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江西旱灾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孟苗苗[1](2021)在《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灾害是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人和动植物及生存环境造成的一定规模的祸害。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与灾害的抗争,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全球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目前人们防御灾害的能力亟待提高,灾前预防、灾时应对以及灾后重建的能力都需要较大幅度的提升。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与地理学知识息息相关,中学地理学科专门介绍了地质、水文、气象等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这些都显示中学地理学科通过灾害教育加强青少年防灾意识与技能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交叉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研究标准,以需求层次理论为灾害教育基础,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教学设计指导,结合中学地理教材涉及的灾害内容研究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厘清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内容。通过对人教版近年来初高中地理教材涉及的灾害知识进行梳理,将灾害内容按照自然灾害、人为自然灾害、人类及社会灾害进行归类分析与“词云”统计,发现随着地理教材的更新,防灾减灾内容得到进一步的重视,防灾避灾措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调查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现状。对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避灾防灾方法与技能运用不灵活,对课堂中的灾害知识缺乏兴趣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材本位观念忽视了对学生防灾技能的培训,学校防灾演习形式化,学校缺乏对灾害教育的多样化评价。第三,构建中学地理灾害教育基本策略。针对当前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提升策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灾害教育的质量;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尝试多途径的灾害教育;结合本地灾害教育的需求,适时进行防灾培训;摒弃单一评价方式,建立灾害教育的多元评价机制。第四,示范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教学设计。针对目前中学地理学科在灾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灾害教育的教学案例,期望能够指导中学地理灾害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防灾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灾害是自然系统对人类系统的反馈,中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建构的关键时期,通过灾害教育的研究,深化中学生人地关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增强灾害危机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
张茜[2](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阿斯汉夫[3](2021)在《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自然灾害有空间上的群聚性和时间上的群发性特点,由此产生的灾害损失远远超过发生单一灾害的损失。关于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的研究大多数都是以单灾种为研究对象,对于多灾种灾害群的长时间序列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分析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其受灾情况,研究不同孕灾环境、不同承灾体、不同灾情、不同防灾能力的情况下,不同灾害类型程度的耦合方式,可为内蒙古牧区各旗市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供参考。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基础数据、2000-2019年内蒙古牧区统计年鉴社会经济数据、1900-2010年内蒙古历史自然灾害灾情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从自然灾害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4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作为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子系统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自然灾害群类型,并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对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针对性的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得出结论有:1.根据内蒙古33个牧业旗旱灾、雪灾、风灾、洪涝灾害发生的频次以及灾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灾情分成5个类型,第一类型为旱灾雪灾为主轻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第二类型为旱灾洪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第三类型为雪灾旱灾风灾为主中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第四类型为旱灾风灾雪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第五类型为旱灾风灾为主重灾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部地区。