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栋昌[1](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欧阳吴婷[2](2021)在《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宗教意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莉[3](2021)在《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文中指出苗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族群,信仰对象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祖先崇拜甚至各类天地神祗。多神杂糅、多种文化融合的苗族民间信仰文化体现出他们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传承与发展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差异。本文选取传统文化保存依然较为完整的湖南花垣排碧板栗村为核心调研点,逐步发现祖先崇拜是其核心信仰,而祖先崇拜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本地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一脉相承,通过故事叙事体现出来。本文从民间故事叙事与民间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切入,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明晰板栗村苗族群体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剖视他们背后的信仰特征与价值取向,厘清其信仰民俗心理形成的精神内核与行为路径,进而发现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原因。首先,通过观察板栗村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明确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从口头语言系统对主要流传的人类起源神话、家族与英雄故事、节日风俗传说、地名与山神传说等类型民间故事进行分门别类式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信仰表达,进而总结出板栗村祖先崇拜故事叙事多元性、地域性、功利性的特征。其次,从民间故事表达中抽象出板栗村祖先崇拜的主要信仰对象,对傩公傩母、龙神、竹王等族群始祖,蚩尤、驩兜等部落英雄,氏族家先与恩人等家族前辈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板栗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从行为习惯系统选取民俗主义未参与的火坑祭家先和土地庙祭祖两种信仰实践,辨析以包容和谐为基础、以服务自我为目的、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阿婆毒冬”祖先崇拜信仰内涵。最后,从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中,阐释民众心理感受系统的民俗心理,民族文化因子“自我不灭”使其对生命延续的追求、不忘艰苦奋斗成为精神内核。在文化适应下,板栗村民众对自己的民间信仰围绕其精神内核不断做出调适,不仅从自觉意识中通过扩大信仰对象、增加多样化功能、泛化祭祀仪式来丰富信仰内涵,也在民俗主义中通过身份转换、塑造节日等路径将信仰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发现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板栗村苗族群体民间信仰的口头表达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思考,有利于挖掘其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原因,进而为板栗村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指向性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寻找符合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有合理、合适和可持续等特征的创造性路径,从而有利于苗族等不同乡村地区文化振兴发展落地措施的实施。
熊惠[4](2020)在《黔东南“苗族古歌”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南“苗族古歌”是流传于苗语中部方言区,即清水江、雷公山一带,以苗语五言音节为语言形式,由“歌骨”与“歌花”共同组成,主客双方以问答与吟唱为主要演述形式,以天地来源、万物来源、人类来源、民族迁徙、先民事迹等为基本叙事母题,内部篇章之间或自成体系或逻辑紧密联系,具备史诗性质和神话性质的、活态传承的苗族民间押调口头传统作品。它担起了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担子,承载着苗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从远古流传至今。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滞后的深山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一代的学习生活需求,不少苗族年轻人走出大山,外出求学务工,很少有人再去学习古歌,甚至笔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苗族年轻人已经听不懂古歌里所演述的内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传于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古歌名列其中,这为亟需抢救的“苗族古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此,研究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剖析古歌文本的内涵,使接受者能够体察到苗族古歌叙事中的精髓,以及与之相关的苗族文化内蕴,呼吁更多的人共同关注苗族文化,将这一拥有丰厚积淀的少数民族文化持续传承下去。选题从叙事学的角度对黔东南“苗族古歌”进行研究,采取文献资料考察与田野调查兼顾的方法进行论证。论文主体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涵盖黔东南“苗族古歌”概念的界定、内涵的阐释,从民俗学、神话学、美学等方面,对苗族古歌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评析,从文献梳理的结论中引导出本题研究的意义、价值与方法;第一章以“母题”为索引,挖掘并解析黔东南“苗族古歌”中“能在多种渠道的传承中独立存在”并且能够表达出苗族文化主题与意义的成分;第二章着重关注在苗族文化中反复出现且已经形成“原型”的意象,并且将重点置于探索“原型意象”的生成过程,从而挖掘“意象”中渗透的民族精神寄托;第三章综合考量黔东南“苗族古歌”的“神话性”特征与“史诗性”特征、“口传心授”的存在方式、只传“歌骨”不传“歌花”传承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古歌叙事内容中那些“稳中有变”、“变而多姿”的元素形成的过程与原因,使接受者能够更深一层次地权衡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特色;第四章将目光置于黔东南“苗族古歌”的接受问题上,并从当代接受者的视角出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作为基点,着重关注古歌在民间的接受程度,以及古歌在文化价值方面得到的肯定,“接受”,除了是对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确认之外,也是使古歌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及助推力,关乎苗族古歌传承的命运与前途。此外,论文附录包括研究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两项材料,附录一为访谈材料,附录二为图片材料,以使论文得到更真实、准确地呈现。
