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维康[1](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也是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长江经济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测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乡融合的历史研究成果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特点,建立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出2011-2018各个城市的得分情况,发现整体上城乡融合水平有上升、有下降,但波动幅度都很小,表明我国在城乡融合的政策方针上有建树,避免了城市发展过快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过大。而后根据数字金融对城乡融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先后进行F检验、Hausman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传统金融机构发展和消费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针对传统金融机构和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是都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值分别是32.36和66.2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字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要充分结合国家的政策方针,以县域城乡融合为基础逐步向上延伸;二是要重视数字金融人才的培养和积累,为数字化乡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形成人才储备;三是结合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包含农产品上中下游的金融产品,旨在以一种金融产品联通整个农村产业链;四是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消费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就数字支付、消费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农村消费的刺激效果;五是数字普惠金融低门槛、传播快速、隐蔽性等特点加上农村客户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在加快农户征信体系建立的同时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管机制。
林怡[2](2021)在《中国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金融,位于现代经济最中心的位置,金融的发展将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区域经济。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金融发展质量情况,通过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质量不一致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不一致的。研究的成果有助于各地的相关管理部门针对不同金融发展水平的省市(自治区)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推进实现新动能实施,实现各省市(自治区)的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了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2012—2019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首先构建金融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CRITIC权重法对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排名;接下来按照金融发展质量水平的排名将各省市分为金融发展质量高、中、低三类,为了对上述三类地区金融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面板VAR)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三类地区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的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最后,依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一些可实行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质量高的省市多为东部沿海地区或者开放力度强的省市,这些地区的金融规模大,对外开放的程度较大,在金融创新方面,有着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对经济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2)金融发展质量中等的地区多为近年来正在崛起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抗风险能力较强,金融效率较高,对外开放的程度也逐渐加大,对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这些地区的创新能力不足,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规模的过度扩展会阻碍经济增长;(3)金融发展质量低的地区多为中西部地区以及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涉农贷款的发放对经济将起到一个拉动作用;但是这些地区受到地理和历史因素的限制,金融规模的过度扩张将会对经济产生反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低,创新能力不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力度不够强,也会对经济产生了反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建议: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依据不同水平的金融发展质量,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此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展多样化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总结金融发展质量良好的地区的成功经验,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在亟待改变的地区,同时维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因素,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多的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
马奔腾[3](2021)在《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动活跃、经济水平发达,改革开放程度位居全国领先地位,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高度的金融集聚,为金融业创新奠定了基础。面临世界市场萎缩的严峻形势,长三角区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研判该区域一体化发展新的形势和要求,积极探索新发展格局。基于此现实背景,研究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具有显着的现实意义,加快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通过发展区域金融一体化助推一体化突破创新,从而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安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参与全球范围的合作竞争。因此,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高效率、高质量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方案,希冀为丰富我国区域金融一体化理论作出些许贡献。本文首先论述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简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阐述了文章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其次,借鉴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确立以区域金融理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理论以及区域金融一体化理论构建文章理论基础,进而为下文定性分析以及定量分析的展开提供理论支撑。再次,本文概述了金融一体化演进过程中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推动行为,借助金融相关率(FIR)、金融联系度以及金融运行效率指标对该地区金融一体化推进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存在的金融一体化发展阻碍因素进行了探究,行政区划、经济发展、信息科技、金融人才等因素影响区域金融一体化进展,可归结为地方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均衡两方面。接着,对区域金融一体化已有分析方法充分考量的情况下,阐述储蓄—投资(F-H)分析模型的原理及适用性,以F-H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结果表明区域金融一体化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且不断向好发展,区域间金融要素流动性较强,地区间政策及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可进一步协调。最后,本文就整体研究过程与结果作出总结,并借鉴国际、国内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成功经验,为如何深化区域金融一体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一是化解行政区划壁垒,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二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度一体化金融市场;三是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四是增进区域交流,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
