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静物的鉴赏境界

论油画静物的鉴赏境界

一、论油画静物欣赏的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唐艺维[1](2019)在《油画静物创作中情感的运用分析》文中提出画家在油画静物创作的过程中,情感作为油画创作背后的内容,在这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油画静物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基础,对在油画静物创作中加入情感的运用采取深入探究与分析,帮助画家在油画静物创作中能够更加重视情感的融入,帮助画家在日后创作中能够发现新思路。

李昕蕾[2](2019)在《油画写生创作中意象语言表现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文化与艺术相交融的大背景,中国更需要发扬自身文化精神的独特性,同时突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优势。其中油画艺术在写生中所突显出的意象性和表达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时代意义,是文化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意象语言则可以为油画写生探索出更多的表现方式,丰富油画写生的内容,展现创作者的才情,拓宽油画的展现维度,给予新的创作思路。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油画写生与意象语言进行了概述,明确了油画写生的内涵以及意象与写生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阐释中西方写生的意象对比,油画不同创作中意象的表现,进一步强调了油画写生创作原理的重要性,并对油画写生与意象语言的交融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作品,阐释了自己毕业创作的创作内容。

陈德刚[3](2018)在《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兰迪是20世纪的一名欧洲画家,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用一生去探究普通事物的本质,成就了20世纪画坛中不可替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对这种艺术风格进行分析,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位杰出的画家及其艺术性成就,本文就简要地分析了莫兰迪的油画静物。

马楠[4](2018)在《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油画这一西方画种自明末进入中国始,一直面对一个如何与本土视觉艺术融合并且进行再创造的课题,其难度在于东西两种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传统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民国时期是对这个融合与再创造的课题深入研究、努力实践的重要阶段,其方法之一是将传统水墨画题材用之于类似的油画题材进行创作,换言之,艺术家以中国人物、山水、静物题材与油画人物、风景、静物题材融合,并且将传统的诗情画意引入这种融合中。进行这种研究与实践的民国油画家众多,徐悲鸿、刘海粟、李毅士、王悦之、林风眠、关良、丁衍庸、常玉、潘玉良、颜文梁等为其中佼佼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国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负笈欧美、东瀛研习西画,汲取其艺术技巧和美学思想,进而研究两种视觉艺术的异同,探索融合之道,传统题材经过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的油画语言演绎和阐释,被赋予了时代意义,走出了油画本土化的独特道路。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是纵与横的历史梳理,讨论民国时期传统题材融入油画的过程,包括学院中身兼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双重身份的油画家在融合方面的艺术与教育实践,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与现代主义油画语言的融合,以及抗战期间救亡图存背景下油画向传统题材的回归。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具体的融合实践的研究,手法上分为写实与表现,题材上则从中西人物画的异同、风景与山水的异同、静物与花鸟的异同结合前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讨论,并独辟一章专门讨论艺术家将文人画特有的诗情画意传统引入融合实践。第六章则试图对这种融合进行理念上、学理上的概括和梳理,包括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和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本文试图通过这样的历史梳理以及学理和个案的研究走出改变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传统水墨题材及其美学与西洋美术一—文艺复兴美术与现代主义——融合的系统研究阙如状态的第一步。