2.选取内蒙古牧业旗地貌、土壤、植被等要素计算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孕灾环境敏感度。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较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孕灾环境综合敏感度高地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3.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内蒙古牧业旗防灾能力,并分为4个等级,总体上,防灾能力弱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防灾能力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东南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防灾能力较强、强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4.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2019年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人口数量、大小牲畜等指标计算承灾体脆弱性;总体上,内蒙古牧业旗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东部地区属于农牧交错带地区,人口、牲畜数量大于西部纯牧业地区。5.将内蒙古33个牧业旗分成5个主要灾害类型的基础上,以灾情、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能力等四个指标作为自然灾害系统的子系统根据灾害类型和4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分析自然灾害子系统的特征,对各牧业旗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防灾对策。
杜建斌[4](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刘宇杰[5](2020)在《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饥荒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倒退,甚至导致王朝的兴替和政权的更迭。探究饥荒的原因和如何避免饥荒悲剧重演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饥荒的发生是天灾还是人祸?什么样的天灾和人祸导致了饥荒?我们如何才能最终告别饥荒?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分配、饥荒概念的辨析、饥荒类型的划分、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告别饥荒的对策等内容的研究来回答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对未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饥荒的土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理论探究和史料分析,本文首先对马尔萨斯、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饥荒类型的划分提供逻辑的起点和分析的起点。其次,依据农业生产与分配、两极世界理论把饥荒划分为传统农业时期的饥荒、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以及现代农业时期的饥荒,并从实证或案例的角度对上述三个类型的饥荒分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再者,对现代社会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提出应急和形成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拨开附加在饥荒概念上的重重迷雾,影响饥荒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或地区以及个人粮食的极度短缺,至于饥饿乃至死亡,则是粮食极度短缺的影响和严重后果。(2)饥荒实质是农业生产与分配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粮食供应的短缺以及微观上个人或家庭的粮食极度短缺。(3)对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等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分配不公带来的极端贫困使下层人民很容易陷入饥荒;战争或武装冲突严重破坏农业的生产与分配,制造难民,使民众陷入缺粮的境地。(4)二战后,自然灾害、极端贫困、战争或武装冲突等因素对饥荒的影响或者在下降或者在削弱,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超过人口的增长,今后更多要考虑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应对饥荒既要考虑早期预警、平抑粮价、赈济灾民等应急措施,也要考虑形成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惩治饥荒制造者等长效机制,使人类彻底告别饥荒。
吕飞[6](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任树林[7](2020)在《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流民问题,在古代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同样也是历史学基础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乾嘉时期河南流民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概括而言无外乎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交织促成的结果。两者交错上演加剧了农民的贫困,为求一线生气,只得选择流向四方。流民的产生对其自身和社会都带来了诸多的影响。故本文以乾嘉时期河南流民为研究对象,从当时河南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出发,对河南流民产生的原因、流向、社会影响以及官方应对进行探究。本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史料中分析乾嘉时期河南流民产生的原因,介绍导致其生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乾嘉时期河南流民的流向进行探究,分析了河南流民特殊的区域流向与职业流向。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乾嘉时期河南流民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分别论述了河南流民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不同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从清政府的视角来探论乾嘉时期河南地区关于流民问题的对策,即分别为预防流民生成和控制流民流动、安辑流民。