李楚婧[5](2020)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西苗族属于苗族三大方言族群之一的东部方言苗族族群,湘西苗绣是苗族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生产等原因,湘西苗族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和交融,故而作为湘西苗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湘西苗绣图案也有着多样交融的独特面貌。本文以湘西苗绣图案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思维、美学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的研究,并在纵向深度如创作者的心灵观念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目前的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本论文以学科交叉分析、跨领域的综合视角,进行对选题的整合性研究,对湘西苗绣图案的衍生渊源和技法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生成的造型特征,深入探讨了湘西苗绣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并对湘西苗绣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当代和现实意义、未来该如何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力求通过梳理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源头、造型特征、审美特质,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使本选题研究获得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以循序递进的方式展开。绪论部分,首先叙述选题研究的缘起,并通过构建对湘西苗绣图案的更真实的认知、推动对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整体思考、保护湘西地区苗族文化土壤、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苗绣图案研究、湘西苗绣图案研究两个方面,记叙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动态,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研究探明方向。又列出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的主要(美术学、艺术学)学科理论知识,以及辅要学科理论知识。并阐明了论文选题的田野调查与访问、图像收集与分析、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与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研究的创新点为,“提出特殊且真实的认知、提出新的观点、开展综合探究”三个要点。最后,记述了论文的进度安排和预期目标。第一章,先以整体的宏观角度,概述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从苗族人民的族群迁徙历史,谈到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东、中、西三大苗族聚集区的分布状况,并由此进入对三个区域苗绣的主要特征的整体概述,廓清东部聚集区湘西苗绣与其他地区苗绣的不同。从而进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具体介绍。由于居住地域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人文环境等的不同,三大聚集区的苗绣图案特色各自有一定的区别。位于东部苗族聚集区的湘西苗绣图案,有着不同于中、西部苗绣图案的审美特色面貌。其次,再对具体的研究范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湘西苗绣图案的生成背景,再从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湘西苗绣的历史文化渊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地理通达、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等角度阐述湘西苗绣图案特色的形成基础。最后对湘西苗绣图案进行概念界定,湘西苗绣图案审美特色的实质,是苗族文化艺术与楚文化、中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艺术相交融后、苗族妇女以智慧创造出的结晶物。第二章,因湘西苗绣图案首先是实用为主的工艺美术,故首先解析其工艺流程。本章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主要针法和技法上详细介绍湘西苗绣图案的制作工艺。又将湘西苗绣图案的应用类型统括为服饰、用具、祭祀三个类别,以详实的田野调研资料为支撑,将应用类别与动植物、信仰等题材类别相结合进行叙述分析,从而详尽呈现湘西苗绣图案在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形态。并从湘西苗绣图案的视觉形式出发,着重分析其造型特征。从线条、色彩、构图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解析。第三章,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在对湘西苗绣图案外在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如二绳、四维、八角、万字图形在湘西苗绣图案中的显现,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对天地的认识,是湘西苗族人民宇宙观的呈现。又如太极、八卦、阴阳数字等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与天地合一、阴阳生成的世界观念。在湘西苗绣图案中显现出枫木、蝴蝶妈妈等形象,意喻着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生生不息、对吉祥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湘西苗族人民生命观的呈现。本章进一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创作观念与生命美感,关注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联。本章首先分析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的创作观念。其充满想象、多角透视、多样空间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维;其源于生活、纯真自在的创作心理,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自由的鲜活的创作心灵和创作状态、及其图案的生命美感。而孕育了这观念与美感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率真浪漫、开拓拼搏、认同凝聚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对宇宙、世界、生命、创作观念和民族心灵、精神的分析,探析出湘西苗绣图案所蕴含的审美特征。第四章,在快速变化的当代语境中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价值与发展进行探讨。首先,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溯源等角度分析并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和当代意义。