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莺[1](2021)在《慢性肾脏病不同临床分期证素特征及其中医“脾”“湿”证素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证素辨证原理,通过对240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相关理化指标进行统计整理,探究:1.慢性肾脏病证素分布特征;2.证素与疾病进展的关系;3.“脾”与“湿”证素的相关性;4.“脾”“湿”证素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拓展中医临床思维,进一步了解慢性肾脏病中医证的演化规律,为本病中医辨证提供新思路。方法:1.采用临床调查方法,选取240例于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全部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脏病,且符合临床纳排标准。2.参考2012年KDIGO指南CKD分期标准,根据eGFR(m L/min/1.73m2)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2期组(60≤eGFR≤89);3期组(30≤eGFR≤59);4期组(15≤eGFR≤29);5期组(eGFR<15)。3.将研究对象的四诊资料通过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后录入证素辨证评估干预系统,并通过数据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四组慢性肾脏病患者总体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胃、肺、筋骨、心、心神、表、胆等,主要集中在肾、脾、肝,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2.2期组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胃、肺、筋骨、表等,主要集中在肾、脾、肝,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无显着差异(P=0.059);3期组病位证素为:脾、肾、肝、胃、筋骨、肺、心神、表、心、胆等,主要集中在脾、肾、肝,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4期组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胃、肺、心、筋骨、表、心神、经络等,主要集中在肾、脾、肝,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5期组病位证素为:肾、脾、肝、肺、胃、筋骨、心、心神、胆等,主要集中在肾、脾、肝,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3.四组慢性肾脏病患者总体病性证素为:湿、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热、气滞、寒、阳亢、精亏、血瘀、水停、外风、津亏等,主要集中在湿、气虚、阳虚,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4.2期组病性证素为:湿、气虚、痰、热、阳虚、阴虚、气滞、血虚等,主要集中在湿、气虚、痰,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8);3期组病性证素为:湿、气虚、阳虚、痰、阴虚、血虚、热、气滞、寒、血瘀、阳亢、精亏等,主要集中在湿、气虚、阳虚,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4期组病性证素为:湿、气虚、阳虚、血虚、痰、阴虚、气滞、热、寒、血瘀、阳亢、精亏、水停等,主要集中在湿、气虚、阳虚,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5期组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湿、阴虚、痰、血虚、热、气滞、精亏、阳亢、寒等,主要集中在气虚、阳虚、湿,在不同证素等级分布上有非常显着差异(P=0.000)。5.对慢性肾脏病疾病进展有显着影响的病位证素有:肾(P=0.000)、脾(P=0.000)、胃(P=0.026),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病位证素所对应的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慢性肾脏病疾病进展有显着影响的病性证素为:湿(P=0.000),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病位证素所对应的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6.慢性肾脏病各组,病位证素“脾”和病性证素“湿”显着相关(P=0.000)7.慢性肾脏病病位证素“脾”与eGFR、Scr、ALB、HGB显着相关(PeGFR=0.00,PScr=0.000,PALB=0.015,PHGB=0.001),其中“脾”与eGFR、ALB、HGB呈负相关(reGFR=-0.269,rALB=-0.156,rHGB=-0.211),与Scr呈正相关(r Scr=0.282);慢性肾脏病病性证素“湿”与eGFR、Scr显着相关(PeGFR=0.000,PScr=0.001),与ALB、HGB无显着相关性(PALB=0.132,PHGB=0.054),其中“湿”与eGFR呈正相关(reGFR=0.226),与Scr呈负相关(rScr=-0.220)。结论:1.慢性肾脏病总体病位证素以“肾”“脾”“肝”为主,还涉及多个脏腑,提示本病病位在肾,与脾和肝关系密切。2.慢性肾脏病的实性证素以“湿”“痰”“热”“气滞”为主;虚性证素以“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为主。3.“脾”“胃”“湿”证素与慢性肾脏病疾病进展关系密切,脾胃的功能异常影响慢性肾脏病发展及预后,湿作为本病重要病理因素,其产生和堆积亦对本病进展有显着影响。4.慢性肾脏病病位证素“脾”与病性证素“湿”显着相关,湿既是脾的病理产物也是脾的致病因素,符合中医学“湿滞困脾”“脾虚生湿”理论。5.“脾”“湿”证素贯穿疾病始终,并与eGFR、ALB、HGB、Scr关系密切。随着eGFR水平降低、Scr水平升高,证素“脾”的比例逐渐增加,证素“湿”的比例有下降趋势,表明随着疾病进展邪实因素逐渐减少,正虚因素逐渐显现,符合中医学“久病多虚”的变化规律;随着ALB、HGB水平降低,证素“脾”的比例逐渐增加,符合中医学“脾统血”、“脾主运化”理论基础,也进一步佐证脾胃功能的好坏影响患者营养状态及身体机能。
敖玉涵[2](2021)在《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并总结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要素、证候特征与证候演变规律;探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有效中医治法;阐明导师张明雪教授临床所用基本方“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内各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疾病靶点,并对筛选出来的主要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分析;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从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临床诊病思维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材料与方法:1.通过全国多中心、多地区(涵盖全国东北、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华南六大地区)的大样本临床专家问卷调查,采用《冠心病合并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部分)》,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症状群)作为统计学手段,得出各阶段中医证候要素,根据应证组合规则确定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并总结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2.以“中医疗法,中医治法,中西结合,冠心病合并心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作为主题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CNKI、CBM、万方、VIP数据库内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经剔除重复文献并阅读摘要和全文后,筛选出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后续的网状Meta分析,以获得中医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常用有效治法及治法之间的疗效差异。3.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每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其中的关键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Digsee、TTD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将二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PPI分析以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在Cytoscape中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枢纽基因,在Metascape数据库中对枢纽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以探索潜在靶点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从而获得“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活性分子与潜在的分子机制。最终,利用Auto Dock Tools1.5.6软件将得到的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1.