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1](2021)在《桂林市 深耕细作 严格把关 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质量》文中提出桂林市坚持高起点、细谋划、严把关,累计完成8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初步设计,组织召开初步设计评审会40余场,首次评审通过率达96%,财政投资平均审减率8%,初步设计质量逐年提升,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总结了主要的经验做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乔蓉蓉[2](2021)在《扬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
吴奇修[3](2021)在《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十四五”财政支农工作新篇章》文中指出2021年5月18日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决策部署,"十三五"财政支农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财政部党组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农口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徐鹏[4](2021)在《基于多功能农业理论下江西省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来,全国各省市地区纷纷加紧了乡村振兴工程的实施,江西省也因此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相应的战略规划目标,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按照自身规划目标要求完成乡村振兴目标。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国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一年。江西省乡村振兴工作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江西省能否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而目前对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工作成效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研究江西省乡村振兴综合绩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农业多功能理论、乡村振兴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家和江西省政府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的指标体系,并结合江西省发展特点从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与闲暇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主体发展功能”五个方面功能构建了一套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江西省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最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西省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分析,并选择江西省遂川县2019年数据做绩效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江西省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有待提高;而遂川县2019年乡村振兴实现度已经很高,但在高标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水平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三品一标”农产品数、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等12项指标上完成情况仍有欠缺。最后根据江西省及遂川县乡村振兴发展的不足之处,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参考多功能农业理论,从农业功能价值角度构建了指标体系对江西省及县域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指出了其中发展的不足之处,这对江西省发展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倩[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黄涛[6](2020)在《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 ——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文中指出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极不平衡,北方平原地带和南方丘陵山地是农业现代化的两个极端,南方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难点和短板是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南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很不够,亟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采取有效的政策举措,加快南部农村地区发展,缩小南北差距,补齐发展短板。为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发展,本文对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生产特点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具有丘陵山地代表特征的垫江县,进行重庆典型丘陵山地的农田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对重庆丘陵山地农田基础设施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重庆丘陵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农业种植种类等农业生产特点,结合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机械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了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生产对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的要求。(2)选取具有丘陵山地代表特征的垫江县,进行农机使用情况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针对曹回镇河南村土地平整工程实例进行了宜机化分析,发现整治不适合大型农机应用,且垫江县农田基础设施中存在农田基础设施数量少、农田基础设施质量问题、土壤培肥不环保、农田生态保护不到位等问题。(3)分析了重庆现行的土地平整、生产道路和灌溉技术等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要求,对适宜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土地平整、生产道路和灌溉技术等农田基础设施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土地整治方面,提出了适宜的田块整形长宽比、田坎(埂)修筑尺寸、田间防渗做法,提出了机耕道4米以上、生产便道1.8米以上的建造要求;从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两方面梳理了重庆农田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工程质量及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适宜重庆丘陵山地的土地整治、田间道路、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宜机化建设技术研究,以此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发展。
张学平[7](2020)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文中认为2020年是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江苏省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春季农田建设工作也造成了较大冲击,顺利完成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为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江苏省委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
