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

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

一、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白杨[1](2021)在《动态压电电场增强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nO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无毒、氧化还原能力强等优点,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由于ZnO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导致其光催化活性不高,严重阻碍了其工业化应用。基于ZnO兼具的压电和光催化特性,本文提出利用应用环境中的机械能激发ZnO产生动态压电电场,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一方面,分别采取高能量密度的超声波和低能量密度的水流激发不同形貌结构的ZnO产生动态压电电场,研究动态压电电场的产生过程及其对ZnO光催化活性的增强作用;另一方面,为了提高ZnO的压电光催化活性,对ZnO进行改性,研究气氛处理、V掺杂和Ag负载对ZnO压电光催化活性的增强作用。最后,通过评价样品压电光催化活性、光电化学性能和光吸收特性,结合第一性原理和有限元计算方法,探讨影响ZnO压电光催化活性的因素。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利用高能量密度的超声波激发ZnO纳米颗粒产生动态压电电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由纳米片组成的ZnO分级多孔微球,并在真空下热处理获得了具有高氧空位浓度的ZnO微球(V-ZnO)。通过超声波辅助光催化性能测试发现,ZnO微球中的动态压电电场不断驱动ZnO中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向其表面迁移,使V-ZnO具备了压电催化活性。通过对比不同气氛处理下ZnO微球的光催化、压电光催化和压电催化活性发现,随着氧空位浓度提高,在动态压电电场的作用下有更多的多数载流子(电子)迁移至ZnO多孔微球表面参与催化反应,从而使其压电催化活性不断增强。其次,利用光催化服役环境中的低频、低能量密度的水流动能激发ZnO纳米棒阵列(ZnO NRA)产生动态压电电场。采用水热法在二维掺F的SnO2平板(FTO)和三维ZrO2多孔泡沫陶瓷上生长了 ZnO NRA,研究了水流运动方式和基底结构对ZnO NRA压电电场及压电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水流往复流经二维基底或单向水流流经三维基底的过程中,水流对ZnO纳米棒冲击力的方向和大小不断改变,在ZnO纳米棒中产生了动态压电电场。由于动态压电电场对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束缚-释放作用,提高了 ZnO NRA的光催化活性,并且随着动态压电电场的强度和变化频率的提升,ZnO NRA的压电光催化活性不断增强。再次,为了提高ZnO NRA的压电光催化活性,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 V掺杂的ZnO纳米棒阵列(ZnO:V NRA)。研究发现,随V掺杂浓度的提高,ZnO纳米棒的尺寸先增后减,长径比保持不变。V掺杂不仅在ZnO中形成掺杂能级,而且提高了 ZnO纳米棒的动态压电电场强度,减小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加速了光生载流子迁移。当V掺杂量为1 mol%时,ZnO:VNRA表现出最高的压电光催化活性,其在2h内对甲基橙的压电光催化效率达61.6%,降解速率常数k为0.0076 min-1。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ZnO NRA的压电光催化活性,采用压电还原法制备了 Ag负载的ZnO NRA(Ag/ZnO NRA)。利用动态压电电场将ZnO中多数载流子(电子)富集于纳米棒表面参与还原Ag+,黑暗条件下在ZnO纳米棒表面生长了直径约为30 nm的Ag颗粒。在动态压电电场和肖特基势垒的协同作用下,Ag/ZnO NRA在2 h里对甲基橙的压电光催化效率达到94.3%,降解速率常数k为0.0227 min-1。由于Ag与ZnO形成肖特基势垒时,Ag纳米颗粒中的电子向ZnO纳米棒迁移,提高了 ZnO纳米棒中自由电子浓度,使Ag/ZnO NRA对罗丹明B的压电催化效率达到了 58.8%,降解速率常数k为0.0073 min-1,并且经过10次循环后催化活性的保持率为85.8%。

许婉冰[2](2021)在《三元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邦渝[3](2021)在《ZnSnO3复合气体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锡酸锌(ZnSnO3)对室内的主要污染气体(甲醛、苯、氨气、及二氧化碳)均敏感,是目前实验研究及商业应用中最主要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材料。但直接用普通ZnSnO3材料对于微量气体的检测存在着灵敏度低、工作温度较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差等缺点。所以通过控制高活性ZnSnO3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改善其灵敏度、稳定性和选择性是有价值的。本文通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水热合成了三种不同的ZnSnO3纳米材料、一步水热法合成了rGO掺杂的ZnSnO3复合材料、二步水热法合成了ZnFe2O4/ZnSnO3的复合材料及一步水热法合成了ZnWO4/ZnSnO3复合材料。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不同表面活性剂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三种不同的ZnSnO3纳米晶体。利用Na F作为辅助原料,制备了具有一定分层多孔结构的ZnSnO3纳米晶体,观察发现该纳米晶体材料具有最好的灵敏度和最大的氧空位。此外,与其他两种纳米晶体传感器相比,以Na F作为辅助原料的ZnSnO3纳米晶体传感器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最优。这种具有分层多孔结构的ZnSnO3有望成为一种潜在气敏材料去检测甲醛气体。(2)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不同rGO掺杂的ZnSnO3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化学组成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并对目标气体(乙醇、丙酮、氨气、苯以及甲醛)进行气敏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GO掺杂ZnSnO3可以有效的改善ZnSnO3的气敏性能,其中4%rGO/ZnSnO3复合材料对30 ppm甲醛气体具有最高的灵敏度(38.9),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112s,15s),及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3)通过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和随后的热处理合成了ZnFe2O4/ZnSnO3复合材料。通过XRD、XPS、BET、SEM、DR-FTIR和TEM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ZnFe2O4/ZnSnO3复合材料由ZnSnO3立方体和类似海胆状的ZnFe2O4组成。制备的ZnFe2O4/ZnSnO3-0.25气体传感器对丙酮气体具有良好的气敏性能,包括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9/16 s对30 ppm的丙酮)、较低的工作温度(200℃)、长期稳定性和良好的抗湿能力。ZnFe2O4/ZnSnO3-0.25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气敏性能可能是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氧空位和p-n异质结。结果表明,ZnFe2O4/ZnSnO3-0.25传感器在快速、准确地检测丙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监测环境和保护人体的健康。(4)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ZnWO4/ZnSnO3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BET和XPS对ZnWO4/ZnSnO3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ZnWO4与ZnSnO3复合后增强了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对30 ppm甲醛气体具有很好的气体响应(73),较低的操作温度(180℃)和快速的响应恢复时间(142s/14s)。这种独特的ZnWO4/ZnSnO3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气敏材料来检测甲醛。

韩冬雪[4](2021)在《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碱式硫酸镁晶须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无机功能性材料,由于其添加到材料中可以起到增强补韧的效果,因此,其应用非常广泛,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气相氨沉淀法,研究反应温度,通氨时间,溶液浓度和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晶须形貌的影响,制备出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在常压100℃,制备出长度约为10~30μm,直径约为0.05~0.3μm,长径比约为30~150的Mg SO4·5Mg(OH)2·3H2O。通过XRD、TG、IR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征,并将产品进行简单的应用。晶体的结晶过程为,生成的Mg(OH)2胶粒与Mg SO4、H2O按5:1:3的物质的量比,结晶成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晶须由簇状的形貌开始逐渐变为细长的条状,再逐渐聚集成宽带产品,随后变为鱼鳍状的晶须产品,随后晶须的形貌进行重整,最终生长为棒状的碱式硫酸镁晶须。晶须生长机制为螺旋位错生长机制,与第一原理分析一致。气相氨沉淀法的优势在于形成NH4+-NH3的缓冲体系,消除局部的OH-离子的浓度差,使晶须不受迫定向生长。提供稳定的溶液环境,简化实验流程,节约实验成本,降低安全隐患,为低能耗生产碱式硫酸镁晶须奠定基础。