经过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4个阶段逐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各阶段证候要素,并根据应证组合原则得出每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特征如下:(1)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心衰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心脾两虚证,气虚冲逆证;(2)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阶段包括五个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脾不调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3)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包括四个中医证型:宗气虚乏证,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4)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终末阶段包括两个中医证型:喘脱亡阳证,水气凌心证。其中各阶段内,气虚、阳虚贯穿始终,痰饮、瘀血是影响病情转归的重要证候要素。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如下:(1)进入前心衰阶段:患者初期心功能尚无明显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体征,病性多以气虚为主,可因恣食肥甘厚味,或有烟酒嗜癖,或因外感寒邪,劳累体倦,或长日忧思、或郁怒伤肝而影响心、肝、脾的功能,自此步入心力衰竭前心衰期而见心脾两虚、气虚冲逆之证,但病情较轻,易于恢复;(2)由前心衰阶段-前临床阶段:如果在前心衰阶段未对患者实施干预,或患者未曾远离危险因素,病情可发生进展,逐渐由虚性病性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可见心中气血亏耗渐重,心脏结构已发生改变,气虚累及阴阳,并出现水湿、血瘀等实邪,叠加于原本气虚、气滞之上,使肾中元阳虚弱之象逐渐显露,心阳亏虚情况加重,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阻气结、(肾)阳虚饮停之证,虽症状增多,牵涉脏腑功能广泛,但病情不至深重,适当干预仍能及时阻止疾病进展;(3)由前临床阶段-临床阶段:在前临床阶段的基础上,如若患者因冠心病或心力衰竭征象未显而未加重视,不予干预,则原有痰饮、水湿、气滞、瘀血等实邪可通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迅速耗伤五脏气血,阻碍水液代谢、精微运化、气机摄纳,病机趋于复杂,进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阶段,水饮、痰瘀搏结,气虚更甚,阴阳两虚,实邪难祛,可见宗气虚乏、饮停阻络、肾虚水泛、寒饮阻络之证,并向危重态势发展;(4)临床阶段-终末阶段:此为病情发展最深重或危重时期,患者生活质量极差,阳气殆尽,阴阳水火不相续接,坎离不济,金不从革,木不曲直,中土气机失于斡旋,病情深重,有时时欲脱之象,或至昏睡等浅昏迷症状,此阶段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受损严重,并可呈进行性加重,多器官受累缺血缺氧,故可见各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休克之症,病情深重,已难转圜。2.网状Meta分析共纳入61个RCT研究,样本量共计5827例,涉及益气+养阴、益气+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利水、益气+温阳、益气+通脉共6种中医治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治疗效果方面,益气+温阳+利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种治法可主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肾虚水泛证,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因此对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可使用益气温阳利水之法,有助于改善患者射血分数与临床症状;(2)对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的改善而言,益气+养阴+常规治法为最优治疗方案,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亦多见于前临床期,常见肝肾阴虚、心肝血虚等阴虚之证,病情较轻,但又可因本虚生标实,出现痰瘀轻证,因此可对此类患者采用益气养阴之法,不仅可补气阴之分,巩固阴气凝敛之用,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以改善心功能,缩小心室容积,更寓“阴中求阳”,以防疾病向下一阶段进展出现阴阳皆虚之候;(3)益气+通脉+常规治法可最优增加病患的六分钟步行距离,结合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此治法所针对的证候可对应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气虚血瘀证、湿阻气结证、(肾)阳虚饮停证,临床期饮停阻络证、肾虚水泛证、寒饮阻络证,终末期水气凌心证,此时予以益气通脉之法,可纠正气虚之象,祛除瘀血、痰饮等痹阻经气之邪,恢复脉道畅通,提高患者运动耐量,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以上所得Meta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符合网状Meta分析的预测排序,结果可靠。3.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主要活性作用的关键蛋白有10个,分别为:槲皮素、β-谷甾醇、1,7-二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烯、7-O-methylisomucronulatol、刺芒柄花素、黄芩苷、黄芩素、柚皮素、豆甾醇、卡文定碱,可能是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中各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构建182个共有靶点基因的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前10个核心关键靶点分别为AKT1、TP53、JUN、STAT3、BCL2L1、CDKN1A、CDK2、IL10、CCND1、MYC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细胞凋亡、AGE-RAGE信号通路极有可能是本研究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调控激酶活性、干预配体-受体结合;细胞组分结果提示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是核心靶点的组织分布和亚细胞分布区域;在生物学过程方面,处方主要影响人体对有毒物质、无机物、脂类、脂多糖的反应,同时在活性氧代谢过程起到一定作用,并能够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靶点受体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MMP9与刺芒柄花素结合效果最佳,其次按序为:MMP9与山奈酚、MAPK8与β-谷甾醇、MMP9与β-谷甾醇、VEGFA与刺芒柄花素。结论:1.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各期病机复杂,证候繁多,诊治之时需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抓住关键证型加以干预。疾病初期病情较浅,尤以本虚为主,但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发生痰、水、瘀互结之证,难以转圜。前心衰期和前临床时期是本病的关键阶段,此时患者的症状不甚明显,亦或出现非心脏疾病证候,但临床施治时如能在此阶段高危人群中把握关键证候要素、证候特征,提纲挈领,在病机尚未形成时遏制态势发展,患者即可良好向愈,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2.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益气养阴法和益气通脉法均为临床常用治法,但三种治法各有侧重,基于论文一的调查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可知,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本病中后期阶段患者,见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或症见胸痹、心悸、气喘、外周水肿等阳虚水饮内停之证;益气通脉法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以及终末期水气凌心证,见患者运动耐量下降、或见气虚、痰瘀痹阻之象;益气养阴法多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此阶段病情较轻,此时加以干预可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延缓疾病进程,因此对于此阶段中经检查发现已进展为结构性心脏病但临床未产生明显心力衰竭症状,或者病情处于慢性缓解期的本病患者,应根据所见气阴两虚证候善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从而有效把握最佳治疗先机。3.基于网络药理学结果可知,导师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所用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可抗氧化应激、抑制炎性反应,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肌与组织细胞损伤;能通过干预细胞凋亡通路减少心肌细胞缺失,通过阻断AGE-RAGE通路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因此本方可通过上述机制有效逆转心室重构,纠正心室代偿性增大,恢复心肌组织顺应性、降低僵硬度,防止病情向疾病下一阶段进展,可作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关键过渡阶段的良好基础方。此外,在临证之时,还应注意根据患者症状结合本基础方适当给予活血、化痰类中药,方可减轻患者痰瘀轻证,资助本方延缓疾病进程之功。