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瀚[1](2020)在《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往单一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015年开始,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发表多项文件指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提出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常规中小学已经出现了多种校园空间不满足新需求的现象,因此本文以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首先是提出问题,第一章,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建立研究框架,提出本文研究重点。第二章、第三章是分析问题,对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上课方式、空间需求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常规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对比,总结出常规校园空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发达国家中小学校空间规划的逻辑以及内部空间的设计要点。第四章、第五章是解决问题,分析并总结出当前常规中小学的三种改造模式,对三种改造成果进行评价,并相应地提出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我国当前采用创新教育理念设计的中小学案例,挖掘其空间规划逻辑及其空间设计要点,进一步指导常规校园的适应性改造设计。第六章为结论,针对现有三种改造模式中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得出结论如下:前期策划阶段,需提升空间设计标准;设计模式上,分析“参与式”设计对提高校园空间适应性的重要意义;总体布局上,提出校园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布局模式的设计策略;在空间设计上,分析出提高校园空间“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进行简析,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董海燕[2](2020)在《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纪念性博物馆具有承载集体记忆、教化启迪后人的功能,是国家公共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审美范畴的扩展和生活的多元化,人们越来越渴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追求对情感体验、观众参与和空间职能多元化的重视,强调将更多的需求融合在纪念性博物馆中。纪念性博物馆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决定了其成功建构主要在于如何借由空间讲述故事,使受众有效解读空间所传达的信息、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纪念性博物馆的情感体验诉求。基于纪念性博物馆具有的叙事性特征,本文将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创作与叙事理论相结合,从叙事逻辑角度对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属性加以解析,从而探索出一套基于叙事逻辑的纪念性博物馆设计方法,达到有效建构故事情境、提升空间体验性、传达精神内涵、实现纪念性情感体验的目的,以期从方法论层面对纪念性博物馆的情感体验建构产生一定启发。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对纪念性博物馆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的研究:第一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背景、研究内容与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纪念性博物馆与叙事逻辑的研究现状以及叙事逻辑应用于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借此引出本文的研究课题:从叙事逻辑角度研究纪念性博物馆的设计创作与空间表达。第二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二章,为理论章节。主要介绍了纪念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各阶段的特点,明确纪念性博物馆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新的空间特征;概述了叙事学的起源和发展,对各阶段的研究内容与理论特征进行解读;明确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性特征,总结出叙事逻辑与纪念性博物馆的在文学性、结构性、时空维度上的关联。第三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在明确叙事逻辑与纪念性博物馆关联性基础上,分两部分对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创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借鉴小说文本的空间形式,将叙事逻辑的结构性转译为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结构,并分“线性结构”、“并置结构”、“拼贴结构”三种进行分类叙述;第二部分借鉴叙事逻辑的文学性,分“场所语汇”、“形式语汇”、“技术语汇”三个层面探讨纪念性博物馆的语义建构。第四部分对应论文的第五章,在上一部分的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四个原则;并总结出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设计方法,即叙事主题的确立与表达——叙事节奏的编排——空间结构的生成——叙事氛围的营造,从这四个方面对纪念性博物馆空间的叙事表达进行详细表述。最后为论文的总结章节,对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刘浩[3](2020)在《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增长稳定快速,人们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得到满足,开始普遍转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更高的精神享受,旅游业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高速增长,“美丽乡村”的政策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催生了乡村民宿的发展。湘黔桂地区作为国内重要的民宿聚集地,孕育了众多地域性的民宿建筑,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湘黔桂地区坐拥优质的山水和人文资源,然而民宿的质量稂莠不齐,“酒店风”、“仿古风”、“抄袭风”、“布景化”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民宿对乡村文化缺乏贴切的逻辑表达。研究从建筑的本体语言出发,以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认为:“建构”是乡村民宿进行乡土叙事的现实策略。本文首先对研究涉及到的重要理论和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梳理了建构文化和文本叙事的理论发展,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思辨,对建构与叙事的内涵联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起文本叙事视角下建构研究的逻辑框架。