去除率的影响 |
5.4.3 反应气氛对金刚石去除率的影响 |
5.4.4 气体流量对金刚石去除率的影响 |
5.5 切割废料除杂质金刚石的动力学研究 |
5.5.1 气固反应模型的探讨 |
5.5.2 氧气气氛下除金刚石动力学分析 |
5.5.3 空气气氛下除金刚石动力学分析 |
5.5.4 表观活化能的确定 |
5.6 除杂后蓝宝石切割废料的纯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PTA生产中废钴锰催化剂资源循环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TA生产情况 |
1.2 钴和锰的回收价值 |
1.2.1 钴的回收价值 |
1.2.2 锰的回收价值 |
1.3 国内外PTA生产中废钴锰催化剂处理处置现状 |
1.4 国内外钴锰分离现状 |
1.4.1 氢氧化物沉淀法 |
1.4.2 氨/碳酸盐沉淀法 |
1.4.3 硫化沉淀法 |
1.4.4 氧化沉淀法 |
1.4.5 置换法 |
1.4.6 电解法 |
1.4.7 溶剂萃取法 |
1.5 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
1.5.1 合成法 |
1.5.2 电解法 |
1.6 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 |
1.6.1 电解金属锰悬浮氧化法制备Mn_3O_4 |
1.6.2 硫酸锰直接制备Mn_3O_4 |
1.6.3 MnCO_3高温焙烧制备Mn_3O_4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主要仪器、试剂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结果的表征 |
2.2.1 钴和锰含量的分析 |
2.2.2 氢氧化钴和四氧化三锰的表征 |
2.2.3 各表征仪器参数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氨溶液分离钴锰 |
2.3.2 液相还原制备钴产品 |
2.3.3 焙烧法制备锰产品 |
第三章 氨浸法分离钴锰的研究 |
3.1 氨—碳酸盐—双氧水分离钴锰的研究 |
3.1.1 氨—碳酸盐分离钴锰的研究 |
3.1.2 双氧水二次除锰的研究 |
3.2 氨—双氧水—碳酸钠分离钴锰的研究 |
3.2.1 氨—双氧水分离钴锰的研究 |
3.2.2 碳酸钠二次除锰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相还原法制备钴产品的研究 |
4.1 液相还原法制备钴产品的实验研究 |
4.1.1 水合肼还原实验 |
4.1.2 氢氧化钠沉钴实验 |
4.2 钴产品的表征 |
4.2.1 不同条件下制备钴产品的成分分析 |
4.2.2 不同条件下制备钴产品的形貌表征 |
4.2.3 氢氧化钴中锰含量的测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焙烧法制备锰产品的研究 |
5.1 样品处理及焙烧程序的设置 |
5.1.1 碳酸锰的预处理 |
5.1.2 探讨适宜焙烧条件的程序升温 |
5.2 不同焙烧程序下锰产品的表征 |
5.2.1 焙烧温度对锰产品制备的影响 |
5.2.2 焙烧时间对锰产品制备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保处理和环境效益分析 |
6.1 废水废气的回收及处置 |
6.1.1 NO_x的环保处理 |
6.1.2 氨气的环保处理 |
6.1.3 废碱液的环保处理 |
6.2 环境效益分析 |
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 |
7.1 固定资产投入费用 |
7.2 生产费用 |
7.3 销售收入 |
7.4 税费估算 |
7.5 人工成本 |
7.6 运营期内总盈利核算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砷钴矿提钴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钴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1.1.1 钴的物理性质 |
1.1.2 钴的化学性质及化合物 |
1.1.3 钴的主要用途及市场 |
1.2 钴冶炼资源 |
1.3 钴冶炼方法 |
1.3.1 从含钴矿物中提钴 |
1.3.2 从各种钴渣中回收钻 |
1.3.3 从含钴废料提取钴 |
1.3.4 钴电解 |
1.4 钴冶炼技术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硫酸浸出 |
2.1 钴矿浸出热力学分析 |
2.1.1 电位-pH图的绘制方法 |
2.1.2 金属-H_2O电位-pH图 |
2.2 实验原理 |
2.2.1 直接硫酸浸出 |
2.2.2 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 |
2.3 实验研究方法 |
2.3.1 实验原料 |
2.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3 实验步骤 |
2.3.4 分析方法及计算 |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4.1 直接硫酸浸出 |
