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类病害的诊治措施

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类病害的诊治措施

一、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病诊断与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叶晶萍[1](2020)在《寻乌水流域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而南方红壤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大量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及其诱发的相关环境问题严重地阻碍了该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析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规律、机理,寻求防治途径和方法,是该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有助于控制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而流域是水土资源利用和物质迁移的自然空间综合体,是进行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响应研究的最佳单元。因此本文以南方红壤区寻乌水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流域1990—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演变以及水土流失特征等进行深入探究,分析该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探究该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带来的环境效应,从而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间内,寻乌水流域园地(增加41.33%)和林地(减少36.82%)面积占比变化幅度最大,耕地(减少6.26%)其次,水域(减少0.18%)变化幅度最小。研究时段内园地“涨势”和林地“落势”十分明显,建设用地增速相对较快,耕地和未利用地呈小幅下降趋势。寻乌水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着且处于单向转换的不平衡状态。(2)寻乌水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林地、园地和耕地为主。林地景观组分对流域的控制作用减弱,后期园地也成为了流域的优势景观组分。流域内各景观类型的团聚程度较高,研究期间内寻乌水流域的景观生态过程较活跃。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景观异质性增大,流域景观复杂性和变异性程度增加。寻乌水流域景观格局朝着低连通、破碎化、异质性高的方向演变。(3)寻乌水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径流深分别为1585.93mm、862.20mm,总体上都呈下降趋势,且径流深的下降趋势更为显着。利用突变检验结合降水—径流累积曲线分析,确定降水、径流突变点均为1997年,因此将流域研究时段划分为1980—1997年和1998—2016年两个时期。其中,1980—1997年作为基准期,1998—20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期。(4)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流域产流产沙进程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经验统计法计算,年尺度上,降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49.07%和-149.07%。降水是径流的主要来源,1998—2016年平均降水量相对于1980—1997年减少了3.91%,而平均径流深减少了5.66%,降水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较大,而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起到了增加径流的作用。季节尺度上,春、夏季降水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贡献率分别为64.73%和78.37%,而秋、冬季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力为土地利用变化,贡献率分别为105.33%和180.81%。这是由于雨季径流对当季降雨响应更为明显,而旱季,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则更为突出。同时2013—2016年的径流深—泥沙量的双累积曲线斜率相对于2009—2012年更高,即相同降水条件下,后一段时期产沙能力会更强,该时期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使得流域产沙量增加。(5)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典型对应分析法(CCA)分析景观格局与流域水土流失之间关系。类型水平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大小、形态、连通性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耕地的从生度(CLUMPY)、林地的斑块分维数变异系数(FRAC_CV)、园地和建设用地的斑块连接度(CONNECT)对产流影响较大,而耕地的景观形状指数(LSI)、林地的从生度(CLUMPY)、园地和建设用地的斑块面积(AREA_MN)和形状分布特征(LSI)等对泥沙输移影响更为显着。景观水平上,流域的平均斑块面积(AREA_MN)、斑块连接度(CONNECT)与径流呈正相关。与此同时,流域景观邻接度指数协方差(CONTIG_CV)、斑块密度(PD)和景观分割度(DIVISION)与产沙输沙呈现正相关。说明该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对水土流失影响显着,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大小、形态、连通性等方面。因此要想控制水土流失,可通过增强优势景观的控制作用、提高斑块均匀度、丰富景观类型、减少斑块之间的物理连接以及加强景观斑块的聚合度等优化土地利用格局的方式来实现。(6)通过遥感生态环境指数(RSEI)对寻乌水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现,寻乌水流域1995、2005和2015年RSEI均值分别为0.554、0.544和0.550,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说明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后得到改善。寻乌果业发展引起的园地快速扩张对林地的占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后期退果(耕)还林、保护生态林及植树造林等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因。

