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

青少年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

一、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英[1](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培养目标上主要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能力的提高。从整体发展来说,将情感教育结合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加师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教育的运用,同时也要改进传统教学中部分存在的重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的不合理现象等。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意识、理智控制和情绪情感方面都还不成熟,在成长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在教师的情感教育中合理引导和帮助。因此,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目标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的概述以及针对学校教育中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以及在育人活动方面发挥的引导和规范作用。首先,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内涵界定以及关于情感教育的特征,论述了情感教育中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展开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的相关概括,其中运用情感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以及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其次,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情感教育理念的认同感提升、对情感教育运用的自发性增强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的成效。在讲述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模糊化、情感素材运用不足以及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差异性特点,并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原则和实施策略,通过阐述时代性原则、相互尊重原则、适度性原则和情理相融的原则提出了在教学实施前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情感素养、明确三维目标以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的情感教育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加强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实施、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充分把握课程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采用角色扮演丰富学生情感以及教师善于运用“以学论教”的多元评价思维。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触动学生情感及适当组织户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情感,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正向作用,推进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开展,提高教育实效。

尹晨曦[2](2016)在《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远远低于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特殊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青春期的保健和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的能力等等。从而帮助特殊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注重和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由思想品德课来承担。然而,通过笔者从13所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以人教版聋校思想品德课实验教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对象,发现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本研究主要围绕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在特殊教育学校加强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通过对13所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的实际调查,以及分析综合以往学者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的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优化的实施对策。有助于丰富我国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资料。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思想品德教师面对特殊学生的时,能够针对特殊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在授课时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由于特殊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贯而持续的过程,并不能通过短期的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解决心理问题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思想品德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有针对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教学中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的内容,更好的落实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特殊学生达到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目标。

赵君识[3](2014)在《伦理视域下高中生恋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今正在社会整体转型和价值观巨变的变化时代。在社会转型期和人价值观变化期的巨大社会改革和冲击下,在校高中生的价值观也相对的地产生了变化,所以男孩和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让家长们焦急却是现在孩子们的恋爱问题。随着各个高中越来越只重视成绩,反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青春期生理卫生和伦理教育,再加上现在网络和电影中大量存在的爱情暗示甚至是色情信息,大量的外来信息加上新时代价值观的转变使得高中生的恋爱现象呈现普遍化趋势。现代的中国父母,大多希望孩子未来可以成龙成凤。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而孩子可以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可以拥有健康快乐的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并最终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又可以自己生活的合法共勉,才是对现今中国的父母来说最重要的。然而,在许多家长看来,恋爱问题一旦在孩子身上发生,这种“最普遍的”愿望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本研究基于这样的背景,根据调查沈阳市高中生恋爱或曾经恋爱过的比例已经达到48%,恋爱现象日趋普遍,老师与家长甚至开始不重视高中生恋爱现象。但高中生恋爱带来的负向价值却是不能忽视的。通过对沈阳市某高中下发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首先总结归纳高中生的恋爱现状,和家长以及老师对待高中生恋爱的态度和看法,并分析讨论。其次是通过问卷以及对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单独访问,分析总结高中生恋爱的原因以及高中生恋爱的正向与负向价值,以及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及外国的情况来辩证的看待高中生恋爱,最终寻求解决高中生恋爱负向价值的方法。

