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质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群[1](2021)在《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几乎所有生物学过程的基础,表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蛋白质之间弱相互作用或低聚态的研究也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有分析型超速离心、核磁共振及非变性质谱等,这些方法可以获得精细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但操作流程相对复杂且成本高。如何简单、直观且低成本的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仍然存在挑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常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鉴定及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最常见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是SDS-PAGE,能够分离并鉴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由于SDS是一种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结合后破坏了大部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因而SDS-PAGE无法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弱相互作用。Native-PAGE是一种非变性凝胶电泳方法,能够在不使蛋白质变性的基础上分离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但是蛋白质的迁移率受分子量大小、形状及带电荷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精确的标定。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浓度为0.05%w/v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肌氨酸钠(Sarkosyl,SAR)应用于凝胶电泳体系,达到了分离及鉴定蛋白质弱相互作用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概述如下:本文首先以表面活性剂SAR为研究对象,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发现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且SAR与蛋白质的结合没有构象选择性,且浓度为0.05%w/v的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并具有普适性。进一步分析SAR与蛋白质的1H-15N HSQC谱图发现,SAR主要与表面氨基酸结合,不影响蛋白质的折叠状态。在此基础上,用0.05%w/v的SAR替代了传统SDS-PAGE中的0.1%w/v的SDS,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温和的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通过对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质进行05SAR-PAGE实验,发现蛋白质在凝胶中按照分子量大小迁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结合的SAR越多,且在凝胶电泳中迁移的速率越快。说明05SAR-PAGE能够用普适的蛋白质Marker对蛋白质分子量进行标定。然后,本文制备了适用于05SAR-PAGE凝胶电泳的蛋白质Marker,一步分离并鉴定了酸性蛋白质PhoBN和碱性蛋白质PhoRCP的同源二聚体;鉴定了酵母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同源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鉴定了膜蛋白CpxA的同源二聚体状态。并将05SAR-PAGE与免疫印迹相结合,鉴定了细胞裂解液中的PhoBN蛋白质的同源二聚体;同时,本文运用05SAR-PAGE方法成功观测到了PhoBN蛋白质的磷酸化态以及细胞色素C的单体和二聚体的甲基化状态。这些结果说明,05SAR-PAGE能够用于分离及鉴定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状态及修饰态,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的良好特性。最后,我们将05SAR-PAGE与SDS-PAGE结合,建立了新的二维电泳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与质谱技术相结合,成功鉴定出了大肠杆菌细胞膜裂解液中的膜蛋白异源复合体CpxA-OmpA。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SAR的性质及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比SDS-PAGE成本更低廉的温和的新型凝胶电泳体系05SAR-PAGE。该技术能够用于弱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同源低聚态,修饰态的鉴定。05SAR-PAGE可以与免疫印迹相结合,还可以与其他的凝胶电泳方法如SDS-PAGE相结合将鉴定尺度拓宽至二维水平,发现并在细胞水平上鉴定出蛋白质的异源复合物。相信经过进一步优化发展的05SAR/SDS-PAGE二维电泳技术将有望被应用于更加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的鉴定。
张倩[2](2021)在《特殊氟碳材料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聚结分离》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降低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柴油车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车用柴油的硫含量值由50ppm(国标Ⅳ)降低到10 ppm(国标V)。车用柴油进行脱硫处理以达到超低硫柴油的品控要求。脱硫后柴油中添加抗凝剂、耐磨剂和稳定剂等表面活性剂以维持超低硫柴油的品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提高了柴油中乳化水的稳定性,增加了油水分离难度。柴油通过高压油泵泵入高压共轨系统,乳化水被剪切为尺寸3-45μm的小水滴,易造成喷油嘴(10-15 μm)口堵塞,导致发动机熄火等机械故障。因此,通过聚结法除去柴油中的乳化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氟化树脂是柴油过滤滤纸中常用的油水分离树脂,具有耐化学品性能好、耐污染和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其中,具有特殊润湿性的氟化聚氨酯类(FC1,X-[CH2CH2O]nCH2CH2O-Y-NH-COO-CH2CF2CF2CF2CF3)对含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乳液具有更好的油水聚结分离效果,作为滤清器涂层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其聚结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含有脂溶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柴油乳液的界面流变学特性和特殊氟碳材料FC1的表界面特性(固体表面自由能、固液界面自由能、粘附功等),探索氟碳材料具有特殊润湿性内在原因,并对其聚结机理进行深入的探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单组分表面活性剂在水-柴油界面的流变学特性及乳液稳定性研究。通过研究静止状态下,脂溶性表面活性剂对水-柴油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和振荡状态下,水-柴油界面黏弹模量,探究了表面活性剂膜的界面流变学特性与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静止状态时,不同脂溶性表面活性剂(季戊四醇油酸酯、高纯二聚酸、高纯三聚酸、甘油单油酸酯)的浓度、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烷烃链的长度、有无支链等因素影响水-柴油界面张力。在油水分离实验中,不锈钢毛毡对含有300 ppm甘油单油酸酯和300 ppm季戊四醇油酸酯的柴油乳液的油水分离效率分别为17.5%和91.8%。且振荡悬滴法测量水-甘油单油酸酯-柴油界面的弹性模量15.5 mN/m大于水-季戊四醇油酸酯-柴油界面的弹性模量4.2 mN/m,说明界面形变时前者能够迅速补偿界面张力梯度,维持乳液稳定性,后者无法及时补偿界面张力梯度,乳液稳定性差。同时,甘油单油酸酯在水-柴油界面排列紧密,而季戊四醇油酸酯排列松散。因此,表面活性剂膜的弹性模量值越大,其乳液越稳定,油水分离越难。(2)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的流变学特性及乳液稳定性研究。通过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复配,探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在二元体系中的黏弹模量贡献大小。在甘油单油酸酯低配比时(1:3),随着浓度增加,复合体系的黏弹模量趋于恒定,这是由于季戊四醇油酸酯提供空间位阻限制甘油单油酸酯的弛豫过程。随着甘油单油酸酯的含量逐渐增加(1:1、3:1),复合表面活性剂膜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加,但始终低于同一浓度下单一甘油单油酸酯体系的弹性模量。因此,二元体系表面活性剂界面黏弹模量主要来源于甘油单油酸酯的贡献,添加另一结构复杂的表面活性剂,使两者在油水界面发生吸附竞争,疏松甘油单油酸酯在油水界面的排布,降低界面弹性模量,有利于油水分离。(3)通过不同氟碳聚合物的固体表面性能评价其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油水分离性能。具有特殊润湿性的FC1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具有高效的油水分离效率。通过接触角测试和Acid-Base、Kitazaki-Hata、Owens-Wendt、Kaelble-Uy和Wu五种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四种氟碳材料PTFE、PVDF、FC1、FC2的固体表面能、固液界面自由能和粘附功值,判断FC1最外层为氟原子排布,及分子内部极性基团对最外层排布有一定影响。PTFE、PVDF、FC2等氟碳聚合物对含200 ppm甘油单油酸酯的柴油乳液分离效率为34.4%,25.4%,26.5%,仅有FC1的分离效率最高为91.2%,实验表明FC1最外层氟原子排布不是调节聚结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4)特殊氟碳材料聚结机理研究。通过滚动角、粘附能、油下水接触角-时间响应等实验,验证了 FC1的氟碳支链具有流动性。在倾斜台面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中,氟碳链发生一定程度倾斜,暴露极性基团-NH-COO-,并使FC1表面亲水性增加。根据倾斜模型,提出了 FC1具有优异聚结分离效果的机理: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中,FC1涂层表面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增强了分子内极性基团对氟碳链的影响,使氟碳链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改变固体表面的润湿性,有利于聚结材料对乳化水的捕获,增加了水滴在聚结材料上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碰撞聚并的几率,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同时破坏了乳化水滴外部表面活性剂膜的高弹结构,促进了碰撞乳化液滴的破乳和聚并,有利于高效的聚结分离。综上所述,具有特殊润湿性的FC1对含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乳液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美华[3](2021)在《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亲分子在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多种结构的聚集体,如胶束、囊泡、层状相和海绵相等,其中囊泡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备受关注。