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植入式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非植入式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一、非埋植型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袁林,陈勰,程峰,杨征毅,潘广嗣,王涵,孙晋,曹依娜[1](2014)在《不同种植方式的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4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明显差异。

袁林,宋晶晶,杨征毅,王涵,孙晋,曹依娜[2](201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变化》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时期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种植体-骨界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探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体植入后在非受载期,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有明显的规律性,代表其染色强度的灰度值从84.87±1.69增加到109.01±3.97。1周时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增强,2周时达到高峰,1个月时表达逐渐下降,3个月时的表达趋于正常。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在非受载期,种植体-骨界面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其改建中起重要作用。

杨征毅[3](2014)在《愈合期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对口腔问题越来越重视,这使得种植义齿成为修复口腔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的主要方式之一。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建立直接有序的结构功能连接,即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是评价种植体成功的重要指标。临床上,为了减少患者的手术次数及就诊时间,非埋植型种植体这一改良形式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对于一些牙槽骨质量较差,种植体植入后初期稳定性较差的患者,传统的埋植型种植体才是最佳的选择。当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骨整合随之开始,骨组织的动态改建亦随之发生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形成受骨局部微环境内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多种相关因子调节,有研究发现在种植体-骨界面有较高的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但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于以上观点,本实验拟通过直接比较埋植型和非埋植型这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种植体,在植入后愈合期中种植体-骨界面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研究目的本实验是拟通过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两种不同植入方式的种植体在植入后,愈合期种植体-骨界面中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的变化及其规律,探讨其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在种植体-骨界面骨改建中的作用和机理。材料与方法1.钛种植体制备采用纯钛制成:长10mm,直径3.75mm的螺纹状植入钉,基桩和植入钉之间由中心螺丝相连。2.实验动物选用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体质量13-15kg,年龄为18-20个月。3.牙体拔除实验犬以3%戊巴比妥钠按1ml/kg肌肉注射进行全身麻醉,用金刚砂片分切牙冠,牙钳小心拔除下颌第4前磨牙和第1磨牙,搔刮牙槽窝,缝合创口。4.种植体植入拔牙3个月后,每只实验犬下颌左侧均植入埋植型种植体3枚,右侧均植入非埋植型种植体3枚,8只实验犬共植入种植体48枚(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各24枚)。5.组织标本制备实验犬分别在植入后1周、2周、1月、3月周时各处死2只。取出下颌相应骨段,在种植体外周10mm处将颌骨截开离断。标本均置于100g/L EDTA中脱钙3个月。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标本采用颊舌向纵切,厚约4μm,裱于经APES涂布的玻片上,等待后续免疫组化染色观察。6.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7.对照用封闭血清(10%正常羊血清)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8.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采用HPIAS-1000彩色图文分析仪(Olympus,BX40)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埋植型和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表达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阳性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出现一定规律。2.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胶原蛋白I1周时出现弱阳性表达,其灰度值为91.25±2.48,随后开始逐渐增加,并在1月时达到峰值112.71±0.57,3月时恢复至81.29±0.81,与对照组水平相近。3.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胶原蛋白I1周时也出现弱阳性表达,其灰度值为90.72±1.82,随后逐渐增加,1月时达到峰值113.98±0.51,并于3月时恢复至81.04±0.52,与对照组水平接近。4.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组织蛋白酶D1周时出现弱阳性表达,其灰度值为84.38±1.05,随后开始逐渐增加,2周时达到峰值102.53±1.03,后随着时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3月时恢复至75.21±0.66,与对照组水平相近。5.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组织蛋白酶D1周时也出现弱阳性表达,其灰度值为86.81±0.52,随后开始逐渐增加,2周时达到峰值114.49±2.28,后随着时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3月时恢复至75.84±1.83,与对照组水平相近。6.愈合期中各时间点埋植型和非埋植型实验组之间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愈合过程中,种植体-骨界面中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均有明显的表达,其表达变化随时间的改变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影响着种植体骨界面的改建。在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表达无显着差异。

袁林,杨征毅,宋晶晶,郝璐,王涵,孙晋[4](2013)在《组织蛋白酶D在不同类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在完成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组织蛋白酶D(Cath-D)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Beagle犬8只,于下颌骨两侧分别植入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第1枚种植体不做冠修复的种植体为对照,其余采用钴-铬合金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加载后2、4、8周分别处死动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种植义齿修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Cath-D表达的灰度值动态变化。结果:2个对照组Cath-D表达不随时间变化(P>0.05),组间差异无显着性(P>0.05)。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2周时,种植体-骨界面Cath-D灰度值开始升高,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时达高峰,8周时表达略有降低,但4周和8周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2周时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所有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之间差异无显着性。结论: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引起种植体-骨界面Cath-D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

