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皮肤生物特性——不同城市和不同季节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刘雨蓓[1](2021)在《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可以代代相传,具体表现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遗传基因和生活智慧。然而,由于气候和文化差异,起源于西方认知体系的舒适理论尚不能非常贴切地描述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中国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描述和提高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和经验式方法的大量使用,这些经验很难被直接应用于舒适相关问题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些经验,提出一种定量化的指标和描述手段将中国人独特的环境适应能力体现在舒适区上,来使得1)建筑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因人施策;2)居住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和需求,并采取一些主动健康行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学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结合中医体质学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形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明晰了时令性行为的内涵及其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并探讨了借鉴应用中医体质学的新视角对更合理地解释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所具有的科学意义,为开展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理论研究确定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讨论了体质指标应用于舒适研究时的结论普适性和解释力。以中国北方的大连市和南方的南宁市办公环境为对象,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调控方式下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可接受度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研究,共计获得了1850份调查数据。通过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发现,阳虚质(怕冷和怕风体质)得分和阴虚质(怕热和怕干体质)得分分别与热感觉投票、湿感觉投票和吹风感投票具有统计学相关性(0.02显着性水平)。二者可分别作为人员耐风、耐寒能力和耐干、耐热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此外,以性别为例对体质指标解释力的分析发现,体质指标可以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解释力,如怕冷体质代谢率和皮肤温度较低,夏季自然通风工况下无明显闷热感,而42%的女性受试者为怕冷体质,故而该工况下温度可接受度比男性高30%。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可能影响方式,以及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依据。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段、性别、体重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其可能原因为这些人群具有相似的生理机能和生活环境。通过探究热经历对体质的影响发现,热经历为S-N(原住地为南方,现居地为北方)和N-S(原住地为北方,现住地为南方)的受访者中,平和质(健康的、适应能力强的体质)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比S-S(一直居住在南方)类和N-N(一直居住在北方)类分别高12.7%和8.8%,偏颇质(亚健康体质)人群占比均显着较低(0.05显着性水平)。此外,本研究从多角度(热环境满意率、是否有明显寒冷感/闷热感、温度/湿度/风速可接受度、代谢率、皮肤温度、情绪、困倦度、工作效率)探讨了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平和质在所有调查工况下环境适应能力和主动调节意识均较强;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适应能力差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寒冷、闷热、干燥等环境的不适。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不同体质人群的可接受温度范围(适应能力强体质为22.4~26.3℃,怕冷体质23.8~25.8℃,怕热体质为23.8~24.6℃)和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实证依据的应用愿景。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针对使用体质指标对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实证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实测地点受限,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丰富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角度。
开晓莉[2](2021)在《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作为两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可在河流水环境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下,在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之间迁移转化,对水环境造成持久性影响,探明其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作用机制及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水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和OCPs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同位素定年及数学模型等方法,对重金属和OCPs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历史沉降记录、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作用机制及吸附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系统地对重金属和OCPs在沉积物中的赋存规律、来源、归宿及生态风险研究发现: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倍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在不断的降低,重金属中Cd和Hg的生态风险较大,Cr和Hg在某些断面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可能。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人为活动产生的Cd和Hg的复合型污染。