2.4.2 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条件下硫酸浸出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研究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分析与计算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氯酸钠作用下硫酸浸出 |
3.3.2 硝酸作用下硫酸浸出 |
3.3.3 钴精矿磁选后混酸浸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钴浸出液的除杂及沉淀 |
4.1 实验原理 |
4.1.1 黄钠铁矾法除铁 |
4.1.2 沉钻及氢氧化钴的溶解 |
4.1.3 氢氧化钠对Co(OH)2中杂质锌、砷的去除 |
4.2 实验研究方法 |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黄钠铁矾法除铁 |
4.3.2 沉钴及氢氧化钴溶解 |
4.3.3 氢氧化钠对Co(OH)2中杂质锌、砷的去除 |
4.3.4 放大实验 |
4.3.5 硫酸钴的制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酸钴溶液深度除杂 |
5.1 实验原理 |
5.1.1 中和除铁、砷 |
5.1.2 氟盐除钙、镁 |
5.1.3 萃取除杂 |
5.2 实验步骤 |
5.2.1 中和除铁、砷 |
5.2.2 NH_4F除钙、镁 |
5.2.3 P_(204)萃取除杂 |
5.2.4 P_(507)萃取分离钴和镍 |
5.2.5 硫酸钴的制备 |
5.3 分析与检测 |
5.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4.1 中和除铁、砷 |
5.4.2 氟化铵除Ca、Mg |
5.4.3 P_(204)萃取除Zn |
5.4.4 P_(204)萃取除Mn |
5.4.5 P_(507)萃取分离钻镍 |
5.4.6 放大实验 |
5.4.7 硫酸钴的制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工艺与热学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硼金刚石的结构 |
1.2.2 含硼金刚石的性能 |
1.2.3 含硼金刚石的人工合成 |
1.2.4 人工合成金刚石的触媒 |
1.2.4.1 触媒的形态 |
1.2.4.2 触媒完全合金化 |
1.2.4.3 触媒部分合金化 |
1.2.4.4 添加元素的影响 |
1.2.4.5 含硼触媒 |
1.3 技术路线 |
1.3.1 总体思路 |
1.3.2 含硼铁基触媒的成分设计 |
1.3.3 含硼金刚石单晶在Fe-Ni-C-B系中相对优化生长区间的确定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合成含硼金刚石的原材料 |
2.1.1 触媒的主要原材料 |
2.1.2 触媒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2.1.3 石墨 |
2.1.4 叶蜡石粉压块 |
2.1.5 导电钢圈 |
2.2 含硼金刚石合成设备 |
2.3 含硼金刚石性能检测 |
2.3.1 含硼金刚石的粒度组成 |
2.3.2 含硼金刚石的晶形分布 |
2.3.3 金刚石单晶的静压强度 |
2.3.4 金刚石的形貌观察与品质分析 |
2.3.5 含硼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第3章 含硼金刚石的合成工艺 |
3.1 掺硼触媒的制备 |
3.1.1 单质铁粉 |
3.1.2 单质镍粉 |
3.1.4 掺硼剂 |
3.1.5 碳片与触媒厚度比 |
3.1.6 含硼触媒制备工艺 |
3.2 含硼金刚石合成工艺 |
3.2.1 叶腊石烘烤工艺 |
3.2.2 合成块组装 |
3.2.3 含硼金刚石生长条件 |
3.2.4 含硼金刚石合成工艺参数 |
3.2.5 金刚石提纯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硼金刚石单晶的热力学表征 |
4.1 Kissinger和Ozawa动力学模型 |
4.1.1 Kissinger方程 |
4.1.2 Ozawa方程 |
4.2 金刚石单晶的表观活化能 |
4.2.1 金刚石单晶的选取 |
4.2.2 DTA数据的测量 |
4.2.3 表观活化能数值计算 |
4.2.4 小结 |
4.3 不同硼含量金刚石单晶的表观活化能 |
4.3.1 不同硼含量金刚石单晶 |
4.3.2 DTA数据的测量 |
4.3.3 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
4.3.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Fe-Ni-C-B系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人造金刚石的发展概况 |
1.2.1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方法 |