付思贤[5](2021)在《Mn/Ni基层状化合物的合成、调控及超级电容器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是无机材料中的一个大家族。特殊的原子层排布方式以及由过渡金属为中心形成的多面体结构基元,赋予了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多变的相结构、电子结构、层间距、化学键合作用等性质,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传感等新兴科技领域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应用,其中在超级电容器中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揭示,例如层间距对电化学性能的作用机制、二维原子排布与力学稳定性的关系、过渡金属d带电子占据态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局域配位环境的多变性对功能基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深层次应用。结构决定着化合物的性质,而化学合成可以有效地对物质的结构进行调变。因此,从合成化学的角度对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实现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化,进而阐明其中的构效关系,对推动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等新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以Mn/Ni基层状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对Mn/Ni基层状化合物的相结构、电子结构、层间距、化学键合作用进行调控,并对伴随的电化学性能变化进行研究,进而揭示Mn/Ni基层状化合物体系中微观结构作用与储能机理。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型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研究成果:1、层状相CuxMn2-xO2的水热相结构调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化:采用无模板水热法,通过精准调控过渡金属(Cu和Mn)投料配比、合成温度、矿化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实现了对层状相CuxMn2-xO2相结构的调控。首次确定了水热条件下层状相CuxMn2-xO2的相图。结果显示,Cu和Mn的浓度比对层状相的生成有重要影响,当n Cu/n(Cu+Mn)=0.45、0.50、0.55时,在85(?)175(?)C的温度区间内都可以获得纯层状相结构。还发现了层状相CuxMn2-xO2中Cu和Mn阳离子非化学计量比占位对磁化率和d电子态的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显示,固定反应温度,n Cu/n(Cu+Mn)=0.55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普遍更好,进一步固定n Cu/n(Cu+Mn)时,温度最低的样品性能最好。从磁化率和d电子态的特殊性出发解释了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化。2、电子结构可控的层状相CuMnO2的溶剂热合成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基于CuxMn2-xO2的水热相结构调控,发展了一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辅助的溶剂热法,控温合成了一系列取向生长的层状相锰铜矿CuMnO2。在保证CuMnO2单斜层状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其过渡金属(Cu和Mn)3d电子结构的调变。结果显示,160oC合成的高纵横比CuMnO2纳米线优先沿(002)晶面生长,过渡金属以Cu+/Cu2+和Mn3+/Mn2+混合价态的形式存在。该纳米线首次用于超级电容器,在1 A/g电流密度下展现出921 F/g的高比电容。分析表明,可控电子结构的CuMnO2中特殊的氧化还原平衡和一维晶体构筑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电化学储能优化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为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精准调控提供了全新的认识。3、层状相Ni(OH)xCl2-x的层间距调控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选择碱式氯化镍作为异质阴离子配位的模型层状材料来研究层间距变化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采用无模板溶剂热法合成了由[Ni(OH)3/3Cl3/3]八面体电中性层构成的层状碱式氯化镍,然后通过长时间水搅拌的方法,完成了晶格中Cl-离子的脱出和OH-离子的嵌入,实现了层间距的精准调控,并得到一系列不同阴离子化学计量比的层状相Ni(OH)xCl2-x。结果显示,最大Cl-离子含量的Ni(OH)0.99Cl1.01拥有0.57 nm最大的层间距,首次用于超级电容器时,在1 A/g电流密度下能放出3831F/g的超高比电容。OH-离子完全嵌入后的Ni(OH)2.18(H3O)0.18有微量的水分子插层,在1 A/g电流密度下有1489 F/g的比电容。此工作阐明了层状碱式氯化镍中配位阴离子的脱出/嵌入对层间距收缩/扩张的调节机制以及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作用机理。4、界面化学键稳定的碳布@Ni(OH)Cl@Ni O复合电极的合成及其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构筑:在对层状相Ni(OH)xCl2-x中配位阴离子与超级电容器性能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界面结构来调节化学键合作用的策略。以导电碳布(CC)为模板,通过溶剂热、化学浴后退火的方法,成功构筑了CC/Ni(OH)Cl和Ni(OH)Cl/Ni O双界面,制备出了CC@Ni(OH)Cl@Ni O复合型柔性电极。结果显示,在30 m A/cm2电流密度下,该电极拥有8290 m F/cm2的超高比电容,且在120 m A/cm2极高电流密度下拥有耐受的倍率性能(3580 m F/cm2),更重要的是其循环稳定性也较单界面CC@Ni(OH)Cl电极提高了近一倍。组装了CC@Ni(OH)Cl@Ni O//石墨烯柔性准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储能性能、优异的柔性和机械稳定性。结合同步辐射分析,发现化学构筑的协同双界面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稳定了Ni-O键的共价性,带来更多的八面体结构畸变,激发了表面电子的活性,因此提高了电极的比电容和稳定性。该研究为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中化学键合作用的调控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柯涛[6](2021)在《MXene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污染废水种类复杂多样,难以治理,合成新型的高效催化剂用于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法。MXenes是一种新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纳米材料,具有类似石墨烯(Graphene)的层状结构,拥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速率,优异的力学、光电学、光热转换和吸附等性能。MXenes家族中的MXene(Ti3C2)主要由钛和碳组成,为二氧化钛和碳基材料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天然平台。将Ti3C2与合适的窄隙半导体复合可获得可见光催化活性,并有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本文以Ti3C2为原材料合成了具有二元、三元和四元异质结结构的MXene基催化剂,分别研究了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催化以及过硫酸盐(PS)活化等高级氧化技术(AOPs)领域的应用,揭示了它们在光催化或活化过硫酸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机制以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机理,比较了四种材料在两种实际地表水样中对SMZ的降解性能和研究了四种材料在实际废水中的适用性。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材料与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煅烧异丙胺(iPA)改性的Ti3C2原位合成了二元异质结结构的i N-Ti3C2/TiO2复合催化剂,其对水中的亚甲基蓝(MB)具有很好的紫外光催化降解性能。四次循环使用后对MB的光催化降解去除率仍超过90%,主要机理是氮掺杂增强了Ti3C2的导电性能,从而增强了i N-Ti3C2/TiO2的光电化学性能,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紫外光催化产生的·OH是降解MB最主要的活性自由基。(2)在水热氧化Ti3C2合成的(001)TiO2/Ti3C2表面原位生长Bi OI,合成了三元异质结结构的Bi OI/(001)TiO2/Ti3C2复合催化剂(BTT)。可见光下,BTT在80 min内可完全降解水中的罗丹明B(RhB),且降解效率在四次循环测试用中基本不变,主要机理是BiOI、(001)TiO2和Ti3C2之间形成的p-n和肖特基双异质结增强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促进了·O2-的生成和对Rh B的降解。(3)煅烧Bi(NO3)3·5H2O、尿素和Ti3C2合成了四元异质结结构的Bi2O3/C3N4/TiO2@C复合催化剂(BCTC)。在溶液初始p H为5和可见光下,BCTC在100 min内可完全降解水中的磺胺甲恶唑(SMZ),且降解效率在四次循环测试用中基本不变,主要机理是Bi2O3、C3N4和TiO2之间形成的p-n和type-Ⅱ型双异质结以及Ti3C2煅烧生成的碳层有效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促进了h+的生成和对SMZ的可见光催化降解作用。(4)原位煅烧Ti3C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氮源)和硫粉(硫源)合成了氮和硫共掺杂的N/S-TiO2@C催化剂。在溶液初始p H为7和可见光下,N/S-TiO2@C能够高效活化PS并在30 min内完全降解SMZ,主要机理是氮和硫共掺杂TiO2使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并延长了光生电子的寿命;N/S-TiO2@C产生的光生电子可生成·OH和·O2-,同时还可活化PS生成更高活性的SO4·-;此外,氮和硫共掺杂碳层生成的缺陷可与S2O82-反应生成1O2;这些活性自由基共同降解SMZ。(5)本文合成的四种材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材料相比,对提升四种体系中TiO2、Bi OI、Bi2O3和PS等活性组分的催化性能具有更强的能力。两种实际水样的水质参数差异较大,与超纯水相比,均降低了四种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但污染物的去除率仍在58-81%之间,表明本文合成的四种材料对处理实际废水具有适用性。对于四种材料体系,N/S-TiO2@C可见光活化PS对SMZ具有最好的降解性能。

