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李佰鹏[1](2021)在《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引起消费特征发生变化,使得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上升。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都属于发展性消费产业,两大产业契合度高。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发展模式单一,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国家适时地提出了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想,这种新兴的融合模式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产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对完善传统体育产业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健康产业是我国朝阳产业之一,在我国起步晚,发展体系相对不完善,加快健康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以此促进产业发展一直是该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卫融合、体教融合、体旅融合。2017年,山东省体育局、发改委颁布《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着重培养“健康+体育”模式,形成特色山东品牌;山东省政府颁发《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大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重点发展运动健康休闲业,在诸多利好政策的背景下,两大产业融合迎来了重要机遇,两者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存在诸多交融部分,如何使两大产业有效融合,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于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科学测算两大产业关联度,总结两大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以及融合发展机理,最后提出促进融合发展的路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山东省体育产业起步早,体育产业产值逐年上升,体育产业市场规模扩大;健康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良好,与体育产业有诸多交融之处。两大产业融合的内容包括:一是体育健康与康复机构;二是运动饮料与营养品;三是运动康复训练与器材制造;四是互联网体育服务。测算出山东省体育产业增加值与健康产业替代性指标之间的整体关联度为0.6832,但有部分产业关联程度未达到平均值,其中关联度最低为0.617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具有较大的融合发展空间。建模评价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之间的关系程度,进而评价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市场融合规模,格兰杰因果检验为0.0033和0.0636,数值均小于0.1,表明两大产业具有因果关系,即山东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也有助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2)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无吸引力;二是市场营销模式单一,服务水平低;三是资金不足,体系衔接不畅;四是消费理念不完善,认知不足;五是缺乏复合型人才,产业管理体制欠缺;六是相关政策欠佳,居民消费差异大。(3)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机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市场需求三方面动因;二是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产业渗透融合、产业交叉融合、产业重组融合三种模式,并主要以产业渗透、产业重组融合模式为主;三是条件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关联度高,联系密切,人们需求的变化均会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四是效应分析,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特色会促进产业竞争力。(4)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路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二是政策路径,制定产业规划;完善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三是人才路径,培养高素质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四是市场路径,创新营销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企业合作。
李斌[2](2020)在《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需要崭新的企业转型理论予以支撑。企业转型并非华丽转身,而是一场不断遭遇革命性的断裂并回应以融合性续造的历史进程。从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世界经济变革、产业变迁的高度,才能深刻鉴别和诠释数字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有规律。当前,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正深刻改变着汽车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数字化为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深化改革注入新的魂灵,使数字化转型成为面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抉择。新的数字化时代已然开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将随之深入至汽车工业体系各个关键环节,从而开启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产品、服务模式变革之端;以资本投入等传统要素驱动模式,必将被数字化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所取代。从创新驱动模式选择的角度看,德、美、中由于国情与工业基础不同,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国汽车工业走两化融合产业发展道路成为历史必然;数字化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具有革命性推动作用。数字化是转型的动力之基础,活力之源泉;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建构逻辑,数字化转型建构是以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为产业发展导向,将产业融合与企业数字平台建设为企业内外支撑机制,能更好顺应数字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创数字化蓝海实现转型之绩效目标。本研究在梳理发达国家及国内数字化转型理论要点基础上,结合国情探讨当代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以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经典理论为基础,以“PEST”、“五力模型”以及“微笑曲线”等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源起、路径、目标等进行系统归纳与重点剖析。特别针对交易费用等诸多涉及企业发展的本质问题进行阐释,打开了数字化转型的“黑箱”。并试图从产业发展规律视角,工业革命与制造模式演进、产业融合与企业转型、模式选择与转型实现路径等关系进行系统解析。据此,创新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路径。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微观层面,通过案例研究给出了企业数字转型建构方略、实现框架。着重论述两化融合一个管理体系,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突破口。从战略层、管理层、技术层三个层面,加强新型能力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型过程中强化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变革、技术能力革新、商业模式转变等四个方面;终以主营业务收入等考评数字化转型的绩效,并针对性的给出对策建议。力求既立足于学术研究前沿,又紧贴中国大型汽车企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力图做到‘融合贯通’、‘推陈出新’。继而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乃至对推动当代中国汽车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康俊莲[3](2020)在《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对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权力配置,实现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协同有效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1)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体现。本文围绕“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这一核心问题,从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空间、时间、制度三维一体角度,探究政府监管权力的内在逻辑,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科学优化、系统完善的路径。