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痛悼念赵宪邨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柴琳[1](2021)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赵素昂(1887-1958)是韩国近代杰出的独立运动家与外交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在留学日本与流亡中国的四十余年时间中,他在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奔走的同时,还创作了诸多的文学作品。赵素昂的文学书写是伴随跨界产生的,这些文学叙事中,既有面向自己的日记,又有寄托情感的汉诗,还有彰显义烈精神的传记,既是作者人生体验的真实展现,也是韩国爱国志士革命精神的记录,弘扬了韩国人民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民族精神。他的文学书写不仅拓宽了韩国文学的创作领域,展现出被殖民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今日研究中韩文学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尚未对赵素昂的文学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作品也未能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从跨界、跨文化的视角入手,综合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互文性等理论,结合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赵素昂经历了留学、殖民、流亡生活,跨界体验已经内化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的文学书写与思想体认也始终带着跨界的标识,这也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书写。日本留学体验对赵素昂产生重大影响,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留学生活,并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反省自我、认识自我,也促进了自我的成长与改变,而我们也通过日记看到了赵素昂内心真实情绪的变化及其民族身份认同确立的过程。流亡中国后,赵素昂为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的文学书写也始终带着“抗日”的烙印,他在中国的文坛活动及与中国文人的交流对中韩两国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影响着他的文体选择,一方面他的作品体裁多样,政论、散文等体裁贯穿其整个跨界体验的全程。日记作为面向个人的写作,是赵素昂记录留学生活的选择,而传记作品一是为了纪念,表示对义烈志士行动的赞扬与认可,二是为了宣传,向中国人民展现韩民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其汉诗的创作则与赵素昂本身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赵素昂文章中使用了中文、韩文、日文、英文等多种语言。日本留学时期,赵素昂私人写作均用文言文,文言文是用以表达友情、骨肉之情、忧国之思的“情之文字”,公共书写则选择了韩汉文混用体,是政体的文体,而日文自始至终只是用于学习的工具。流亡中国后,除部分公函、书信等用英语或韩汉文混用体写作外,赵素昂的文章基本上都使用中文写作,使用中文是希望赋予中文一种互动与认知的媒介功能,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关注、支援韩国民族独立运动,中韩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自1904年赴日始,直至1912年7月自明治大学毕业,赵素昂在日八年,从接受儒家教育的读书人成长为具备国际眼光的近代知识分子,日本留学生活对他的影响伴随他一生,他的日记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最直接的记录,折射出时代的光谱。赵素昂在日留学期间,正值东亚局势突变的时期,他表现出的不仅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有对国家危机的忧患意识,其国家观念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期间他见证了日本一步步吞并韩国的过程,本以为的文明国度变成了侵略的“恶魔”,同处边缘的中国却在民众奋起反抗后为韩国爱国志士提供了斗争空间,最终他选择了流亡中国。赵素昂少年时期便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即便日后赴日留学接受近代新式教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也并未消磨其对汉诗的兴致,汉诗反而成为其留学与流亡生活中的情感寄托所在。赵素昂汉诗创作的高峰期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是日本留学时期,二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随临时政府辗转赴渝时期。他的汉诗在继承传统诗歌创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境的特殊体验,在不失审美的前提下,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身处异乡导致的精神苦闷深深体现在赵素昂的汉诗创作中,但他并没有陷入自我的悲情体验,而是在此之上的一种对于自我与现实的抵抗,在留学与流亡过程中,国家想象与民族认同始终是赵素昂汉诗创作的根本指向。赵素昂的义烈传记作品《金相玉传》《遗芳集》等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韩国义烈志士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场景,历史现场未能完整表达的内容在文学书写中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得以抒发,通过义烈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与英雄主义,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争精神。《金相玉传》与《遗芳集》的出版与发行得到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这说明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霸权之时,中韩两国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共同对敌,中韩有识之士形成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而这些作品也体现了互为主体、共生共存、中韩合作抗日的东亚精神价值。1930年代,赵素昂编写出版了大量韩国历史文化相关作品,在殖民地“失语”情境下,他致力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坚守,《韩国文苑》的编纂在荟聚韩国历代名文秀句外,也展现了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互助的兄弟情谊。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现”使得赵素昂意识到韩人轻易丢掉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与发展,而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赵素昂对于“国民性”所秉持的态度一贯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在编纂写作的过程中,赵素昂以他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说明、阐释国族历史文化,对其身份认同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留学体验促进其民族身份认同的确立和民族主义意识的形成,也促成其最终选择流亡中国开展反日独立运动。