沉积物中共检出19种OCPs,检出含量范围为nd~36.527ng·g-1,检出率为79.05%,OCPs污染以DDTs和Endosulfan为主。整个河流OCPs含量总体上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5~20cm沉积范围内污染峰明显。OCPs中Endosulfan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在5~10cm沉积范围内可能对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4类典型的OCPs(HCHs、DDTs、Endosulfan及Chlordane)污染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残留,但近些年局部地区环境中有少量林丹、三氯杀螨醇、硫丹及氯丹类化合物的输入。(2)利用210Pb同位素定年法进行重金属和OCPs的沉降记录研究,揭示了重金属和OCPs从1977~2017年期间的沉降记录,其中重金属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关,OCPs与使用量相关。在1977~2017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在不断的加剧,而OCPs污染程度基本上在不断减弱,重金属和OCPs分别在1993~2001年、1985~1993年期间污染明显。(3)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中OCPs、重金属、理化参数及营养元素之间的赋存关系和作用机制,优选建立了重金属、OCPs吸附量与控制因素之间的函数模型。研究发现Cd与Hg、As与Pb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分布规律,而Cr的富集有着较独立的形成因素,表层沉积物中TOC、盐度分别对Cd和Pb的积累和迁移有一定的影响,Cd与TOC具有亲源性,Pb释放量的增幅随盐度梯度增加呈逐渐递增趋势,且在高盐度环境下表层沉积物对DDTs拥有更大的吸附效率,而γ-HCH和HCHs的含量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TN和TP分别对EndosulfanⅡ和DDT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有一定的影响。重金属Cr和Pb对Endosulfan,Cd对p,p’-DDT,As对Heptachlor epoxide和DDE,以及Pb对p,p’-DDE和DDE在沉积物中的积累和富集均有一定的影响。(4)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的方法对清水河流域周边1600余名居民的基础、饮水及皮肤暴露参数进行研究发现:人群饮水摄入率、涉水行为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受城乡、性别、年龄、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明显的差异,皮肤比表面积也受年龄、城乡、性别等因素的影响。(5)通过对水体重金属和OCPs通过不同暴露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研究发现:重金属和OCPs对不同人群所致健康总风险水平在1.575×10-5~1.640×10-4a-1之间,且枯水期>春汛期>夏汛期,饮水途径>皮肤接触途径,男性>女性,人群年龄越小,所受健康风险越大,女性所受皮肤暴露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尤其是18~40岁城市女性。手部是人体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受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部位,且成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水环境中致癌重金属为重点控制的健康风险因子,尤其是As,且枯水期为重点关注时期。以上研究成果为控制清水河重金属和OCPs污染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治理和改善流域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提出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赵炜[4](2021)在《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运行,它是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环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污水/污泥中携带着大量的微生物,在污水流动、溢流跌落、搅拌、曝气和挤压脱水等过程中会逸散至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借助风力和自身扩散作用向周围传播,不仅会造成周围空气污染,也能通过呼吸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作用于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实验室规模SBR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化处理单元不同运行参数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并以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现场实验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区域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粒径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析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同时,考察紫外线辐射和投加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消减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进水COD浓度和水温的增加,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呈现上升趋势。采用曝气砂头曝气时,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曝气方式(p<0.05),但曝气方式对真菌气溶胶的逸散影响不显着(p>0.05)。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显着增加,而改变曝气强度对放线菌气溶胶浓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污泥浓度与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量呈负相关,当MLSS为2550 mg/L时,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污泥浓度(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优化生化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具有一定消减作用。(2)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别为3543±342 CFU/m3、1116±59 CFU/m3、313±20 CFU/m3和4972±391 CFU/m3,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分别占71.26%、22.44%和6.30%,细菌气溶胶浓度显着高于真菌和放线菌(p<0.05)。(3)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在相同季节,污泥脱水间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显着高于其他区域(p<0.05);冬季污泥脱水间和对照组细菌气溶胶浓度最高,而细格栅和曝气池夏季浓度最高。