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抗磨蚀水力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亚君[1](2021)在《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下环螺旋密封流动特性及其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水轮机发展至今已出现许多种型号,其中混流式水轮机拥有水头适应范围广、空化性能优良、水力传递效率高等诸多优点,是如今在水电站中应用最广的水轮机机型。根据水电站工作运行经验,位于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下环和座环之间的间隙对水轮机的性能和机组工作稳定性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由下环间隙造成的泄漏流量直接影响机组的容积损失,降低水轮机效率。并且由于间隙内部水流为湍流运动,很容易在其内部形成涡流,对机组稳定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传统的下环间隙密封大多属于接触式密封,经常发生磨蚀损坏,使用寿命短,检修更换频繁。螺旋密封作为非接触密封,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避免因密封损坏而引发的故障,而且其密封性能也优于接触式密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对水轮机内部流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基于螺旋密封方式的下环间隙对混流式水轮机性能的影响,相关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流量平衡理论,对螺旋密封间隙内部流场分布进行简化,并将密封结构中所涉及的几何参数代入流场流速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螺旋密封封液公式的推导工作。之后使用MATLAB软件中的优化函数,以螺旋密封封液能力公式中的几何系数作为优化的目标,得出了最优螺旋密封几何参数。优化后的实验结果显示,螺旋角为21.05°,相对槽深度为3,相对槽宽度为0.5,此时密封性能可以达到最佳效果。(2)以确定的螺旋密封最优几何参数为基础,设计出传统密封方案中常用的迷宫密封方案和直缝密封方案。将某一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导叶开度大小选取不同的工况点来进行定常数值模拟。经过对不同工况点及不同间隙密封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螺旋密封在任一工况点下,其密封性能都是最优,且对稳定机组运行起到积极作用。相较迷宫密封和直缝密封,在大多数工况下,螺旋密封都能提高水轮机效率,而在最优工况点下,螺旋密封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3)针对最优工况点,对比分析不同间隙密封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在分析间隙密封内部流动特性后发现,螺旋密封中充斥着回流漩涡,在堵塞流道时也降低了间隙出口压力梯度和泄漏流流速,对间隙进出口流态都有很大改善效果。从能量损失角度出发,虽然在螺旋密封中湍流耗散熵产增加,但其降低泄漏流量流速,极大程度减少了壁面熵产。综合分析,螺旋密封对水轮机造成的能量损失最少,水能利用效率也最高。
刘帆[2](2021)在《活动导叶端面间隙与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及磨损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轮机在多泥沙河流运行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空化、磨损发生,导致水轮机性能变差,严重时会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混流式水轮机,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尺寸的大小直接影响活动导叶内部流动和转轮内部流动,从而对活动导叶区域和转轮区域的空化性能和磨损性能产生影响,加装活动导叶裙边可以改善活动导叶端面间隙流态,进而改善水轮机活动导叶区域和转轮区域的空化性能和磨损性能。本文以型号为HLX180-LJ-145的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技术,对5种活动导叶端面间隙方案以及有裙边、无裙边2种活动导叶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通过对各方案机组的能量特性、空化性能、磨损性能进行比对,探究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对水轮机空化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水轮机技术改造中具有可实施性,对水轮机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内容如下:1)在清水介质中对比了 0mm、0.15mm、0.30mm、0.45mm和0.60mm共5种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尺寸方案,水轮机在Qd和1.2Qd两种流量工况运行时,活动导叶内部和转轮内部流动以及空化特性,探究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对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5种方案中间隙为0.15mm时水轮机空化性能最优。2)在含沙水介质中对比了 0.15mm、0.30mm、0.45mm和0.60mm共4种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尺寸方案下,水轮机在0.8 Qd、Qd和1.2 Qd三种流量工况运行时,对比活动导叶区域和转轮区域的泥沙流速,探究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尺寸对水轮机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活动导叶端面间隙会加速活动导叶端面和转轮进口近上冠及近下环处泥沙磨损。3)对比了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尺寸为0.15mm时,活动导叶无裙边和活动导叶有裙边两种方案下,探究活动导叶裙边对水轮机空化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装导叶裙边可以改善导叶端面间隙流态,从而改善活动导叶和转轮的空化性能和磨损性能。