本文遵循“四个最严”要求,依据协同治理和跨部门合作等理论,采用比较制度分析法,论域方面选择政府监管控管层次多、管理幅度宽泛的典型国家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制度背后权力配置结构及其演化方式,比较在不同制度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实现监管权力配置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政府权力配置存在的争议和挑战、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采取的措施与体现的特征,从空间维度改革、时间维度改革、制度维度三维一体角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政府食品监管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的建构路径。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包含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和制度架构,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回答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监管权力的现实配置,及监管权力行使产生的内在逻辑。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基本概况、监管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举措、政府权力配置的改革特征。基于此,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归纳提炼。同时,从府际关系角度,对食品安全政府纵向权力配置、横向权力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构转变中的内在联系,为推进食品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协同治理不断走向深入奠定基础。在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回答第二个问题,即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由哪些因素导致变迁?从空间、时间、制度三个维度,阐释政府监管权力行政化,部门分割的高度集权,由于社会秩序的高度扩展,使得行政分割高度集权的政府权力,呈现出具体监管越来越属地化,抽象监管越来越集权的现象。此部分分析,以协同治理理论核心内涵为指导,以跨部门合作理论与政府协同理论为支撑,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监管缺失三个层次,阐述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在空间维度上,由于跨部门间食品安全监管权责利益均衡问题,导致“权力越位”,需要进一步通过协同治理优化提升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在时间维度由于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权力缺位”,会直接影响在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政府能否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从快将危害食品安全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反映着政府的应急和统筹协同调度能力。因此,在时间维度要突出“早一步”“快一步”,必须通过实现制度做保障和空间维度跨部门的相互协同、配合;在制度维度由于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权力错位”,容易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及通过域的选定,借鉴国内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经验,依据“四个最严”的要求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归纳提炼有益于我国政府协同治理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系。空间维度改革,解决外部硬性边界跨部门间协同治理,出了问题谁说了算的问题;时间维度改革,解决内部构架基础降低危害食品带来的风险,实现早发现、早识别、快处置的问题;制度维度改革,解决单元间协商机制制度系统化、体系化、完整化的问题,形成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干,各相关管理条例、管理办法体系化、完整化相互协同、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通过研究,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层面做出努力,取得如下研究结论:其一,针对“权力越位”,解决跨部门间“政出多门”、相互协同的问题。通过强化中央一级政府食品监管,构建全国自上而下统筹监管“一盘棋”,实现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和处置。既而发挥中央政府监管权力灵活调度功能,实现“中央精神”掷地有声的贯彻、落实的同时,实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实际,展开创新监管的实践。作为中央政府还肩负着全球食品监管风险治理中发挥多元治理的功能。通过发挥中央政府、食品跨国企业等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在参与国际事务食品安全治理规制的制定,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化解中西方在食品监管领域文化认识的鸿沟,提升在国际食品监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另外构建起跨部门间食品安全协同机制和治理机制,通过部门间的责任分担、沟通协商、协同治理运行,实现食品监管的协同治理。其二,针对监管权责不清、行政壁垒、监管遗漏导致的“权力缺位”,解决危害食品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实现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早发现、早预警,同时提高科学防控的能力,做到快速反应,实现从快处置。建构公开透明的信息通报体系,不仅要形成日常检测公告制度,还要突出危害食品事件发生时,让公众及时了解实情,消除社会公众心理恐慌,有效参与积极应对食品风险,逐步引导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意识和能动力。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构建起对监管事前、事中、事后的协同治理权力监督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同时在时间维度下,还应将权力行使的重点,放在食品安全风险的预防上来,只有将风险点控制住,才能从源头上控管住,保障安全食品“产”出来的有效性。风险预防应突出其独立性、透明性以及全程采取的开放方式,实现过程的监督性。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风险预防的科学性和自然性。其三,针对监管中的权力异化、监管过程的渎职行为、监管中出现的违章违规导致的“权力错位”,引发政企合谋、监管腐败等问题的产生。从制度维度,认真梳理,提出解决《食品安全法》与各监管部门间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细则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相互协同互补、衔接的制度化体系。通过协同治理导向的政府重塑,建构起彼此之间互为协作的服务型政府,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治理理念的质性转变。其四,本文认为,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问题,说到底是加强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问题。因此,应该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层面,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统一领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大数据标准体系,将其作为国家管理的一项制度,打通政府跨部门监测的数据链,实现全链条数据关联的融合,实现日常监管的有序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系统科学性;从完善体制机制上,建议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都可相互追溯、追查、倒查、溯源的机制,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健康中国”,助力食品企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李真[4](2020)在《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能源领域通过“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革命战略,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变革发展。在能源革命过程中,政策与市场的多重压力迫使火电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发展受限且面临着生存危机。动态变化的复杂市场环境下,火电企业如何做出决策实现成功变革,对于突破自身发展桎梏,推动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通常将火电定位为生产型企业,集中于战术层面的短期的、局部的问题进行研究,未能建立有效指导企业战略层面管理变革的系统化理论和应用体系。因此,本文就火电企业战略定位、价值选择的现实问题,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以及战略实施层进行了战略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研究,探索了火电企业战略定位、竞争力构建、效率提升以及风险控制的多层次、全流程的战略变革,为火电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剖析了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并基于聚类分析和SWOT模型建立了公司层战略定位研究框架。首先,通过深入剖析火电企业发展的战略环境,明确火电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考虑资源型企业的竞争属性受资源禀赋差异、生产规模效益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火电企业的装机容量、发电量、区位特征对我国918家燃煤火电企业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每个簇内的特征值及对应的企业类型特征,运用SWOT划分了进取型、竞争型、保守型、防御型四种战略定位,并从企业发展动力视角,明确了不同类型火电企业在公司层的战略变革方向。