1.2.2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设备 |
1.2.3 人造金刚石的合成机理 |
1.2.4 人造金刚石用触媒 |
1.2.5 人造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工艺 |
1.3 含硼金刚石的研究进展 |
1.3.1 含硼金刚石的结构 |
1.3.2 含硼金刚石的合成 |
1.3.3 含硼金刚石的性能 |
1.4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触媒的原材料及其质量控制 |
2.1.1 触媒的主要原材料 |
2.1.2 触媒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
2.2 金刚石合成所需辅助材料及设备 |
2.2.1 金刚石合成的辅助材料 |
2.2.2 金刚石合成设备 |
2.3 表征金刚石结构与性能的方法 |
2.3.1 金刚石的常规检测 |
2.3.2 金刚石的机械性能 |
2.3.3 金刚石的形貌观察与品质分析 |
2.3.4 金刚石的热稳定性 |
2.3.5 金刚石的晶体结构 |
2.3.6 金刚石及相关物相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分析 |
2.3.7 金刚石及相关物相的成分分析 |
第3章 粉末冶金铁基触媒原材料优选与制备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粉末冶金铁基触媒原材料的优选 |
3.2.1 单质铁粉 |
3.2.2 单质镍粉 |
3.2.3 石墨粉 |
3.3 粉末冶金铁基触媒制备工艺的优化 |
3.3.1 粉末退火和混合工艺 |
3.3.2 粉末冷成形工艺 |
3.3.3 片状触媒的烧结工艺 |
3.3.4 触媒制备工艺优化 |
3.4 片状粉末冶金铁基触媒的检测 |
3.4.1 片状铁基触媒 |
3.4.2 铁基触媒的金相组织 |
3.4.3 铁基触媒的物相 |
3.4.4 触媒氧含量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的成分设计 |
4.1 硼源的优选 |
4.1.1 硼源材料的泛选 |
4.1.2 硼源材料的精选 |
4.1.3 小结 |
4.2 硼源合理添加量的探讨 |
4.2.1 金刚石的生长条件 |
4.2.2 金刚石的合成效果 |
4.2.3 小结 |
4.3 触媒成分的多元合金化 |
4.3.1 原材料的检测 |
4.3.2 触媒成品的检测 |
4.3.3 金刚石的生长条件 |
4.3.4 金刚石的合成效果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硼金刚石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 |
5.1 合成含硼金刚石用石墨的优选 |
5.1.1 石墨的种类 |
5.1.2 石墨的性能 |
5.1.3 不同石墨合成金刚石的对比试验 |
5.1.4 小结 |
5.2 合成压块的组装 |
5.2.1 传压介质的选择 |
5.2.2 合成压块的组装 |
5.2.3 触媒与碳片厚度比的确定 |
5.2.4 小结 |
5.3 压力功率动态匹配合成工艺 |
5.3.1 理论依据 |
5.3.2 工艺设计 |
5.3.3 六面顶压机的改造 |
5.3.4 含硼金刚石相对优化生长区间的确定 |
5.3.5 试验验证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硼金刚石单晶的机械式提纯工艺 |
6.1 传统的金刚石提纯工艺 |
6.1.1 传统金刚石提纯工艺简介 |
6.1.2 除触媒 |
6.1.3 除石墨 |
6.1.4 除叶蜡石 |
6.1.5 小结 |
6.2 含硼金刚石的机械式提纯工艺 |
6.2.1 含硼粉末冶金铁基触媒合成压块的特点 |
6.2.2 提纯工艺设计 |
6.2.3 提纯工艺流程 |
6.3 试验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含硼金刚石单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7.1 晶体形貌 |
7.1.1 晶体形貌的体视观察 |
7.1.2 晶体形貌的显微观察 |
7.1.3 晶体形貌的定量分析 |
7.2 晶体结构 |
7.2.1 X射线衍射分析 |
7.2.2 Raman光谱分析 |
7.2.3 IR光谱分析 |
7.3 含硼金刚石晶体结构的模拟计算 |
7.3.1 引言 |
7.3.2 计算方法 |
7.3.3 计算结果 |
7.4 热稳定性 |
7.4.1 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7.4.2 综合热分析 |
7.5 硼含量的间接测量 |
7.5.1 硼含量的间接测量方法 |
7.5.2 硼含量的间接测量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含硼金刚石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机理 |
8.1 引言 |
8.1.1 金刚石合成机理简介 |
8.1.2 Fe-Ni-C系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的机理研究 |
