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受家庭影响?!

青少年犯罪受家庭影响?!

一、青少年犯罪是受家庭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云[1](2021)在《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大以来,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2021年两会期间,家庭教育建设多次被委员建议要更加科学化。习近平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作为每个人初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其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影响着每个人的一生。但是,近些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作为热点新闻偶尔出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特点。家庭教育缺陷是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对于此,以毛泽东的家庭教育思想、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论述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的论述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家庭教育缺陷入手,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进而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维度提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可行性建议。建议的实施能够提高父母教育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在积极的家庭环境下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还能够夯实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推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家庭教育缺陷的内容、表现以及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溺爱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暴力型家庭、劣迹型家庭和期望型家庭属于当代不同的家庭教育缺陷类型。家庭教育缺陷产生的根源则与社会不良风气、不良家风、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不当的教育方式和不足的情感依恋有关系。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将作为本文的重点进行研究。本文从未成年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方面分析家庭教育缺陷的不利影响,即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道德品质养成、人格塑造的影响,以及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阐述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路径,从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设阳光家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吕怡慧[2](2021)在《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时下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无线网络覆盖面扩大,手机使用率提高,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方式。但网络上横行的负面信息正冲击着现有的社会秩序,不断突破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阻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尤其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虚假等不良信息,对处在特殊成长阶段、好奇心重、喜欢模仿但辨别能力较低的未成年人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容易促使未成年人滋生犯罪心理,诱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这些由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主体年龄低龄化、手段暴力化趋势,涉性犯罪增多,亟需积极治理。重视网络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中所“发挥”的作用,找寻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原因,以源头治理、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因网络不良信息而诱发的犯罪问题,整治网络“原住民”成长的网络环境,实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表现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成年人在网络因素诱发下实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阐述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诱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部分分析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类型和特点。网络不良信息中,较为常见的是暴力、色情信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这些不良信息如何诱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动机,或者在其滋生犯罪动机的基础上,如何强化其犯罪心理,使其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增大。第三部分剖析从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到形成犯罪行为整个过程中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一方面,在未成年人犯罪形成过程中,网络不良信息通过强化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弱化内在控制系统和外在控制系统促使未成年人产生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实践中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监管治理中,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监管责任不清晰,网站和网络新媒体平台等对信息发布的审核过于形式化,以及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欠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扩大催化、诱发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最后一部分针对目前由网络不良信息存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对具有可操作性的、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立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网络各企业、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同时通力合作,从源头上、外部监管上共同清理网络空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陈慧文[3](2019)在《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研究》文中提出社区矫正青少年处于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仅凭司法体系开展管理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社区矫正青少年的需求,部分城市的司法所开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以补充社区矫正的功能。笔者在S市社区矫正青少年的调研中发现,超过半数的社区矫正青少年有就业的需求,同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就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个人层面、人际交往层面和社会层面,对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造成阻碍,笔者在个案工作服务中,运用个案工作模式,在增能理论视角下对就业困境青少年开展介入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个案工作与增能理论的适用性进行反思,提出完善社区矫正个案工作的建议。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全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视角,本文以社区矫正青少年的就业困境为介入点,使用个案工作模式开展服务,采用增能理论视角,帮助案主实现就业的目标,从理论和实践视角分析了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文献做出归纳研究,使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从而分析五位案主的就业情况对就业困境的成因,并将就业困境划分为三个层面,主要体现在个人层面、人际交往层面、社会层面;第三章为社会工作者在个案工作模式和增能理论视角下针对五位案主的不同情况开展个案介入,并对介入流程和方式详细阐述;第四章是在实务基础上对理论与实务进行提炼作出的论述,包括了增能理论与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适用性、增能理论与个案工作模式的适用性和增能理论下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的服务内容;第五章也是全文的最后一章对于服务做出了反思与建议,对此类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借鉴。

