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彭小进[1](2021)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檗(Phellodendron amu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树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组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黄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树皮内生物碱以及树叶和果实内精油的分离等方面,且采用的提取方法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黄檗为原料,设计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温和条件下黄檗植物材料的全组分溶解,并对溶解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精油,种子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组分分离,同时研究了其分别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C4C1Im][OOCCH3]/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设计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黄檗木质部的全组分溶解,并通过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对可能影响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溶解的阴离子类型,阳离子烷基侧链的长度,稀释溶剂的类型和离子液体摩尔浓度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动态流变学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可能的溶解机理进行还原。结果表明,最佳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为2.0 mol/L的[C4C1Im][OOCCH3]/DMSO,木粉最大负载量为4%,溶解反应温度为70℃,溶解反应时间为60 min。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主要通过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以断裂原植物材料中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实现纤维素分子链的解离,阳离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乙酰基和木质素分子链之间的醚键等反应实现了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三种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溶解导致了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塌陷,进而为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流出创造了条件。其次,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PBD)模型和Box-Behnken(BBD)模型对可能影响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和筛选并分别确定其通过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树皮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1.99 mol/L,液固比26 mL/g,超声辐照温度75℃,超声辐照时间4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01 mol/L,液固比25 mL/g,超声辐照温度79℃,超声辐照时间3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得到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22±0.20 mg/g和2.47±0.12 mg/g。而且,通过与其他生物碱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充分证明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用于生物碱分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种子中的精油和种子油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产物进行评价。经过单因素优化,PBD显着性筛选和BBD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条件,其中精油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6 mol/L,液固比24.90 mL/g,超声辐照时间23.46 min,超声辐照温度7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7 mol/L,液固比25.15 mL/g,超声辐照时间57.86 min,超声辐照温度6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分别为15.38±0.76 mg/g和393.57±19.03 mg/g,这与BBD模型预测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15.50 mg/g和401.13 mg/g高度吻合。同时,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与其他分离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有效的促进了精油和种子油得率的增加,且不会对精油和种子油组分产生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提取溶剂。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木质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借助传统的苯-醇方法制备同源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标准参照物,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材料的可识别度。根据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向黄檗木质部的离子液体溶液中依次添加丙酮/水(1:1,v:v),95%乙醇和去离子水实现了黄檗木粉的离子液体溶解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大程度的分离。其中再生纤维素材料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85.96%,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9.16%,而再生木质素组分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97.35%。而且,在植物材料溶解,再生和分离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晶类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且再生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难度。最后,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再生半纤维素和再生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其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为基质,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导电填料实现了再生纤维素表面双层导电网络的构建,促进了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再生纤维素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有效的削弱了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效应,而石墨烯则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促进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2的复合材料具备最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且复合材料的标准化电阻在周期性形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证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为基质,在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中,借助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O3S(CH2)4C1Im]HSO4)实现了糠醛的制备,有效的提高了糠醛的得率和转化率。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实现了糠醛的制备和萃取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糠醛在水相中的降解,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的引入为体系提供了足够多的酸性位点,加速了再生半纤维素的降解。通过优化得到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的最佳条件为: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催化剂,双相体系组成(甲基异丁基甲醇.·水=1:1,v:v),液固比40 mL/g,酸性催化剂的摩尔浓度0.10 mol/L,微波辐照时间40 min和微波辐照功率385 W,最佳条件下的糠醛得率和转化率分别为332.85±16.64 mg/g和51.36%。通过动力学拟合和Arrhenius方程对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性均相催化剂[HO3S(CH2)4C1m]HSO4将再生半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解聚制备糠醛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30.36%,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双相体系中糠醛得率的增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再生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酸性催化剂。以分离得到的再生木质素材料为基质,结合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通过季铵化反应和生色基团的包合制备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并评价了其紫外线防护能力。通过再生木质素的包合极大的降低了由于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二氧化钛为核的球形结构以氢键与再生木质素的生色基团酚羟基连接有效的降低了纳米微球的颜色,促进了其在紫外防护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以防晒指数和光催化活性为优化目标,对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中再生木质素和二氧化钛的质量组成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质量组成为再生木质素:TiO2=1:2,最佳组成的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的防晒指数为37.92,具备较强的紫外防护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紫外防晒剂。