8.1.3 研究含硼金刚石合成机理的思路 |
8.2 含硼金刚石在Fe-Ni-C-B系中生长的碳源 |
8.2.1 引言 |
8.2.2 碳源的相图分析 |
8.2.3 对应不同合成效果的触媒组织与物相分析 |
8.2.4 小结 |
8.3 含硼金刚石在Fe-Ni-C-B系中的形成机制 |
8.3.1 含硼金属包覆膜的金相组织 |
8.3.2 含硼金属包覆膜的物相结构 |
8.3.3 含硼金属包覆膜的成分分析 |
8.3.4 小结 |
8.4 含硼金刚石在Fe-Ni-C-B系中的生长机制 |
8.4.1 引言 |
8.4.2 金刚石单晶/金属包覆膜界面的SEM观察 |
8.4.3 金刚石单晶/金属包覆膜界面的FESEM观察 |
8.4.4 金刚石单晶/金属包覆膜界面的AFM观察 |
8.4.5 金刚石单晶的TEM观察 |
8.4.6 小结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利申请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电解后处理法与传统后处理法生产人造金刚石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解后处理法回收镍的基本工艺 |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1 电解液酸度的选择 |
(1) 电解过程中, 溶液的pH值对阴极镍的还原析出起着重要影响。 |
(2) 镍和氢气在电极上的析出电位。 |
(3) 扩展阴极的使用。 |
2.2 电流强度的影响 |
2.3 电解时间的确定 |
3 电解后处理法工艺生产应用 |
3.1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变化情况 |
3.2 废水处理 |
3.3 废气处理 |
3.4 固体废物 |
3.5 运行费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
4 结 论 |
(9)从人造金刚石触媒酸洗废液中回收镍、钴和锰(论文提纲范文)
1Me (Ⅱ) -CO 3 2- -NH+4-NH3-H2O体系热力学计算 |
2 工艺流程 |
3 试验 |
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1 纯碱浓度对溶液中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 |
4.2 游离NH3浓度对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
4.3 pH值对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影响 |
4.4 从酸洗混合液中沉淀锰 |
5 结论 |
(10)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中镍、钴、锰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评述 |
1.1 镍和钴的用途 |
1.2 镍钴粉末的用途和制备技术 |
1.2.1 镍钴粉末的应用及生产状况 |
1.2.2 镍钴粉末的制备技术 |
1.3 我国镍钴二次资源的利用现状 |
1.3.1 镍钴二次资源的种类 |
1.3.2 镍钴二次资源回收工艺 |
1.3.3 我国产业化的镍钴二次资源回收工艺 |
1.3.4 镍钴二次资源回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
1.4 硫酸铵—碳铵—氨水法分离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中的锰 |
1.4.1 人造金刚石催化剂的基本概况 |
1.4.2 人造金刚石催化剂酸洗废液的回收工艺 |
1.4.3 硫酸铵—碳铵—氨水法选择性沉淀酸洗触媒废液中的锰 |
1.5 本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硫酸铵—碳铵—氨水混合溶液选择性沉锰热力学分析 |
2.1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热力学数学模型在冶金中的应用 |
2.2 选择性沉淀法分离工艺的热力学数学模型 |
2.2.1 问题的引出 |
2.2.2 建模思路及方法 |
2.3 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水溶液中的气—液相平衡 |
2.3.1 前言 |
2.3.2 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的物理溶解 |
2.3.3 二氧化碳在水溶液中的总溶解度 |
2.4 硫酸铵—碳铵—氨水法选择性沉锰工艺热力学数学模型 |
2.4.1 关于“配合平衡—未沉淀状态”的假设 |
2.4.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4.3 平衡方程式及其常数 |
2.4.4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5 数学模型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镍钴锰分步选择沉淀研究 |