夏季真菌气溶胶浓度最高,冬季放线菌气溶胶浓度高于其他季节。在同一采样时段,污泥脱水间微生物气溶胶浓度高于其他区域(p<0.05);8:00~9:00时段,细格栅间和曝气池空气环境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气溶胶浓度高于其他采样时段。环境温度、PM2.5和PM10等环境因子对污水处理厂不同区域空气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分布影响较大。(4)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布也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对照组、细格栅和曝气池空气环境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气溶胶粒子主要分布在前4级(>2.1μm),污泥脱水间细菌和放线菌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后4级(<4.7μm),真菌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前4级(>2.1μm)。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气溶胶粒子的中值直径约为2.99~4.15μm、3.60~4.01μm和3.28~3.98μm。细格栅间和曝气池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中值直径大于对照组,这与微生物在空气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和来源密切相关。(5)污水处理厂不同区域细菌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是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的优势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弓形杆菌属(Arcobacter)、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Aspergillus)、马拉色菌(Malassezia)、念珠菌属(Candida)和隐球菌属(Cryptococcus)等是潜在病原菌。(6)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与来源存在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主要来源于外界环境。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门(Epsilonbacteraeot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主要来自于污水/污泥。利用Source Tracker分析发现,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可能来源有污水/污泥、外界环境和未知源,且不同区域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存在差异。(7)紫外线照射和投加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具有明显的消减作用。紫外线对SBR-1反应器逸散的微生物气溶胶消减作用更显着。投加富铁载体填料不仅能减少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也能影响空气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Mucoromycota门(Mucoromycota)的相对丰度增加,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Mortierellomycota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本论文初步研究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不同运行参数、紫外照射和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粒径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来源,其结果为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的消减和控制提供基础数据,也为解决城市大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贾芯蕾[5](2020)在《偶遇抽样人群痤疮认知调查及痤疮患者治疗现状与治疗预期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偶遇抽样人群对痤疮的认知情况,分析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比较皮肤科门诊痤疮患者就诊现状与治疗预期的差异,为痤疮的健康宣教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一:采用偶遇方法对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前往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皮肤病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是否认为痤疮是一种疾病、痤疮危险因素的认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样本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采用logistics回归方法对影响患者认知的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研究二: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前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为调查对象,使用自拟问卷,包括一般情况、治疗现状、治疗期望,同时由医师判断皮损严重程度评级、中医辨证分型。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样本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临床研究一:1.本次调查共1067人,其中曾患过或现在正患有痤疮人数855人(80.13%),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次调查人群主要通过网络和亲友间交流来了解痤疮,有41.29%的人认为痤疮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女性人群选择率较高,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被调查者认为辛辣、油腻食物、不良情绪、熬夜、吸烟、饮酒、日晒、不合适的护肤品、不恰当的面部清洁是痤疮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50%,而对牛奶及乳制品、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电子产品的使用、自然环境、病理状态等危险因素知晓率较低。4.本次调查中对痤疮危险因素了解较多的人群特征为“女性、18~25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习过医学知识”,对痤疮危险因素了解较少的人群特征为“男性、12~17岁、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学习过医学知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二:1.本次调查共149人,83.22%的痤疮患者因病情日久不愈或越来越重后选择医院就诊,严重程度多为Ⅰ(34.90%)、Ⅱ级(34.23%),皮损好发部位主要是面颊(84.56%)和额头(67.11%),皮肤类型主要是油性(48.32%)及混合性肌肤(38.26%),患者更关注的遗留皮损是痘印(83.22%)、痘坑(53.69%)。