本研究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中实现了黄檗资源的有效溶解,并顺利的完成了植物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应用,为黄檗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田振琨[2](2020)在《PMS改性硅溶胶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溶胶无机涂料在环保、机械性能、耐久耐候性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其施工性能、成膜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为了提升硅溶胶涂料的耐水性能,减少涂膜开裂并提升硅溶胶涂料的施工性能,本文选取了甲基硅酸钾(PMS)为硅溶胶疏水改性剂,研究了PMS改性硅溶胶(PMS-Si)的机理及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PMS改性硅溶胶无机涂料和PMS改性硅溶胶-硅丙(PMS-Si-SAE)杂化乳液,并对其进行了应用探索,实验结果如下:(1)利用PMS对硅溶胶进行表面疏水改性,讨论了改性温度和PMS用量对硅溶胶粒径、Zeta电位、稳定性、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改性温度为50℃,PMS用量5%时,得到平均粒径为33.7 nm、Zeta电位为-26.8 m V、涂膜静态接触角为92°、贮存稳定性良好的改性硅溶胶。(2)通过粒径分析、TEM、SEM-EDX、FTIR、XPS、XRD联合说明了PMS改性硅溶胶的改性机理和改性硅溶胶的化学结构。研究发现,PMS通过硅羟基间的脱水缩合被固定在二氧化硅胶团表面。在涂膜失水时,PMS参与硅溶胶的成膜过程,胶团之间彼此交联成高聚体硅酸,继而形成硅溶胶涂膜,-CH3成功接枝到涂膜表面。(3)以PMS-Si为单一成膜物质,添加适当的颜填料和助剂,制备了硅溶胶基无机涂料。研究发现,PMS有效降低了涂料黏度,提升了涂料的机械性能、疏水耐水性能、耐酸碱性能、耐冲刷性能。当PMS用量为5%时,涂料黏度为0.05 Pa·s,涂层铅笔硬度为6H,静态接触角为152°,吸水率仅为0.09%。SEM显示,该涂层随PMS用量增加变得更为致密。(4)采用共混法将PMS-Si与硅丙乳液复合得到PMS-Si-SAE杂化乳液,探究了PMS和硅丙用量对杂化乳液和涂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PMS在硅溶胶与硅丙乳液之间起到连接作用,使杂化乳液更稳定。硅丙乳液的引入在增强涂层抗裂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涂膜的疏水性能。当PMS用量为5%,硅丙乳液用量为4%时,杂化乳液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稀释不分层,冻融循环为5个,常温贮存>60 d,热贮存3 d,涂膜静态接触角为118°。(5)将PMS-Si-SAE杂化乳液充当底漆用于无机涂料的施工过程,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该底漆硬度高,与基材的附着力好,能有效提高无机涂料的表干时间与施工性能。滚涂、刮涂适配底漆建议浓度:PMS:3%,硅溶胶:22.5%,硅丙乳液:4%;喷涂适配底漆建议浓度:PMS:2%,硅溶胶:22.5%,硅丙乳液:4%。综上所述,短链有机硅也可作为硅溶胶的疏水改性剂,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PMS改性硅溶胶涂料与PMS-Si-SAE杂化乳液性能优异,制备简单,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薛国辉[3](2020)在《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对Pb(Ⅱ)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矿渣是一种无定型的硅铝酸盐前驱体材料,在碱性条件下经过解聚-缩聚反应后生成具有三维网络状结构的地质聚合物凝胶材料。地质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具有强度高、耐酸性、耐高温、绿色环保等优点,有望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3D打印、吸附有毒重金属离子等领域。本研究以矿渣为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二甲基硅油为分散介质,通过悬浮分散固化法制备粒径30μm以下的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SGMs)。论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超高速智能粒度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能谱分析仪(EDS)、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和球差校正环境透射电镜(STEM)等测试对SGMs进行表征,并研究了SGMs对重金属Pb(Ⅱ)离子的吸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玻璃激发矿渣制备地质聚合物微球(SGMs)。以矿渣和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利用悬浮分散固化法制备SGMs,通过调整连续相、二甲基硅油的温度及粘度、反应容器的高径比、养护温度和时间、矿渣粒径、分散机转速等单因素条件来控制微球的球形度和粒径分布。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制备的SGMs的微观结构和粒径分布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当二甲基硅油作为连续相且温度为50℃、反应容器的高径比为2.5、地质聚合物浆料低温养护0.5 h时,制备得到的粒径在30μm以下的SGMs球形度最佳;当二甲基硅油温度为50℃、矿渣粒径为0.2-10μm、分散机的转速为5000r/min、二甲基硅油粘度为1000 mm2/s时,制备得到的粒径在30μm以下的SGMs产率最高,达到了48.19%。(2)在SGMs与Pb(Ⅱ)离子溶液不同接触时间的实验中,SGMs在Pb(Ⅱ)离子溶液中接触20 h后对Pb(Ⅱ)离子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此时的吸附量为353.9 mg/g,去除率88.03%。SGMs对Pb(Ⅱ)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3)使用不同粒径的SGMs对Pb(Ⅱ)离子的吸附实验中,发现微球对Pb(Ⅱ)离子的吸附量与微球的比表面积、平均孔径以及孔径分布不存在线性关系,SGMs吸附Pb(Ⅱ)离子后孔径分布变宽。(4)使用SGMs对Pb(Ⅱ)离子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柱高(床层高度)、不同流速、不同初始Pb(Ⅱ)离子浓度以及不同粒径的SGMs都会影响Pb(Ⅱ)离子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高床层、低流速、低初始Pb(Ⅱ)浓度和小粒径的SGMs有利于延长突破时间和饱和时间。当固定床H=3 cm,蠕动泵的流速μ=1 m L/min,Pb(Ⅱ)离子的初始浓度为200 mg/L,SGMs的粒径范围为10-30μm时,突破时间为2803 min,饱和时间为5623 min,去除率为70.22%。(5)对SGMs吸附Pb(Ⅱ)离子前后进行对比测试。FTIR测试发现吸附前后SGMs的主要官能团没有发生改变;SEM测试发现,吸附Pb(Ⅱ)离子前,SGMs呈现致密的凝胶状结构,且表面没有晶体,吸附Pb(Ⅱ)后,SGMs表面生长出大约3-5μm的纳米棒状晶体结构;XRD、EDS、STEM测试可知,吸附后SGMs表面的棒状晶体为Pb3Si2O7和Pb5Si4O8(OH)10。
杨涛[4](2020)在《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农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一直是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豆渣(okara)是大豆产品(如豆奶、分离蛋白)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不仅全球产量巨大,而且富含有益于营养健康的纤维与蛋白质,因而其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原料。迄今,国内外对豆渣的利用主要局限于饲料,而作为功能性的食品基料则很少。针对此现状,本论文旨在探索豆渣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有效利用途径,主要通过高能机械球磨、超声处理等物理技术手段,对豆渣及其不溶性多糖进行处理,使之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的食品组份。以生产大豆分离蛋白(SPI)的豆渣为原料,不仅证明通过球磨、超声处理获得的相关纳米颗粒可充当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而且还提出一条简便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技术路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探索湿法球磨处理对豆渣的物化及功能性质,以及胆固醇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从5 h增至15 h,豆渣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地减小至270 nm;相应的,豆渣的水合性质、油结合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乳化及起泡性质和胆固醇结合能力也持续得到显着改善。经球磨处理15 h后,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增加3倍以上,而其乳化性质与SPI相当,甚至更好。以高压微射流处理作为乳化技术制备得到的球磨豆渣稳定乳液,极易形成桥联絮凝结构,但是具有良好的抗凝聚与脂肪上浮作用。可通过改变颗粒浓度(c)或油相比例(φ)对上述乳液的粒径、絮凝程度、稳定性及流变性实现有效的调控。可见,球磨处理可使豆渣转化为一类高功能性、强胆固醇吸附能力的纳米颗粒,后者更可充当一类优越的皮克林稳定剂的作用。其次,探索高能超声处理使豆渣不溶性多糖(ISP;其主要成分仍是纤维素和蛋白质)转化为纳米颗粒的途径,以及相关颗粒作为皮克林稳定剂的可能性及有效性。结果发现,使ISP分散于水相中,对其进行简单的超声处理(数分钟),即可使其转化为一类可稳定分散于水的纳米颗粒,后者具有优越的乳化性能及界面稳定作用。以此类ISP纳米颗粒为稳定剂,采用高压微射流均质技术可制备得到一类独特的粒径可低至纳米尺度的高絮凝态皮克林乳液。通过改变c或φ也可调节相关乳液的粒径、微结构及流变性质。相关结果证实超声处理可有效地使豆渣ISP转化为一类高效的皮克林纳米稳定剂。接着,进一步评价上述ISP纳米颗粒作为高内相皮克林乳液(HIPEs)稳定剂的有效性,以及相关HIPE凝胶的特性。结果表明,以此类颗粒为稳定剂,可采用“一锅法”(one-pot)剪切均质过程简便地制备得到一类不易被6 M尿素破坏的HIPE凝胶,而形成相关HIPE凝胶所需的最低颗粒浓度可低至0.25 wt%。在广泛的pH(pH 2.0-12.0)及离子强度范围(0-500 mM)内都可有效地形成HIPE凝胶。相关HIPE凝胶不仅具有优越的储藏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冻融/再乳化可逆性,而且还可充当脂溶性活性物质的氧化保护容器。最后,还探索从豆渣中制备高品质的全纤维素纳米纤维(hCNFs)的可能性,发现以ISP为对象,采用温和碱性(1.0 wt%Na OH)球磨处理(10-25 h)可实现高效、简便地制备hCNFs的目标。获得的hCNFs不仅具有较高的结晶纤维素含量(高达81%),而且具有突出的水分散性及乳化性能,其乳化效率及乳液稳定性均优于商业CNFs。