袁林,郝璐,曾玉,潘广嗣,杨征毅,王涵,孙晋[5](2013)在《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骨界面BMP-2表达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非埋植型和埋植型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义齿修复受载后其骨界面中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取纯系Beagle犬8只,于每只犬的两侧下颌分别植入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各3枚,每侧第1枚不作义齿修复用于对照,其余各枚均采用钴-铬合金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后2、4、8、12周各随机处死2只实验犬,取下颌相应骨段,在每个种植体周围10mm处制作颊舌向纵行石蜡切片(片厚4μ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时期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组织中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类型种植体未进行冠修复时,其骨界面组织中BMP-2的表达均呈弱阳性,且不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变化(P>0.05);而冠修复受载后,两种种植体骨界面组织中BMP-2表达的阳性强度均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下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各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埋植型与埋植型种植体之间相比,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各时间点内两者的BMP-2表达强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非埋植型和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载荷均能刺激种植体—骨界面组织中BMP-2表达的规律性变化,两种种植体相比无明显差异。

袁林,童心,李方舟,曹凯华[6](2012)在《骨桥蛋白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骨桥蛋白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界面骨桥蛋白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

朱丽娜[7](2012)在《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修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因骨吸收丧失和进行性牙周袋形成而导致种植修复失败。影响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有很多,如生理性因素,种植手术创伤因素,微生物学因素,生物力学因素,种植体表面结构等因素。本实验重点分析BLBI代和Ⅲ代两代种植体因不同的表面处理和表面结构对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影响,为提高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只成年实验犬,拔除每只犬的下颌双侧第二、三前磨牙,选用BLB Ⅰ代、Ⅲ代种植体各1枚随机即刻植入拔牙窝内,共用种植体24枚;3个月后Ⅰ代种植体行二期手术,接入愈合基台;随机选择一侧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两周后在实验侧用浸泡过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液的丝线随机结扎在种植体颈部以构建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对照侧不作处理,此时定为基线期;从基线期开始于6周内每两周测量双侧种植体颈周探诊深度(PPD),拍摄X线片观察骨质吸收程度。绑线6周后拆除丝线,2周后过量麻药处死动物截取下颌双侧种植体及周围组织制作硬组织切片,亚甲基蓝染色,测量骨丧失程度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X线片观察所有BLB Ⅰ代和Ⅲ代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2)基线期,Ⅰ代和Ⅲ代种植体的实验侧及对照侧牙龈健康状况大致相同,色形质、探诊深度及X线片观察均正常;绑线2周后,两代种植体的实验侧牙龈均见红肿,Ⅲ代种植体周探诊深度略深于Ⅰ代(P>0.05),X线片观察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质变化不明显,所有对照侧均未见异常;绑线4周后,两代种植体的实验侧软组织炎症情况较2周时明显,Ⅲ代种植体实验侧牙周袋探诊深度明显大于Ⅰ代(P<0.05),X线片观察Ⅲ代种植体周呈现比Ⅰ代明显的浅凹形骨吸收,部分对照侧牙龈有轻微炎症出现;绑线6周后,部分Ⅲ代种植体实验侧牙龈退缩至颈部以下,牙周袋探诊深度由于骨丧失显着和牙龈的退缩而减小,Ⅰ代种植体的检查结果轻于Ⅲ代,Ⅲ代种植体实验侧牙周袋探诊深度仍大于Ⅰ代(P<0.05),X线片观察Ⅲ代种植体周呈现比Ⅰ代加深的弹坑样骨丧失,所有对照侧未见明显变化;丝线拆除2周后,实验侧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情况好转,所有对照侧无显着变化(3)组织学观察BLB Ⅲ代种植体周围垂直性骨丧失程度高于Ⅰ代,数据测量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性骨丧失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1)不同表面处理和表面结构的种植体引起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变程度存在差异;(2)B LBⅢ代种植体可能由于表面的螺旋结构及涂层粗糙度大,较BLBⅠ代种植体更容易促进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

童心[8](2011)在《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老年化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并且选择种植义齿来修复口腔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受载的口腔种植体由界面骨来支持。咀嚼力从种植义齿经种植体传递至种植体-骨界面,影响着界面的动态改建。临床上,传统的埋植型种植义齿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非埋植型这一改良形式只通过一次手术完成且认为植入后适当的功能刺激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的生长改建,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对于埋植型和非埋植型之间的比较,相关报道较少。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是骨组织中一种主要的细胞外非胶原基质蛋白,与骨组织的矿化和吸收有关。有学者研究发现即刻植入种植体后受载产生的应力能增加骨桥蛋白的表达,但其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于以上观点,本实验拟通过直接比较埋植型和非埋植型这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研究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OPN在界面改建过程中的分子机理。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1.对照组(未修复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中存在OPN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表达无明显变化,无一定规律。2.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表达OPN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出现一定规律。3.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组织表达OPN阳性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表达出现一定规律。4.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OPN 2周时为开始逐渐增加,为93.59±1.07,8周时达到峰值124.96±5.19,12周时恢复至87.26±0.61,与对照组83.29水平相近。5.与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中OPN均从2周开始逐渐增加,为93.37±1.13,8周时达到峰值126.91±0.58,12周时恢复至84.13±0.35,与对照组84.15水平接近。6.受载后各时间点埋植型和非埋植型实验组之间OP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种植体-骨界面刺激界面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其界面表达OPN随受载时程而改变,影响着界面的改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之间无显着差异。