冯馨锐[7](2021)在《氮基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核素铀吸附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铀是对环境非常危险的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铀大部分是铀矿开采、核能生产、煤炭开采、磷矿开采、化肥生产及应用等活动中产生的。铀作为一种污染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在进入人体后可以通过肾脏的过滤去除或沉积到目标器官,但大多数铀积聚并沉积在骨骼中,因生物半衰期长,所以毒性明显。因此,不管是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考虑,还是从核能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快速去除和提取环境中的铀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去除和提取水体环境中铀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吸附法具有经济、绿色环保、高效等优点。核壳结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近几年已经有许多研究将其应用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表现出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引入含有含氮官能团的偶氮胂Ⅲ、聚乙烯亚胺、聚苯胺,通过化学原位聚合法、水热合成等方法制备多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吸附铀的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目的:通过比较未改性吸附材料与氮基改性后的吸附材料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性能,探讨氮基的引入是否提高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的吸附量及吸附效率。采用静态批量吸附法研究氮基改性功能性吸附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能力与性能,并确定其最优吸附条件;对氮基功能性吸附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吸附数据;对改性后吸附材料的元素组成、官能团及结构进行表征;为今后高效去除铀酰离子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引入含氮官能团的偶氮胂Ⅲ、聚乙烯亚胺、聚苯胺,通过化学原位聚合法、水热合成等方法制备多种核壳结构纳米复合吸附材料,用于吸附含铀废水中的铀酰离子;通过微量铀分析仪研究氮基功能性吸附材料对铀酰离子的吸附行为;利用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附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态;通过XPS分析吸附材料的元素组成、原子结构及化学键;通过BET分析改性前后吸附材料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变化;通过FT-IR分析吸附材料可能含有的官能团;通过XRD分析吸附材料的结晶度及结构;通过VSM分析吸附材料的磁性。结果:1.通过把偶氮胂Ⅲ(Arsenazo Ⅲ)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薄片上,含氮官能团与氧化石墨烯上的游离羟基有效结合,成功地制备了GO/Arsenazo Ⅲ复合材料。该材料吸附铀酰离子的最适pH为5,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00 mg/g。同时温度也会影响GO/Arsenazo Ⅲ对铀酰离子的吸附,且吸附动力学研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外,GO/Arsenazo Ⅲ对UO2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2.采用浸渍法使偶氮胂Ⅲ嵌入到介孔二氧化硅SBA-15的孔道中,然后对其包覆一层TiO2,成功合成了偶氮胂Ⅲ@SBA-15@TiO2复合吸附材料。对铀酰离子的最优吸附时间为40 min,最优pH为4.5,最大吸附量为277.8 mg/g。吸附平衡研究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最佳条件下的动力学数据表明,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解吸循环实验表明复合吸附材料可重复使用。3.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方法,通过选用聚苯胺(PANI)对CuFe2O4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成功制备了氮基功能化的CuFe2O4磁性纳米颗粒吸附材料(CuFe2O4/PANI)。当pH=4时,CuFe2O4/PANI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U(Ⅵ)吸附效果较好,最大吸附量为322.6 mg/g,CuFe2O4/PANI的吸附性能高于CuFe2O4纳米颗粒。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CuFe2O4/PAN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重复再生性,循环使用五次后其吸附能力还能保持在170 mg/g以上。4.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CuFe2O4纳米颗粒,利用含氮基的聚乙烯亚胺及磁性CuFe2O4纳米颗粒,成功合成了CuFe2O4@SiO2/PEI磁性纳米复合材料。CuFe2O4@SiO2/PEI表现出较好的磁性和稳定性,对铀酰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38.1 mg/g。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循环再生实验结果表明,CuFe2O4@SiO2/PEI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结论:1.通过偶氮胂Ⅲ改性的氧化石墨烯薄片上含有大量能与铀酰离子发生强络合作用的氮基,GO/Arsenazo Ⅲ对铀酰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200 mg/g,吸附量高于氧化石墨烯。2.通过浸渍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U(Ⅵ)吸附能力的功能化偶氮胂Ⅲ@SBA-15@TiO2复合吸附材料,是去除废水中U(Ⅵ)的高效吸附材料。在pH为4.5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为277.8 mg/g,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有前途、高效且可重复利用的去除废水中铀酰离子的吸附材料。3.通过化学原位聚合方法对CuFe2O4纳米颗粒进行氮基功能化,合成CuFe2O4/PANI吸附材料。提高了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当pH为4时,CuFe2O4/PANI吸附材料对水溶液中U(Ⅵ)吸附效果较好,且具有较好的重复再生性与稳定性,有望成为有应用前景且无二次污染的铀酰离子吸附材料。4.通过合成后修饰的方法对磁性CuFe2O4纳米颗粒进行氮基功能化,合成的CuFe2O4@SiO2/PEI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铀酰离子,提高了对铀酰离子的吸附性能。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可以作为一种从废水中去除铀的潜在吸附材料。

王家信[8](2021)在《金属掺杂Y分子筛阴极材料的制备及MEC电催化析氢性能》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各地化石能源由于被大量消耗,余量不足,环境污染加剧,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等状况,让绿色能源的寻求变得更加迫切。绿色氢能由于其本身的诸多优势赢得了很多研究者的重视。氢气制取方式有很多,其中微生物电解池由于其绿色友好的制氢特点备受关注。微生物电解池(ME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潜在的可持续性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分解多种有机物转化为氢气,从而回收电能或氢能。阴极催化剂的选择是MEC体系重要的一部分,理想的阴极催化剂应具有高催化活性、低成本等优点。交联网状Y分子筛比表面积较高、孔道短、含有一定的空腔结构,负载催化剂时利于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与有效负载,并且可以提高局部反应物浓度,达到快速反应效果。本论文结合软硬模板的优势,以碳微球为核、PVP为胶粘剂、纳米Y分子筛为外部壳层制备出了交联网状Y分子筛(Ya)。结果表明,当m(PVP):m(CSs)=16%,m(CSs@PVP@Y):V(gel)=1:20,晶化时间为12 h时,合成的交联网状Y分子筛结晶度最好,形貌为球状结构且高度分散,内部有交联网状的空腔,孔径尺寸主要分布在3.8 nm和8-10 nm。利用后浸渍法,以交联网状Y分子筛为载体,Cu-Ce双金属为活性组分,制备了Cu-Ce-Ya复合材料,通过系列电化学表征表明,当铈含量为总金属活性物含量36%时,(Cu-Ce-Ya-2)的LSV电流响应值(36.2 A·m-2)远大于CP(碳纸)阴极(25.2A·m-2),稍逊于Pt/C(42.7 A·m-2)阴极,其Tafel斜率(46.60 m V·dec-1)远小于CP阴极,表明Cu-Ce-Ya-2复合材料有较快的电荷传递速率;当样品用于MEC时,电流密度16.73 A·m-2,所产气体中H2占比71.05%,产氢效率0.264±0.01 m3·m-3·d-1,远超CP阴极。虽稍逊于Pt/C阴极产氢,但显示了较好的催化析氢性能。为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原料浪费,提高复合材料的制备的成功率。采用原位合成法得到了Ni-Y分子筛复合材料和Cex-Niy-Y分子筛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MEC产氢。结果表明:当晶化时间为12 h时,硅铝比n(Si O2):n(Al2O3)=16,镍添加量为n(Si O2):n(Ni O)=15时,得到的Ni-Y分子筛结晶度最高,形貌为球状颗粒,均匀分散;总比表面积为467.7 m2·g-1,总孔体积为0.255 cm3·g-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Y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较优的析氢活性,塔菲尔斜率为44.40 m V·dec-1,MEC的产气量为23.5±1.12 m L,氢气含量占比为70.72%。由于双金属催化剂中两种金属的相互影响,其电子结构及化学性质异于单金属催化剂,将表现出较单金属催化剂更优越的性能。故在此基础上添加金属铈,制备了Cex-Niy-Y分子筛复合材料。并对Ni、Ce摩尔比探讨,当n(Ce):n(Ni)=0.1时制备得到的Ce0.1-Ni-Y分子筛结晶度最高,金属Ni在Ce的作用下更为分散,电催化活性最优。与相同方法制备的Ni-Y(最高电流密度35.0 A·m-2、Tafel斜率44.4 m V·dec-1和电化学活性面积32.75 cm-2)相比,Ce的引入使得Ce0.1-Ni-Y阴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峰值电流密度为39.8 A·m-2,Tafel斜率为40.81 m V·dec-1,ECSA为51.5 cm-2。为了揭示Ce对析氢活性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电化学表征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进行分析。发现铈的引入使镍和铈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并使电化学活性位点增多。此外,分子筛的多维孔结构为分子的扩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利于分子筛的整体析氢性能。MEC催化析氢结果表明,Ce0.1-Ni-Y阴极材料的产气量为31.2±1.51 m L,氢产率为0.312±0.013 m3·m-3·d-1,氢气含量占比为76.14%,优于Ni-Y分子筛阴极析氢(70.72%),与Pt/C析氢结果相近,进一步说明Ce0.1-Ni-Y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同时,Ce0.1-Ni-Y的甲烷生成速率较慢,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保持了稳定的氢气产率和纯度。这种以Y分子筛为载体,添加Ni-Ce为活性组分来调节催化剂的电子和结构性质的简便合成方法,有望为MEC废水制氢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王聪莹[9](2021)在《稀土基层状氢氧化物为前体构筑甘油氧化催化剂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生物柴油的大规模生产造成了甘油副产物的大量过剩。将甘油转化制取高附加值产品,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甘油的催化氧化是一种清洁且有效的转化方式,但催化剂转化效率低和产物选择性差的问题仍有待解决。