宛航[3](2021)在《采用轮缘翼前置叶片设计理念改造转轮的探讨》文中认为对于投运多年的水电站,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普遍暴露出效率低、水力稳定性差等问题,加之受当时的设计、材料、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设备老化问题日趋严重,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现阶段提升水轮机的水力性能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更换水轮机转轮和导水机构或切割叶片出口边来实现。常规的转轮改造方法是选用型谱中出力更大的转轮匹配原有流道实现提升机组出力,但是近年来数值模拟技术在水力机械优化设计中广泛应用,为水轮机的增容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以国内某小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受电站委托,在仅更换转轮的情况下提升水轮机的效率水平和出力能力,并尽可能减小机组振摆值。经过水力参数的探讨和设计理念的研究,最后决定对转轮采用重新设计流道、减少叶片数、装载轮缘翼前置叶片的改型方案。本文先利用ANSYS WORKBENCH里面的组件BLADEGEN-TURBOGRIDCFX对转轮进行单流道设计计算,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叶片的具体优化方向,通过单流道的反复计算后初步确立了转轮叶片的三维模型,然后在全流道数值模拟中进一步调试最终确立了叶片的三维模型。然后分别对原型水轮机及优化后的水轮机展开全流道数值计算,验证新转轮与原有流道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分析对比改造前后水轮机水力性能。通过十个工况的数值计算,证明了替换轮缘翼前置叶片转轮的水轮机组有更好的水力性能,改造后转轮内的水力损失远远小于改造前转轮的水力损失,且改造后转轮的水力损失随着导叶开度的增加持续减小,当导叶开度为106.0mm时,转轮内水力损失为3.34%,水力损失的降低就能提高机组的能量利用率。除小流量工况,改造后的水轮机效率略低于原水轮机外,改造后水轮机组在其它开度的新机组无论在出力和效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原型机组的最优工况下,效率为87.04%,出力为1795.49k W,新式机组在该工况下效率为90.81%,出力为2087.53k W,效率提升了3.77%,出力提升了16.27%,但因为转轮的更换,新式机组的最优工况已向大流量偏移,新式机组的最高效率为92.98%,出力为2755.43k W,在此开度下,原型机组的效率为85.07%,出力为2139.06k W,此开度下新机组比原机组在效率上提高了7.91%,出力提升了28.81%。在导叶开度较大情况下,轮缘翼前置叶片的压力分布,速度矢量情况,以及转轮内部流线的运动状态较原来转轮都要更加的顺畅、有序。改造后转轮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混流式水轮机组的内部流动状态,并且明显提高了该机组在非设计工况的效率特性。
陈佳瑞[4](2021)在《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多泥沙流域上,各大中型水电站中泥沙颗粒对水轮机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尤其在汛期河流输沙量为全年的77%以上,故汛期水轮机在多泥沙河流上遭受泥沙磨损问题十分严重。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核心设备,泥沙磨损会使机组产生振动,效率降低,检修周期缩短等危害。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造成岷江沿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岷江河流输沙量迅猛增加,导致岷江流域水电站水轮机泥沙磨损进一步严重。因此水轮机泥沙磨损研究对寻求有效减轻映水轮机过流部件泥沙磨损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水电站水轮机的设计和改造都非常重要,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对岷江流域映秀湾水电站HLA982a-LJ-418型水轮机全流道沙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水轮机过流部件区域各工况下压力分布均匀,从导叶进水边到转轮出水边压力沿向心方向逐渐减小,流态较好。在蜗壳底部,导叶下端,转轮靠近下环处泥沙浓度均稍高于其他截面。随着来流方向,转轮叶片出水边泥沙绕流速度最大。2.采用绕流试验方法对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进行了泥沙磨损试验,并利用3D形貌测试仪测试了叶片表面泥沙磨损量。3.建立了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4.根据计算和试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分析方法获得了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率计算公式,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水轮机寿命进行了预估,提出了电站水轮机改造和合理运行的建议。
田文文[5](2020)在《多泥沙高水头水轮机导叶内部流动及磨损研究》文中提出水轮机过流部件在高泥沙含量河流上运行时,由于受到泥沙颗粒不断地撞击和切削后,将产生严重的磨损等问题,从而造成过流部件的破坏,对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极大影响。高水头多泥沙水电站水轮机活动导叶的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对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研究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新疆夏特水电站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河中游河段,为克孜勒苏河规划2库6级水电开发方案中的第三个梯级电站,并且该电站泥沙含量较高,硬度较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高水头多泥沙新疆夏特水电站的水文和泥沙条件,对夏特水电站确定的HLJF0904-LJ-302混流式水轮机在给定工况下进行全流道三维水体建模、网格划分、边界设定和部分工况的沙水流动数值计算。2.采用绕流磨损试验方法,对设计工况下水轮机活动导叶进行泥沙磨损试验。泥沙磨损试件及试验装置根据夏特电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数值计算结果以及泥沙磨损试验系统进行设计。3.通过3D形貌测试仪对试件表面的磨损进行测试,获取磨损深度数据及磨损量,根据数值计算和磨损试验的结果确定出选定的耐磨材质导叶磨损率计算公式,供电站水轮机导叶等过流部件磨损情况预测。