胡川[4](2020)在《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以来,伴随着金融业不断开放,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一些新型的金融企业和业态也在应运而生,这些新兴的金融主体,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金融的安全涉及到百姓民生切身利益,更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十九大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好三大攻坚战”重要举措,金融风险作为最突出的重大风险点之一,被看作是“首要战役”。习近平总书记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度重视,多次强调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而地方金融监管承担着地方金融机构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两大重要职能,与中央金融监管构成了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系,有效弥补了金融监管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方面,发挥着桥头堡、主力军的作用,有力维护了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公共利益、信息经济学、功能性金融监管等理论,采用文献综述、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区县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介绍了地方金融监管的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重点阐述了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现状、方式和成效,总结出地方金融监管力量不足、稳定协调机制不畅、乱办金融问题依旧存在、金融风险防范压力明显等方面的问题。随着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形势变化,地方金融监管进入了改革实质性阶段,部分省市已经出现尝试和探索,并且出台了相应地方金融监管条例,但定位和方向还未完全统一明确,为了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和弥补监管空白,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建议加快推进地方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探索区县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区县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疏堵结合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等,从而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地方金融监管。这对完善中央与地方双层金融监管体制最后一环节,促进区域性金融发展、遏制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国家实现金融稳定、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孙英杰[5](2020)在《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文中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的联合国“国际小额信贷年”上正式提出的,其后,二十国集团(G20)、经合组织(OECD)、普惠金融联盟(AFI)和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GPFI)等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推进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框架、行动和发展规划。之后,在2010年的首尔峰会、2012年的墨西哥峰会、2013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年会和圣彼得堡峰会、2014年的布里斯班峰会以及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等国际重要会议上均将其作为突出议题来进行广泛的讨论。可见,普惠金融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对象。诚然,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将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就将“发展普惠金融”正式写入决议,并相继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发展普惠金融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农民、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等弱势群体。2016年,国务院出台《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确立了普惠金融发展战略。2017年,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普惠金融体系”。2018年10月,财政部下达百亿专项资金来扶持普惠金融发展。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再次明确提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由此可见,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基于此背景,如何客观准确评价当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着力挖掘其地区差异原因、精准捕捉地区差异的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以及全面厘清调整方向将成为我国普惠金融实现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于此,本文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试图通过区域差异的综合评价来明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现状和程度,试图通过区域差异的收敛性检验来把握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演进特征及变化趋势,试图通过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探讨来厘清我国普惠金融均衡化发展的机理,以此来为弱化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以及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言献策。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通过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来说明本文撰写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的阐述,来进一步明确本文的总体规划。最后,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相关文献回顾部分。该部分首先对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具体包括普惠金融发展重要性、普惠金融内涵、普惠金融发展测度以及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等方面。其次,针对上述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得出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当前普惠金融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以期为普惠金融实现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谋取一剂良药。第三章是普惠金融发展范畴及理论基础部分。首先,通过对普惠金融的概念、特征及体系框架的介绍来深入阐释普惠金融的内涵。其次,通过对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原则、意义以及沿革的介绍来厘清普惠金融发展的脉络。最后,通过对金融功能论、金融抑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论、金融排斥论以及区域金融论等相关理论的详细阐述,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夯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测度部分。首先,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构建,这里从金融服务渗透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以及金融服务使用效用性三个维度选择19个指标来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其次,是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度方法的选择,这里采用标准欧式距离法进行测度,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各维度以及子指标的相关权重。最后,对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且存在地区差异的结论。第五章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部分。首先,采用加权平均离差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但差异程度有所下降的结论。其次,采用基尼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对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普惠金融发展的差异大小,以及这些差异的存在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组间差异是导致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且各区域普惠金融发展的组间和组内的差异程度均趋于减弱的结论。