钱燕[4](2012)在《中学生早恋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省池州市某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开放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逐渐向低龄化和公开化发展,这也使得中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由此,笔者在国内各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安徽省池州市某一中学为例,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池州市某一中学2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立足于调查对象的客观条件的相关分析和主观动机的描述分析,并着重对中学生早恋的主观动机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中学生之所以早恋主要是受到如仪表外貌、家庭背景、出于好奇、学习成绩或能力专长,兴趣爱好相同、情感补偿、模仿从众、叛逆对抗权威以及暗恋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然后立足于中学生早恋的主观动机将早恋划分为八种类型:爱慕型早恋、现实型早恋、好奇型早恋、模仿从众型早恋、愉悦型早恋、补偿型早恋、逆反型早恋和暗恋型早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归纳了现阶段中学生早恋的基本现状:中学生的早恋态度和观念发生了转变;中学生早恋情况依然存在,且不在少数;中学生的恋爱心理从回避转向坦然;早恋中的中学生认为早恋对自身发展并没有太大影响;中学生对早恋的继续发展持开明、开放态度,而不是偏激、偏执态;父母和老师在对待中学生早恋的问题上,依然持反对态度;父母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的干预,作用不明显;中学生眼中早恋多是正面影响,并没有太大负面作用。最后本研究在立足于人类需要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学生早恋是人类需要层次发展的可能趋势,也是一种正常的基于生理需求满足之后的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从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角度介入,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分别提出可行性方案,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早恋心理和处理早恋行为,使他们端正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介于时间和能力等其他因素的限制,本研究仅是根据中学生早恋影响的调查对象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动机了解了中学生早恋的现状,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人类需要理论,在正确看待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实施建议,但没有运用于实践,所以不能暂时不能看到实质性的效果。笔者将会在今后的研究道路中将社会工作介入建议做成具体的项目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对中学生早恋的引导具有现实可行性。

邱丽娜[5](2010)在《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中学生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场所,父母是中学生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必然会产生重要的深刻影响。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出现早恋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我国有人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关系问题,本研究为此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新意。本研究对于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早恋态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揭示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善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学生早恋态度问卷》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能作为研究的测量工具。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几个维度得分顺序为:早恋的肯定情感>早恋的错误认知>早恋的象征性>早恋的行为倾向。(2)中学生早恋态度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在早恋的肯定情感、早恋的错误认知、早恋的错误认知和早恋行为倾向上,男生平均数得分都高于女生。(3)中学生早恋态度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中学生早恋的肯定情感和早恋的错误认知在高一、高二年级最为突出,早恋的象征性和早恋的行为倾向分别有初二和高二两个高峰。(4)中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形成有显着差异。高学历父母的子女早恋的肯定情感和错误的认知较多,低学历父母的子女早恋行为倾向较多;父亲为个体工商户家庭和母亲为农民家庭的子女早恋的肯定情感和认知较多。(5)中学生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等因子与中学生的早恋态度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6)子女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要以父母教养方式为中介。

贾卫红[6](2001)在《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文中提出性成熟提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以及社会性信息污染等 ,是造成少年期学生早恋的主要原因。早恋是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误区 ,教育者应高度重视。本文主要提出了加强师资培训和青春期教育以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等三大教育对策