刘才[8](2020)在《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文中提出湖北省在抗日战争时期受损严重,然而战后的湖北并没有多少时间用于休养生息和恢复生产,接踵而至的国共内战使该省再度陷入困境。湖北省粮食产量向来不丰,再加上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因素以及战争、田赋征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该省粮食供需的失衡,进而引发粮食危机。文章将用三章内容对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及政府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战后湖北粮食危机的概况。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存在的粮食危机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且战争不但破坏了该省的农业生产,同时也消耗了该省粮食存储量。除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战争、田赋征实、日俘等人为因素对湖北省粮食危机的形成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该省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战后湖北省粮食危机主要表现为粮食短缺及粮价上涨,进而引发其他方面的危机,对该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聚焦应对粮食危机的开源政策。一方面,湖北省政府不仅借鉴了国民政府在战时施行的增产计划,而且仿效了广东省粮食生产工作竞赛的举措,努力提高本省粮食产量。另一方面,湖北省政府从省内、省际及地方与中央三个维度来设法扩大粮食来源,首先打击囤积居奇,管理本省粮食市场;其次引进外省米粮,充裕本省粮源;最后请求配售美粮,为争取多方粮源而努力。第三章主要论述应对粮食危机的节流政策。宴会节约及粮食节约的硬性规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除带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外,也在社会中引领了节约风尚。诸多政令禁止本省粮食外流,以保障本省粮食供应本省消费。尽快遣送日俘归国及申请日俘改道他处等举措,减轻了本省供应俘粮的负担。研究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系统梳理政府应对粮食危机的各项政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民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施政特点,揭示国民党统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探索国民党退出湖北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余晴[9](2020)在《明末灾荒的中央政府应对 ——以《度支奏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明代的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多、破坏性大,且各种灾害往往交替发生。及至明末,国家财政、官制等方面的限制更是加深了灾害的影响力,灾害极易演变为灾荒。灾害发生后,政府对受灾地区的救助成为百姓关注的重点。在灾荒发生时,中央政府的相关应对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以明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疏合辑《度支奏议》中所反映的明末灾荒及荒政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区、不同灾情、不同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以看出灾害的轻重、类型、地区对政府救灾措施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比对了《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中对明朝灾害的相关整理结果,以更全面地分析灾情。通过对《度支奏议》中灾荒奏疏的梳理以及对1628—1633年明朝自然灾害的分析,本文发现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十分严重,每年均有大灾发生。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是水灾和旱灾,与以往水灾多发生在江浙等地不同,此时的陕西、山西等西北干燥地区也不时被水。蝗灾发生也较为频繁,且多与水灾、旱灾伴生并至。很多地区出现同一年里灾后又灾、不同年份连年受灾的情况,其中以江浙地区和陕西、山西等西北边地最为典型。崇祯元年山西省水旱等灾、崇祯元年浙江省水灾、崇祯二年南直隶水旱灾等重大灾害,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为减轻灾害的破坏性,明朝注重完善防灾备灾制度。备荒仓储主要包括预备仓、常平仓、社仓、义仓等不同类型的仓库,这些对于灾荒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后期多废弛。由于地势低洼、河道密布之地易发生水灾,明朝建设了相关水利工程,但明中期后政府渐疏于此,崇祯朝时地方官挪用河工之银的现象屡见不鲜。灾荒的次数增多、危害增大与此不无关系。灾荒发生后,报灾与勘灾是中央政府进行救灾的前提条件。在对勘报灾时间的规定、程序的完善作出梳理后,本文发现明末未按规定程序报灾以及勘灾不实的事例并不少见。报灾勘灾之后,下一步就是荒政中非常关键的环节——赈灾。就《度支奏议》反映的1628-1633年而言,这一时期采取的救灾措施主要有蠲减、赈济、缓征、改折等。对于每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文中均已列表说明。在诸多赈灾措施中,蠲减、缓征、赈济采用较多,为了在重灾区实现更好的救灾效果,往往是几种措施配套实行。受制于明末财政状况,对赈济、蠲减等措施的审批较之以往更加严格,户部议定而崇祯帝提出疑问、甚至直接否决的情况也不时发生。此外,不同措施、不同地域的具体赈灾也有其特点,西北地区是边塞军事重地,江浙地区为国家赋税所系、明朝兴起之地,所以灾时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救助。毕自严施粥哺众、招集流离、给散牛种、穿渠灌田等救灾思想完整阐述于《灾祲窾议》一书,在以西北地区为例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这些救灾措施贯穿于《度支奏议》的灾荒奏疏中。在救灾时,毕自严尽力谋划,能顾及到明朝财政的全盘运行和长远稳定,对于奏疏中招集流离、给散牛种、缓征逋赋等奏请多予以肯定,这对于灾区后续生产建设和社会经济运转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一时期的救灾工作中,也发生了诸多问题影响着救灾措施的实行及其效果,这些问题体现在国家财政、部门分工、救灾程序等多个方面,与明代财政状况、制度构建有很大关系。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加大了灾荒的破坏性,而且使得明末中央政府的救灾疲于应付,荒政效果难以充分发挥。