4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思维过程中应重视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本文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专家调查问卷得出结论,气阴两虚证是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前临床期的临床常见证候,且为本病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接着采用网状Meta分析结果证实益气养阴法是本病临床常用中医治法,可通过改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 BNP水平来延缓疾病进程、扭转疾病转归,最后经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导师临床所用治疗本病气阴两虚证基本方“西洋参-黄芪-瓜蒌-薤白-半夏”的活性成分能与疾病蛋白稳定结合,从而为本病的证候类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诊疗过程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刘定承[3](2021)在《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医案的数据挖掘及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医案进行多角度分析,总结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对邹老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进行研究,探析处方的作用机制,阐释处方的科学内涵,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实践提供积极参考和有效指导。研究方法(1)收集整理自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邹燕勤教授于江苏省中医院门诊诊治慢性肾衰的病历资料,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所有收集的医案,纳入150例(共456诊次)慢性肾衰病案,建立数据库。借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病案中的四诊信息、病机、治法、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多角度挖掘,最后结合吾师辨治慢性肾衰的相关论着及日常门诊的临证指导,从数据挖掘结果中提炼其辨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2)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收集邹师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数据库,整合慢性肾衰相关靶点,将核心方靶点与慢性肾衰靶点取交集得到复方治病靶点,构建方剂-活性化合物-治病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复方治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核心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复方治病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结果(1)数据挖掘研究:①一般情况:150例慢性肾衰患者中,男性89人,占59.33%;女性61人,占40.67%,年龄跨度在17-85岁,平均年龄52岁,40-59岁的患者发病率最高,占46.50%。有原发病诊断者共计145例,占96.67%,其中原发病居首位的是糖尿病肾病,共29例,占19.33%。在慢性肾衰456诊次中,按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CKD3期占60.75%,CKD4期占 24.78%,CKD5 期占 14.47%。②四诊信息:在慢性肾衰456诊次中,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高频临床表现为:夜尿频(30.70%)、尿沫(30.04%)、腰酸(29.82%)、乏力(25.88%)、便溏(24.34%)、寐差(23.90%)、口干(15.79%)、下肢肿(15.57%)、舌苔薄黄腻(43.64%)、舌苔薄黄(33.33%)、舌苔黄腻(26.97%)、舌边齿痕(16.89%)、脉细(85.75%)、脉弦(25.00%)。③病机情况:在456诊次中,慢性肾衰病位涉及多部,致病因素不一,高频病机依次为:湿浊瘀阻(80.70%)、脾肾气虚(66.45%)、脾气不足(20.39%)、湿浊内蕴(13.38%)、肾虚肝亢(11.18%)、气阴两虚(8.55%);病位主要在肾(94.52%)、脾(92.54%)、脉络(89.25%)、肝(17.54%);主要病理因素(或病性)为湿热(98.68%)、气虚(97.59%)、浊毒(96.71%)、瘀血(89.04%)、风阳(11.84%)、阴虚(8.55%)。④治法分布:在慢性肾衰的456诊次中,吾师皆以复合治法为主,高频治法依次为:和络清利泄浊(81.14%)、益肾补气健脾(66.45%)、补气健脾(19.74%)、清利泄浊(13.38%)、益肾平肝(11.18%)、补气养阴(8.55%)。⑤处方用药:在慢性肾衰病案的所有诊次中,出现频率在80%以上的高频用药是:续断、桑寄生、生黄芪、炒白术、丹参、茵陈、土茯苓、生蒲黄、积雪草、五灵脂、车前子、熟大黄。这些高频药物与K均值聚类分析最终所得核心方的组成药物一致,是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最主要证型(脾肾气虚、湿浊瘀阻)的核心处方用药。在所有诊次中,最常用的三味药、五味药、七味药、九味药组合分别是:茵陈+生蒲黄+五灵脂;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续断+桑寄生+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续断+桑寄生+生黄芪+茵陈+土茯苓+生蒲黄+五灵脂+车前子+熟大黄。(2)网络药理学研究: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处方中166个活性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丹参酮IIA等)作用于慢性肾衰306个靶点(主要涉及PTGS2、PTGS1、NCOA2、SCN5A、STAT3、JUN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728个条目,细胞成分88个条目,分子功能1 1 8个条目,主要涉及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核受体活性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177条通路,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结论(1)学术传承研究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强调肾元亏虚为发病之本,湿浊内蕴为致病之标,脾肾气虚、湿浊瘀阻为基本病机,病位主在肾、脾、脉络,兼及肝、肺、心、咽喉,脏腑同病,多部皆涉,病理因素以湿热、浊毒、瘀血为主,兼见风阳、痰热,病因复合为患,病性虚实错杂,故吾师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益肾补气健脾、和络清利泄浊为根本治法,辅以养阴、养肝、平肝、养心、清肺、利咽。治疗以核心方药为主,常随主次证候及病机变化,而灵活变化,加减用药。(2)网络药理学研究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的核心复方内含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具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符合中医学整体观、系统论的思想。核心方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和抗凋亡等作用,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反应、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核受体活性等方面,发挥生物学功能,并整体调节诸多炎症及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基因靶点集群,联合调控肾组织的多种损伤机制,如炎症损伤、纤维化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从而延缓慢性肾衰患者肾功能恶化。
杨小双[4](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导师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的处方,研究其临证用药组方规律和学术思想。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经验思路,更好的继承导师童安荣的学术思想。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导师童安荣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专家门诊亲自诊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75例,共424首处方。通过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的慢性肾衰患者病例,将病例信息录入Excel表中,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软件“统计分析”模块对病案的一般信息、证型、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分析。通过软件中的“方剂分析”板块,统计高频药物、药物关联规、聚类分析核心组合,总结导师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结果对175例患者,424首处方分析,导师在辨治慢性肾衰证型,临床以脾肾气虚,湿热瘀阻证占比最高,占比为46.7%。通过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可知,常用药物四气以温性、寒性、平性药物为主,佐以凉性、热性药,五味以甘、辛、苦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肝、胃、肾经为主,共涉及139味中药,排名前15位的高频药物分别为柴胡、茯苓、黄芪、枳壳、姜黄、僵蚕、黄芩、蝉蜕、砂仁、半夏、山药、山茱萸、生地黄、陈皮、党参。由平台聚类分析得出6个核心组合:(1)柴胡,黄芪,茯苓,党参,蝉蜕,僵蚕,姜黄,山药,生地黄,山茱萸;(2)半夏,茯苓,柴胡,陈皮,黄芪,山药,山茱萸,黄芩;(3)白芍,白术,柴胡,黄芪,党参,枳壳,蝉蜕,僵蚕,姜黄,黄芩;(4)柴胡,茯苓,枳壳,黄芪,砂仁,山药,蝉蜕,僵蚕,姜黄,白芍;(5)半夏,白术,柴胡,黄芩,茯苓,香附,蝉蜕,僵蚕,姜黄,砂仁;(6)柴胡,黄芪,蝉蜕,僵蚕,姜黄,茯苓,砂仁,黄芩,白术,枳壳。结论(1)导师治疗CRF常用甘、辛、苦味药物入脾、肾、肝经,常用柴胡、茯苓、黄芪等药物,证型以脾肾气虚、湿热瘀阻证多见。(2)导师认为慢性肾衰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以湿热、瘀血、痰浊为标,气机升降失调是疾病的关键,临床掌握药物及脏腑的升降特性,擅用经方,重视辨病,谨察病机,结合辨证,通过重视调理脾胃,注重疏肝,调畅脏腑气机升降,从而治疗慢性肾衰。