基于SO(优势-机遇)进取型定位的服务创新战略、基于WO(劣势-机遇)保守型定位的模式创新战略以及基于ST(优势-威胁)竞争型定位的技术创新战略。(2)通过变革企业价值创造方式,就业务层战略设计了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首先,根据能源革命中火电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竞争模式的变化情况,从网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盈利模式三个层面建立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并通过数学模型抽象化分析和论证了价值网络通过主体协同,能够实现核心企业利润最大化以及网络总产出的增加。其次,基于价值网络竞争力模型,分别为不同类型的火电企业在产业链的不同业务附加值区域构建差异化、一体化和协同创新的竞争力,明确了业务层竞争力的核心诉求、优劣势及构建路径。最后,考虑到价值网络中节点企业的有限理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收益、成本、分配系数等因素对网络竞争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从降低投入成本、提高预期收益、提高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建立约束条件等方面,为业务层的战略变革提供策略支持。(3)运用管理创新手段变革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就职能层战略构建了管理创新体系和效率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职能层传统直线职能制在落实公司层、业务层战略变革时的局限性,围绕战略目标对管理内容进行模块化,为每个模块建立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并基于PDCA循环,形成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结合人、财、物的精益化辅助机制和运营端、营销端的数字化提升机制共同构成职能层的管理创新体系。为科学评估管理创新体系的效率提升效果,基于改进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安全与环保五个维度建立火电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最后,将动态评价机制应用于衡丰电厂的管理创新成效及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在围绕生产经营模块建立管理创新体系后,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火电企业的实践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4)在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战略制定的基础上,构建了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体系实施的风险传播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战略实施网络的复杂特性,对网络节点、网络关系及网络结构所涉及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了风险在战略实施网络中的传播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战略实施网络中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能源类、资金类、技术类等企业的重要性差别,企业业务关系的紧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构建了风险传播的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总结了风险传播的规律,即不同类型的节点造成的网络风险损失不同,不同紧密度的边受损后造成的网络损失不同,不同复杂程度的网络在受到风险作用时带来的损失不同。最后,根据风险演化模拟的结果,从加强不同类型企业风险的预警、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策略。本文的开展,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网络视角下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火电企业战略全方位的变革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变革方向,价值创造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路径。并从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方面建立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有助于火电在能源革命中释放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完善和优化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有助于提升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指导火电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变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杜威[5](2020)在《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人与制度是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管理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管理意欲达成目标的常态性手段是制度。制度中的人是凝结着理性特征的行为主体,是人类社会化活动中的理性存在者,亦即所谓“理性的人”。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是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的一种理性活动。制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无法离开人的理性精神、理性认识以及理性作用,而管理理论与实践同样是制度的理性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场域。因而,有必要以制度的理性问题为视角,就其所蕴涵的理性特征加以定义,挖掘其凝结的管理价值。本文意欲揭示制度内蕴的不同理性维度的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特征,立足制度的理性思想史,审思制度在不同管理时期呈现的理性样态、偏好与诉求,深度挖掘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在管理实践中的积极价值,概要梳理两者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偏失。它试图超越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制度的一元理性维度,探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的制度结构的二元理性解释模式,并在管理视界中展望制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方式和应然之态。显然,本研究期望解决管理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维护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逻辑体系,以推动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合理性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促进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走向协同之路。这不仅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诉求,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制度自觉和张扬制度自信的现实需要。
郭梦琪[6](2020)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改善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HNDL公司的财务战略转型是建设三型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其从2018年逐步启动了公司财务战略地转型升级,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一系列的转型措施进行深度融合,以保障财务战略转型地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和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财务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于战略转型实施的重要性。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国家电网战略调整的背景,归纳和分析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总结了公司期望实现的转型目标,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转向价值管理型财务模式、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并总结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实施路径。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探索与建设,财务战略转型对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效果明显。进一步分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公司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和内部建设中面临的管理、系统、人员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助于财务管理创新手段,建立一个适应政府监管要求,更加精益、高效、自动化的财务运作体系,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流通。本文通过对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启示:HNDL公司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价值管理、流程创新、财务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推进财务战略转型;给处于变革中的其他电力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更好地推动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策略落地。