通常,囊泡是由双/多链双亲分子、混合双亲分子以及双亲性聚合物形成,并认为单一单链双亲分子(single-chain amphiphiles,SCAs)不能形成囊泡(脂肪酸囊泡是个特例)。近期研究表明,SCAs如单烷基磷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单组分体系也可形成囊泡,但对其形成机理和特性还缺乏认识。另外,由于SCAs具原始相关性,单组分SCAs囊泡可用作探索生命起源的前细胞体膜模型,目前广泛研究的是脂肪酸囊泡,而对其它原始相关性SCAs如单烷基磷酸酯(MAPs)、硫酸酯和磺酸/盐等囊泡涉及较少。研究SCAs囊泡的形成机理及特性,可加深对SCA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可为生命起源探索提供信息。MAPs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SCAs,但其烷基链较长(碳数≥12)时水溶性极差,在低浓度时形成的囊泡与沉淀共存,能否获得其单组分均相囊泡体系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文选取十二烷基磷酸钠(SDP)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弱酸/盐型SCAs模型,首先考察了短链醇和胍盐对SDP的增溶作用,随后研究了 SDP和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特别是其囊泡结构的形成及性能,探讨了相关机理,以期加深对弱酸/盐型SCAs单组分体系聚集行为的认识,为原始生物膜模拟提供信息,同时也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SDP具有较高的Krafft点(约40℃),室温下其溶解度很低(0.17 mg·L-1或0.55 μM)。首先,选取系列不同结构(碳数、羟基位置和羟基数)的短链醇,考察了其对SDP溶解度的影响;随后,研究了其聚集行为,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具适宜相对介电常数(11-25)或碳数(2-7)的短链醇可明显提高SDP的溶解度(最大可达223.9 g·L-1或746.3 mM)。SDP/醇/水三元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isotropicphase),在低SDP浓度下可形成均相囊泡体系,随SDP浓度增大,囊泡可转化为枝状聚集体和胶束,此转化过程与醇结构无关。SDP的临界囊泡浓度(CVC)约为0.3mM,囊泡尺寸约为80nm,为单室结构,其膜厚约为3.81 nm。醇分子结构对囊泡结构和形貌无明显影响。囊泡的形成归因于短链醇对SDP的增溶作用和SDP分子间的氢键作用。SDP均相囊泡为单组分SCAs囊泡体系提供了一个案例,也为MAPs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提供了信息。(2)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性能研究以SDP分别在正丁醇(NBT)/水和正戊醇(NPT)/水混合溶剂中形成的囊泡为对象,考察了温度、二价金属离子(Mg2+、Ca2+)、加压和剪切作用等对囊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和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囊泡膜的渗透性。特别是,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考察了囊泡间化学信号转导(chemical signal transduction)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DP囊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温长期(>半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196℃/25℃)处理后囊泡仍可存在,但耐二价阳离子(Mg2+、Ca2+)能力较差。经加压(3-60 bar)和剪切(10-500 s-1)作用,SDP囊泡可转化为管状结构(纳米管),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可达数微米,且不具可逆性,表明SDP囊泡呈热力学亚稳态。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成功构建了酶级联反应体系,实现了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SDP囊泡具备前细胞体膜一些基本的功能特性,可用于前细胞体膜模型研究。本工作加深了对SDP囊泡性能的认识,为其在生物膜模拟以及微反应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信息。(3)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考察了五种胍盐(GuSalts)对SDP溶解度的影响,获得了均相囊泡体系,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特别是,考察了温度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观察到囊泡与α-凝胶间的转变。对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度(microviscosity)以及α-凝胶(α-gel)相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加深对其聚集体基本性质的认识。结果表明,五种GuSalts,即盐酸胍(GuCl)、硫酸胍(GuSO4)、氨基磺酸胍(GuSO3)、磷酸胍(GuPO4)和碳酸胍(GuCO3),均可显着提高SDP的水溶解度(最大可达15.7 g·L-1或52.3 mM)。胍盐反离子酸对增溶作用有明显影响,GuCl、GuSO4、GuSO3、GuPO4和 GuCO3 的增溶作用依次降低。SDP/GuSalt/H2O体系可形成各向同性相,且SDP自发形成囊泡,其CVC约为1.0 mM,与GuSalts的类型无关。SDP与GuSalt可形成“桥连二聚体”,对囊泡形成起关键作用。SDP囊泡为单室结构,膜厚3.79 nm,其尺寸约80 nm。SDP囊泡膜具尺寸选择渗透性,其微粘度为35.79-49.34mPa·s。当SDP浓度大于20mM时,低温可诱导囊泡向α-凝胶的转变,具可逆性,相转变温度约为22℃。α-凝胶由囊泡和双层纳米片组成,其含水量可达98 wt%,具有与常规凝胶相似的粘弹性。本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MAPs聚集行为的认识,也为MAPs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4)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研究了 DBSA水溶液的聚集行为,主要考察了浓度的影响,对囊泡结构、稳定性以及膜渗透性进行了表征,特别是研究了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DBSA水溶液存在浓度驱动的逐步聚集过程,即随DBSA浓度的增大,先形成胶束,后部分胶束转化为囊泡,形成胶束与囊泡共存体系,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和CVC分别为0.53和2.14 mM。DBSA囊泡为单室结构,尺寸约为80nm,膜厚2.87nm,囊泡膜具有尺寸选择渗透性。另外,DBSA囊泡具有良好的长期(至少两年)储存、高温(80℃)和冻融循环(-20℃/25℃)稳定性。DBSA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和烷基链间的交叉结构,对DBSA囊泡的形成和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对胶束/囊泡共存体系进行干湿循环处理,可诱导胶束向囊泡的转化,增大原有囊泡的尺寸,并伴有多层囊泡的形成。可能的原因是胶束/囊泡共存体系干燥后形成双层片堆积结构,经重新水化形成了更大的单室囊泡和多层囊泡。本研究表明,干湿循环可促进简单SCAs单组分体系囊泡结构的形成,为其纯囊泡体系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包利宁[4](2021)在《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链表面活性剂因较低的表面张力、低泡和快速消泡的性能,以及良好的润湿能力,在工业清洗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目前,典型的的支链表面活性剂均是以“Y”型分支结构的古尔伯特醇为疏水基来合成的。众所周知,古尔伯特醇是两分子醇通过古尔伯特缩合反应合成的。然而,该反应中会伴随一系列相当复杂的副反应,导致形成醛、酮、酸等其它化合物,这使得目标产物收率较低,从而影响其用于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因此,寻找能够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的新替代原料非常重要。在现代煤化工生产中,费托合成产出的α-烯烃(1-己烯与1-辛烯)可被选择性二聚,合成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2,2-二烷基乙烯不但具有“Y”型分支结构,还存在碳碳双键,是合成支链表面活性剂疏水端的替代原料。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已报道的多种途径均可修饰碳碳双键。其中,HCOOH和H2O2催化的羟基化反应是合成邻二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研究以2,2-二烷基乙烯(2-丁基-1-辛烯与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羟基化反应和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并测定其表面活性剂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以2-丁基-1-辛烯或2-己基-1-癸烯为原料,通过HCOOH和H2O2催化羟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测定产物的分布,确定各产物的化学结构,并优化反应条件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产物。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化产物体系中不但含有目标产物支链邻二醇,还有支链环氧化物和副产物酮等其它产物。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合成2-丁基-1,2-辛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丁基-1-辛烯=1.5、HCOOH/2-丁基-1-辛烯=3.5、反应温度为30°C、反应时间为6 h;同时也得到合成2-己基-1,2-癸二醇的优化反应条件:H2O2/2-己基-1-癸烯=1.5、HCOOH/2-己基-1-癸烯=4.0、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10 h。最终,原料的转化率均接近于100%,支链邻二醇的选择性均大于70%。(2)在溶剂反应体系中,KOH催化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或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测定产物分布,表征产物结构,并以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为例,研究各因素对该反应的影响。由于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是极性相近的“同系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因此HPLC谱图中不同的产物并未展现出明显差异。质谱解析表明,支链邻二醇与环氧乙烷成功反应,其产物是不同环氧乙烷加成数的混合物。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得到乙氧基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温度为140°C,反应压力为0.15 MPa,催化剂用量为1.5‰。(3)通过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考察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活性剂性能。表面张力测试表明:六种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均具有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尤其是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因较长的疏水烷基链,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27 m N/m。接触角测试表明:2-丁基-1,2-辛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相对较大,不能很好的润湿石蜡膜;2-己基-1,2-癸二醇聚氧乙烯醚的接触角随浓度增加显着减小,尤其是1.000 g/L的B-C8EO-6水溶液,石蜡膜上的接触角在30 s内从53.5°降至38.5°,展现出良好的润湿能力。泡沫性能测试表明:这类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具有较低的泡沫体积和消泡的能力。因此,它们具有典型的支链表面活性剂性能。该研究为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提供了新原料,也为煤炭资源化利用合成精细化学品开辟了新途径。