朱俊[5](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对王钢教授多年来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的整理,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王钢教授临床辨治慢性肾衰竭医案数据整体研读,系统性回顾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整体辨证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其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其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继承,同时为中药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提供经验。方法:(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建国以来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相关文献和王钢教授本人及其相关临床经验文献进行分析;(2)运用综述的方法,论述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肾衰竭的研究现状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3)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王钢教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诊疗的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医案中符合标准的1000诊次病案进行数据挖掘,重点挖掘医案中的性别、年龄、症状、舌苔、脉象、原发病、病机、方药等内容,结合王钢教授的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4)运用分层数据挖掘分析和典型病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王钢教授在治疗5种不同原发病的辨治思路;(5)运用访谈实录的方法,进一步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和思路。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1000诊次中男性254例,就诊604次;女性患者156例,就诊396次,平均年龄54.2岁。核心临床症状为乏力、腰酸、泡沫尿、下肢肿、夜尿频;核心舌质为舌淡、舌红、舌暗;核心舌苔为苔薄黄、苔白腻、苔薄白;核心脉象为细脉、滑脉、沉脉、弦脉;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高频药物有32味,分别是土茯苓、茵陈、蒲黄、五灵脂、车前子、大腹皮、猫爪草、槐花、六月雪、甘草、紫菀、泽兰、黄连、茯苓皮、金银花、大黄、苍术、枳实、槟榔、蒲公英、何首乌、大枣、牛膝、黄芪、郁金、菟丝子、萹蓄、川芎、太子参、白术、杜仲、玉米须。(2)核心方:①太子参、黄芪、甘草、大枣、杜仲、牛膝、苍术、茯苓皮、泽兰、大腹皮、玉米须、车前子、槐花、土茯苓、大黄、枳实、槟榔、茵陈、五灵脂、蒲黄;②何首乌、菟丝子、川芎、郁金、金银花、黄连、紫菀、蒲公英、萹蓄、六月雪、凤尾草、猫爪草;③白术、山茱萸、当归、紫河车、积雪草。(3)兼证用药:①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湿热证之大量蛋白尿:僵蚕、全蝎、龙葵、山慈菇、芡实、石韦、牛蒡子、黄芩、肾炎草、黄蜀葵花;②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糖尿病之大量蛋白尿:枸杞、菊花、谷精草、海螵蛸、瓦楞子、金樱子、穿山龙、虎杖、鬼箭羽、白花蛇舌草;③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水肿:丹参、桃仁、红花、水蛭、益母草、猪苓、葫芦、防己、黄精、肉桂、虎耳草;④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咽痛、咳嗽、痰湿中阻:玄参、桔梗、冬凌草、射干、薄荷、木香、砂仁、半夏、陈皮;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胃气上逆:藿香、佩兰、竹茹、吴茱萸、赭石、炮姜、冬瓜皮、桑白皮、连翘;⑥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皮肤瘙痒:秦皮、秦艽、鸡血藤、丝瓜络、地肤子、白鲜皮;⑦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寐差、水肿、脾胃不和、血尿、蛋白尿: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龙齿、柏子仁、椒目、葶苈子、紫苏梗、白及、石莲子、刘寄奴。(4)分层数据分析结果:①原发病为膜性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补气通阳、淡渗利水药;②原发病为IgA肾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利咽、养阴利咽、健脾补肾药;③原发病为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水、降尿酸药;④原发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慢性肾衰竭重用清热解毒、化湿利水药;⑤原发病为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衰竭重用养阴清热、祛风通络、通阳活血药。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王钢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肾,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肾元亏虚是发病基本之因,湿浊和瘀血贯穿整个病程始终,湿热导致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为:围绕“肾劳”病名,强调病因多变,虚实辨证;维护肾元,阴平阳秘;和缓治本,多脏同调;清利活血,诊治关键;疏滞泄浊,贯穿始终。结合访谈实录总结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为:强调整体辨证,随症就因,善用复方;精于配伍,巧用药对。重视处理合并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强调治疗与调摄相结合:重视原发病,饮食疗法,预防感染,稳定情况,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张亚楠[6](2020)在《CKD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李建民教授辨治CKD经验》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课题通过对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CKD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CKD中医证型及病机的现代化研究做补充,并对李建民教授辨治CKD的经验进行总结。研究方法:收集2017.1-2019.12在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并填写统一的临床观察表(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型等),将表中信息录入“肾科患者优势病种管理平台”,形成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CKD患者,从而将其数据导出。通过对CK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索我科CKD患者的辨证分型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借助SPSS 22.0综合统计功能以找出不同证型下的差异性指标,将差异性指标、中医证型分别定义为自变量和因变量,构建多元logistics回归方程,以分析影响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影响CKD各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代入ROC曲线,找出对辨证分型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的临床指标并确定其诊断界值。最后结合导师临床对CKD中医病机认识及加减用药特点,对其经验进行小结。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21例符合标准的CKD患者。患者主要分布在45-60岁和60-75岁年龄层,总体男女性别比为1.83:1,经检验不同年龄层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分别占85.5%、80.5%。经统计,221例CK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4种,分别是气阴双虚,毒瘀互结证(103例)、脾肾气虚,毒瘀互结证(74例)、脾肾阳虚,毒瘀互结证(20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24例)。CKD1-5期患者分别有43例、42例、56例、31例、49例。中医证型在CKD各分期下的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证型间比较,发现11个组间存在差异性的临床指标,分别是年龄、既往有无糖尿病、SCr、BUN、HUA、β2-MG、TP、ALB、UTP、Hb、D-D。通过运用多元 Logistics回归方程分析中医证型与差异性指标的相关性,发现UA明显升高(UA>460umol/L)、轻度贫血(90≤Hb<110g/L)是CKD患者中医辨证为气阴双虚,毒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血β 2-MG升高(β 2-MG>3.11mg/L)是CKD患者辨证为脾肾气虚,毒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年龄增长、UTP是CKD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毒瘀互结证的危险因素,亦是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的危险因素。