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的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爽[1](2021)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更是举足轻重。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充分肯定了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成功同时,强调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共生,要求尽快形成严格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但就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水资源在区域性资源分布、利用效率上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南多北少,沿海多、内陆少、水资源长期受到污染、浪费严重、再次开发循环利用效率低。水资源关系着人类生产生活,所以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有效保护水资源是极为重要的任务。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一种保护水环境的有效措施,其目标就是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水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流域内的清洁发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按照由谁自主开发,由谁受益,由哪谁补偿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生态补偿制度正式纳入法条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肯定了我国已经取得的生态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对水污染的防治,从而建立起一套市场化、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显着成效。作为钱塘江正源,新安江是目前安徽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供水水系,是浙江省重要的淡水和饮用水发源地,也是整个长三角经济带战略备用水源供给地。为了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国家把新安江流域作为我国第一个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是正确的决定。自2012年试点实施以来,经过各方努力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着成效。“新安江模式”被认为是对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一种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建立完整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仍是一种挑战。所以,本文以新安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首先,本论文分析了建立完整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明确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以及其存在的理论基础;然后,笔者总结了在“新安江模式”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和不足之处,再结合国外对流域生态补偿的成功实践,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最后根据我国具体实践情况,在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下,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具体意见。
刘英杰,丁静媛,薛智文[2](2021)在《基于云模型与PSR模型的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水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采用PSR模型构建"社会、经济、水量、水质、水域、水流、生态环境"多维度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云模型与PSR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TOPSIS、SPA-VAS算法的评价结果与云模型算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2005年与2009年上海市、江苏省与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为Ⅲ级,浙江省的为Ⅱ级;2013年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与浙江省的均为Ⅲ级;2017年上海市与江苏省的为Ⅱ级,浙江省的为Ⅰ级,安徽省的为Ⅲ级。云模型评价结果与TOPSIS算法以及SPA-VAS算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PSR模型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王济干,李颖秋[3](2021)在《基于SFA-ESDA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提出为评估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首先利用Shephard水距离函数构造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计算该指标,并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26个城市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可视化评价。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2006—2015年间的空间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研究期间呈上升趋势;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存在空间集聚。
王佳怡[4](2020)在《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文中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了地理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在最新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阐述了综合思维的内涵,划分了综合思维的水平层次,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育中逐渐提高了对综合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储备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为日后学习高中地理奠定基础,在培养综合思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初高中地理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进一步衔接。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读相关文献资料作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为主题,遴选出15个典型地理教学案例,总结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的经验,结合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探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对地理教材进行分析,对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分析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得出适用于培养综合思维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即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归纳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其次,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策略。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出培养综合思维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即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依据提出的策略设计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最后,探究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八年级地理教学案例的设计。依据提出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设计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跨省区域、中国的省级区域四个地理教学案例,并实施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类的案例,以此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案例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分析典型案例,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为例,探究培养初中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以此设计的地理案例,丰富了培养综合思维的初中地理课程资源,设计的教学案例可供一线教师能够直接使用,增强了初中地理教师对综合思维培养必要性的认识。