张兆萱[5](2021)在《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文中认为超晶格是由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二维、三维长程周期性有序结构。不同于单颗粒,超晶格体系具有特异于其周期性有序结构的新型光、电、磁特性,从而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磁光手性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弱化学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超晶格的可控组装,是低维纳米材料、自组装化学等领域中的热门方向。目前,基于“自上而下”的纳米加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超晶格,受加工极限制约,很难得到3nm以下强烈耦合的纳米间隙。而“自下而上”的化学自组装方法,如静电组装法、不良溶剂扩散法等,能将原子级平滑晶面的单晶纳米颗粒组装为超晶格,但尚难以在大面积基底表面选择性调控各向异性纳米颗粒的组装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以单分散的金纳米棒为模型体系,研究了组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而在大面积基底表面制备了形貌、组装模式、尺寸可控的纳米颗粒超晶格,并初步探索了超晶格在高灵敏检测、光电器件等方向的应用潜力。本文的主要工作是:(1)利用空间限域效应与蒸发诱导自组装协同,对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组装进行了探索,研究了沟槽结构参数与纳米颗粒浓度等参数对组装过程的影响,从而在二氧化硅、硅与ITO基底表面实现了金纳米棒的取向排列,且超晶格最大连续长度可达10μm。而后在2寸硅晶圆表面获得了排布均匀且具有单一取向的金纳米棒超晶格阵列。(2)对所组装的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进行研究,并初步探索了其在表面增强光谱与电学器件中的应用。本文先以超晶格为拉曼增强基底,对4-硝基苯硫醇与4-氨基苯硫酚的拉曼光谱进行测量,其最大增强因子为6.08 104。同时我们发现超晶格体系对共轭效应较为敏感,能够灵敏检测出富电子体系分子的拉曼信号,体现了其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生化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探究组装所得纳米间隙对超晶格电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金纳米棒二聚体制备了两端电学器件,其在0.5 V电压下电流可达4μA,其电流输运特性可由纳米间隙及其内部填充物质进行调控,并通过实验证明该过程中金属原子的迁移主导了电流的输运过程。该结果展现了自组装方法所得的超晶格在分子电子学与阻变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郝艳[6](2021)在《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文中认为DNA纳米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为在纳米尺度精确操控物质的结构与性能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DNA可与具有优良光、电、磁等性质的纳米粒子键合形成DNA功能化纳米粒子模块,并以此作为基本构筑单元,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实现复杂纳米结构的程序化自组装构造。一般而言,利用DNA分子导向组装具有独特结构与性能的纳米超结构,必须考虑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实现DNA在纳米材料表面快速、可靠和高效的接枝反应;(2)如何实现DNA功能化无机纳米模块之间强偶联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一方面,合成DNA功能化纳米材料往往需要在高浓度盐溶液中进行,以屏蔽DNA与纳米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但这会增加纳米粒子发生团聚的风险。为避免纳米粒子团聚,常采用逐步加盐的策略并延长每步加盐后的陈化等待时间。整个过程耗时数小时甚至数天,且需要十分小心以免一步不慎而前功尽弃,对后续实验十分不便。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高DNA载量的纳米粒子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另一方面,源于纳米粒子间的静电斥力以及DNA等表面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DNA导向组装的纳米超结构很难呈现物理和化学强偶联作用,限制了其性能调控和功能开发。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借助“不良”溶剂调控DNA和纳米材料间相互作用,利用有机溶剂驱动无机纳米粒子的快速和高效DNA键合,以及DNA导向纳米组装结构的强等离激元偶合,为DNA纳米技术和纳米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博士论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基于丁醇萃取秒速制备超高DNA密度球形核酸探针。利用丁醇萃取诱发的瞬间脱水效应(INDEBT),形成高度浓缩且均匀混合的脱水核酸/金纳米粒子“固溶体”,在此条件下秒速合成具有超高DNA接枝密度的球形核酸(SNA)及相应纳米荧光探针,同时创下DNA修饰密度和速度的新记录。这一方法适合不同链长和序列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分子和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清楚揭示了金纳米粒子和纳米棒表面极高的DNA密度,是目前报道最高负载量的2-3倍。利用这一方法一步快速制备出可识别特定DNA序列的增强型纳米荧光探针(nanoflare),利用链置换反应实现目标DNA诱导的荧光信号快速恢复,动态范围优于冷冻法制备的荧光探针。得益于所制备SNA表面丰富的杂交位点,成功将其用于高密度核-卫星纳米组装体的构建。研究发现这种丁醇脱水过程还可有效促进DNA链端化学基团(巯基)的快速氧化偶联和还原切断,有望用于DNA导向的化学反应。这种具有超高DNA密度的球形核酸不仅可作为自组装和纳米生物分析的基本功能单元,还可为研究球形核酸独特的化学和生物学效应提供重要机会。2.利用DNA导向的溶剂驱动偶联构筑纳米二聚体拉曼增强热点。在DNA分子键连导向下,利用乙醇等低极性溶剂(与水相比)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实现快速、高效且可逆的强偶联组装,获得小至纳米级(1.25 nm)的纳米粒子间隙,解决了DNA编码纳米组装体在溶液相难以发生强偶联作用的难题。等离激元共振光谱表明粒子间的偶联强度与连接纳米粒子的DNA链长以及乙醇浓度(一定阈值之上)无明显关系,结合一系列对照实验,揭示了金纳米粒子二聚体的直接表面偶联机制,该过程与有机溶剂中增强的双电层中和效应和减弱的水化排斥力密切相关。利用前期发展的银离子焊接(AIS)技术或二氧化硅包覆可将乙醇中的强偶联二聚体固定并转移至水相。利用溶剂驱动的等离激元偶合效应及偶合可逆性,可将强偶联纳米二聚体用作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并通过偶联前结合目标分子使其更易进入纳米粒子的电场“热点”间隙,获得显着增强的拉曼散射信号,为发展溶液相稳定、重现的拉曼增强基底和拉曼传感探针提供了可行的思路。该研究还为理解银离子焊接过程的配体剥脱机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3.DNA连接纳米金二聚体用作pH/离子响应性等离激元纳米尺。合成了三种配体(硫辛酸、三(2-羧乙基)膦和巯基-聚乙二醇-羧酸)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保证其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并实现其低密度DNA功能化。基于DNA分子碱基序列的导向作用实现不同配体保护的纳米粒子程序化自组装,借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出金纳米粒子二聚体。所得二聚体不但可在乙醇溶剂中产生等离激元偶合效应,还可利用其表面羧基基团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调控二聚体内纳米粒子间的库仑排斥力,利用pH切换动态可逆地诱导二聚体在水相中发生等离激元偶合和解偶合。进一步研究发现,金属阳离子亦可与羧酸根发生较强的离子亲和作用,并有效屏蔽纳米粒子表面因羧酸基团电离而产生的负电荷,实现二聚体的强偶联作用。所得等离激元偶合峰频率与离子半径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即粒子间隙取决于纳米粒子表面配体及其反离子的去水合尺寸。相关研究结果为构建可灵敏响应亚纳米距离变化的等离激元偶合型纳米尺提供了新颖且可行的方案,为实现动态、智能纳米传感器件提供了机会。
武颖[7](2020)在《木质素天然高分子紫外防护剂的广谱化改性及微结构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木质纤维素(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1500亿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用于制浆造纸和生物炼制,木质素则作为副产品排放,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回收利用木质素具有重要经济和环境意义。木质素分子中含有苯环、羰基、双键等共轭结构可以吸收紫外线,酚羟基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三维高分子网络结构赋予了其良好的光稳定性。木质素是一类极具应用潜力的天然紫外防护剂。然而木质素分子中共轭程度较小、对具有累积性伤害的UVA长波紫外线吸收不足,特别是工业木质素容易团聚,其抗紫外潜力难以释放,限制了其作为紫外防护剂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本文利用反应性UVA型共轭分子改性工业碱木质素(AL)以拓展其紫外吸收范围,同时解决传统共轭小分子紫外防护剂易光解及渗透伤害皮肤的问题。进一步,通过自组装、超声空化等技术调控木质素微结构,解决木质素无规团聚、相容性差等应用难题。在此基础上,探究木质素改性路径-自组装微结构-紫外防护性能间的关联机制,指导木质素在防晒护肤等领域的抗紫外应用,拓展木质素的高值应用领域。首先,以AL为原料,通过脱甲基反应得到活化木质素(DAL),将反应性共轭二苯甲酮结构(UV0-Br)共价引入DAL中,得到不同接枝量的广谱改性木质素(DAL-UV0n)。结果显示,DAL-UV0在UVA区域的吸收显着提升,其中DAL-UV03具有最高的UVA/UVB比值,为0.84,较AL提高50%。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法调控DAL-UV03微结构,使其从无规聚集体向有序纳米球转变,并通过改变自组装溶液体系调控纳米球表面极性。采用荧光和紫外监控DAL-UV03的自组装过程变化:在丙酮/水体系中,DAL-UV03在疏水作用下相互靠拢、聚集形成正胶束LNM,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同时苯环、二苯甲酮等疏水基团逐渐包裹在聚集体内部,导致样品在UVA区域的吸收能力逐渐降低;相反,在碱溶液-丙酮体系中,DAL-UV03主要趋向于分子内结构收缩和聚集,逐渐形成反胶束LRM,该过程呈现聚集荧光增强效应,由于抗紫外官能团进一步暴露在聚集体表面,样品在UVA区域的吸收强度显着提升。将DAL-UV03、LNM和LRM配制防晒霜测试防晒性能,样品添加量为10 wt%时,防晒霜的防晒指数(SPF)值分别为22.8、16.2和56.1。