张斌斌[2](2020)在《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出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近年来,传染病疫情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势在必行,不仅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念,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本研究基于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以“传染病与防控”为主题,结合广州市东涌中学的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尝试开发出具有地区或学校特色的高中校本教材,以便于对学生进行传染病与防控知识的教育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对广州市东涌中学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涌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以及高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其次,根据选修模块的开设建议与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最终将校本教材的章节定为3章15节6活动。接着以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组建实验班,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实验班进行校本教材的教学。最后,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环节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检测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判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通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学习,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达到了以新课标为基准的课程目标要求,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其学业测试的平均分提高了13.45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了“防控并重”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应用生物学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在课程回访中,学生表明在学习完本教材后,他们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做好了个人的防疫工作,并向父母或身边的人宣传了新冠的危害性,教会他们应对新冠的方法,很好地保障了自身及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也为自己的行动而感到满足。此外,在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对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课程编制与组织的能力。

魏庆彬[3](2020)在《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雾霾污染是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的典型代表,很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造成雾霾污染的成因及规律。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PM10、PM2.5)是导致雾霾污染的原因之一,分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及扩散途径已经成为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在不同季节多次出现重度雾霾污染天气,黑龙江省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经常亮起“红灯”,省会城市哈尔滨在2013年和2014年PM10、PM2.5的月平均浓度多次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虽然最近几年黑龙江省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改善,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但是偶尔还会出现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气。为了探求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情况,本文收集了黑龙江省13个城市的六项标准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的自动监测数据,构建全局及局域模型来量化2015年1月~2018年12月黑龙江省内六项标准空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和O3)之间的时空关系。模型包括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OLS),线性混合模型(liner mixed models,LMM),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时间加权回归(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TWR)以及地理和时间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同时,为了解污染源对大气颗粒物(PM10、PM2.5)的贡献以及大气颗粒物的组分随季节变化,本文通过手工监测的方式获得了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针对黑龙江省内重污染天气相对较多的省会城市-哈尔滨,进行了 2014年的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分随季节变化及来源解析。因哈尔滨的冬季时间较长(10月下旬~4月上旬),本研究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划分为五个采样时期(春、夏、秋、初冬、深冬)。在各时期于哈尔滨市主城区的四个采样点位进行受体样品采集,不定期分别对土壤尘、扬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机动车尾气尘、生物质燃烧尘、餐饮油烟尘源进行源样品采集。