2.在曾接受过治疗的痤疮患者中,通过医院进行治疗的占79.55%,使用过治疗方式主要是中药口服(59.09%)、西药外用(43.18%)、中药外用(32.95%),对治疗效果满意的占28.57%。64.43%的患者认为护肤品的使用对痤疮恢复没有帮助。3.患者理想的治疗方式是中药口服(54.36%)、中药外用(50.34%)、西药外用(49.66%);患者对治疗的期待主要是没有副作用(67.11%);74.50%的患者希望可以在3个月以内治愈;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如何预防(61.07%)和如何选择护肤品(57.05%);65.1%的患者并不能规律复诊。研究结论:1.本次调查显示,皮肤科门诊患者对痤疮相关影响因素认知不足,需要广泛开展痤疮相关健康教育,特别是男性、未成年人和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需要更多的健康宣教,以期可以更好的防治痤疮。2.本次调查显示,多数痤疮患者是因为病情日久不愈或越来越重才选择医院就诊,他们对疾病没有足够重视,不能保证规律复诊,却对治疗效果抱有较高期望,对曾接受的治疗满意度不高。医师宜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使患者对治疗的期望趋于客观,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石鹏程[7](2020)在《基于人体热生理变化下的住宅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虽然沐浴间是住宅建筑的辅助性空间,但围绕沐浴间发生的沐浴行为对居住者热生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当人沐浴时,沐浴过程是动态的,连续的,人体受到热水、热辐射、空气流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沐浴时的姿态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因此沐浴者处在一个不均匀的、动态变化的热环境当中。在居家生活中,老年人群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而依赖性增强,不良的沐浴间热环境变化及沐浴行为易引起老年人热生理变化,诱发晕厥、脑梗、跌倒等各类突发事故。本文以老年人沐浴时的热生理变化为研究内容,从人体温度、血压变化的角度对沐浴间热环境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明确在沐浴过程中的人体温度、血压变化的特征与规律。通过对温度、血压变化的环境原因与影响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进而提出相应的沐浴间热环境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南京市家庭沐浴间进行调研,明确了沐浴间热环境现状,同时对容易发生沐浴间健康性事故的老年人进行沐浴习惯调研,总结了可能导致沐浴时热生理变化的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其次在调研区域内进行了实地沐浴实验,重点监测不同工况下被试者的温度、血压等生理参数,监测结果用于模型合理性的验证,热环境数据作为模型边界条件;再次,基于Stowljik等人以负反馈调节机制为基础的热生理模型理论,建立非均匀非稳态环境条件下的预测人体皮温与体内温度的多节点数值传热模型,并结合日本学者Yoshioka、Hokoi等提出的以人体温度变化作为驱动势的预测血压与血管扩张度关系的心血管控制理论,基于已建立的人体温度预测模型,提出新的人体温度—血压耦合预测模型;最终,模拟预测各种沐浴工况下的人体热生理变化过程,分析评估沐浴间热环境与人体温度、心血管系统变化的量化关联,得出人体温度及血压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曲线,对比分析得出空气温度、热水温度等工况条件对人体温度、血压影响程度。通过模拟与实测对照,所提出的温度模型精度为±0.2℃,人体温度变化速率的精度为±0.01℃/分钟,温度模拟工具可精确反映人体各节点温度场变化,心血管模型能够合理反映血压变化趋势。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总结,提出了设置沐浴间前室,以及对沐浴时相关环境因素进行量化调节等措施。明确沐浴环境下人体热生理变化机理是避免住宅沐浴间安全事故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未来健康性、智能化的住宅设计。建立的非均匀非稳态条件下的人体热生理预测模型也是研发其他保护措施的工具和科学依据,有利于健康性热环境的设计改造及评估。目前,国内以负反馈调节机制为基础的人体温度模拟方法的应用多在航空航天、特种作业等领域,而日常生活下的热生理评估较少,同时以温度变化作为驱动势的心血管调节预测在实际工况下的应用也较少。本文在人体温度与血压之间的量化预测上做出了相关探索,为基于人体健康性条件下的建筑热环境的调控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和支持。全文字数:7.2万余字:图表133幅
颜芬[8](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刘慧鸿[9](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海岩[10](2020)在《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类与感染动物接触或剥食染疫动物而感染,导致人群发生皮肤性或肠型炭疽,继而可转为肺炭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内蒙古是炭疽疫情的多发地区,特别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畜间炭疽疫情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地人群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6~2018年间内蒙古地区的炭疽报告病例资料,从人间炭疽的三间分布、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疫情变化规律等多角度探究内蒙古地区人间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此外,将从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调查内蒙古炭疽杆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性以及起源进化。这不仅为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内蒙古地区人畜间炭疽防控和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经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该地区人间炭疽经历了三个流行阶段和8个流行高峰,而短期集中暴发是我区炭疽流行的独特特征。在炭疽的三个流行时期内,农牧民的所占比例呈现逐渐增加,而其他职业则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职业分布特征呈现出由早期的以多种职业分布变为当前的农牧民为主的特征。发病年龄范围呈现逐步由宽变窄的趋势,而且多发年龄组趋于稳定在30~60岁组。此外,暴发流行次数逐步减少,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数也明显的下降。该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趋势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病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以农牧民为主,而且流行时间较为集中。2.对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和病例特征分析,对查明传染源和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2010年~2018年间共采集可疑患者的各类标本248份,共分离到炭疽杆菌27株,分离率为10.89%。