以此框架为基础,研究对选取的重要民宿聚居地——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梳理了湘黔桂地区的乡村民宿的发生与发展。在对具体的11个案例的论述中,结合建造者、设计者和使用者在民宿叙事中的不同作用,从民宿概况、民宿的建造、民宿的叙事三个维度展开。接着对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叙事载体进行归纳整理,从材料的使用、构造做法、结构策略三个方面对乡村民宿建构的“物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了湘黔桂地区的建构差异性。然后文章又探讨了乡村民宿的建构对乡土叙事的具体呈现,从建构的叙事表达、叙事体验、叙事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了乡村民宿的叙事意义。建构的感知研究以现象学为基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基于不同的建构策略,对乡村民宿的三种叙事结构,“线性叙事”、“并置叙事”和“拼贴叙事”分别进行了总结研究。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乡村民宿的叙事趋向,从“建筑的本体语言”和“地域性的叙事”两个层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更具实操性的策略。文章的最后是对乡村民宿无序的建构现象和民宿建造中“布景化”倾向的回应。为了实现乡村民宿的乡土叙事,建构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关注建筑的叙事体验是民宿建造的真正源动力。我们在营造舒适住居空间的同时,要注重建构的构成逻辑、表意手法及叙事方式,注重对乡土文脉的辩证延续,将体验者的地位放在中心,突破观念的束缚来重塑中国乡土场所。概言之,本文初步构建了文本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建构文化研究体系,建立了叙事和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这一完整的逻辑与操作过程,为乡村民宿的实践发展提供基础铺垫。
谷秾[4](2020)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实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在国际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培养各专业领域人才的重要阵地,而单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已经很难满足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社会需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恰恰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鉴于此,将创新教育以不同形式融入高校的课上课程和课下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依据,在分析国内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现状,了解国外创新教育发展过程中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方式,探析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首先,梳理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分别从三个层次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拆解及分析,马克思对于“人”的界定、马克思对于“全面发展”的界定以及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并对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其次,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与实现路径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针对当代创新教育的时代特征分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认为当代创新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正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提出探索创新教育发展方向的必要性。再次,针对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从高校对创新教育的基本认知、高校创新教育的课程安排及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创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忽略、创新教育环境有待形成系统。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认为对于“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目标不明确是根本原因,创新教育专业队伍的缺失是主观原因,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是客观原因。最后,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有发展社会生产力,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丰富社会关系三个途径,本文提出从主体、实践、环境三个角度出发,促进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发展,完善人的社会关系。
郝亚梅[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从未中断。尤其是近年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更加明确了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向前高质化发展的最关键资源。国家的创新发展要通过创新人才去推动,创新人才的培育与高质量产出离不开教育工作的重点实施。在创新因子充满社会每一个角落的创新时代,作为经济社会“知识中心”、“人才中心”、“科技中心”主力军的高校,实施并高度重视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为重点目标的创新教育的开展,承担起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责任,已毫无疑问也义不容辞。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内涵式深化发展迫切需要的回应,其对于人才的创新综合素养、科学研究的创新水平、社会服务的创新能力提升都有着重要且明显的意义,目前更是成为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双动力驱动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从多方面、多视角出发,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工作开展研究,并屡创佳绩。但是从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三个关键维度出发,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次研究正是基于此,以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的方法观作为指导,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理念,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为纵向研究区间,以与高校创新教育相关的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为研究的横向基础内容,并以此三个关键维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为梳理、划分其演变历程的依据,较为客观、全面、系统化的展现探索与萌芽、上升与发展、多元化发展、全面深化发展四段演变历程下我国本科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状况,力求通过对此类感性材料的掌握,上升到理性层面,探究其宏观层面的演变特征,展望未来发展新趋势。