本研究借助层状金属氢氧化物的灵活可调性,合成了系列层状稀土氢氧化物、铈离子掺杂镁铝水滑石、氧化铈修饰镁铝水滑石和碳纳米管复合水滑石材料,用于制备甘油氧化反应中高活性和特定选择性的贵金属催化剂,并围绕载体的组成与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二维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REH)具备与水滑石(LDH)类似的结构和稀土化合物特有的性质,其催化潜能有待开发。本文使用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十二种LREH纳米薄片,借助尿素沉积沉淀法和高温焙烧制备了LREH衍生纳米片负载金催化剂(Au/LREO),将其用于甘油氧化制乳酸反应。与文献报道合成LREH纳米片的方法相比,反相微乳液法适用的稀土元素种类更丰富,包括Y、La、Pr、Nd、Sm、Eu、Gd、Tb、Dy、Ho、Er和Tm。通过比较稀土离子种类对Au/LREO催化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大小与镧系收缩有关。相比之下,Au/LPr O催化剂中存在最强的载体-金属相互作用,LPr O可还原性载体赋予金纳米颗粒最小的尺寸、最多的Au0物种和最高的还原活性,使Au/LPr O催化剂获得了优异的催化甘油氧化制乳酸能力。这项研究为未来LREH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2)关于层状氢氧化铈(LCe H)纳米薄片的有效合成途径鲜有报道,这限制了其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合成LCe H纳米薄片的简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富含介孔和氧空位的LCe H衍生纳米片负载金铂催化剂。用低温均相沉淀-冷冻干燥法合成的LCe H具有均一的超薄(~5 nm)纳米片形貌。LCe H前体经热处理原位形成衍生纳米片(LCe O),它由大量紧密排列的氧化铈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相邻颗粒之间形成介孔。LCe O的比表面积(~112 m2/g)大于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二维氧化铈材料(<84 m2/g)。更重要的是,LCe O特殊的介孔结构引起位阻效应,使负载的金铂颗粒以小尺寸镶嵌于载体表面。通过比较负载方法、金铂摩尔比和反应溶液酸碱性对Au Pt/LCe O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硼氢化钠还原制备的Au3Pt1/LCe O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甘油转化率和乳酸选择性高达86.3%和73.9%,活性明显高于Au3Pt1/Ce O2-NC纳米氧化铈催化剂,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同时,Au1Pt3/LCe O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的甘油转化率高达95.2%。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层状氢氧化铈纳米薄片的合成难题,还为甘油选择性氧化反应提供了一种更具应用前景的高效催化剂。(3)基于稀土铈元素和镁铝水滑石,构筑了铈离子掺杂镁铝水滑石(Mg5Al1-xCex-LDH)和氧化铈修饰镁铝水滑石(x Ce O2/LDH)两类载体,采用溶胶-固定法对其负载高分散纳米金颗粒。其中,Au/LDH-25%Ce O2催化剂在90℃和1 atm反应条件下的甘油转化率和乳酸选择性分别高达94.6%和76.9%,相比于Au/Mg Al-LDH、Au/Ce O2和其他贵金属基催化剂,展现出更强的催化甘油氧化制乳酸性能。研究发现,Au/Mg5Al1-xCex-LDH和Au/LDH-x Ce O2催化剂上的甘油转化率和乳酸选择性与载体中铈的引入量密切相关,而水滑石和氧化铈两种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是催化剂获得高活性的关键因素。设计的两类负载型金催化剂以对水滑石载体掺杂或表面修饰的方式,实现了甘油氧化制乳酸产率的提升。(4)在无碱催化甘油氧化体系中,碳纳米管负载铂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富含碱性的水滑石催化剂虽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不利于C3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脱附,导致所需产物的过度氧化和选择性的降低。为了改善Pt/CNT和Pt/LDH催化剂在无碱条件下的甘油氧化性能,本文利用Mg Al-LDH纳米片、CNT纳米管和Pt纳米颗粒构筑了Pt/CNT-LDH三元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水滑石组分促进了三元催化剂中Pt纳米颗粒的分散,加快了甘油分子的活化,从而提高了催化剂上的甘油转化率;碳纳米管骨架降低了水滑石纳米片间的聚集程度,抑制了其对反应底物的过度吸附,提高了C3产物的选择性。经过对三元催化剂的组合方式和对甘油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催化剂Pt/CNT-LDH(1:2)在温和的反应条件(60℃,1 atm,nGLY:nPt=540)下展现出最佳的甘油氧化制甘油醛性能。

叶嘉辉[10](2021)在《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学工业水平的进步往往意味着人类向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迈进。在化学工业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能源短缺、生态污染等。在催化领域里,绿色化学倡导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多相催化剂克服了传统催化剂无法回收的缺点,可以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催化剂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因此,如何构造绿色、高效和稳定的多相催化剂成为了长期的研究热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分子筛的制备与使用极大推进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进程,成为了众多活性金属的载体。上世纪90年代,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被首次用于催化反应,打开了框架与活性位共同构建高效催化剂的大门。无论是分子筛还是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造孔方法和活性位构建方法。本论文综述了分子筛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孔道与活性位的构建方法,分析两种材料作为多相催化剂的优点与缺点,借鉴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制备新材料的方法,合理地构建孔道框架和活性中心。首先,本文第三章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的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作为模板剂、硅酸盐作为骨架,合成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1)。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与硅酸盐骨架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特定孔道和活性位的催化剂。Co-2-甲基咪唑配位单元既决定了孔道的尺寸大小,也原位引入了 Co活性位,使它们高度分散在材料的孔道内。PMS-1具有高比表面(391 m2g-1)、~3.5 nm的窄分布孔道,和高达1.4:1的Co3+/Co2+比例。用于环己烷氧化反应时,PMS-1展现了非常高的催化活性,120℃反应温度条件下TOF达25.7 h-1。原位红外和第一性原理研究说明PMS-1中含较多的活性氧原子,对环己烷的C-H键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章,以Cu/Co-苯甲酸小分子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PMS-2,实现了以硅酸盐作为框架、以孔道中的Cu-Co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其孔道大小为~1.5 nm。通过改变硅与金属比例、铜与钴比例、配体与金属比例和热处理温度,实现了调控材料的比表面大小、孔道体积大小、金属分散程度和合金形成程度。以PMS-2作为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反应时,能在50℃引发反应,在110℃下TOF达到了 24.9 h-1。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以Co替代Cu晶胞中的原子形成合金后,加强了 H和羧酸O原子区域的电荷,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第五章,以不同的Al-羧酸配合物为模板剂,制备了 Al-多孔硅酸盐材料PMS-3、PMS-4和PMS-5。通过改变单羧酸配体的种类,实现了调控孔道尺寸和材料比表面积,并将Al活性位高度分散于材料孔道内;将单羧酸配体换成三羧酸配体,制备了含局部团聚的Al活性位点,调控了材料的孔道尺寸和比表面积以及Br(?)nsted/Lewis酸的比例。其中,PMS-3中含有高度分散的酸性活性中心,在催化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时,表现出了高活性,在100℃温度条件下TOF达到了 26.0 h-1,选择性达到了 91%。因孔道尺寸较大且均一,抑制了副产物的生成。

二、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压电电场增强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光催化技术
        1.2.1 光催化基本原理
        1.2.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1.2.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形貌研究
        1.2.4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1.3 压电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3.1 光电催化
        1.3.2 动态压电电场的机理和产生方法
        1.3.3 压电光催化
    1.4 ZnO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 材料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2.5 光致发光谱仪(PL)
        2.2.6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7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2.2.8 压电系数测试
    2.3 ZnO催化性能的评价
    2.4 模拟及计算软件
        2.4.1 Comsol Mutiphysics5.3 介绍
        2.4.2 Materials Studio介绍
3 超声辅助增强ZnO纳米颗粒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ZnO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3.2 ZnO纳米颗粒的表征及超声光催化性能
        3.2.1 柠檬酸三钠对ZnO纳米颗粒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3.2.2 水热时间对ZnO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3.2.3 水热温度对ZnO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3.2.4 ZnO微球的生长机理