对病灶直接按压制片染色镜检和采集后涂片染色镜检均可以用于炭疽样本的初步镜检。成熟的菌落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花纹,是炭疽杆菌典型的生物学特征,可对疑似菌株做出初步判断,但需用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鉴定。此外,荧光定量PCR验证检测有时效性。该试验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和病例特征分析可为炭疽疫情的判定提供科学参考。3.对内蒙地区疫情现场分离的炭疽杆菌分离株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这对揭示菌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在内蒙古地区分离株菌中8个SNP位点,如A.Br.006、A.Br.007、A.Br.009、B.Br.001、B.Br.002、B.Br.003、B.Br.004和A/B.Br.001均无 SNP 多态性,但是其余 5 个 SNP 位点,如 A.Br.001、A.Br002、A.Br.003、A.Br.004和A.Br.008在不同菌株间呈现出SNP多态性。基于炭疽芽胞杆菌的SNP聚类分析表明,36株试验菌株可聚为4个类群,依次为A.Br.Ames、A.Br.001/002、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其中18株均属于A.Br.Ames亚群,而16株则属于A.Br.001/002亚群。另外各有1株炭疽杆菌分别属于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本试验初步的阐明了我区分离的炭疽杆菌的SNP多态性特征,确定了主导SNP基因型。4.MLVA-15基因分型方法国内外常应用于炭疽的暴发流行和溯源调查研究领域。本试验采用该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36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菌株间存在的的流行病学相关性。该试验结果表明,15个VNTR位点中有3个位点vrrB1,CG3和VR12在内蒙古分离株扩增结果全部相同,其余8个位点,如vrrA、vrrB2,vrrC2、VR16、VR17、VR19、VR32和VR35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剩余4个位点,如pXO1-aat、pXO2-at、vrrC2和VR23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36株炭疽杆菌聚类为12种MLVA基因型,其中5个为共享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相关性;另7个为独特基因型,并且每个基因型仅出现于1株炭疽杆菌;除变异度较大的pXO1-aat和pXO2-at位点,所有菌株可被分为5个型,而增加这两个位点使基因型别从5个增加到12个。该试验结果有助于内蒙古菌株与其他地区菌株的鉴定,为疫情的溯源调查提供依据。5.炭疽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是最终全面系统了解炭疽杆菌相关的遗传进化特征研究的最佳方案。本试验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7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杆菌分离株的核心基因组较为稳定,但基因组呈现开放的状态,能够以多种方法获得新基因,经预测其中BA130和BA132获得了较多的新基因。基于核心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7株炭疽杆菌分为2组(A和B),A和B组的菌株分别来自赤峰和兴安盟。其中B组包括5株菌,4株为分离自患者(BA125,BA 130,BA 132 和 BA168),1 株分离自病牛(BA77),并且 BA77,BA125和BA130呈现相同的A.Br.001/002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外,内蒙古的菌株与日本和南韩的炭疽杆菌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为了解亚洲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溯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二、中国人皮肤生物特性——不同城市和不同季节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皮肤生物特性——不同城市和不同季节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中国气候与中国人的遗传性需求 |
1.1.2 舒适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适应性舒适理论中的文化体现 |
1.2.2 舒适性个体差异研究进展 |
1.2.3 环境适应能力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实证方法理论基础 |
2.1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改善作用的生理学依据 |
2.1.1 适应性行为与时令性行为的界定 |
2.1.2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 |
2.1.3 时令性行为认知和应用现状 |
2.2 面向中国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基础——中医体质学 |
2.2.1 中医体质学的借鉴意义 |
2.2.2 不同体质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描述 |
2.2.3 实证研究采用的体质判别依据 |
2.3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解释的独特视角 |
2.3.1 环境适应能力形成过程 |
2.3.2 环境对适应能力形成的作用 |
2.3.3 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性的研究方法 |
2.3.4 个人属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设计 |
3.1.2 实施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 |
3.1.3 问卷回收 |
3.2 环境可接受度实测调查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问题讨论 |
3.4.1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 |
3.4.2 “体质”指标对温度可接受度性别差异解释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体质差异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 |
4.1 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式 |
4.1.1 个人属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4.1.2 热经历的影响 |
4.2 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与潜在生理机制 |
4.2.1 体质得分与热/湿/风感觉投票的关联性 |
4.2.2 环境可接受度的体质差异性 |
4.2.3 适应性行为偏好的体质差异性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应用途径初探 |
5.1 不同体质受试者可接受温度范围 |
5.2 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5.3 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 |
5.3.1 体质改善对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