受体和源样品分析的化学组分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对组分进行特征分析之后,根据获得的受体成分和污染源谱数据,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hemical mass balance,CMB)对不同季节和不同点位的大气颗粒物进行来源解析,最终得到污染源的分担率并对源解析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LMM和所有基于GWR的模型(包括GWR,TWR及GTWR)与OLS相比,模型拟合更有优势,有更高的模型R2和更理想的模型残差(考虑时间变异的TWR和GTWR模型性能最佳)。与OLS的R2(0.85)相比,GWR、LMM、TWR和GTWR分别将模型的解释力提升了 3%,5%,12%和12%。TWR的模型性能略好于GTWR,与OLS相比,TWR将模型残差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s,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了 67%,而 GWR 仅将 RMSE 和 MAE 降低了 14%~15%。传统的OLS和GWR模型不足以描述PM2.5的非平稳性。由于LMM将不同位置处理为随机效应,并用R矩阵处理时间相关性,因此LMM的性能略好于GWR,它为PM2.5建模提供了一种除GWR系列模型之外的备选方案。本研究中时间相关性比空间异质性更重要,因此,构建PM2.5与其他空气污染物的模型时加入时间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提供了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证据,并为构建黑龙江省PM2.5和5个标准空气污染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2)本研究获得了大气颗粒物组分的季节分布特征和主要存在形态。多数组分在初冬时期浓度最高、夏季最低,春、秋、深冬时期季节特征不显着。组分出现季节特征的原因与采样期内的天气条件以及某些污染源(如燃煤源)发生季节性变化有关。采样期内大气颗粒物以PM2.5为主要存在形态,细颗粒物污染占比较大。(3)根据源样品的分析结果建立了 PM10、PM2.5的主要排放源的源成分谱,根据灵敏度矩阵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确定了各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如燃煤尘、扬尘、生物质燃烧、建筑尘、二次有机碳的特征成分分别是Al、Si、K、Ca和OC。(4)相同季节不同点位的源的分担率之间存在差异,但源的分担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区域性特征。除了不确定的“其他源类”(可能包含钢铁尘源、外来传输源等)以外,燃煤源在各季均是PM10和PM2.5的首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5.3%~38.6%和17.9%~43.2%,其冬季的分担率约是春、夏季的两倍。机动车源在各季均为PM10和PM2.5的次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3.7%~17.4%和14.8%~18.1%,冬季分担率高于其他三季。秋季、初冬时期生物质燃烧是PM10和PM2.5的重要贡献源,其分担率分别为12.0%~13.7%和13.6%~16.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PM10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4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2.21倍;PM2.5中燃煤源在供暖期的贡献率是非供暖期的2.12倍,扬尘源在非供暖期的贡献率是供暖期的1.78倍;PM10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5.8倍;PM2.5中生物质燃烧源在燃烧期的贡献率是非燃烧期的24.8倍。将二次污染物(硫酸盐、硝酸盐、SOC)进行再分配,除其他源以外,对PM10和PM2.5贡献最大的污染源为燃煤尘源,之后依次为机动车源、开放源(扬尘、土壤尘和建筑尘)和生物质燃烧源。源解析的研究内容量化了主要污染源在不同季节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本研究通过对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异质性、浓度、化学组分特征分析、来源解析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大气颗粒物的季节特征、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和来源信息,对研究大气颗粒物的成因、迁移、转化及提出最终的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魏冬[4](2020)在《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烧伤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烧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08月2019年0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住院儿童(014周岁)烧伤患者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人口学信息(年龄、性别等)、烧伤特征(烧伤原因、时间、面积等)、治疗、住院时长、费用以及四种并发症发生状况,以患儿性别和年龄分段分组进行分析。对低蛋白血症、感染及住院费用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398例患儿,男女比为1.6:1.0;幼儿期(1≤Age<3)患儿最多(64%);农村:城镇为2.7:1.0;2、烧伤主要原因为烫伤(89.3%),其次为火焰烧伤(9.2%),电击伤和化学烧伤较少。夏季(30.9%)和春季(25.6%)烧伤者占多数;白天多于夜间,以午餐和晚餐时段高发。3、常发生烧伤的部位为上肢、躯干和下肢;以中度烧伤为主(59.8%),其次是重度和特重度烧伤、轻度。4、42.8%的患儿6小时内就诊我院,41.7%的患儿来院前未经过任何处理。经我院治疗后,78.8%患儿治愈、15.7%患儿好转;住院期间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37.8%)、贫血(33.4%)者相对较多,发生感染者较少。5、伤后低蛋白血症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伤后入院时间相关;烧伤感染与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是否手术治疗、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相关;住院费用与烧伤面积、程度、是否三度烧伤、是否手术及是否有并发症相关。结论1、本地区儿童烧伤以幼儿期、男性、农村患儿居多,烫伤是主要烧伤原因,以春夏季、室内、用餐时段多发;患儿以深Ⅱ°及中度烧伤多见,伤后无治疗措施者占多数;94.5%的患儿经我科治疗后治愈或好转出院,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为低蛋白血症。2、应加强对幼儿家庭烧伤预防的宣教,也应加大伤后急救措施的普及教育力度,并要提高小儿重症烧伤的专科救治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预防-急救-转诊-专科治疗体系。

