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玲[1](2021)在《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按摩穴位应用于腮腺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按摩穴位在用于腮腺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腮腺术后存在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功能训练与手法按摩穴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面神经功能改善时间缩短,治疗4周时面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升高,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结论给予腮腺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按摩穴位能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封秀梅[2](2020)在《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自噬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在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的前提下,探讨细胞自噬、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拟揭示针刺治疗该病的自噬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一: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3-MA组,每组12只。采用面神经压榨法制备面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于术后1天针刺患侧地仓、颊车、翳风、合谷穴,电针10min后留针20min,总治疗时间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Simone10分法分别于术后1天、4天、7天、10天和13天进行行为学评分,评估面神经功能损伤及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切取患侧面神经组织,运用HE染色法观察其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法和RT-PCR技术检测自噬水平。实验二: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GDNF拮抗剂组,每组12只。模型制备及针刺操作同实验一。采用Simone10分法评估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结束后切取面神经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行为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评分显着降低(均P<0.01)。术后第2周,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评分升高(P<0.05,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3-MA组和针+GDNF拮抗剂组评分降低(均P<0.05)。2.面神经形态学观察镜下观察到空白组和假手术组面神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无明显病理损伤;模型组面神经形态结构损伤,神经纤维固有的束状结构崩解消失,呈丝网状结构甚至空环状结构;针刺组面神经纤维肿胀变性,但排列较整齐;针+3-MA组面神经形态结构不完整,部分轴突和髓鞘呈点片状丧失。3.自噬水平检测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均P<0.01),P6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Beclin1和LC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62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而LC3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3-MA组Beclin1蛋白、LC3蛋白和LC3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5,P<0.01)。4.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GDNF拮抗剂组GDNF、Rai、PI3K和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均P<0.01)。结论:1.针刺可改善面神经运动功能和组织形态结构,从而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2.针刺可能通过促进GDNF表达,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下调Beclin1及LC3的表达并上调P62的表达,抑制自噬水平,进而改善面神经运动功能,抑制GDNF的表达后,针刺对面神经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陆青[3](2019)在《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符合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甲钴胺注射液1mg/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 10mg口服,每天3次;联合应用注射用更昔洛韦钠5mg/k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10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次,每天1次,连用5天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至停药。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注射液1mg/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维生素B1 10mg口服,每天3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次,每天1次,连用5天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至停药。所有患者随访(9.2±3.2)个月,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患侧及健侧的面神经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波幅(AmP)、面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评分的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时间、面瘫位置、面瘫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评定指标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评分,计入数据库纳入统计学分析。1.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1周评分(12.11±1.62)分,与治疗前评分(2.60±2.2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评分(18.11±0.62)分,与1周评分(12.11±1.6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P<0.05);对照组治疗后1周评分(11.22±2.12)分与治疗前评分(2.70±2.3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23,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评分(12.98±1.50)分,与治疗1周评分(11.22±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2,P>0.05)。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治疗组评分(12.11±1.62)分,与对照组评分(11.22±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3,P>0.05);治疗3个月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统计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患侧面神经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面神经传导速度、波幅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预后优于治疗组。结论: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原则,保证了评分的同一性及准确性,此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与单独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的效果显着,早期单用类固醇激素药物效果明显,但长期效果不如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因此,早期应用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效果显着,且预后要优于单用类固醇激素治疗。