5.3.2 个性化环境调控的主动健康行为引导算法框架 |
5.3.3 面向未来智慧人居的ACA-C算法应用设想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民间常见适应性机会 |
附录 B 中医体质学形成背景、基本原理、主要内涵和关键问题 |
附录 C 中医体质测评方法 |
附录 D 用于舒适性调查的主观评价量表 |
附录 E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夏季) |
附录 F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冬季) |
附录 G POMS情绪状态评价量表 |
附录 H 基于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体质预测质量残差分布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OCPs和重金属污染物概述 |
1.2.1 OCPs |
1.2.2 重金属污染物 |
1.2.3 重金属和O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3 水体和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3.1 水体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3.2 沉积物中OCPs污染研究现状 |
1.4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5 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
1.5.1 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1.5.2 人群暴露参数研究 |
1.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流域和河道特征 |
2.1.3 流域水文要素 |
2.1.4 重金属、OCPs残留概况 |
2.2 采样点位的布设及样品采集 |
2.2.1 采样点位的布设 |
2.2.2 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
2.3.1 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 |
2.3.2 OCPs的测定 |
2.3.3 重金属的测定 |
2.3.4 沉积柱定年测试及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
3.1 概述 |
3.2 清水河沉积物中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3.2.1 表层沉积物理化参数和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
3.2.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
3.3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3.3.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重金属赋存的影响 |
3.3.2 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及分析方法 |
3.3.3 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的控制因素及函数模型构建 |
3.4 清水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
3.4.1 沉积柱中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
3.4.2 沉积柱中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
3.4.3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聚类分析 |
3.4.4 重金属沉积历史与区域GDP及人口变化的关联分析 |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3.5.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
3.5.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5.3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毒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态风险研究 |
4.1 概述 |
4.2 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
4.2.1 表层沉积物中OCPs的含量与污染特征 |
4.2.2 沉积柱中OCPs的含量、污染特征及历史沉降记录 |
4.3 沉积物中OCP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1 HCH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2 DDTs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3 Chlordane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3.4 Endosulfan的组成及来源解析 |
4.4 OCPs的归趋及作用机制 |
4.4.1 OCPs各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2 OCPs的主成分分析 |
4.5 沉积物对OCPs吸附的控制因素及模型构建 |
4.5.1 沉积物理化参数、营养元素对OCPs吸附影响及模型构建 |
4.5.2 沉积物中重金属对OCPs吸附的影响及模型构建 |
4.6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环境行为和交换规律研究 |
4.6.1 不同环境介质中OCPs的百分含量比较 |
4.6.2 清水河表层沉积物OCPs的富集情况 |
4.6.3 OCP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分析 |
4.7 清水河沉积物中OCPs生态风险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 |
5.1 概述 |
5.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及参数 |
5.2.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人群暴露参数的确定 |
5.3.1 人群暴露参数 |
5.3.2 调查分布及方法 |
5.3.3 研究区人群体重和饮水摄入率 |
5.3.4 研究区人群皮肤暴露参数 |
5.4 水体中重金属和OCPs的污染特征 |
5.4.1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5.4.2 水体中OCP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5.5 清水河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 |
5.5.1 重金属和OCPs污染因子所致健康风险特点 |
5.5.2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风险分类分析 |
5.5.3 重金属和OCPs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
5.5.4 重金属和OCPs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 |
5.5.5 重金属和OCPs所致健康总风险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微生物气溶胶的定义 |
1.3 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
1.3.1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 |