以此类hCNFs为稳定剂制备的皮克林乳液,极易发生絮凝,且絮凝程度随c的增加或φ的降低而增加,但具有良好的脂肪上浮稳定性和凝聚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见乳液相比,相关皮克林乳液的脂肪酸释出更慢,也更少,而且其荷载的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也更低。可见,相关乳液具有作为脂溶性活性成分缓释及肠道靶向输送系统的潜力。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豆渣不仅是一种研发高效且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极佳原料,而且也是一种研发健康功能性食品的潜在原料。相关发现对于豆渣的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张志[5](2021)在《固体酸催化生物质糖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石资源濒临枯竭,开发可再生资源取代化石能源已迫在眉睫。将生物质糠醇,葡萄糖和纤维素作为原料,经酸催化醇解反应制备得到的乙酰丙酸乙酯,是燃料混合化学品的重要组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不同原料的特性,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固体酸催化剂,分别催化糠醇,葡萄糖和纤维素合成乙酰丙酸乙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后硫酸铵浸渍技术于不同煅烧温度下(400–900°C)制备了一系列有序介孔SO42-/Al2O3(OMSAs)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通过XRD、TEM、N2-BET、NH3-TPD和Py-IR等技术表征了不同煅烧温度OMSAs的结构和表面酸性。结果表明,OMSAs样品具有二维六方结构,表面出现超酸位点,以L酸为主,且煅烧温度为600°C的OMSAs(OMSA-600)样品具有较高的酸量以及较强的L酸中心。在催化糠醇合成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中,OMSA-600的催化活性最好,在200°C下反应3 h,乙酰丙酸乙酯最高收率为80.6%,且该催化剂经4次重复使用后,其活性有轻微衰减,乙酰丙酸乙酯收率为71.2%。2.以含锆的MOFs(UiO-66)为锆源,涂以异丙醇铝,经沉淀浸渍法得到不同硫酸铵浸渍浓度的双金属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 O2@Al2O3。通过XRD、SEM、TEM、N2-BET、NH3-TPD和Py-IR等技术表征了SO42-/Zr O2@Al2O3的结构和表面酸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八面体结构,存在超酸位点,同时具有L酸和B酸位点。在催化葡萄糖合成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中,SO42-/Zr O2@Al2O3-3M的催化活性最好,在最优条件(200°C,5 h)下得到乙酰丙酸乙酯收率为37.5 mol%,该催化剂经4次重复使用后,其活性有轻微衰减,乙酰丙酸乙酯收率为28.8 mol%。3.以异丙醇铝为铝源,KCC-1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Si/Al摩尔比(5和30)的纤维状纳米KCC-1/Al。再以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硅烷偶联剂,经过涂层后接枝法得到双酸位固体酸KCC-1/Al-SO3H。通过XRD、FESEM、TEM、N2-BET、NH3-TPD和Py-IR等技术表征了KCC-1/Al-SO3H的结构和表面酸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纤维球状结构,同时具有L酸和B酸位点。在催化纤维素合成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中,5KCC-1/Al-SO3H的催化活性最好,在最佳反应条件下(200°C,6 h),纤维素的转化率为95.5%,乙酰丙酸乙酯收率为28.8 mol%。重复使用实验显示5KCC-1/Al-SO3H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使用,得到的乙酰丙酸乙酯收率降低较明显,为20.4 mol%。
徐瑞晗[6](2020)在《锰氧化物晶型转化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生物质转化生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已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木质素磺酸盐含有大量芳香烃结构,但由于其化学结构复杂且稳定,不易高效的转化和利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木质素磺酸盐进行水热解聚,获得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本论文采用两性金属氧化物Mn O2作为催化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不同晶型(α、δ、β、ε)微纳米尺度的二氧化锰。研究晶型转变影响因素如:水热温度、水热时间、n(Mn2+)/n(Mn O4-)、阴离子、溶剂、p H值和引入添加剂等条件对二氧化锰的晶型进行调控。通过XRD、SEM、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氧化物的晶型和形貌。选取木质素磺酸钙为目标解聚物,考察水热解聚条件(水热温度、水热时间、m(Mn O2)/m(CLS)比值)和二氧化锰的晶型对木质素磺酸钙解聚的效果。通过GC-MS、FT-IR和XPS等表征手段分析水热解聚后固相残渣和液相产物分布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水热制备条件对二氧化锰的晶型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在100-140℃区间内为α型稳定相,在160-180℃区间内为β型稳定相;水热时间对二氧化锰的晶型无太大影响,与晶粒的尺寸有关;随着n(Mn2+)/n(Mn O4-)的值增大,产物的晶型由α型趋向于β型;Cl-和NO3-对晶型无太大影响,而CO32-和CH3COO-影响晶型结构,氧化物分别为δ型和α型;反应溶剂中添加小分子醇(如:乙醇、乙二醇),使得样品由Mn O2→Mn OOH;p H值在酸性条件下适宜Mn O2的合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无定形Mn O2。(2)在相同水热条件的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如:空间位阻剂、盐、小分子有机物等影响氧化物的晶型、晶粒尺寸和形貌生长。在空间位阻剂中,对产物尺寸作用影响次序依次为:SDBS>CTAB>BS-12>TWEEN-20;在不同盐中,对产物尺寸作用影响次序依次为:Na Cl>Na Br>NH4Cl>KCl>CH3COONa;在不同小分子有机物中,对产物尺寸作用影响次序依次为:EDTA>尿素>酒石酸>草酸>葡萄糖>柠檬酸。(3)不同晶型(α、δ、β、ε)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240℃、4 h和乙醇/水(65 vol.%乙醇)共溶剂中,木质素磺酸盐解聚转化率可达82-85%,ε-Mn O2的解聚率为84.55%。液相产物中主要含有酚类、酯类、醇类等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其中酚类化合物的选择性最高,高达77.78%。通过液相产物分布研究,在水热解聚中可能发生的反应途径,主要包括脱烷基、脱羧基和脱甲氧基等反应。
雍学勇[7](2020)在《生物基小分子构筑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是指以天然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制备的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高分子领域对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因此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备受人们关注。目前,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是指由加工、改性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木质素等获得的高分子材料;而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则是指通过生物质小分子单体的聚合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储量丰富,但性能受来源影响较大,且结构复杂,不利于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与天然高分子相比,生物质小分子单体来源广泛,品种多样,性能稳定,可设计性强,可作为不可再生化石资源的天然替代品。本文从生物基小分子出发,通过沉淀聚合、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形貌与功能的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合物微球、聚合物空心粒子和多孔块体材料。特殊形貌的构筑实现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形貌功能化,可以提升材料应用潜力,拓宽材料应用范围;特殊功能则赋予生物基高分子材料高附加值,实现绿色与经济的双赢。本文工作不仅丰富了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方法,还为其新应用领域的开发提供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β-甲基苯乙烯类生物基单体茴香烯为原料,通过沉淀聚合制备生物基耐高温共聚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对微球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改变良溶剂/不良溶剂比例、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比例等实验条件系统的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微球形貌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通过对成球过程中共聚物分子量和微球形貌的跟踪表征,提出可能的成球机理,为后续相关实验提供理论基础。利用红外、核磁等表征手段验证组成微球的聚合物的化学组份和比例,证明该聚合物为交替共聚物。利用DSC与TGA验证共聚物微球的热稳定性,证明该微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2、利用上一章建立的β-甲基苯乙烯类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以β-甲基苯乙烯类生物基单体异丁香酚甲醚为原料,通过沉淀聚合制备异丁香酚甲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表征产物微观形貌,并通过改变良溶剂/不良溶剂比例、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系统的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异丁香酚甲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成功制备交联微球。随后对交联微球中的酸酐基团进行水解,获得富含羧酸基团的水解微球。以Cu(Ⅱ)作为重金属离子代表,考察了水解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水解微球对Cu(Ⅱ)的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最大吸附量可达300 mg/g,表明其作为绿色吸附剂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3、以生物基单体阿魏酸为原料制备生物基交联剂4VGMA,并将其与马来酸酐共聚,通过硬模板法制备生物基聚合物空心粒子BHPs。随后将该空心粒子依次与乙二胺和盐酸反应,实现对空心粒子的化学改性,成功制备同时具有羧酸基团和铵离子基团的空心粒子BHP-NH3+。