研究结果将对多泥沙河流高水头水电站导叶设计和材料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严欣[6](2020)在《襟翼尺寸对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空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空化空蚀,导致性能变差,甚至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当水流中含有泥沙颗粒时,泥沙颗粒对空化起促进作用,导致破坏加剧。本文以某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 CFX17.0针对小流量工况和设计工况点清水与含沙水中的转轮空化现象展开数值分析。研究襟翼尺寸对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长度为60mm、80mm和100mm的襟翼以及高度为10mm、20mm和30mm的襟翼来分析水轮机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化主要发生在转轮叶片吸力面靠近转轮出口边,在含沙水中的空化更加严重;在原始转轮的基础上增加襟翼,空泡体积分数减小,叶片吸力面水流流线顺畅,转轮内水流速度和泥沙流速减小,转轮受到的冲击减弱,泥沙颗粒对该区域空化的促进作用减弱,优化了水轮机的空化性能。对不同高度的襟翼进行比较发现,综合考虑水轮机的能量特性和空化特性,发现小流量工况与设计工况点分别在襟翼高度为30mm和10mm时性能最佳,该襟翼高度下的水轮机效率最高,转轮叶片吸力面和转轮出口的空泡体积分数最小,转轮内水流流态均匀,泥沙流速最小,对转轮冲击减弱。对不同长度的襟翼进行比较发现,襟翼长度的改变对水轮机能量特性和空化特性无显着影响。对原始转轮水轮机和襟翼高度为10mm,长度为80mm的水轮机在清水介质中进行非定常计算分析发现,转轮旋转一周时叶片吸力面的空泡体积分数随时间无显着变化;加入襟翼后,转轮出口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幅值减小,有利于水轮机的稳定。希望本文关于襟翼的研究为今后通过水力设计优化水轮机、改善空化性能提供参考。
田长安[7](2020)在《多泥沙河流长短叶片水轮机转轮泥沙磨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水轮机在多泥沙河流中运行时,水轮机过流部件会遭很严重的危害,如效率下降、过流部件损坏,维修成本增加,甚至造成安全问题。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渔子溪电站上游河域经常发生泥石流,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大,而泥沙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角闪石,这无疑加重对电站水轮机过流部件造成很严重的泥沙磨损破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对渔子溪电站水轮机转轮在不同工况和不同浓度下的泥沙磨损进行研究,实现在典型运行工况不同泥沙含量下水轮机转轮磨损程度(磨损率)的预测,指导电站预警和主动合理规避容易导致水轮机严重磨损的敏感运行情况,以达到提高水轮机运行特性,保证机组稳定和较长时间抗泥沙磨损运行发电。本文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借助三维扫描仪,对渔子溪电站水轮机转轮实物进行扫描,获得叶片复杂曲面的表面型值点坐标数据,利用逆向工程手段进行水轮机转轮叶片数值反求,通过建模软件构造水轮机转轮的几何模型,再对转轮模型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将蜗壳、导叶和尾水管的CAD图纸导入UG软件建立过流部件的水体模型,然后执行非结构网格划分。2.根据渔子溪电站运行河流中的泥沙特性,采用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方法,以设计流量工况为边界条件,利用CFX对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进行数值计算,模拟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尤其是水轮机内部泥沙对过流部件表面冲击的速度特性。数值结果表明,转轮长叶片工作面尾部靠近下环位置泥沙浓度最大,并且长叶片工作面的泥沙浓度大于背面,水轮机转轮近下环流面叶片尾部速度最高,由此可以预估转轮长叶片近下环流面叶片尾部较转轮其他位置更容易发生磨损。3.根据渔子溪电站水文及泥沙资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数值计算结果、泥沙磨损严重部位的预估理论分析情况,搭建水轮机泥沙磨损试验台系统,设计转轮叶片泥沙磨损试件和工作段,进行泥沙磨损绕流试验,获得水轮机转轮泥沙磨损情况,并率定出水轮机泥沙磨损的定量计算公式,以作为渔子溪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不同运行工况不同含沙量下泥沙磨损的通用计算模型。
张绒[8](2020)在《高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转轮的空蚀与磨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水流基本上都携带泥沙颗粒、固体沉积物和其他类型的杂质。我国江河众多,并且大部分河流的含沙量都非常高,水电机组常年在这些多泥沙河流上运作,机组部件非常容易遭受磨损破坏。转轮是整个水轮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结构比较复杂,也是磨损最严重的部件。在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转轮会遭受空蚀破坏、泥沙磨损破坏及空蚀与泥沙磨损联合作用下的磨蚀破坏。部件损坏不仅会影响机组的水力性能,降低整体的运行效率,严重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整个机组停止运行,给水电厂造成巨大的电能损失和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高含沙水中水轮机转轮的磨损情况,确定发生磨损的位置及受损程度,可以为水轮机的防护,转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新疆阿克苏拜城木扎提三级电站的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通过CFX流体分析软件,在清水和含沙水介质条件下,对不同导叶开度、泥沙粒径、泥沙浓度工况下的水轮机进行了汽液两相、固液两相、汽固液三相定常数值模拟,并进一步分析了水轮机转轮的空蚀、泥沙磨损及磨蚀情况。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所研究的水轮机的基本参数和各过流部件的设计图,利用UG8.0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水轮机蜗壳、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尾水管的三维流道模型。