通过进一步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UA、Hb在诊断气阴双虚,毒瘀互结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07(95%CI:0.533,0.779)、0.298(95%CI:0.230,0.367);β 2-MG在诊断脾肾气虚,毒瘀互结证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645(95%CI:0.569,0.721);年龄、UTP在诊断脾肾阳虚,毒瘀互结这一证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 0.538(95%CI:0.398,0.679)、0.734(95%CI:0.631,0.838);年龄、UTP在诊断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这一证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37(95%CI:0.512,0.716)、0.683(95%CI:0.544,0.823)。结论:1.我科就诊的CKD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总体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但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患病率逐渐趋于平衡。这可能与中老年人多伴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以及雌激素对女性具有保护作用有关。2.我科CKD中医证型分为4种,其中气阴双虚,毒瘀互结证主要集中分布在CKD1-3期;脾肾阳虚,毒瘀互结证及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主要集中分布在CKD3-5期。在CKD进展过程中,中医病机变化具有一定规律性,即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水湿证候随着CKD进展而逐渐加重。3.运用多元logistics回归方程和ROC曲线分析,得出UA>456umol/L对CKD气阴双虚,毒瘀互结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β 2-MG>3.11mg/L对CKD脾肾气虚,毒瘀互结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UTP>0.975g/24h对CKD脾肾阳虚,毒瘀互结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UTP>6.6845g/24h和年龄>77.5岁对CKD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唐文[7](2020)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230例CRF患者四诊信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研究CRF患者证候特点,结合国家标准及专家意见,得出更为客观的CRF证候规律。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部,符合研究条件的230名CRF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慢性肾衰竭证候研究调查表》采集证候信息,运用WPS 2019、SPSS 20.0、SPSS Modeler 14.0进行证候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性别方面,男女比为1.875:1;(2)年龄方面,以70-79岁分布最多,以20-29岁分布最少;(3)原发病方面,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多,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次之;(4)病程分布方面,以1-5年期者最多;(5)CKD分期方面,CKD5期最多。2.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聚类结果,CRF证候群主要分为6组本证及5组标证证候群;并根据主成分分析相应证型的主症、次症;根据关联规则结果得到9对本证与标证关系。3.相关性研究:六个本证与性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本证与年龄、原发病、病程、CKD分期均无统计学意义;标证与性别、年龄、原发病、病程、CKD分期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聚类及主成分:CRF病位在脾、肾,累及心、肝、肺诸脏。病性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湿浊、血瘀贯穿疾病发生、发展。2.CRF常见证型按照本证与标证进行分型:(1)本证:脾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2)标证:湿浊证、湿热证、血瘀证、风动证、溺毒证;(3)肺脾气虚证及(心肾、肝肾、脾肾、肺肾)气阴两虚证是对国家证型标准的补充。3.证型分布及关联规则:(1)本证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常见证型,其次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2)标证中血瘀证最常出现,湿热证、湿浊证次之;(3)本证与标证关联关系上,湿邪与脾肾关联度较高;脾肾阳虚证与血瘀证、肝肾阴虚与湿热证关联度较高。4.相关性研究:(1)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肾虚为主,连及肺脾,常兼血瘀、湿热;糖尿病肾病是以脾肾亏虚,阴虚燥热,血瘀内结为主;高血压肾病是以脾肾亏虚,湿浊血瘀,肾络风动为主。(2)CKD分期:在CKD3期,本证以脾肾气虚证为多,标证以血瘀证、湿热证、湿浊证为多。至CKD4-5期,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所占比重逐渐加重,溺毒证比重呈上升之势。
袁丽莎[8](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候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 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调查贫血达标情况及铁代谢状况,分析中医证候与贫血达标情况、功能性铁缺乏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MHD肾性贫血及功能性铁缺乏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临床病例调查问卷,多中心调查北京市四家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肾性贫血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信息及血常规、铁代谢相关实验室检查。将数据录入EXCEL表中,确保录入信息无误,导入SPSS 22.0软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公因子,归纳中医证候要素;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公因子进行变量系统聚类,探索中医证候要素组合规律,归纳证型;统计血红蛋白(h emoglobin,Hb)达标率与铁代谢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中医证候的Hb达标率与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临床研究共纳入286例MHD肾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175例(61.2%),女性111例(38.8%);年龄30~85岁,平均年龄(60.77±11.29)岁;60~70年龄段例数最多,有107例(37.4%)。透析龄0.55~29.53年,平均(5.80±4.07)年,透析时间在3个月~5年的最多,有144例(50.3%),其次为5~10年的有100例(35%),透析时间越长,例数越少。原发病情况,糖尿病肾病最多,为94例,高血压肾损害44例,慢性肾炎40例,多囊肾11例,其他97例。(2)血红蛋白达标情况:Hb达标患者共208例(72.7%),平均Hb浓度为(120.69±7.96)g/L,Hb 未达标患者共 78 例(27.3%),平均 Hb 浓度为(101.36±7.05)g/L,贫血治疗达标率为72.7%。透析时间在3个月~5年的144例患者中,女性有32例(59.3%)Hb达标,男性有68例(75.6%)Hb达标,男女两组Hb达标率比较,女性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铁代谢情况:铁缺乏患者共有63例(22%),其中包括绝对性铁缺乏患者20例(7%),功能性铁缺乏患者43例(1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 ation,TSAT)达标患者共223例(78%),TSAT达标率为78%;SF达标患者共138例(48.3%)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达标率为48.3%,铁过载患者共32例(11.2%),铁过载发生率为11.2%。女性患者中有16.2%发生铁过载,男性有8%发生铁过载,女性患者铁过载发生率更高;透析时间在3个月~5年的144例患者中,女性有15例发生功能性铁缺乏,占27.8%,男性有12例发生功能性铁缺乏,占13.3%,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功能性铁缺乏患者中,平均Hb浓度为(111.63±11.44)g/L,SF 为(504.95±337.79)ng/mL,TSAT 为(16.63±2.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为(72.20±7.36)%;243例非功能性铁缺乏患者中,平均Hb为(116.12±11.49)g/L,SF为(426.78±384.56)ng/mL,TSAT 为(30.06±9.70)%,N%为(69.46±7.56)%,功能性铁缺乏组中 H b、TSAT更低,SF、N%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因子分析结果:对调查结果中出现频率大于15%的症状、舌象进行因子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12个公因子F1、F2、F3……F11、F12,每个公因子包含的症状及舌象按所占比重大小的顺序列出如下:F1:心悸,胸闷,少气懒言,头晕,神疲乏力;F2:苔腻,苔黄,腰膝酸软;F3:多梦,失眠,眼花,头晕,神疲乏力,健忘,口黏腻;F4:口苦,口黏腻,口干口渴,烦躁易怒;F5:恶心呕吐,纳呆;F6:舌红,腰膝酸软;F7:眼花,舌紫或有瘀斑瘀点,舌红;F8:眼睑浮肿;F9:苔白,腰膝酸软;F10:畏寒肢冷,耳鸣;F11:面色颧红,手足瘛纵,大便干结,健忘;F12:口唇青紫,面色黧黑。归纳提取公因子的中医证候要素:病位证素有肾、脾、肝、心、中焦,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阴虚、血虚、阳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邪证素有湿、热、血瘀、风动,以湿、热为主。