通过扫描电镜表征粒子形貌;通过透射电镜表征空心结构;通过BET表征多孔结构;通过红外、XPS和元素分析对空心粒子的改性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表征。根据计算结果,BHP-NH3+中铵离子含量可达3.1 mmol/g。随后以甲基橙作为阴离子染料代表,亚甲蓝为阳离子染料代表,验证BHP-NH3+对离子型有机染料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及机理,结果证明BHP-NH3+可以选择性吸附阴离子染料甲基橙,实验最大吸附量为952 mg/g,选择性吸附机理为静电作用。解吸附实验表明可以仅通过调节解吸液pH实现被吸附染料的完全解吸附;循环使用实验表明该粒子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4、以由生物基单体茴香烯和马来酸酐组成的聚合物空心粒子HPPs为模板,利用酸酐基团的高反应活性,将空心粒子与炔丙胺反应,成功制备了同时含有羧酸基团和可聚合炔基的空心粒子M-HPPs。随后将具有可聚合炔基的空心粒子与手性取代炔单体共聚,制备表面接枝螺旋取代聚炔的空心粒子。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证明接枝后的空性粒子具有显着的光学活性。光学活性空心粒子对喹啉类手性药物的吸附过程具有选择性,该选择性由光学活性空心粒子与手性药物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立构选择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提供。5、利用丙烯酸羟乙酯引发生物基单体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含有可聚双键的手性螺旋聚乳酸,并将其作为大分子单体与其它烯类单体共聚,通过高内相乳液(HIPE)聚合法制备聚乳酸基手性多孔块体材料。通过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表征多孔块体材料的光学活性;通过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定性、定量表征多孔块体材料孔结构。细胞毒性实验表明聚乳酸手性会对细胞生长产生影响。手性药物释放实验表明仅有由左旋聚乳酸(PLLA)构筑的手性多孔材料对手性药物具有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能力。
陈劲然[8](2020)在《超声波对黄大茶多糖的提取率、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茶叶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饮食历史。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是茶叶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之一,研究发现茶多糖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对健康十分有益。提取茶多糖的常用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热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而提取方法会影响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本论文以黄大茶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设计对黄大茶多糖(Large Yellow Tea,YTPS)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黄大茶多糖的结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1)在单因素对黄大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基础上,以提高黄大茶多糖提取率为目标,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立黄大茶多糖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5min,超声功率500W,料液比1:35。此时黄大茶多糖提取率为6.23%,与热水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提取黄大茶多糖提取率提高了50.43%。2)紫外和红外分析表明,超声处理会导致黄大茶多糖(YTPS)部分降解,但不会改变其一级结构。圆二色谱(C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进一步证实,超声处理会破坏多糖分子链并改变其表面形态。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超声可以明显增强YTPS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在所有样品中YTPS-7U表现出最强的自由基清除活,YTPS-7U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06±0.02 mg/m L,0.35±0.02 mg/m L和0.07±0.004 mg/m L。3)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仿生系统,对超声波辅助浸提YTPS-U和热水浸提YTPS两种方式提取的黄大茶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多糖均调节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与短链脂肪酸的产生;YTPS-U产生了更多双歧杆菌,且更能抑制厚壁菌门的增殖。结论:超声提取可以提高多糖提取率,改变多糖的结构,有助于增强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同时使发酵液中产生了更多的有益菌,可以更好地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结构。
朱林伟[9](2020)在《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调控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碳酸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尺寸效应、表面效应、晶核作用和界面效应等诸多特性。采用纳米碳酸钙对具有独特三维网络结构的环保型钙基地聚合物进行改性,进一步提升其力学性能,以期更好地应用于道路与建筑工程领域。本文通过改变纳米碳酸钙的混合方式、含量和分散时长等方式实现改性钙基地聚合物制备过程的调控,通过分析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工作性能、抗压力学性能、劈裂抗拉力学性能和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纳米碳酸钙的微观作用机制,最终得出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最佳配合比和制备工艺。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纳米碳酸钙作为掺和料能有效改善钙基地聚合物净浆的流动性,在掺量为4%时效果最显着,但作为添加物时对钙基地聚合物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纳米碳酸钙还能够减少钙基地聚合物的凝结时间,与基准组的凝结时间相比,纳米碳酸钙掺和量为6%时终凝时间减少39min,纳米碳酸钙添加量为4%时终凝时间减少55min。(2)纳米碳酸钙能提高钙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且在添加量为2%时效果最佳,其28d抗压强度较未添加纳米碳酸钙的试样高20%,在掺和量为2%时试样28d抗压强度比未掺纳米碳酸钙的试样高18%。经超声分散30min后,纳米碳酸钙用量明显减少,其中最佳掺和量由2%改变为1.5%,试样养护28d的抗压强度为60MPa;最佳添加量由2%改变为1%,对应试样28d抗压强度为63MPa。结合微观分析可知,纳米碳酸钙显着的填充效应能够增加材料的致密性,此外,纳米碳酸钙能够加速钙基地聚合物的聚合反应,促进无定型凝胶产物的生成,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3)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有提升作用,其添加量为1%时效果最佳,试样28d抗拉强度达5.2MPa,抗弯强度达6.78MPa。改性后的试样抗拉和抗弯强度的增长主要集中在0~7d,拟合后两种强度与养护龄期的关系满足对数函数关系。微观分析发现适量的纳米碳酸钙能增强凝胶间的联结程度,但含量过高时具有抑制作用且试样容易产生裂缝。添加量为1%时,试样拉压比最大;添加量为0.5%时,试样压折比最小。综合考虑纳米碳酸钙的最佳混合方式为经分散30min后,直接添加到钙基地聚合物中,且最佳添量为1%。
陈璐蓓[10](2020)在《污泥预处理对微塑料提取及理化特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表明污水处理厂是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在此过程中污水中大部分微塑料会截留在污泥中,导致污泥含有高浓度微塑料。与此同时,研究表明经过污泥处理后微塑料表面特性会发生显着变化,表现为破碎、溶融、颗粒粒径减小等现象。与原始微塑料相比,污泥中高度磨损老化的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等的载体效应可能增强,进而增加后续污泥土地利用的潜在生态风险。目前,酸、碱等预处理手段常用于改善微塑料提取及分析,然而关于污泥预处理对污泥微塑料提取及其理化特性影响尚不清晰。本论文首先探讨了化学预处理对污泥微塑料的影响,验证了五种固相介质污水污泥、牛粪、土壤、沉积物和二氧化硅中微塑料的提取率,分析了限制污泥中微塑料提取的原因,同时探究了酸、碱、氧化共计九种化学预处理对污泥中微塑料提取效率的改善作用;其次利用各种表征手段如FTIR、SEM、质量损失和微塑料对Cd的吸附能力等评估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六种微塑料对九种化学预处理的响应情况进行PCA分析及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污泥水热过程微塑料的转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水热处理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浓度对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同水热条件下,纯水及污泥介质中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差异;最后探究污泥蛋白质、多糖、二氧化硅等有机和无机组分对微塑料水热的影响,以揭示污泥介质对微塑料促解聚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其他固相基质牛粪、土壤、沉积物、二氧化硅相比,污水污泥中微塑料的提取效率最低,特别是PET塑料纤维。可能的原因是污泥絮状物中胞外聚合物EPS通过阻止微塑料的上浮而对微塑料的提取产生了负面影响。30%H2O2和Fenton等化学预处理可以通过破坏污泥絮凝结构使得有机物适度释放以改善污泥中微塑料的提取。高浓度的酸和碱预处理会导致污泥中有机物过度溶解,从而降低微塑料提取效率。污泥有机物溶解量和微塑料提取率的关系曲线表明污泥有机物的分解程度对于微塑料提取效率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2)预处理会影响微塑料的表面特性,例如大小、表面形貌和吸附潜力,尤其是碱性预处理。与其他预处理相比,H2O2和Fenton预处理对微塑料理化特性影响较小。将预处理分为四个主要类别:P1类(碱预处理)、P2类(高浓度酸预处理)、P3类(低浓度酸预处理)和P4类(氧化预处理)。PCA结果表明,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影响遵循递减顺序:类别P1>类别P2>类别P3>类别P4。将六种微塑料分为三个主要类别,类别M1(PET、PA和PMMA)、类别M2(PS)和类别M3(PE和PP)。微塑料对化学预处理的抵抗力呈如下递增顺序:类别M1<类别M2<类别M3。与仅由碳原子构成的PE、PP和PS相比,主链中带有杂原子的PET和PA更容易受到化学预处理的影响。(3)不同水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会对微塑料理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水热温度的上升、反应时间的增加,微塑料水解程度逐渐加剧,在220℃、5h反应条件下,水热过程被认为基本趋于完全。低微塑料浓度有利于促进微塑料的水解。相同水热条件下,微塑料分解程度呈如下递减顺序:PET>PS≈PE。与主链仅含有碳原子的PE、PS相比,聚酯类高分子PET含有大量酯键易被活化发生断裂。在相同水热条件下,污泥促进了微塑料的水解。与纯水体系中微塑料相比,污泥微塑料尺寸变小且表面更加破碎、粗糙,同时水热后液相产物释放的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4)在不同水热介质中,微塑料水解程度呈如下递减顺序:污泥>蛋白质>多糖>二氧化硅≈水。结果表明污泥体系促进了微塑料的水解,其中污泥中蛋白质组分起到促进作用,而污泥中多糖组分起抑制作用,二氧化硅对污泥微塑料的水解影响不大。可能的原因是蛋白质水解速率较快,肽键断裂形成的氨基和羧基官能团易与微塑料表面官能团结合促进分解。多糖在水解后期易发生基团重组形成稳定芳构化物质从而阻碍了微塑料的水解。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稳定水热后不发生变化,故对微塑料水解影响甚微。综上所述,酸碱预处理对微塑料的提取及理化特性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氧化预处理改善微塑料提取率的同时对微塑料理化特性影响较小。水热预处理会对污泥微塑料理化特性产生影响,其中污泥中蛋白质组分促进了微塑料的解聚。因此,在微塑料分析中应使用适当的预处理方法以避免微塑料含量的低估或对微塑料真实理化性质造成改变。微塑料在污泥处理环节理化特性有所改变,在后续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需引起关注。