然后运用ANSYS ICEM软件对各部件的三维水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及网格质量检查,并设置边界类型。(2)运用CFX流体分析软件,在清水介质条件下,对不同导叶开度下的水轮机进行数值计算,并根据转轮各部件的压力云图及空泡体积分数图对转轮空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导叶开度增大,转轮的整体压力逐渐增大,负压区和空化面积逐渐减小。转轮进水口附近的大部分区域、泄水锥底部、叶片进水边和叶片出水边靠近下环的位置空蚀程度较为严重。(3)在高含沙水介质条件下,对水轮机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泥沙直径及不同泥沙体积浓度下水轮机转轮的泥沙磨损情况。数值结果表明,不同泥沙粒径下,转轮各部件压力值随着泥沙粒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泥沙浓度下,转轮压力值随泥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泥沙磨损,不同泥沙粒径和泥沙浓度下,转轮区域的泥沙体积分数随着泥沙粒径、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磨损程度也逐渐增强。转轮容易在叶片工作面出水边靠近上冠处和进水边靠近下环处,叶片背面出水边靠近上冠处遭受泥沙磨损。(4)在高含沙水介质条件下,对水轮机进行汽—固—液三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导叶开度及不同泥沙浓度下泥沙磨损与空蚀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得到转轮在不同工况下的磨蚀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含沙水中转轮各部件的压力均比清水中的大。泥沙的存在促进了空化的发展,空化的存在亦加剧了泥沙的磨损作用,两者的联合作用对转轮造成了更严重的破坏。转轮在各部件的进水边处、泄水锥底部、叶片与下环、上冠面的交接处、叶片出水边附近都会遭受严重的磨蚀,这与实际工程中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的磨损情况基本一致。
刘纯虎[9](2019)在《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增容改造分析》文中认为针对新疆红山嘴三级水电站原水轮机转轮模型老旧、偏离最优工况运行、机组效率低下、机组稳定性差、过流部件磨蚀严重,已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选择转轮换型并对局部流道进行优化作为本次增容改造的研究思路,目的是提高水轮机的性能指标、保证运行稳定性及流道的合理匹配,尤其是机组额定出力从8.75MW扩增到11MW,并具备10%的超发裕度。首先,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水电站扩容改造文献基础上,结合本电站水流多泥沙特点以及改造的限制要求来确定合理的比转速,并按比转速对其它选型设计参数进行了选择,确定以A773b模型转轮作为改造的目标转轮,改造后水轮机型号为HLA773b-LJ-153。通过能量指标分析、稳定性分析、空化性能分析,同时对流道参数的对比初步对流道的匹配性进行预判,以此初步分析选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其次,通过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进行三维定常湍流计算,通过对蜗壳及导叶分析,对固定导叶安放角进行优化,使蜗壳的来流角度、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之间的匹配性更加合理化,同时对改造后水轮机全通道选取两个典型工况进行CFD数值模拟:最优工况,水轮机效率为93.38%,输出功率12556k W,额定工况,水轮机效率为91.72%,输出功率为12610k W,输出功率和效率达到增容改造设计要求;在最优工况及额定工况下,全通道内流线均匀,流场流态良好,表面压力过渡均匀、分布良好,由此可以判断采用HLA773b-LJ-153的作为本次增容改造选型设计方案合理,可用于水轮机的实际改造。
李佳楠[10](2019)在《新疆夏特水电站泥沙磨损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水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其过流部件表面常常会被水流中挟带的泥沙颗粒碰撞和击打,造成导叶及转轮表面凹陷、坑洼,严重时甚至会断裂。水轮机组在日积月累的磨损下,过流部件表面的损伤破坏愈发严重,导致机组效率下降,运行安全、稳定性降低,检修周期也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轮机的设计均是以清水为基础条件,其内部流场特性与沙水条件下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水轮机泥沙磨损尤为严重的转轮及活动导叶,微小的差异将导致部件表面流速相差甚大,从而使得其泥沙磨损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以及难以预测。新疆克孜勒苏河流域多年来一直以多泥沙着称,其挟带的沙粒棱角分明,硬度较大,修建于其内的水轮机组一直遭受着泥沙冲刷,尤其是即将修建的额定水头高达250m的夏特水电站,其泥沙磨损问题必将极为严重,因此针对该电站的泥沙磨损情况进行试验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如下:1.根据夏特电站水文情况、泥沙真实浓度、粒径和工况,结合水力机械泥沙磨损机理,搭建了拟选水轮机的泥沙磨损试验系统。2.基于夏特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内部沙水流场的仿真流动计算结果,制定了拟选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试验方案。提取导水机构沙水速度场周围流线作为导叶试验流动边界,据此设计了试验段过流通道,采用运动相似制作水轮机导叶绕流试件,使导叶的试验流场与真实情况更为接近。3.基于夏特电站水轮机全流道内部沙水流场的仿真流动计算结果,制定了拟选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试验方案。根据计算结果,预估出了夏特电站水轮机转轮泥沙磨损最为严重的区域为转轮下环流面,将这一区域实际三维流面转换成二维流面,取流面上的单流道作为试验流道,使水轮机转轮叶片贴近真实绕流分布,并根据真机工况的导叶开度和流量来设计流动条件,形成与真实电站水轮机转轮内相似的绕流流场。4.通过3D形貌仪测试了导叶及转轮叶片试验前后的表面形貌,得到了导叶及转轮表面磨损前后的深度曲线图,获得了各测点位置的磨损深度。将导叶及转轮所测位置的磨损深度与试验段数值模拟中相应位置的泥沙速度进行非线性数据关联,得到了导叶及转轮磨损量、磨损率与绕流速度及泥沙浓度的关系曲线,拟合得到了磨损率定量计算公式。对新疆夏特水电站拟选的水轮机导叶及转轮进行磨损预估,获得了其多年磨损量,为该电站水轮机设计、导叶和转轮材质选择及检修防护提供参考。
