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严寒冰,姚兰,秦东兴,蔚泽峰[1](2021)在《面向智能制造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优化对机械电子人才的需求和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重建的必要性,从系统论角度建立了实践教学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能力递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机电专业主要课程和机器人技术知识,建立了具有专业特色方向的实践课程结构,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设计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不同层次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通过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推动了机电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为创新应用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
曹勇[2](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刘痒痒[3](2021)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工程教育大国,随着产业迅速发展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大量不同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格要求得到国际互认,这就需要我国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以此推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因此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含了化工制药类、材料类、机械类等一系列工科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作为化工类的重要分支,对其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分必要。各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环节中,实践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工程训练是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新形势,从而使工程教育改革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持久而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综述了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训练情况,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详细阐述,阐明了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工程人才的重要性。另外,通过实地走访及对问卷调查反馈数据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差距,总结了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六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民族院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论文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综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并提出了研究方案;第二部分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学设备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第四部分围绕问卷所涉及问题,对现阶段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五部分针对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策略;第六部分对论文整体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韩金龙[4](2021)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进行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国家出台多项文件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互联网+职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等理念。技师学院作为职业教育院校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积极进行相关的教教育实践。本论文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从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概念,组建由学校骨干教师、企业专家以及职教专家等多方组成的教材开发团队,完成企业调研、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编制与新能源汽车维护相关的学习课题。按照一体化教学步骤进行教材编写、多媒体资源整合和活页式教材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策略,让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主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构建综合职业能力体系,为学生未来胜任工作岗位和职业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本文将微课、数字资源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和和活页式教材融合。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最后,通过教学实践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新能源汽车维护教材在提升技师学院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上所具有的优势,为其他相关教材的开发、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马瑞雪[5](2021)在《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注重知识和技能掌握向重视思维培养转变,工程思维作为一种高阶思维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思维之一。工程思维是一种兼具筹划性和实践性的思维,学生能在决策、设计、实施等工程活动过程中建构知识与掌握技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形成系统性、设计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思维习惯。创客教育是一种以造物的形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教育,以创客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工程思维的载体,不仅为工程思维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而且通过融入工程思维可以帮助改善创客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对于工程思维的培养愈加重视,同时也发现了创客教育现在面临的困境,从而尝试将工程思维融入到创客课程的设计中去。在明确本文研究的问题与内容后,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其次,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明确了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创客课程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构建了面向工程思维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模型,并对每一环节的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再次,以本研究构建的课程设计模型为指导进行小学开源机器人课程设计:确定面向工程思维的小学开源机器人课程目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设计,以项目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对课程所需的资源进行设计与建设;构建了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活动流程,针对流程的每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借鉴;设计了可以对本门课程和学生工程思维进行评价的工具,在评价过程中秉持多元化的原则,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最后,选取了太仓市K小学的48名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并通过学生访谈和专家评判对课程进行评价,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各种质性资料和量化数据,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创客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工程思维的良好载体,工程思维的融入也可以帮助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小学创客课程。