夏莲漪[8](2020)在《睢宁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把握农村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战略全局做出的一项伟大决策;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的治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关键在振兴乡村产业。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产业发展必须依靠县级政府推动,挖掘农业农村资源,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才可达到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目标。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多种途径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而各项振兴政策落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政府政策效果及公信力。本文以睢宁县出台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为研究切入点,采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及座谈,阐述了产业发展情况、取得的成就,发现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执行敷衍、执行泛化、执行一刀切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精细化制定产业政策、加大政策资源投入、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对策。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献、乡村产业振兴及执行相关文献进行收集、阅读和研究,述评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公共政策执行理论和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第三,对睢宁县乡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产业振兴政策内容、政策成效进行介绍并对产业政策执行情况调查分析。第四,提炼总结产业振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具体案例来说明睢宁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且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第五,分析落实政策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探索解决方法和途径,进而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为区域农村产业振兴政策有效的执行提供合理化建议。该论文有图15幅,表6个,参考文献56篇。
张学平[9](2020)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文中指出江苏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规划布局,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于2019年5月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并在2019年11月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我们要深刻理解农田建设工作意义,努力培养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系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赵博超[10](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村庄,是人类最早的集聚地,是城市开始形成的地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袤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规模不一且独具特色的村庄。为科学引导村庄规划建设的有序开展,国家各部委相继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及政策用以指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但由于规划依据和目标不同,且制定的规划标准各异,由不同部门、不同政策指导下的同一村庄规划成果在内容上千差万别,在指导村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相关研究表明,在多种规划政策共同发挥作用的现状下,编制的村庄规划成果无法良好地指导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并引发法律法规、规划体系、规划成果及实施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编制方法,规划重点在于基于“多规合一”方法,协调统一现阶段各类涉及村庄建设与发展的内容,并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其协调统一为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在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落实国土空间安排、统筹土地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互通规划信息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受到重视。面对多项规划内容冲突、相关部门职能不协调、缺乏衔接等问题,“多规合一”方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多规合一”方法协调不同利益方的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多个规划体系协调衔接,解决各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等问题,从而实现将各规划融合成一张蓝图、一本规划的目标。这种协调统一作用对解决我国村庄规划面对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本文以江西省“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村庄—宜春市万载县三兴镇花塘村为实证案例,通过编制花塘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阐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体系框架和规划内容。实现科学有序地指导村庄规划和建设,落实村域国土空间安排、统筹村域土地利用、保护村域生态环境、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推进村庄产业发展的目标,协调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实现“多规合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二、与时俱进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桂林市 深耕细作 严格把关 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抓早布置、加强指导,树立鲜明导向 |
二、考察市场、审查资质,优选设计单位 |
三、总结经验、组织培训,统一工作标准 |
四、多方参与,深耕细作,提高设计精度 |
五、严格评审、强化监管,确保按图施工 |
(3)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十四五”财政支农工作新篇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决策部署,“十三五”财政支农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
(一)在历史伟业中主动担当,支持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 |
(二)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三农”重大政策落实取得新成效 |
(三)在深化改革中系统谋划,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构建取得新进展 |
(四)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履职尽责,财政支农投入水平迈上新台阶 |
(五)在预算管理改革中务实进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
二、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全面增强做好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信心决心 |
(一)立足“两个大局”历史方位,“三农”重要性更为突出 |
(二)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乡村振兴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
(三)立足统筹安全和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须臾不可放松 |
(四)立足“十四五”规划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非常繁重 |
三、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站位、聚焦重点、狠抓落实,促进财政支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一)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