曹凯华[9](2011)在《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涎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种植义齿的需求不断增加。临床上传统的埋植型种植义齿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非埋植型这一改良形式只通过一次手术完成且认为植入后适当的功能刺激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骨的生长改建,近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对于埋植型和非埋植型之间的比较,相关报道较少。受载的口腔种植体由界面骨来支持。咀嚼力从种植义齿经种植体传递至种植体-骨界面,影响着界面的动态改建。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是一种骨组织中主要的细胞外非胶原基质蛋白,与骨组织的形成和改建有关。有报道在种植体-骨界面有较高的骨涎蛋白表达,但机械负荷对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骨涎蛋白表达变化的异同。研究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涎蛋白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骨界面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骨涎蛋白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代表其染色强度的灰度值从89.89+0.38增加到118.26+2.58。2周时界面骨涎蛋白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且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骨涎蛋白表达的变化,促进其界面的改建。且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张亨[10](2010)在《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临床上经常会碰到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牙槽骨缺损给牙种植术带来困难。常见病因有拔牙,牙周病,颌骨外伤,肿瘤等,缺损不仅引起骨量不足,局部畸形,而且对种植后修复美学也是挑战。过去的几十年中,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快速发展。最常见的是用生物材料填充骨缺损,并且用膜加以覆盖,其目的是保持骨缺损填充材料的位置防止结缔组织长入。自体骨移植被看成是这类骨缺损重建的金标准,但是存在供给量有限,额外的手术,增加患者痛苦等负面因素制约其临床上运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因为来源广泛、使用方便通常被认为是进行骨移植术的第二选择,但其具有免疫原性和传播疾病的危险,依然困扰着临床工作。因此,骨组织替代材料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广泛开展。目前研究的骨组织替代材料主要有高分子材料、可降解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生物陶瓷类材料,其分子式为Ca10(PO4)6(OH)2.属于可降解无机材料,其化学组成与骨组织无机物成分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降解率。根据孔隙率和微观结构不同,HA可分为多孔型和致密型,致密型HA机械强度高,但生物降解性差。多孔型似乎克服了这些问题,植入生物体后,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HA与自然骨组织的结合增加,其强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评估种植体周临界骨缺损在不同临床条件下的骨愈合的情况,加深对骨缺损愈合的理解,为临床服务。方法和材料1只成年雄性Beagle犬,体重8kg。在犬股骨植入BLB种植体,并在其周形成4mm×4mm×3mm的骨缺损,按4种方式观察骨愈合情况。实验A组:种植体+骨缺损;实验B组:种植体+骨缺损+胶原膜;实验C组: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实验D组: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术后12周,环切方式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和种植体一新骨界面变化情况,计算骨接触率及间隙,分析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单纯骨缺损组骨接触率低,加膜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提高骨接触率。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骨接触率约90% ,加膜后并无明显差别。结论: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结论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

二、非埋植型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埋植型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种植方式的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标本的制备
    1.2 实验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2)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标本的制备
    1.2实验方法
    1.3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3)愈合期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愈合期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胶原蛋白 I 表达变化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愈合期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组织蛋白酶 D 表达变化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附录一: 图片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组织蛋白酶D在不同类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标本的制备
    1.2 免疫组化染色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未修复对照组
    2.2 实验组
3 讨论

(5)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骨界面BMP-2表达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标本制备
    1.2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种植体-骨界面BMP-2的表达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6)骨桥蛋白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组织标本的制备
    1.2 实验方法
    1.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对照组 (未修复组) 种植体
    2.2 非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
    2.3 埋植型实验组种植体
    2.4 受载后
3 讨 论

(7)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涎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片
附录二: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目录
二 摘要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三 英文缩略语
四 论文
    引言
    实验材料和仪器
    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五 附录
六 致谢
七 综述及参考文献

四、非埋植型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种植方式的种植体-骨界面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变化[J]. 袁林,陈勰,程峰,杨征毅,潘广嗣,王涵,孙晋,曹依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06)
  • [2]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非载荷期非埋植型种植体周围骨界面改建中的表达变化[J]. 袁林,宋晶晶,杨征毅,王涵,孙晋,曹依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02)
  • [3]愈合期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胶原蛋白I和组织蛋白酶D表达变化的研究[D]. 杨征毅. 广州医科大学, 2014(02)
  • [4]组织蛋白酶D在不同类型种植体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J]. 袁林,杨征毅,宋晶晶,郝璐,王涵,孙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06)
  • [5]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体骨界面BMP-2表达的比较研究[J]. 袁林,郝璐,曾玉,潘广嗣,杨征毅,王涵,孙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3(11)
  • [6]骨桥蛋白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中的变化及意义[J]. 袁林,童心,李方舟,曹凯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2(03)
  • [7]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 朱丽娜. 山东大学, 2012(02)
  • [8]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D]. 童心. 广州医学院, 2011(05)
  • [9]不同种植方式对Beagle犬种植义齿骨界面骨涎蛋白表达及其界面改建影响的研究[D]. 曹凯华. 广州医学院, 2011(05)
  • [10]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D]. 张亨.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非植入式骨内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