第六章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收敛性检验部分。首先,通过对收敛假说的理论阐述来诠释普惠金融发展也应符合收敛特征,即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会逐渐弱化。其次,采用β收敛检验从静态的角度检验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变化趋势。最后,采用核密度收敛检验以及马尔可夫链收敛检验从动态的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特征、变化趋势以及转移情况进行深入探析。第七章是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探讨部分。在前述已挖掘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明显但差异具有减弱趋势的基础上,本部分将继续以三大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和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样本,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平面与立体的融合分析,以此来捕捉各影响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影响,为后续的政策建议埋下伏笔。第八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首先,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测度、区域差异的综合评价、收敛性检验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其次,根据得出的结论给予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为普惠金融高效提升金融供给侧服务能力开出政策药方。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及需要未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指标的创新。对于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传统的指标主要从渗透性、接触性和使用效用性三个维度来进行,且指标选择大多集中于银行类指标,而普惠金融发展的主体,不仅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还应包括保险类等金融机构,这就导致传统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构建指标的选择上不仅包含了银行类相关指标,还包含了保险类相关指标,并对相应指标进行了深入的拓展与延伸,以期更为全面的从金融服务渗透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以及金融服务使用效用性三个维度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使其测算结果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实际状况更为真实和贴切。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在传统的研究范式分析中,更多局限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探讨。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特征表现出更为细致的诉求,单纯以依据地理位置划分的东中西三大地区进行分析显得有所局限,鉴于上述考虑,本文在进行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相关研究时,不仅对其进行了传统的东中西三大地区分析,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探讨,以期为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予以精准把脉。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收敛假说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用以研究经济系统中不同经济个体间以及不同经济个体与经济整体间的变化趋势的。文中尝试将收敛假说运用到普惠金融发展当中,探讨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演变趋势,以挖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受到资本投入边际递减规律的影响,其增速逐渐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增速是否相趋同,各地区普惠金融增速与整体普惠金融增速是否存在趋同趋势,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动态演进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地区间以和地区内部的各个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转移情况,以此来深入探究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协调性和均衡性。
崔晓烨[6](2020)在《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趋势研究》文中指出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首次提出,其核心目标是使社会各个群体,包括低收入群体、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都能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平等机会。目前,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国金融深化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中东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显着高于西部地区。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欠发达省份,亦存在普惠金融空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研究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趋势对于深入了解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促进甘肃省普惠金融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基于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实际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通过测度2009-2018年甘肃省14市州的普惠金融指数,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对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演化格局进行研究,然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最后利用三个极化指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分析普惠金融发展的极化程度及趋势。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通过ArcGIS绘制出的空间分布图可知,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地区差距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而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的贡献率次之,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最低;(3)ER、EGR、LU等三个空间极化指数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同时,近几年的核密度估计图由双峰格局逐步演化为多峰格局,多极分化现象仍然存在,并且有加强的趋势。最终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促进甘肃省普惠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姜勇[7](2017)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藏区与全国及中东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与水平差距,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促进藏区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发展的根本要求。本研究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视角出发,甘孜藏区经济要实现快速稳定增长,面临的重大约束条件之一就是金融资本制约。在世界宏观经济下行,我国经济面临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及四川省的财政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甘孜藏区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必然需要健全高效的金融市场提供稳定的金融资金支持。按照我国集中统一的经济金融管理体制,地方经济金融管理主体缺乏主动发展的动力,甘孜藏区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还很大的协调空间。甘孜藏区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基础、资源环境约束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缺乏金融市场的有效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因为经济发育程度低、发展规模小、产业经济质量低而导致金融机构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导致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互为牵制、相互掣肘的低水平发展恶性循环。因此,甘孜州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协调空间仍较大。本论文通过研究分析甘孜藏区经济增长的现状水平、增长特征、存在问题,探寻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找到制约地方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问题关键所在,有效针对特征与问题提出促进甘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金融市场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对策。