中国流亡体验则进一步增强了其抗日意识,也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人士的相互书写与生成性互动。赵素昂对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则表现了其对国民性继承且批判的态度,也巩固了文化身份认同。赵素昂的文学书写,具有鲜明的抵抗意识与时代认识,与申圭植、朴殷植等来华流亡志士一起,构成韩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文学创作生动地展现了近代韩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抗日意识、东亚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是东亚思想史上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刘霞[2](2020)在《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圭植(1880-1922)是韩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独立运动家。他于1911年流亡到中国上海,1922年在上海辞世。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开展了丰富的救亡运动和复国运动,展现出杰出政治外交家和独立运动家的面貌。但在奔走革命的同时,他也留下了诸多文学文本,特别是在长达十一年的中国流亡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体验,包含中国革命体验、韩国独立运动体验、人际交流体验和离散生活体验等,这些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申圭植的文学体现出优秀的汉文水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书写着多样的跨国体验,更包含着丰富的情绪、思想和意识世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学界历来的研究,大都仅将申圭植视作一个独立志士,并未对其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迄今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从文学和思想层面入手,综合使用“跨界”、“离散”、“身份认同”等后殖民批判理论、新历史主义、比较文学形象学及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申圭植有着丰富的思想,并富于实践精神。他的思想指导着实践,并在实践的反作用下不断升华。在中国体验的影响下,国内时期便萌芽的民族意识发展成明确的抗日路线;对自由、民权朦胧的憧憬发展成为明确的近代国家意识;尚武意识和对国际局势的关注升华为外交武力融合的执政理念;对中国的关注、对辛亥革命的肯定及民族大同思想逐步发展成为中韩联合意识并进而发展成为国际联合意识。在这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申圭植在流亡中国期间,以中韩联合和世界联合为策略,以民主共和制为复国政治理念,以大同思想为基础,充分利用国际局势、民族自决思潮和舆论宣传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韩国独立运动,构建了中韩革命联合的平台,培养了大批韩国爱国青年,并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创建及获取孙中山护法政府的承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上海地区韩国独立运动的开拓者和中韩革命联合的奠基人。可以说,中国体验使其由一个普通的民族独立斗士成长为反殖民的时代先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其思想表现出过分依赖中国革命派及国际援助、未能重视和发动群众、因没有明确的革命指导思想而未能制止韩人内部各派间的斗争等局限性。申圭植丰富的中国体验促成了其文学中的书写和想象,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首先,申圭植广泛结交中国革命党人、加入革命文学组织南社,并创办了中文周报《震坛》,为中韩交流创造了阵地,这些跨界交流体验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先驱和进步文人间的文学交流。这种文学交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以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为主要话题,促进了中韩两国抗日话语和民族话语的构建,从而有力推动了共同话语和相互认知的发展;第二,申圭植对辛亥革命的认同和反日意识是双方交流的发展机制,从而实现了生成性对话模式;第三,双方都通过对对方的书写来进行自我观照,从而对本国的国家命运和革命前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第四,双向跨界叙事推动了各自文学的发展。其次,申圭植在跨界空间里经历的政治体验和革命体验对其中国认识和文学书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资产阶级革命视作中国乃至亚洲的唯一前途,认为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卖国,由此产生了近代国家意识,并产生了中韩联合乃至国际联合意识以及世界和平认识。在其中国书写和文学想象中,他鼓吹辛亥革命,塑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志士的形象,批判封建专制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行逆施、腐败无能及卖国行为。此外,他积极论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中韩合作的必要性、韩国独立之于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世界和平的意义,使其文学也呈现出强烈的政论性,体现出政治外交家的独特面貌。但这种中国想象带有一定的乌托邦特点。再次,申圭植的跨界是伴随着流亡开始的,离散生活体验是其跨界体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散生活体验使他感受到深深的乡愁和亡国之恨,这些苦闷促使他对日本的侵略本质及韩国的亡国原因等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明确的民族主体意识。此外,离散体验使得他有了更深刻的民族文化认知,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也有了新的思索。他在文学中表达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诉说着亡国苦痛,尖锐地揭露并批判日本侵略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呼吁民族主体一一“大韩之魂”即民族精神,刻画了一系列民族英雄和独立斗士的伟大形象。同时,他积极宣传民族历史和文化,强调民族历史的再书写,并通过对大淙教等民族精神象征的书写和宣扬来坚定地守护自己的民族身份。可以说,申圭植的跨国体验对其文学创作存在着明确的影响关系。交流体验促成了其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志士的书写,并进而促成了中韩近代文人的生成性互动和相互认知;政治外交和革命体验,促使他形成了对中国、东亚及近代文明的认识和文学中的中国想象;离散体验和民族体验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作品中不仅表现出离散带来的愁和恨,更显示出对民族精神的赞扬和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统观申圭植的文学,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界性,即抗日的跨界性、民族想象的跨界性和语言的跨界性;第二,主体性,即民族主体意识和历史主体意识,这些主体意识均是殖民语境和流亡空间中的集体无意识之表现;第三,文化身份认同的混融性。