赵美艳[4](2019)在《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今后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6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以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理。结果: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评价方法的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2.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束后的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两组进行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常规针刺法与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均能够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面瘫,而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潘承光[5](2010)在《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在1974年,日本学者Nakagawa就发现,有部分颅脑损伤合并眶尖骨折的患者,其眼部的临床表现与血管性疾病和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眶上裂综合征”相同或相近,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观察,他首次提出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Traumatic 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yndrome)”的概念,并阐明这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眶上裂区骨折压迫眶上裂内血管和神经[Ⅲ,Ⅳ,Ⅵ,Ⅴ(1)即眼动神经]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随着颅脑创伤救治的日益规范化,颅脑创伤的整体救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在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这也是提高颅脑创伤合并颅神经损伤救治的关键环节。本课题以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为研究对象,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第一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模型基础。[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方法,使用70g神经损伤夹对20只成年SD大鼠一侧圆孔(相当于人类眶上裂)内容物进行钳夹致伤,致伤侧为致伤组,其对侧未致伤者为自身对照组,伤后24h记录瞳孔直径、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提上睑肌功能、眼球活动等症状学指标。分别于术后1周、2周、4周取眶上裂内容物标本行HE染色及电镜观察以验证动物模型。[结果]模型制备成功率90%。瞳孔直径致伤组3.02±0.45mm,对照组0.75±0.18mm,瞳孔对光反射两组存在显着差异,且致伤组动物全部出现眼睑下垂以及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的症状。HE染色显示,随着受压时间的延长,神经变性程度进行性加剧,神经再生不明显,相反结缔组织增生明显。电镜观察显示,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髓鞘结构从轻度脱髓鞘逐渐演变为髓鞘崩解,致伤4周后间质大量纤维细胞增生,与新生神经纤维相互缠绕。[结论]所制备的动物模型稳定性高、易操作、重复性好、生命体征平稳、可在实验室内完成,并能有效的模拟临床上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症状,且所造成的损伤为Sunderland分级中的一度到三度损伤,是可逆性损伤。而改良的照片法是测量动物(特别是小体型动物)瞳孔直径便利且精确的方法之一第二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75只成年SD大鼠按是否手术取出神经损伤夹分成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手术组(60只)按照手术取出神经损伤夹时间不同分为A(即刻)、B(72h)C(1周)、D(2周)4个亚组,所有动物均在取出损伤夹后4周进行症状学、电生理学观察;非手术组(15只)损伤夹留存动物体内直至4周后进行上述观察。[结果]非手术组致伤侧瞳孔直径为3.09±0.40mm,瞳孔对光发射无一恢复,所有动物均出现眼睑下垂及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的现象,CMAP波形失去正常形态,与手术组相比,其神经功能恢复差。各手术亚组中,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瞳孔直径从0.91±0.22mm增大到2.60±0.85mmm;瞳孔对光发射存在率从93.33%下降到26.67%;眼裂高度从3.00±0.43mm减小到1.22±1.17mm眼球运动恢复率从93.33%下降到40%;CMAP波幅从7.62±1.78mv减小到3.71±1.94mv,CMAP延迟时间从3.15±0.68ms延长到4.05±1.09ms;致伤组CMAP波形较对照组低平,延迟时间变长,C、D两组波形呈双峰改变。[结论]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眶上裂内容物受压时间越短,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其中72h内行手术解除压迫,效果最显着。长期压迫后神经功能是否能恢复,恢复程度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应用第二部分实验中所留置的眶上裂内容物标本行电镜观察及N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非手术组病理变化与其他手术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髓鞘的崩解极为明显,而可见的再生神经髓鞘非常少,免疫组化染色减弱更明显、染色缺失区面积较大。各手术亚组电镜观察显示,随着受压时间延长,雪旺细胞增生明显减少,神经纤维再生速度、数目、髓鞘厚度也随之减少。随着压迫时间的延长,NF免疫组化染色逐渐减弱,出现不规则条块状、串珠状棕黄染色。[结论]手术组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眶上裂内容物受压时间越长,神经再生越不理想。长期压迫对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显露眶上裂区的影响,研究眶上裂的显微解剖结构,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减压手术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比较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人类全颅标本20个(共40侧)。按标准颧弓入路、扩大颧弓入路模拟手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深度、手术空间的差异;显微镜下解剖眶上裂,记录眶上裂不同形态,并测量外侧点到内测点的距离(AB),外侧点到下极点的距离(BC),内侧点到下极点的距离(AC)。分析12例(男7例、女5例)14侧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形成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初步治疗方案。[结果]扩大颧弓入路使手术操作角度增加5.2度,而到达眶上裂的距离随之增加1.2mm。共识别出6种类型的眶上裂结构,最常见的为Ⅵ型(35%)。各标志点间距离为AB右侧16.9±1.80mm,左侧17.0±1.82mm;BC右侧20.1±2.74mm,左侧20.2±2.86mm;AC右侧8.9±1.64mm,左侧8.9±1.66mm,左右未见明显差异。临床观察患者平均年龄28岁,平均随访6个月,其中1例患者合并眶尖综合征。CT三维重建显示:7例患者眶上裂区有骨折线、骨折片压迫或眶上裂出现变形。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在行保守治疗的5例患者中,3例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扩大颧弓入路优于传统颧弓入路以及额颞眶颧弓入路。针对那些眶上裂区有明显骨折的患者,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而术前对患者行影像学三维重建有利于指导手术的实施。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具体适应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蔡志刚,俞光岩[6](2008)在《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手术与康复治疗》文中研究指明 自1829年 Bell 最先报道3例创伤性面神经麻痹以来,对于面神经疾患的研究经历了从无知到认识的发展过程,目前处于"瓶颈"时期。自1932年 Balance 和 Duel 使周围神经修复术规范化以来,以 Fisch、May 和 Schaitkin 为代表的学者通