其次,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AL改性为大分子引发剂,原位引发UVA型单体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BHA)发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不同接枝长度和密度的木质素聚(乙基二苯甲酮)聚合物(P和F AL-g-BHAn),并探究了AL-g-BHAn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对其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规聚集会导致聚合物在UVA区域的吸收能力减弱,当AL-g-BHA接枝链过长过密时,BHA链在溶液中缠结严重且无法在短时间内释放。高密度接枝条件下,BHA链长度为8.3时,可以有效控制BHA链的缠结,同时发挥木质素的抗紫外特性。在此基础上,对F AL-g-BHA8.3进行反相纳米自组装,调控聚合物微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暴露BHA链中的共轭结构。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LBRM)为尺寸在280 nm左右的规整纳米球,其紫外防护性能提升显着,在霜体中掺量为10 wt%时,LBRM霜体的SPF值达到193。此外,F AL-g-BHA8.3聚合物及LBRM对皮肤的渗透性极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和抗渗性能。进一步,将感光型螺吡喃分子(SP-Br)共价引入AL中,构建具有光致紫外吸收增强特性的广谱型木质素(AL-SPn)。一方面,螺吡喃单元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木质素在UVA区域的吸收能力,其中AL-SP3的UVA/UVB比值达到0.78,较AL提高了45%;另一方面,AL-SP表现出良好的光响应特性,光照下,AL-SP中的螺吡喃分子由闭环体(SP)向开环体(MC)转变,其溶液在567 nm处出现新吸收峰,同时溶液在紫外区的吸收峰强度增大且发生红移。动力学结果表明,AL-SP分子中的螺吡喃结构能够在SP与MC之间进行可逆转换,转换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螺吡喃结构的引入缓解了木质素的团聚现象,使其结构中的酚羟基可以及时捕捉并清除环境中的自由基,同时木质素对螺吡喃产生“包裹效应”减少了MC结构的聚集,二者协同作用下可有效降低光氧化现象对MC的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其光稳定性。配制的AL-SP防晒霜表现明显的光致增强现象,经光照后紫外透过率显着降低,SPF值最高可达到89,且保持10小时内不下降,表明AL-SP同时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最后,从木质素的基本结构出发,合成含有不同官能团结构和连接键的木质素单体、二聚体模型物(LMC),探索木质素基团及单元链接对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MC分子共轭体系越大,紫外吸收越强,其中与苯环相连的共轭羰基可以同时产生π-π*跃迁和n-π*跃迁,因此较共轭双键而言对分子紫外吸收的影响更大。对于β-O-4、4-O-5、α-O-4、β-1和β-5型二聚体,在没有共轭侧链存在时,其吸收峰位置主要集中在270-280nm之间,与真实木质素的特征吸收峰波长十分接近;而5-5型二聚体结构中两个苯环直接相连,具有强共轭效应,表现优异的UVA吸收能力,但由于在真实木质素中含量较少,其吸收特性无法体现。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空化自组装构建以模型物香草醛、阿魏酸和5-5型二聚体为芯材,AL为壁材的木质素模型物/AL纳米微胶囊(LMC/AL)。结果显示,LMC/AL微胶囊在UVB和UVA波段均有优异的吸收性能,配制的防晒霜SPF值最高可达190。同时AL的天然三维网状结构可有效防止模型物的渗透,具有较低渗透风险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李明富[8](2020)在《热水及绿液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木质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资源,通过纤维素酶水解将其转化为可发酵的糖,是将木质素纤维素转化为生物能源的有效途径。木质纤维素的致密结构和天然阻抗,限制了其转化为生物能源的效率。预处理能有效破坏木质纤维素细胞壁结构,提高酶解糖化效率。然而,预处理后固体中的木质素会降低木质纤维素的酶解效率。目前,关于木质素结构对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仍然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探究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的相互作用将为提高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指导。本文旨在从热水和绿液预处理蔗渣、桉木和云杉木质纤维中分离木质素,研究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的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热水预处理脱除更多的半纤维素,而绿液预处理脱除更多的木质素。预处理后,不同纤维表面孔洞增加,变得褶皱和粗糙,暴露出更多的内部纤维,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增加。热水预处理后,蔗渣、桉木和云杉的酶解总糖转化率分别为60.1%、21.8%和20.4%。绿液预处理后,蔗渣、桉木和云杉酶解总糖转化分别为77.3%、32.1%和22.9%。绿液预处理原料的酶解总糖转化率高于热水预处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木质素对酶解效率的抑制作用大于半纤维素。(2)热水预处理过程中,蔗渣、桉木和云杉MWL中木质素基本结构单元、甲氧基和脂肪族羟基含量减少,缩合结构β-β、β-5、酚羟基和总羟基含量增加,分子量、碳和氢元素含量增加,氧元素含量降低。绿液预处理过程中,脂肪族羟基含量、甲氧基、分子量、酚羟基含量和总羟基含量低于热水预处理木质素,蔗渣、桉木和云杉MWL的缩合结构β-β和β-5含量增加,C和H元素含量高于热水预处理MWL,O元素含量低于热水预处理MWL。(3)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过程,结果表明,热水和绿液预处理蔗渣、桉木和云杉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量大于原本木质素。温度和纤维素酶浓度的增加会增加蔗渣、桉木和云杉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通过QCM-D分析建立了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动力学模型。SDS-PAGE分析表明木质素吸附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组分的顺序为:?-葡萄糖苷酶>木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纤维素二糖酶。相关性分析表明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非生产吸附与木质素的?-?、?-5、酚羟基和分子量成正相关。静电作用主要影响木质素对?-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吸附。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主要影响木质素对内切葡聚糖酶和纤维素二糖酶的吸附。此外,木质素会抑制纤维素酶解效率,?-?、?-5、酚羟基与纤维素酶解效率成负相关。(4)G型和S型木质素模型物单体对酶的吸附量大于H型木质素模型物单体,G型木质素模型物对酶的吸附量大于S型木质素模型物。侧链为醛基的5-5?木质素二聚体对酶的吸附量大于侧链为丙基和羟基的5-5?木质素二聚体。5-5?木质素二聚体、松脂醇和脱氢二松脂醇吸附纤维素酶的程度大于G型木质素模型物单体,表明5-5?、β-β和β-5结构会增加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程度,这可能是由于木质素二聚体的缩合结构增加了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疏水作用。(5)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纤维素酶与纳米纤维的相互作用力顺序为:热水预处理纳米纤维>绿液预处理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原料>漂白纳米纤维。纳米纤维表面木质素含量会增加纤维素酶和纳米纤维之间的作用力。纤维素酶与木质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纤维素酶与纳米纤维之间的作用力至少高了62%。热水预处理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未处理和绿液预处理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作用力。木质素的缩合结构可能会增加纤维素酶与木质素之间的作用力,可能是由于缩合结构增加了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疏水作用力。综上所述,采用热水和绿液预处理方法,探究了木质纤维素物理化学性质与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关系,阐明了木质素抑制木质纤维素酶解的机理,揭示了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为提高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效率提供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
陈洪强[9](2020)在《不同形状的改性纳米颗粒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基钻井液的主要成分有连续油相、分散盐水相以及适当的乳化剂、润湿剂、流型调节剂和加重材料等。相比于水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具有更强的耐温性能、页岩抑制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更好的实现钻井液的循环利用。油基钻井液常用的分子类添加剂比如乳化剂、流型调节剂等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从而大大影响钻井液的整体性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常规油气田的开采逐渐减少,非常规油气田开采逐渐增多,开发高效钻井新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纳米颗粒因其小的粒径、大的比表面、形貌的多样性以及易于调节的表面性质等特点使它们在改善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性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本文主要选择和制备了两种油基钻井液用纳米颗粒型添加剂—纤维状海泡石颗粒和球状氧化硅颗粒,研究了它们在非极性介质中的分散性、乳化能力以及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和乳液体系的流变性,并制备了油包水油基钻井液体系。第一部分,有机土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在油基钻井液中通常具有增粘提切的作用,这一部分通过使用相同烷基链长,不同链数、不同铵基类改性剂十八胺(C-18)、二聚二胺(D-C18)、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Q-C18)、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Q-C18)、低聚季铵盐(c-b-2)作为制备有机改性海泡石的改性剂。结果表明有机海泡石/气制油分散体系经过不同温度老化后,经双链单铵基季铵盐改性剂改性的海泡石表现出较强的抗高温性能,其气制油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几乎不受温度影响,且具有较好的高温增粘效果。第二部分,颗粒型乳化剂能更加牢固地吸附在界面上且在高温下不易分解,有效解决了分子类乳化剂高温易降解的问题。这一部分,使用甲基改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R974成功制备了油包水乳液,确定了颗粒加量2.0 wt%、油水比8:2、气制油为连续相、25 wt%的CaCl2盐水为分散相的乳液体系模型。以此乳液为基础制得的油基钻井液体系经过低温65℃老化后表现出恒流变的特性,有机海泡石的加入有效增强了高温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