二、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檗资源的植物化学组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精油 |
1.2.3 种子油 |
1.2.4 其他组分 |
1.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1 酶辅助提取法 |
1.3.2 索氏提取方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
1.4 精油的获得方法 |
1.4.1 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4.3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4 无溶剂微波辅助蒸馏方法 |
1.4.5 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5 种子油的提取方法 |
1.5.1 索氏提取方法 |
1.5.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5.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5.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5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 |
1.6 植物细胞壁组分的研究进展 |
1.6.1 植物细胞壁组分分离方法 |
1.6.2 纤维素的应用 |
1.6.3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6.4 木质素的应用 |
1.7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研究进展 |
1.8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意义 |
2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促进植物组分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组分分离及细胞壁组成分析 |
2.3.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的测定 |
2.3.3 动态流变学性能的测定 |
2.3.4 方法验证 |
2.3.5 表征方法及机理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影响植物组分分离的因素分析 |
2.4.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分析结果 |
2.4.3 黏度测定结果及动态流变学分析 |
2.4.4 方法验证结果 |
2.4.5 FT-IR光谱结果分析 |
2.4.6 再生材料的~(13)C NMR分析 |
2.4.7 XRD结果分析 |
2.4.8 不同物料的微观形态比较 |
2.4.9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溶解植物材料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生物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2 生物碱组分的定量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单因素优化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4 生物碱分离条件优化设计 |
3.3.5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3.3.6 方法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物碱组分鉴定及定量分析 |
3.4.2 分离生物碱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组成分析 |
3.4.3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因素分析 |
3.4.4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3.4.5 BBD优化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分析 |
3.4.6 验证实验 |
3.4.7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3.4.8 方法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同时分离黄檗精油和种子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同时分离 |
4.3.2 单因素优化精油和种子油分离条件 |
4.3.3 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优化设计 |
4.3.4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4.3.5 精油和种子油的组分分析 |
4.3.6 种子油物化性质的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
4.4.2 影响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4.4.3 BBD优化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 |
4.4.4 验证实验 |
4.4.5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4.4.6 精油和种子油组成成分分析 |
4.4.7 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细胞壁组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材料的溶解及细胞壁组分的再生分离 |
5.3.2 细胞壁组分标准参照物的制备 |
5.3.3 再生组分的鉴别 |
5.3.4 再生材料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再生分离结果分析 |
5.4.2 再生分离材料的鉴定 |
5.4.3 XRD结果分析 |
5.4.4 SEM结果分析 |
5.4.5 TG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变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6.3.2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
6.3.3 导电性能测定 |
6.3.4 力学性能测定 |
6.3.5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6.3.6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材料电导率的结果分析 |
6.4.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分析 |
6.4.3 SEM结果分析 |
6.4.4 XRD结果分析 |
6.4.5 FT-IR结果分析 |
6.4.6 XPS结果分析 |
6.4.7 TGA结果分析 |
6.4.8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药品 |
7.2.3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再生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3.2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3.3 糠醛制备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7.3.4 Arrhenius方程的建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4.2 糠醛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 |
7.4.3 糠醛制备的溶剂体系组成分析 |
7.4.4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优化分析 |
7.4.5 验证实验 |
7.4.6 一阶动力学结果分析 |
7.4.7 反应活化能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 |
8.2.1 实验原料 |
8.2.2 实验药品 |
8.2.3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8.3.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3.3 防晒指数(SPF)测定 |
8.3.4 光催化活性测定 |
8.3.5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性能表征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紫外防护性能分析 |
8.4.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光催化活性分析 |
8.4.3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性能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PMS改性硅溶胶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改性硅溶胶 |
1.2.1 硅溶胶简介 |
1.2.2 硅溶胶的改性 |
1.2.3 硅氧烷偶联剂改性硅溶胶改性方法 |
1.3 硅溶胶-丙烯酸杂化乳液 |
1.3.1 硅溶胶-丙烯酸杂化乳液简介 |
1.3.2 硅溶胶-丙烯酸杂化乳液制备方法 |
1.3.3 硅溶胶及硅溶胶-丙烯酸杂化乳液的涂料应用 |
1.4 影响涂料施工的因素 |
1.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与创新性 |
第二章 甲基硅酸钾(PMS)改性硅溶胶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设备 |
2.2.2 PMS改性硅溶胶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PMS改性硅溶胶性能测试 |
2.3.2 PMS改性硅溶胶结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粒径分析 |
2.4.2 PMS改性硅溶胶温度的确定 |