俞光岩,蔡志刚[7](2006)在《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文中研究表明
施晓健,俞光岩,杨朝晖[8](2000)在《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面肌功能训练用于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 6 2例因手术所致创伤性面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进行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神经电图检查及面神经功能的主观评价。结果 面神经损伤轻度者 ,训练组与对照组临床开始恢复时间 (Ti)、临床完全恢复时间(Tf)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 ,两组均无并发症出现 ;面神经损伤中度者 ,训练组Ti、Tf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中仅一例有并发症 ;面神经损伤重度者 ,训练组损伤神经一年内恢复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面神经轻度损伤者 ,功能训练不能缩短其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 ;神经损伤中、重度患者 ,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周丹妮[9](2021)在《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以来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运用软件或人工查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5.3.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要求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使用Rev 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1442名周围性面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共纳入11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040例,[OR=5.10,95%CI(3.13,8.32),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有效率。(2)Portmann评分:共纳入7项研究,样本总量为643例,[MD=5.14,95%CI(3.65,6.63),P<0.000 01],说明在Portmann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3)面神经潜伏期: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80,95%CI(-1.04,-0.56),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潜伏期。(4)面神经波幅: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54,95%CI(0.31,0.77),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波幅。(5)H-B评分: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271例,各研究间异质性提示P<0.000 01,I2=99%,[MD=-2.28,95%CI(-6.23,1.67),P<0.000 01],且1项研究的横线与合并后的菱形与无效线相交,说明在H-B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明显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对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影响H-B评分的效果做出评价。(6)治疗时间:共纳入3项研究,样本总量为316例,[MD=-8.93,95%CI(-15.77,-2.10),P=0.01],说明在治疗时间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7)患者满意度: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30例,[OR=12.98,95%CI(1.62,103.68),P=0.02],说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结论针灸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能改善面神经及表情肌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幸福感。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证据不够充分,应谨慎对待本次研究结果。
徐静[10](2020)在《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在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春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针灸科的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130例,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干预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前后均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和Nottingha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患侧、年龄、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后中医证候评分、Nottingham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和Nottingha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痊愈、显效、有效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效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上增加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提升中医证候水平和恢复面部表情肌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疗法加常规护理。
二、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按摩穴位应用于腮腺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排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治疗效果 |
2.3 面神经功能 |
2.4 生活质量 |
2.5 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
3 讨论 |
(2)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自噬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对面神经损伤大鼠自噬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模型评判标准 |
2.4 干预方法 |
2.5 取材 |
2.6 检测指标 |
2.7 检测方法 |
2.8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3.2 行为学评分结果 |
3.3 面神经组织病理结果 |
3.4 Beclin1 蛋白表达 |
3.5 LC3 蛋白及其mRNA表达 |
3.6 P62蛋白及其mRNA表达 |
4 实验小结 |
4.1 针刺对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
4.2 针刺对大鼠面神经形态结构的影响 |
4.3 针刺对Beclin1、LC3和LC3mRNA表达的影响 |
4.4 针刺对P62和P62mRNA表达的影响 |
实验二 针刺对面神经损伤大鼠GDNF及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模型评判标准 |
2.4 干预方法 |
2.5 取材 |
2.6 检测指标 |
2.7 检测方法 |
2.8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行为学评分结果 |
3.2 GDNF蛋白的表达 |