本次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重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在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教育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创新教育、高校创新教育等关键概念进行界定,并力求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与思路,为后续演变历程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二部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演变历程。该部分包括文章的一至四章节,主要划分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萌芽、上升与发展、多元化发展、全面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将高校创新教育置于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具体活动三个研究维度之下,力求客观、系统化的探究不同阶段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特点。第三部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特征。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由模仿西方到本土化探索、从校内探索走向社会整体联动、创新人才培养范畴不断丰富、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全方位持续保障、由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普及教育过渡。第四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在演变历程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展望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新方向。
孔维佳[6](2020)在《I-SCHOOL-基于UCD的小学生创新微课堂需求研究与平台开发》文中认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背景之下,从小抓起,发展中小学创新教育意识,提升公民创新素养成了全社会的共识,但据相关统计和观察来看,各地区创新教育发展不平衡,对中小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和投入不足。本课题应用UCD理论对小学生创新教育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小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创新教育普及的需求、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应用服务设计和UCD理论相关方法对相关利益人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各相关利益人对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任务模式。基于以上调研与分析,明确当前小学生创新教育的真实用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终端平台开发。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小学生创新教育需求研究分析小学生创新教育相关利益人,从中选取重点研究对象,从政府政策、学校教育、学生能力、家长观念四个维度,寻求小学生创新教育需求点。运用网络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对小学生创新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得到四个维度的需求点。从以上用户调研中归纳罗列用户需要项,采用Kano模型问卷调查,归纳必备需求、期望需求、魅力需求,运用约束理论探寻解决途径。(2)小学生创新教育策略输出通过用户需求研究,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层面构建用户角色,为后续研究提供典型模型和具体指导;从玩转课堂、设计小屋、携手助力三方面架构小学生创新微课堂整体策略,作为后续设计的总体依据;对三个模块进行具体分析,输出决策体系。(3)I-SCHOOL—小学生创新微课堂平台开发基于需求研究以及策略输出,对I-SCHOOL—小学生创新微课堂平台设计提出设计原则,由此进行品牌设计、交互原型设计,对主要功能点进行交互流程分析,设计并优化低保真原型设计,完成平台进行界面及视觉效果设计。综上,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小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及需求,提出设计决策,完成平台内容开发,达到将创新教育低龄化、普及化,推进小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目的。
刘天宋,耿淬,史玉立[7](2020)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误区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构建了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案,介绍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并对近几年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王凤霞[8](2019)在《浅谈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背景下,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机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选择。为促进苏州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笔者浅谈了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从培养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探究了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为苏州大学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范春利[9](2019)在《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出台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提出,创新日趋成为各领域追求的目标,创新教育的推进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适应创新教育的知识观,因此,研究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这一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当前大学生知识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是否符合创新教育对知识观的要求,进而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全文包括导论在内共分为5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与实施、创新之处和概念界定等几项内容。