王瑞山[4](2018)在《当前我国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及发展式预防——以2013-2017年S市未成年人检察案件为例》文中认为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在城市未成年人犯罪中占比很高,在未成年人教育经历、犯罪类型、犯罪人家庭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同于本地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流动未成年人生命历程中,家庭、学校、交友等诸多因素塑造着他们的人格和行为,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犯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式预防措施包括如下方面:首先,要重视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完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预防;其次,提升父母教养意识和能力,完善国家监护制度,改善流动未成年人成长条件;再次,立足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最后,开展公民服务项目,丰富社区内健康的娱乐活动,及时干预不良交往。

古丽孜亚·艾布列孜[5](2018)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源县W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时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作为国家将来的人才储备军,其身心健康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非常重视的领域。然而在青少年发展时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等尚不健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健全、健康的状态。并青春期阶段的青少年有情绪化,易冲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无法很好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对于新的环境表现出反感,因此很可能出现各类偏差行为,如:逃课、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早恋,离家出走,等轻则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重则犯罪——是危害他人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影响行为。有些青少年被学校开除或自愿辍学,从而就变成社会上流荡的群体。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伦理,围绕青少年教育,监督,管理,保护,维权,发展等综合性服务事项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维持并推动青少年的生存和发展。根据调查发现,新源县W中学虽然学校管理学生模式跟进新时代要求,甚至很多学生取得了最佳成绩,但是针对行为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没有具体的管理政策的和预防不良行为发生的管理技巧,家庭教育模式不科学等,导致学校与家庭针对行为偏差事件的处理方式不仅使偏差行为学生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甚至引起学生反感,因此该学校出现了网瘾,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吸烟酗酒,早恋离家出走,厌学逃课等不良行为。社工通过问卷调查,非正式访谈,实地观察,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推荐等方法选取了早恋,离家出走偏差行为青少年,采取个案工作专业方法开展介入服务,通过生态系统理论,社会联结理论从自身,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角度分析偏差行为原因,指定社会工作介入计划,加强社会工作干预作用,运用社会工作的评估方式,总结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中的重要性,并评估社会工作介入对于青少年本身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带来的成效,同时反思社会工作介入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张莉[6](2017)在《设立校园警察对防治校园欺凌的必要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一个时期以来,影响校园安全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频发,不仅是来自校外的恶性伤害案件时有发生,更令人震惊的是同学之间的暴力冲突大有恶化之势,这已经成为威胁整个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不良因素。以往的校园警务工作因主客观原因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事后处理多于事前预防,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在防治校园暴力问题上的成功经验,设立"校园警察",以校园警务为平台、以预防控制校园欺凌为重点的校园安全管控新格局。

熊树海[7](2014)在《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探讨》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中,青少年犯罪凸显出来,这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前人在青少年犯罪方面相关数据的研究与整合,得出了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意义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证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玉荪·买买提敏[8](2013)在《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动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安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已经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课题。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从青少年自身、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分析原因,然后据此提出相对应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冯赞[9](2012)在《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与环境污染、毒品等成为严重危害社会、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递增的惊人数字,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的一种“社会瘟疫”,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消除社会不良因素、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将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司法和法学等理论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人士,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做了积极的建设性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因此,当务之急是更加准确地分析查找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切实研究寻找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和措施,是解决关键问题的所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比较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对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以社会预防理论为基础,从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哈尔滨市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从青少年自身方面的主观因素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针对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的预防机制,以求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体系。本文的研究对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社区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社区青少年犯罪现状、特征和形成原因。第三部分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对其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即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经费缺乏、社区管理职责不明确、社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组织机构冗多、政府统筹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最后,针对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先进的管理经验,提出了针对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管理的一系列对策:建立健全社区预防犯罪的组织管理制度;加强社区预防犯罪的教育管理培训;加强社区文化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建立社区青少年成长追踪制度等。