申圭植在离散体验中遭遇身份认同的危机和焦虑,面对焦虑,他一方面通过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宣扬来坚守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又以中韩联合的策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去,对中国文化和革命产生了认同,从而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体现出混融性特征;第四,政论性。申圭植的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准,但其文学的基调是坚定的抗日意识和民族使命感,因此其文学中充满着革命、抗日、救亡、中韩联合等富于时代感的政治话语和革命话语,体现出政治美学功能,展现出革命文人的独特面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定位申圭植及其文学。第一,申圭植文学是韩国抗日文学、韩国近代汉文学、韩国域外离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韩国文学之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第二,在中韩交流历史转型和价值重建的新时期,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先驱广泛交流,构建中韩革命联合的开端,开创了中韩人文交流的新局面,在这一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二十世纪中韩关系的奠基者。第三,申圭植凭借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国际意识,在近代东亚复杂的时局中,把握住了时代要求,表现出坚决的抗日意识,看到中韩合作是二十世纪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选择,他的抗日意识、中国认识、东亚认识乃至世界和平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在东亚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申圭植的中国体验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不仅对于全面客观地还原申圭植这一历史人物的综合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韩国汉文学研究、韩国抗日文学研究乃至中韩近代人文交流研究也都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促进当下中韩交流与对话以及东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刘秀秀[3](2020)在《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李朝前期是指从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至仁祖朝(1623-1649),大致与我国明朝同时。此时是古代朝鲜汉文赋创作的繁盛阶段,现留存202人862篇赋作,不仅数量蔚为大观,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朝鲜汉文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朝鲜王朝的内外政治形势都颇为动荡,内部长期处于党祸纷纭激烈的境况,外部自16世纪以后又面临着兴起于我国东北的女真族以及邻国日本的侵袭;思想文化上,中华理学逐渐上升为朝鲜官学,并达到鼎盛时期;外交上,随着与我国明朝友好密切的宗藩关系的确立,两国交流空前频繁,在外交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唱酬诗赋。这些都对此期汉文赋的兴盛产生了重要影响。朝鲜朝科举制度的赋科考试,延续高丽末(1344)“罢律用古”的做法,定为古赋体。虽然到明宗朝(1545-1567)实行兼考古、律二体,但现存科试赋还是以古赋为主体。士子课业、课试作赋一般也为古赋。朝鲜朝前期汉文赋走的是贬斥律赋、崇古尚古的路子,这其实受到我国元朝“祖骚宗汉”赋学观的深刻影响,后来又接受了明人“唐无赋”的观念,在“祖骚宗汉”之外,不废六朝骈赋;又由于历来崇尚中华文化的心态,其辞赋创作还延续了高丽后期以来承袭宋赋、推崇宋赋体的风气。也就是说,举凡“别乎律”的所有赋体(骚赋、汉赋、骈赋、宋赋),都被纳入宗尚的范围。相比同时期我国明朝的辞赋复古,复古范围更加广泛,体现了朝鲜赋家对中华赋体文学的整体性关注和全面学习之意。汉文赋题材内容分布广泛,无所不包。抒情言志赋或反映时事、讽世伤时,或咏怀人生、抒泄失志隐逸情怀,或感时序迁逝、内寓不遇悲愁,也有的抒发离情别绪;咏物感物赋包括植物赋、动物赋、器物赋等,这些赋作或借物以抒情,或托物以寓理,较少单纯摹物之作;咏史怀古赋分为吟咏历史人物和咏怀古迹、史事两类,大多数赋作均取材于中华历史,大彰论说之风,寄寓借古鉴今之意;山水赋分为朝鲜山水赋和异国(中华、日本)山水赋,注重借描写山水以抒情达念;室宇楼台赋也重在借室宇楼台来抒发感情或阐述理念,一些赋作有览古的意味;此外,还有不少文化治道、祥瑞、理学等类赋,黼黻国家太平、弘宣理学思想,这些都显示了朝鲜赋家“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赋家之心。此期汉文赋创作以古赋为主体,众体兼备,显示了以骚汉为宗,效法骈赋、承袭宋赋的多元化赋学宗尚。汉文赋在承袭中华赋体艺术特征的同时,随着时、地等文化氛围的改变,也出现众多新变。骚体赋不仅沿袭了楚骚经典意象、手法,更深入探讨骚体赋的句法结构,出现了大量杂言式骚体赋;在题材内容上从抒情扩大到文化、祥瑞、理学等类,从而使骚怨大大淡化。汉赋体包括散体大赋和咏物抒情的小赋两类,大赋普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空间方位的叙述模式和平面化铺写手段,而在科举程式赋中,形成了篇幅简短、铺叙简洁的新特点;采用汉大赋以颂扬为宗的书写思路,因时局之衰变,创作主旨又有了讽喻、劝勉和鼓励期许之意。四言诗体赋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和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但议论说理性很强,具有专尚理趣、以议论取胜的独特风貌。骈体赋承袭我国六朝赋艺,偶对精工,使典敷采,但赋风并不绮靡繁缛,而是或平和中正,或清雅秀美,与所写内容若合符契。重理好论的宋赋体作品数量很多,既有模拟欧阳修、苏轼经典宋体赋如《秋声赋》《赤壁赋》的赋作,又有阐述理学概念、进行理学说教的理学赋,还有大量以议论说理为显着特色的宋体赋。此外,在兼考律赋的明宗朝,留存三篇科考律赋。朝鲜、明朝使臣间的辞赋唱和,集中体现了两国辞赋的当代交流。两国各以文才显着之士任使,明使首唱,朝鲜馆伴次韵应答;历次酬唱的主题有汉城的登楼饮宴、朝鲜境内的纪行游览和平壤祭悼箕子三类。这些域外交往赋继承发扬了中华历史上行人用赋的传统,彰显了采风观风与述宣上德、成命修好的外交文化意涵,而各有侧重。明使臣之赋借藩国之美好,鸣本国之隆盛,以此彰显国威、流布王化;朝鲜文臣之赋扬己以荣耀他人,竭诚地歌颂宗主国明王朝的恩威德化,表白事大之诚和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彰显本国治教。这些唱和赋还具有一些独特的文学价值,如接受并延续了“祖骚宗汉”的中华赋学观,发扬了中华辞赋次韵唱酬的形式,提高了朝鲜汉文赋的艺术价值,也增进了明朝域外赋的现实意义。朝鲜汉文赋虽然接受了中华辞赋传统,但传入之后,又有了适应本土的文化发展脉络和自身鲜明的民族特性。此期大致以15世纪末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者体现为雄博清雅的开国盛世气象,后者呈现出郁愤、慷慨、平实的时局衰变之风,审美风格迥异。赋家们进行本土化抒写,建构“朝鲜风”,主要表现在描绘朝鲜本土的风物人情、反映朝鲜李朝的社会时事、展露朝鲜民族情感的独特指向。此期汉文赋的书写特色,首先是呈现出对中华辞赋的模拟性,其次是馆阁文学性,再次是主题意蕴上的道学化和鉴戒主义倾向。