麻学艳[5](2017)在《朴素的美感—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文中认为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是意大利着名的油画家、版画家,于1890年出生在意大利波洛尼亚小城,青年时就读于波洛尼亚艺术学院,之后曾在这所学院长期任教,并在艺术的道路上有着独道的艺术理念,遗憾的是最终也没有形成文本。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辉煌的记忆,一生从未结婚,将所有宝贵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艺术,过着孤独而简朴的生活。艺术就是他的全部,可以说他是一位画僧,同时也是一位苦行僧。莫兰迪的绘画具有简约主义的绘画风格,它是介于前卫艺术与极端保守主义之间的一种现代绘画形式。从他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能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拿掉了一些绘画以外的思想,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纯净和朴素。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源于那些简朴而有限的生活器具,例如在生活中常用到的盘子、水杯、瓶罐等等,通过对这些简朴事物美的描绘,使艺术作品流溢出一种单纯、清新而又朴素的美感,并给人一种真实的视觉感受。莫兰迪在绘画初期,曾短时间的向意大利的前卫艺术家们学习过,但在短短时间后他又转而向早期立体主义尤其是向塞尚学习。在1917至1920年间,莫兰迪在短时间的探索“形而上,”绘画后,又继续发展研究自己的艺术道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朴素的艺术魅力。本论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所组成:本文第一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莫兰迪油画静物风格的形成,并从静物画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塞尚的不解之缘和莫兰迪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三点来分析;第二部分讲述莫兰迪油画静物中朴素的美感。第二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讲述莫兰迪静物画朴素美感的来源;第一部分讲述莫兰迪绘画吸取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第二部分讲述莫兰迪绘画中具有东方绘画的意境。第三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讲述朴素的风格在莫兰迪油画静物中的表现形式,第一部分从题材与空间表达,上讲述绘画内容的朴素;第二部分从色彩关系、构图形式和笔触运用上来讲述绘画形式上的朴素。第四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主要讲述莫兰迪的人生态度对他油画作品中朴素美的影响以及他的这种艺术思想与观念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第一部分从莫兰迪朴素淡泊的人生态度和真实的艺术追求来讲述了莫兰迪油画静物中朴素美感的艺术思想;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莫兰迪油画静物的朴素的美感对当今绘画的启示和对笔者创作的启示。

肖昕鑫[6](2017)在《论绘画语言在油画静物写生中的重构与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用双手所创造出来的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物体,在新的绘画语言诞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因静态属性为绘画创作主体提供了自由组合客观对象,探索绘画语言的条件。绘画语言是创作主体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有着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和意义,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一种绘画主题,不同的人会创作出风格样式不同的形式。在现当代,艺术家们期望通过油画静物写生,抛开形体的束缚和自然真实的表达,来探寻这一题材传达创作主体艺术思想和艺术情感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分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的是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说明本人为什么会选择静物为题材来进行绘画语言的实践。第三部分解释绘画语言的概念,梳理绘画语言的构成元素和表现形式。第四部分是对中西方画家静物作品绘画语言的个案分析,从中学习他们的绘画思想和语言,启发自己,为后面语言重构实践做准备。第五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这一部分里笔者以带有重构性的创作行为对绘画语言进行实践,目的是革新自己以往的绘画语言。分别从色彩重构、造形重构以及写实语言重构这几个方面着手,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能让笔者发现自己绘画思想和语言上的转变,说明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闷着头画。第六部分是对绘画语言重构与运用的体会。重构实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想找到不同于以往的绘画语言,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

李瑜[7](2017)在《《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中形式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物油画是描绘静止状态下的物体,运用形式语言把艺术情感表现在画面中。静物油画的创作从认识美开始,根据对美的感知、观察、收集与体验,再经过细腻的主观加工,用形式语言呈现出美术作品。这是从审美体验再到艺术传达的升华过程。静物油画形式语言是画面留下的绘画痕迹,通过艺术传达表现出各种视觉美感。不同艺术思想和表现方式,使得静物油画形式语言精彩纷呈。本文深入研究了静物油画的形式语言,对形式语言如何在创作中有效地运用进行探索性地实践。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静物油画形式语言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形式的发展;第二章从《枯荷》主题创作方面论述静物油画形式语言的探索与尝试;第三章《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地创作过程与形式语言运用;第四章对创作和论文进行总结。《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通过研究静物油画形式语言的发展历程、解读诸多着名静物油画作品的形式语言,从表现形式上进行探索,同时以静物油画形式语言为落脚点,描绘出枯荷宁折不弯的骨气和那份极其平凡质朴的美。