杨荷泉,季文静[10](2008)在《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不当家庭教育》文中提出目前,无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严重状况。青少年犯罪主要有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以及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心理表现为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犯罪故意的突发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等几个方面。家庭在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社会控制角色是各种犯罪社会学派的共识,而不当家庭教育则是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是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青少年犯罪是受家庭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犯罪是受家庭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1.4 理论基础
        1.4.1 毛泽东的家庭教育思想
        1.4.2 习近平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论述
        1.4.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的论述
第2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概述
        2.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界定
        2.1.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
    2.2 家庭教育概述
        2.2.1 家庭教育的内涵
        2.2.2 家庭教育的特点
        2.2.3 家庭教育的功能
    2.3 当前部分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
        2.3.1 家庭教育缺陷的内涵及表现
        2.3.2 家庭教育缺陷产生的根源
第3章 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
    3.1 对未成年人内在思想的影响
        3.1.1 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3.1.2 影响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
        3.1.3 影响健全人格的塑造
    3.2 对未成年人外在行为的影响
        3.2.1 影响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
        3.2.2 影响人际关系
        3.2.3 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第4章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路径分析
    4.1 突出家庭教育主导地位
        4.1.1 提升家长的素质与能力
        4.1.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1.3 传承优良家风
    4.2 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
        4.2.1 培养家长责任意识
        4.2.2 学习先进教育思想
        4.2.3 完善家校德育衔接
    4.3 建设协同育人体系
        4.3.1 建立家庭情况网
        4.3.2 建立社会社区帮扶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网络不良信息的概述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的界定
        一、网络不良信息的概念
        二、网络不良信息的表现特点
        三、网络不良信息与其他相关概念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一、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
        二、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建构
        三、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类型
        一、受暴力信息影响引起的暴力型犯罪
        二、受色情信息影响引起的性犯罪
        三、受虚假信息影响引起的骗财型犯罪
        四、受传授犯罪方法信息影响引起的窃财型犯罪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特点
        一、主体年龄低龄化发展
        二、主观侵财性目的明显
        三、行为暴力性加重
        四、性犯罪占比提升
第三章 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犯罪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机制
        一、网络不良信息强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内部推力
        二、网络不良信息增强未成年人犯罪的外部拉力
        三、网络不良信息弱化未成年人行为的内在控制系统
        四、网络不良信息削弱未成年人行为的外在控制系统
    第二节 网络不良信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原因
        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体系不完善
        二、家庭对用网情况的监护不合理
        三、学校对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不重视
        四、行业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审核不规范
第四章 网络不良信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第一节 制度预防:健全网络保护的制度体系
        一、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立法
        二、制定网络信息内容分级制度
        三、建立专职的基层网络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节 技术预防:强化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管理
        一、建立未成年人网络身份“识别”系统
        二、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建立网络“失信”黑名单
        三、设立并推广未成年人专门网站
    第三节 社会预防:强化未成年人合理用网教育
        一、行业强化内部自律机制
        二、学校加强用网教育指导
        三、组建青年网络社工队伍
    第四节 心理预防:纠正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一、利用“贝克认知疗法”建立正确认知
        二、利用“情感转移疗法”转移消极情绪
        三、利用“行为主义疗法”强化正性行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概念界定
        1.4.1 社区矫正
        1.4.2 个案工作
        1.4.3 就业困境
        1.4.4 社区矫正青少年
    1.5 理论基础
        1.5.1 增能理论
        1.5.2 理论启示
    1.6 研究方法
        1.6.1 访谈法
        1.6.2 问卷调查法
2.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个人层面
        2.1.1 恒心毅力欠缺
        2.1.2 自我认知偏差
        2.1.3 职业规划欠缺
        2.1.4 职业技能欠缺
    2.2 人际交往层面
        2.2.1 朋辈群体的影响
        2.2.2 家庭合理引导缺失
    2.3 社会层面
        2.3.1 用人单位排斥
        2.3.2 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3.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实务
    3.1 接案
        3.1.1 案主基本情况
        3.1.2 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3.2 收集资料
        3.2.1 个人层面资料
        3.2.2 人际交往层面的资料
        3.2.3 社会互动层面的资料
    3.3 潜能评估
        3.3.1 个人层面的潜能
        3.3.2 人际交往的潜能
        3.3.3 社会层面的潜能
    3.4 计划
        3.4.1 个案服务目标
        3.4.2 介入策略及实务模式
        3.4.3 制定服务方案
    3.5 实施服务方案
        3.5.1 个人层面:观念意识增能
        3.5.2 人际层面:人际关系增能
        3.5.3 社会层面:社会增能
    3.6 评估与结案
        3.6.1 过程评估
        3.6.2 服务效果评估
        3.6.3 结案
4.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在理论与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4.1 增能理论与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适用性
        4.1.1 增能视角分析社区矫正青少年的就业困境
        4.1.2 增能视角解决社区矫正青少年的就业困境
    4.2 增能理论与个案工作模式的适用性
        4.2.1 增能视角下个案工作的介入原则
        4.2.2 增能视角下个案工作的介入方法
        4.2.3 个案工作理念与增能理论的契合性
        4.2.4 个案工作运用增能理论的局限性
    4.3 增能理论下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的服务内容
5.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的反思及建议
    5.1 反思
        5.1.1 个案工作效果的反思
        5.1.2 获取就业资源的反思
        5.1.3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的反思
    5.2 建议
        5.2.1 建立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问题专项社工
        5.2.2 社会工作机构加强多方资源的链接
        5.2.3 加设就业心理咨询师岗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当前我国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及发展式预防——以2013-2017年S市未成年人检察案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结构特征
    (一) 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界定和样本选择
    (二) 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结构特征
二、当前我国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因素
    (一) 涉罪未成年人家庭教养不良
    (二) 涉罪未成年人在学校的失败经历
    (三) 涉罪未成年人受不良交往的影响
三、发展式预防: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策略选择
    (一) 良好的家庭教养是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发展式预防的首要条件
    (二) 良好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是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发展式预防的关键环节
    (三) 注重青少年成长的社区建设是流动未成年人犯罪发展式预防的基础保障
结语

