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的地位与作用

湖北省生态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的地位与作用

一、浅谈自然保护区在湖北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德成,鲁小波,陈晓颖[1](2021)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除充分发挥保护责任、监测责任、科研责任外,还肩负着宣教与旅游责任,而生态旅游更好地融合了自然保护区的宣教、旅游与环境教育责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目前我国约80%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显然已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前沿主战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可分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生态文明理念传播、体制机制建设和全民参与3个方面落实。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能有效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实现全民参与的战略目标,提出应充分重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积极作用,促进二者融合,纠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实践偏差,科学发展,突出其公益性,循序渐进地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价值。

刘瑾茹[2](2021)在《社区共管模式下自然保护区居民利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思婷[3](2021)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贺兰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

王妍[4](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陶广杰[5](2021)在《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保护地是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自然保护地立法的顶层设计已经明晰,为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指明了方向。研究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不仅有助于贵州省建立权责清楚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和产权明晰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还有助于贵州省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和公众参与制度,同时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的立法还有助于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法律体系。贵州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法治传统,在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立法经验,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在管理体制上仍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手段落后、共建共享机制缺乏的问题。在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产权界定模糊、产权主体虚置、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补偿资金短缺、补偿方式单一以及补偿监管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公众参与制度方面,存在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参与缺乏自主性以及参与技能缺乏等问题。为解决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存在的诸多问题,贵州省有必要制定省级层面统一的《贵州省自然保护地条例》。鉴于国家政策支持、其他省份立法经验借鉴,以及贵州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使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具有可行性。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首先应以保护本省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为目标,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立法目的;其次,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立法突出贵州地方特色;再次,在法的基本原则上,要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公众参与原则、风险预防原则以及生态整体性保护原则;另外,立法也要确定政府、社区、社会团体、企业等主体的权利义务;最后,立法要制定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的相关制度。在管理体制方面,可以通过组建省级层面保护地统一管理机构、运用大数据参与自然保护地的管护、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来进行完善。在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方面,可以通过明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进行解决。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探索形式多样的生态补偿模式、健全生态补偿监管体制进行解决。在公众参与制度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公众参与的参与层次、培育自然保护地参与主体以及提升公众参与意愿与参与技能来进行完善。

赵栋昌[6](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赵金发,张宓,郑进烜,华朝朗,徐吉洪,郑静楠[7](2020)在《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目前尚存在资源本底不清,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区域存在空缺,自然资源产权复杂,总体规划滞后,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文中从政策、管理、资金、人才与技术、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发展措施,助推云南省统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冯斐[8](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赵津津[9](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认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王莫言[10](2020)在《生态红线视角下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状况的变化和自然保护区规模、数量、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我国环境资源形势越发严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更显复杂,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区绿色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新局面已成为现阶段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被历史性地写入宪法,生态红线也成为我国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态红线的提出是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做出的新判断,既是新时代对自然环境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推动自然保护区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生态红线构成了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的基线空间,为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基于此,本文以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阐明生态红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论证了生态红线对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适用性,梳理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运行过程衍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分别从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制度、土地权属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及法律责任制度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当前自然保护区突出问题是制度不严格、不健全。通过借鉴国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从生态红线的视角下提出完善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对策,包括丰富自然保护区立法的生态红线内涵、创新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管理制度、落实公众参与制度,依据生态红线越线责任追究制建立自然保护区越区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与严管,以生态红线意识筑牢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屏障,让制度成为保障自然保护区环境的红线、触碰红线必受惩罚的高压线,更好地保护自然保护区,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二、浅谈自然保护区在湖北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自然保护区在湖北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2 自然保护区的责任
    2.1 保护责任
    2.2 监测责任
    2.3 科学研究责任
    2.4 宣传教育责任
    2.5 旅游责任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作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比较
5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核心与途径
    5.1 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
    5.2 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5.2.1 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5.2.2 逐步完善生态文明立法
        5.2.3 做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落实工作
        5.2.4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实现全面节能减排目标
        5.2.5 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评价体系
    5.3 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6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6.1 普遍存在对生态旅游理论和内涵的认识问题
    6.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6.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6.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方面的问题
    6.5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引发环境问题的共同性原因
7 对策与建议
    7.1 明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物质基础、有效宣传、环境教育)
    7.2 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7.3 纠正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实践偏差
    7.4 科学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7.5 突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公益性功能
    7.6 循序渐进地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价值