3.1 实验思路 |
3.2 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3 Ni~(2+)、Co~(2+)和Mn~(2+)的分析步骤 |
3.3 两步沉淀法与一步沉淀法镍和钴回收率及锰的沉淀率对比实验 |
3.3.1 实验步骤 |
3.3.2 回收率及锰的沉淀率计算公式 |
3.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 硫酸镍铵沉镍实验研究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条件和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硫酸铵—碳铵—氨水混合溶液选择性沉锰优化实验 |
3.5.1 实验内容及步骤 |
3.5.2 试验结果及其讨论 |
3.6 选择性沉锰工艺优化条件下验证实验 |
3.6.1 实验条件 |
3.6.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镍钴氨配合物的蒸氨及萃取分离 |
4.1 镍钴氨配合物的蒸氨沉淀 |
4.1.1 蒸氨的必要性和沉淀剂的选择 |
4.1.2 蒸氨实验过程 |
4.1.3 实验结果讨论 |
4.2 P204深度除锰 |
4.2.1 P204的性质 |
4.2.2 P204萃取除锰试验参数的选择 |
4.2.3 P204萃取锰的萃取平衡时间实验 |
4.2.4 P204萃取锰的萃取平衡等温曲线的测定及逆流萃取级数的确定 |
4.2.5 P204萃取锰的三级逆流萃取模拟实验 |
4.3 P507萃取分离镍钴 |
4.3.1 P507的性质 |
4.3.2 P507萃取分离镍钴试验参数的选择 |
4.3.3 P507萃取钴的萃取平衡时间实验 |
4.3.4 P507萃取钴的萃取平衡等温曲线的测定及逆流萃取级数的确定 |
4.3.5 P507萃取分离镍钴的三级逆流萃取模拟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酸铵沉淀法制备镍钴粉末前驱体 |
5.1 草酸盐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5.2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3 酸性水溶液中制备草酸镍和草酸钴的热力学 |
5.4 草酸铵沉淀法制备草酸镍前驱体实验研究 |
5.4.1 实验及分析 |
5.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草酸铵沉淀法制备草酸钴前驱体实验研究 |
5.5.1 实验及分析 |
5.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酸盐前驱体氢气气氛下的还原热分解 |
6.1 前言 |
6.2 实验研究方法 |
6.2.1 实验过程及装置 |
6.2.2 分析和检测 |
6.3 实验结果讨论 |
6.3.1 普通镍钴粉体质量要求 |
6.3.2 还原条件对镍粉性能的影响 |
6.3.3 还原条件对钴粉性能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论文及科研攻关 |
四、人造金刚石酸洗与电解触媒废液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蓝宝石金刚线切割废料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D]. 何宇雷. 东北大学, 2018(0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17年 第1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17(11)
- [3]PTA生产中废钴锰催化剂资源循环利用[D]. 何沁华. 江苏理工学院, 2016(02)
- [4]高砷钴矿提钴新工艺研究[D]. 滕浩. 中南大学, 2010(03)
- [5]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合成工艺与热学性能表征[D]. 张元培. 山东大学, 2010(09)
- [6]Fe-Ni-C-B系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工艺与机理研究[D]. 李和胜. 山东大学, 2009(05)
- [7]2009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陆军,丁文楚,林肃浩,张宏卫,王春.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Z1)
- [8]电解后处理法与传统后处理法生产人造金刚石对比分析[J]. 曲秀华,台明青,邓李玲,闵更田,张云治,张叶平,涂保印,陈杰镕. 环境工程学报, 2008(08)
- [9]从人造金刚石触媒酸洗废液中回收镍、钴和锰[J]. 何显达,郭学益,李平,黄凯,许开华. 湿法冶金, 2005(03)
- [10]人造金刚石酸洗触媒废液中镍、钴、锰回收研究[D]. 何显达. 中南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