二、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抗磨蚀水力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抗磨蚀水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下环螺旋密封流动特性及其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关于螺旋密封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关于旋转机械中间隙泄漏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概述 |
2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及数值模型 |
2.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2.1.1 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 |
2.1.2 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3 湍流模型的选取 |
2.1.4 边界条件 |
2.1.5 计算收敛标准 |
2.2 混流水轮机全流道数值模拟 |
2.2.1 水轮机全流道模型 |
2.2.2 转轮下环密封间隙模型 |
2.2.3 网格划分技术 |
2.2.4 全流道模型网格生成结果 |
2.2.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2.6 计算工况点的选取 |
2.3 本章小结 |
3 螺旋密封理论基础及参数优化 |
3.1 螺旋密封的工作原理 |
3.1.1 螺旋密封的泵送流动机理 |
3.1.2 螺旋密封的泵送流动方向 |
3.2 螺旋密封基本参数 |
3.2.1 螺旋密封结构几何参数 |
3.2.2 螺旋密封工况参数 |
3.3 螺旋密封封液能力公式的推导 |
3.3.1 泵送流量 |
3.3.2 泄漏流量 |
3.3.3 螺旋密封封液能力公式 |
3.4 螺旋密封结构参数优化 |
3.4.1 建立数学模型 |
3.4.2 参数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螺旋密封对水轮机性能的影响 |
4.1 螺旋密封对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 |
4.1.1 螺旋密封对转轮下环泄漏流量的影响 |
4.1.2 螺旋密封结构对水轮机效率的影响 |
4.1.3 螺旋密封结构对水轮机轴向水推力的影响 |
4.2 螺旋密封对水轮机内部流动的影响 |
4.2.1 水轮机内部流场压力分布 |
4.2.2 水轮机内部流场速度分布 |
4.2.3 密封间隙流场湍动能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螺旋密封对水轮机熵产分布的影响 |
5.1 熵产理论介绍 |
5.2 水轮机熵产分布 |
5.3 间隙熵产率云图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活动导叶端面间隙与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及磨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轮机活动导叶端面间隙流动的研究进展 |
1.2.2 空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磨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流式水轮机数值模拟 |
2.1 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
2.1.1 数值计算基本方程 |
2.1.2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2.1.3 湍流模型 |
2.1.4 Zwart空化模型 |
2.2 边界条件设置 |
2.2.1 气液两相边界条件设置 |
2.2.2 固液两相边界条件设置 |
2.3 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及网格 |
2.3.1 模型水轮机基本参数 |
2.3.2 网格划分 |
2.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4 数值计算工况 |
2.5 本章小结 |
3 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3.1 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对水轮机效率的影响 |
3.2 活动导叶域计算结果分析 |
3.2.1 活动导叶域内部流场 |
3.2.2 活动导叶端面空化分析 |
3.3 转轮区域计算结果分析 |
3.3.1 Q_d工况转轮域内部流场及空泡分布 |
3.3.2 1.2Q_d工况转轮域内部流场及空泡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4 活动导叶端面间隙对混流式水轮机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水轮机效率 |
4.2 活动导叶区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活动导叶上、下端面压力分布 |
4.2.2 活动导叶叶栅泥沙速度分布 |
4.2.3 活动导叶近壁面泥沙速度分布 |
4.3 转轮区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转轮域泥沙速度分布 |
4.3.2 转轮叶片近壁面泥沙速度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活动导叶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及磨损性能的影响 |
5.1 活动导叶裙边 |
5.2 活动导叶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5.2.1 活动导叶端面速度流线分布 |
5.2.2 活动导叶压力分布 |
5.2.3 转轮区域压力分布 |
5.2.4 转轮区域空泡分布 |
5.3 活动导叶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1 活动导叶叶栅泥沙速度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采用轮缘翼前置叶片设计理念改造转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电站增容改造的意义和必要性 |
1.2 国内外的研究历程与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本章总结 |
第2章 水轮机流动机理研究 |
2.1 流体力学研究方法概述 |
2.2 计算流体力学在水轮机中的应用 |
2.2.1 水轮机内部流动的基本方程 |
2.2.2 流动基本方程的离散方法 |