袁一仁[5](2019)在《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然而长期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使得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累积和加深。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推行合理的环境规制来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诉求。本文基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在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系统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规制的绿色发展效应。梳理了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评估了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成效,建立了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分析框架,测算和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群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规制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和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做了进一步探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三个阶段。环境规制是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变环境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为目的,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负荷存在差异,样本期内,城市群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三大城市群之间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相对稳定;城市群污染负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污染物排放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第二,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整体平均水平以下。从分解结果来看,绿色技术进步是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而绿色技术效率对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提高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是提升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内差异始终大于其组间差异,组内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的主要来源。第三,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整体上虽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阶段性特征和工具差异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在各分位数均显着为正,这说明环境规制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然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的环境规制只有在中低分位数才能发挥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环境规制在高分位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显着正向效应,而在低分位数的作用为负向,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着;成渝城市群地区环境规制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在高分位数得到充分体现。在环境规制工具层面,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结构,且只在低分位数显着;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均符合“U”型结构,且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在中高分位数显着,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只在中分位数显着。除了环境规制及其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影响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以及环境技术创新投入较多的地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助力作用也增强,而政府干预程度过高则不利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四,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根据双重门槛(0.362和0.643)将规制强度划分为低、中和高等三个区间,在较低环境规制区间,环境规制有助于促进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未达最优。伴随环境规制强度进入中规制区间,环境规制通过激励企业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倒逼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跨入高规制区间,环境规制则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转变为抑制作用。分阶段来看,在20052010年,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结构,而在20112016年,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分区域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存在单门槛效应,不管是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区间还是较高的环境规制区间,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只在高的环境规制区间满足统计意义上的显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地区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结构。分规制工具来看,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最优规制区间为0.6550.830,当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处于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合理区间,但是依旧偏低,仍然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规模获取地区经济绿色增长。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最优规制区间为0.0070.012,企业排污费的征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能够对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当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排污费征收规模仍然相对偏低,仍处于较低水平,可以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单一门槛值为19.000,在低规制强度的环境规制阻碍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在高规制强度的环境规制才能倒逼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改进了前人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评价的指标,拓展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指标。构建了包含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在内的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松弛测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度,进一步采用Theil指数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第二,改进了前人关于环境规制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方法。本文从两个层面对城市群环境规制加以衡量,第一个层面是从环境规制的结果和成效出发,选取工业废水处理率(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废气)、工业烟(粉)尘去除率(废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渣)等四个指标,并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以期对城市群环境规制做出综合解释,避免了只考虑单一变量的局限性,使数据具有平稳性。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分别选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排污费征收总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和群众环境案件举报数分别代表城市群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指标数据,采用生态环境部自2009年6月开始公布的12369群众环境举报案件情况表,并以投诉涉及企业位置赋予环境投诉案件空间属性,整理得到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强度。第三,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经济主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效应;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内生地测算出城市群绿色发展效应最大化的最优规制强度区间;并基于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等三类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效应和门槛效应进行了对比考察,以期发现不同情景下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敏感性的差异。第四,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按照不同政策工具形式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融合使用的思路,提出了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及创新举措,形成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维[6](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汪艳[7](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提出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章恒全,陈纯,张陈俊[8](2019)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演变与脱钩的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Tapio两阶段方法》文中认为运用LMDI-Tapio两阶段方法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5年用水量变化驱动效应与脱钩状态,分解脱钩指数,探究脱钩状态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稳定且状况较好的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变化过程,3省市总体脱钩状态存在差异性:浙江>上海>江苏;上海脱钩因素贡献率为:强度>收入>人口>结构,江苏和浙江的脱钩因素贡献率均为:收入>强度>结构>人口。结果表明,产业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促进因素,经济收入增加和人口规模增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的抑制因素。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应改善发展结构,优化三大产业的用水比例,积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以保持强脱钩的理想状态。