(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三)加强“十四五”重大政策的谋划研究 |
(四)以种子和耕地为抓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
(五)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
(六)支持乡村绿色发展,补上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短板 |
(七)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
(八)继续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体系 |
(4)基于多功能农业理论下江西省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关于多功能农业理论的理论综述 |
2.1 多功能农业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 多功能农业理论的基本内涵 |
2.3 多功能农业的研究概况 |
2.3.1 国内多功能农业理论研究现状 |
2.3.2 国外多功能农业理论研究现状 |
2.4 多功能农业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三章 关于乡村振兴的理论综述 |
3.1 乡村振兴战略理论背景 |
3.2 乡村振兴理论内涵 |
3.3 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的概念 |
3.3.1 指标体系 |
3.3.2 综合绩效评价 |
3.4 乡村振兴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国内研究现状 |
3.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
4.1 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 指标的解释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认 |
4.5.1 层次分析法 |
4.5.2 熵权法 |
4.5.3 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融合 |
第五章 江西省及县域地区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分析 |
5.1 研究区域的选择 |
5.2 数据搜集与数据预处理 |
5.2.1 数据搜集 |
5.2.2 数据预处理 |
5.3 江西省乡村振兴实现进程整体评估预测 |
5.4 遂川县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估—以2019 年为例 |
5.5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 |
6.2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
6.3 提升文化服务,打造乡风文明 |
6.4 推进乡村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
6.5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 ——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研究现状 |
1.1.1 农业现代化概念及内涵 |
1.1.2 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1.1.3 国内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
1.1.4 农田基础设施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
1.2 农田基础设施的现状 |
1.2.1 农田基础设施概念 |
1.2.2 国外农田基础设施的现状 |
1.2.3 国内农田基础设施的现状 |
1.3 农田基础设施技术发展趋势 |
2.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重庆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2 重庆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2.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6 论文的创新点 |
3.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现代化生产特点 |
3.1 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生产特点 |
3.1.1 重庆丘陵山地地形地貌 |
3.1.2 重庆的气候条件 |
3.1.3 重庆农业种植种类 |
3.2 重庆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机械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1 重庆丘陵山地农机使用现状 |
3.2.2 丘陵山地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
3.3 重庆丘陵山地农机发展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要求 |
3.3.1 对道路的要求 |
3.3.2 对农田的要求 |
3.4 重庆农业灌溉现状及发展趋势 |
3.4.1 目前的灌溉方式 |
3.4.2 灌溉的发展趋势 |
4.重庆典型丘陵山地农田基础设施现状调研 |
4.1 调研地域的选择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区域的选择 |
4.1.3 调研区域(垫江县)的现状 |
4.2 垫江县农机现状 |
4.3 农田基础设施现状 |
4.3.1 土地平整 |
4.3.2 曹回镇河南村土地平整工程实例 |
4.3.3 灌溉与排水 |
4.3.4 农田道路 |
4.4 分析垫江县农田基础设施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农田基础设施数量少 |
4.4.2 农田基础设施质量问题 |
4.4.3 土壤培肥不环保,农田生态保护不到位 |
4.4.4 政府在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重庆丘陵山地农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 |
5.1 重庆现行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要求 |
5.1.1 土地平整 |
5.1.2 生产道路 |
5.1.3 灌溉技术 |
5.2 适宜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 |
5.2.1 土地平整 |
5.2.2 生产道路 |
5.2.3 灌溉技术 |
5.3 重庆农田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5.3.1 存在问题 |
5.3.2 解决对策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复工建设 |
(一)及时作出安排部署。 |
(二)细化落实相关措施。 |
(三)各地工作齐头并进。 |
二、全面提升农田建设管理水平 |
(一)理清思路明确定位。 |
(二)融合发展提升效益。 |
(三)凝心聚力加强管理。 |
(四)开拓创新打造亮点。 |
(五)强化监督与绩效评价。 |
三、扎实推进农田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一)压实责任狠抓落实。 |
(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
(三)严格要求廉洁自律。 |
(8)睢宁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2 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相关概念界定 |
2.2 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相关理论基础 |
3 睢宁县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现状 |
3.1 睢宁县乡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2 睢宁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成效 |
3.3 睢宁县产业振兴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
4 睢宁县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睢宁县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存在的问题 |
4.2 睢宁县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政策存在问题原因 |
5 睢宁县进一步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政策的建议 |
5.1 完善产业振兴政策 |
5.2 夯实执行机构责任 |
5.3 改进考核形式 |
5.4 打造一流的执行环境 |
5.5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体系建设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认真谋划,着力推动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 |
奋力拼搏,全面提升农田建设工作水平 |
(10)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地位提升 |
1.1.2 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亟待协调统一 |