罗炜燕[8](2016)在《当代油画静物绘画形式语言探究 ——从莫兰迪和阿利卡的绘画出发》文中认为本文以静物油画艺术家莫兰迪和阿利卡为例,以他们静物画作品创作的方式结合我国“画道”、“中庸”等理论对当代绘画形式语言进行探究。研究莫兰迪和阿利卡绘画精神上的相通,可以从他们对创作的态度、审美取向、历史背景、意境、逻辑等去理解、加以分析,解读他们绘画精神在“中庸”上的共通之处,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和感受,以探究当代油画静物的绘画语言里这看不见、摸不着、却在画面中处处都有痕迹的“道”。画家的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辩证的过程:一方面,画家依赖于对象,不管是抽象画法还是具象画法,画家都需要参考所描绘对象的外形、色彩、空间、质地和透视等,都会对这些特性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这是画家在画面表现思想、精神所需要依附的形状外壳;另一方面,画家又要避开对象的一些固有属性,避免“画的太像”,就算是具象绘画画家,也会在“似”中求“非”、求“变”,无论是在对象的色彩、质地、形状还是空间透视上都会有意地制造一些“偏差”,而这些“偏差”,就是画作中“活”的能量。在美术创作时,既不能游离与物象之外,又不能被物象的固有特性束缚了手脚。同为具象表现绘画画家的莫兰迪和阿利卡都主张以具象的手法表现对象,画面没有目的性,不是一味的追求变化和新奇,而是通过描绘最本真的物象流露最自然的性情和情感。莫兰迪和阿利卡绘画上都坚持“物”与“我”的合一,虽然在画面的处理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把自我的思想与客观的物象联系起来,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个人魅力传达了画面的形式语言。

刘念[9](2016)在《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画艺术是美术领域的一大重要门类,继承和发扬油画艺术,对于美术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不仅可以丰富油画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对静物油画在写意性方面的发展做一次系统的梳理,为日后油画发展以及丰富艺术领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是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内容与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等。第二章节分析油画写意性发展的概述以及静物油画在中西方发展溯源。第三章节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出两大论述部分,即视觉表现和精神表现。视觉表现从造型、色彩、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夏俊娜、王玉平、吴笛笛等作品为例,结合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造型上“以线造型”的方法、色彩上“知黑守白”、“墨分五色”的精髓以及空间上“散点透视”的主观处理来对当代静物油画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具体分析。精神表现以陈淑霞、戴士和等作品为例,从抽象性和符号性角度出发,通过抽象性来分析舍末求本的写意性绘画本质,通过符号性来分析静物油画中写意性所表现的借物抒情的精神写意。第四章节结合自己的绘画实践分别对静物油画中写意性的视觉表现和精神表现进行探索。视觉探索的表现作品集中在《盆栽》系列和《花卉》系列,精神探索的表现作品集中在《生活》系列、《世象》系列和《老房子》系列。第五章节是对写意性绘画的两个重要方面进行总结,表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静物画题材及绘画方式的不断丰富,使得静物油画的写意性发展更加醇熟。写意已不单单是中国画的范畴,当代的写意性也已有了更广且宽泛的解释,当代静物油画从技法上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性,在思想上更加能传递当代艺术所体现的“写意”,即创作心中之意。

马云龙[10](2015)在《物语“静物”系列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油画题材丰富多样,然而在油画创作中静物题材不被艺术家重点关注,纵观西方油画创作,油画静物从17世纪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油画静物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形式并能够揭示艺术家真实的艺术情感。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的意义和目的,通过了解和分析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美的需求来确定对于静谧之美的探析,之后对于目前油画静物的现有研究现状和书集进行简要的分析,再阐述下文章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通过翻阅静物画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对静物画从萌芽的产生到形成独立的画种,最后到20世纪静物画的绘画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把历史大概分为三个时间段来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自己的学习和理解来解读诸多着名艺术家如莫兰迪、塞尚、梵高油画静物作品,进而探究油画静物绘画形式语言。了解并分析他们在画面中的艺术情感的体现。只有充分的了解并分析才能更好的应用在自己的油画静物创作中。第四部分是针对于油画静物在美展中的调查研究,对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从第1999年9届开始一直到2014年第12届中的展览作品进行数据统计,统计油画静物在展览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所展出的油画静物多为那种绘画形式,来了解油画静物目前在我国油画发展中所处的位置。之后再通过调研专家访谈和对美展作品的评估调研,来了解我国油画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五部分为创作部分,由一开始的对于主题的探索和实践到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和老师交流解决画面中出现的问题,再从构图、色彩、技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作品,尝试结合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自己的创作作品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探究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第六部分是总结,对于创作初期到完成之间的所遇到的瓶颈加以分析,对整个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