其次,进一步地将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落实到当代现实语境中,从相关企业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元素解读、文化提炼、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等设计与开发方式、湘西苗绣图案的产品转化与再创造等角度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际遇,参考了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提出了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保护建议,对湘西苗绣发展新路径的问题,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路径进行探讨。精神上应提高创作主体的文化自信和观念、创造水平,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的续存;物质上应提高工艺质量、结合当代互联网和5G等科学技术资源助力物质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最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以小见大,探索湘西苗绣图案作为人类族群对美的表达的一部分,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助益,以及背面深藏着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创新的本质,其背面所释放出的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用之美等等所呈现出在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文化哲思与文明造物的方向之意义。在上述的论证解析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对全文写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叙述了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记叙了写作中遇到的研究限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的努力克服。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记忆,它保留了形成该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等特质的原生状态,它是由湘西苗族族群整体、湘西苗族人民每一个人的生命发出的审美活动。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超越,是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是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寄托和使生存更加诗意的追求,亦是湘西苗族人民蓬勃的生命精神,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无穷生命力互相融合、交相辉映的结果。湘西苗族、中华民族、人类族群,皆是一个整体,对湘西苗绣图案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湘西苗族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有助于推动湘西州、湖南省乃至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有益于从局部到整体性地为中华民族、人类的不断发展、前进做出贡献。
周龙[6](2020)在《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调查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巫信仰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人类早期发展史上,巫信仰是推动社会进步,建立原始文化的功臣,它在后世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变为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深入地研究湘西南绥宁县苗族地区的巫信仰,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地区巫信仰的形态,认识到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绥宁县苗族地区为田野调查的落脚点,重点探访了绥宁县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党坪苗族乡以及寨市苗族乡的巫信仰状况。文中以该地区巫信仰的产生背景、巫信仰现状与当代变迁为研究主线,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并结合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该地区巫信仰的情况: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产生源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信仰交融的人文环境,同时还与其民族神话、少数民族自身的‘万物有灵’思想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绥宁县苗族巫信仰历经时代的变迁却一直有着稳定的生存空间,这体现在其巫师、巫信仰活动的传承上。因此,本文着重对绥宁县苗族巫师的巫坛法事招术和巫信仰活动进行了总结、概说:该地区巫师作为通神巫师,能为人占卜、画符做药,在特定的日子里表演巫术,如坐荆棘、踩犁头;其巫信仰活动分为个体性活动与群体性活动。但在以科技为主导的现代社会里,绥宁县苗族地区巫信仰活动趋向单一,群体性巫信仰活动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且群众巫信仰不可避免的逐渐淡化,同时,绥宁县作为多民族地区,当地苗族在与其他民族长期共处中,各民族信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因此,绥宁县苗族巫信仰在当代呈现出信仰的功利性和信仰传承的稳定性特点。最后,透过宗教功能学派视角,对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功能和走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巫信仰在绥宁县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对本地区民众具有教化功能,强化了民众的自我反省和尊老敬贤意识,对该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和民众的行为具有整合作用,并调适着该地区民众的心理,促进了当地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绥宁县苗族巫信仰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中得到恰当保护和正确引导,从而发挥其真正的内在价值。