        3.2.5 ZnO形貌对动态压电电场的影响
        3.2.6 ZnO纳米颗粒超声光催化活性的评价
    3.3 氧空位对ZnO多孔微球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3.3.1 不同气氛处理下ZnO多孔微球的结构及形貌
        3.3.2 不同气氛处理下ZnO多孔微球的催化性能
        3.3.3 ZnO多孔微球的超声催化机理
    3.4 小结
4 收集水流动能增强ZnO纳米棒阵列光催化性能研究
    4.1 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4.2 ZnO纳米棒阵列/FTO的表征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
        4.2.1 ZnO纳米棒阵列/FTO的结构与形貌
        4.2.2 ZnO纳米棒阵列/FTO中动态压电电场的产生过程
        4.2.3 ZnO纳米棒阵列/FTO的压电光催化性能
    4.3 ZnO纳米线/纳米棒阵列/FTO的表征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
        4.3.1 ZnO纳米线/纳米棒阵列/FTO的形貌
        4.3.2 ZnO纳米线/纳米棒阵列/FTO的压电光催化性能
    4.4 ZnO纳米棒阵列/ZrO_2泡沫陶瓷的表征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
        4.4.1 ZnO纳米棒阵列/ZrO_2泡沫陶瓷的表征
        4.4.2 ZnO纳米棒阵列/ZrO_2泡沫陶瓷的压电光催化性能
    4.5 小结
5 V掺杂增强ZnO纳米棒阵列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V掺杂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5.2 V掺杂ZnO的形貌及结构
    5.3 V掺杂ZnO纳米棒阵列的电化学性能
    5.4 V掺杂ZnO纳米棒阵列的压电光催化性能
    5.5 V掺杂对ZnO能带结构的影响
    5.6 V掺杂ZnO纳米棒阵列的压电光催化机理
    5.7 小结
6 压电还原法制备Ag/ZnO纳米棒阵列及其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6.1 Ag/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
    6.2 Ag/ZnO纳米棒阵列的形貌与结构
    6.3 ZnO纳米棒压电还原Ag纳米颗粒的机理
    6.4 Ag/ZnO纳米棒阵列的压电光催化性能
    6.5 Ag/ZnO纳米棒阵列的压电光催化机理
    6.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ZnSnO3复合气体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ZnSnO_3
        1.2.1 ZnSnO_3材料的晶体结构
        1.2.2 ZnSnO_3材料的基本性质
        1.2.3 ZnSnO_3材料的制备方法
    1.3 提高ZnSnO_3半导体材料气敏性能的方法
    1.4 ZnSnO_3半导体材料在气体传感中的应用
    1.5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主要内容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水热法合成分层多孔的ZnSnO_3纳米立方体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制备
        2.2.4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表征
        2.2.5 气敏元件制备和气敏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2.3.2 样品的光学性能分析
        2.3.3 样品的气敏性能分析
        2.3.4 样品的气敏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rGO/ZnSnO_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制备
        3.2.4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表征
        3.2.5 气敏元件制备和气敏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3.3.2 样品的热稳定性
        3.3.3 样品的XPS分析
        3.3.4 样品的BET分析
        3.3.5 气敏性能测试
        3.3.6 气敏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热法制备ZnFe_2O_4/ZnSn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增强的丙酮气敏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ZnFe_2O_4/ZnSn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4.2.4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表征
        4.2.5 气敏元件制备和气敏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4.3.2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4.3.3 样品的气敏性能分析
        4.3.4 样品的气敏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一步水热合成ZnWO_4/ZnSnO_3复合材料及对甲醛气体的气敏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ZnWO_4/ZnSnO_3复合材料的制备
        5.2.4 分层多孔ZnSnO_3材料的表征
        5.2.5 气敏元件制备和气敏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样品的结构与形貌
        5.3.2 样品的比表面积分析
        5.3.3 样品的气敏性能分析
        5.3.4 样品的气敏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硕士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及参与的项目
    C.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4)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碱式硫酸镁晶须简介
    1.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1.2.1 153 型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1.2.2 152 型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1.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表面改性及应用
        1.3.1 碱式硫酸镁的改性研究
        1.3.2 在聚烯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1.3.3 在阻燃防火材料中的应用
        1.3.4 在橡胶中的应用
        1.3.5 在水泥中的应用
        1.3.6 在其他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 碱式硫酸镁的生长机理
        1.4.1 晶体的螺旋位错生长机理
        1.4.2 晶须的气液固(VSL)生长机理
        1.4.3 液固(LS)生长机理
        1.4.4 其他生长机理
    1.5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过程
        2.3.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方法
        2.3.2 碱式硫酸镁的添加制样过程
        2.3.3 碱式硫酸镁的表面改性过程
        2.3.4 晶须对葡萄糖催化实验过程
    2.4 表征方法
        2.4.1 溶液的酸碱值得测定
        2.4.2 产品的表征
第三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
    3.1 常压条件下制备的碱式硫酸镁晶须
        3.1.1 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品的表征分析
        3.1.2 浓度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3.1.3 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3.1.4 通氨时间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3.1.5 陈化时间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3.1.6 转速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3.2 常温条件下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2.1 高温条件下制备的最优产品
        3.2.2 浓度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3.2.3 通氨时间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3.2.4 陈化时间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3.2.5 反应温度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3.2.6 转速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生长机理
    4.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结晶过程
    4.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生长过程
    4.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生长机理
    4.4 气相氨沉淀法对晶须生长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应用
    5.1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添加实验
    5.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实验
        5.2.1 不同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晶须产品的改性
        5.2.2 不同浓度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改性晶须
    5.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改性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5)Mn/Ni基层状化合物的合成、调控及超级电容器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层状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调控策略
        1.2.1 相结构调控