聂广晶[7](2020)在《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小到一个生活习惯的改变,大的一个管理理念的转变,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无处不在。在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也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起了新的挑战。为了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从西方到东方,各国公共部门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尝试让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融合起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国的公共部门信息化建设虽起步较晚,但也奋发图强、不甘示弱,在自上而下延续了数十年的探索中,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集中体现在绩效考核、人事档案电子化、干部选拔任用、薪酬福利核定等方面,找到了适应国情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为研究方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对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大体呈现出基础建设到位、部门孤岛被打破、信息化建设成果利用率不断提高的良性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缺少复合型人才、应用建设单一和建设存在风险等问题。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指导下,探究淮安市现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人才培养制度不健全、对信息化概念认知不清、信息化建设环境有待优化。在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淮安市现状的建议,即从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发展、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深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念认知、优化信息化建设环境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杨小林[8](2019)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战略被推进到国家战略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智能化、数据化、互联化深入企业运营管理各个层面。外部客户需求由性价比转向个性化,企业业务流程在新的技术背景下表现了新的特征,需要新一轮的重组来实现与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的的匹配打造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对可控因素进行剖析,提高“3C”环境下业务流程重组能更好地适配企业运营状况,实现IT与OT整合的优化。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的方式构建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人员因素、信息技术、内部资源、外部协助八个维度的业务流程影响因素的模型,再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业务流程重组实施情景、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关系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共收到有效问卷301份,再通过SPSS、AMO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信度与效度分析、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路径分析、验证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得出结论:(1)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主要业务流程影响性因素重视程度顺序为人员因素、企业战略、业务流程、内部资源、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外部协助、信息技术。(2)八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层次关系为,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员因素为第四层的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因素,以第三层内部资源为重组对象,在第二层外部协助的引导下,达到第一层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匹配。(3)业务流程重组执行方式要以解决企业问题或最大直接效益表现为导向。
谭鹏[9](2019)在《制度的力量: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分析》文中认为二战后英国的国家地位与国家经济实力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走向了全面衰落。英国高等教育参与水平整体落后于美国与欧盟国家,英国高等教育也长期处于精英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二元分立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是英国面向新世纪挑战的最后准备时期。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资本加速流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促使知识、科技与资本成为影响国际竞争的核心元素。为了实现经济高效增长和产业升级、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高等教育的发展被摆到了英国实现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振兴的核心位置。英国政府强烈要求提高高等教育社会参与率,优化高等教育参与中的社会阶级结构,改革封闭、保守的高等教育体系,并且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质量。20世纪末期英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诸多变革,对推动英国实现高等教育制度变革、扩大高等教育参与规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是英国在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中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政府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作为指导,由英国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制定高等教育法律来建立新的制度框架。改变高等教育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体系和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二元”分立的发展路径,是英国突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制度壁垒的首要目标。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主要体现在:建立平等的一元化高等教育体制;革新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以市场化融资模式为特色的高等教育准市场机制;建立将国家公共资金拨款与高等教育质量监管相结合的资助制度;全面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此外,来自社会经济转型与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压力,加速推动了英国大学以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为导向,在高校内部的组织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实行主动性变革。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声誉以及大学对外交往的能力成为大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为21世纪英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制度环境,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变革模式。市场介入的高等教育公平竞争机制重新焕发了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活力,英国高等教育一元体制下的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正式形成,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凸显了政治力量与市场力量相结合的制度优势。在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国际化发展的浪潮中,英国高校内部组织管理与决策体系的变革强化了对外部世界的反应,组织管理更加高效化,管理人员更加专业化。大学在招生、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上与社会市场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式正在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经济产业的升级实现技术性变革,英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朝着实用主义的方向发展。