陈辉[5](2019)在《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文中指出昆虫迁飞,是昆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特征的综合反映,其迁飞过程往往依赖气象条件。季节性大气环流是空气大范围尺度的迁移,常常覆盖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甚至是地球的很大一部分,将持续影响较大范围的天气现象,如降水和风,进而影响昆虫迁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pressure,WPSH)是影响我国气象条件最重要的半永久性的环流系统。近期研究结果表明,褐飞虱在我国的夏季北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及其相关的风、雨格局有关。与褐飞虱相比,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具有相似的食性、相似的体型和较强的远距离迁移能力,因此可以推测白背飞虱具有相似的迁飞模式。然而,目前还鲜有关于白背飞虱长时间尺度的迁飞模式的研究,也少有这种模式如何与气候条件相关响应的描述。为此,本文根据近三十年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 白背飞虱在我国东部的春夏季北迁过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着相关每年4月份,西南气流将中南半岛的白背飞虱带到我国华南地区。随着副高的缓慢北移,西南气流逐渐加强并北移,冷暖气流在华南相遇,华南进入了华南前汛期。该时段白背飞虱主要分布在华南区域,东部沿海省市(如浙江、福建等)白背飞虱数量显着增多。直到6月中下旬,副高第一次北跳之后,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西南风再次加强并北移,白背飞虱也迁入了长江中下游流域。7月中下旬,副高第二次北跳之后,白背飞虱迁入江淮流域一带。2 白背飞虱在我国华南地区的迁飞过程受到华南前汛期的影响华南地区是我国白背飞虱最重要发生为害地区之一,是白背飞虱进入我国的第一站,影响着我国后期白背飞虱的虫情发生量。同时华南前汛期既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雨量情况,也影响着我国白背飞虱北迁的历程。白背飞虱在5月中下旬开始从华南地区迁出,但本研究结果表明,此时白背飞虱虫量最多的地方位于华南区域。5月中旬-6月中旬时间段内,华南地区的虫量与降雨量显着正相关(R2=0.54,p<0.005),相关区域范围的累积降雨量越多,华南地区的虫量越多。并且,在5月16日-6月15日这段时间内,计算白背飞虱距离分布与虫量多少时,发现该时段白背飞虱的距离分布与无华南前汛期的时间段(6月16日-7月15日)距离迁出相比显着较短。同时,该时段虫量随距离变长下降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长时间尺度上探索研究白背飞虱春夏季在我国东部的迁飞动态,明确白背飞虱的迁飞规律,探索白背飞虱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迁飞过程及与季节性大气环流的关系。不仅仅有助于理解白背飞虱在我国发生发展规律、昆虫迁飞生态适应性及进化意义,还能为白背飞虱的预测预警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控防技术提供参考。

严心田[6](2019)在《基于WRF-Chem的南京市春夏季空气质量研究 ——时空特征和减排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气污染问题受到我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随着近年管控措施的有力推行,我国主要城市群的PM2.5污染得到一定缓解,但大多仍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此同时O3问题却频频凸显。南京市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一员,其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南京O3污染在春夏季(4-6月)已十分显着,较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O3夏季污染来的更早。因此,研究南京市春夏季O3污染特征及其与PM2.5协同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南京市春夏季O3、PM2.5和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时空特征和相关关系,并结合一次典型污染控制案例分析减排措施对O3和PM2.5协同治理的效果,重点关注PM2.5浓度变化以及NOX和VOCS削减对O3浓度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2014-2017年9个大气环境监测站数据,分析南京市春夏季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南京春夏季空气质量状况逐年变好,优良率由56%升至77%;PM2.5浓度呈下降趋势,季节均值由76.7?g/m3(2014)降至36.7?g/m3(2017);PM10、SO2、NO2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15%);O3呈上升趋势,8h-O3浓度由146.7?g/m3(2014)上升至150.9?g/m3(2017)。(2)利用WRF-Chem模拟分析2017年4-6月南京市大气污染的浓度水平、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模拟的气象要素和SO2、NO2、O3、PM2.5和PM10基本可以反映观测值的数值水平和变化趋势,CO的模拟结果较观测值存在较大低估。模拟的空间特征可以看出CO、NO2、SO2、PM2.5、PM10几种污染物的高值都集中在南京城区及江北工业区;O3的分布有所不同,城市周边地区较市区中心浓度更高,这与城区的NO2的高值有关。(3)结合典型污染排放控制案例,首届江苏发展大会(2017年5月),模拟分析会议期间的减排措施对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管控期间南京市颗粒物减排最为显着,PM2.5和PM10排放量分别减少57%和60%;同时NMVOC、SO2和NOx排放也分别减排35%、33%和26%。保障时段CO、NO2、SO2、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相对于保障前分别下降了22.5%、30.1%、30.9%、3.94%和19.0%,而8h-O3质量浓度上升了32.1%。各污染物对于减排措施有不同的敏感性,敏感性强弱依次为:NO2>PM10>PM2.5>SO2>CO>O3。