姜家霖[10](2020)在《从灾害祈报文看宋朝自然灾害》文中研究指明灾害祈报文是宋朝官方在进行灾害应对过程中结合祈报仪式使用的文本,其内容构成主要包括对信仰神的祈报、官员对自身的反省、对灾害情况的记录以及对灾害的看法。通过灾害祈报文,既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宋朝自然灾害的情况,又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宋朝对自然灾害的文化应对方式。宋朝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尤其以水旱蝗螟等农业灾害对宋朝的影响最大,引起了官方与民间的重点关注。关于此,正史中不乏相关记载,而以消灾为主要诉求的灾害祈报文,其文本内容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灾害记录。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宋朝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灾害救济机制,涉及救灾、防灾、环境治理等方面,不过这些都属于对自然灾害的现实应对措施。实际上,除传统的现实应对措施外,以官方主导的祈报仪式为重点的文化应对也成为应对灾害危机的重要手段。祈报仪式在各地广泛举行,灾害祈报文作为祈报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宋朝自然灾害的重要证据。本文以灾害祈报文的文本为基础,考察祈报文所见宋朝旱灾、水灾、虫灾、地震、火灾五种自然灾害,分析其文本内容,梳理灾害祈报对象,并总结灾害祈报文所反映灾害的时空情况。从文本内容上看,灾害祈报文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宋朝自然灾害情况的忠实记录。文中对灾害成因、灾害后果、灾害时段与范围以及宋人对灾害看法等信息的记录,具有正史灾害记载所不具备的详细性,是独特并具有重要价值的灾害记录材料。从作者身份上看,灾害祈报文作者既是灾害的亲历者,又是救灾的领导者;既是现实应对的执行者,又是文化应对的实施者,因而使得灾害祈报文具有了超越文本的价值。另外,灾害祈报文所折射出的宋朝自然灾害记录特点值得关注。传统的灾害记录经过层层筛选、级级上报,最终留于史书者多为中央所知的大型灾害;而灾害祈报文除反映中央所知的大灾之外,还反映了一些地方中小型灾害。因此,灾害祈报文不仅是宋朝灾害的第一手记录材料,还可以在传统史料灾害记录的基础上对灾害情况进行有效补充。而从文化应对的角度看,灾害祈报文中所见的灾害信仰神,集中反映了灾害应对过程中官方对信仰神的态度,也有利于从信仰层面理解当时社会及民众对于灾害的态度。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学术意义,灾害史研究历来被视为历史研究的重点,本文希望在前辈学者有关宋朝灾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灾害祈报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梳理海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范式,进而阐述本文的三个主要主旨:第一,关注祈报文在宋朝自然灾害应对中的作用问题;第二,关注宋朝灾害祈报文的文本特点与话语体系问题;第三,宋朝灾害祈报文中所反映的灾害记录与自然灾害数据问题。同时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说明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确定全文结构。其中,明确本研究的基本思路遵从了灾害社会学的研究思路,重点辨析了祈报文的概念,该概念系首次使用,源于宋人对祈报仪式所用文体的界定,包括青词、祝文、祭文、疏文等祈报文体。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宋朝灾害祈报文概述,有三个方面:首先,指出了灾害祈报文在宋朝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是宋朝文化应对成果的集中反映;其次,阐明了宋朝祈报文的文本特点与灾害记录特点,灾害祈报文具有详细性、补充性、复杂性三个特点;最后,统计灾害祈报文所见宋朝自然灾害的灾次与时空情况。祈报文所见宋朝五种自然灾害共计553次,其中旱灾360次,水灾171次,虫灾8次,地震4次,火灾10次。从时间情况上看,以宋朝每三个皇帝的在位时间进行分期,灾害祈报文的记录集中在北宋中期、后期,南宋前期、中期;从空间层级上看,以中央和地方进行分类,灾害祈报文的记录以中央政府祈报仪式数量较多,地方官府祈报仪式数量较少。第二章为旱灾祈报文的统计与分析,有三个方面:首先,对旱灾祈报文的收集整理,本文收集的旱灾祈报文主要包括祈雨文135篇、谢雨文90篇、祈雪文76篇、谢雪文51篇、祈雨雪文8篇,共计360篇;其次,结合作者生平分析祈报文的成文时间及使用地点,并与传统史料进行对比,除中央所知大型旱灾外,可以发现旱灾祈报文对地方中小型旱灾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最后,旱灾祈报文的记录特点总结及灾害话语体系分析,集中在灾害信仰神描述、官员自我反省、受灾民众看法以及灾害描述四个方面,旱灾祈报文话语体系多围绕农业收成进行描述,对于灾害信仰神的描述有正面描述与负面描述,官员自我反省围绕自身德行、为官政绩以及信仰神供奉三个方面自我反省,对于受灾民众看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与预判,且通过灾害描述可以对宋朝旱灾进行等级划分。第三章为水灾祈报文的统计与分析,有三个方面:首先,对水灾祈报文的收集整理,本文收集的水灾祈报文主要包括祈晴文113篇、谢晴文58篇,共计171篇;其次,结合作者生平分析其成文时间与使用地点,并与传统史料进行对比,同样可以发现水灾祈报文对地方中小型水灾有很好的记录补充作用;最后,水灾祈报文的记录特点总结及灾害话语体系分析,灾害描述围绕农业收成及蚕不产丝进行描述,灾害信仰神描述同旱灾祈报文所反映基本相同,官员反省的角度也基本一致,且通过灾害描述可以对宋朝水灾进行等级划分。