其中,贯穿全文的假设是:“创新教育的推动与大学生知识观存在根本上的联系,大学生形成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知识观是高校创新教育进一步推动的必要条件”。第二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创新教育的提出背景以及高校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大学生知识观的关系,并分析整理得出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知识观特征。第三部分以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应然知识观为依据设置问卷,调查大学生知识观实然状况。首先,编制问卷并发放,并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其次,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各层面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分析大学生知识观对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及问题表征。第四部分对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基础教育的惯性、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等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评价原则以及大学生课外活动等方面提出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策略。本论文主要对大学生知识观进行调查研究,事实上,创新教育的推动不仅需要探究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情况,还需对大学教师、大学师生互动教学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包含的师生知识观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任重道远,也将成为之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段开周[10](2019)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更上一层楼,高职高专院校更是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关注焦点;其发展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学模式更是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看来,高职高专院校为我国培养、管理、建设和服务提供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快速的发展导致一系列负面问题的出现,这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全国各院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相对滞后,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受旧观念的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体育教学工作出现了滞后现象,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改革与创新。为此,本文以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以四川建筑职业学院、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四川水利职业学院、成都职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资质、体育管理与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经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高职高专院校要对不完整的工作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的修正,达到科学化、系统化的目标,每位职员的分工要合理明确。高职高专院校要建立以人为本、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但是具体分析来看,在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创新教学理念下对体育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2.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目前,高职高专教师队伍缺编严重、职称、学历偏低,特别是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课程观念的创新、培养课程创新的技能和建立课程设立的认识,促使教师的知识能力得到拓展,教师问题是刻不容缓的。3.在创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下,高职高专院校在积极的进行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但是改革力度和改革结果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教学实践中,并未达到学生的运动需求和预期效果,不管是开展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继续深化创新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4.体育器材的不足,体育教学活动得不到硬件设施的保障,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安排受到了限制,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改革需求 |
1.1.2 引入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政策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创新教育理念 |
1.2.2 中小学校园空间 |
1.2.3 适应性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需求 |
2.1 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 |
2.1.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演变原因 |
2.1.2 创新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
2.1.3 创新教育与常规教育课程模式的区别 |
2.2 教育模式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分析 |
2.2.1 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 |
2.2.2 常规教育模式下的校园空间设计 |
2.2.3 常规校园空间的设计模式 |
2.3 创新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
2.3.1 创新教育理念下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转变 |
2.3.2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理论 |
2.3.3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需求 |
2.4 创新教育理念下空间需求与常规中小学空间的矛盾 |
2.4.1 缺乏创新型的教学实验空间类型 |
2.4.2 教学空间难以满足创新教育活动的灵活性要求 |
2.4.3 缺乏公共学习空间 |
2.4.4 公共活动空间使用效率低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3.1 美国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进程 |