韦爱良,唐玉华[7](2018)在《秋季鱼类发病原因与防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秋季是鱼类发病的又一个高峰期。养殖密度高,水质条件差,投入品增多,造成水质恶化,易导致鱼类发病。应树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先水后鱼、先外后内、先虫后菌的指导思想。加强改良水质,改善底质,强化投喂,加强秋捕,药物防控等主要措施。

沈辰峰[8](2018)在《新疆舍饲肉羊微量元素代谢病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新疆主要舍饲肉羊产区微量元素代谢病发病及危害情况,为科学防治肉羊微量元素代谢病提供理论依据,并建立地方标准,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全疆范围内对部分舍饲肉羊养殖户、养殖场/企业的饲养管理状况、日粮组成及肉羊常见发病症状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并测定了在不同区域采集的主要饲草料原料(如玉米、麸皮、苜蓿、芦苇、黄豆、油渣等)及微量元素补饲产品(舔砖)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所获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威胁新疆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临床问题(肉羊异常表现)有:异嗜癖(啃墙啃土)(矿物质营养代谢病,占调查羊场/羊群总数的56.2%(下同));羔羊突然死亡(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传染病,占53.4%);母羊产后瘫痪(矿物质营养代谢病,占40.6%);相互啃毛(矿物质营养代谢病,占40.2%);羔羊后肢瘫痪(矿物质营养代谢病,占34.9%);母羊产前瘫痪(营养代谢病,占34.1%)。2.获得新疆肉羊主要饲草料原料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及新疆肉羊主要微量元素补充产品(舔砖)的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各1套,为进一步研发新疆肉羊微量元素缺乏症防控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对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新疆危害性较大、应予重视的微量元素代谢病有:羔羊白肌病(硒缺乏)、贫血(铜或钴缺乏)及白肝病(钴缺乏)、羔羊摆腰病(铜缺乏)、羔羊生长迟缓(锌缺乏)、骨短粗症(锰缺乏)等。2.每一个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在出现症状之前(隐性)或出现症状之后(显性)都会发生特定的有规律的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这种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断参考指标,对指导制定微量元素代谢病防治技术规程具有重要意义。3.饲草料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原子吸收光谱法)数据表明:新疆舍饲肉羊微量元素缺乏与所饲主要草料种类相关性较强,但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较弱。肉羊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地域性相关也是缘于不同地域的主要饲草料原料种类的差异。本研究最终以地方标准为载体,编制并发布微量元素代谢病防治技术规程3个:(1)《羔羊白肌病防治技术规程》(DB 65/T 3967-2016));(2)《羔羊铜缺乏症防治技术规程》(DB 65/T 4112-2018);(3)《羊钴及维生素B12缺乏症防治技术规程》(DB 65/T4111-2018),希望能够将这项研究成果迅速地推广运用到我区肉羊养殖的生产实践中去。

罗土炎,罗钦,涂杰峰,刘洋,翁伯琦,陈华[9](2015)在《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文中研究指明澳洲龙纹斑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淡水养殖的鱼类新品种,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商品经济价值高。但澳洲龙纹斑对养殖条件要求严格,特别是在其养殖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鱼病要注重防治。澳洲龙纹斑常见病害主要为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通过对澳洲龙纹斑上述常见病害的临床症状、病原及其流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诊断方法与有效防治技术。