2.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4 水轮机内部流场计算算法 |
2.4.1 SIMPLE算法 |
2.4.2 SIMPLEC算法 |
2.5 水轮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水轮机计算域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1 电站参数及运行情况简介 |
3.1.1 电站基本参数 |
3.1.2 电站运行情况简介 |
3.2 原型水轮机的三维建模 |
3.2.1 蜗壳及导叶的计算域模型建立三维设计 |
3.2.2 转轮的三维设计 |
3.2.3 尾水管的三维设计 |
3.3 水轮机组的网格划分 |
3.3.1 网格的种类与应用 |
3.3.2 划分网格软件的选取 |
3.3.3 水轮机组各流部件网格的生成 |
3.3.4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水轮机转轮的优化设计 |
4.1 设计参数确定 |
4.1.1 比转速分析 |
4.1.2 效率水平及空化性能 |
4.1.3 导叶相对高度b_0/D_1的选择 |
4.1.4 转轮直径D_2/D_1的选择 |
4.1.5 转轮叶片数的选择 |
4.2 转轮的优化设计 |
4.2.1 转轮的设计流程 |
4.2.2 转轮轴面流道优化 |
4.2.3 单流道数值模拟 |
4.2.4 轮缘翼前置叶片的参数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水轮机数值计算和流场分析 |
5.1 计算工况点的选择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2.1 蜗壳以及导水机构的压力与速度分布 |
5.2.2 改造前后叶片压力的计算结果 |
5.2.3 改造前后叶片速度矢量图 |
5.2.4 叶片中面速度矢量图和压力云图 |
5.2.5 尾水管截面压力和速度矢量分布 |
5.2.6 改造前后水轮机组速度流线图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改造前后水轮机的性能比较 |
6.1 改造前后过流部件水力损失的对比 |
6.1.1 改造前后蜗壳组件的水力损失 |
6.1.2 改造前后转轮的水力损失 |
6.1.3 改造前后尾水管的水力损失 |
6.2 改造前后水轮机组的性能参数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与内容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数值计算模型 |
2.1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2.2 湍流计算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计算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1 水轮机基本设计参数 |
3.2 三维几何模型 |
3.3 计算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
3.4 边界条件 |
3.4.1 进口边界条件 |
3.4.2 出口边界条件 |
3.4.3 壁面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电站泥沙参数及计算工况 |
4.2 不同工况转轮和导叶区域局部压力分布 |
4.3 不同工况过流部件泥沙浓度和速度分布 |
4.3.1 出力P=42.2MW工况 |
4.3.2 出力P=30.9MW工况 |
4.3.3 出力P=11.8MW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5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5.1.1 试验原理 |
5.1.2 磨损测试方法 |
5.2 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
5.3 试验系统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表面形貌测试 |
5.4.2 叶片表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机组寿命预估 |
6.1 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 |
6.2 磨损率计算式 |
6.2.1 测试标记点数据结果 |
6.2.2 磨损率计算式 |
6.3 磨损预估方法 |
6.4 过流部件磨损寿命预估 |
6.5 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改造和运行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多泥沙高水头水轮机导叶内部流动及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力机械内部流动数值模拟研究 |
1.3.2 水力机械泥沙磨损数值模拟研究 |
1.3.3 水力机械泥沙磨损试验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夏特水电站工程情况 |
2.1 夏特水电站工程概况 |
2.2 水文情况 |
3 数值计算方法 |
3.1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3.2 湍流计算模型 |
3.3 边界条件 |
4 水轮机全流道沙水流动数值模拟 |
4.1 水轮机基本设计参数 |
4.2 计算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4.2.1 蜗壳 |
4.2.2 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 |
4.2.3 转轮 |
4.2.4 尾水管 |
4.2.5 计算网格无关性检验 |
4.3 CFD分析中计算参数的确定 |
5 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计算结果及分析 |
5.1 小流量工况 |
5.2 设计工况 |
5.3 小结 |
6 水轮机导叶泥沙磨损试验及结果分析 |
6.1 试验方法 |
6.2 试件及试验装置设计 |
6.3 试验及结果 |
6.3.1 试验条件 |
6.3.2 磨损试验结果 |
6.3.3 表面形貌结果 |
6.4 磨损率公式的率定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襟翼尺寸对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空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空化空蚀现象研究进展 |
1.2.2 空蚀与磨损联合作用研究进展 |
1.2.3 空蚀与磨损改善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流式水轮机数值模拟 |
2.1 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
2.1.1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