余静雯[10](2019)在《大数据条件下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在迈入大数据时代,为我国政府的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发展机遇。在大数据条件下,如何推动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高行政效率;如何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成为新的议题。政府部门间政务信息共享不是局部性的,而是整体性的,但在政务信息共享实践中面临着政务信息碎片化的困境。因此,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克服碎片化困境,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成为本文的核心议题。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的分析框架,从治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技术系统四个角度出发,通过规范研究、案例分析、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应用,提炼了大数据条件下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的解释框架;利用历史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综合演绎,呈现政务信息共享的困境,剖析内在发展机理,印证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框架对推进政务信息共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寻找整体性的策略建构,进一步指出打破地方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割据,实现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协作的整体性治理优化路径。为大数据条件下的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二、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体育产业 |
1.2.2 健康产业 |
1.2.3 产业融合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1.3.2 关于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产业分工理论 |
1.4.2 产业融合理论 |
1.4.3 产业创新理论 |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体育竞赛表演业 |
3.1.2 竞技体育业 |
3.1.3 体育彩票业 |
3.1.4 基础设施建设业 |
3.1.5 存在的问题 |
3.2 山东省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医疗服务业 |
3.2.2 保健用品业 |
3.2.3 健康服务业 |
3.2.4 产业的融合 |
3.2.5 存在的问题 |
3.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现状 |
3.3.1 融合基础与环境 |
3.3.2 相关政策的引导 |
3.3.3 新产业效应凸显 |
3.3.4 运动医学的普及 |
3.3.5 康复医学的崛起 |
3.4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度测算 |
3.4.1 融合度测算方法的选择 |
3.4.2 数据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
3.4.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
3.4.4 融合测算结果与分析 |
3.4.5 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程度分析 |
4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 |
4.1 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无吸引力 |
4.2 市场营销模式单一,服务水平低 |
4.3 资金不足,体系衔接不畅 |
4.4 消费理念不完善,认知不足 |
4.5 缺乏复合型人才,产业管理体制欠缺 |
4.6 相关政策欠佳,居民消费差异大 |
5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分析 |
5.1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分析 |
5.1.1 政策的支持 |
5.1.2 技术的进步 |
5.1.3 市场的需求 |
5.2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
5.2.1 产业渗透融合模式 |
5.2.2 产业交叉融合模式 |
5.2.3 产业重组融合模式 |
5.3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条件分析 |
5.3.1 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关联度高 |
5.3.2 人们生活需求的需求 |
5.4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效应分析 |
5.4.1 优化产业结构 |
5.4.2 增加产业特色 |
6 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
6.1 技术路径 |
6.1.1 技术创新,增加动力 |
6.1.2 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
6.2 政策路径 |
6.2.1 制定产业规划,助力产业发展 |
6.2.2 完善产业政策,提高产业认识 |
6.2.3 加大资金投入,稳定融合基础 |
6.3 人才路径 |
6.3.1 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产业融合 |
6.3.2 引进专业人才,带动产业发展 |
6.4 市场路径 |
6.4.1 创新营销模式,开展营销活动 |
6.4.2 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消费理念 |
6.4.3 加大宣传力度,刺激消费需求 |
6.4.4 加强企业合作,转变经营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综述 |
1.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4.4 本研究的论文架构 |
1.5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理论 |
2.1.1 企业转型 |
2.1.2 两化融合 |
2.1.3 产业融合 |
2.1.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
2.1.5 价值链理论 |
2.1.6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 工业革命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2.2.1 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 |
2.2.2 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制造模式的演进 |
第3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整体环境与转型动因分析 |
3.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大市场环境格局与现状 |
3.1.1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定义 |
3.1.2 汽车制造企业的宏观环境-PEST图解分析 |
3.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产业生命周期困境 |
3.2.1 汽车产业生命周期-四阶段分析 |
3.2.2 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场业绩-图表分析 |
3.3 转型共性问题的凸显-动因层次分析 |
3.3.1 企业转型外部动因 |
3.3.2 企业转型内部动因 |
第4章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与转型路径 |
4.1 企业数字化本质与路径创新的深层次关系解析 |
4.1.1 数字化与交易费用的实质关系 |
4.1.2 数字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关联 |
4.1.3 数字化创新与转型路径的本质关系 |
4.2 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核心问题 |
4.2.1 数字化技术推动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
4.2.2 数字时代产业发展规律对转型路径的影响与形成 |
4.2.3 基于数字化技术演进的汽车制造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5章 一汽集团数字化工业服务转型升级实践案例研究 |
5.1 集团概况 |
5.1.1 一汽集团概况 |
5.1.2 一汽集团现状 |
5.2 集团数字化转型分析 |
5.2.1 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5.2.2 SWOT分析矩阵 |
5.3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规划(策划) |
5.3.1 战略层策划 |
5.3.2 管理层策划 |
5.3.3 技术层策划 |
5.4 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实现步骤(过程) |
5.4.1 组织机构优化 |
5.4.2 业务流程变革 |
5.4.3 技术能力革新 |
5.4.4 商业模式转变 |
5.5 集团数字化转型成效(评价) |
5.5.1 主营收入增长率 |
5.5.2 研发投入比 |
5.5.3 产品附加值 |
5.5.4 业绩指标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 |
(二)关于政府权力配置的研究 |
(三)关于协同治理问题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食品安全 |
(二)食品监管 |
(三)权力配置 |
(四)政府权力配置 |
二、政府权力配置的相关理论 |