第四章为其他灾害祈报文的统计与分析,有三个方面:首先,对其他灾害祈报文的收集整理,本文收集的虫灾祈报文8篇、地震祈报文4篇,火灾祈报文10篇;其次,结合作者生平分析其成文时间与使用地点,并与传统史料进行对比,此三类灾害祈报文远不如传统灾害史料记载数量多,但仍旧有着一些补充作用;最后,其他灾害祈报文的记录特点总结及灾害话语体系分析,虫灾祈报文多以禳、消蝗和祭酺神为主,地震祈报文对高频次、长时段的地震灾害更为关注,火灾多结合久旱进行描述。最后为总结部分。第一是灾害祈报文在宋朝自然灾害应对中的作用问题,集中体现了宋人在面对灾害时进行文化应对的成果,对当前应对灾害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是宋朝灾害祈报文的文本特点与话语体系问题,相比于传统灾害记载更为详尽。第三是宋朝祈报文中所反映出的灾害记录问题与自然灾害数据问题,灾害祈报文所见的宋朝自然灾害,有着灾害种类多、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既可以同传统灾害史料记载进行对照补充,也能够作为独立材料对宋朝自然灾害进行具体呈现。综上所述,从灾害祈报文看宋朝的自然灾害这一研究,既能从史料来源上拓宽传统灾害史研究的范围,又能从灾害记录与话语体系上更为全面的了解宋朝自然灾害,还能通过其灾害记录充实宋朝自然灾害的记录与灾害数据,是研究宋朝自然灾害的一个新视窗。
二、浅析江西旱灾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江西旱灾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
二、加强中学灾害教育是提升灾害防治能力的关键 |
三、发挥地理学科独特优势是中学灾害教育的重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灾害 |
二、灾害教育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需求层次理论 |
三、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章 人教版中学地理教材灾害教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初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有关灾害的教学内容分析 |
一、1992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二、2001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三、2012 年版初中地理教材 |
第二节 高中人教版地理教材有关灾害的教学内容分析 |
一、1982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二、1995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三、2002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四、2004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五、2019 年版高中地理教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特征分析 |
一、基于“词云”的中学地理教材灾害教育主题特征分析 |
二、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时序特征分析 |
三、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教学方法特征分析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信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调查问卷分析 |
一、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二、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教材本位导致教师忽视对学生防灾技能的培训 |
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
三、学校防灾演习形式化导致与本地防灾需求相脱节 |
四、学校缺乏考察机制导致多样化评价不到位 |
第四节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策略优化 |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灾害教育的质量 |
二、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多途径的灾害教育 |
三、迎合本地灾害教育需求,适时进行防灾培训 |
四、改革单一评价方式,建立灾害教育的多元评价机制 |
第五章 灾害教育的案例设计 |
第一节 《旱涝灾害》专题教学设计 |
一、课标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目标 |
五、教学重难点 |
六、教学方法 |
七、教学过程 |
八、教学反思 |
第二节 《防灾减灾》专题教学设计 |
一、课标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目标 |
五、教学重难点 |
六、教学方法 |
七、教学过程 |
八、教学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B 中学地理学科灾害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致谢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3)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组成要素区域差异分析 |
3.1 自然灾害灾情区域差异 |
3.1.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1.2 旱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3 雪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4 风灾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5 洪涝灾害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1.6 自然灾害群灾情区域差异分析 |
3.2 孕灾环境敏感度区域差异分析 |
3.2.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2.2 孕灾环境要素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2.3 灾害类型水平上的敏感度区域差异 |
3.3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3.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3.2 人口区域差异分析 |
3.3.3 牲畜区域差异分析 |
3.3.4 承灾体脆弱性区域差异分析 |
3.4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分析 |
3.4.1 指标体系建立与信息获取处理 |