3.3 Rai蛋白的表达 |
3.4 PI3K蛋白的水平 |
3.5 mTOR蛋白的表达 |
4 实验小结 |
4.1 针刺对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
4.2 针刺对GDNF和 Rai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 针刺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相关经脉和筋经的认识 |
1.4 对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对面神经解剖结构的认识 |
2.2 对损伤节段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
2.3 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2.4 现代医学治疗 |
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 |
3.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评价 |
3.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机制分析 |
4 自噬与周围神经损伤 |
4.1 自噬 |
4.2 自噬与周围神经损伤 |
4.3 调控自噬的信号通路 |
5 针刺调控自噬的实验研究 |
5.1 疾病研究特点 |
5.2 针刺对自噬水平的调节作用 |
5.3 自噬检测手段 |
5.4 自噬抑制剂和激活剂的使用 |
6 本研究实验方案的确立 |
6.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6.2 干预措施的选择 |
6.3 检测指标的选择 |
7 本研究实验结果的分析 |
7.1 针刺对面神经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
7.2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自噬水平的关系 |
7.3 针刺对自噬的调节作用 |
7.4 针刺对GDNF及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附图 |
附录二 综述 自噬抑制剂3-MA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评估指标与评估办法 |
1 评定指标 |
1.1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 |
1.2 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成绩评分表(Portmann 简易评分法) |
1.3 神经-肌电图指标 |
1.4 病情分度 |
统计结果与分析 |
1 统计结果 |
2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 Portmann 简易评分结果分析 |
3.4 神经肌电图结果 |
4 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综述一、顽固性面瘫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综述二、中医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C |
附录 D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眶上裂内容物受压迫时间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8)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结 果 |
讨论 |
(9)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策略 |
3.1 检索方法 |
3.2 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4.1 文献筛选 |
4.2 资料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
1 结果 |
1.1 文献筛选流程 |
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
1.4 Meta分析结果 |
1.4.1 有效率 |
1.4.2 Portmann评分 |
1.4.3 面神经潜伏期 |
1.4.4 面神经波幅 |
1.4.5 H-B评分 |
1.4.6 治疗时间 |
1.4.7 患者满意度 |
2 结论 |
2.1 理论性分析 |
2.2 有效性分析 |
2.3 针刺穴位分析 |
2.4 文献质量分析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局限性 |
2.7 展望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在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西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与病因 |
1.2 治疗现状 |
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及分期 |
2.3 治疗现状 |
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对照组 |
2.4 干预组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质量控制 |
2.8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
3.3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4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Nottingham评分比较 |
3.5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6 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风寒袭络型面瘫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3.7 不良反应记录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面神经功能的效果分析 |
4.3 中医证候的效果分析 |
4.4 面部表情肌的效果分析 |
4.5 临床疗效的效果分析 |
4.6 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风寒袭络型面瘫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四、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训练联合手法按摩穴位应用于腮腺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效果观察[J]. 罗晓玲. 智慧健康, 2021(13)
- [2]针刺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GDNF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自噬机制研究[D]. 封秀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更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重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陆青. 青岛大学, 2019(01)
- [4]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赵美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手术治疗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D]. 潘承光.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2)
- [6]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手术与康复治疗[J]. 蔡志刚,俞光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8(11)
- [7]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 俞光岩,蔡志刚.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04)
- [8]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J]. 施晓健,俞光岩,杨朝晖. 中华理疗杂志, 2000(06)
- [9]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周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雷火灸摆阵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在风寒袭络型面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徐静.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面神经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的原因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