王蓓蓓[4](2019)在《沈炼研究》文中认为沈炼是明代中期以气节闻名的谏臣,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以大无畏的勇气与权奸抗争,以致身死异乡却精光不灭,不断激励着后世士人的反奸斗争。而记录他人生历程和思想心态的诗文,凭借其中蕴含的浩然正气在明清两代流传甚广。目前学界对沈炼的关注不多,且多集中于史学方面,对他的文学创作未能有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以《青霞集》为底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方位的搜集考证与研读论析,对沈炼的个人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究。论文整体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谈及选择该题目的理由及意义,梳理了学术界有关沈炼的研究现状,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考述沈炼的生平经历和诗文集的版本情况。对其生平经历,大致从居乡时期、三任县令、任职京师、贬谪保安四个人生阶段展开论述,以期勾勒出他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况和心态转变。其中着述考一节中,在介绍后世对沈炼诗文集收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现存诗文集的不同版本及其异同,并搜集整理了部分佚诗佚文,以补其阙。第二章考述沈炼的交游情况。主要选取了越中十子社、白云楼社、唐宋派和其他人士四个群体,对沈炼的主要交游对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同时论析了其对沈炼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观照沈炼独特的个性特征。第三章探讨沈炼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将沈炼的诗歌按照思想内容分为五大类:言志感怀、酬赠送别、写景记游、神仙道教、其他,对每一类诗歌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情感予以了深入剖析。第二节将其诗歌的艺术特征归结为四点:诸体兼备,七言偏胜;风格多样,诗如其人;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语言平实,善用修辞,并结合诗作进行了详实的论述。第四章评述沈炼的散文创作。根据文体特点,从赋、序、论说、书信、祭文传志、碑铭杂记、其他等七大类分析沈炼散文的文体类型及主题内容,从而总结出其散文创作的四大特点:文以载道,经世致用;情理兼备,感情真率;长于论辩,手法巧妙;骈散结合,对偶工整。第五章在前文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后世评价,从人格和文学两方面论述了沈炼的价值和意义。沈炼的人格品质得到了后世文人士子的广泛关注,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对当今社会亦具启发作用。沈炼的文学成就虽无法与同时代的文学大家相比,却具有个人独特的风格特点和文化价值,是明代文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隅。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提炼出本文中心要点,以及研究的不足之处。
宋肖利[5](2018)在《南宋禅僧北涧居简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北涧居简是南宋禅宗的高僧大德,而且以诗文闻名于世,其诗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乐于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交游,如叶适、赵师秀、高翥、韩淲、刘过、楼钥、真德秀等人,他们经常进行诗歌酬唱。这一过程既是以诗会友的过程,也是思想碰撞交汇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双方的文学创作。目前对北涧居简其人其事其诗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其诗歌作品的细致解读和分析。本文以北涧居简及其诗歌为研究对象,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北涧居简的生平事迹、人品性情、着述版本和流传情况。居简出身在儒学世家,自幼喜爱佛书,二十一岁时经由广福院圆澄剃染,此后居简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游方参学、名声大振、隐居北涧、威望极盛四个时期。居简体格清瘦、宽容大度、洒脱不羁、不慕名利,虽为僧人,并不是与世隔绝、断绝人情,而是乐于与人交游,具有真情实感。居简着述颇丰,有《北涧诗集》《北涧文集》《北涧和尚外集》《续集》《北涧居简禅师语录》等传世。第二章研究北涧居简的交游情况。居简一生交游广泛,既有鸿儒贵卿如叶适、楼钥者,也有笔工、写竹叶生等社会底层人物。这一章从文人士大夫和僧人两个角度来考察居简的交游情况,并从地域、人物身份、人品、才学、官职、政治立场、思想流派等方面对居简交游人物进行分析。居简交游人物涉及江湖诗派、江西诗派、理学诗派等多个诗文学派,全面考察居简的交游情况,可以探究居简诗歌创作所受到的影响。第三章探究北涧居简诗歌的题材。北涧居简的诗歌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大致可分为忧国伤时类、山水纪游类、唱和交游类、佛理佛思类四大类。第四章论述北涧居简诗歌的艺术特色。居简诗歌的总体特色是简古秾纤。居简现存诗歌约1684首,从诗歌体式上看,有绝句、律诗、排律、古体诗、四言诗、六言诗,从风格上看,绝句清新流丽,律诗圆熟工整,古体诗瘦劲古拙,可谓众体皆备,风格多样。居简诗歌语言呈现出简朴古拙、清丽劲拔的特点。居简在诗歌创作中也善于开展充盈宏阔的说理,使用精确洽博的典故。
唐晓云[6](2016)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及当代启示》文中指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扞卫与践行。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文化自觉是由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地把统一战线和文化结合起来,开辟了文化统战这一具有鲜活生命力和巨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境界和新方式,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新时期,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文化统战理论与实践中汲取智慧,对于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示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这一课题的缘由和现实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文化统战思想的研究现状,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含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其次,归纳了文化统战的内涵、功能与地位,指出了文化统战是由文化统战的前提、手段和目的三者构成的统一体。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统战的兼容功能、凝聚功能、德化功能、动力功能和认同功能进行了介绍,对文化统战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阶段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总结。