陈春花[7](2020)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傍山而建,散布在群山之间。历史上着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在众多苗族传统文化中,湘西自治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精品,具有代表性。为做好本课题研究,笔者精心选择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为田野点。德榜村是纯苗族村寨,有银饰村的称号,其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流传百年之久,银饰作为该村的乡村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学艺,兴办家庭作坊。德榜村内新楼林立,邻里和睦,一片祥和。本文力图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德榜村传统的苗族银饰为出发点,以银饰产业为突破口,来探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选点理由、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生计、民族、文化、银饰锻制技艺等,为后面章节的论述作铺垫;第三章主要讨论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首先从德榜银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银饰传承传统文化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传递等方面介绍苗族银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然后阐述其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第四章主要通过银饰本身就是财富,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可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等方面来分析银饰具有经济价值,再通过对银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论述来探讨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讨论德榜银饰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促进村寨和谐等方面展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湘西苗族银饰作为纹饰和技艺是文化,作为物质是一种文化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湘西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推动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于菁竹[8](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表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熊浚[9](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彭达先[10](2020)在《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研究 ——以杉岭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酉水三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李绍明等对川东酉水土家进行民族学研究时提出的一个区域文化概念,其范围包括了酉阳县的大溪区、酉酬区和秀山县的石堤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化逐步成为酉水三区村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民间信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逐步发生变迁。而自李绍明等对酉水三区调查研究后的近三十余年里,对该区域土家文化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文章以杉岭村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并与李绍明等的研究成果作对比,探讨酉水三区土家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术信仰与“道教”信仰的变迁,以期考察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而探索土家族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方向。文章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其内容主要涉及了选题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田野调研经过以及民间信仰与文化变迁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内容,主要是对田野点的介绍,涉及了自然地理环境、生计与资源以及民间信仰体系等内容,是为后文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第二至第五章,分别对酉水三区土家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巫术信仰、“道教”信仰的现状及近三十年来的变迁进行分析。在现代化背景下,酉水三区民间信仰内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首先,外来的风水观延伸出的风水信仰替换了酉水三区土家族原生的自然崇拜;其次,巫术信仰不能继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无法独立存在,而是通过残存、变异的方式融入其它信仰文化;再次,土家族传统的图腾崇拜、土王崇拜趋近消失,而以主流意识为支配的家先崇拜在村落不断发展,并与其它信仰异时共存;最后,“道教”信仰不断采借、整合外来信仰文化,成为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多元交融的核心。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内容,主要对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内容与结构方面的变化、变迁的特征、原因以及机制进行总结。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是对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当代变迁的有利、不利方面分别做出客观的、理性的思考,同时探讨民间信仰变迁的规律和土家族社会的发展方向。在现代化背景下,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并没有因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失去存在的根基,而是由封建主流意识规范下的信仰模式与外来的信仰文化替换了传统的原生信仰文化,并不断采借、整合其它信仰文化,重新构建新的信仰秩序。酉水三区土家族传统的原生信仰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原生的自然崇拜、巫术信仰在村落逐步遗失。而“道教”信仰与家先崇拜,是村民选择的既符合土家族传统灵魂观念,又能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信仰文化,在村落社会不断与其它信仰文化整合、调适,是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森林文化 |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苗族概况 |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法 |
3.2 田野调查法 |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田野调查点 |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
5 小结 |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
4 讨论 |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
5 小结 |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
1 引言 |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1 引言 |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
5 小结 |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