2.4.3 PMS改性剂用量对对溶胶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 |
2.4.4 TEM测试 |
2.4.5 改性温度对PMS-Si涂层疏水效果的影响 |
2.4.6 PMS用量对改性硅溶胶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 |
2.4.7 PMS-Si贮存稳定性研究 |
2.4.8 PMS-Si涂膜SEM-EDX分析 |
2.4.9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11 X射线衍射光谱仪(XRD)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MS改性硅溶胶基无机涂料的制备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涂层样板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无机涂料施工性能测试 |
3.3.2 无机涂料涂膜性能测试 |
3.3.3 微观形貌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涂层施工性能测试 |
3.4.2 无机涂料机械性能测试 |
3.4.3 无机涂料疏水、耐水性能测试 |
3.4.4 无机涂料耐酸、碱性能测试 |
3.4.5 无机涂料耐冲刷性能测试 |
3.4.6 无机涂料微观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MS改性硅溶胶-丙烯酸杂化乳液的制备与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2 PMS-Si-SAE杂化乳液和涂膜制备 |
4.3 表征与测试 |
4.3.1 PMS-Si-SAE杂化乳液性能测试 |
4.3.2 PMS-Si-SAE杂化乳液涂层性能测试 |
4.3.3 无机底漆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PMS-Si-SAE杂化乳液外观及黏度测试 |
4.4.2 PMS-Si-SAE杂化乳液粒径测试 |
4.4.3 PMS-Si-SAE杂化乳液稀释稳定性测试 |
4.4.4 PMS-Si-SAE杂化乳液冻融循环测试 |
4.4.5 PMS-Si-SAE杂化乳液贮存稳定性测试 |
4.4.6 PMS-Si-SAE杂化涂膜表观形貌和抗裂性能 |
4.4.7 PMS-Si-SAE杂化涂膜热稳定性测试 |
4.4.8 PMS-Si-SAE杂化涂膜机械性能测试 |
4.4.9 硅丙乳液对杂化漆膜疏水性能的影响 |
4.4.10 硅丙乳液用量对PMS-Si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 |
4.4.11 施工过程分析 |
4.4.12 PMS和硅丙乳液用量底漆对涂料力学性能影响 |
4.4.13 市场在售竞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对Pb(Ⅱ)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质聚合物 |
1.1.1 地质聚合物的概念及背景 |
1.1.2 地质聚合物的结构及反应机理 |
1.1.3 地质聚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
1.2 微球 |
1.2.1 微球的概念 |
1.2.2 微球的制备方法 |
1.2.3 微球的应用 |
1.3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化学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及实验流程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矿渣 |
2.1.2 碱性激发剂 |
2.1.3 硅油 |
2.1.4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4 实验流程与制备机理 |
2.4.1 实验流程 |
2.4.2 制备机理 |
第三章 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可控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水玻璃激发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3.1.2 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球形度控制研究 |
3.1.3 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粒径控制研究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连续相对SGMs球形度的影响 |
3.2.2 二甲基硅油温度对SGMs球形度的影响 |
3.2.3 反应容器对SGMs球形度的影响 |
3.2.4 养护条件对SGMs球形度的影响 |
3.2.5 二甲基硅油温度对SGMs粒径的影响 |
3.2.6 矿渣粒径对SGMs粒径的影响 |
3.2.7 分散机转速对SGMs粒径的影响 |
3.2.8 二甲基硅油粘度对SGMs粒径的影响 |
3.2.9 SGMs的XRD分析 |
3.2.10 SGMs的BET和孔径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对Pb(Ⅱ)吸附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SGMs的洗碱方式 |
4.1.2 SGMs与溶液不同接触时间对Pb(Ⅱ)吸附的影响 |
4.1.3 不同粒径SGMs对Pb(Ⅱ)的吸附影响 |
4.1.4 SGMs对Pb(Ⅱ)的动态吸附实验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SGMs洗碱方式的对比分析 |
4.2.2 SGMs与溶液不同接触时间对Pb(Ⅱ)吸附的影响 |
4.2.3 不同粒径SGMs对Pb(Ⅱ)的吸附的影响 |
4.2.4 SGMs对Pb(Ⅱ)的动态吸附实验 |
4.2.5 SGMs对Pb(Ⅱ)吸附的其他表征分析 |
4.2.6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豆渣的化学组成、健康效应及开发利用现状 |
1.2.1 豆渣的化学组成 |
1.2.2 豆渣的健康效应 |
1.2.3 豆渣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4 豆渣纤维素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 |
1.3 纳米技术为豆渣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重要途径 |
1.3.1 食品纳米技术概述 |
1.3.2 纳米结构食品成分的制备方法 |
1.3.3 纳米技术在果蔬加工副产物利用中的研究现状 |
1.4 纳米化的豆渣制品在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 |
1.5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研发现状 |
1.5.1 皮克林乳液概述 |
1.5.2 食品级皮克林稳定剂的种类 |
1.5.3 单一组分和人工复合稳定剂的局限性 |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球磨处理对豆渣功能特性及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豆渣的制备 |
2.3.2 湿法球磨处理豆渣 |
2.3.3 球磨豆渣的基本性质表征 |
2.3.4 球磨豆渣的理化和功能性质表征 |
2.3.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3.7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球磨豆渣的化学组成 |
2.4.2 球磨豆渣的胶体稳定性和颗粒粒径 |
2.4.3 球磨豆渣的理化性质 |
2.4.4 球磨豆渣的功能特性 |
2.4.5 球磨豆渣的胆固醇结合能力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球磨豆渣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豆渣的制备 |
3.3.2 球磨豆渣颗粒的制备 |
3.3.3 乳液的制备 |
3.3.4 乳液的性质表征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化效率 |
3.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3.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3.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3.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球磨法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及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4.3.2 湿法球磨制备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 |
4.3.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基本性质表征 |
4.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 |
4.3.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表征 |
4.3.6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3.7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
4.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中纤维素的结构特征 |
4.4.3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质 |
4.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表面性质 |
4.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乳化性质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声法制备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及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制备 |
5.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5.3.3 豆渣不溶性多糖及其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表征 |
5.3.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3.5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处理对豆渣不溶性多糖粒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
5.4.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面性质和胶体稳定性 |
5.4.3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结构特征 |
5.4.4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表观粘度 |
5.4.5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界面吸附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乳化性质及相关皮克林乳液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6.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6.3.3 乳液的制备 |
6.3.4 乳液的表征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乳化效率 |
6.4.2 乳液中油滴的絮凝状态 |
6.4.3 乳液的脂肪上浮稳定性 |
6.4.4 乳液的凝聚稳定性 |