然后,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总结出了该时期文化统战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和直接的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具体的实践基础,即日本侵华所造成的生存危机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形成的政治条件;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奠定了物质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文化统战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提供了历史经验;国统区与根据地的抗战文化宣传活动是文化统战思想得以形成的现实感召。再次,阐释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最后,着重探析了文化统战的现实启示,即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统战的领导权;重视文化统战的全局性地位;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拓文化统战新阵地;大力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增进政党关系和谐;团结知识分子,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关注新兴社会阶层,壮大统一战线队伍;挖掘民族文化的魅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
杨静[7](2016)在《鲁南鼓儿词音乐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鲁南鼓儿词是起源于山东南部的邹县(现称为邹城),流行于枣庄北部的滕县(现称为滕州)以及枣庄周边范围内的说唱曲种,是我国说唱艺术“鼓词”的变种。本文论述了鼓儿词的文化背景--儒学崇拜,探讨了鼓儿词的传播流向及原因,论述了鼓儿词音乐本体的变化,并通过分析鼓儿词的传承变化、总结鼓儿词艺人的艺术创造,从鼓儿词当下的的存活现状思考传承发展的问题。
水凌波[8](2014)在《清初女词人考论》文中研究表明清代词坛的复兴与女性文学的繁荣近年来已受到海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经统计,《全清词·顺康卷》及《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去除重收、误收的词人和词作,共得女词人427家,词作2998首,呈现出地域集中、成果集中的特色。因此研究其内部更为细致的问题时需将关注重点从地缘转向家族、婚姻。本文拟学习与采用“据人访书,因书知人”的方法,以427位女词人中存词较多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为女词人构建姻亲家族谱系,从家族、婚姻、性别三个方面对她们的生平行事、生存状态、交游网络、创作活动、作品存佚等方面做详细考察,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她们的词作进行解读。本文选取了六位存词较多、受关注较少的女词人为核心研究对象,她们是朱中楣、叶宏缃、沈淑兰、堵霞、袁寒篁和华浣芳。第一章朱中楣为明宗室后人,丈夫李元鼎为仕清贰臣,两人在明亡清兴的乱世中留下两百馀首唱和诗词,他们的唱和词始终贯穿着“故国与故乡”的主题,并充满了对儿子的慈爱与希冀。第二章叶宏缃为昆山叶氏后人,是一名典型的名门闺秀。她嫁入夫家而早寡后频繁与亲友进行诗词互动。叶宏缃词总体上呈现出平淡自然的特色。第三章沈淑兰,成长于一个“兄弟姊妹十人俱能诗文”的文化家族。她与长姊沈淑英俱早寡,长姊的《自伤》诗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她又与远嫁的仲姊沈淑芳通信,共同怀念故乡的亲友。第四章是六个个案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巡游西湖的职业画家和闺塾师堵霞出生于无锡蓉湖,成长于济南明湖,漂泊于杭州西湖,一生与湖相伴。她的经历与创作已冲出闺阁,回归了中国文学中“羁旅与乡愁”的母题。第五章袁寒篁出身贫寒且未选择婚姻,当时文坛或视她为奇女,或视她为孝女,她自己作品中呈现的则是一个柔弱哀伤却又坚强倔强的女子形象。第六章华浣芳,以侧室的身份嫁给了比她年长三十六岁的张荣。婚后,她跟随丈夫读书学诗,却不幸殁于难产。其词语言通俗,反映出她活泼纯真的性格。第七章总论清初女性词坛才女文化的形成与女性的家庭、婚姻、性别都密不可分。男性的鼓励和奖掖是女性词作得以出版传播的主要原因,但亦不可忽视女性间交际圈的力量。女性词作在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自身的关注上都有开拓,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附录为两份表格,一为《清初女词人总表》,二为《清初女词人姻亲关系表》。可以说,清初女性词坛已为雍乾、嘉道时期的全面繁荣积蓄了一定的力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牛晓庆[9](2014)在《查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查浦(1652-1733),浙江海宁人,着有《查浦诗钞》十二卷、《查浦辑闻》二卷、《南北史识小录》、《音韵通考》等,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海宁查氏是东南文化望族,家学渊源深厚,清康熙朝更是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繁荣景象,对于海宁查氏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兄查慎行,查浦的贡献往往被忽略。本文以查浦及《查浦诗钞》为研究对象,对查浦的家世、生平、查浦与康熙诗坛等问题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力求展示其在清初诗坛上的影响和地位。由于学界迄今尚无《查浦简谱》,本文首次编撰了《查浦简谱》,对查浦相关史事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文共分为两编,绪论部分介绍了查浦其人及学界对其研究的情况,分析了论文的选题价值及研究方法。上编对查浦行述及其诗歌进行研究,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查浦家世及生平等问题进行基本考辨,家世方面主要考述了几位对查浦有重要影响的家族人物,包括其父查崧继、母钟韫、族伯查继佐、兄查慎行、从兄查嗣韩、侄查昇;生平方面主要从漫游、为官、归家、流放四个时期考察查浦的经历及心态。第二部分对查浦与康熙诗坛等问题进行辨析,主要从查浦与其师黄宗羲以及朱彝尊之间的师承交往等方面辨析查浦的诗学主张,并进行具体论述。第三部分是查浦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从行旅纪游诗、记事抒怀诗、咏物题画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四部分是查浦诗歌的艺术特征,总结出三个方面的特点:工于白描;以慷慨悲歌为主,杂以多种艺术风格;语言浅显易懂,朴实无华。下编为《查浦简谱》,搜集整理查浦生平行迹、交游及相关史料,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基本理清了查浦的生平行迹;对查浦的交游作了搜集考证;对《查浦诗钞》中的诗歌系年进行部份考证。在以上考证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展示和反映查浦生活的时代历史背景,注重对相关资料的搜集罗列,以期对相关问题研究起到基础性的资料作用。