3.4.2 防灾能力区域差异 |
第4章 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系统区域特征研究 |
4.1 自然灾害系统灾害群耦合协调性模型建立 |
4.2 自然灾害群空间分布特征 |
4.3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
1.4.1 国外旱灾发生 |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技术路线 |
2.2 数据来源 |
2.3 指标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2.1 黑龙江 |
3.2.2 吉林 |
3.2.3 辽宁 |
3.2.4 内蒙古 |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3.1 河北 |
3.3.2 河南 |
3.3.3 山东 |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4.1 安徽 |
3.4.2 湖北 |
3.4.3 湖南 |
3.4.4 江苏 |
3.4.5 江西 |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
3.5.1 四川 |
3.6 讨论 |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
4.5 西南地区 |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干旱指标 |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
5.3.1 轻旱演变趋势 |
5.3.2 中旱演变趋势 |
5.3.3 重旱演变趋势 |
5.3.4 特旱演变趋势 |
5.3.5 干旱演变趋势 |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
5.4.1 东北地区 |
5.4.2 黄淮海地区 |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
5.4.4 西南地区 |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评论 |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饥荒理论 |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饥荒的概念及类型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定义 |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分配 |
第三节 饥荒类型的划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中国饥荒 |
第一节 历代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 |
第二节 应急的救荒政策 |
第三节 治本的救荒政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日本饥荒 |
第一节 日本农民沉重的租税负担 |
第二节 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成长与贫困问题的加深 |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三大饥荒 |
第四节 德川幕府的饥荒对策及其绩效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 |
第一节 英国对爱尔兰和印度的殖民政策 |
第二节 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原因分析 |
第三节 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原因分析 |
第四节 英国殖民政策的区域差异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农业时期的非洲饥荒 |
第一节 战争与饥荒的关系 |
第二节 索马里内战和2011年饥荒 |
第三节 南苏丹内战和饥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导致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农业防灾减灾 |
第三节 粮食安全和脱贫的政策 |
第四节 战争或武装冲突受到抑制 |
第五节 民间救济和节粮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本章参考文献 |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依据 |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
2.2.5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
3.1.1 全球温室效应 |
3.1.2 全球气候灾害 |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
4.1 短期影响机理 |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
4.2 长期影响机理 |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5.1 随机森林简介 |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
5.1.2 随机森林原理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
5.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6.1.1 线性模型简介 |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
6.2.1 模型拟合效果 |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茶叶 |
7.2.2 大米 |
7.2.3 植物油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
本章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7)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本文选题缘起 |
0.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0.3 相关概念明确及研究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5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产生的原因 |
1.1 自然因素 |
1.1.1 水灾 |
1.1.2 旱灾和蝗灾 |
1.1.3 其他自然灾害 |
1.2 社会因素 |
1.2.1 人口压力 |
1.2.2 土地兼并 |