在文章的最后,研究者给出了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建议,为国内相关研究者和教师的设计和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杜文彬[8](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指出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吴鸿红[9](2020)在《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为特征的新技术时代的到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备受关注。职业学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课程素养与能力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提升起关键作用。课程创生是职业学校教师课程素养与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问题进行研究,旨在破解职业学校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困境,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说明了研究的缘起、综述和意义,讲解了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现实诉求。第三部分,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反思等方面具体阐明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应然表征。第四部分,运用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调查形式,对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证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了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现状。第五部分,参照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应然表征以及现实状况,梳理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对课程创生的认知、轻视课程理念的持续更新、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合理重构、忽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互动、忽略课程实施手段和课程实施方法的有效使用以及片面看待课程评价和课程反思。随后从职业学校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识、课程创生能力、课程创生空间和课程创生条件四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六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内在改变和外在保障两个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促进策略。
耿毅[10](2020)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工程融合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制造多彩的世界》为例》文中提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工程融合课程是在STEM教育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研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本文依据化学工程流程,结合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发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历史、艺术、人文等学科知识的项目课程——《制造多彩的世界》。课程的开发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以“国画传统颜料制作”为研究载体,从工程、科学、人文角度,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研究中,通过实际课堂教学对课程进行实践,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本研究得到的结论有:(1)系统训练的工程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工程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更加全面。(2)真实有意义的课题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多元化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单一模式评价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中多种评价方式,全方位评价学生综合素质。(4)多融合角度下的学习,对学生不仅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能对综合素养进行全面培养。
二、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制造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中实践教学体系重建的必要性 |
1.1 科学顶层设计, 实施综合改革 |
1.2 智能制造对机电类人才的需求 |
1.3 传统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
2 实践教学理念 |
3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3.1 构建思路 |
3.2 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
1)基础层: 培养学生的机电专业认知和技能, 初步形成创新思维. |
2)专业层:培养学生掌握机电工程专业核心知识, 强化机械设计与分析能力及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
3)综合层: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强调系统思维、 创新思维、 综合能力的培养. |
4)创新层: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
3.3 凝练机电专业特色方向的实践课程结构 |
3.4 基于OBE的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
1)课程教学目标 |
2)教学设计 |
3)教学实施 |
4)教学评价 |
4 实施效果 |
5 结 语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训练概述 |
2.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述 |
2.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定义 |
2.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
2.1.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 |
2.2 工程训练概述 |
2.2.1 工程训练的定义 |
2.2.2 工程训练的目标 |
2.3 实践教学概述 |
2.3.1 实践教学的定义 |
2.3.2 实践教学的地位 |
2.3.3 实践教学的作用 |
第3章 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2.1 问卷调查 |
3.2.2 实地走访 |
3.3 调查对象 |
3.4 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 |
3.4.1 实地走访 |
3.4.2 问卷设计 |
3.4.3 问卷试测 |
第4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现状 |
4.1 师资队伍建设 |
4.1.1 缺少双师型教师 |
4.1.2 教师培训次数较少 |
4.1.3 部分教师缺乏经验 |
4.1.4 缺少校外行家专家 |
4.1.5 教师教学种类过多 |
4.2 教学内容 |
4.2.1 教学内容较为传统 |
4.2.2 各个工种之间的关联性不强 |
4.2.3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强 |
4.2.4 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
4.2.5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应用性 |
4.3 教学方式 |
4.3.1 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
4.3.2 忽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
4.3.3 忽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4.3.4 教学方法单一 |
4.3.5 忽视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4.4 教学组织 |
4.4.1 实训教学形式单一 |
4.4.2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
4.4.3 学生分组情况不合理 |
4.4.4 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开授课 |
4.4.5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太短 |
4.5 教学质量 |
4.5.1 考核形式过于简单 |
4.5.2 组织相关比赛数量较少 |
4.5.3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较低 |
4.5.4 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不到定期检验 |
4.5.5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效果不明显 |
4.6 教学设备 |
4.6.1 教学设备数量较少 |
4.6.2 实训室开放时间较短 |
4.6.3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
4.6.4 实训基地缺少足够的职业氛围 |
4.6.5 实践教学环境一般 |
第5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
5.1 师资队伍建设 |
5.1.1 培养双师型教师 |
5.1.2 优化教师培训方式 |