张佳[10](2014)在《朝鲜时代拟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成上下两编。上编在明确界定讨论对象概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朝鲜文人拟赋的基本类型以及产生机制,从理论上作综合分析;下编则通过专题形式,探讨朝鲜时代拟赋的三种重要主题,分别是代表摹拟典范赋作的拟騒赋、代表摹拟思想性赋作的儒者拟赋以及代表摹拟文学性赋作的感春悲秋赋旨在重点透视、以点窥面。根植於中国的辞赋文学向域外流衍,被东国文人在诸多方面学习汲取,拟赋只是其中一种体现。因此,要准确判断朝鲜时代拟赋的创作特质,须取较狭义的标准来界定其概念。本文认爲,朝鲜时代拟赋应指朝鲜时期(1392-1910)文人以前人创作体式爲依凭,或以具体赋作爲范本,有意识地进行拟制的辞赋作品。在《韩国文集丛刊》及《续编》所收录的辞赋中,符合这一定义的拟赋达 280余篇。而经过整理归纳,它们又可在两个维度上进行归类:从被拟赋家的国别来看,有拟本国赋与拟中国赋之分,其中拟中国赋居绝大多数;从拟赋与原作的对应关系来看,朝鲜时代拟赋又可分爲拟体之作、拟用之作和拟意之作。可见朝鲜朝文人拟赋创作的多样化。文学摹拟作爲一种特有的文学活动,有其普遍的创作动机,即因感动、因学习和因好胜而摹拟。海东文人的拟赋在反映这些固有接受心理的同时,也体现出个人乃至社会的风尚和价值评判。《楚辞後语》对海东文人拟赋对象的选择影响颇深,究其因即在於:朝鲜朝科试古赋,《楚辞後语》作爲参考范本而被人摹效;编选者朱熹在韩国儒学史上享有一尊地位,其文学活动也因此受到时人的重视。思想性可以说是朝鲜时代拟赋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紧密相关。当然,如果将这些拟作铺展开来整体审视,仍能发现除了思想性,海东赋家在摹拟对象的择取上,也很关注原作的文学审美价值和在赋史上的经典意义。典范性、思想性和文学性构成了朝鲜时代拟赋的总体追求和内在品格。《楚辞》作爲中国文学源头之一,其典范性不言而喻。海东半岛很早便开始接受楚辞文学。到朝鲜时期,吟骚咏屈成爲士人自抒怀抱的方式;各类文献中对屈赋的评价体现了他们的楚辞观;而以《楚辞》或屈原事迹爲中心的拟騒赋从“情”、“辞”两方面摹效屈原骚体而作,既表达了其崇屈吊屈的襟怀,也包含了拟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随着程朱理学在朝鲜朝社会特殊地位的奠定,辞赋的思想意义也受到相当的重视。海东文人接续中国言志赋的复初传统,并在韩、柳自述忧闷的赋作中获得共鸣,於拟作里表现出内省感怀的性格。而具有持世精神的赋家,充分发挥文学的载道之用,在拟赋中表达了他们对於时事的关心和国家形势的担忧,反映出儒家文人以天下爲己任的思想意识。感春与悲秋是赋写时序的两大主题,其源皆可追溯至《楚辞》。李白《愁阳春赋》将屈骚的伤春之音敷衍至极,朱熹《感春赋》在春感中融入理趣,都引起了海东文人的热烈追摹。中国的悲秋辞赋在域外同样享有多篇拟作,更重要的是,部分拟作不局限於对原作的形式规仿,而能将赋的悲秋传统融会贯通,创作出凸显个人情绪的感怀之作。
二、沉痛悼念赵宪邨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痛悼念赵宪邨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跨界体验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日本体验与自我书写 |
第二节 中国体验与抗日书写 |
第三节 跨界体验与文体选择 |
第三章 日记书写与家国情怀 |
第一节 晓雁他乡:客愁与国愁 |
一、思乡之情 |
二、亡国之恨 |
第二节 东亚变局:体验与认知 |
一、日本:从文明国到侵略国 |
二、中国:从传统帝国到抗争空间 |
第四章 汉诗创作与情感寄托 |
第一节 苦闷与抵抗 |
一、望乡哀思 |
二、交友深情 |
三、抗日呐喊 |
第二节 用典与理趣 |
一、化典入诗 |
二、借景抒情 |
三、托物言志 |
第五章 义烈叙事与东亚精神 |
第一节 文学与历史的互文 |
一、历史现场与文学改写 |
二、叙事策略与审美效果 |
第二节 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 |
一、民主共和:国家意识的凸显 |
二、舍身为国:民族精神的渲染 |
第三节 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 |
一、共同书写:中韩知识分子的互动 |
二、中韩联合:帝国强权的超克 |
第六章 文本重构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鱼与筌:文亡国乃真亡 |
一、聚文苑英华 |
二、昭同文之谊 |
第二节 国民性话语与身份认同 |
一、陶铸国魂:国民性话语的思考 |
二、民族想象: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申圭植资料整理及研究现状 |
一、申圭植资料整理出版现状 |
二、国内外申圭植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申圭植的生平与思想 |
第一节 启蒙救国——国内启蒙运动时期(1880-1910) |
一、家庭背景与求学经历 |
二、思想启蒙活动 |
三、经济救国活动 |
第二节 中韩联合——来华流亡初期(1911-1918) |
一、中国革命体验 |
二、中韩联合下的独立运动实践 |
第三节 民族自决——流亡政府时期(1919-1922) |
一、在流亡政府创建中的活动 |
二、在流亡政府中的政治外交活动 |
第三章 申圭植的在华文坛活动与文学交流 |
第一节 申圭植与中国革命党人的文学交流 |
一、申圭植的中国革命党人书写 |
二、中国革命党人的申圭植认识 |
第二节 申圭植与南社 |
一、申圭植在南社中的活动 |
二、申圭植与南社社员的交流及相互认知 |
第三节 《震坛》——中韩交流之阵地 |
一、《震坛》的创刊与申圭植 |
二、《震坛》的办刊宗旨、流布与影响 |
三、中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四、韩国人士撰稿的内容 |
第四章 申圭植的中国认识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中国革命认识与近代国家意识 |
一、对辛亥革命的肯定 |
二、近代国家意识 |
第二节 军阀社会认识与批判意识 |
一、对袁世凯政府的认识及批判 |
二、对军阀割据的认识及批判 |
第三节 中韩合作意识与世界和平认识 |
一、中韩关系认识与中韩合作意识 |
二、韩国独立与世界和平之关系 |
第五章 申桂植的离散体验与文学想象 |
第一节 离散生活认识与苦闷的书写 |
一、离散者的乡愁 |
二、亡国奴的愤恨 |
第二节 日本侵略认识与主体性 |
一、日本认识与抗日路线 |
二、民族主体意识 |
第三节 民族历史认识与民族身份的坚守 |
一、民族历史意识 |
二、民族身份的坚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时间界定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一)韩国 |
(二)中国 |
三、选题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一)选题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文赋创作背景与赋论主张 |
第一节 汉文赋创作背景 |
一、政治文化态势 |
(一)党争激烈,异族入侵 |
(二)中华理学成为朝鲜官学 |
(三)朝中两国交流空前频繁 |
二、科举试赋情况 |
(一)朝鲜朝之前 |
(二)朝鲜朝前期 |
第二节 赋论主张 |
一、高丽末期 |
二、朝鲜前期 |
第二章 汉文赋的题材内容 |
第一节 抒情言志赋 |
一、反映时事,讽世伤时 |
二、咏怀人生,失志隐逸 |
三、时节感逝 |
四、惜别友朋 |
第二节 咏物感物赋 |
一、植物赋 |
(一)咏物以抒怀 |
(二)咏物以寓理 |
(三)单纯咏物之作 |
二、动物赋 |
(一)托物抒怀 |
(二)因物析理 |
三、器物赋及其他 |
(一)器物赋 |
(二)其他物类 |
第三节 咏史怀古赋 |
一、咏怀历史人物 |
(一)朝鲜历史人物 |
(二)中华历史人物 |
二、咏怀古迹、史事 |
(一)感叹情怀 |
(二)议论批判 |
第四节 山水室宇等赋 |
一、山水赋 |
(一)朝鲜山水赋 |
(二)异国山水赋 |
二、室宇楼台赋 |
第五节 文化治道理学等赋 |
一、文化治道祥瑞赋 |
(一)朝鲜 |
(二)中华 |
二、理学赋 |
(一)吟咏儒学或理学人物 |
(二)引述理学典故 |
(三)阐释理学概念 |
第三章 中华辞赋影响下的汉文赋文体特征(一) |
第一节 骚体赋 |
一、中华骚体赋的概念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骚体赋的特征 |
(一)楚骚字词、意象等的普遍征引、借鉴 |
(二)楚骚句法的继承和新变 |
(三)对骚体赋题材内容与抒情空间的扩展 |
第二节 文体赋 |
一、中华文体赋的概念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文体赋创作概况及特征 |
(一)概况 |
(二)特征 |