李军[9](2019)在《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则是引领国家级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均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成分。中国城市群初步形成,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环境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分化均较为严重。其水生态文明对城市群发展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水生态文明较差的区域,城市群的发展既是机遇,又面临着重要挑战。本研究在很多水生态文明相关理论和重要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将水生态文明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水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系统不断进行良性循环,从而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水生态基础的状态。水生态文明水平是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水生态系统和其他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以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将水生态文明分为水经济系统、水生态系统、水社会系统3个方面,选取26个代表性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2012-2016年水生态文明进行了序列和截面综合评价。序列结果显示,各中心城市除水社会系统综合得分无变化以外,水生态文明、水生态系统、水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从2012-2016年以来均呈变好趋势。截面结果显示,水生态文明及其分指标综合得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莫兰散点图显示,水生态文明、水生态系统、水经济系统综合得分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聚类结果显示,水生态文明高水平区包括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水生态文明中水平区包括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水生态文明低水平区包括哈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空间聚类结果与水生态文明评价结果的分位数地图以及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一致。生态文明评价结果主要体现为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为进一步揭示中国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根据中国城市群实际情况,重点选取资源禀赋、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开放程度、环保政策等5个方面的变量,选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资源禀赋、环保政策、开放因素对水生态文明水平为正向影响,社会因素、产业结构对水生态文明水平为负向影响,计量检验结果与预期分析相一致。最后,本研究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约束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杨晶晶[10](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认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二、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的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的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流域生态补偿概念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公共物品与生态产权理论 |
(三)流域环境外部性理论 |
(四)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五)法治理论 |
第二章 新安江流域环境保护从冲突到合作的演变 |
一、新安江流域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特征 |
二、新安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合作契机 |
(一)新安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冲突 |
(二)新安江流域环境保护的合作契机 |
第三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既有经验概况 |
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演进历程 |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具体内容 |
(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及资金来源 |
三、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成效 |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
(二)极大的经济效益 |
(三)广泛的社会效益 |
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经验推广 |
(一)京津冀流域生态补偿 |
(二)东江流域生态补偿 |
(三)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 |
第四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法律存在漏洞 |
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单一,补偿资金适用范围狭窄 |
三、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单一,受偿主体不明确 |
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缺失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域外考察及可资借鉴的经验 |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域外考察 |
(一)美国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
(二)澳大利亚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
(三)日本的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
二、域外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可资借鉴的经验 |
(一)完整的法律制度是必要保障 |
(二)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
(三)紧密的区域合作必不可少 |
第六章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建议 |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应遵循的原则 |
(一)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原则 |
(二)公平公正,权责相当原则 |
(三)公众参与,民生共享原则 |
二、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具体内容 |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方式 |
(三)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 |
(四)流域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
三、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的必要保障 |
(一)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 |
(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云模型与PSR模型的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云模型相关理论 |
1)云定义: |
2)云数字特征: |
3)正态云发生器: |
1.2 PSR模型 |
1.3 权重的计算 |
1.4 隶属度与评价等级的计算 |
1.4.1 隶属度计算 |
1.4.2 综合评价等级的计算 |
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 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3 PSR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
3.4 评价等级划分 |
3.5 承载力等级确定 |
4 结论 |
(3)基于SFA-ESDA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2 研究方法 |
2.1 Shephard水距离函数 |
2.2 SFA测算模型 |
2.3 ESDA模型构建 |
2.4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
2.4.1 指标选择 |
2.4.2 数据来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3.2 时空演化 |
3.3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
3.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3.3.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 结 语 |
(4)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综合思维 |
2.地理思维 |
(五)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认知学习理论 |
3.SOLO分类理论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内容分析 |
(一)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分析 |
1.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宏观分析 |
2.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微观分析 |
(二)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内容分析 |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
2.适宜培养综合思维的具体内容 |
3.适宜培养综合思维教学内容特点 |
二、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初中地理案例分析 |
1.案例来源与案例筛选 |
2.案例分析说明 |
3.案例分析 |
(二)初中地理案例分析总结 |
1.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到有效的统一 |
3.根据综合思维的具体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4.把握地理思维设计教学方法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问题链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进行教学评价 |
三、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角度着重综合思维设计教学目标. |
2.分析综合思维的三种表现设计教学内容 |
3.把握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方法 |