本论文的研究结构与内容分为如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水平、发展特征与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增长动力、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及原因分析。二是研究甘孜藏区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主要包括金融市场规模、组织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排斥现象及原因分析。三是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系,主要利用经济增长率指标代表经济发展、金融资产规模代表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效率代表金融资产转化为投资的能力等三个指标揭示甘孜藏区及18个县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因果关系及其相关性。四是结合上面三章研究结论,提出促进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五大理念引领甘孜藏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优化金融体系结构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最终实现促进甘孜藏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效果和目的。
徐云松[8](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周再清[9](2012)在《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自2004年以来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领域,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旨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建了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金融的改革步伐还没有跟上农村经济转型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如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依然存在,农户仍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政策性金融业务萎缩而且与商业性金融业务交叉竞争,农村保险严重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金融结构特征明显,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与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并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体系经历了历史上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到现行的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目前,三类农村金融机构都从战略层面上高调支持“三农”,如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充当支农主力,改制后的农业银行仍设立“三农”事业部,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等。但三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时缺乏共生动力,信息沟通不畅,支农尚未形成合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专门针对面向“三农”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协调是为了达到系统最佳效果而促使系统各部分机能处于合作与有序状态。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包括涉农银行业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租赁机构等,目前以银行业机构为主。面向“三农”的银行业机构包括各级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合作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性银行。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是指涉农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相互依存、面向“三农”、注重支农效果的良性循环过程。系统论、金融共生论、农村金融供求论和劳动分工论为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三农”金融机构“协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高效“支农”,各类金融机构的有机整合和协同有序能提高金融支农系统的整体效应。协调的内在动力是各类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协调的外部动力是优化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协调的手段是适当的金融监管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功能是事物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及效能。文中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观点,分析了“三农”金融机构系统的功能特征,并逐一考察了当前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现实功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由早期较为广泛的政策性支农功能缩减为开发性支农功能,盈利性导向明显;传统合作性金融机构承担支农重任,但合作性基本功能发挥不充分,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合作金融机构合作性功能发挥良好,但其市场份额极小;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参差不齐,难以确保“三农”资金净流入。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没有有机整合,尚未形成互补关系。为了综合评价“三农”金融机构的协调水平,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构建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宏观方面,设立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以此判断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总的协调状况;中观方面,设置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存贷款比例、农村保险渗透率等指标,考察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微观方面,设置市场集中度、农户贷款比率、农企贷款比率、涉农贷款比率等定量指标,分别考察和分析每一子系统的市场集中度及相关涉农贷款比率,说明支农协调性状况。这些指标构建以后,按照银监会连续几年公布的农村金融《图集》的数据加工和分析,先比较直观地分析全国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的协调性状况,再具体测算各省“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为了深入了解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程度,构建了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度模型和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2006-2010年期间各省(自治区)面向“三农”金融机构的协调度。聚类分析表明,协调发展程度分为四类,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处在中间的第二类,处于第一类和第三类、第四类的省份都较少,也证实了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较高的省份,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度”也较高的结论。针对我国当前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协调的现状及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提出了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战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拓展“三农”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建立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郭志宏[10](2010)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呈现出跨区域经营、合并重组、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经营等新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走出城市地域限制,追求规模扩张、做大做强。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怎么办?是追求"走出去"(跨区域经营发展),还是从实际出发"走下去"(拓展农村市场)?笔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应调整市场定位,走出"单一城市制经营"空间发展模式,立足城市,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确立"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二、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乡融合 |
2.1.2 数字普惠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 |
2.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3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