(三)“七”体的创作 |
第三节 诗体赋 |
一、中华诗体赋的概念与文体特征 |
二、汉文诗体赋的特征 |
(一)语言:四言为主,典雅质朴 |
(二)主题:体物为主,说理性强 |
(三)抒情:比兴象征,平和含蓄 |
第四章 中华辞赋影响下的汉文赋文体特征(二) |
第一节 骈赋 |
一、中华骈赋概念的提出及文体特征 |
二、汉文骈赋对中华骈赋的艺术承袭 |
(一)句式工整,讲究对偶 |
(二)用典使事,雕饰藻采 |
(三)风格平和中正,清雅秀美 |
第二节 宋体赋 |
一、中华宋体赋的特征及其东传 |
二、汉文宋体赋创作 |
(一)模拟欧、苏经典宋体赋 |
(二)儒学赋或理学赋 |
(三)其他议论说理赋 |
第三节 律赋 |
一、中华律赋程式及朝鲜朝以前的汉文律赋 |
二、朝鲜朝的汉文律赋创作 |
第五章 朝、明辞赋的当代交流 |
第一节 朝、明使臣间的辞赋唱和 |
一、辞赋唱和的背景及主体 |
二、辞赋唱和的主题 |
第二节 辞赋唱和的文化意涵与文学价值 |
一、文化意涵 |
(一)“观风俗,知薄厚” |
(二)述宣上德,友好交流 |
二、文学价值 |
(一)接受并延续了“祖骚宗汉”的中华赋学观 |
(二)发扬了中华辞赋次韵唱酬的形式 |
(三)提高了朝鲜汉文赋的艺术价值以及明朝域外赋的现实意义 |
第六章 汉文赋的审美风格演变与本土化书写 |
第一节 风格演变 |
一、雄博清雅的开国盛世气象(王朝始建至15 世纪末) |
(一)赋风 |
(二)体制 |
二、郁愤、慷慨、平实的时局衰变之风(15 世纪末至17 世纪中叶) |
(一)赋风 |
(二)体制 |
第二节 “朝鲜风”建构 |
一、描写朝鲜本土的风物人情 |
二、反映朝鲜李朝的社会时事 |
三、朝鲜民族情感的独特指向 |
(一)强烈的忧患意识 |
(二)“恨”的独特表达 |
(三)爱国精神的高扬 |
第三节 书写特色 |
一、总体上呈现模拟性 |
二、馆阁文学性 |
三、道学化倾向与鉴戒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韩国文献】 |
【中国文献】 |
附录 A 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总览(862)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4)沈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沈炼的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生平述略 |
一、居乡时期:敦德励学声名扬 |
二、三任县令:仕途迁转着政声 |
三、任职京师:谏责权臣触逆鳞 |
四、贬谪保安:矢志斗争引灾祸 |
第二节 着述考略 |
第二章 沈炼交游考述 |
第一节 与“越中十子”的交游 |
第二节 与“白云楼社”文人的交游 |
第三节 与“唐宋派”文人的交游 |
第四节 与其他人士的交游 |
第三章 沈炼诗歌探析 |
第一节 沈炼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言志感怀:壮心不灭,忧国忘身 |
二、酬赠送别:交游赠和,寄言慰情 |
三、写景记游:笔待春韶,履步奇景 |
四、神仙道教:幻境游踪,济世为本 |
五、其他诗歌 |
第二节 沈炼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诸体兼备,七言偏胜 |
二、风格多样,诗如其人 |
三、情感真挚,直抒胸臆 |
四、语言平实,善用修辞 |
第四章 沈炼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沈炼散文的思想内容 |
一、赋:述志献策,体物颂美 |
二、序:人情酬赠,论文抒怀 |
三、论说:博涉古今,析理谈兵 |
四、书信:忧国忧民,针砭时弊 |
五、祭文传志:悼念记人,宣扬德义 |
六、碑铭杂记:应事而作,扬善劝民 |
七、其他 |
第二节 沈炼散文的艺术特征 |
一、文以载道,经世致用 |
二、情理兼备,感情真率 |
三、长于论辩,手法巧妙 |
四、骈散结合,对偶工整 |
第五章 沈炼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节 沈炼人格精神的价值及意义 |
一、亢直不屈,士林代表 |
二、恭友孝悌,诚以待人 |
三、严以律己,心怀济世 |
第二节 沈炼文学创作的价值及意义 |
一、“真”“奇”“豪”的创作风貌 |
二、融合文坛主流与自我取舍的文学思想 |
三、蕴积深厚的精神力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南宋禅僧北涧居简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涧居简生平考述 |
第一节 北涧居简的生平事迹 |
一、游方参学 |
二、名声大振 |
三、北涧时期 |
四、威望极盛 |
第二节 北涧居简的人品和性情 |
第三节 北涧居简的着述及版本 |
第二章 北涧居简交游考论 |
第一节 北涧居简与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
一、北涧居简与江湖诗派诗人的交游 |
二、北涧居简与官僚的交游 |
第二节 北涧居简与僧人的交游 |
第三节 北涧居简交游人物分析 |
第三章 北涧居简诗歌的题材 |
第一节 忧国伤时类 |
第二节 山水纪游类 |
第三节 唱和交游类 |
一、寄赠酬答诗 |
二、送别诗 |
三、悼亡诗 |
第四节 佛理佛思类 |
第四章 北涧居简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众体皆备、风格多样 |
一、清新流丽的绝句 |
二、圆熟工整的律诗 |
三、瘦劲古拙的古体诗 |
第二节 充盈宏阔的说理 |
第三节 简古清拔的语言 |
一、清拔晓畅的总体特征 |
二、精确洽博的典故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具体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化统战的内涵、功能与地位 |
2.1 文化统战的基本内涵 |
2.1.1 文化统战的前提 |
2.1.2 文化统战的手段 |
2.1.3 文化统战的目的 |
2.2 文化统战的功能 |
2.2.1 兼容功能 |
2.2.2 凝聚功能 |
2.2.3 德化功能 |
2.2.4 动力功能 |
2.2.5 认同功能 |
2.3 文化统战的地位 |
2.3.1 文化统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
2.3.2 文化统战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 |
2.3.3 文化统战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地位 |
第3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思想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
3.1 思想理论基础 |
3.1.1 传统文化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1.2 理论基础——马、恩、列的统战思想和文化观 |
3.2 实践基础 |
3.2.1 社会背景——日本侵华所造成的生存危机 |
3.2.2 政治条件——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3.2.3 物质基础——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3.2.4 实践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文化统战工作 |
3.2.5 现实感召——国统区与根据地的抗战文化宣传活动 |
第4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意义 |
4.1 主要内容 |
4.1.1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 |
4.1.2 以一切抗日救国力量为对象 |
4.1.3 以知识分子为主力军 |
4.1.4 以文艺宣传活动为载体 |
4.1.5 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目的 |
4.2 历史特点 |
4.2.1 形式的多样性 |
4.2.2 策略的灵活性 |
4.2.3 政策的包容性 |
4.2.4 范围的广阔性 |
4.3 历史意义 |
4.3.1 理论意义 |
4.3.2 实践意义 |