4.以思维导图体现逻辑关系设计教学过程 |
5.关注教材体系结构设计地理问题 |
6.以综合思维为主体设计评价量表 |
(二)初中地理案例设计 |
1.案例设计组成 |
2.案例选择 |
3.案例设计 |
四、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实施 |
(一)案例实施记录 |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
2.案例实施具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反思 |
(三)案例实施总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设计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2:教学视频案例目录及分析内容 |
附录3 :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环境规制政策演变与效果评价 |
2.1 环境规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 |
2.1.1 环境规制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1) |
2.1.2 环境规制的加速完善阶段(1992-2011) |
2.1.3 环境规制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 年至今) |
2.2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果评价 |
2.2.1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 |
2.2.2 环境污染负荷变化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制分析 |
3.1 环境资源及其污染的经济成因 |
3.1.1 环境资源的基本属性 |
3.1.2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3.2 环境规制产生的一般逻辑及构成 |
3.2.1 环境规制产生的一般逻辑 |
3.2.2 环境规制的分类及其特点 |
3.3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
3.3.1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 |
3.3.2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比较 |
4.2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
4.2.1 绿色生产函数的构建 |
4.2.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2.3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4.3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测算结果分析 |
4.4.1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
4.4.2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4.3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比较 |
4.4.4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效应分析 |
5.1 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的测算 |
5.1.1 环境规制强度指标体系构建 |
5.1.2 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测度 |
5.1.3 环境规制强度测算结果分析 |
5.2 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计量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的进一步讨论 |
5.3.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3.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3.3 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 |
6.1 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 |
6.1.1 门槛面板模型与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总体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2 分地区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3 分时段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的进一步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 |
7.1.1 明确环境规制政策的地位和作用 |
7.1.2 合理确定环境规制类型及其规制强度 |
7.1.3 注重环境规制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
7.2 优化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组合 |
7.2.1 合理使用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 |
7.2.2 加强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的使用 |
7.2.3 加快拓展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 |
7.3 提高地方环境规制的执行效力 |
7.3.1 建立环境规制的监督反馈机制 |
7.3.2 建立环境规制的成效评价制度 |
7.3.3 建立环境规制的区际协调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演变与脱钩的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Tapio两阶段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1.1 模型构建 |
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2 实证分析 |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2 用水量变化驱动效应分析 |
2.3 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脱钩指数分析 |
2.4 用水量脱钩指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
3.1 结论 |
3.2 政策建议 |
(9)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主要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技术路线 |
1.4.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水生态文明理论 |
2.1.1 水生态文明的定义 |
2.1.2 水生态文明的属性 |
2.1.3 水生态文明相关理论 |
2.2 水生态文明评价理论 |
2.2.1 水生态文明评价的含义 |
2.2.2 水生态文明评价的主要研究方法 |
2.2.3 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4 水生态文明评价分类方法 |
第3章 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时序评价 |
3.1 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选取 |
3.2 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资源总量概况 |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4 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时序水生态文明评价 |
3.4.1 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2 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3 哈长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5 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6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8 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9 成渝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10 关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4.11 兰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分析 |
3.5 总结 |
第4章 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截面评价 |
4.1 2012年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 |
4.2 2013年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 |
4.3 2014年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 |
4.4 2015年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 |
4.5 2016年水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结果 |
4.6 总结 |
第5章 水生态文明空间分布特征 |
5.1 空间权重矩阵的确定 |
5.2 水生态文明空间相关性 |
5.2.1 水生态文明全局莫兰指数与局部散点图 |
5.2.2 水生态文明子系统全局莫兰指数与局部散点图 |
5.3 水生态文明空间聚类分析 |
第6章 水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 |
6.1.1 经济指标的选取 |
6.1.2 数据准备及处理 |
6.1.3 构建空间计量模模型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空间计量结果 |
6.2.2 空间计量分析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
7.1 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系统的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研究[D]. 赵爽.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2]基于云模型与PSR模型的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刘英杰,丁静媛,薛智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3]基于SFA-ESDA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 王济干,李颖秋. 水利经济, 2021(02)
- [4]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为例[D]. 王佳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D]. 袁一仁.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8]长江三角洲地区用水量演变与脱钩的驱动效应研究——基于LMDI-Tapio两阶段方法[J]. 章恒全,陈纯,张陈俊.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5)
- [9]中国城市群中心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