周乐[10](2020)在《异质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化学自驱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自驱动运动的活性颗粒(也被称为胶体马达)有望在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产生变革性的应用。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化学自驱动的胶体马达具有尺寸偏大(关于亚微米尺度的胶体马达的研究尚属起步),结构类型比较有限(如球形、棒状、锥形等常见结构),驱动可控性差,制备方法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贵金属与MoS2等为材料体系,开展了异质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化学自驱动行为研究。旨在设计新结构,批量制备胶体马达,揭示异质二聚体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与机制,探索二聚体马达的自驱动运动现象与规律等。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基于液相激光烧蚀合成球形MoS2颗粒的设想。通过激光烧蚀水中的MoS2靶材,批量制备了表面光滑的球形MoS2纳米颗粒,并呈洋葱状晶体结构。提出了基于激光诱导熔融MoS2液滴形成与液滴径向凝固/取向生长机制,揭示了该球形颗粒的洋葱状结构形成过程。球形MoS2纳米颗粒的制得旨在为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提供组成单元。(2)发展了基于溶液相批量合成二聚体纳米颗粒的途径。在含MoS2纳米球的胶体溶液中,分别滴入适量HAuCl4、AgNO3溶液,成功批量合成了由半球形Au颗粒-球形MoS2构成的二聚体纳米颗粒(Au-MoS2)、由多面体Ag单晶颗粒-球形MoS2构成的二聚体纳米颗粒(Ag-MoS2)。提出基于超细Au纳米颗粒聚集生长模型以及基于超细Ag纳米颗粒聚集/取向连接生长的模型,揭示了 Au-MoS2和Ag-MoS2二聚体颗粒的形成机制。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制得为其自驱动行为研究奠定材料基础。(3)证实了 Ag-MoS2二聚体纳米颗粒具有自驱动行为。发现了在含H2O2燃料的溶液中,Ag-MoS2二聚体颗粒具有典型的自驱动马达运动行为特征,如明显的定向性运动及其对H2O2浓度的依赖性等,证实了 Ag-MoS2二聚体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胶体马达。(4)发现了 Pt-SiO2二聚体马达的“反常”运动行为。观察到了 Pt-SiO2二聚体马达的准圆周运动模式及运动时朝着Pt端的运动取向,均与传统Pt-SiO2双面球形马达明显不同。进而揭示了运动行为与二聚体结构的相关性,加深了对自扩散泳驱动的马达运动的认识。本论文提供了一种简便批量构筑异质二聚体结构纳米颗粒的方法,同时揭示了这些颗粒的形成机制,并且初步展示了二聚体胶体马达的运动特点,为下一步深入研究二聚体纳米胶体马达的个体运动以及群体行为奠定了基础。本文可为发展新型结构马达的研究与所需相应运动行为的马达应用提供参考。
二、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质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质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概述 |
1.1.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的发展 |
1.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形成机理 |
1.1.3 电泳迁移率的影响因素 |
1.1.4 蛋白质及多肽的凝胶电泳技术及检测 |
1.1.5 非变性凝胶电泳 |
1.2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1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 |
1.2.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1.2.3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2.4 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 |
1.2.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 蛋白质聚合体概述 |
1.3.1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分类及其生物学意义 |
1.3.2 蛋白质聚合体的鉴定方法 |
1.4 液体核磁共振技术概述 |
1.4.1 核磁共振的原理 |
1.4.2 常见的核磁共振观测参数 |
1.4.3 液体NMR技术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应用 |
第2章 SAR溶液构象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样品的配制 |
2.2.3 NMR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R在溶液中存在两种构象 |
2.3.2 SAR的临界胶束浓度 |
2.4 小结 |
第3章 SA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蛋白质样品制备 |
3.2.3 NMR实验 |
3.2.4 凝胶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蛋白质对SAR的结合无构象选择性 |
3.3.2 0.05% w/v SAR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温和 |
3.3.3 SAR与蛋白质结合比例的探究 |
3.4 小结 |
第4章 05SAR-PAGE在一维电泳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
4.2.4 制备细胞裂解液 |
4.2.5 制备全膜裂解液 |
4.2.6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寡聚体 |
4.3.2 05SAR-PAGE分离蛋白质修饰态 |
4.3.3 05SAR-PAGE结合Western Blotting实验 |
4.4 小结 |
第5章 二维05SAR/SDS-PAGE鉴定CPXA的复合物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仪器 |
5.2.2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
5.2.3 BCA法测蛋白质浓度 |
5.2.4 2D 05SAR/SDS-PAGE凝胶电泳策略 |
5.2.5 质谱测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全膜裂解液的蛋白质浓度测定 |
5.3.2 05SAR-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
5.3.3 2D 05SAR/SDS-PAGE鉴定膜裂解液中CpxA的复合物 |
5.3.4 质谱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改良SAR的结构 |
6.2.2 05SAR-PAGE用于鉴定原位水平的蛋白质低聚态及修饰态 |
6.2.3 05SAR-PAG与二维电泳、质谱相结合用于鉴定大分子复合物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全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
附录B 05SAR/SDS-PAGE中CPXA复合物质谱鉴定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特殊氟碳材料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聚结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乳液及表面活性对油水分离的影响 |
1.2.1 油相中水的存在形式 |
1.2.2 乳液的稳定性 |
1.2.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种类 |
1.2.4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
1.2.5 表面活性剂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
1.2.6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 |
1.2.7 表面活性剂的界面黏弹模量 |
1.3 油水分离聚结材料 |
1.3.1 聚结材料的表面性质 |
1.3.2 聚结分离机理 |
1.4 柴油中乳化水聚结分离的研究进展 |
1.4.1 调节聚结材料的润湿性 |
1.4.2 电场强化 |
1.4.3 振动强化 |
1.4.4 多层梯度结构材料 |
1.5 特殊氟碳材料 |
1.6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流变学特性与乳液稳定性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2.2.2 超低硫柴油的预处理 |
2.2.3 含有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乳液的制备及界面张力的测定 |
2.2.4 油水界面黏弹性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超低硫柴油中表面活性剂的去除效果 |
2.3.2 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3 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稳定性 |
2.3.4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黏弹模量 |
2.3.5 相角 |
2.3.6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量 |
2.3.7 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平均迁移速率 |
2.3.8 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所占面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流变学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3.2.2 活性白土处理超低硫柴油 |
3.2.3 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复配 |
3.2.4 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扩张黏弹模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onoolein/PETO-B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 |
3.3.2 Monoolein/PETO-B复配体系弹性模量 |
3.3.3 Monoolein/PETO-B系统的黏度模量 |
3.3.4 Monoolein/PETO-B系统的相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氟碳材料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油水分离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4.2.2 无表面活性剂超低硫柴油的制备 |
4.2.3 氟碳涂层材料的制备 |
4.2.4 接触角实验的测定 |
4.2.5 固体表面能的测定 |
4.2.6 分离效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氟碳涂层的制备 |
4.3.2 固体表面能 |
4.3.3 固液界面自由能 |
4.3.4 粘附功 |
4.3.5 Acid-Base理论与Kaelble-Uy理论比较 |
4.3.6 含有四种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乳液的油水分离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殊氟碳材料的聚结分离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5.2.2 无表面活性剂超低硫柴油的制备 |
5.2.3 氟碳涂层材料的制备 |
5.2.4 滚动角测量 |
5.2.5 油下水接触角的时间响应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滚动角测量 |
5.3.2 静态和动态时固液界面粘附能比较 |
5.3.3 氟碳材料油下接触角的时间响应 |
5.3.4 四种氟碳材料对的含表面活性剂的柴油乳液的油水分离效率 |
5.3.5 聚结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3)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及其聚集体 |