1.3.2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1.3.3 微生物气溶胶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 |
1.3.4 微生物气溶胶的危害 |
1.4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现状 |
1.4.1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
1.4.2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的影响因素 |
1.5 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控制技术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6.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微生物采样器 |
2.2 样品采集和微生物培养 |
2.3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计算 |
2.3.1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
2.3.2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 |
2.3.3 中值直径 |
2.4 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数据处理 |
3 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装置 |
3.2.2 接种污泥和实验用水 |
3.2.3 水质指标测定 |
3.2.4 微生物气溶胶样品采集 |
3.2.5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进水COD浓度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3.3.2 曝气方式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3.3.3 曝气强度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3.3.4 污泥浓度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3.3.5 水温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
4.2.2 采样点的选取 |
4.2.3 样品采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污水处理厂不同区域空气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 |
4.3.2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分布特征 |
4.3.3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3.4 微生物气溶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5 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样点布设 |
5.2.2 样点采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 |
5.3.2 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 |
5.3.3 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潜在病原菌分布特征 |
5.4 小结 |
6 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源解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
6.2.2 污水/污泥中微生物数量测定 |
6.2.3 DNA提取、扩增、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污水/污泥中微生物浓度对气溶胶逸散的影响 |
6.3.2 不同区域空气环境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比较与来源分析 |
6.3.3 不同区域空气环境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比较与来源分析 |
6.3.4 污水处理厂空气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源解析 |
6.4 小结 |
7 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控制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装置 |
7.2.2 接种污泥和实验用水 |
7.2.3 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气溶胶的消减作用 |
7.2.4 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的消减作用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紫外线照射对空气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消减作用 |
7.3.2 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的消减作用 |
7.3.3 富铁载体填料对微生物气溶胶粒径的影响 |
7.3.4 富铁载体填料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
7.3.5 富铁载体填料对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偶遇抽样人群痤疮认知调查及痤疮患者治疗现状与治疗预期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一 偶遇抽样人群痤疮认知调查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流程 |
1.4 数据录入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痤疮认知情况 |
2.3 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认知的因素 |
3 小结 |
讨论 |
研究二 痤疮患者治疗现状与治疗预期的比较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流程 |
1.7 数据录入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痤疮患病情况 |
2.3 就诊原因 |
2.4 就诊前的治疗情况 |
2.5 患者治疗期望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痤疮的认知调查 |
附录二 痤疮患者治疗现状与治疗预期的比较 |
综述 中医调护痤疮的现代医学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人体热生理变化下的住宅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索引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环境变化下的热生理反应研究 |
1.2.2 人体热生理调节模型研究 |
1.2.3 生物组织传热学相关研究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沐浴环境及老年人沐浴行为调研 |
2.1 调研方法 |
2.1.1 调研区域及气候条件 |
2.1.2 沐浴间热环境信息收集 |
2.1.3 老年人沐浴习惯问卷调研 |
2.2 调研结果 |
2.2.1 城市家庭沐浴间热环境测量结果 |
2.2.2 问卷调研结果 |
2.3 调研总结 |
2.3.1 沐浴间热环境调研总结 |