2.1.2 数值计算基本方程 |
2.1.3 湍流模型 |
2.1.4 空化模型 |
2.2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 |
2.3 混流式水轮机模型及网格 |
2.3.1 计算模型 |
2.3.2 网格划分 |
2.3.3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4 数值计算工况 |
2.5 试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襟翼高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3.1 襟翼模型及网格 |
3.2 清水中襟翼高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3.2.1 能量特性 |
3.2.2 空泡体积分数 |
3.2.3 吸力面水流流线 |
3.2.4 转轮近下环水流速度流线 |
3.3 含沙水中襟翼高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3.3.1 能量特性 |
3.3.2 空泡体积分数 |
3.3.3 泥沙体积分数 |
3.3.4 吸力面流线 |
3.3.5 转轮近下环水流速度矢量 |
3.3.6 转轮近下环泥沙流速矢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襟翼长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4.1 襟翼长度 |
4.2 清水中襟翼长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4.2.1 能量特性 |
4.2.2 空泡体积分数 |
4.2.3 吸力面水流流线 |
4.2.4 转轮近下环水流速度矢量 |
4.3 含沙水中襟翼长度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4.3.1 能量特性 |
4.3.2 空泡体积分数 |
4.3.3 泥沙体积分数 |
4.3.4 吸力面流线 |
4.3.5 转轮近下环水流速度矢量 |
4.3.6 转轮近下环泥沙流速矢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流式水轮机空化性能非定常计算 |
5.1 转轮叶片空泡体积分数非定常分析 |
5.2 转轮出口压力脉动非定常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多泥沙河流长短叶片水轮机转轮泥沙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轮机内部流动研究 |
1.3.2 磨损机理及固液两相流研究 |
1.3.3 水轮机磨损试验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值计算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2.1 蜗壳 |
2.2 固定导叶 |
2.3 活动导叶 |
2.4 转轮 |
2.5 尾水管 |
2.6 水轮机全流道模型的装配 |
2.7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 数值计算基本理论 |
3.1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3.2 湍流模型 |
3.3 边界条件 |
3.3.1 进口边界条件 |
3.3.2 出口边界条件 |
3.3.3 壁面条件 |
3.4 泥沙参数 |
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清水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沙水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泥沙浓度为3.0kg/m3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2 泥沙浓度为7.0kg/m3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设计工况点无空化分析 |
4.3.1 设计工况点的吸出高度核算 |
4.3.2 设计工况点的转轮内部流场 |
4.4 小结 |
5 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绕流磨损试验 |
5.1 试验原理 |
5.2 试验模型设计与制作 |
5.3 磨损试验 |
5.3.1 试验台搭建 |
5.3.2 沙样选择 |
5.3.3 数据处理方法 |
5.3.4 泥沙浓度为3.0kg/m3试验结果 |
5.3.5 泥沙浓度为7.0kg/m3试验结果 |
5.3.6 提取试件刻度位置处绕流速度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率定磨损率公式 |
5.4.2 磨损预估分析 |
5.5 磨损试验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转轮的空蚀与磨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轮机空蚀的研究现状 |
1.2.2 水轮机泥沙磨损的研究现状 |
1.2.3 水轮机磨蚀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轮机流场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控制方程 |
2.1.1 连续性方程 |
2.1.2 动量方程 |
2.1.3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2.2 数值模拟关键模型 |
2.2.1 湍流模型 |
2.2.2 多相流模型 |
2.2.3 空化模型 |
2.3 数值离散及求解方法 |
2.3.1 数值离散方法 |
2.3.2 数值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轮机转轮在清水中的空蚀分析 |
3.1 水轮机的基本参数 |
3.2 水轮机三维流道模型的建立 |
3.2.1 蜗壳的建模 |
3.2.2 导叶的建模 |
3.2.3 转轮的建模 |
3.2.4 尾水管的建模 |
3.3 网格划分 |
3.3.1 概述 |
3.3.2 过流部件的网格划分 |
3.4 数值模拟条件 |
3.4.1 工况点的选取 |
3.4.2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3 求解设置及收敛判据 |
3.5 转轮区域的空化流动分析 |
3.5.1 转轮区域的压力场分析 |
3.5.2 转轮区域的空蚀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轮机转轮在高含沙水中的泥沙磨损分析 |
4.1 不同泥沙粒径下转轮区域的磨损分析 |
4.1.1 上冠面的泥沙磨损分析 |
4.1.2 下环的泥沙磨损分析 |
4.1.3 转轮叶片的泥沙磨损分析 |
4.2 不同泥沙体积浓度下转轮区域的磨损分析 |
4.2.1 上冠面的泥沙磨损分析 |
4.2.2 下环的泥沙磨损分析 |