5.1.3 引进经验丰富的教师 |
5.1.4 强化高端人才引进 |
5.1.5 教师应术业有专攻 |
5.2 改革教学内容 |
5.2.1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
5.2.2 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 |
5.2.3 实践教学内容联系理论知识 |
5.2.4 教学内容需较强的可操作性 |
5.2.5 教学内容要体现创新应用性 |
5.3 改进教学方式 |
5.3.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
5.3.2 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 |
5.3.3 重视知识传递方式的重要性 |
5.3.4 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 |
5.3.5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精神的培养 |
5.4 优化教学组织 |
5.4.1 增加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 |
5.4.2 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
5.4.3 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 |
5.4.4 融合跨专业学生 |
5.4.5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 |
5.5 提升教学质量 |
5.5.1 考核形式多样化 |
5.5.2 举办实践教学相关的比赛 |
5.5.3 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频率 |
5.5.4 定期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
5.5.5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5.6 完善教学设备 |
5.6.1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设备 |
5.6.2 合理安排实训室开放时间 |
5.6.3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
5.6.4 营造足够的职业氛围 |
5.6.5 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问卷 |
附录2 学生问卷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1.1.2 新能源汽车人才供需矛盾 |
1.1.3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开发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策略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职业教育课程 |
2.1.3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
2.1.4 工作过程 |
2.1.5 课程思政 |
2.1.6 新型活页式教材 |
2.1.7 微课 |
2.2 课程开发指导 |
2.2.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
2.2.2 职业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2.2.3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课程开发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2.2.4 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步骤 |
2.2.5 课程开发人员组成和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关系 |
2.2.6 课程框架的确立 |
2.2.7 课程方案制定 |
2.2.8 课程资源的开发 |
2.2.9 课程实践验证及评价 |
2.3 课程开发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开发方案 |
3.1 调研报告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企业和对象 |
3.1.3 调研结论 |
3.2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立 |
3.2.1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流程 |
3.2.2 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典型工作过程的提取 |
3.2.3 职业素养的内涵 |
3.3 “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提取与实现 |
3.3.1 课程思政元素的提取与融合 |
3.3.2 课程思政资源和实施 |
3.4 课程结构的确立 |
3.4.1 学情分析 |
3.4.2 教学目标 |
3.4.3 教学实施流程 |
3.4.4 教学方法和手段 |
3.5 教学评价 |
3.6 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 |
3.6.1 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征 |
3.6.2 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
3.6.3 新型活页式教材结构 |
3.6.4 新型活页式教材引导问题的设计 |
3.7 案例——任务11: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维护 |
3.7.1 学习情境描述 |
3.7.2 任务导入 |
3.7.3 学习目标 |
3.7.4 任务分组 |
3.7.5 工作准备 |
3.7.6 工作实施 |
3.7.7 评价反馈 |
3.7.8 学习情境相关知识点 |
3.8 教学实施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维护实训室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 |
4.1 专业实训基地与实训室建设 |
4.2 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资源开发 |
4.2.1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 |
4.2.2 微课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实践与课程评价 |
5.1 设计课程效果评价表 |
5.2 做出价值判断 |
5.2.1 组建评价委员会 |
5.2.2 组织课程验证 |
5.2.3 组织课程验证 |
5.2.4 价值分析判断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开发企业调研表 |
(5)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教育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 |
1.1.2 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亟待回应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创客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程思维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行动研究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课程设计 |
2.1.2 工程思维 |
2.1.3 创客课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工程设计过程 |
2.2.3 设计型学习理论 |
2.2.4 建造主义理论 |
第3章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 |
3.1 创客课程中培养工程思维的可行性分析 |
3.2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的原则 |
3.3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模型构建 |
3.3.1 课程目标 |
3.3.2 课程内容 |
3.3.3 课程资源 |
3.3.4 课程教学活动 |
3.3.5 课程教学评价 |
3.4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以机器人为例 |
3.4.1 小学机器人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
3.4.2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目标的确立 |
3.4.3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内容的设计 |
3.4.4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资源的建设 |
3.4.5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 |
3.4.6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机器人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 |
第4章 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的实践 |
4.1 课程实践准备 |
4.1.1 实践环境简介 |
4.1.2 课程实践对象分析 |
4.1.3 课程实践说明 |
4.2 基础训练阶段的实践—《交通信号灯》 |
4.2.1 前端分析 |
4.2.2 教学实践 |
4.2.3 总结反思 |
4.2.4 提升阶段 |
4.3 问题解决阶段的实践—《智能窗帘》 |
4.3.1 前端分析 |
4.3.2 教学实践 |
4.3.3 总结反思 |
4.3.4 提升阶段 |
4.4 创造提升阶段的实践—《巡线小车》 |
4.4.1 前端分析 |
4.4.2 教学实践 |
4.4.3 总结反思 |
4.4.4 提升阶段 |
第5章 面向工程思维的小学创客课程的实践效果分析 |
5.1 学生工程思维发展分析 |
5.1.1 小组成果分析 |
5.1.2 工程活动过程分析 |
5.1.3 学生工程思维自评表分析 |
5.2 面向工程思维的创客课程的反馈情况分析 |
5.2.1 专家评判 |
5.2.2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总结 |
6.1.3 课程设计与实施建议 |
6.2 创新之处 |
6.2.1 研究视角创新 |