黄锦炉,汪开毓,黄小丽,陈德芳,王均[10](2010)在《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和肠型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文中指出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是一种高发病和高致死的传染性疾病,为了对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与危害大、死亡率高的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进行鉴别诊断,以达到生产上有效区分并防治这两种细菌性疾病的目的,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主要症状、耐药性和病原鉴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阐明以上两种鮰鱼疾病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二、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病诊断与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病诊断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寻乌水流域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基础数据收集
        1.4.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1.4.3 景观格局分析法
        1.4.4 水文分析方法
        1.4.5 典范对应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条件
        2.2.3 地形地貌
        2.2.4 土壤类型
    2.2 社会经济条件
3 寻乌水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寻乌水流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1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3.1.2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3.2 寻乌水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2.1 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3.2.2 泥沙变化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寻乌水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4.1.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4.1.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转移特点
    4.2 基于空间数据的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4.2.1 土地利用的高程分布格局及其时间变化
        4.2.2 土地利用的坡度分布格局及其时间变化
        4.2.3 土地利用的坡向分布格局及其时间变化
    4.3 基于景观指数的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4.3.1 类型水平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4.3.2 景观水平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寻乌水流域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5.1 径流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5.1.1 季节和年尺度上不同时段降水、径流对比分析
        5.1.2 季节和年尺度上不同时段降水—径流关系分析
        5.1.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径流变化贡献率探讨
    5.2 泥沙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
        5.2.1 季节和年尺度上不同时段径流、泥沙对比分析
        5.2.2 季节和年尺度上不同时段径流—泥沙关系分析
        5.2.3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产沙的影响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关系分析
        5.3.1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分析
        5.3.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寻乌水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遥感预处理
    6.2 分量指标计算
    6.3 遥感生态指数(RSEI)构建
    6.4 寻乌水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6.5 生态环境变化归因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改下的背景
        1.1.2 当前社会的需求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2.1.2 校本教材与“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2.2.3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景模式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访谈法
        2.3.4 实验法
        2.3.5 行动研究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设计分析
    3.1 环境分析
        3.1.1 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3.1.2 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3.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的发放
        3.2.3 结果分析
    3.3 课程目标的设计
        3.3.1 课程目标的来源
        3.3.2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程目标的设计
    3.4 教材内容的设计
        3.4.1 教材内容的来源
        3.4.2 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3.4.3 教材内容的组织原则
        3.4.4 基于高中新课标《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第四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
    4.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方案
        4.1.1 实施对象
        4.1.2 实施时间
        4.1.3 实施过程
    4.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原则
        4.2.1 学生发展性原则
        4.2.2 理论联系实践原则
        4.2.3 教材生活化原则
    4.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
        4.3.1 讲授法
        4.3.2 专题讲座法
        4.3.3 直观演示法
        4.3.4 情境教学法
        4.3.5 案例教学法
        4.3.6 讨论法
        4.3.7 参观法
        4.3.8 活动教学法
    4.4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案例
        4.4.1 案例一:《传染病的流行》
        4.4.2 案例二:《狂犬病》
        4.4.3 案例三:《结核病(讲座)》
        4.4.4 案例四:《校园高发性传染病的宣传活动》
第五章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
    5.1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目的
    5.2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维度
        5.2.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
        5.2.2 课堂教学评价
        5.2.3 学生学业评价
    5.3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评价及教学评价结果
        5.3.1 评审教师对校本教材的评价结果
        5.3.2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5.3.3 学生学业评价结果
第六章 讨论
    6.1 校本教材对学生的发展要有积极影响
        6.1.1 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6.1.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6.1.3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材内容的组织应综合考虑
    6.3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多样化
    6.4 对教师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结论
        7.1.1 学生的发展
        7.1.2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7.2 建议
    7.3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课程学生调查问卷(高中生版)
    附录 B 传染病与防控知识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大学生版)
    附录 C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内容(部分)
    附录 D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本身评价表
    附录 E 评审教师的教材评语
    附录 F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评价表
    附录 G 实验班前测试卷
    附录 H 实验班后测试卷
    附录 I “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学生表现评价表
    附录 J 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 K 学生回访记录
    附录 L 课堂教学剪影
后记
致谢