        1.2.2 电子结构调控
        1.2.3 层间距调控
        1.2.4 化学键合作用调控
    1.3 Mn/Ni基层状化合物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1.3.1 超级电容器简介
        1.3.2 Mn基层状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3.3 Ni基层状化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3.4 Mn/Ni基层状化合物在新型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发展前景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层状相Cu_xMn_(2-x)O_2的水热相结构调控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与表征
        2.2.1 化学试剂
        2.2.2 样品的制备
        2.2.3 样品的表征
        2.2.4 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层状相Cu_xMn_(2-x)O_2的水热相结构调控
        2.3.2 层状相Cu_xMn_(2-x)O_2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2.3.3 层状相Cu_xMn_(2-x)O_2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子结构可控的层状相CuMnO_2的溶剂热合成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样品的表征
        3.2.4 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热控温合成取向生长的层状相CuMnO_2
        3.3.2 取向生长的层状相CuMnO_2中可控的电子结构
        3.3.3 取向生长的层状相CuMnO_2中稳定的晶体结构
        3.3.4 取向生长的层状相CuMnO_2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层状相Ni(OH)_xCl_(2-x)的层间距调控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样品的制备
        4.2.3 样品的表征
        4.2.4 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层状相Ni(OH)_xCl_(2-x)中Cl~-/OH~-离子的脱出/嵌入调控层间距
        4.3.2 层状相Ni(OH)_xCl_(2-x)的层间距调控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
        4.3.3 层状相Ni(OH)_xCl_(2-x)中层间距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构筑界面化学键稳定的碳布@Ni(OH)Cl@NiO电极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
    5.1 引言
    5.2 实验与表征
        5.2.1 化学试剂
        5.2.2 样品的制备
        5.2.3 样品的表征
        5.2.4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碳布@Ni(OH)Cl@NiO电极的化学构筑及结构分析
        5.3.2 碳布@Ni(OH)Cl@NiO电极的柔性超级电容器性能
        5.3.3 碳布@Ni(OH)Cl@NiO电极的界面化学键合作用与储能机理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6)MXene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MXenes概述
        1.1.1 MXenes的结构
        1.1.2 MXenes的合成
        1.1.3 MXenes的性质
        1.1.4 MXenes的应用
    1.2 MXenes的改性
        1.2.1 碱土金属阳离子对MXenes的改性
        1.2.2 溶剂对MXenes的改性
        1.2.3 其它材料对MXenes的改性
    1.3 具有紫外光催化活性MXenes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1.3.1 煅烧合成的TiO_2/MXene和 TiO_2/C用于紫外光催化应用
        1.3.2 水热和物理搅拌合成的TiO_2/MXene用于紫外光催化应用
        1.3.3 MXene与其它材料复合并用于紫外光催化应用
    1.4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MXene基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1.4.1 TiO_2/MXene和 TiO_2/C的改性以及光催化应用
        1.4.2 MXene基二元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1.4.3 MXene基三元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
    1.5 MXene基催化剂在光催化之外的应用
        1.5.1 MXene基催化剂在电/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
        1.5.2 MXene基催化剂在类Fenton反应中的应用
        1.5.3 MXene基催化剂在增强单金属催化剂活性和活化过一硫酸盐中的应用
    1.6 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案
        1.6.1 论文选题
        1.6.2 研究方案
2 iN-Ti_3C_2/TiO_2的原位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水中亚甲基蓝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与化学试剂
        2.1.2 iN-Ti_3C_2/TiO2 的合成
        2.1.3 iN-Ti_3C_2/TiO_2 的表征
        2.1.4 iN-Ti_3C_2/TiO_2对M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2.1.5 iN-Ti_3C_2/TiO_2的DFT模拟计算
        2.1.6 iN-Ti_3C_2/TiO_2的自由基淬灭实验和光化学稳定性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iN-Ti_3C_2/TiO_2 的结构特征
        2.2.2 iN-Ti_3C_2/TiO_2 的表面组成
        2.2.3 iN-Ti_3C_2/TiO_2 的光学性能
        2.2.4 iN-Ti_3C_2/TiO_2的光催化活性和产生的自由基
        2.2.5 iN-Ti_3C_2/TiO_2的电荷转移机制
        2.2.6 iN-Ti_3C_2/TiO_2光催化降解MB的机理
    2.3 小结
3 BiOI/(001)TiO_2/Ti_3C_2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罗丹明B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与化学试剂
        3.1.2 BiOI/(001)TiO_2/Ti_3C_2 的合成
        3.1.3 BiOI/(001)TiO_2/Ti_3C_2 的表征
        3.1.4 BiOI/(001)TiO_2/Ti_3C_2对RhB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3.1.5 BiOI/(001)TiO_2/Ti_3C_2的光化学稳定性和自由基淬灭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BiOI/(001)TiO_2/Ti_3C_2的结构特征
        3.2.2 BiOI/(001)TiO_2/Ti_3C_2的表面组成
        3.2.3 BiOI/(001)TiO_2/Ti_3C_2的光电化学性能
        3.2.4 BiOI/(001)TiO_2/Ti_3C_2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
        3.2.5 BiOI/(001)TiO_2/Ti_3C_2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中的自由基和中间产物
        3.2.6 BiOI/(001)TiO_2/Ti_3C_2光催化降解RhB的机理
    3.3 小结
4 Bi_2O_3/C_3N_4/TiO_2@C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降解水中磺胺甲恶唑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与化学试剂
        4.1.2 Bi_2O_3/C_3N_4/TiO2@C的合成
        4.1.3 Bi_2O_3/C_3N_4/TiO2@C的表征
        4.1.4 Bi_2O_3/C_3N_4/TiO_2@C对 SMZ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
        4.1.5 SMZ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分析方法
        4.1.6 Bi_2O_3/C_3N_4/TiO_2@C的可见光催化稳定性测试和自由基淬灭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Bi_2O_3/C_3N_4/TiO_2@C的结构特征
        4.2.2 Bi_2O_3/C_3N_4/TiO_2@C的表面组成
        4.2.3 Bi_2O_3/C_3N_4/TiO_2@C的光电化学性能
        4.2.4 Bi_2O_3/C_3N_4/TiO_2@C可见光催化降解SMZ
        4.2.5 Bi_2O_3/C_3N_4/TiO_2@C产生的自由基和光催化稳定性
        4.2.6 Bi_2O_3/C_3N_4/TiO_2@C可见光催化降解SMZ的机理
        4.2.7 SMZ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
    4.3 小结
5 N-S/TiO_2@C的合成及其可见光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磺胺甲恶唑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与化学试剂
        5.1.2 N/S-TiO_2@C的合成
        5.1.3 N/S-TiO_2@C的表征
        5.1.4 N/S-TiO_2@C可见光活化PS降解SMZ实验
        5.1.5 N/S-TiO_2@C活化PS降解SMZ的稳定性测试和自由基淬灭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N/S-TiO_2@C的结构特征
        5.2.2 N/S-TiO_2@C的表面组成
        5.2.3 N/S-TiO_2@C的光电化学性能
        5.2.4 N-S/TiO_2@C可见光活化PS降解SMZ
        5.2.5 N/S-TiO_2@C的稳定性和活化PS产生的自由基
        5.2.6 N/S-TiO_2@C可见光活化PS降解SMZ的机理
        5.2.7 SMZ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
    5.3 小结
6 四种材料的性能比较及在实际水样中的适用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际水样的采集和表征