4.2.3 转轮叶片的泥沙磨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轮机转轮在高含沙水中的磨蚀分析 |
5.1 工况点的选取 |
5.2 转轮上冠面的磨蚀分析 |
5.3 转轮下环的磨蚀分析 |
5.4 转轮叶片的磨蚀分析 |
5.5 水电站水轮机转轮的磨蚀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增容改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增容改造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增容改造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改造研究现状 |
1.4 水轮机增容改造的主要方式 |
1.4.1 机组增容途径 |
1.4.2 增容改造的方式 |
1.4.3 通过转轮修型进行增容改造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站基本情况及增容改造需要考虑的问题 |
2.1 电站运行的主要参数和运行条件 |
2.2 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
2.3 增容改造目的及要求 |
2.4 增容改造需要考虑的问题 |
2.4.1 增容改造面临的困难 |
2.4.2 增容改造的基本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轮机增容改造可行性分析 |
3.1 水轮机初步选型设计 |
3.1.1 参数定义 |
3.1.2 增容改造的可能性分析 |
3.1.3 水轮机参数选择 |
3.1.4 选型设计结论分析 |
3.2 水轮机稳定性分析 |
3.2.1 A773b模型转轮水力分析 |
3.2.2 水头比值范围对机组稳定的影响 |
3.2.3 比转速的选择对运行稳定性影响 |
3.2.4 尾水管压力脉动对稳定性影响 |
3.2.5 机组尺寸对水力稳定性影响 |
3.2.6 机组运行调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3.3 水轮机空蚀性能 |
3.3.1 关于空化系数σ以及空化安全系数K_σ选取 |
3.3.2 关于空化安全系数K_σ的选取 |
3.3.3 确定空化系数基准面的选取 |
3.3.4 空化性能比较 |
3.4 水轮机过流部件几何参数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D数值分析 |
4.1 CFD数值分析基本理论概述 |
4.1.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4.1.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4.1.3 控制方程的离散 |
4.1.4 设置边界条件 |
4.1.5 流场数值计算方法 |
4.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3 CFD数值计算分析 |
4.3.1 蜗壳及导叶分析 |
4.3.2 导叶优化设计 |
4.3.3 全通道数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773b模型试验数据 |
(10)新疆夏特水电站泥沙磨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力机械泥沙磨损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
1.3.2 水力机械泥沙磨损试验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疆夏特水电站工程情况 |
2.1 夏特水电站工程概况 |
2.2 夏特水电站水文参数 |
2.3 夏特水电站拟选用水轮机设计参数 |
3 水轮机泥沙磨损试验系统 |
3.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3.1.1 常见磨蚀试验装置原理及方法 |
3.1.2 绕流式泥沙磨损试验原理及方法 |
3.2 试验台设计与搭建 |
3.3 磨损试验测试设备 |
3.4 本章小结 |
4 磨损试验装置及试件设计制作 |
4.1 水轮机内流场数值模拟 |
4.1.1 固液两相理论及湍流计算模型 |
4.1.2 水轮机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1.3 全流道数值模拟结果 |
4.2 试验装置及试件的设计制作 |
4.2.1 导叶试验装置及试件的设计制作 |
4.2.2 转轮试验装置及试件的设计制作 |
4.3 本章小结 |
5 水轮机泥沙磨损试验 |
5.1 试验装置流道数值模拟 |
5.2 磨损试验 |
5.2.1 试件材质及沙样的选择 |
5.2.2 试验工况 |
5.2.3 试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磨损试验结果分析 |
6.1 水轮机磨损率计算公式的标定 |
6.1.1 导叶磨损率计算公式的标定 |
6.1.2 转轮磨损率计算公式的标定 |
6.2 磨损率与绕流速度及泥沙浓度的关系 |
6.3 导叶与转轮多年磨损量预估 |
6.3.1 多年磨损量计算公式的标定 |
6.3.2 导叶及转轮多年磨损量的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抗磨蚀水力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下环螺旋密封流动特性及其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D]. 冯亚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活动导叶端面间隙与裙边对混流式水轮机空化及磨损性能的影响[D]. 刘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采用轮缘翼前置叶片设计理念改造转轮的探讨[D]. 宛航.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D]. 陈佳瑞. 西华大学, 2021(02)
- [5]多泥沙高水头水轮机导叶内部流动及磨损研究[D]. 田文文. 西华大学, 2020
- [6]襟翼尺寸对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空化特性的影响[D]. 严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多泥沙河流长短叶片水轮机转轮泥沙磨损研究[D]. 田长安. 西华大学, 2020(01)
- [8]高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转轮的空蚀与磨损研究[D]. 张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中小型混流式水轮机增容改造分析[D]. 刘纯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新疆夏特水电站泥沙磨损试验研究[D]. 李佳楠. 西华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