(5)聚类分析结果:对12个公因子的变量系统聚类,依据临床实际意义,可聚为4类,第一类包括F1、F4、F7,可归纳为心脾气虚,肝阴虚,兼血虚、湿热、血瘀;第二类包括F10、F11、F12,可归纳为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兼血瘀、风动;第三类包括F2、F3、F8、F9,可归纳为脾肾气虚,肾阴虚,兼血虚、湿热;第四类包括F5、F6,可归纳为肾虚兼中焦湿热。基于公因子得分,得出每例患者的聚类类型即证型归属。各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第三类最多有109例(38.1%),其次是第一类62例(21.7%)、第二类 59 例(20.6%)、第四类 56 例(19.6%)。(6)基于聚类证型,分析证型与Hb达标及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的关系,结果Hb达标率由高到低的证型排序是:第二类>第四类>第三类>第一类。即第一类Hb达标率最低,证型为心脾气虚,肝阴虚,兼血虚、湿热、血瘀,其次是第三类脾肾气虚,肾阴虚,兼血虚、湿热。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由高到低的证型排序是: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一类证型发生率最高,为心脾气虚,肝阴虚,兼血虚、湿热、血瘀,其次是第二类,为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兼血瘀、风动。与第一类证型相比,第三类和第四类证型的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进入血液透析的早期阶段,不同性别Hb达标率及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不同,女性患者的Hb达标率更低,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更高。性别与铁过载相关,女性患者铁过载发生率更高;功能性铁缺乏较非功能性铁缺乏患者的Hb更低,铁储备更高,铁利用更低,炎症指标更高。(2)MHD肾性贫血患者的病位证素包括肾、脾、肝、心、中焦,以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有气虚、阴虚、血虚、阳虚,以气虚、阴虚为主,病邪证素有湿、热、血瘀、风动,以湿、热为主。中医证型最多的是脾肾气虚,肾阴虚,兼血虚、湿热,其次为心脾气虚,肝阴虚,兼血虚、湿热、血瘀>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兼血瘀、风动>肾虚兼中焦湿热。(3)Hb达标率最低的证型是心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兼血虚、湿热、血瘀,以脾肾二脏为主,本虚以气血不足及阴虚为主,湿热血瘀是主要的标实证候;功能性铁缺乏发生率最高的证型是心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兼血虚、湿热、血瘀、风动。肝阴虚可能与功能性铁缺乏相关。
王宁宇[9](2020)在《保肾排毒汤延缓慢性肾脏病2-3期肾功能进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观察保肾排毒方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候积分的影响,评价其对CKD2-3期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指导中医临床治疗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病例均来自2019年2月至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门诊或住院病房,确诊为慢性肾脏病2-3期(脾肾气虚,湿热血瘀证)的患者,符合中西医纳入标准,共91例,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将91例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保肾排毒方和尿毒清颗粒,经过8周治疗,第8周末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变化,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定并且进行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电解质(血钾、钙、磷)、血红蛋白、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实验室指标的观察,判断疗效差异。结果:总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85.11%,优于对照组70.4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为85.11%,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且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两组肌酐、尿素氮、尿酸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且8周后治疗组肌酐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8周治疗,24h尿蛋白定量较前下降,8周后治疗组治疗组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血脂及电解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没有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肾排毒方可以明显改善CKD2-3期脾肾气虚,湿热血瘀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肾排毒方可以降低CKD2-3期脾肾气虚,湿热血瘀型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延缓CKD进展;在试验期间患者服用保肾排毒方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说明其安全可靠。
任雄飞[10](2020)在《刘光珍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学习、研究刘光珍教授的论文、书籍、讲座、科研课题、专利申请、新药及制剂研发等资料,结合临床实践,凝练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同时,以导师学术思想为指导,对大量临床医案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方法:1.深入和导师交谈,了解其从医历程,领会导师在学习、临证过程中的感悟,探寻导师学术思想渊源;2.学习并分析导师的论文、书籍、学术讲座、讲课录像及录音,搜集整理导师历年来参与的科研课题、专利申请、新药及制剂研发等资料,从中总结、凝练导师的学术思想;3.总结导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对大量门诊医案进行分类,寻找辨治规律,从中凝练学术思想,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刘光珍教授的从医历程可概括为研读经典,奠定基础;师承名家,传承精华;“优才”学途,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守正创新四个阶段。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金匮要略》、《温热论》等中医经典,在其学习成长过程中,继承诸多中医名家的精华,科研临床并举,传承创新兼备。2.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主要有:实多虚少,瘀为关键;从瘀论治,贯穿始终(从血瘀水停立论,重在活血利水;从热壅血瘀立论,重在凉血散血;从肾络瘀阻立论,重在活血通络;从肾微症瘕立论,重在化瘀消症)。3.导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主要有凉血散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从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膜性肾病、从瘀论治IgA肾病、从瘀论治淋证及虫类药的应用经验等。刘光珍教授根据不同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从瘀论治”的角度进行辨治分析,衷中参西,总结出丰富的临床经验。结论: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将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现代研究相结合,具有实用和创新价值,突破了中医药在辨治慢性肾脏病方面的传统格局,形成了系统的学术思想,并总结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肾病学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肾脏病不同临床分期证素特征及其中医“脾”“湿”证素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标准 |
1.5 证素辨证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2 研究步骤 |
研究结果 |
1 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
1.1 四组频数分布情况 |
1.2 四组性别构成情况 |
1.3 四组年龄构成情况 |
2 CKD证素分布情况 |
2.1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2.2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3 CKD证素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
3.1 CKD病位证素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
3.2 CKD病性证素与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
4 CKD病位证素“脾”与不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4.1 CKD病位证素“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构成情况 |