(5)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源县W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研究评述
    (三)论文设计与研究方法
        1、论文结构
        2、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一、青少年偏差行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青少年
        2、青少年偏差行为
        3、社会工作
    (二)理论基础
        1、社会联结理论
        2、生态系统理论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重要性
        1、青少年犯罪问题较为突出
        2、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更加人性化
        3、社会工作服务方式专业化
二、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分析
    (一)新源县W中学基本情况
    (二)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表现
        1、吸烟,饮酒现状分析
        2、网瘾现状分析
        3、早恋现状分析
        4、校园打架斗殴现状分析
        5、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6、厌学逃学现状分析
    (三)影响新源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归因分析
        1、个人因素
        2、家庭因素
        3、同辈群体因素
        4、学校因素
        5、社区因素
        6、社会因素
三、社会工作介入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案例实施
    1、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2、接案
    3、预估
    4、计划实施
    5、介入过程
    6、评估
    7、结案
四、社会工作介入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的成效与不足
    (一)社会工作介入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取得成效
        1、促进青少年对于青春期相关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
        2、促进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矫正方法的改善
        3、促进社区与社会改善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预防机制
    (二)社会工作介入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不足之处
        1、服务方式的局限性
        2、社会工作能力的局限性
        3、服务时间的局限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新源县W中学青少年偏差行为不足原因分析
        1、社工在开展社会工作个案介入过程中时间不充足
        2、社工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不够熟练
        3、个案工作结案后缺少对服务对象后期的随访
五、社会工作介入学校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对策建议
    (一)综合运用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专业方法
    (二)整合内地,港澳优秀经验,提升社工专业能力
    (三)立足社区,联动家校,构建社工介入青少年行为偏差模式
六、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设立校园警察对防治校园欺凌的必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现状分析
    (二) 原因分析
二、认定校园欺凌的难点分析
三、设立校园警察的必要性分析