(3)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大气颗粒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1.2.2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的研究现状
        1.2.3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收集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黑龙江省自然概况
        2.1.2 哈尔滨市自然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自动监测数据的收集
        2.2.2 手工监测数据的收集
3 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
    3.1 引言
    3.2 标准空气污染物数据分析
    3.3 时空异质性研究方法
        3.3.1 传统局域模型和线性混合模型(OLS和LMM)
        3.3.2 地理加权回归(GWR)及其参数估计
        3.3.3 时空加权模型(GTWR)和时间加权模型(TWR)
        3.3.4 模型检验
    3.4 模型拟合结果
        3.4.1 最小二乘回归(OLS)和线性混合模型(LMM)
        3.4.2 局域模型(GWR,TWR与GTWR)
        3.4.3 模型检验
    3.5 讨论
        3.5.1 黑龙江省空气污染变化趋势
        3.5.2 国际上PM_(2.5)相关因素及其建模技术比较
        3.5.3 本章应用的PM_(2.5)建模技术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大气颗粒物受体样品的组分和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分析
        4.2.1 质量浓度化学分析
        4.2.2 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特征分析
    4.3 碳组分分析
        4.3.1 碳组分化学分析
        4.3.2 碳组分特征分析
    4.4 水溶性离子组分分析
        4.4.1 水溶性离子化学分析
        4.4.2 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
        4.4.3 阴阳离子电荷平衡
    4.5 无机元素组分分析
        4.5.1 无机元素组分化学分析
        4.5.2 元素组分特征分析
    4.6 数据有效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5 污染源成分谱分析
    5.1 引言
    5.2 污染源成分谱的组成分析
    5.3 污染源的特征成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6.1 引言
    6.2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分析
        6.2.1 拟合优度分析
        6.2.2 季节分担率分析
        6.2.3 非供暖期和供暖期、非燃烧期和燃烧期的分担率比较
        6.2.4 二次污染物分担率再分配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小儿重度烧伤严重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迁飞
        1.1 昆虫迁飞系统
        1.2 昆虫迁飞现象
        1.3 昆虫迁飞与大气环流
    2 季节性大气环流
        2.1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
        2.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昆虫迁飞
        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南前汛期
    3 白背飞虱迁飞规律研究进展
        3.1 白背飞虱迁飞高度
        3.2 白背飞虱迁飞条件
        3.3 白背飞虱迁飞路径
    4 分析工具及路线
        4.1 分析工具
        4.2 技术路线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白背飞虱北迁过程的迁入量和迁入中心
        1.2 自然领域法插值
        1.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指数
        1.4 风场、降雨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影响下的气象条件
        2.2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副高位置
        2.3 白背飞虱春夏季迁飞北界纬度与副高脊线纬度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与华南前汛期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华南代表站点选取及站点显示
        1.2 自然领域法插值
        1.3 降雨相关空间场选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华南白背飞虱代表站点的选取
        2.2 华南白背飞虱与华南前汛期的相关区域范围
        2.3 白背飞虱虫量与华南前汛期降雨量之间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时间段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距离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站点之间的距离的计算
        1.2 副高脊线的计算
        1.3 相关性分析
        1.4 广义线性模型建立及模型检验
        1.5 Fligner-killeen检验及相关显着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时间阶段白背飞虱的站点选择
        2.2 白背飞虱虫量与距离分布之间的关系
        2.3 模型参数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不足与创新
        2.1 创新
        2.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谢