4.2 CKD病位证素“脾”与不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5 CKD病性证素“湿”与不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5.1 CKD病性证素“湿”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构成情况 |
5.2 CKD病性证素“湿”与不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
6 CKD病位证素“脾”与病性证素“湿”的相关性 |
7 CKD“脾”“湿”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7.1 eGFR、Scr、ALB、HGB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
7.2 eGFR、Scr、ALB、HGB与“脾”“湿”证素的相关性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CKD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CKD的认识 |
3 CKD的病位特点 |
3.1 CKD与肾的关系 |
3.2 CKD与脾胃的关系 |
3.3 CKD与肝的关系 |
4 CKD的病性特点 |
4.1 CKD的实性证素特征 |
4.2 CKD虚性证素特征 |
5 病位证素“脾”与病性证素“湿”的相关性 |
5.1 证素“脾”在CKD2~5 期的分布及演变规律 |
5.2 证素“湿”在CKD2~5 期的分布及演变规律 |
5.3 CKD“脾”与“湿”证素的相关性 |
5.4 CKD“脾”“湿”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
6 创新之处 |
7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肾脏病中医证素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中医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网状Meta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经验的分子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医案的数据挖掘及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慢性肾衰中医研究 |
1.1 病名探讨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古法 |
1.5 经方化裁 |
1.6 外治疗法 |
2. 国医大师学术传承 |
2.1 历届国医大师辨治慢性肾衰学术传承 |
2.2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肾脏病学术传承 |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药理学的中医药研究 |
3.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中医药研究 |
3.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医药研究 |
4. 问题与展望 |
4.1 慢性肾衰治疗方面 |
4.2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国医大师学术传承方面 |
4.3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的治肾学术传承方面 |
第二部分 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医案的数据挖掘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医案信息预处理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纳入医案基本特征 |
3.2 整体医案集内数据 |
3.3 整体医案集外数据 |
4. 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学术思想浅析 |
4.1 慢性肾衰辨治规律 |
4.2 慢性肾衰经典医案 |
第三部分 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复方活性成分研究 |
1.2 复方治病靶点研究 |
1.3 复方活性成分-治病靶点网络构建 |
1.4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及核心靶点研究 |
1.5 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6 复方治病靶点-KEGG通路网络构建 |
2. 研究结果 |
2.1 复方主要活性成分 |
2.2 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相关靶点 |
2.3 复方活性成分-治病靶点网络图 |
2.4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核心靶点 |
2.5 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6 复方治病靶点-KEGG通路网络图 |
3. 结果讨论 |
3.1 慢性肾衰核心方的活性成分分析 |
3.2 慢性肾衰核心方的配伍思路分析 |
3.3 慢性肾衰核心方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 |
1. 研究小结 |
2. 研究创新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医案数据的童安荣经验挖掘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案的收集与整理 |
2.2 录入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
2.3 录入信息建立数据库 |
2.4 数据分析过程 |
结果 |
1.一般资料统计 |
1.1 性别统计 |
1.2 年龄段统计 |
2.证型统计 |
3.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 |
3.1 四气统计 |
3.2 五味统计 |
3.3 归经统计 |
3.4 功效统计 |
4.原发病及慢性肾脏病分期统计 |
5.频次统计 |
5.1 中药频次统计 |
5.2 症状频次统计 |
6.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7.核心处方聚类分析统计 |
讨论 |
1.医案信息分析 |
2.证型频次分析 |
3.用药规律分析 |
3.1 性味归经功效分析 |
3.2 高频药物分析 |
3.3 常用药对分析 |
3.4 核心组合分析 |
第二部分 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临床经验 |
1.以五脏相关理论为基础 |
2.以升降理论为核心 |
3.重视脾胃 |
4.注重疏肝 |
5.重视辨病,谨察病机,结合辨证,随症加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肾衰的中医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肾衰竭文献研究 |
1 现代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的文献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2 王钢教授学术观点的相关文献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2.3 分子生物学机制 |
2.4 治疗经验 |
2.5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6 中西医结合防治 |
2.7 邹师经验总结及展望 |
2.8 结论 |
第二部分 慢性肾衰竭及数据挖掘技术理论研究 |
1 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治现状的理论研究 |
1.1 慢性肾衰竭的病名 |
1.2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 |
1.3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治疗进展 |
1.4 问题与展望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现状的研究 |
2.1 中医文献 |
2.2 中医证候 |
2.3 中医方剂 |
2.4 名老中医传承 |
2.5 中药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竭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数据采集 |
2.1 医案资料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3 数据清洗 |
4 数据分析 |
5 数据表达 |
5.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5.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5.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6 讨论 |
6.1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的四诊要点分析 |
6.2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辨慢性肾衰竭病机证型分析 |
6.3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方药构思 |
6.4 从数据挖掘看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的加减思路 |
第四部分 分层数据及典型病案 |
1 膜性肾病 |
1.1 膜性肾病分层数据 |
1.2 膜性肾病典型病案 |
2 IgA肾病 |
2.1 IgA肾病分层数据 |
2.2 IgA肾病典型病案 |
3 尿酸性肾病 |
3.1 尿酸性肾病分层数据 |
3.2 尿酸性肾病典型病案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
4.1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分层数据 |
4.2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典型病案 |
4.3 讨论 |
5 2型糖尿病性肾病 |
5.1 2型糖尿病性肾病分层数据 |
5.2 2型糖尿病性肾病典型病案 |
5.3 讨论 |
第五部分 导师经验 |
1 “肾劳”病名古今论证 |
1.1 古医籍考证 |
1.2 邹氏论“肾劳” |
1.3 数据论证 |
2 病因多变,虚实辨证 |
2.1 导师论述 |
2.2 数据论证 |
3 维护肾元,阴平阳秘 |
3.1 肾寓阴涵阳 |
3.2 肾气化封藏 |
3.3 保肾元大法 |
3.4 数据论证 |
4 和缓治本,多脏同调 |
4.1 补益肾元,平补平泻 |
4.2 顾护脾胃,以养先天 |
4.3 养肺滋肾,金水相生 |
