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掩饰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与普通句的异同

诗句掩饰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与普通句的异同

一、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于全有[1](2011)在《一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理论的创新之作——《史锡尧自选集》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锡尧先生在自己多年的语言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要想获得对语言的相对完整的认识,必须把语法、语义、语用这三者结合起来进行语言研究的思想。史先生的"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思想,不同于语法学界"语法(句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法"之主张,具有很高的方法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史先生在其语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语法学研究、修辞学研究、词汇学研究中,努力贯彻并实践着自己的这种语言研究的思想,并取得了为学术界所瞩目的成果。《史锡尧自选集》就是史先生的这种理论开拓与实践创获的缩影。

黄婉梅[2](2010)在《语法分析和诗词鉴赏——以杜甫《又呈吴郎》为例》文中指出理解是鉴赏的前提和基础,语法知识为理解语言形式提供帮助。故,语法分析是诗词鉴赏的方便之门。我们尝试对杜甫《又呈吴郎》诗中的省略和倒装等语法现象进行分析,以此解读、鉴赏其中诗圣的仁者胸怀。

张小影[3](2008)在《近体诗特殊句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古代近体诗句法,主要分析词语运用和句法结构的特殊性。以语言学为契机,把诗学与语言学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认识其句法结构在表达思想内容、形成诗歌特色上的作用,而且有助于从本体形式上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机制。

夏爽[4](2004)在《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文字美——文采及其表现方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文字美——文采及其表现方式,从色彩词的运用、句式的运用、辞格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全文共分五章,并附有结论。大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文采及其表现方式的意义,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概述色彩词的运用、句式的运用、辞格的运用三个方面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研究文采的定义。 第三章重点研究色彩词的运用:表现色彩的词叫色彩词,诗歌中要利用颜色要素就必须借助于语言中的颜色词。色彩词的运用情况有:运用冷色、运用暖色、冷暖色互衬。同时色彩词具有绘画性的美感,诗歌塑造色彩鲜明的形象,激发欣赏者丰富的色彩美感,渗透着诗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感情;色彩词具有象征性韵寓意,诗人常借色言志、借色生情,因此色彩词便带上了人为的感情因素,它在人们心灵深处长期积淀,人们对它有一种共性的感悟,它便具有了象征义;色彩词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变异,为表现特殊的情感,具有独到鉴赏力的诗人常创造出一种代表了自己内心主观感受的变异的色彩,制造出优美含蓄有时也显得迷离晦涩的意境;色彩词具有情感倾向,一种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可以传达不同的感情。由此可知,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恰当的色彩加以表现,是创作的捷径,同时也是文采的鲜明的体现。 第四章重点研究句式的运用:句式是句子的结构方式,本部分主要研究近体诗的句式特点,其特点主要是宾语长、主语长、复句压缩在一个诗句中、两个名词短语形成对偶。句式极富文采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巧妙地运用“同异”格。根据这些同中有异的词语的构词特点,“同异”可分为“同头式”、“并尾式”和“齐腰式”。“同异”格往往与对偶、排比、对比、映衬、列锦、镶嵌等辞格综合运用;句式富于文采的表现形式之二是为调整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增强文采,有些词在充当句子成分时,它的次序往往被故意颠倒,但颠倒后的成分再经还原后其基本义不变,这便形成了句式的错置。错置使句子新颖别致,不落平凡。错置的具体形式有前置、后置、分置、互置、倒置等。由此可知,古人在句式上为追求文采是不依成法、力求多变的,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和鉴赏古典诗歌、提高我们的文采有着莫大的帮助。 第五章重点研究辞格的运用:辞格的恰当运用,对于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展示色彩绚丽的生活图景,抒发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文采主要是依靠辞格来实现的,本文分类总结研究比喻、通感、比拟、夸张、互文、用典等辞格的表现规律。比喻之美主要表现为它的形象美,本文按比喻的格式将其分为十类论述,即明喻、隐喻、借喻、倒喻、共喻、双喻、蝉联喻、强喻、曲喻、虚喻;通感的研究主要是通感的定义分类,通感的运用及其特点,通感意象的言语呈现策略;比拟分为拟人与拟物两类加以论述,分析了大量诗例研究其表现特征;夸张分为直接夸张与间接夸张,本部分重点研究夸张的心理基础;互文的研究包括互文的几种有效解释,互文的常见形式以及运用互文的意义;用典部分研究了什么是“用典”,如何用典以及诗歌中的典化对偶等问题。了解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各种修辞格的特性,注重其实用性,研究其表现规律,能发现古典诗歌中的文采美,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表达技巧,增强文章的文采。 结论部分概括全文内容,指出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史锡尧[5](2002)在《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文中认为 古典诗词,特别是古典诗歌,一般一个语言片断称为一个诗句,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都是四句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都是八句诗。这四句诗或八句诗中的具体的每一句诗,有的可能恰巧与一般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中的分句)吻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南金[6](2002)在《《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文中指出