(一)权力政治学基本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分析 |
一、中国食品监管政府责任与权力配置的发展轨迹 |
(一)改革开放之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二)改革开放之后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二、现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配置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横向配置 |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纵向配置 |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结构性变革 |
三、现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的综合分析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根据 |
(二)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原则 |
(三)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合理性 |
(四)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实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实效分析 |
一、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成效 |
(一)食品安全中央政府监管权力强化的效应 |
(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监管权力增强的效应 |
(三)食品监管社会协同治理的实际效应 |
二、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中问题的呈现 |
(一)政府权力越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失灵 |
(二)政府权力缺位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的市场失灵 |
(三)政府权力错位导致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管缺失 |
三、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不当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
(一)政府权责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二)政府权力结构失衡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三)政府与社会协同缺失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权力配置的国际比较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典型国家的基本形态 |
(一)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比较论域的选定 |
(二)不同国家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类型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国家政府权力配置制度管理幅度的比较分析 |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食品安全政府法律体系的形成 |
(二)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的形成 |
(三)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的空间配置 |
三、国外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综合分析 |
(一)日本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二)美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三)德国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 |
一、食品安全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一)强化中央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 |
(二)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权力的灵活调度 |
(三)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多元治理功能 |
二、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结构 |
(一)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跨部门协同权力结构 |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地区协同治理的权力结构 |
(三)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多部门协同的权力结构 |
三、构建跨部门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治理机制 |
(一)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责任分担机制 |
(二)建立食品监管跨部门沟通协商机制 |
(三)建立跨部门治理运行机制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国家食品监管权力良性运行机制的建构 |
一、食品监管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化建设 |
(一)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法规体系 |
(二)设置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行政权力配置制度 |
(三)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领导责任制度 |
二、构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倒查机制 |
(一)建立食品监管协同治理的召回机制 |
(二)建立食品监管政府履职制度化评估体系 |
(三)优化食品监管政府权力协同治理水平 |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监督机制 |
(一)完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行政问责机制 |
(二)建构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党内监督机制 |
(三)建立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社会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革命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火电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4 研究述评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定位理论 |
2.1.1 定位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战略定位的常用方法 |
2.2 价值网络理论 |
2.2.1 价值网络的形成 |
2.2.2 价值网络的特征 |
2.3 演化博弈理论 |
2.3.1 演化博弈理论的适用性 |
2.3.2 演化博弈的建模步骤 |
2.4 复杂网络理论 |
2.4.1 复杂网络的特征 |
2.4.2 复杂网络的度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定位 |
3.1 火电企业外部环境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市场环境分析 |
3.1.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2 火电企业内部环境 |
3.2.1 火电的资源分析 |
3.2.2 火电的能力分析 |
3.2.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3.3 聚类分析下的战略定位 |
3.3.1 聚类分析的适用性 |
3.3.2 火电企业战略定位 |
3.4 基于战略定位的公司层战略变革方向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业务层网络竞争力构建及稳定性分析 |
4.1 火电企业的业务变化 |
4.1.1 业务范围的拓展 |
4.1.2 竞争模式的变化 |
4.2 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模型 |
4.2.1 一般分析范式 |
4.2.2 模型的构建 |
4.2.3 模型的求解和讨论 |
4.3 火电企业网络竞争力的构建 |
4.3.1 网络竞争力的适用性 |
4.3.2 差异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3 一体化竞争力的构建 |
4.3.4 协同创新竞争力的构建 |
4.4 基于演化博弈的网络竞争力稳定性分析 |
4.4.1 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
4.4.2 演化博弈的均衡分析 |
4.4.3 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
5.1 火电企业职能层战略特点 |
5.1.1 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 |
5.1.2 战略变革的创新思路 |
5.2 职能层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
5.2.1 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
5.2.2 精益化的辅助机制 |
5.2.3 数字化的提升机制 |
5.3 基于改进平衡记分卡的效率评价 |
5.3.1 改进的平衡记分卡 |
5.3.2 评价指标库的构建 |
5.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4 评价流程及应用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复杂网络视角下战略实施的风险管理 |
6.1 战略实施的网络构成 |
6.1.1 业务层网络运行机制 |
6.1.2 职能层网络运行机制 |
6.2 网络风险识别与传导 |
6.2.1 网络风险因素的识别 |
6.2.2 网络风险的传导流程 |