2.2.4 长尾理论 |
2.3 影响机理与研究假说 |
2.3.1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直接影响机制 |
2.3.2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的间接影响机制 |
2.3.3 研究假说 |
第3章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3.1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构建原则 |
3.1.2 构建依据 |
3.1.3 指标选取 |
3.2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方法比较与选取 |
3.2.2 评价方法介绍 |
第4章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各级指标的权重确定 |
4.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4.3.1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得分情况 |
4.3.2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
第5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模型构建 |
5.2.3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方法 |
5.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F检验 |
5.4.2 Hausman检验 |
5.4.3 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4 消费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接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6.2.2 加大技术和教育投资 |
6.2.3 创新适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
6.2.4 重视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的影响机制 |
6.2.5 加强风险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金融发展质量界定以及评价指标 |
1.2.2 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1.2.3 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概念界定和现状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发展质量内涵 |
2.1.2 金融发展质量特点 |
2.1.3 经济增长的内涵与特点 |
2.2 现状分析 |
2.2.1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2 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的发展现状分析 |
2.3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3章 各省市金融发展质量评价 |
3.1 金融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选取 |
3.1.2 数据来源 |
3.1.3 金融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3.2 中国各省市金融发展质量的测算 |
3.2.1 CRITIC权重法 |
3.2.2 金融发展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 |
3.2.3 金融发展质量分类 |
第4章 中国各省市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 |
4.1 经济增长指标的选取 |
4.2 面板VAR模型的构建 |
4.3 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1 平稳性与协整检验 |
4.3.2 面板VAR分析 |
4.4 各省市金融中等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4.1 平稳性与协整检验 |
4.4.2 面板VAR分析 |
4.5 各省市金融低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5.1 平稳性与协整检验 |
4.5.2 面板VAR分析 |
4.6 不同水平的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纵向角度 |
5.1.2 横向角度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长三角区域 |
二、区域金融 |
三、金融一体化 |
第二节 区域金融一体化理论 |
一、金融地理学理论 |
二、金融中心理论 |
三、区域金融合作理论 |
四、共同市场理论 |
第三章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概况 |
一、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演进历程 |
二、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推进程度 |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
一、行政区划因素 |
二、区域经济差异因素 |
三、信息科技因素 |
四、金融人才因素 |
第四章 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金融一体化测度方法简述 |
第二节 储蓄—投资(F-H)分析模型 |
一、储蓄—投资模型原理及适用性分析 |
二、模型构建 |
三、指标和数据选取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数据处理和平稳性检验 |
二、无条件的储蓄—投资(F-H)相关性检验 |
三、有条件的储蓄—投资(F-H)相关性检验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化解行政区划壁垒,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
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度一体化金融市场 |
三、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完善金融监管模式 |
四、增进区域交流,培育高层次金融人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地方金融机构 |
2.1.2 地方金融监管 |
2.1.3 地方金融监管机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化金融监管理论 |
2.2.2 公共利益理论 |
2.2.3 功能观金融监管理论 |
第3章 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 |
3.1 綦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
3.2 綦江区金融监管组织框架 |
3.2.1 金融监管组织机构设置情况 |
3.2.2 金融监管组织的职能职责 |
3.3 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方式 |
3.3.1 分离地方金融监管与发展职能 |
3.3.2 注重地方金融功能与行为监管 |
3.3.3 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与稳定协同 |
3.4 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成效 |
3.4.1 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及组织稳健发展 |
3.4.2 形成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体系 |
3.4.3 维护了地方金融稳定发展环境 |
第4章 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面临的具体问题 |
4.1 地方金融监管力量薄弱 |
4.2 稳定协调机制畅通不足 |
4.3 乱办金融问题仍旧存在 |
4.4 金融风险防范压力明显 |
第5章 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非法金融活动频发趋势严峻基于多种因素 |
5.2 地方金融监管公共职能不一影响监管效能 |
5.3 地方金融功能监管缺失助长风险以小聚大 |
5.4 地方金融监管资源配置有限形成监管盲区 |
第6章 完善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6.1 建议加快地方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完善 |
6.2 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完善 |
6.3 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
6.4 疏堵结合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 |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1.1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重要性 |
2.1.2 关于普惠金融内涵 |
2.1.3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测度 |
2.1.4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 |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2.2.1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重要性 |
2.2.2 关于普惠金融内涵 |
2.2.3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测度 |
2.2.4 关于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普惠金融发展范畴及理论基础 |
3.1 普惠金融内涵 |
3.1.1 普惠金融概念 |
3.1.2 普惠金融特征 |
3.1.3 普惠金融体系框架 |
3.2 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原则及意义 |
3.2.1 普惠金融发展目标 |
3.2.2 普惠金融发展基本原则 |
3.2.3 普惠金融发展意义 |
3.3 普惠金融发展沿革 |
3.3.1 国外发展沿革 |
3.3.2 国内发展沿革 |
3.4 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基础 |
3.4.1 金融功能论 |
3.4.2 金融抑制论 |
3.4.3 金融可持续发展论 |
3.4.4 金融排斥论 |
3.4.5 区域金融论 |