        6.1.2 材料对水样中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实验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材料性能的文献比较
        6.2.2 材料在实际水样中的适用性
        6.2.3 四种材料之间的性能比较
    6.3 小结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和获奖情况

(7)氮基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核素铀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铀污染的主要来源
    1.2 铀污染的主要危害
    1.3 铀污染的主要处理方法及特点
        1.3.1 离子交换法
        1.3.2 化学沉淀法
        1.3.3 膜分离法
        1.3.4 蒸发浓缩法
        1.3.5 溶剂萃取法
        1.3.6 吸附法
    1.4 核壳结构材料应用于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
        1.4.1 核壳结构材料简介
        1.4.2 核壳结构材料的分类
        1.4.3 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
        1.4.4 核壳结构材料的应用
        1.4.5 核壳结构材料吸附放射性核素铀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展望
第2章 偶氮胂III改性氧化石墨烯对U(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表征方法
    2.2 实验方法
        2.2.1 偶氮胂Ⅲ改性石墨烯的制备
        2.2.2 批量吸附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表征
        2.3.2 吸附模型
        2.3.3 pH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2.3.4 初始浓度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2.3.5 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2.3.6 吸附动力学研究
        2.3.7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模型
    2.4 结论
第3章 偶氮胂Ⅲ改性介孔材料SBA-15对铀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表征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偶氮胂Ⅲ@SBA-15@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批量吸附实验
        3.2.3 循环再生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征
        3.3.2 吸附模型
        3.3.3 pH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3.3.4 初始浓度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3.3.5 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3.3.6 吸附材料的回收利用
        3.3.7 吸附动力学研究
        3.3.8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模型
    3.4 结论
第4章 聚苯胺复合CuFe_2O_4磁性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铀酰离子的研究
    4.1 材料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1.3 表征方法
    4.2 实验方法
        4.2.1 CuFe_2O_4/PANI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批量吸附实验
        4.2.3 解吸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表征
        4.3.2 吸附模型
        4.3.3 pH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4.3.4 初始浓度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4.3.5 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4.3.6 吸附材料的回收利用
        4.3.7 吸附材料的稳定性
        4.3.8 吸附动力学
        4.3.9 平衡等温线模型
        4.3.10 磁性验证研究
    4.4 结论
第5章 聚乙烯亚胺改性CuFe_2O_4磁性吸附材料对水中铀酰离子的吸附研究
    5.1 材料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1.3 表征方法
    5.2 实验方法
        5.2.1 CuFe_2O_4@SiO_2/PE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批量吸附实验
        5.2.3 循环再生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表征
        5.3.2 吸附模型
        5.3.3 pH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5.3.4 初始浓度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5.3.5 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铀酰离子吸附的影响
        5.3.6 循环再生性
        5.3.7 吸附材料的稳定性
        5.3.8 吸附动力学研究
        5.3.9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模型
        5.3.10 磁性能分析
    5.4 结论
第6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导师及作者简介
致谢

(8)金属掺杂Y分子筛阴极材料的制备及MEC电催化析氢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微生物电解池
        1.2.1 微生物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2.2 微生物电解池的优越性
    1.3 微生物电解池阴极析氢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分子筛简介
        1.4.1 分子筛概述
        1.4.2 Y分子筛合成方法
        1.4.3 Y分子筛改性方法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仪器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溶液配制
        2.2.1 微量元素液
        2.2.2 阳极液
    2.3 样品表征及测试方法
        2.3.1 X-Ray衍射(XRD)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3.4 微电泳仪分析
        2.3.5 N_2吸附-脱附分析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
        2.3.7 电化学性能分析
        2.3.8 气体分析
    2.4 计算公式
        2.4.1 相对结晶度计算
        2.4.2 MEC性能评价参数计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制备及合成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制备
    3.3 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表征
        3.3.1 XRD表征
        3.3.2 形貌表征
        3.3.3 N_2吸附-脱附分析
    3.4 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合成因素分析
        3.4.1 晶化时间对纳米Y分子筛的影响
        3.4.2 碳微球添加量对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影响
        3.4.3 CSs@PVP@Y添加量对交联网状Y分子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u-Ce金属掺杂交联网状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MEC电催化析氢性能
    4.1 引言
    4.2 Cu-Ce-Ya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Cu-Ce-Ya复合材料的表征
        4.3.1 XRD表征
        4.3.2 形貌表征
        4.3.3 XPS表征
        4.3.4 Cu-Ce-Ya复合材料的合成因素分析
    4.4 Cu-Ce-Ya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分析
        4.4.1 线性扫描分析
        4.4.2 塔菲尔分析
        4.4.3 电化学活性面积及稳定性分析
        4.4.4 产氢性能评价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e-Ni金属掺杂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MEC电催化析氢性能
    5.1 引言
    5.2 Ni-Y及 Ce_x-Ni_y-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5.2.1 Ni-Y及 Ce_x-Ni_y-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XRD表征
        5.2.3 形貌表征
        5.2.4 N_2吸附-脱附分析
        5.2.5 XPS表征
    5.3 Ni-Y及 Ce_x-Ni_y-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合成因素分析
        5.3.1 合成时间的影响
        5.3.2 硅铝比的影响
        5.3.3 Ni添加量的影响
        5.3.4 Ce添加量的影响
    5.4 Ni-Y及 Ce_x-Ni_y-Y分子筛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评价
        5.4.1 线性扫描分析
        5.4.2 塔菲尔分析
        5.4.3 电化学活性面积及稳定性分析
        5.4.4 产氢性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稀土基层状氢氧化物为前体构筑甘油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甘油选择性氧化的研究概况
        1.1.1 甘油选择性氧化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 甘油选择性氧化制取乳酸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1.2 活性相及载体与负载型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