1.1.1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
1.1.2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1.3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聚集行为 |
1.1.3.1 聚集体的结构 |
1.1.3.2 临界堆积参数理论 |
1.1.4 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 |
1.1.4.1 氢键作用 |
1.1.4.2 疏水作用 |
1.1.4.3 静电相互作用 |
1.2 囊泡 |
1.2.1 囊泡简介 |
1.2.2 囊泡的制备方法 |
1.2.2.1 机械力作用法 |
1.2.2.2 自组装形成法 |
1.2.3 囊泡的表征方法 |
1.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 |
1.2.3.2 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
1.2.3.3 动态光散射 |
1.2.3.4 小角X射线散射 |
1.2.4 囊泡的应用 |
1.2.4.1 生物膜模拟 |
1.2.4.2 药物载体 |
1.2.4.3 微反应器和软模板 |
1.3 单组分SCA体系聚集行为 |
1.3.1 脂肪酸 |
1.3.2 脂肪酸衍生物 |
1.3.3 烷基磷酸酯 |
1.3.4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酯盐 |
1.3.5 前细胞体膜模型 |
1.4 论文的立题思想、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醇/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SDP/醇/水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
2.1.3 SDP/醇/水溶液的制备 |
2.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醇对SDP溶解度的影响 |
2.2.2 SDP/醇/水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
2.2.3 SDP/醇/水囊泡的表征 |
2.2.4 SDP/醇/水囊泡的形成机理探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醇/水体系囊泡的稳定性、膜渗透性及化学信号转导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 |
3.1.2 酶负载SDP囊泡(酶@囊泡)体系的制备 |
3.1.3 酶@囊泡间的酶级联反应 |
3.1.4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DP/醇/水囊泡的稳定性 |
3.2.2 SDP囊泡膜的渗透性 |
3.2.3 SDP囊泡间的化学信号转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二烷基磷酸钠在胍盐/水混合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SDP/GuSalt/H_2O各向同性相图的绘制 |
4.1.3 SDP/GuSalt/H_2O溶液的制备 |
4.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各向同性相图 |
4.2.2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的聚集体表征 |
4.2.3 SDP/GuSalt/H_2O三元体系聚集机理探讨 |
4.2.4 SDP/GuSalt/H_2O囊泡膜的渗透性和微粘性 |
4.2.5 温度诱导的囊泡/α-凝胶转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试剂 |
5.1.2 DBSA水溶液的制备 |
5.1.3 干湿循环实验 |
5.1.4 测试和表征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2.2 聚集体的形貌和结构 |
5.2.3 DBS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机理 |
5.2.4 染料的包覆和释放 |
5.2.5 DBSA囊泡的稳定性 |
5.2.6 干湿循环对聚集体结构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本论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本文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
1.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1.3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 |
1.2 支链表面活性剂 |
1.2.1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
1.2.2 支链表面活性剂的分类与应用 |
1.3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1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
1.3.2 支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 |
1.4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与应用 |
1.4.1 烯烃二聚体的合成 |
1.4.2 烯烃二聚体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物质的合成 |
2.2.1 支链烯烃的合成 |
2.2.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
2.2.3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2.3 产物分析及表征方法 |
2.3.1 气相色谱(GC-FID)表征 |
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 |
2.3.3 制备液相色谱分离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5 液相色谱质谱(LC-MS)表征 |
2.3.6 高效液相色谱(HPLC)表征 |
2.3.7 核磁共振波谱(NMR)表征 |
2.4 表面活性剂性能测试方法 |
2.4.1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
2.4.2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
2.4.3 接触角测试 |
2.4.4 发泡性能测试 |
第3章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
3.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
3.3.1 支链烯烃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
3.3.2 支链邻二醇的合成分析与结构表征 |
3.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1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3 烯烃二聚物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的影响 |
3.4.4 烯烃二聚物与甲酸的摩尔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链邻二醇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4.1 引言 |
4.2 反应路线及热力学计算 |
4.3 物质分析及结构表征 |
4.3.1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3 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 |
4.4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表面性能 |
5.1 引言 |
5.2 静态表面张力测试 |
5.3 动态表面张力测试 |
5.4 接触角测试 |
5.5 发泡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颗粒超晶格概述 |
1.2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制备 |
1.2.1 液-液界面组装 |
1.2.2 气-液界面组装 |
1.2.3 固-液界面组装 |
1.3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关键组装因素 |
1.3.1 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1.3.2 组装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因素 |
1.4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性质 |
1.4.1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本征特性 |
1.4.2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集合特性 |
1.5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应用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6.1 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 |
1.6.2 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 |
2 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纳米棒的合成 |
2.3.2 金纳米棒超晶格组装模板的制备 |
2.3.3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制备 |
2.3.4 表征与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金纳米棒的形貌与光学特性 |
2.4.2 二氧化硅基底表面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形貌表征 |
2.4.3 大面积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形貌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金纳米棒在纳米尺寸模板内的组装 |
3.3.2 金纳米棒二聚体电学器件的构筑 |
3.3.3 填充有低介电系数介质层的金纳米棒二聚体器件 |
3.3.4 表征与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光学特性 |
3.4.2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电学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NA纳米技术概论 |
1.1.1 DNA纳米技术发展历程 |
1.1.2 DNA功能化纳米粒子 |
1.1.3 DNA导向纳米粒子组装 |
1.2 DNA组装调控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 |
1.2.1 LSPR简介 |
1.2.2 LSPR强偶联方法 |
1.2.3 LSPR可逆调控 |
1.3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正丁醇瞬间脱水快速构筑球形核酸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装置 |
2.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3 实验原理 |
2.2.4 材料制备 |
2.2.5 样品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AuNP)和金纳米棒(AuNR)的合成 |
2.3.2 INDEBT合成SNA的方法验证及机理探究 |
2.3.3 INDEBT方法的普适性及荧光定量表征 |
2.3.4 Nanoflare的制备及DNA置换动力学 |
2.3.5 金纳米棒DNA多功能化修饰 |
2.3.6 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核-卫星结构组装 |
2.3.7 正丁醇瞬间脱水用于DNA分子化学偶联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乙醇等溶剂驱动强偶合纳米二聚组装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装置 |