6.2.2 研究内容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A——工程记录单 |
附录 B——成果评价表 |
附录 C——工程思维过程评价表 |
附录 D——学生工程思维调查问卷 |
附录 E——面向工程思维的小学机器人课程评价表 |
附录 F——学生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8)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二、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时代需要 |
三、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课程创生的概念 |
二、教师课程创生的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
第一节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理论依据 |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
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
三、过程导向课程理论 |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现实诉求 |
一、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
二、改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现状的必然举措 |
三、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第三章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应然表征 |
第一节 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创生 |
一、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持续引领学生发展 |
二、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轴心,在预设中生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创生 |
一、课程内容: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不断更新优化 |
二、课程实施:以行动为导向,在情境中对话、体验 |
第三节 课程评价和课程反思的创生 |
一、课程评价:以过程为内核,在评议中交融并进 |
二、课程反思:以自省为原动力,在批判中反思建构 |
第四章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现状及其分析 |
第一节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现状调研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二、调研方案实施 |
第二节 调研结果分析 |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教师对课程创生、课程理念的认知与应用情况 |
三、教师在课程内容、实施、评价、反思方面的创生情况 |
四、影响教师课程创生的因素 |
第三节 调研结论 |
第五章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一节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存在的问题 |
一、缺少对课程创生的认知 |
二、轻视课程理念的持续更新 |
三、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合理重构 |
四、忽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互动 |
五、忽略课程实施手段和课程实施方法的有效使用 |
六、片面看待课程评价和课程反思 |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课程创生意识薄弱 |
二、课程创生能力不强 |
三、课程创生空间狭窄 |
四、课程创生条件不足 |
第六章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促进策略 |
第一节 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内在改变策略 |
一、树立课程创生意识,提高课程创生能力 |
二、改变学习方式,重塑教师角色 |
三、整合课程资源,引导多元对话 |
四、培植教育机智,加强课程反思 |
第二节 促进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的外在保障策略 |
一、文化渲染:营造课程创生文化氛围,鼓励教师课程创生 |
二、政策引导:立足政策导向,多方协作优化课程创生条件 |
三、机制支撑:完善相关机制,赋予教师课程创生权力 |
四、平台打造:建立合作交流平台,丰富课程创生资源 |
五、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课程创生培训,打造创生型教师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现状的调研问卷(教师版) |
附录二 、关于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现状的调研问卷(学生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工程融合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制造多彩的世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背景 |
(一) 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 |
(二) 国内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
0.3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0.4 研究目的 |
0.5 研究思路 |
0.6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行动研究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文献研究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融合课程 |
1.1.2 项目式学习 |
1.1.3 课程开发 |
1.1.4 工程素养 |
1.2 有关文献数量的分析 |
1.3 综合课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项目式学习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工程素养国内外研究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2 国内研究进展(基础教育中的工程教育即STEM教育) |
第二章 理论依据 |
2.1 科学本质观 |
2.2 问题解决理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 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工程融合课程的建构 |
3.1 课程开发主题的确立 |
3.2 课程开发目标 |
3.3 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
3.4 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 |
3.5 课程的编排设计 |
3.6 课程的学习评价 |
3.6.1 形成性评价 |
3.6.2 总结性评价 |
第四章 开发课程的内容分析 |
4.1 结合已有认知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1.1 项目背景对兴趣的激发 |
4.1.2 人文历史对知识的拓展 |
4.2 通过工程师引导学习,加强工程素养的培养 |
4.2.1 了解工程师工作,明确问题 |
4.2.2 设计工程,体验工程师之路 |
4.3 “做中学、读中悟、写中思”,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
4.3.1 实验方案探索 |
4.3.2 颜料调查研究 |
4.4 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注重以评促教 |
4.4.1 学生之间总结交流评价 |
4.4.2 学生学习总评价表 |
第五章 课程的实践与评价 |
5.1 课程实施对象 |
5.2 课程实践过程 |
5.2.1 学生课上的直观表现 |
5.2.2 课程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
5.3 课程评价 |
5.3.1 学生的评价 |
5.3.2 同行研究生的评价 |
5.3.3 在职教师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系统训练的工程思维使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
6.1.2 真实有意义的项目课程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
6.1.3 多元的评价促进学生改善了学习方式 |
6.1.4 多融合角度学习让学生体会更加深入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四、机械制造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制造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严寒冰,姚兰,秦东兴,蔚泽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8)
- [2]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民族高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D]. 刘痒痒.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开发研究[D]. 韩金龙.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5]面向工程思维培养的小学创客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D]. 马瑞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课程创生研究[D]. 吴鸿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化学工程融合课程的开发研究 ——以《制造多彩的世界》为例[D]. 耿毅. 苏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