6.3 基于复杂网络的风险传播仿真分析 |
6.3.1 风险传播的模型构建 |
6.3.2 网络风险传播的仿真 |
6.3.3 风险传播的规律总结 |
6.4 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
6.4.1 不同节点风险分类预警 |
6.4.2 提高网络协同管理能力 |
6.4.3 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
6.5 火电企业战略管理变革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制度的理性问题解析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概念界定 |
一、制度 |
二、理性 |
三、制度的理性 |
第二节 多角度审视制度的理性 |
一、制度的理性的性质 |
二、制度的理性的作用 |
三、制度的理性的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的理性维度表达形式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审思制度的工具理性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向度 |
第三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关联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现象 |
三、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思想演进中的阶段性呈现 |
第一节 早期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形态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维护政治稳定统一的管理秩序 |
二、理性形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原始统一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技术管控下的高效率管理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工具理性优先 |
第三节 行为科学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人性张扬下的情感型社会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价值理性优先 |
第四节 现代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诉求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复杂管理的协同整合秩序状态 |
二、理性诉求: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实现整合的思考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三、制度人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 |
四、实用主义哲学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启示 |
五、结构功能主义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作用 |
第二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因素 |
一、管理制度的理性功能呈现非均衡性 |
二、管理制度的理性文化生态的制约性 |
三、管理制度的理性承载主体的异化性 |
四、管理制度的理性效度评价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方式的展望 |
一、管理制度观念: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价值观 |
二、管理制度共治:制度的公共理性的整合作用 |
三、管理制度艺术:“真、善、美”理性的统一 |
四、管理制度生态:工具性与价值性人格的共生 |
五、管理制度方法:制度的理性方法论范式寻求 |
六、管理制度实践:理性精神导引下的制度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 |
2.1.2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 |
2.2 财务战略理论的内容与分类 |
2.2.1 财务战略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财务战略的分类 |
2.3 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战略转型的关系 |
2.3.1 信息技术进步引发财务变革 |
2.3.2 信息技术助力财务战略转型 |
2.3.3 信息技术促进财务战略转型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和目标 |
3.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1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 |
3.1.2 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 |
3.1.3 管理者的创新与推进 |
3.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目标 |
3.3.1 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 |
3.3.2 完善财务集约化,形成价值导向型财务管理体系 |
3.3.3 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
第4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路径和转型效果分析 |
4.1 HNDL公司立足价值管理实践,开拓财务战略转型路径 |
4.1.1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1.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财务业务融合 |
4.1.3 施行多维精益化变革,优化会计核算体系 |
4.1.4 部署战略预算体系,加强财务管控能力 |
4.1.5 强化资金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4.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效果分析 |
4.2.1 会计核算管理效果 |
4.2.2 信息系统建设效果 |
4.2.3 预算管理效果 |
4.2.4 资金管理效果 |
第5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5.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中存在问题 |
5.1.1 宏观环境带来的财务管理压力 |
5.1.2 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5.1.3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
5.1.4 财务共享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优化建议 |
5.2.1 优化价格管理机制,巩固电价改革成果 |
5.2.2 以创造和管理价值为核心,推进运营提质增效 |
5.2.3 凝聚创新资源,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
5.2.4 优化人员评价体系,建设财务人才队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
2.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理论 |
3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
3.1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动因 |
3.2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 |
3.3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和经验 |
4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
5 国内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信息化建设经验借鉴 |
5.2 国内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和借鉴 |
6 完善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
6.1 做好统筹规划发展 |
6.2 健全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
6.3 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
6.4 优化建设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工业互联网概述 |
2.1.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
2.1.2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
2.1.3 工业互联网基本框架 |
2.1.4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 |
2.1.5 工业互联网评价 |
2.1.6 现行主要工业互联网框架示例 |
2.2 业务流程重组(BPR)理论综述 |
2.2.1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
2.2.2 BPR实施的动因 |
2.2.3 BPR的实施与管理 |
2.2.4 BPR评价体系 |
2.2.5 BPR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模型框架 |
3.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因素 |
3.1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BPR项目关系图 |
3.2 工业互联网背景BPR主要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3.3 业务流程重组(BPR)主要影响因素作用机理与假设 |
3.3.1 .组织结构与BPR |
3.3.2 .企业战略与BPR |
3.3.3 .企业文化与BPR |
3.3.4 .人员因素与BPR |
3.3.5 .业务流程及其管理与BPR |
3.3.6 .内部资源与BPR |
3.3.7 .外部协助与BPR |
3.3.8 .信息技术与BPR |
4.工业互联网情景下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 |