1 引言 |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
3 讨论 |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
4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
1 引言 |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
4.3 干扰理论 |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
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结语 |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民间故事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
1.2.2 湘西苗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1.2.3 祖先崇拜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田野经历和资料来源 |
第2章 花垣板栗村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存环境 |
2.2 人文环境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村落人文 |
第3章 基于实践的祖先崇拜故事 |
3.1 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 |
3.2 叙事单元与故事类型 |
3.2.1 创世:人类起源神话 |
3.2.2 迁徙:家族与英雄故事 |
3.2.3 生活仪礼:节日风俗传说 |
3.2.4 精神依托:地名与山神传说 |
3.3 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特征 |
3.3.1 多元性 |
3.3.2 地域性 |
3.3.3 功利性 |
第4章 板栗村生活实践中的祖先崇拜 |
4.1 板栗村祖先崇拜信仰对象 |
4.1.1 族群始祖 |
4.1.2 部落英雄 |
4.1.3 家族前辈 |
4.2 祖先祭祀的实践传承与变迁 |
4.2.1 火坑祭家先 |
4.2.2 土地庙祭祖 |
4.3“阿婆毒冬”个案剖析 |
4.3.1 基础:包容和谐 |
4.3.2 目的:服务自我 |
4.3.3 核心:增强凝聚力 |
第5章 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 |
5.1 自我不灭: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的民俗心理 |
5.1.1 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
5.1.2 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 |
5.2 文化适应下祖先崇拜的信仰实践 |
5.2.1 民众自觉中的祖先崇拜 |
5.2.2 民俗主义中的信仰实践 |
5.3 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关系 |
5.3.1 故事叙事对信仰实践的现实指导 |
5.3.2 信仰实践对故事叙事的重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黔东南“苗族古歌”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黔东南“苗族古歌”的界定与内涵 |
二、黔东南“苗族古歌”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黔东南“苗族古歌”的母题解析 |
一、“神”系母题 |
(一)“苗族古歌”中的“神”家族 |
(二)苗族“神”的来源及神职 |
二、“创世纪”母题 |
(一)“开天辟地歌”与“天地日月起源” |
(二)“枫木歌”与“万物起源” |
三、“灾难与迁徙”母题 |
(一)“洪水滔天歌”与“灾难” |
(二)“跋山涉水歌”与“迁徙” |
第二章 黔东南“苗族古歌”的意象阐释 |
一、桥——生命的隐喻 |
(一)桥意象的历史生成与内涵 |
(二)“祭桥”的苗族文化密码 |
二、井——敬畏自然的源泉 |
(一)井意象的历史生成与内涵 |
(二)“古井”的苗族文化密码 |
三、枫树——家园兴旺的象征 |
(一)枫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内涵 |
(二)“古枫守寨树”的苗族文化密码 |
四、金银——力量的光芒 |
(一)金银意象的历史生成与内涵 |
(二)“金银”的苗族文化密码 |
第三章 黔东南“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 |
一、叙事方式:口头性与集体性 |
(一)口头第一义,文字第二义 |
(二)集体无意识:世代智慧的结晶 |
二、叙事性质:神话性与史诗性 |
(一)神话性:苗族先民神圣历史观念的真实写照 |
(二)史诗性:长篇巨制、唱叙结合的经典 |
三、叙事特点:变异与即兴 |
(一)变异的古歌 |
(二)不可复制的古歌 |
第四章 黔东南“苗族古歌”的叙事接受 |
一、黔东南“苗族古歌”的接受形式 |
(一)历史接受 |
(二)文化接受 |
(三)生活艺术接受 |
二、接受与对话:“苗族古歌”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
(一)崇尚平等 寻觅自由 |
(二)坚韧勇敢 追求和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选题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五、进度安排 |
六、论文预期目标 |
第一章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概述 |
一、纹样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
二、色彩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
一、研究范围界定 |
二、地理环境与湘西苗绣图案 |
三、经济生产与湘西苗绣图案 |
四、历史文化渊源与湘西苗绣图案 |
第二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技法、应用与造型特征 |
第一节 技法分析 |
一、工具和材料 |
二、制作步骤 |
三、针法及技法 |
第二节 应用分析 |
一、服装类应用 |
二、用具类应用 |
三、祭祀类应用 |
第三节 造型特征分析 |
一、线条分析 |
二、色彩分析 |
三、构图分析 |
第三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内涵 |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宇宙观 |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世界观 |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生命观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 |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创造观念 |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民族精神 |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审美特征 |
第四章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与发展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价值 |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艺术价值 |
三、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探讨 |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新路径 |
第三节 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调查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概述 |