二、论油画静物欣赏的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油画静物欣赏的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画静物创作中情感的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油画静物的起源与发展
二、油画静物中的情感来源于生活
三、情感在油画静物创作当作所起到的作用
    (一)运用情感因素体现作品生命
    (二)利用装饰和构图使油画静物创作中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通过油画静物创作中的情感符号来传达审美品质
    (四)通过静物风格表达个人情感
四、总结

(2)油画写生创作中意象语言表现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选题的背景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图片分析法
        (三)举例论证法
        (四)调查研究法
第一章 油画写生与意象语言的概述
    第一节 油画写生概述
        一、写生溯源
        二、油画写生的特征与价值
    第二节 意象语言概述
        一、意象美学概论
        二、意象语言的表现性
    第三节 意象语言与写生的联系
第二章 油画写生创作意象语言的内涵与表现
    第一节 中西方写生的意象的对比与差异
        一、中国写意绘画的历史与现实
        二、西方意象绘画的发展以及现状
    第二节 意象语言在油画写生中的表现
        一、油画静物写生中的意象语言表现
        二、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象语言表现
        三、油画人物写生中的意象语言表现
    第三节 油画写生创作的意象表现
        一、意象语言要素
        二、客观真实中的主动处理与表现
第三章 油画写生与意象语言的交融
    第一节 意象在写生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油画写生中的观察方法
    第三节 写生中艺术手段的意象表现性
        一、色彩
        二、造型
        三、材料肌理
    第四节 写生与意象语言表现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油画写生创作过程中的意象表现及探索
    第一节 意象油画作品赏析
        一、赵无极意象作品分析
        二、戴士和意象作品分析
    第二节 个人创作与写生过程中的感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莫兰迪油画静物中的静物描绘
2 莫兰迪油画静物中的色彩选择
3 莫兰迪油画静物中的结构安排