(7)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现状
    (一)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1. 狭义青少年犯罪
        2. 广义青少年犯罪
    (二)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二、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一) 对青少年自身的危害
        1. 被逮捕前的恐惧心理
        2. 被审判前的焦虑情绪
        3. 服刑期间的不适应
        4. 回归社会之前的困难
    (二) 对家庭的危害
        1. 经济方面
        2. 精神方面
    (三) 对社会的危害
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一) 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1. 教养方式过于极端化
        2. 教养方式过度弱化
        3. 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分歧
    (二)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1. 家庭区位的差异
        2. 文化程度与职位的差异
        3. 家庭关系的差异
四、解决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一) 重视家庭教养
        1. 探讨家庭教育方法
        2. 努力净化家庭环境
    (二) 改善学校管理与教育
        1. 采用个性化教育
        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8)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动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成青少年犯罪心理动机的原因
    (一) 自身原因
        1. 孤僻心理。
        2. 错误的人生观及法律观念。
        3. 情绪易激动, 多变。
    (二) 家庭原因
        1. 过分宠溺。
        2.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3. 家庭气氛不和睦。
        4. 家庭经济贫困。
    (三) 学校原因
        1. 学校教育内容不平衡。
        2. 学校周边环境不良, 治安状况恶劣。
        3.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
    (四) 社会原因
        1. 大众传播的影响。
        2. 网络的影响。
        3.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动机形成的对策
    (一) 家庭预防
        1. 提高家庭素质,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 注意家教方法, 多关心孩子的生活。
    (二) 学校预防
        1. 改变以学分为纲的办学思想, 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2. 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
        3. 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
        4.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和学生所在社区的沟通。
    (三) 社会预防
        1. 加强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
        2. 努力净化社区环境。
        3. 要多建立青少年福利机构。

(9)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写作方法
    1.5 论文写作特色
第2章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2.1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2.1.1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2.1.2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征
    2.2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成因分析
        2.2.1 社会因素
        2.2.2 学校因素
        2.2.3 家庭因素
        2.2.4 个人因素
第3章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现状分析
    3.1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现状
        3.1.1 社区预防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3.1.2 社区预防工作的内容基本得到开展
        3.1.3 组织机构趋于多元化
        3.1.4 哈尔滨市逐步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建设
    3.2 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经费缺乏
        3.2.2 社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3.2.3 管理机构冗多
        3.2.4 政府统筹亟待加强
第4章 完善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各项保障工作
        4.1.1 加强三级网络建设
        4.1.2 加强队伍建设
        4.1.3 加强阵地建设
    4.2 建立社区犯罪预防协调联动机制
    4.3 建立健全社区预防犯罪的组织管理制度
    4.4 加强政府综合组织领导
        4.4.1 建立推进工作机制
        4.4.2 丰富活动内容
        4.4.3 完善管理措施
        4.4.4 建立成长追踪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不当家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青少年犯罪特点
    1.1 暴力性犯罪占很大比例
    1.2 性犯罪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1.3 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
2 青少年犯罪心理
    2.1 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2.2 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的逆反性
    2.3 犯罪故意的突发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
3 不当家庭教育因素
    3.1 放任自流
    3.2 溺爱娇惯
    3.3 重智轻德
    3.4 滥施高压
    3.5 简单粗暴
4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的措施
    4.1 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由“居高临下”到“平等对话”
    4.2 家长要改造自身——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
    4.3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教育的良好“外在空间”

四、青少年犯罪是受家庭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教育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D]. 刘红云. 东北电力大学, 2021(10)
  • [2]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D]. 吕怡慧.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3]个案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青少年就业困境的研究[D]. 陈慧文. 贵州大学, 2019(09)
  • [4]当前我国城市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特征及发展式预防——以2013-2017年S市未成年人检察案件为例[J]. 王瑞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5]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调查研究 ——以新源县W中学为例[D]. 古丽孜亚·艾布列孜. 新疆大学, 2018(12)
  • [6]设立校园警察对防治校园欺凌的必要性分析[J]. 张莉. 法制博览, 2017(06)
  • [7]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探讨[J]. 熊树海.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4(03)
  • [8]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动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 玉荪·买买提敏.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10)
  • [9]哈尔滨市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研究[D]. 冯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2)
  • [10]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不当家庭教育[J]. 杨荷泉,季文静.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标签:;  ;  ;  ;  ;  

青少年犯罪受家庭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