第5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的当代启示 |
5.1 加强党对文化统战的领导权,确保统战方向 |
5.2 重视文化统战的全局地位,发挥文化统战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
5.3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拓文化统战新阵地 |
5.4 大力培育协商民主文化,增进政党关系和谐 |
5.5 团结知识分子,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
5.6 关注新兴社会阶层,壮大统一战线队伍 |
5.7 挖掘民族文化的魅力,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力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鲁南鼓儿词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关于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鲁南鼓儿词的儒学崇拜 |
第一节 尊孔 |
一、拜孔 |
二、与贾凫西的儒学关系 |
第二节 身份 |
一、没落文人的儒学基底 |
二、各行艺人的拜孔转正 |
第三节 意气 |
一、儒家的政治理想 |
二、没落文人的政治态度 |
第二章 鲁南鼓儿词的传播流向 |
第一节 南向发展 |
一、从传承谱系看鼓儿词的南向发展 |
二、说书方式 |
第二节 南流原因 |
一、谋生 |
二、行政区划变更 |
三、战乱与灾害 |
第三章 鲁南鼓儿词的艺术特点 |
第一节 书目 |
一、书目内容 |
二、书目分类 |
第二节 唱腔 |
一、唱腔 |
二、板式 |
三、旋律特点 |
第三节 唱词 |
一、唱词结构 |
二、唱词的文学性特点 |
第四节 伴奏乐器 |
一、伴奏乐器 |
二、鼓板节奏 |
第四章 鲁南鼓儿词传承 |
第一节 传承变化 |
一、鼓儿词传承的上升阶段 |
二、鼓儿词的鼎盛阶段 |
三、鼓儿词艺人的衰微现状 |
第二节 省级传承人-徐佩 |
一、开创“脱本”演唱形式 |
二、繁荣鼓儿词书目的创作 |
三、融汇武术、戏曲因素于鼓儿词 |
四、对鼓儿词的传承 |
第三节 关于鼓儿词发展问题的思考 |
一、珍惜遗产,有效“保存” |
二、扬长发展,寻求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清初女词人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由地缘到血缘与翻 |
二、本文的研宄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琴瑟相谐:明宗室之女朱中楣与贰臣丈夫的唱和 |
第一节 明宗室之女朱中楣的身世 |
第二节 贰臣李元鼎的宦海沉浮 |
第三节 朱、李唱和诗词的特点 |
第四节 朱、李唱和词中的故国与故乡 |
第五节 朱、李唱和诗词中的舐犊之情 |
第二章 走出名门:昆山叶氏闺秀叶宏缃的纸上交游 |
第一节 从篆竹堂到半茧园 |
第二节 叶宏缃的纸上交游 |
第三节 平淡自然的叶宏缃词 |
第三章 守节与远嫁:吴兴沈氏三姐妹的手足情 |
第一节 《黛吟草》版本及内容概述 |
第二节 沈氏家族文人群与沈淑兰归嫁前的生活 |
第三节 长姊沈淑英与沈淑兰 |
第四节 仲姊沈淑芳与沈淑兰 |
第四章 在湖上:女画家堵霞的西湖羁旅 |
第一节 《含烟阁诗词合集》概况 |
第二节 堵霞的乡愁怅望 |
第三节 堵霞的湖上交游 |
第四节 堵霞的西湖羁旅 |
第五章 奇女、孝女、弱女:三个视角中的寒门词人袁寒篁 |
第一节 文坛士人眼中的奇女形象 |
第二节 焦袁熹笔下的孝女形象 |
第三节 寒篁自我书写中的弱女形象 |
第六章 诗书眷侣:薄命少女华浣芳的九年姻缘 |
第一节 《空明子全集》成书及版本考略 |
第二节 一份特别的年谱 |
第三节 华浣芳的诗书九年 |
第四节 华浣芳词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自怡录》中的温情世界 |
第七章 藩篱内外:略论清初女性词坛的总体风貌 |
第一节 从家庭、婚姻、性别观照清初词坛才女文化 |
第二节 清初女性词作的出版与传播 |
第三节 清初女性词作的开拓 |
第四节 清初女性词作的局限 |
结论 |
附录一:清初女词人总表 |
附录二:清初女词人姻亲关系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查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上编 查浦行述及其诗歌研究 |
一、查浦家世及生平 |
(一) 查浦家世情况 |
(二) 查浦生平略论 |
二、查浦与康熙诗坛 |
(一) 查浦与清初浙派 |
(二) 查浦与朱彝尊 |
三、查浦诗歌思想内容 |
(一) 行旅纪游诗 |
(二) 纪事抒怀诗 |
(三) 咏物题画诗 |
四、查浦诗歌艺术特征 |
(一) 工于白描 |
(二) 以慷慨悲歌为主,杂有多种艺术风格 |
(三) 语言浅显易懂,朴实无华 |
下编 查浦简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朝鲜时代拟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绿起与宗旨 |
二、研究综述与反思 |
三、本文视角及意义 |
上编 |
第一章 朝鲜时代拟赋之义界与类型 |
第一节 从历代拟骚作品的选录说起 |
第二节 朝鲜时代拟赋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朝鲜时代拟赋的类型 |
一、拟本国赋与拟中国赋 |
二、拟体、拟用与拟意 |
第二章 朝鲜时代拟赋的创作心态 |
第一节 文学摹拟的一般动机 |
第二节 《楚辞後语》与拟赋对象的选择 |
第三节 从被拟赋家之分布看拟赋的创作机制 |
下编 |
第三章 骚人之兴——抒忧尚义的衷襟 |
第一节 读骚、评骚与拟骚: 朝鲜朝文人的楚辞活动 |
一、读骚的三个动因 |
二、评骚的四类文献 |
三、拟骚的三种类别 |
第二节 拟骚赋的文体特征与情感容量 |
一、文体特征 |
二、骚韵抒写 |
第三节 拟骚的变格:步和《登楼赋》、《归去来兮辞》之作 |
第四章 儒者之怀——鸣道言志的幽思 |
第一节 拟赋怀幽的时代与学术背景 |
一、中、朝政权动荡局势中义理精神的发扬 |
二、士祸与党派纷争中儒者理想的覆灭 |
三、非道学思潮下“以文明道”传统的延续 |
第二节 内省养性与感赋幽怀 |
一、“复初”谱系的心性思路 |
二、通於幽明的理学阐释 |
三、韩、柳自抒忧闷的反观与己思 |
第三节 承圣继道与淑世忧民 |
一、赵彭年的忠愤之作 |
二、从人文情怀到道德自足 |
三、拟《幽怀赋》的持世精神 |
第五章 赋中时咏——春去秋来的悲吟 |
第一节 李白、朱熹感春赋在朝鲜时代的拟和 |
一、拟李白《惜余春赋》、《愁阳春赋》 |
二、和朱熹《感春赋》 |
第二节 中国赋的悲秋传统及其在朝鲜的拟续 |
一、中国赋的悲秋传统 |
二、朝鲜文人感秋的形式书写:拟仿与疏离 |
三、朝鲜时代感秋赋的情理内涵:承续与突破 |
余论 |
附录一 朝鲜时代拟赋作品一览表 |
附录二 韩国古代赋序选录 |
附录三 朝鲜王朝世系表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沉痛悼念赵宪邨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柴琳. 山东大学, 2021(10)
- [2]申圭植的中国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刘霞. 山东大学, 2020(10)
- [3]朝鲜李朝前期汉文赋研究[D]. 刘秀秀. 湖南大学, 2020
- [4]沈炼研究[D]. 王蓓蓓.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南宋禅僧北涧居简及其诗歌研究[D]. 宋肖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统战思想及当代启示[D]. 唐晓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7]鲁南鼓儿词音乐文化研究[D]. 杨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清初女词人考论[D]. 水凌波. 南京大学, 2014(03)
- [9]查浦研究[D]. 牛晓庆. 浙江师范大学, 2014(03)
- [10]朝鲜时代拟赋研究[D]. 张佳.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