(4)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
    二、价值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四、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五、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油画中国传统题材探索的历程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新兴美术教育
        一、传统美术“画院”、“师徒制”向美术学校/系的转型
        二、油画家兼美术教育家的美术教学
        三、中西美术教材比较
    第二节 上海洋画运动中传统题材的运用
        一、上海洋画运动的意义
        二、传统题材油画与现代主义风格的互融
        三、西画社团共存的多元化格局
        四、女性人体写生对封建传统礼教的挑战
        五、西洋画传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回归传统
        一、对民族传统艺术精神价值观的反思
        二、关于“抗战绘画”的中国传统题材与技法的应用
        三、纯粹美术思想的提倡对回归传统的影响
        四、艺术民族化与大众化思潮的倡导
        五、艺术宝库敦煌研究的风潮
        六、中国传统民族题材和形式的初步确立
第二章 写实性、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人物题材
    第一节 中西人物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中西人物画的比较
        二、近现代中西人物画的传统沿袭与交融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与其作品
        一、写实性油画与中国历史题材的融合——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二、戏曲性的视觉化——林风眠、关良的油画戏曲人物画
第三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山水题材
    第一节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同
        二、传统风景画与山水画之异
        三、山水画吸收风景画的美学和技巧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风景油画中的表现性——中国表现主义先驱刘海粟
        二、“脉脉之思”——王悦之风景油画之表现性
第四章 表现性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花鸟题材
    第一节 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的同和异
        一、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同
        二、传统静物画与花鸟画之异
        三、近现代静物画与花鸟画的同和异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从东方马蒂斯到现代八大山人——丁衍庸静物油画中花鸟题材的表现性
        二、以花卉作为自我的观照——常玉静物油画中的传统花鸟题材意蕴
第五章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与民国油画的意象
    第一节 西画的“诗画异质”与中国画的“诗画一体”
        一、诗画关系差异的哲学和美学背景
        二、从模仿说探寻西方诗画异质的必然性
        三、从意境论尝试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
        四、“意象性”——中西诗画关系的异中之同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人物写实技法与古典诗词意蕴的融合——李毅士《长恨歌画意》
        二、意象与诗化——颜文梁写实性风景油画
        三、古典诗词意蕴的表现性——常玉、潘玉良的静物油画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的特征
    第一节 传统题材元素的符号化运用
        一、中国传统人物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二、中国传统山水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三、中国传统花鸟形象符号的运用和表现
    第二节 意象性表现语言的多样化
        一、东西方意象油画的渊源
        二、民国油画意象性表现语言特征
        三、油画作品中的个性化意象特征
    第三节 图形色彩的书写性特征
        一、西方现代派油画中的书写性
        二、中国画线性笔墨糅入西方油画笔触
        三、书写性与图形的生成
        四、书写性与色彩的挥洒
    第四节 东方平面化装饰图式的构成倾向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美
        二、西方现代派中与东方艺术类似的平面性
        三、运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平面构成形式
        四、“计白当黑”式平面构图形式
结论
    一、西方媒介中国精神
    二、传统题材的继承对当代架上绘画教育的启示
    三、艺术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当代转换
    四、现代美术史的拾遗补缺
    五、写实与表现:发展还是对垒?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朴素的美感—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莫兰迪油画静物的概述
    (一) 莫兰迪静物画风格的形成
        1. 静物画产生的社会背景
        2. 与塞尚的不解之缘
        3. 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
    (二) 莫兰迪静物画中朴素的美感
二、莫兰迪静物画朴素美感的来源
    (一) 吸取西方传统艺术的精髓
    (二) 具有东方绘画的意境
三、朴素的风格在莫兰迪静物画中的表现形式
    (一) 绘画内容的朴素
        1. 单一的静物画题材
        2. 互融的绘画空间
    (二) 绘画形式的朴素
        1. 和谐的色彩关系
        2. 平衡的构图形式
        3. 大巧若拙的笔触表达
四、朴素美感的艺术思想及启示
    (一) 朴素美感的艺术思想
        1. 朴素淡泊的人生态度
        2. 真实而朴素的艺术追求
    (二) 启示
        1. 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启示
        2. 对笔者的创作启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6)论绘画语言在油画静物写生中的重构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
2 绘画写生题材的选择
3 绘画语言的概念
4 静物写生中绘画语言个案分析
    4.1 西方静物写生绘画语言个案分析
        4.1.1 夏尔丹
        4.1.2 塞尚
        4.1.3 莫兰迪
    4.2 中国静物写生绘画语言个案分析
        4.2.1 吴大羽
        4.2.2 潘玉良
        4.2.3 闫平
5 油画静物写生中绘画语言重构与运用
    5.1 绘画语言重构的概述
        5.1.1 绘画语言重构的概念
        5.1.2 绘画语言重构的意义
    5.2 油画静物写生中色彩重构与运用
        5.2.1 色彩重构与运用——作品《怒放》
        5.2.2 色彩重构与运用——作品《室内一角的静物》