4.2 问卷发放与收集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4 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
4.4.1 .企业行业 |
4.4.2 .企业规模 |
4.4.3 信息技术状态 |
4.4.4 企业的经营状态 |
4.4.5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实施情况 |
4.5 .执行方式分析 |
4.5.1 .信息水平与执行方式 |
4.5.2 经营状态与执行方式 |
4.5.3 .执行方式与评价的相关性 |
4.6 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 |
4.6.1 单因素均数分析 |
4.6.2 不同情景下影响因素重要性及重组结果评估 |
4.6.3 模型校正因子分析 |
4.6.4 项数简化 |
4.7 影响因素与评价结构模型验证 |
4.7.1 模型结构与模型验证 |
4.7.2 模型可识别与拟合度 |
4.7.3 路径系数与相关性 |
4.8 影响因素层次性关系研究 |
4.8.1 影响因素直接关系 |
4.8.2 ISM影响因素层次性结构模型分析 |
4.9 管理启示 |
5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9)制度的力量: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一、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动因分析 |
(一)政治动因 |
1.“新右派”保守党政府对公共服务事业的行政改革 |
2.英国社会阶层与政党政治的变化 |
3.新工党政府行政改革的新中左路线 |
(二)经济动因 |
1.“撒切尔主义”指导下英国市场经济改革 |
2.“布莱尔主义”对英国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
3.知识经济时代英国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的升级 |
(三)文化动因 |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 |
2.终身教育思想的引领 |
3.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提升 |
二、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表现形式 |
(一)英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变革 |
1.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变革 |
2.英国高等教育管理机制的变革 |
3.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变革 |
(二)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的变革 |
1.英国高等教育准市场机制的建立 |
2.英国高等教育教学资助制度的变革 |
3.英国高等教育科研资助制度的变革 |
4.英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学生资助制度的变革 |
(三)英国高校内部制度的变革 |
1.英国高校内部组织管理的变革 |
2.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变革 |
3.英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变革 |
三、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的若干特点 |
(一)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变革模式 |
(二)市场介入的公平竞争机制 |
(三)政治与市场结合的制度优势 |
(四)组织管理的行政化和组织人员的专业化 |
(五)实用主义的价值倾向 |
四、启示 |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要以制度顶层设计为基础 |
(二)高等教育制度变革需要政策规制与市场引导 |
(三)高等教育制度变革要充分尊重大学独立性 |
(四)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要处理好普及与精英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大数据条件下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重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数据 |
二、政务信息 |
三、政务信息共享 |
第二节 政务信息共享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一、无缝隙政府理论 |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 |
三、本文分析框架:整体性治理视角 |
第二章 大数据条件下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的动因及趋势 |
第一节 政务信息共享的动因 |
一、外部驱动:大数据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
二、内部驱动:公共行政改革的内生需求 |
第二节 政务信息共享的趋势 |
一、微观:政府部门内信息共享 |
二、中观: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 |
三、宏观: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共享 |
第三章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
第一节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的历程沿革 |
一、起步阶段:抢占信息化先机(2006-2010) |
二、过渡阶段:整合资源(2010-2013) |
三、新的阶段:政务信息整合共享(2014-至今) |
第二节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的特点 |
一、数字福建的需求导向 |
二、自下而上实践与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相结合 |
三、领导权威助力政务信息共享 |
第三节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的成效 |
一、信息共享范围的拓展 |
二、信息共享管理体制的建立 |
三、共享机制的深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中碎片化困境及机理分析 |
第一节 碎片化——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的解读 |
第二节 福建省政务信息共享中的碎片化困境 |
一、政务信息共享的认知碎片化 |
二、信息资源分配的碎片化 |
三、建设、运行的碎片化 |
四、技术手段的碎片化 |
第三节 政务信息共享中碎片化困境的内在机理分析 |
一、压力型体制对信息共享认知的影响 |
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信息共享的制约 |
三、政府部门间利益冲突对信息共享的限制 |
四、“官本位”思想削弱共享意识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大数据条件下加强政务信息共享的整体性治理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整体性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
一、大数据技术为整体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二、整体性治理体现等级式、协商式的治理结构 |
三、整体性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培育部门间整体性战略协作理念 |
一、构建部门间的信任机制 |
二、整体观念代替部门主义 |
三、树立政务信息共享理念 |
第三节 加强组织协调机制 |
一、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
二、健全政务信息共享管理机制 |
第四节 建立多元协作的共享组织 |
一、构建辅助性的合作团队 |
二、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
第五节 深化共享协作技术的创新 |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二、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附录1:福州市XX试验区政府大数据综合治理 |
参考文献 |
一、政府文件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类 |
五、外文书籍 |
六、外文期刊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变革的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佰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国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D]. 李斌. 吉林大学, 2020(04)
- [3]中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权力配置问题研究[D]. 康俊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能源革命中火电企业的战略管理变革研究[D]. 李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 杜威.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6]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D]. 郭梦琪.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7]淮安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D]. 聂广晶.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影响因素研究[D]. 杨小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制度的力量: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变革分析[D]. 谭鹏.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数据条件下地方政府政务信息共享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余静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