6.4.5 乳液的流变性质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稳定的皮克林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材料 |
7.2.2 主要试剂 |
7.2.3 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豆渣不溶性多糖的提取 |
7.3.2 豆渣不溶性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 |
7.3.3 乳液或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制备 |
7.3.4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基本性质表征 |
7.3.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 |
7.3.6 数据统计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形成 |
7.4.2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性质特征 |
7.4.3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7.4.4 高内相乳液凝胶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7.4.5 高内相乳液凝胶的油脂氧化稳定性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及其包埋缓释特性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8.2.1 实验材料 |
8.2.2 主要试剂 |
8.2.3 仪器设备 |
8.3 实验方法 |
8.3.1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 |
8.3.2 皮克林乳液的制备 |
8.3.3 皮克林乳液的基本性质表征 |
8.3.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相对界面吸附量和界面覆盖率 |
8.3.5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3.6 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能力评价 |
8.3.7 数据统计分析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乳化能量输入对皮克林乳液的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2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浓度和油相比例对皮克林乳液性质的影响 |
8.4.3 pH值和离子强度对皮克林乳液形成及性质的影响 |
8.4.4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包埋稳定性 |
8.4.5 豆渣全纤维素纳米纤维稳定的皮克林乳液对β-胡萝卜素的缓释输送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固体酸催化生物质糖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乙酰丙酸乙酯的性质及应用 |
1.3 乙酰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
1.4 制备乙酰丙酸乙酯酸催化剂的选择 |
1.5 课题选择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序介孔SO_4~(2-)/Al_2O_3催化糠醇制备乙酰丙酸乙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SO_4~(2-)/ZrO_2@Al_2O_3催化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乙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磺酸改性纤维状介孔氧化硅铝催化纤维素制备乙酰丙酸乙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锰氧化物晶型转化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锰氧化物概述 |
1.2 MnO_2晶体结构及其特点 |
1.3 MnO_2的合成方法 |
1.3.1 化学沉淀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水热合成法 |
1.3.4 微乳液法 |
1.3.5 固相合成法 |
1.4 MnO_2的结晶过程及影响因素 |
1.5 MnO_2应用领域 |
1.5.1 金属离子吸附 |
1.5.2 污染物催化氧化 |
1.5.3 电化学材料 |
1.6 木质素概述 |
1.6.1 木质素结构特点 |
1.6.2 木质素转化利用的方法 |
1.7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7.1 课题背景 |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MnO_2的制备方法 |
2.2.1水热法合成MnO_2 |
2.2.2引入添加剂制备MnO_2 |
2.3 MnO_2催化性能评价方法 |
2.3.1 MnO_2水热解聚木质素磺酸钙 |
2.3.2 解聚转化率和液体产率的计算方法 |
2.4 分析与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4.5 热重(TG) |
2.4.6 比表面积测定仪(BET) |
2.4.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三章 不同晶型MnO_2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水热合成条件优化 |
3.2.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3.2.2 水热合成时间的影响 |
3.2.3 n(Mn~(2+))/n(MnO_4~-)的影响 |
3.2.4 不同阴离子的影响 |
3.2.5 溶剂的影响 |
3.2.6 体系pH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O_2水热合成过程调控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空间位阻剂的调控作用 |
4.2.1 空间位阻剂引入方式的影响 |
4.2.2 空间位阻剂种类的影响 |
4.2.3 空间位阻调控机理 |
4.3 体系中引入盐的作用 |
4.3.1 不同种类的盐对二氧化锰晶型及形貌的影响 |
4.3.2 反应体系中盐的调控机制 |
4.4 其他添加剂对二氧化锰晶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磺酸盐催化解聚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木质素磺酸钙物性分析 |
5.3 木质素磺酸钙催化解聚工艺参数优化 |
5.3.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5.3.2 水热时间的影响 |
5.3.3 m(MnO_2)/m(CLS)的影响 |
5.4 MnO_2晶型的影响 |
5.4.1 不同晶型MnO_2的BET和 XPS分析 |
5.4.2 不同晶型MnO_2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5.4.3 固相残渣分析 |
5.4.4 液相产物组成分析 |
5.5 反应前后氧化物的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生物基小分子构筑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
1.1.1 引言 |
1.1.2 β-甲基苯乙烯类高分子材料 |
1.1.3 木质素衍生小分子类高分子材料 |
1.1.4 聚乳酸 |
1.2 聚合物微纳粒子研究进展 |
1.2.1 引言 |
1.2.2 聚合物微纳粒子的制备方法 |
1.2.3 聚合物微纳粒子的应用 |
1.3 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
1.3.1 引言 |
1.3.2 对映体选择性相互作用策略 |
1.3.3 分子印迹策略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沉淀聚合法制备生物质茴香烯基耐高温共聚物微球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仪器 |
2.2.2 茴香烯基耐高温共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溶剂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 |
2.3.2 共聚物微球的红外表征 |
2.3.3 引发剂浓度对共聚物微球的影响 |
2.3.4 共聚单体比例对共聚物微球的影响 |
2.3.5 共聚物微球的生长过程和机理 |
2.3.6 共聚物微球的热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沉淀聚合构筑生物质异丁香酚甲醚基共聚物微球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仪器 |
3.2.2 poly(MeIE-co-MAH)微球的制备 |
3.2.3 水解微球的制备 |
3.2.4 水解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剂对poly(MeIE-co-MAH)微球的影响 |
3.3.2 引发剂浓度对poly(MeIE-co-MAH)微球的影响 |
3.3.3 共聚单体比例对poly(MeIE-co-MAH)微球的影响 |
3.3.4 poly(MeIE-co-MAH)微球的生长过程 |
3.3.5 poly(MeIE-co-MAH)微球热性能表征 |
3.3.6 交联与水解poly(MeIE-co-MAH)微球的制备 |
3.3.7 水解poly(MeIE-co-MAH)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质阿魏酸基聚合物空心粒子的制备及阴离子染料选择性吸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仪器 |
4.2.2 4-乙烯基愈创木酚(4VG)的合成 |
4.2.3 甲基丙烯酸乙烯基愈创木酚酯(4VGMA)的合成 |
4.2.4 PMV模板的制备 |
4.2.5 核壳粒子的合成 |
4.2.6 生物基聚合物空心粒子(BHPs)的制备 |
4.2.7 BHP-NH_3~+的制备 |
4.2.8 BHP-NH_3~+对染料的吸附实验 |
4.2.9 染料的解吸附实验及BHP-NH_3~+的循环使用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4VG及4VGMA的合成 |
4.3.2 生物基空心粒子的制备、改性及表征 |
4.3.3 BHP-NH_3~+的吸附选择性 |
4.3.4 BHP-NH_3~+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及其拟合 |
4.3.5 BHP-NH_3~+对甲基橙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其拟合 |
4.3.6 pH的影响 |
4.3.7 BHP-NH_3~+的循环使用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接枝有螺旋取代聚炔的生物基聚合物空心粒子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吸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仪器 |
5.2.2 M-HPPs的制备 |
5.2.3 HPPs/Poly1的制备 |
5.2.4 喹啉类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吸附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PPs/Poly1的制备及形貌表征 |
5.3.2 HPPs/Poly1的结构表征 |
5.3.3 HPPs/Poly1的光学活性表征 |
5.3.4 喹啉类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吸附表征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聚乳酸基手性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及仪器 |