1.1.3 国家政策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开拓新思路 |
1.1.4 江西省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试点,提供新契机 |
1.1.5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思路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土空间规划 |
2.1.2 多规合一 |
2.1.3 村庄 |
2.1.4 村庄规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博弈理论 |
2.2.2 情景规划理论 |
2.2.3 反规划理论 |
2.3 国内外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空间规划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多规合一”研究综述 |
2.4.1 国内“多规合一”研究综述 |
2.4.2 国外有关“多规合一”的研究综述 |
2.5 国内外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5.1 国内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5.2 国外村庄规划研究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行村庄规划体系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指导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1.1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指导下的村庄规划解析 |
3.1.2 小结 |
3.2 我国现行不同政策指导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2.2 美丽乡村建设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2.3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村庄规划 |
3.3 多种法律法规政策指导下的村庄规划对比分析 |
3.4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研究 |
3.4.1 我国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解析 |
3.4.2 重点问题梳理 |
3.4.3 小结 |
3.5 现阶段村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法定规划标准 |
3.5.2 城乡缺少统一的用地分类标准,阻碍规划衔接 |
3.5.3 规划体系复杂缺少衔接,各部门未统一协调 |
3.5.4 对村庄规划认识不足,规划内容不完整 |
3.5.5 村庄规划涉及主体较多,缺少长效管理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
4.1 规划理念、目标、原则 |
4.1.1 规划理念 |
4.1.2 规划目标 |
4.1.3 规划原则 |
4.2 我国城镇和村庄“多规合一”比较分析 |
4.2.1 本文“多规合一”概念界定 |
4.2.2 我国“多规”涵盖的内容研究 |
4.2.3 我国“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研究 |
4.2.4 基于“多规合一”的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异同 |
4.3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
4.3.1 现状研究,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村庄分类 |
4.3.2 多规协调,统一相关技术指标 |
4.3.3 框架构建,建立村庄规划体系 |
4.3.4 规划实施,加强公众参与,提出保障措施 |
4.4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内容研究 |
4.4.1 确定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的规划内容 |
4.4.2 基于“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的相关上位规划内容 |
4.5 村域层面规划内容研究 |
4.5.1 落实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与管控 |
4.5.2 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 |
4.5.3 土地整治与土壤修复规划 |
4.5.4 产业发展规划 |
4.5.5 旅游规划 |
4.6 村庄层面规划内容研究 |
4.6.1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6.2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 |
4.6.3 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4.6.4 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规划 |
4.6.5 村庄风貌整治规划 |
4.7 行动计划研究 |
4.8 编制成果研究 |
4.8.1 报批备案版成果 |
4.8.2 村民公示版成果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案例——花塘村村庄规划 |
5.1 现状研究 |
5.1.1 区位概况 |
5.1.2 自然条件 |
5.1.3 现状人口及预测 |
5.1.4 经济发展情况 |
5.1.5 村庄建筑现状 |
5.1.6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
5.1.7 基础设施现状 |
5.1.8 防灾减灾现状 |
5.1.9 问卷调查和现状问题分析 |
5.2 现状分析 |
5.2.1 规划范围划定 |
5.2.2 地形条件分析 |
5.2.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5.2.4 现状建筑分析 |
5.3 规划协调,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1 万载县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2 三兴镇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3 花塘村相关规划分析解读 |
5.3.4 规划评析 |
5.4 规划定位、目标、要求 |
5.4.1 规划定位 |
5.4.2 规划目标 |
5.4.3 规划要求 |
5.5 村域规划 |
5.5.1 村域国土空间布局与用途管制 |
5.5.2 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
5.5.3 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
5.5.4 产业发展规划 |
5.6 村庄规划 |
5.6.1 村庄分类与人居环境整治 |
5.6.2 住房布局规划 |
5.6.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6.4 基础设施规划 |
5.6.5 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
5.6.6 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规划 |
5.6.7 自然村规划 |
5.7 行动计划与实施建议 |
5.7.1 行动计划 |
5.7.2 实施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6.2.1 不足之处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项目情况 |
四、与时俱进完成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桂林市 深耕细作 严格把关 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质量[J]. 张良.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1(12)
- [2]扬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乔蓉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谱写“十四五”财政支农工作新篇章[J]. 吴奇修. 当代农村财经, 2021(06)
- [4]基于多功能农业理论下江西省乡村振兴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 徐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农田基础设施技术研究 ——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D]. 黄涛. 西南大学, 2020(01)
- [7]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J]. 张学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0(05)
- [8]睢宁县乡村产业振兴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夏莲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J]. 张学平. 江苏农村经济, 2020(03)
- [10]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以万载县花塘村为例[D]. 赵博超.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