二、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概述
    1.1 概念界定
        1.1.1 情感的内涵
        1.1.2 情感教育的内涵
        1.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内涵
    1.2 情感教育特征
        1.2.1 主体性
        1.2.2 趣味性
        1.2.3 创造性
        1.2.4 导向性
    1.3 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1.3.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说
        1.3.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3.3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2.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2.1.1 成长中的我——热爱生命悦纳自我的真情教育
        2.1.2 我与他人和集体——与人为善感恩父母的亲情教育
        2.1.3 我与国家和社会——有权有责热爱祖国的深情教育
    2.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2.2.1 是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2.2.2 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
        2.2.3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2.2.4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3.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取得的成效
        3.1.1 情感教育理念的认同感提升
        3.1.2 情感教育运用的自发性增强
        3.1.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3.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部分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模糊化
        3.2.2 部分教师教材使用中情感素材运用不足
        3.2.3 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情感差异性特点
    3.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应试教育的效应
        3.3.2 部分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3.3.3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机制单一化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4.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
        4.1.1 时代性原则
        4.1.2 相互尊重原则
        4.1.3 适度性原则
        4.1.4 情理相融原则
    4.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4.2.1 教学实施前情感教育准备
        (1)加强教师教学情感素养
        (2)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三维目标
        (3)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4.2.2 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1)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生活化教学手段
        (2)增强情感教育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3)把握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其情感因素
        (4)采用角色扮演丰富学生情感
        (5)运用“以学论教”的多元评价思维
        4.2.3 课外活动中培育情感教育
        (1)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触动学生情感
        (2)适当组织户外活动升华学生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
第二章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自我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特殊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有利于增强特殊学生的青春期保健
    四、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三章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脱离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思想品德课缺乏针对特殊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师资缺乏相应的专业性
    四、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未能达成应有的效果
第四章 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编写适合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校本教材
    二、改善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三、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相应的专业素养
    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家庭和社区形成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伦理视域下高中生恋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AR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成果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早恋与恋爱的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高中生恋爱现状描述
    2.1 调查样本的介绍与分析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2.2 高中生恋爱与生理健康知识的现状描述分析
        2.2.1 高中生恋爱现状
        2.2.2 高中生生理健康知识现状
    2.3 家长与老师的对待态度分析
        2.3.1 家长的对待态度分析
        2.3.2 老师的对待态度分析
    2.4 家长老师对高中生恋爱问题教育责任和态度的探讨与分析
        2.4.1 家长的对待态度与教育责任探讨
        2.4.2 老师的教育责任与态度的探讨与分析
第3章 伦理学视域下高中生恋爱的合理性与正负向价值分析
    3.1 高中生恋爱原因分析
        3.1.1 生理因素
        3.1.2 心理因素
    3.2 高中生恋爱合理性分析
        3.2.1 “早恋”现象在国外的对待态度
        3.2.2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早恋”的合理性分析
    3.3 高中生恋爱的正向价值和负向价值
        3.3.1 高中生恋爱的正向价值
        3.3.2 高中生恋爱的负向价值
第4章 高中生恋爱问题的负向价值消除与教育建议
    4.1 恋爱问题的负向价值消除的基本对策
        4.1.1 社会舆论宣传
        4.1.2 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4.1.3 课外活动建设
    4.2 特殊主体的责任:家长与老师教育建议
        4.2.1 家长教育建议
        4.2.2 老师教育建议
第5章 结论
    5.1 本文的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中学生早恋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省池州市某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学生早恋影响因素
        1.4.2 中学生早恋类型
        1.4.3 中学生早恋心理
        1.4.4 中学生早恋影响
        1.4.5 中学生早恋教育对策
        1.4.6 研究评述
2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2.1.1 早恋
        2.1.2 青春期
        2.1.3 中学生
    2.2 理论依据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ERG理论
        2.2.3 需要理论
    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3.1 研究思路
        2.3.2 研究方法
    2.4 样本介绍
3 中学生早恋现状描述
    3.1 早恋现状描述分析
        3.1.1 早恋的经历
        3.1.2 早恋的认知和态度
        3.1.3 早恋的心理反应
    3.2 早恋相关因素分析
        3.2.1 客观条件
        3.2.2 主观动机
    3.3
4 结论、讨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建议
        4.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4.3.2 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5)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意义
    1.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
    2.2 中学生早恋的研究综述
    2.3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新意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4.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统计工具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 中学生早恋态度的研究
    5.1 中学生早恋态度问卷的编制
    5.2 中学生早恋态度现状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
    6.1 相关研究
    6.2 回归分析
7 总讨论
    7.1 问卷的编制
    7.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7.3 中学生早恋态度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7.4 中学生早恋态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7.5 教育建议
    7.6 本研究可改进之处
8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少年期学生早恋的原因
    (一) 自身原因。
    (二) 学校和家庭原因。
    (三) 社会原因。
二、教育对策
    (一) 加强师资培训, 提高师资水平。
    (二)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三) 加强学校青春期教育。

四、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 朱文英.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2]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 尹晨曦.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3]伦理视域下高中生恋爱问题研究[D]. 赵君识. 东北大学, 2014(08)
  • [4]中学生早恋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安徽省池州市某一中学为例[D]. 钱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5]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早恋态度的影响研究[D]. 邱丽娜. 西南大学, 2010(08)
  • [6]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J]. 贾卫红.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青少年学生的早恋及其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