3.1.1 功能集约化,复合化的过程 |
3.1.2 图书馆的“中心化”过程 |
3.1.3 以公共学习资源为核心的校园组织模式 |
3.2 其他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3.2.1 开放式布局模式 |
3.2.2 均衡式布局模式 |
3.3 总结分析 |
3.3.1 以学习资源为核心的“学习街区”布局模式 |
3.3.2 促进学习活动的校园空间设计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4.1 改造实验室和公共学习空间 |
4.1.1 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
4.1.2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
4.1.3 上海美国学校浦西校区探究与设计中心 |
4.1.4 本节小结 |
4.2 采用小班教学并调整功能布局 |
4.2.1 中黄外国语小学 |
4.2.2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双语部”教学楼 |
4.2.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教学楼 |
4.3 全方面的校园系统化改造 |
4.3.1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嘉善校区室内设计 |
4.4 改造案例的对比分析 |
4.4.1 三种改造模式使用效果对比 |
4.4.2 设计方式的对比分析 |
4.4.3 功能布局的对比分析 |
4.4.4 空间设计的对比分析 |
4.4.5 改造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
4.4.6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新建中小学校园空间案例分析 |
5.1 开放式布局——以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为例 |
5.2 均衡式布局——以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为例 |
5.3 封闭式布局——以广州市英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
5.4 新建案例的对比分析 |
5.4.1 总图布局的对比分析 |
5.4.2 由教学单元到整体设计的转变 |
5.4.3 通过“面”形成连接的内部空间组织 |
5.4.4 校园空间的设计分析 |
5.4.5 生均面积指标对比 |
5.4.6 新建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
5.4.7 本节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6.1 前期策划——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空间标准提升 |
6.1.1 生均面积指标的提高 |
6.1.2 创新型教学实验空间的增加 |
6.1.3 教学空间使用模式的调整 |
6.2 设计模式——通过“参与式设计”提高校园空间使用效率 |
6.2.1 采用参与式设计的必要性 |
6.2.2 参与式设计的定义 |
6.2.3 参与式设计流程 |
6.2.4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简析 |
6.3 总体布局——融入“学习街区”布局的校园空间改造 |
6.3.1 “学习街区”功能布局的关键要素 |
6.3.2 校园空间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的设计策略 |
6.4 空间设计——提高“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设计策略 |
6.4.1 提高特定空间的“灵活性” |
6.4.2 提高空间之间的“灵活性” |
6.4.3 提高空间的“丰富性” |
6.4.4 提高空间的“透明性” |
6.4.5 创新实验室改造原则 |
6.5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研究价值 |
3.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
1.4.2 叙事逻辑的研究现状 |
1.4.3 叙事逻辑应用于纪念性博物馆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纪念性博物馆相关研究概述 |
2.1.1 纪念性博物馆的概念及分类 |
2.1.2 纪念性博物馆面临的挑战 |
2.1.3 当今纪念性博物馆的特征 |
2.2 建筑叙事与叙事逻辑思维概述 |
2.2.1 叙事学概述 |
2.2.2 叙事逻辑概述 |
2.2.3 建筑叙事概述 |
2.2.4 其他相关理论 |
2.3 纪念性博物馆与叙事逻辑的关联性 |
2.3.1 与叙事逻辑文学性的关联 |
2.3.2 与叙事逻辑结构性的关联 |
2.3.3 与叙事逻辑时空维度的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结构模式 |
3.1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线性结构 |
3.1.1 回应叙事结构的线性时空 |
3.1.2 线性时间——时间片段的连续 |
3.1.3 线性空间——空间结构的连续 |
3.2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并置结构 |
3.2.1 回应叙事结构的并置时空 |
3.2.2 并置时间——叙事情节的共时 |
3.2.3 并置空间——空间结构的层次 |
3.3 纪念性博物馆叙事的拼贴结构 |
3.3.1 回应叙事结构的拼贴时空 |
3.3.2 拼贴时间——时间片段的拼贴 |
3.3.3 拼贴空间——空间结构的重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纪念性博物馆基于叙事逻辑的语义建构 |
4.1 场所语汇语义构建——场所记忆 |
4.1.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场所语汇语义 |
4.1.2 回应主题意义的场景记忆 |
4.1.3 回应语义建构的场地要素 |
4.1.4 回应语义建构的空间要素 |
4.2 形式语汇语义构建——情感表达 |
4.2.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形式语汇语义 |
4.2.2 回应主题意义的文化记忆 |
4.2.3 回应语义建构的形态要素 |
4.2.4 回应语义建构的符号要素 |
4.3 技术语汇语义构建——时代特征 |
4.3.1 回应叙事文学性的技术语汇语义 |
4.3.2 回应主题意义的构筑记忆 |
4.3.3 回应语义建构的材料要素 |
4.3.4 回应语义建构的技术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原则与方法 |
5.1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表达的原则 |
5.1.1 根植主题意义的整体性原则 |
5.1.2 提升叙事意境的艺术性原则 |
5.1.3 注重文脉传承的延续性原则 |
5.1.4 强化情感体验的以人为本原则 |
5.2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主题的确立 |
5.2.1 叙事题材的解读与提取 |
5.2.2 叙事主题与空间基调的确立 |
5.2.3 主题的表达方式 |
5.3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节奏的编排 |
5.3.1 叙事的开端——前导空间 |
5.3.2 叙事的发展——过渡空间 |
5.3.3 叙事的高潮——主导空间 |
5.3.4 叙事的结尾——尾声空间 |
5.4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结构的生成 |
5.4.1 直线型空间结构 |
5.4.2 折线型空间结构 |
5.4.3 环绕型空间结构 |
5.5 纪念性博物馆空间叙事氛围的营造 |
5.5.1 物质元素的运用 |
5.5.2 非物质元素的运用 |
5.5.3 信息元素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结语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案例汇总目录 |