6.2.2 大分子单体聚乳酸(M-PLAs)的制备 |
6.2.3 聚乳酸基多孔材料(PLAs-based polyHIPE)的制备 |
6.2.4 聚乳酸基多孔材料(PLAs-based polyHIPE)毒性检测 |
6.2.5 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大分子单体聚乳酸(M-PLAs)的表征 |
6.3.2 聚乳酸基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6.3.3 多孔材料的细胞毒性 |
6.3.4 多孔材料的对映体选择性释放能力 |
6.3.5 多孔材料的循环使用性能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超声波对黄大茶多糖的提取率、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黄大茶粗多糖的提取 |
2.4.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4.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 |
2.4.4 多糖分级提取与超声处理 |
2.4.5 黄大茶多糖理化性质及结构检测 |
2.4.6 黄大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7 黄大茶多糖酵解代谢产物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热水浸提法对黄大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 超声时间对黄大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3 超声功率对黄大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4 提取液料比对黄大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5 响应面法优化黄大茶多糖提取条件 |
3.5.1 拟合回归方程的建立 |
3.5.2 响应面分析 |
3.5.3 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
3.6 黄大茶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 |
3.6.1 黄大茶多糖的单糖组成 |
3.6.2 黄大茶多糖中性糖含量的测定 |
3.6.3 黄大茶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6.4 黄大茶多糖中多酚含量的测定 |
3.6.5 黄大茶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3.6.6 黄大茶多糖物理化学性质测定 |
3.6.7 紫外光谱分析 |
3.6.8 红外光谱分析 |
3.6.9 圆二色谱分析 |
3.6.10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 |
3.6.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
3.7 黄大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3.7.1 黄大茶多糖清除DPPH·活性 |
3.7.2 黄大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性 |
3.7.3 黄大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活性 |
3.8 黄大茶多糖酵解代谢特征研究 |
3.8.1 酵解产物中SCFAs的含量 |
3.8.2 发酵液菌群结构差异分析 |
3.8.3 黄大茶多糖发酵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调控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纳米碳酸钙改性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纳米碳酸钙改性水泥净浆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纳米碳酸钙改性混凝土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纳米碳酸钙改性地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原材料的选取 |
§2.1.1 偏高岭土 |
§2.1.2 硅酸盐水泥 |
§2.1.3 高炉矿渣粉 |
§2.1.4 碱性激发剂 |
§2.1.5 纳米碳酸钙 |
§2.2 制备工艺流程 |
§2.3 试验方法 |
§2.3.1 流动度测试 |
§2.3.2 凝结时间测试 |
§2.3.3 抗压强度测试 |
§2.3.4 劈裂抗拉强度测试 |
§2.3.5 抗弯强度测试 |
§2.3.6 微观电镜分析 |
第三章 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工作性能研究 |
§3.1 配合比设计 |
§3.2 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流动性的影响 |
§3.2.1 掺和方式下材料的流动性 |
§3.2.2 添加方式下材料的流动性 |
§3.3 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3.3.1 掺和方式下材料的凝结时间 |
§3.3.2 添加方式下材料的凝结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力学性能研究 |
§4.1 未分散的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抗压性能的影响 |
§4.1.1 配合比设计 |
§4.1.2 抗压强度分析 |
§4.1.3 弹性模量分析 |
§4.1.4 微观分析 |
§4.2 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处理 |
§4.2.1 分散浆液的配制与分散方式 |
§4.2.2 分散效果分析 |
§4.2.3 分散时长确定 |
§4.3 分散处理后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1 配合比设计 |
§4.3.2 材料抗压强度分析 |
§4.3.3 弹性模量分析 |
§4.3.4 微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抗拉弯性能研究 |
§5.1 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抗拉性能的影响 |
§5.1.1 劈裂抗拉强度分析 |
§5.1.2 劈裂抗拉强度与养护龄期的关系 |
§5.2 纳米碳酸钙对钙基地聚合物抗弯性能的影响 |
§5.2.1 抗弯强度分析 |
§5.2.2 抗弯强度与养护龄期的关系 |
§5.3 拉压比与压折比分析 |
§5.4 微观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情况 |
(10)污泥预处理对微塑料提取及理化特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微塑料概述 |
1.2.1 微塑料的来源与分布 |
1.2.2 微塑料的危害 |
1.2.3 微塑料的理化特性 |
1.2.4 微塑料分析方法 |
1.3 污泥微塑料赋存特征及与污泥处理工艺的相互作用 |
1.3.1 污泥微塑料的赋存特征 |
1.3.2 污泥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影响 |
1.3.3 微塑料对污泥处理工艺的影响 |
1.4 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影响 |
1.4.1 化学预处理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
1.4.2 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影响研究现状 |
1.5 水热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影响 |
1.5.1 水热处理技术概述 |
1.5.1.1 水热反应机制 |
1.5.1.2 水热工艺参数的影响 |
1.5.2 水热预处理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
1.5.3 水热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影响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装置 |
2.2 分析指标 |
2.2.1 样品理化特性分析 |
2.2.2 微塑料理化特性分析 |
2.3 化学预处理试验 |
2.3.1 微塑料提取 |
2.3.2 EPS的提取与分析 |
2.3.3 微塑料沉降模拟实验 |
2.3.4 预处理试验 |
2.3.5 统计分析 |
2.4 水热预处理试验 |
2.4.1 微塑料水热 |
2.4.2 污泥微塑料水热 |
2.4.3 污泥微塑料水热影响因素试验 |
2.4.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化学预处理对污泥微塑料提取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 化学预处理方案比选 |
3.2 化学预处理对污泥微塑料提取的影响 |
3.2.1 污泥微塑料提取及EPS的影响 |
3.2.2 预处理对微塑料提取及有机物溶解的影响 |
3.3 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影响 |
3.3.1 微塑料表面特性变化 |
3.3.2 微塑料吸附特性变化 |
3.4 研究展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热处理对污泥微塑料理化特性的影响 |
4.1 微塑料水热理化特性变化 |
4.1.1 液相产物分析 |
4.1.2 微塑料理化特性变化 |
4.2 污泥微塑料水热理化特性变化 |
4.2.1 液相产物分析 |
4.2.2 微塑料理化特性变化 |
4.3 污泥微塑料水热影响因素 |
4.3.1 液相产物分析 |
4.3.2 微塑料理化特性变化 |
4.4 研究展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成果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荣誉 |
致谢 |
四、超声波对沉淀二氧化硅的分散解聚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D]. 彭小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PMS改性硅溶胶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田振琨. 广西大学, 2020
- [3]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对Pb(Ⅱ)吸附性能研究[D]. 薛国辉. 广西大学, 2020(07)
- [4]豆渣转化为食品级高效皮克林稳定剂的途径及机理[D]. 杨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固体酸催化生物质糖制备乙酰丙酸乙酯的研究[D]. 张志.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6]锰氧化物晶型转化过程调控及其催化解聚木质素磺酸钙研究[D]. 徐瑞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7]生物基小分子构筑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D]. 雍学勇.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8]超声波对黄大茶多糖的提取率、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D]. 陈劲然.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纳米碳酸钙改性钙基地聚合物的调控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 朱林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污泥预处理对微塑料提取及理化特性影响研究[D]. 陈璐蓓. 上海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