二、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一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理论的创新之作——《史锡尧自选集》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语法学研究是史先生的语言学研究中创获颇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二) 修辞学研究是史先生语言学研究中创获颇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三) 词汇学研究是史先生语言学研究中的第三个重要方面。

(3)近体诗特殊句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语的运用
    (一) 色彩词的使用
    (二) 动词的锤炼
        1. 按照自然语言规则, 选用平字
        2. 打破自然语言规则, 选用奇字
二、句法结构分析
    (一) 成分省略
    (二) 语序变换

(4)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文字美——文采及其表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1 文采的研究
        1.3.2 色彩词的研究
        1.3.3 句式的研究
        1.3.4 辞格的研究
第二章 什么是“文采”
第三章 文采表现方式之一--色彩词的运用
    3.1 什么是色彩词
    3.2 色彩词的运用情状
        3.2.1 运用冷色
        3.2.2 运用暖色
        3.2.3 冷暖相衬
    3.3 诗歌运用色彩词的特点
        3.3.1 绘画性的美感
        3.3.2 象征性的寓意
        3.3.3 创造性的变异
        3.3.4 色彩的情感倾向
    3.4 小结
第四章 文采表现方式之二--句式的运用
    4.1 古典诗歌的句子与一般句子的异同
        4.1.1 长宾语
        4.1.2 长主语
        4.1.3 复句压缩在一个诗句中
        4.1.4 两个名词短语形成对偶的诗句
    4.2 “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
        4.2.1 “同异”格分类
        4.2.2 “同异”格与辞格的综合运用
    4.3 古典诗歌诗句的错置
        4.3.1 前置
        4.3.2 后置
        4.3.3 分置
        4.3.4 互置
        4.3.5 倒置
    4.4 小结
第五章 文采表现方式之三--辞格的运用
    5.1 比喻
        5.1.1 比喻美质
        5.1.2 比喻的格式
    5.2 通感
        5.2.1 定义与类型
        5.2.2 通感的依据与特点
        5.2.3 通感意象言语呈现策略
    5.3 比拟
        5.3.1 比拟的分类
        5.3.2 比拟的特征
    5.4 夸张
        5.4.1 夸张的分类
        5.4.2 夸张的心理基础
    5.5 互文
        5.5.1 “互文”的解释
        5.5.2 “互文”的几种常见形式
        5.5.3 运用“互文”的意义
    5.6 用典
        5.6.1 何为“用典”
        5.6.2 如何用典
        5.6.3 诗歌中的典化对偶
    5.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四、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一部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研究语言的理论的创新之作——《史锡尧自选集》述评[J]. 于全有.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02)
  • [2]语法分析和诗词鉴赏——以杜甫《又呈吴郎》为例[J]. 黄婉梅.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6)
  • [3]近体诗特殊句法分析[J]. 张小影.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 [4]古典诗歌中的语言文字美——文采及其表现方式[D]. 夏爽. 延边大学, 2004(01)
  • [5]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J]. 史锡尧. 修辞学习, 2002(06)
  • [6]《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J]. 南金. 修辞学习, 2002(06)

标签:;  ;  ;  ;  ;  

诗句掩饰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与普通句的异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