(5)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自然保护地概述
    一、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及分类
        (一)自然保护地的概念
        (二)自然保护地的分类
    二、自然保护地立法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生态文明理论
        (四)利益衡量理论
    三、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立法现状
        (一)国外自然保护地立法现状
        (二)国内自然保护地立法现状
第二章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立法的必要性
        (一)应对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当前严峻形势的需要
        (二)推动贵州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需要
        (三)弥补贵州省现行自然保护地法规不足的需要
    二、立法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支持
        (二)其他省份立法经验借鉴
        (三)立法时机已经成熟
第三章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
        (一)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二)保护地管理手段落后
        (三)共建共享机制缺乏
    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一)产权界定模糊
        (二)产权主体虚置
        (三)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机制
        (一)补偿资金投入不足
        (二)补偿方式单一
        (三)补偿监管体制不健全
    四、公众参与制度
        (一)公众参与层次较低
        (二)公众参与缺乏自主性
        (三)公众参与技能缺乏
第四章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构想
    一、立法目的
    二、立法指导思想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二)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
        (三)突出地方特色
    三、法的原则
        (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
        (二)公众参与原则
        (三)风险预防原则
        (四)生态整体性保护原则
    四、相关主体
        (一)政府
        (二)社区
        (三)社会团体
        (四)企业
    五、主要制度
        (一)管理体制
        (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三)生态补偿机制
        (四)公众参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6)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7)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发展现状
    1.1 各类型自然保护地概况[2]
        1)自然保护区
        2)国家公园
        3)森林公园
        4)风景名胜区
        5)地质公园
        6)湿地公园
        7)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8)沙漠(石漠)公园
        9)水利风景区
    1.2 建设成效
        1.2.1 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
        1.2.2 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1.2.3 夯实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4 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1.2.5 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1.3 存在的问题
        1.3.1 资源本底不清,需补充调查完善
        1.3.2 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一地多牌”现象突出
        1.3.3 保护区域仍存在空缺
        1.3.4 自然资源产权复杂
        1.3.5 总体规划滞后
        1.3.6 管理体制不顺
        1.3.7 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
        1.3.8 法制建设不完善
        1.3.9 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1.3.10 自然保护地申报积极性下降
2 建设发展任务
3 建设发展领域
    3.1 政策
        3.1.1 出台省级层面《自然保护地法》
        3.1.2 制定自然保护地政策保障措施
        3.1.3 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
    3.2 管理
        3.2.1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3.2.2 构建自然保护地群的协调机制
        3.2.3 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进程
        3.2.4 启动全省保护地评估和保护地体系规划工作
        3.2.5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控体系
        3.2.6 建设与完善自然保护地的监测与综合管理系统
        3.2.7 建立目标责任评估考评机制
    3.3 资金
    3.4 人才与技术
        3.4.1 人才保障
        3.4.2 强化科技支撑
    3.5 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3.6 国际合作
4 结语

(8)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生态红线视角下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生态红线与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概述
    2.1 生态红线的概述
        2.1.1 生态红线的概念
        2.1.2 生态红线的特征
    2.2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概述
        2.2.1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特征
        2.2.2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概念
        2.2.3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作用
    2.3 生态红线与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关系
        2.3.1 生态红线是优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前提
        2.3.2 生态红线是完善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必然途径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现状
        3.1.1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
        3.1.2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安排情况
    3.2 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生态红线理念在自然保护区立法中体现不充分
        3.2.2 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
        3.2.3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制度与生态红线规划缺乏有效衔接
        3.2.4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
        3.2.5 自然保护区法律责任制度不够严格
    3.3 本章小结
4 国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外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概况
        4.1.1 美国的立法及配套制度
        4.1.2 英国的“管理契约”制度
        4.1.3 哥斯达黎加的生态有偿服务法律制度
        4.1.4 澳大利亚的社会参与机制和渠道
    4.2 对我国的启示
        4.2.1 构建科学完备的立法体系及配套制度
        4.2.2 打造社区“四共”新模式
        4.2.3 健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
        4.2.4 建构有序高效的公众参与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生态红线视角下完善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对策
    5.1 将生态红线纳入自然保护区立法体系
        5.1.1 丰富自然保护区立法的生态红线内涵
        5.1.2 制定自然保护区基本法
        5.1.3 推进地方性生态红线法规的建设
    5.2 完善自然保护区公众参与制度
        5.2.1 加强公众参与平台信息化建设
        5.2.2 建立自然保护区多元化社区共管制度
    5.3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管理制度
        5.3.1 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差异化管控制度
        5.3.2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监测制度
    5.4 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
        5.4.1 落实生态补偿以严守保护红线
        5.4.2 建立自然保护红线区域补偿机制
        5.4.3 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保障制度
    5.5 建立严格的自然保护区法律责任制度
        5.5.1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考核制度
        5.5.2 建立越区责任追究制度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浅谈自然保护区在湖北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 周德成,鲁小波,陈晓颖. 林业调查规划, 2021(06)
  • [2]社区共管模式下自然保护区居民利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刘瑾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贺兰山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刘思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4]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5]贵州省自然保护地立法研究[D]. 陶广杰.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6]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7]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J]. 赵金发,张宓,郑进烜,华朝朗,徐吉洪,郑静楠.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3)
  • [8]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10]生态红线视角下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研究[D]. 王莫言.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湖北省生态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的地位与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