第4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测度 |
4.1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数据来源说明 |
4.2 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方法选择 |
4.2.1 测算方法介绍 |
4.2.2 测算方法确立 |
4.3 普惠金融发展区域测算结果分析 |
4.3.1 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普惠金融发展测算结果分析 |
4.3.2 八大综合经济区普惠金融发展测算结果分析 |
4.3.3 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测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综合评价 |
5.1 加权平均离差法 |
5.1.1 方法介绍 |
5.1.2 结果分析 |
5.2 变异系数法 |
5.2.1 方法介绍 |
5.2.2 结果分析 |
5.3 基尼系数法 |
5.3.1 方法介绍 |
5.3.2 结果分析 |
5.4 泰尔指数法 |
5.4.1 方法介绍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收敛性检验 |
6.1 收敛假说 |
6.1.1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收敛假说 |
6.1.2 普惠金融发展的收敛假说 |
6.2 β收敛检验 |
6.2.1 模型介绍 |
6.2.2 检验结果 |
6.3 核密度收敛检验 |
6.3.1 模型介绍 |
6.3.2 检验结果 |
6.4 马尔可夫链收敛检验 |
6.4.1 模型介绍 |
6.4.2 检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7.1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机理分析 |
7.1.2 研究假设 |
7.2 模型构建 |
7.2.1 普通面板模型的构建 |
7.2.2 空间面板模型的构建 |
7.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3.1 变量选取 |
7.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检验 |
7.4.1 基于普通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
7.4.2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 |
8.2.2 制定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化协调战略 |
8.2.3 拓宽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和深度 |
8.2.4 优化普惠金融需求主体的生态环境 |
8.2.5 推进普惠金融运作模式的市场化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普惠金融相关理论概述 |
2.1 普惠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
2.2 普惠金融理论依据及发展 |
2.2.1 金融抑制理论 |
2.2.2 金融排斥理论 |
2.2.3 普惠金融理论发展 |
2.3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3.1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
3.2 金融服务覆盖面状况 |
3.3 薄弱领域金融可得性状况 |
3.4 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状况 |
3.5 金融基础设施状况 |
3.5.1 征信体系建设 |
3.5.2 支付清算系统建设 |
3.5.3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四章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
4.1 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测度指标选取 |
4.1.3 数据来源 |
4.2 普惠金融指数的测算方法 |
4.3 甘肃省普惠金融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 |
5.1 空间非均衡测度方法 |
5.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测算与分解——基于基尼系数 |
5.2.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差异大小及贡献 |
5.2.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间差异 |
5.2.3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内差异 |
第六章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极化趋势研究 |
6.1 空间极化测度与核密度估计法 |
6.1.1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空间极化指数的构建 |
6.1.2 核密度估计法 |
6.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极化程度测度与分析 |
6.3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极化演变趋势 |
第七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
7.2.2 提升居民金融意识 |
7.2.3 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组织体系 |
7.2.4 实施差异化普惠金融发展政策 |
7.2.5 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甘孜州情概述 |
1.2 甘孜州经济发展情况 |
1.3 甘孜州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现状 |
1.4 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5 概念界定 |
5.1 经济增长 |
5.2 金融发展 |
5.3 协调发展 |
第1章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1.1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学说发展历程 |
1.1.1 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与增长 |
1.1.2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与增长 |
1.1.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1.1.4 金融发展的新理论 |
1.2 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发展模式归纳 |
1.2.1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和金融约束理论 |
1.2.2 供给主导和需求追随理论 |
1.3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
1.3.4 甘孜藏区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第2章 甘孜州经济增长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甘孜州经济增长现状概述 |
2.1.1 甘孜州经济发展现状 |
2.2 甘孜州经济增长的特征与问题 |
2.2.1 城镇化驱动经济增长能力不强 |
2.2.2 经济内生增长能力较弱难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2.2.3 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能力不平衡 |
2.2.4 旅游业主导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 |
2.3 甘孜藏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2.3.1 政府推动发展力量不够,城镇化水平较低 |
2.3.2 营商文化、政策、环境环境制约了民营经济发展 |
2.3.3 发展路径模式不明晰导致政策支持缺失 |
2.3.4 国有金融体系主导导致金融支持不足 |
第3章 甘孜州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甘孜州金融发展总体概述 |
3.1.1 金融机构经营指标数据持续向好 |
3.1.2 金融机构活动单位、人员不断增加 |
3.1.3 保险机构发展不断向好 |
3.2 甘孜州金融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3.2.1 金融业发展规模较小,运行成本较高 |
3.2.2 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供给不足 |
3.2.3 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差,导致发展困难 |
3.2.4 金融与经济发展错位,滋生金融排斥 |
3.3 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3.3.1 经济发展落后限制金融机构发展 |
3.3.2 功能定位缺失产生金融服务空缺 |
3.3.3 要素发育不足影响金融生态改善 |
3.3.4 动机偏好矛盾制约服务经济发展 |
第4章 甘孜州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实证分析 |
4.2.1 单位根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构建VAR模型 |
4.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5 甘孜州18县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面板分析 |
4.3 分析结论 |
4.4 经济与金融发展不协调原因分析 |
第5章 甘孜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以五大发展理念,开创发展新征程 |
5.2 改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
5.2.1 培育银行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助力经济 |
5.2.2 完善金融政策,促进区域金融发展 |
5.2.3 培养金融人才,促进金融产业发展 |
5.3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区域非银金融市场 |
5.3.1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
5.3.2 培育发展保险市场,降低小微企业风险 |
5.3.3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优化金融产品结构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全文逻辑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