3.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3.2.3 实验原理 |
3.2.4 材料制备 |
3.2.5 样品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
3.3.2 DNA导向金纳米粒子二聚体组装 |
3.3.3 乙醇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强偶合作用 |
3.3.4 乙醇驱动二聚体强偶合作用的机理探究 |
3.3.5 其他有机试剂诱导二聚体强偶联组装 |
3.3.6 水相中阳离子诱导的二聚体偶合 |
3.3.7 乙醇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偶合的可逆性 |
3.3.8 强偶合二聚体的固定化方法研究 |
3.3.9 乙醇偶合纳米二聚体的SERS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H/离子调控强偶合二聚组装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装置 |
4.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4.2.3 实验原理 |
4.2.4 材料制备 |
4.2.5 样品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配体保护的金纳米粒子 |
4.3.2 DNA导向组装制备金纳米粒子二聚体 |
4.3.3 pH诱导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发生强偶合作用 |
4.3.4 pH诱导LA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可逆偶合 |
4.3.5 阳离子诱导LA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发生偶合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彩图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7)木质素天然高分子紫外防护剂的广谱化改性及微结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称和代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素概述 |
1.2.1 木质素的结构 |
1.2.2 工业木质素的种类 |
1.2.3 工业木质素的改性 |
1.2.4 工业木质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紫外防护剂概述 |
1.3.1 物理紫外防护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3.2 化学紫外防护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3.3 天然紫外防护剂的来源及研究进展 |
1.4 木质素在紫外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
1.4.1 木质素的结构与紫外防护特性 |
1.4.2 木质素类紫外防护剂的应用现状 |
1.4.3 木质素类紫外防护剂在防晒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技术及测试表征方法 |
2.1 实验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 碱木质素的表征技术方法 |
2.2.1 木质素的分子量分布测试 |
2.2.2 木质素中羟基和羧基含量测试 |
2.2.3 木质素中磺酸基含量测试 |
2.2.4 木质素中甲氧基含量测试 |
2.3 改性碱木质素的表征技术方法 |
2.3.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测试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3 福林酚法(FC)测定酚羟基含量 |
2.3.4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测试 |
2.3.5 动态光散射(DLS)测试 |
2.3.6 荧光发射光谱(PL)测试 |
2.3.7 特性粘度测试 |
2.3.8 白度测试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3.11 静态接触角测试 |
2.3.12 BOOTS星级评价 |
2.3.13 自由基清除实验 |
2.4 木质素微胶囊的表征 |
2.4.1 分散稳定性测试 |
2.4.2 微胶囊中木质素模型物负载量的测定 |
2.5 木质素基防晒霜的制备及应用性能测试 |
2.5.1 木质素基防晒霜的制备 |
2.5.2 紫外透过率测试 |
2.5.3 防晒指数(SPF)计算 |
2.5.4 光稳定性测试 |
2.5.5 皮肤渗透性测试 |
2.5.6 体外细胞毒性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二苯甲酮化学修饰木质素及其微结构对紫外防护性能的调控研究 |
3.1 引言 |
3.2 二苯甲酮修饰木质素及其纳米胶束的制备 |
3.3 DAL-UV0的合成、结构及紫外吸收性能 |
3.3.1 DAL-UV0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3.2 DAL-UV0的紫外吸收性能 |
3.4 LNM和 LRM的制备、结构及自组装机理 |
3.4.1 LNM和 LRM的制备 |
3.4.2 LNM和 LRM的结构表征 |
3.4.3 LNM和 LRM的自组装机理 |
3.5 DAL-UV03及其胶束在防晒霜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3.5.1 防晒性能分析 |
3.5.2 体外皮肤渗透性分析 |
3.5.3 抗氧化性分析 |
3.5.4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3.6 LNM和 LRM的紫外防护机理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二苯甲酮ATRP接枝改性木质素及其微结构调控与紫外防护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ATRP聚合接枝改性木质素及其反胶束的制备 |
4.3 AL-g-BHA聚合物的制备、结构及理化性质 |
4.3.1 AL-g-BHA聚合物的制备与结构 |
4.3.2 AL-g-BHA聚合物的理化性质 |
4.4 AL-g-BHA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对其紫外防护性能的影响 |
4.4.1 AL-g-BHA聚合物的紫外防护性能 |
4.4.2 AL-g-BHA聚合物的动态聚集行为分析 |
4.4.3 AL-g-BHA聚合物不同聚集态下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4.5 LBRM的制备、结构及紫外吸收性能 |
4.5.1 LBRM的制备 |
4.5.2 LBRM的结构表征 |
4.5.3 LBRM的紫外光吸收行为 |
4.6 F AL-g-BHA_(8.3) 聚合物及LBRM在防晒霜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4.6.1 防晒性能分析 |
4.6.2 体外皮肤渗透性分析 |
4.6.3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光响应木质素的构建及其光致紫外防护增强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响应木质素AL-SP的合成 |
5.3 AL-SP的结构及紫外吸收性能 |
5.3.1 AL-SP的结构表征 |
5.3.2 AL-SP的紫外吸收性能 |
5.4 AL-SP_3的光响应性能研究 |
5.4.1 AL-SP_3的光响应特性 |
5.4.2 AL-SP_3在溶液中的光响应动力学 |
5.4.3 温度对AL-SP_3光响应性能的影响 |
5.4.4 光照对AL-SP_3光响应性能的影响 |
5.5 AL-SP_3抗疲劳性提高的机理研究 |
5.6 AL-SP_3在防晒霜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5.6.1 防晒性能分析 |
5.6.2 光致增强性能分析 |
5.6.3 体外皮肤渗透性分析 |
5.6.4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木质素结构特性对其抗紫外性能的影响及高效构建木质素微胶囊 |
6.1 引言 |
6.2 木质素模型物的合成及木质素微胶囊的制备 |
6.2.1 木质素模型物(LMC)的合成 |
6.2.2 木质素微胶囊的制备 |
6.3 LMC的紫外吸收及屏蔽性能 |
6.3.1 LMC的紫外吸收性能 |
6.3.2 LMC的紫外屏蔽性能 |
6.4 LMC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
6.5 LMC/AL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6.5.1 超声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6.5.2 AL浓度对微胶囊粒径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6.5.3 MPP与AL质量比对微胶囊粒径、负载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
6.5.4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 |
6.5.5 LMC/AL微胶囊的基本表征 |
6.6 LMC/AL微胶囊在防晒霜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
6.6.1 防晒性能分析 |
6.6.2 体外皮肤渗透性分析 |
6.6.3 抗氧化性能分析 |
6.6.4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热水及绿液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质纤维原料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木质素 |
1.3 预处理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
1.3.1 酸预处理 |
1.3.2 热水(LHW)预处理 |
1.3.3 碱预处理(AP) |
1.3.4 有机溶剂预处理(OSP) |
1.3.5 离子液体预处理(ILP) |
1.4 木质素和纤维素酶结构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
1.4.1 木质素含量 |
1.4.2 木质素官能团 |
1.4.3 纤维素酶结构 |
1.5 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的相互作用 |
1.5.1 疏水相互作用 |
1.5.2 静电相互作用 |
1.5.3 空间位阻 |
1.6 新技术在研究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应用 |
1.6.1 木质素LB薄膜 |
1.6.2 旋涂薄膜 |
1.6.3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 |
1.6.4 原子力显微镜 |
1.7 降低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方法 |
1.7.1 表面活性剂 |
1.7.2 牛血清白蛋白 |
1.7.3 金属离子与木质素形成络合物 |
1.7.4 木质素改性添加剂 |
1.8 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1.8.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8.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水及绿液预处理对木质纤维素酶解效率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和化学药品 |
2.2.2 仪器设备 |
2.2.3 热水和绿液预处理木质纤维素 |
2.2.4 预处理固体酶水解 |
2.2.5 化学组分分析 |
2.2.6 表面形态分析 |
2.2.7 结晶度分析 |
2.2.8 比表面积 |
2.2.9 水解液和酶解液中糖含量测定及计算 |
2.2.10 酶解总糖转化率 |
2.2.11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组分分析 |
2.3.2 表面形态分析 |
2.3.3 结晶度分析 |
2.3.4 比表面积分析 |
2.3.5 预处理液和酶解液中糖含量分析 |
2.3.6 酶解总糖转化率 |
2.3.7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预处理对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和化学药品 |
3.2.2 仪器设备 |
3.2.3 磨木木质素的制备 |
3.2.4 ~(13)CNMR |