附录2 图表来源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3)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当下乡建活动的热潮 |
1.2.2 乡村旅游带动湘黔桂民宿发展 |
1.2.3 布景化建筑与批判的地域主义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可行性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可行性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乡村民宿的研究 |
1.5.2 建构文化的研究 |
1.5.3 文本叙事的研究 |
1.5.4 建构与叙事的关联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建构文化、文本叙事和乡村民宿 |
2.1 从建构文化到文本叙事 |
2.1.1 关于建构文化 |
2.1.2 关于文本叙事 |
2.2 乡村民宿建构研究的叙事视野 |
2.2.1 乡村民宿作为研究对象的思考 |
2.2.2 建构与叙事的关联认知及逻辑梳理 |
2.2.3 民宿建构的叙事研究途径 |
2.2.4 文本叙事视角下的民宿建构研究层次 |
2.3 乡村民宿的发展 |
2.3.1 乡村民宿的溯源 |
2.3.2 乡村民宿的实践发展 |
2.3.3 乡土营建的语境变迁 |
2.4 乡村民宿的“建构”与“叙事” |
2.4.1 乡村民宿的地域性 |
2.4.2 乡村民宿的建构策略 |
2.4.3 乡村民宿的叙事主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现状调查 |
3.1 湘黔桂地区民宿的发展与演化 |
3.1.1 湘西民宿发展 |
3.1.2 黔东南民宿发展 |
3.1.3 桂北民宿发展 |
3.2 案例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
3.2.1 案例筛选的原则 |
3.2.2 案例调查的方法 |
3.3 湘黔桂地区民宿案例调查 |
3.3.1 “山水”与“人文”——湘西民宿 |
3.3.2 “民”与“艺”——黔东南苗侗民宿 |
3.3.3 “田园”与“日常”——桂北龙脊地区民宿 |
3.4 本章小结 |
4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的“物质性” |
4.1 叙事载体之材料使用 |
4.1.1 天然材料 |
4.1.2 人工材料 |
4.1.3 材料的叙事表达 |
4.2 叙事载体之构造做法 |
4.2.1 地坪 |
4.2.2 墙体 |
4.2.3 楼板 |
4.2.4 屋面 |
4.2.5 构造的叙事表达 |
4.3 叙事载体之结构策略 |
4.3.1 传统结构的延续 |
4.3.2 新技术结构体系的介入 |
4.3.3 传统与现代的结构并置 |
4.3.4 结构的叙事表达 |
4.4 湘黔桂乡村民宿叙事载体的地域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的“叙事性” |
5.1 建构的感知与叙事表达 |
5.1.1 建构的“显现”与“隐匿” |
5.1.2 建构的表达与叙事体验 |
5.2 基于不同建构策略的叙事结构 |
5.2.1 线性叙事——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
5.2.2 并置叙事——“新”与“旧”的共时与平衡 |
5.2.3 拼贴叙事——传统的“解构”与“重构” |
5.3 乡村民宿建构叙事的语境分析及文化意义 |
5.3.1 湘黔桂乡村民宿差异性语境解读 |
5.3.2 湘黔桂乡村民宿建构叙事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湘黔桂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趋向及策略 |
6.1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趋向 |
6.1.1 叙事主体的转移 |
6.1.2 材料的情感化表达 |
6.1.3 地方传统构造的重新演绎 |
6.1.4 对风格和符号的突破 |
6.2 湘黔桂地区乡村民宿的建构叙事策略 |
6.2.1 历时性的叙事倾向 |
6.2.2 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 |
6.2.3 地域性的抵抗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界定 |
2.1.1 马克思对于“人”的界定 |
2.1.2 马克思对于“全面发展”的界定 |
2.1.3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界定 |
2.2 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
2.2.1 创新与创造 |
2.2.2 创新教育的内涵 |
2.2.3 创新教育的外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与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 |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的概括 |
3.1.1 生产力的发展 |
3.1.2 旧式分工的消灭 |
3.1.3 社会关系的丰富 |
3.1.4 教育的全面发展 |
3.1.5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提高 |
3.2 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
3.2.1 发展社会生产力 |
3.2.2 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3 调整与丰富人的社会关系 |
3.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创新教育的相互关系 |
3.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
3.3.2 当代创新教育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时代精神的精华所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
4.1.1 高校对创新教育的基本认知 |
4.1.2 高校创新教育的课程安排 |
4.1.3 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 |
4.2 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对创新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明确 |
4.2.2 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忽略 |
4.2.3 有待形成系统的创新教育环境 |
4.3 高校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根本原因: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
4.3.2 主观原因:创新教育专业队伍的缺失 |
4.3.3 客观原因:对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马克恩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创新教育发展路径 |
5.1 以“双主体”协调发展促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
5.1.1 形成教育实施者的培养体系 |
5.1.2 完善受教育者的培养模式 |
5.1.3 系统的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
5.2 以多元化的创新教育实践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
5.2.1 将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教育的评价标准 |
5.2.2 将课程实践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段 |
5.2.3 将培养时代新人作为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
5.2.4 建立将实践能力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体系 |