        5.2.3 色彩重构与运用——作品《圆舞曲》
    5.3 油画静物写生中变形重构与运用
        5.3.1 变形重构与运用——作品《蔬菜》
        5.3.2 变形重构与运用——作品《罐子》
    5.4 油画静物写生中写实语言重构与运用
        5.4.1 写实语言重构与运用——初期作品《遗失的记忆》
        5.4.2 写实语言重构与运用——中期作品《静物石膏》和《供奉》
        5.4.3 写实语言重构与运用——后期作品《小时候》
6 对静物写生中绘画语言重构与运用的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中形式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前期调研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静物油画形式语言创作思路和创作形式的发展
    第一节 静物油画形式语言的由来和最初发展
    第二节 17世纪至18世纪静物油画创作发展的两个高峰
    第三节 19世纪至20世纪静物油画形式语言新的探索和创新
第二章 静物油画形式语言发展对《枯荷》主题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思想表达和绘画风格选择
    第二节 《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形式语言的探索与尝试
第三章 《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过程与形式语言运用
    第一节 创作题材定位与素材搜集
    第二节 构图构思与设计
    第三节 技法运用与表现
    第四节 色彩选择与调整
第四章 创作总结和作品展示
    第一节 创作总结
    第二节 作品展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当代油画静物绘画形式语言探究 ——从莫兰迪和阿利卡的绘画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二章 油画静物和形式语言的内涵
    一、油画静物和形式语言的概念
    二、油画静物中形式语言的视觉体验与精神特质
第三章 莫兰迪与阿利卡的艺术历程
    一、莫兰迪—新时代的苦行僧
    二、阿利卡—具象的回归
    三、莫兰迪和阿利卡创作的不同路径
第四章 莫兰迪与阿利卡艺术创作与画面精神的共通性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二、审美取向
    三、固守正道、不屑炒作—创作心态上的“共通”
    四、莫兰迪与阿利卡绘画精神聚拢、扩散的“中庸”之道
        (一)莫兰迪画面精神的“凝聚”与阿利卡画面精神的“发散”之间的联系
        (二)莫兰迪与阿利卡画面的“中庸”之道
第五章 油画静物画创作中“形式语言”之道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象的衍生
    三、创作中的形式
        (一)从客观再现到精神上的“偏执”
        (二)体验与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油画写意性及中国静物油画写意性发展溯源
    2.1 “写意”的概念
    2.2 油画写意性发展概述
        2.2.1 西画东渐
        2.2.2 中西调和
        2.2.3 继承发展
    2.3 中西方静物油画发展概况
        2.3.1 西方静物油画的发展
        2.3.2 中国静物油画的发展
    2.4 中国静物油画写意性发展溯源
        2.4.1 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静物
        2.4.2 中国传统文化对静物油画写意性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具体表现
    3.1 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视觉表现
        3.1.1 造型表现
        3.1.2 色彩表现
        3.1.3 空间表现
    3.2 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精神表现
        3.2.1 抽象性表现
        3.2.2 符号性表现
第四章 静物油画写意性创作的实践与感悟
    4.1 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视觉探索
    4.2 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精神探索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0)物语“静物”系列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的范围
    2.3 研究内容
        2.3.1 西方17世纪前的静物画
        2.3.2 西方17世纪至18世纪的静物画
        2.3.3 西方19世纪至20世纪的静物画
    2.4 分析评价及总结
第3章 油画静物形式语言探析
    3.1 构图形式的变与不变
    3.2 色彩及情感的表达
第4章 油画静物作品在全国美展中的状况调研
    4.1 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4.2 调研的范围内容以及数据统计
    4.3 数据分析
    4.4 第12届全国美展专家观点和访谈调研
    4.5 对于调研结论的分析和小结
    4.6 全国美展部分油画静物作品赏析
第5章 我的创作
    5.1 初期的探索与尝试
    5.2 物语“静物”系列创作中基本构成
    5.3 物语“静物”系列创作中色彩的控制
    5.4 物语“静物”系列创作中的形态重塑
    5.5 物语“静物”系列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个人作品
创作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 12 届全国美展油画进京入选作品名单
    附录2 专家采访以及对油画的评论
        专家访谈
        第12届美展油画评论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油画静物欣赏的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油画静物创作中情感的运用分析[J]. 唐艺维.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2]油画写生创作中意象语言表现的探索[D]. 李昕蕾.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3]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J]. 陈德刚. 艺术科技, 2018(12)
  • [4]民国时期中国传统题材油画形式语言研究[D]. 马楠. 上海大学, 2018(02)
  • [5]朴素的美感—莫兰迪油画静物研究[D]. 麻学艳.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7)
  • [6]论绘画语言在油画静物写生中的重构与运用[D]. 肖昕鑫.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7]《枯荷》主题静物油画创作中形式语言研究[D]. 李瑜. 聊城大学, 2017(08)
  • [8]当代油画静物绘画形式语言探究 ——从莫兰迪和阿利卡的绘画出发[D]. 罗炜燕.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5)
  • [9]中国当代静物油画中的写意性研究[D]. 刘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10]物语“静物”系列油画创作研究[D]. 马云龙. 浙江理工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论油画静物的鉴赏境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