3.2.5 ~1H-~(13)C HSQC NMR |
3.2.6 ~(31)PNMR |
3.2.7 GPC |
3.2.8 元素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13)CNMR |
3.3.2 ~1H-~(13)C HSQC NMR |
3.3.3 ~(31)PNMR |
3.3.4 GPC分析 |
3.3.5 元素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和化学药品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 |
4.2.4 QCM-D传感器的清洁 |
4.2.5 木质素传感器的制备 |
4.2.6 木质素传感器形貌表征 |
4.2.7 QCM-D |
4.2.8 木质素表面电荷的测定 |
4.2.9 SDS-PAGE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木质素传感器AFM分析 |
4.3.2 木质素传感器表面XPS分析 |
4.3.3 QCM-D分析 |
4.3.4 木质素化学性质与吸附量的关系 |
4.3.5 SDS-PAGE分析 |
4.3.6 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 |
4.3.7 木质素表面电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木质素模型物吸附纤维素酶的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和化学药品 |
5.2.2 仪器设备 |
5.2.3 牛血清蛋白标曲测定 |
5.2.4 木质素模型物吸附纤维素酶 |
5.2.5 吸附后酶蛋白测定 |
5.2.6 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的合成 |
5.2.7 核磁氢谱 |
5.2.8 核磁碳谱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牛血清蛋白标曲 |
5.3.2 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分析 |
5.3.3 木质素模型物吸附纤维素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的作用力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原料和化学药品 |
6.2.2 仪器设备 |
6.2.3 探针修饰 |
6.2.4 纳米纤维的制备 |
6.2.5 木质素膜的制备 |
6.2.6 FE-SEM分析 |
6.2.7 纳米纤维的TEM分析 |
6.2.8 纳米纤维的XPS分析 |
6.2.9 AFM分析 |
6.2.10 AFM分析相互作用力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FE-SEM分析Au-Si探针 |
6.3.2 纳米纤维TEM分析 |
6.3.3 纳米纤维的XPS分析 |
6.3.4 AFM形貌分析 |
6.3.5 纤维素酶与纳米纤维的相互作用 |
6.3.6 纤维素酶与木质素的相互作用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9)不同形状的改性纳米颗粒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立题意义 |
1.2 国内外油基钻井液研究进展 |
1.3 流型调节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
1.3.1 非极性介质中颗粒的分散稳定性 |
1.3.2 非极性介质颗粒分散体系的流变特性 |
1.3.3 油基钻井液用流型调节剂研究进展 |
1.4 乳液与钻井液 |
1.4.1 乳化剂和乳液 |
1.4.2 乳化剂功能和乳液稳定性 |
1.4.3 分子类乳化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
1.4.4 颗粒型乳化剂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海泡石的制备和应用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和药品 |
2.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有机海泡石样品制备 |
2.3.2 气制油分散体系的制备 |
2.3.3 气制油分散体系的流变特性和分散稳定性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海泡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4.2 改性海泡石的热重分析 |
2.4.3 改性海泡石的润湿性评价 |
2.4.4 改性海泡石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5 改性海泡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6 改性海泡石/气制油分散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改性纳米氧化硅颗粒的应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和药品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乳液制备 |
3.3.2 乳液抗温实验 |
3.3.3 乳液滴粒径观察 |
3.3.4 乳液稳定性评价 |
3.3.5 流变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连续油相类型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2 不同乳化剂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3 油水比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4 颗粒浓度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5 盐浓度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6 改性海泡石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3.4.7 油基钻井液体系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本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不足 |
4.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4.1.1 主要结论 |
4.1.2 创新点 |
4.2 不足之处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异质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化学自驱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胶体马达 |
§1.2 胶体马达的设计制备 |
§1.2.1 Janus球形胶体马达 |
§1.2.2 异质棒状胶体马达 |
§1.2.3 锥形胶体马达 |
§1.3. 胶体马达的化学驱动机制 |
§1.3.1 气泡驱动机制 |
§1.3.2 自电泳驱动机制 |
§1.3.3 自扩散泳驱动机制 |
§1.4 化学驱动马达的运动行为 |
§1.4.1 运动行为表征 |
§1.4.2 运动行为与控制 |
§1.5 马达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尝试 |
§1.5.1 传感应用 |
§1.5.2 去污应用 |
§1.6 目前现状与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球形MoS2纳米颗粒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MoS_2纳米球的水热法制备 |
§2.2.3 球形MoS_2的液相激光烧蚀制备 |
§2.2.4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与结构 |
§2.3.2 液滴径向凝固/取向生长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Au-MoS_2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以及Au颗粒的聚集生长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Au-MoS_2二聚体的合成 |
§3.2.3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形貌与结构 |
§3.3.2 影响因素 |
§3.3.3 形成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Ag-MoS_2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以及Ag颗粒的聚集/取向连接生长 |
§4.1引言 |
§4.2实验 |
§4.2.1 材料试剂 |
§4.2.2 Ag-MoS_2二聚体的合成 |
§4.2.3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与结构 |
§4.3.2 影响因素 |
§4.3.3 形成机制—Ag纳米颗粒的聚集取向连接生长 |
§4.4小结 |
第5章 Ag-MoS_2二聚体马达的定向运动 |
§5.1 引言 |
§5.2 运动观察与数据处理 |
§5.2.1 样品制备与运动观察 |
§5.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马达的运动行为 |
§5.3.2 驱动机制与运动行为解释 |
§5.4 小结 |
第6章 Pt-SiO_2二聚体马达的“反常”运动取向与准圆周运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Pt-SiO_2二聚体马达的合成 |
§6.2.2 马达样品制备与运动观察 |
§6.2.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t-SiO_2二聚体马达的结构演化 |
§6.3.2 Pt-Si0_2二聚体马达的运动行为 |
§6.4 小结 |
第7章 球形MoS_2与Au-MoS_2二聚体的SERS效应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材料 |
§7.2.2 拉曼谱学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结构增强的SERS效应 |
§7.3.2 基于马达行为的液相SERS检测模型 |
§7.4 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及有待深入的问题 |
§8.1 全文总结 |
§8.2 有待深入的问题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二聚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性质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新型凝胶电泳技术05SAR-PAGE的建立、应用及机制研究[D]. 黄丽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特殊氟碳材料对含表面活性剂柴油乳液的聚结分离[D]. 张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十二烷基磷酸钠和其苯磺酸溶液聚集行为研究[D]. 高美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4]支链邻二醇聚氧乙烯醚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包利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5]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D]. 张兆萱.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D]. 郝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木质素天然高分子紫外防护剂的广谱化改性及微结构调控[D]. 武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热水及绿液预处理过程中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D]. 李明富. 广西大学, 2020(02)
- [9]不同形状的改性纳米颗粒在油基钻井液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 陈洪强.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异质二聚体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化学自驱动行为研究[D]. 周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