5.3 以合力作用优化创新教育环境促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5.3.1 开创保障创新教育开设的政策环境 |
5.3.2 培育适宜创新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
5.3.3 完善促进创新教育实施的学校教育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的可能进路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创新 |
2.创新教育 |
3.高校创新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 |
2.国外相关研究 |
3.综合评价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的难点 |
2.研究的创新点 |
(七)研究内容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一、1978-1994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萌芽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前期探索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期奠基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前期萌芽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二、1995-2001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上升与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提出与发展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提出与发展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开展与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三、2002-2011 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多元化、多层面构建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多元化呈现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四、2012 年-至今: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全面深化发展 |
(一)高校创新教育政策支持的全面推进与深化 |
(二)高校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
(三)高校创新教育具体活动的本土化深化发展 |
1.国家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2.高校主导下的具体活动 |
(四)阶段小结 |
五、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演变特征 |
(一)与民族振兴紧密结合 |
(二)由模仿西方到本土化探索 |
(三)从校内探索走向社会整体联动 |
(四)创新人才培养范畴不断丰富 |
(五)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全方位持续保障 |
(六)由精英化培养向大众化、普及教育过渡 |
六、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
(6)I-SCHOOL-基于UCD的小学生创新微课堂需求研究与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基础 |
2.1 UCD与相关利益人 |
2.2 魅力质量理论 |
2.3 教育类APP调研分析 |
2.3.1 同类竞品分析 |
2.3.2 APP设计流程 |
2.4 小学生创新教育平台体系建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小学生创新教育需求研究 |
3.1 小学生创新教育相关利益人分析 |
3.2 调研目的和规划 |
3.3 小学生创新教育现状调研 |
3.3.1 政府政策现状调研 |
3.3.2 学校教育现状调研 |
3.3.3 学生能力现状调研 |
3.3.4 家长观念现状调研 |
3.4 小学生创新教育需求分析 |
3.4.1 需求整理 |
3.4.2 需求归类 |
3.4.3 解决途径 |
3.5 本章小结 |
4 小学生创新教育策略输出 |
4.1 用户角色构建 |
4.2 整体策略架构 |
4.3 决策体系分析 |
4.3.1 玩转课堂 |
4.3.2 设计小屋 |
4.3.3 携手助力 |
4.4 本章小结 |
5 I-SCHOOL—小学生创新微课堂平台开发 |
5.1 微课堂设计原则 |
5.2 微课堂品牌设计 |
5.3 平台交互原型 |
5.4 视觉原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局限性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生创新教育政策调研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调研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误区和存在的问题 |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误区 |
1. 误区一:多数人认为“创新”即是“创业” |
2. 误区二: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就是实施了创新教育 |
3. 误区三:创新教育是个别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 |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缺乏对创新实践平台整体构建的思考 |
2. 缺乏将创新教育融入课程的相关研究 |
3. 缺乏对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 |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
(一)普及化创新教育 |
(二)融合化创新教育 |
(三)专业化创新教育 |
四、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 |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工作实施的激励机制 |
(二)创新教育的资金保障机制 |
五、实施效果 |
(一)学生在各级创新比赛中荣获奖项 |
(二)教师的专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
(三)该模式在专业课程授课和社团活动过程中得到应用 |
(8)浅谈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
二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
(一)培养方式不合理 |
(二)部分研究生对创新教育缺乏认识 |
(三)缺乏有效的创新能力考核机制 |
三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
(一)改革创新教育方式 |
(二)引导研究生对创新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 |
(三)完善考核机制 |
(9)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七)概念界定 |
一、创新教育与知识观的关系 |
(一)创新教育及其影响 |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观 |
1.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本质观 |
2.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类型观 |
3.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价值观 |
4.创新教育背景下的知识习得观 |
二、S大学学生知识观的现状调查与初步分析 |