2.1.1 区位理论 |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
4.1 制度因素 |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
4.1.3 财税体制改革 |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
4.1.5 法律环境差异 |
4.2 经济条件因素 |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
4.3 客观环境因素 |
4.3.1 区位因素 |
4.3.2 资源禀赋 |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
4.4.3 社会资本 |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3.1 引言 |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6.4.1 引言 |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总结 |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
7.2 建议 |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9)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三农” |
1.2.2 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 |
1.2.3 协调发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相关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
2.1 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系统论 |
2.1.2 金融共生论 |
2.1.3 农村金融供求论 |
2.1.4 劳动分工论 |
2.1.5 上述理论的适应性 |
2.2 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机理 |
2.2.1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目标 |
2.2.2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动力 |
2.2.3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手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的功能分析 |
3.1 功能的内涵及金融功能观 |
3.1.1 功能 |
3.1.2 金融中介的功能 |
3.1.3 金融功能观 |
3.2 系统论下的功能观与“三农”金融机构系统的功能 |
3.2.1 系统的功能 |
3.2.2 系统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
3.2.3 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联系密切 |
3.2.4 农村金融机构系统的功能 |
3.3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发挥的功能 |
3.3.1 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
3.3.2 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的主要功能 |
3.3.3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
3.3.4 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综合评价 |
4.1 “支农”协调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2 “支农”协调性指标体系 |
4.2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现实考察 |
4.2.1 宏观层面上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性 |
4.2.2 中观层面上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协调性 |
4.2.3 微观层面上不同类型机构的协调性 |
4.3 各省“三农”金融机构协调水平的评价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协调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程度的实证研究 |
5.1 协调度模型的构建及方法运用 |
5.1.1 协调度模型 |
5.1.2 子系统评价函数的确定 |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
5.2.1 “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度指标体系 |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 我国"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5.3.1 实证分析过程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典型 |
6.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完善且分工明确 |
6.1.2 德国多层合作银行功能完备 |
6.1.3 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依附于农协 |
6.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协调的经验 |
6.2.1 印度绿色革命以来的金融扶持举措 |
6.2.2 孟加拉乡村银行成功扶贫 |
6.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启示 |
6.3.1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 |
6.3.2 财政提供配套支持农村金融政策 |
6.3.3 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与“民”争利 |
6.3.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名副其实 |
6.3.5 农村保险发展因地制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三农”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
7.1 优化“三农”金融生态环境 |
7.1.1 改善“三农”金融科技环境 |
7.1.2 完善“三农”信用环境 |
7.2 拓展“三农”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 |
7.2.1 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有的支农功能 |
7.2.2 夯实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 |
7.2.3 加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 |
7.2.4 壮大保险机构服务“三农”的保障功能 |
7.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机制 |
7.3.1 成立省域“三农”金融协调中心 |
7.3.2 建立区域“三农”信息反馈机制 |
7.3.3 实行有效“三农”金融监管标准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B 实证结果 |
(10)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选择 |
(一) 跨区域经营发展模式 |
(二) 合并重组模式 |
(三) 收购 (接受) 、兼并模式 |
(四) 参股控股经营模式 |
(五) 业务联合模式 |
二、对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重新审视 |
三、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一) 体制优势 |
(二) 地缘优势 |
(三) 市场优势 |
(四) 机制优势 |
四、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
(一) 支持和鼓励城市商业银行拓展农村金融服务 |
(二) 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有效配合, 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
(三) 加快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 |
(四) 加强内部管理, 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
(五) 坚持特色定位, 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 |
四、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D]. 黄维康.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中国金融发展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林怡.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研究[D]. 马奔腾.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綦江区地方金融监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川. 西南大学, 2020(05)
- [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研究[D]. 孙英杰. 辽宁大学, 2020(01)
- [6]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趋势研究[D]. 崔晓烨. 兰州大学, 2020(01)
- [7]甘孜藏族自治州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 姜勇.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6)
- [8]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9]面向“三农”的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研究[D]. 周再清. 湖南大学, 2012(12)
- [10]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 郭志宏. 经济论坛,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