        1.2.1 活性相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1.2.2 载体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1.3 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催化材料
        1.3.1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1.3.2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二、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表征仪器及条件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4 热重分析(TG-DTG)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8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2.9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2.2.10 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2.2.11 比表面积分析(BET)
        2.2.12 元素分析
    2.3 甘油催化氧化实验
        2.3.1 常压实验方法
        2.3.2 高压实验方法
        2.3.3 产物分析及数据处理
三、LREH衍生纳米片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合成
        3.2.2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衍生纳米片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
        3.2.3 其他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层状稀土氢氧化物载体的特征分析
        3.3.2 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分析
        3.3.3 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能力分析
        3.3.4 稀土离子种类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3.3.5 甘油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3.3.6 不同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甘油氧化性能比较
    3.4 本章小结
四、LCeH衍生纳米片负载金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层状氢氧化铈和其衍生纳米片的合成
        4.2.2 层状氢氧化铈衍生纳米片负载金铂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层状氢氧化铈和其衍生纳米片的特征分析
        4.3.2 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特征分析
        4.3.3 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能力分析
        4.3.4 负载方法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4.3.5 金铂摩尔比对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甘油氧化性能影响
        4.3.6 金铂摩尔比对催化剂在无碱条件下的甘油氧化性能影响
        4.3.7 甘油氧化反应路径推测
        4.3.8 催化剂甘油氧化活性比较
        4.3.9 催化剂循环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五、铈改性水滑石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铈掺杂镁铝水滑石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5.2.1 铈掺杂镁铝水滑石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
        5.2.2 载体的特征分析
        5.2.3 催化剂的形貌结构与表面性质分析
        5.2.4 铈引入量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5.3 氧化铈修饰镁铝水滑石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5.3.1 氧化铈修饰镁铝水滑石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
        5.3.2 载体的特征分析
        5.3.3 催化剂的形貌结构与表面性质分析
        5.3.4 氧化铈负载量对催化剂甘油氧化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六、碳纳米管/水滑石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甘油氧化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方法
        6.2.1 碳纳米管/水滑石载体的制备
        6.2.2 碳纳米管/水滑石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形貌特征分析
        6.3.2 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分析
        6.3.3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和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6.3.4 催化剂的甘油氧化性能评价
        6.3.5 甘油氧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6.3.6 催化剂循环稳定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情况及学术活动

(10)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分子筛概述
        1.2.1 分子筛发展简介与分类
        1.2.2 分子筛的孔道构建
        1.2.3 分子筛的活性中心构建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发展简介和分类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道构建
        1.3.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1.3.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活性中心构建
    1.4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1.4.1 关键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以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材料表征仪器和方法
        2.2.1 广角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 氮气吸附-脱附(N2 sorption)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2.2.7 热重(TG)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第三章 钴-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结构与环己烷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PMS-1的制备
        3.2.2 模拟计算方法
        3.2.3 环己烷氧化反应
    3.3 PMS-1的结构与形貌
    3.4 环己烷氧化反应研究
        3.4.1 催化活性研究
        3.4.2 催化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钴-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的合成与催化糠醛加氢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PMS-2制备
        4.2.2 模拟计算方法
        4.2.3 糠醛加氢反应
    4.3 PMS-2的结构与形貌
        4.3.1 Si:M比的影响
        4.3.2 Cu/Co比的影响
        4.3.3 其它因素的影响
    4.4 催化糠醛加氢反应研究
        4.4.1 活性中心研究
        4.4.2 催化活性研究
        4.4.3 催化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铝-多孔硅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其酸性调控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PMS材料制备
        5.2.2 微孔ZSM-5与介孔ZSM-5制备
        5.2.3 对二甲苯和苯甲醇烷基化反应
    5.3 铝-多孔硅(PMS-x)的结构与酸性
        5.2.1 PMS材料的结构分析
        5.2.2 PMS材料的酸性分析
    5.4 烷基化反应活性研究
    5.5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
专利
致谢

四、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压电电场增强纳米ZnO光催化性能研究[D]. 白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三元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分离模拟放射性核素铀的研究[D]. 许婉冰. 南华大学, 2021
  • [3]ZnSnO3复合气体传感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 赵邦渝.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4]气相氨沉淀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及其应用[D]. 韩冬雪.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5]Mn/Ni基层状化合物的合成、调控及超级电容器应用研究[D]. 付思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6]MXene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D]. 柯涛. 浙江大学, 2021
  • [7]氮基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核素铀吸附性能的研究[D]. 冯馨锐. 吉林大学, 2021(01)
  • [8]金属掺杂Y分子筛阴极材料的制备及MEC电催化析氢性能[D]. 王家信.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稀土基层状氢氧化物为前体构筑甘油氧化催化剂的研究[D]. 王聪莹.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10]以金属-有机单元为模板制备多孔金属硅酸盐材料以及催化性质研究[D]. 叶嘉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