(6)基于WRF-Chem的南京市春夏季空气质量研究 ——时空特征和减排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大气污染监测与研究
        1.2.2 我国大气污染研究
        1.2.3 典型活动期间大气污染管控及成效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数值模式
        2.1.1 WRF-Chem介绍
        2.1.2 模式主要资料
        2.1.3 模拟值检验方法
        2.1.4 模式设置
    2.2 观测数据
        2.2.1 大气污染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南京市大气污染现状
    3.1 南京市气象特征
    3.2 南京市大气污染年际变化
    3.3 南京市大气污染日内变化
    3.4 南京市大气污染空间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市空气质量数值模拟
    4.1 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
    4.2 模拟结果检验
        4.2.1 气象场模拟检验
        4.2.2 主要大气污染物模拟检验
    4.3 模拟大气污染物的时空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市减排效果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2 江苏发展大会期间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
        5.2.1 气象条件
        5.2.2 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
    5.3 减排效果分析
        5.3.1 保障前中后时段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5.3.2 减排效果
        5.3.3 各污染物敏感性
    5.4 臭氧污染原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本文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秋季鱼类发病原因与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病原因
    1.1 养殖密度高
    1.2 水质条件差
    1.3 投入品增多
2 防控原则
    2.1 指导思想
    2.2 先诊断后施药
    2.3 科学选药下药
3 主要防控措施
    3.1 改良水质
    3.2 改善底质
    3.3 强化投喂
    3.4 加强秋捕
    3.5 药物防控

(8)新疆舍饲肉羊微量元素代谢病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研究进展
    1.1 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研究
    1.2 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机理
    1.3 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诊断方法
    1.4 肉羊常见的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
    1.5 肉羊微量元素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新疆舍饲肉羊微量元素代谢病危害性调查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舍饲肉羊常用饲草料原料及添加剂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舍饲肉羊主要微量元素代谢病防治技术规程建立
    4.1 标准建立的必要性
    4.2 编制过程
    4.3 编制原则和依据
    4.4 编制成果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养殖场地
    1.2鱼病特征与诊断
    1.3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病害特征及其危害
    2.2主要病害的诊断和预防
3讨论与结论

(10)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和肠型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1.1 病原体不同
    1.2 病原菌的培养特性差异
2 流行病学方面
    2.1 易感鱼类比较
    2.2 流行季节差异
    2.3 发病水温差异
    2.4 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
3 主要症状的诊断
    3.1 临床症状的比较
    3.2 病理解剖的比较
    3.3 特征性病变的比较
4 病原菌耐药性的异同
    4.1 耐药机制
    4.2 耐药性
5 防治方法
    5.1 药物防治
        5.1.1 ICC的药物防治
        5.1.2 ESC的药物防治
    5.2 免疫预防
6 小结

四、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病诊断与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寻乌水流域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响应[D]. 叶晶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2]基于高中新课标的“传染病与防控”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D]. 张斌斌. 广州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省大气颗粒物时空异质性分析及其来源解析[D]. 魏庆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某医院儿童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魏冬.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季节性大气环流对白背飞虱春夏季北迁的影响[D]. 陈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基于WRF-Chem的南京市春夏季空气质量研究 ——时空特征和减排效果分析[D]. 严心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7]秋季鱼类发病原因与防控措施[J]. 韦爱良,唐玉华. 江西饲料, 2018(06)
  • [8]新疆舍饲肉羊微量元素代谢病调查及防治技术规程的建立[D]. 沈辰峰.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澳洲龙纹斑养殖过程中主要疾病诊断及其防治[J]. 罗土炎,罗钦,涂杰峰,刘洋,翁伯琦,陈华.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6)
  • [10]斑点叉尾鮰肠套叠症和肠型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J]. 黄锦炉,汪开毓,黄小丽,陈德芳,王均.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3)

标签:;  ;  

春夏季几种主要鱼类病害的诊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