(一)大学生知识观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工具 |
4.调查实施 |
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大学生知识观的现状及问题 |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现状分析 |
2.大学生知识观存在的问题 |
(三)大学生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分析 |
1.大学生各层面知识观对创新性学习行为的影响情况 |
2.大学生学习行为缺乏创新的问题表征 |
三、影响大学生创新性学习行为的知识观问题成因分析 |
(一)基础教育的惯性 |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绝对真理观的形成 |
2.知识远离学生、客观外在于个体而存在 |
3.被动接收已有知识 |
(二)高校课程与教学缺乏创新 |
1.学校课程体系不完善 |
2.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以滞后的书本知识为主 |
3.教学方法仍以传授和灌输为主 |
4.评价体系围绕书本内容展开 |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创新障碍 |
1.大学生功利化的学习心态 |
2.大学生受学科领域的局限 |
3.学生创新心理障碍的存在 |
(四)校园文化氛围和科学知识范式的影响 |
1.应试校园文化氛围和娱乐性质课外活动 |
2.科学知识范式至上的意识影响 |
四、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的转变策略 |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转变学生的知识类型观与价值观 |
1.重视通识课程,重审知识价值 |
2.拓展专业课程,拓宽知识广度 |
3.加强实践环节,力求知识创新 |
(二)教学内容更新与活化,促进学生知识本质观变革 |
1.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形成开放知识体系 |
2.教材贴近生活实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创新 |
(三)教师教学方式变革,扭转被动接受的知识习得观 |
1.教师是知识观念革新和引领者 |
2.教师需对教材内容加工处理而非照本宣科 |
3.教学方法从传授灌输转向引导创新 |
(四)转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观 |
1.评价内容以知识创新和运用能力为主 |
2.评价形式应多样化,尊重差异鼓励创新 |
3.评价类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知识的形成与创新 |
(五)重视大学生课外活动,促使创新知识观全面落实 |
1.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
2.组织校园创新大赛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创新教育理念相关研究概要 |
2.2 关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 |
2.3 关于国内外高职体育体育教学研究 |
2.3.1 关于国内高职体育教学研究 |
2.3.2 关于国外体育教学研究 |
2.4 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界定和要求 |
2.4.1 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界定 |
2.4.2 创新教育的具体要求 |
2.5 创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
2.5.1 彰显体育的本真含义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与认知现阶段 |
2.5.2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
2.5.3 拓展教学方法的创新视角促进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
2.6 创新教育在高职高专体育院校教学中的作用 |
2.6.1 转变教学思想,为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保障 |
2.6.2 合理规划布局,开展有的放矢游戏教学 |
2.6.3 提高师资素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
4.1.1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
4.1.2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师资基础情况分析 |
4.1.3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学生现状分析 |
4.1.4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场地物质基础分析 |
4.2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院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教学模式单一 |
4.2.2 师资力量不足 |
4.2.3 体育器材不足 |
4.3 创新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对策分析 |
4.3.1 加强体育管理 |
4.3.2 明确教学中心改革教学理念 |
4.3.3 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
4.3.4 改革体育教学方式 |
4.3.5 加快体育教学改革步伐实行选项课教学模式 |
4.3.6 更新评定方式改革考核方式 |
4.3.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3.8 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教学设施 |
5 结论与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
附件 2 |
四、对创新教育的认识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张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当代纪念性博物馆的叙事逻辑与空间表达[D]. 董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文本叙事视角下当代乡村民宿的建构文化研究 ——以湘黔桂地区为例[D]. 刘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创新教育发展路径探究[D]. 谷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教育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分析[D]. 郝亚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I-SCHOOL-基于UCD的小学生创新微课堂需求研究与平台开发[D]. 孔维佳.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7]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J]. 刘天宋,耿淬,史玉立. 职业教育研究, 2020(02)
- [8]浅谈机电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 王凤霞. 教育现代化, 2019(95)
- [9]创新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知识观转变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范春利. 渤海大学, 2019(12)
- [10]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 段开周. 成都体育学院,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