1.2.3 农业生产落后 |
1.2.4 水利兴修不利 |
2 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的流向 |
2.1 流民的区域流向 |
2.1.1 省内及周边地区流迁 |
2.1.2 省外及边远地区流迁 |
2.2 流民的职业流向 |
2.2.1 租种土地或垦荒 |
2.2.2 从事商贩活动或佣工 |
2.2.3 流为盗匪 |
3 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的社会影响 |
3.1 河南流民对流出地的影响 |
3.1.1 人口压力相对缓解 |
3.1.2 农村经济困顿加剧 |
3.1.3 流出地形象受损 |
3.2 河南流民对流入地的影响 |
3.2.1 冲击社会治安 |
3.2.2 山林惨遭毁坏 |
3.2.3 其他方面影响 |
4 清乾嘉时期官方对河南流民的应对 |
4.1 预防流民生成 |
4.1.1 完备仓储 |
4.1.2 适时减负 |
4.2 控制流民流动 |
4.3 安辑流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战前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二) 战时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三) 战后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四) 有关军粮问题研究 |
(五) 湖北省粮食问题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 |
一、战时湖北省的粮食情况 |
(一) 战时粮食问题 |
(二) 战时湖北省有关农业之损失 |
二、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 |
(一) 主要因素:战乱与征实 |
(二) 限时因素:供养日俘 |
(三) 次要因素:天灾频发 |
三、粮食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
(一) 粮食短缺 |
(二) 粮价上涨 |
第二章 开源:地方政府的根本性举措 |
一、实行增产计划 |
(一) 择善而从:增产计划大纲 |
(二) 互相借鉴:举办生产工作竞赛 |
(三) 成果验收:测验与考核 |
二、打击囤积居奇 |
三、引进外省米粮 |
四、请求配售美粮 |
(一) 两期美粮:集中配售 |
(二) 徒劳无功:汉口市的努力 |
第三章 节流:地方政府的辅助性措施 |
一、开展节约运动 |
(一) 宴会节约 |
(二) 粮食节约 |
二、禁止粮食出口 |
(一) 诸多禁令出台 |
(二) 禁止在汉采购 |
三、尽快遣返日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明末灾荒的中央政府应对 ——以《度支奏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一、 毕自严及《度支奏议》研究 |
二、 对明朝灾荒及荒政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1628—1633年的灾荒分布及特征 |
第一节 各类灾害概况 |
第二节 灾荒的分布及特征 |
一、 灾荒的分布 |
二、 灾荒的特征 |
第三节 重大灾情举要 |
一、 崇祯元年山西省水、旱、地震 |
二、 崇祯元年浙江省水灾 |
三、 崇祯二年南直隶水旱灾 |
四、 崇祯元年—五年陕西省旱、涝、疫、雪灾 |
五、 崇祯四年湖广旱灾 |
六、 崇祯四年、五年,长江南北多地水、旱、蝗、冰雹等灾 |
七、 崇祯五年河南旱、涝、异风、苦雪等灾 |
第二章 官方灾荒应对 |
第一节 明朝救荒制度 |
一、 灾前备灾 |
二、 灾时报灾、勘灾 |
第二节 1628-1633年的中央赈灾措施 |
一、 蠲减 |
二、 赈济 |
三、 缓征、带征 |
四、 改折 |
五、 施粥 |
六、 劝赈 |
第三节 不同地区的中央灾荒应对及救荒效果 |
一、 非险要地区 |
二、 西北边塞地区 |
三、 江淮地区 |
第四节 1628-1633年的中央赈灾特点 |
一、 多种赈灾措施并举 |
二、 地域区别明显 |
第五节 毕自严之救灾思考 |
第三章 1628-1633年中央救灾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一节 国家财政匮乏 |
第二节 地方匿灾、迟报或报灾不实 |
第三节 户部与其他中央部门之间的不良互动 |
第四节 地方对备荒、救荒政令的执行不当 |
一、 地方备荒不力 |
二、 救荒政令实行有误 |
第五节 救灾程序僵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从灾害祈报文看宋朝自然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意义 |
二、相关问题的研究回顾与本文主旨 |
(一)相关问题的研究回顾 |
(二)本文主旨 |
三、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朝灾害祈报文概述 |
第一节 祈报文在宋朝灾害应对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宋朝史料中祈报文的分布与灾害记录特点 |
第三节 祈报文所见宋朝自然灾害记录的统计 |
第二章 宋朝祈报文中的旱灾 |
第一节 有关旱灾的祈报文 |
第二节 灾害祈报文所反映旱灾的时空情况 |
第三节 旱灾祈报文中灾害记录的特点 |
第三章 宋朝祈报文中的水灾 |
第一节 有关水灾的祈报文 |
第二节 祈报文所反映水灾的时空情况 |
第三节 水灾祈报文的灾害记录特点 |
第四章 宋朝祈报文中的其他灾害 |
第一节 有关其他灾害的祈报文 |
第二节 祈报文所见其他灾害的时空情况 |
第三节 其他灾害祈报文的灾害记录特点 |
总结 |
一、灾害祈报文在宋朝自然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 |
二、宋朝灾害祈报文的文本特点与话语体系问题 |
三、宋朝灾害祈报文中所反映出的灾害记录与灾害数据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析江西旱灾成因及预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地理学科的灾害教育研究[D]. 孟苗苗.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内蒙古牧区自然灾害群分布特征研究[D]. 阿斯汉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D]. 刘宇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7]清乾嘉时期河南流民问题研究[D]. 任树林. 辽宁大学, 2020(01)
- [8]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D]. 刘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明末灾荒的中央政府应对 ——以《度支奏议》为中心[D]. 余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从灾害祈报文看宋朝自然灾害[D]. 姜家霖.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