4.4 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
4.5 养心益肾,水火既济 |
5 清利活血,诊治关键 |
5.1 清热利湿 |
5.2 活血化瘀 |
6 疏滞泄浊,贯穿始终 |
6.1 利水泄浊 |
6.2 化湿泄浊 |
6.3 降逆泄浊 |
6.4 通腑泄浊 |
6.5 通络泄浊 |
6.6 疏风泄浊 |
第六部分 基于慢性肾衰竭诊治的导师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资料转录与分析 |
4 撰写访谈报告 |
4.1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中医病名的认识 |
4.2 王钢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大法的经验 |
4.4 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用药特色 |
4.5 王钢教授重视慢性肾衰竭合并症的处理 |
4.6 王钢教授强调慢性肾衰竭治疗与调摄相结合 |
创新点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CKD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李建民教授辨治CKD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慢性肾脏病定义 |
2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 |
3 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特点 |
5 慢性肾脏病的西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现代名家经验 |
2 李建民教授之“肾络瘀痹”理论体系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及资料获取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指标 |
1.6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CK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3 一般资料在CKD各中医证型下的分布 |
2.4 实验室指标在CKD各中医证型下的分布 |
2.5 影响CKD辨证分型的危险因素 |
2.6 危险因素对CKD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分析 |
3 讨论 |
3.1 CKD一般资料分析 |
3.2 CKD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病机探讨 |
3.3 CKD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 李建民教授辨治CKD经验 |
结语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样本量估算 |
2.3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方案 |
3.2 设计病案调查表 |
3.3 病案收集及填写 |
3.4 质量控制 |
3.5 建立数据库及数据输入、分析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证候分布 |
4.3 相关性研究 |
讨论 |
1 研究意义 |
1.1 证候研究本质问题 |
1.2 证候研究与证型研究的问题 |
1.3 证候研究与证素研究的问题 |
1.4 证候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的问题 |
1.5 多元统计方法运用于证候研究的问题 |
2 临床资料分析 |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
2.2 原发病分布 |
2.3 病程分布 |
2.4 CKD分期分布 |
3 中医证候频数资料分析 |
4 中医证候多元统计分析 |
4.1 聚类及主成分结果分析 |
4.2 关联结果分析 |
5 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 |
5.1 性别与年龄 |
5.2 原发病 |
5.3 CKD分期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候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西医研究进展 |
1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机制 |
2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治疗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慢肾衰及肾性贫血的相关中医病名 |
2 现代医家对慢肾衰及肾性贫血的病机认识和辨治经验 |
3 血液透析相关证候研究 |
4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证候研究 |
5 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血红蛋白达标情况 |
2.3 铁代谢状况 |
2.4 症状及舌象分布情况 |
2.5 基于因子分析的证候要素分析结果 |
2.6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候要素组合规律探究 |
2.7 中医证候与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及功能性铁缺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血红蛋白达标及铁代谢情况 |
3.2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讨论 |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候特征 |
3.4 中医证候与血红蛋白达标及功能性铁缺乏的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9)保肾排毒汤延缓慢性肾脏病2-3期肾功能进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3 统计结果 |
3.1 病例分组情况 |
3.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各实验室指标比较 |
3.4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
3.5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 |
3.6 两组中医症侯积分治疗前后比较 |
3.7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3.8 临床疗效分析 |
4 讨论 |
4.1 慢性肾脏病3期的重要性 |
4.2 立法依据 |
4.3 保肾排毒汤方药分析 |
4.4 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
附录三 英文符号及缩略语中文对照表 |
致谢 |
(10)刘光珍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渊源 |
1.研读经典,奠定基础 |
2.师承名家,传承精华 |
3.“优才”学途,博采众长 |
4.中西合璧,守正创新 |
第二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研究 |
1.实多虚少,瘀为关键 |
2.从瘀论治,贯穿始终 |
2.1 从血瘀水停立论,重在活血利水 |
2.2 从热壅血瘀立论,重在凉血散血 |
2.3 从肾络瘀阻立论,重在活血通络 |
2.4 从肾微症瘕立论,重在化瘀消症 |
第三部分 刘光珍教授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总结 |
1.凉血散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1.1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
1.2 治则治法 |
1.3 用药经验 |
1.4 验案举隅 |
2.从瘀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 |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
2.2 用药经验 |
2.3 验案举隅 |
3.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
4.从瘀论治膜性肾病 |
5.从瘀论治IgA肾病 |
6.从瘀论治淋证 |
7.从瘀论治慢性肾衰竭 |
8.虫类药的应用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致谢 |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肾脏病不同临床分期证素特征及其中医“脾”“湿”证素的相关性分析[D]. 林佳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中医证治及方药研究[D]. 敖玉涵.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医案的数据挖掘及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刘定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童安荣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D]. 杨小双.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5]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研究[D]. 朱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CKD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李建民教授辨治CKD经验[D]. 张亚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D]. 唐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候调查研究[D]. 袁丽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保肾排毒汤延缓慢性肾脏病2-3期肾功能进展的临床研究[D]. 王宁宇.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10]刘光珍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 任雄飞.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