第一节 绥宁苗族巫信仰的由来 |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
二、多元信仰交融的人文环境 |
三、神话起源说 |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的人口、分布和信众分析 |
一、绥宁县苗族的人口、分布 |
二、绥宁县苗族巫信仰信众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现状、变迁及特点 |
第一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现状 |
一、巫师的基本情况 |
二、巫信仰活动类型 |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变迁 |
一、巫信仰活动趋向单一 |
二、多元信仰相互融合 |
三、民众巫信仰逐渐淡化 |
第三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特点 |
一、信仰的功利性 |
二、信仰的稳定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功能和走向 |
第一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功能 |
一、教化功能 |
二、社会整合功能 |
三、心理调适功能 |
第二节 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走向 |
一、民间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 |
二、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笔者在绥宁县苗族乡田野调查的部分图片 |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
一、乡村振兴的研究 |
二、苗族文化与银饰的研究 |
第二章 德榜苗寨 |
第一节 德榜苗寨被选缘由 |
一、选定凤凰县的缘由 |
二、选定凤凰县德榜苗寨的缘由 |
第二节 德榜苗寨的民族和文化 |
一、德榜苗寨的民族 |
二、德榜苗寨的文化 |
第三节 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德榜苗寨的生态 |
二、德榜苗寨的生产与生计 |
第四节 德榜苗寨银饰锻制技艺 |
一、德榜银饰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 |
二、国家力量对德榜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 |
一、苗族的历史 |
二、银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三、银饰传承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巩固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
一、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 |
二、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 |
一、银饰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
二、银饰制作使村民家庭收入增加 |
三、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
二、银饰的经济价值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要 |
第三节 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一、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不同观点 |
二、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
三、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困境的对策 |
第五章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 |
一、银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
二、银饰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
三、银饰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 |
四、银饰促使村寨更和谐有序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 |
一、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乡村建设理念 |
二、银饰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多方面实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访谈明细 |
附录 B 田野调查掠影 |
(8)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研究 ——以杉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民间信仰研究 |
(二)国内民间信仰研究 |
(三)土家族民间信仰研究 |
(四)李绍明等川东酉水土家研究 |
(五)研究评述 |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概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概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变迁 |
(二)民间信仰 |
第一章 杉岭村:酉水三区的一个土家村寨 |
一、酉水三区 |
二、地理与区位 |
三、资源环境与生计 |
(一)资源环境 |
(二)人口结构 |
(三)生计方式 |
(四)经济发展 |
四、民间传说 |
五、宗族文化 |
第二章 杉岭村的自然崇拜 |
一、现状调查 |
(一)风水崇拜 |
(二)苍天与月亮崇拜 |
二、近三十余年的变化 |
第三章 祖先崇拜 |
一、现状调查 |
(一)图腾崇拜与土王崇拜 |
(二)家先崇拜 |
二、近三十余年的变化 |
第四章 巫术信仰 |
一、灵魂观与巫术信仰 |
二、现状调查 |
(一)巫术信仰状况 |
(二)巫术仪式状况 |
三、近三十余年的变化 |
第五章 “道教”信仰 |
一、道教与土家族“道教” |
二、灵魂观与“道教” |
三、近三十余年的变化 |
第六章 酉水三区民间信仰当代变迁的原因与机制 |
一、民间信仰在内容与结构方面的变化 |
(一)在内容上的变化 |
(二)在结构上的变化 |
二、变迁的特点 |
三、变迁的原因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四、变迁的机制 |
结语:对酉水三区民间信仰当代变迁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2]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宗教意蕴研究[D]. 欧阳吴婷. 吉首大学, 2021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D]. 胡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黔东南“苗族古歌”叙事研究[D]. 熊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湘西苗绣图案研究[D]. 李楚婧.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绥宁县苗族巫信仰的调查和研究[D]. 周龙. 吉首大学, 2020(03)
- [7]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D]. 陈春花. 吉首大学, 2020(03)
- [8]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酉水三区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研究 ——以杉岭村为例[D]. 彭达先.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