2.3.2 老年人沐浴习惯调研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沐浴实验 |
3.1 测量方法 |
3.1.1 测试场所 |
3.1.2 测量对象 |
3.1.3 测试仪器 |
3.1.4 沐浴间测量点选取 |
3.1.5 沐浴实验设计 |
3.2 测量结果 |
3.2.1 沐浴时热环境测量结果 |
3.2.2 沐浴时人体热生理测量结果 |
3.2.3 沐浴时人体热生理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体热生理理论模型 |
4.1 基础理论 |
4.2 人体热生理理论模型 |
4.2.1 基本概念 |
4.2.2 人体各部位热平衡方程 |
4.3 心血管控制理论模型 |
4.3.1 基本概念 |
4.3.2 人体心血管控制理论模型 |
4.4 温度—血压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4.4.1 方程节点化 |
4.4.2 初始条件 |
4.5 模型验证及分析 |
4.5.1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5.2 模型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体温度—血压模型预测的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 |
5.1 不同沐浴时长下的热生理反应分析 |
5.2 不同供暖条件下的热生理反应分析 |
5.2.1 供暖设备对热生理影响 |
5.2.2 不同壁面温度对热生理的影响 |
5.3 不同供热水温度下的热生理反应分析 |
5.4 不同空气温度下的热生理反应分析 |
5.5 不同沐浴行为下的热生理反应分析 |
5.6 模拟总结及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研究 |
5.6.1 模拟结果总结 |
5.6.2 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老年人个人基本信息表格 |
附录2:老年人沐浴行为习惯调查问卷 |
附录3:设备调研问卷 |
图表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炭疽概述 |
1.2 炭疽的病原学 |
1.3 炭疽的流行病学 |
1.3.1 传染源 |
1.3.2 传播途径 |
1.3.3 易感性 |
1.4 炭疽的致病性及临床特征 |
1.4.1 炭疽的致病性 |
1.4.2 炭疽的临床特征 |
1.5 炭疽流行概况 |
1.5.1 世界炭疽流行特点 |
1.5.2 中国炭疽流行现状 |
1.6 炭疽杆菌的分子分型概述 |
1.6.1 脉冲场凝胶电泳 |
1.6.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1.6.3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
1.6.4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
1.6.5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 |
1.7 炭疽杆菌基因组概述 |
1.8 炭疽芽胞杆菌质粒的相关特征 |
1.9 炭疽疫苗研究进展 |
1.9.1 Sterne减毒苗 |
1.9.2 无荚膜减毒株 |
1.9.3 灭活的无细胞炭疽疫苗 |
1.9.4 高温致弱毒株(cap~+ tox~-) |
1.9.5 保护性抗原(PA)成分疫苗 |
1.9.6 新型炭疽疫苗 |
1.10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内蒙古自治区1956~2018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2.1.2 数据资料来源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疫情概况 |
2.2.2 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 |
2.2.3 炭疽暴发疫情病例类型及传播途径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8年炭疽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病例诊断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标本采集 |
3.2.2 涂片制备与染色 |
3.2.3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
3.2.4 菌种保存 |
3.2.5 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 |
3.2.6 ELISA检测IgG抗体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炭疽芽胞杆菌SNP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 |
4.1.3 主要试剂 |
4.1.4 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炭疽芽胞杆菌MLVA15分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仪器 |
5.1.2 菌株来源 |
5.1.3 主要试剂 |
5.1.4 方法 |
5.1.5 PCR产物的检测 |
5.1.6 指标串联重复数的确定(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 |
5.1.7 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的方法 |
5.1.8 聚类分析 |
5.2 结果 |
5.2.1 VNTR位点的PCR扩增结果 |
5.2.2 聚类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内蒙古炭疽芽胞杆菌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生物安全及主要仪器 |
6.1.2 主要试剂 |
6.1.3 方法 |
6.2 结果 |
6.2.1 基因组组成特征 |
6.2.2 炭疽杆菌的RNA组成特征 |
6.2.3 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特征 |
6.2.4 炭疽杆菌的KEGG分析结果 |
6.2.5 炭疽杆菌的COG分析结果 |
6.2.6 炭疽杆菌的泛基因组分析结果 |
6.2.7 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
6.2.8 全国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讨论 |
8 结论 |
9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中国人皮肤生物特性——不同城市和不同季节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D]. 刘雨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清水河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的环境行为及健康风险研究[D]. 开晓莉. 宁夏大学, 2021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逸散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 赵炜.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1)
- [5]偶遇抽样人群痤疮认知调查及痤疮患者治疗现状与治疗预期的比较分析[D]. 贾芯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基于人体热生理变化下的住宅沐浴间环境控制策略研究[D]. 石鹏程. 东南大学, 2020
- [8]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9]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D]. 海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