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

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

一、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郑进[1](2017)在《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文中研究说明一百多年来工人阶级形成与生产研究在中西社会科学领域常常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在阶级分析领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韦伯阶级理论两种主要学说,二者在阶级的内涵与生成机制、阶级意识、阶级行动与阶级共同体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东欧、东亚等地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从社会主义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二次大转型”,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转型时期工人阶级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变化以及工人阶级再生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阶级到底是消亡(endless)还是再生产(remake)引发了学术界持续而广泛的讨论。将视野缩小至中国,关于中国工人阶级的存在形态问题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并形成了工人运动话语、裴宜理的“第二个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消解、工人阶级的再造、阶层分化与底层化、阶级的分层等主要解释面向。上述观点各有其道理,也揭示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实践话语存在着多种形态,以及变迁与断裂的事实。因此,在此基础上追问:下岗工人如果没有走向消解那又到底处于何种阶级形态,不同时期的工人以何种阶级与身份状态存在着,不同的形态之间如何转换,到底是呈现为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还是呈现为韦伯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本文以中国内陆地区湘市一家业已破产的小型市属国有企业——苏厂为例,以原苏厂生活区为田野点,从国家、市场和工人自身三者互动的视角出发,以工厂的发展史为经,以国家、市场和工人三者关系调整下的工人生产生活及群体身份变迁为纬,尝试着回答普通工人如何以及走向了何种阶级身份。即,在私人作坊中、单位组织中、生产领域中与退出生产领域之后,工人阶级的存在形态与动力,以及行动能力来源于何处。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工人呈现出何种身份状态,工人们如何进入马克思意义上的政治阶级范畴,又是如何趋向了韦伯意义上的地位-命运群体。整体而言,在中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形塑工作以不同身份之间的“翻”与“转”的方式不停推进着,并没有一个完成时状态。产生于中国传统手工业作坊中的学徒和雇工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份改造工程中并没有被改造为自为的工人阶级,随着国家逐渐淡化了阶级身份改造,重新出现的市场与单位组织一起成为塑造工人身份的重要场域,并在下岗之后通过创伤记忆和共同的利益失去完成了心灵的集体化,工人们始终没有彻底走向马克思传统意义和韦伯意义上的阶级,而是以原单位为身份界线,走向了二者混合的地位-命运共同体。中国工人阶级的改造工程和苏厂工人的自我身份塑造工作一直处于正在进行时。由于苏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别,特别是苏厂工人在国家和市场两个场域中的自我实践,工人的自我身份塑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宏观阶级身份改造工程。特别是日常生活体验、个人不可抗的共同经历、集体创伤记忆将工人们建构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自感阶级话语失效之后他们发起集体行动,并指向于地方政府部门而非市场,甚至工人们的集体行动从来没有指向过市场。以单位为身份分割界线的工人尽管在回归社区之后仍处于阶级生产的状态之中,但却也面临着阶级生产终止的威胁。随着原先的年轻工人长时间脱离单位社区、年老工人生命终止的不可逆性,特别是单位社区在城市改造工程中消失,阶级的消解似乎难以避免,地位-命运共同体的维系成为了一个全新问题。

睢颖[2](2017)在《中国图书资源存量与馆藏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采购经费紧张、馆舍空间有限、用户入馆人数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我国的图书馆界不得不开始审视现有的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馆藏评价理论也经历了从单一的藏书评价,到21世纪初迅速崛起的电子资源的评价,再到多种馆藏类型的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但是,图书馆实际的图书资源存量和馆藏结构情况究竟怎样缺乏具体全面的调研和探讨。文章选择国家图书馆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验证两者的图书资源保障率是否理想以及馆藏结构是否合理。研究思路以先摸清图书资源存量,再规划增量发展的顺序展开,选择《全国新书目》作为标准书目,使用《全国新书目》2012-2016年五年间的书目出版数据与国家图书馆馆藏OPAC目录及CALIS的“e读”学术资源发现系统进行对比,从宏观保障率、馆藏学科结构以及馆藏类型结构等方面揭示目前国家图书馆及CALIS“e读”的图书存量现状,同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案例研究主题,在读秀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的图书,将被引次数大于等于10的图书选定为核心图书,通过与五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CALIS、国家图书馆馆藏进行对比,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建设情况。书目核对法是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在书目核对的过程中为了缩短数据采集时间,将《全国新书目》中每一本书的ISBN号提取出来,使用爬虫工具搜集数据。为了增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还使用了对比法、引文分析法以及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开展研究。通过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上看,国家图书馆图书资源保障率很高,图书资源馆藏结构也比较合理,CALIS“e读”发现系统不论是图书资源覆盖率还是馆藏结构都不甚理想,具体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图书馆图书资源保障率也要高于CALIS“e读”。呈缴本制度作为国家图书馆图书资源收藏的重要保障,出版社的呈缴样本的数量并不理想,国家书目建设也存在建设推广乏力的不足。中国图书资源增量建设和馆藏结构优化未来规划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在组织机构设置层面,设立统一管理出版物呈缴和国家书目建设的委员会,主导工作的开展和单位间协调;在制度设计层面,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围绕图书馆基本法,颁布必要的专门法、地方法和行业规章,形成更加完备的图书馆法律体系;在文献资源书目控制和馆藏结构优化方面,应该加强国家书目建设和书目数据的开发利用,同时从采访方式、人员培养、馆藏资源数字化等方面优化馆藏结构,重视图书馆馆藏可持续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通过建立资源保障体系,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带动作用,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肖国良[3](2016)在《内蒙古地区牛粪综合利用基于太阳能沼气罐的沼气发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牛粪就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质资源.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内蒙古地区农牧业非常发达,据统计内蒙古有奶牛数量近四百万头,随之每年产生的牛粪尿就有8000万吨,因此发酵原料丰富,利用牛粪制取沼气,并进行综合利用处很多。沼气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能源需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在设计的太阳能沼气罐为试验设备的基础上,监测产气量的变化以及加热系统温度的变化数据,分析太阳能加热沼气发酵罐的产气特性以及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试验分别在温度为1 0℃、1 8℃、35℃以及搅拌频次为0、1、2的情况下进行组合试验,最后探究最佳试验组合。通过试验得出:温度对沼气的产生起到关键性作用;搅拌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起到了增加沼气产量的作用,但过分的搅拌反而会扰乱微生物发酵的正常进行。通过试验数据看出,总沼气产气量的关系为(25℃、2n/d)> (25℃、1n/d)>(25℃、0n/d)>(18℃、1n/d)>(18℃、2n/d)>(18℃、0n/d)> (10℃、1n/d)>(10℃、0n/d)>(10℃、2n/d)。最佳的组合为:温度35℃、搅拌为每天2次的情况下,累积产气量为9.46m3。通过本试验的探索研究发现在北方地区,增加加热和搅拌措施显着提高了沼气罐的产气量。

田启岩[4](2016)在《地下连续墙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连续墙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城市建设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种使用价值很高的施工技术。双轮铣槽机是目前针对地下连续墙工法最先进的施工设备,为适应于坚硬地层、在岩石中构筑大深度地下连续墙的需要而开发的一种成槽设备。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双轮铣槽机穿越地层深度跨度广,铣削深度变化大,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对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性能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我国双轮铣槽机项目仍处于起步阶段,双轮铣槽机高精度、高响应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相对滞后,而国外垄断企业均将双轮铣槽机的研究成果列为重点保密技术。本文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的特殊需求,通过原理设计、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地下连续墙施工工法的发展概况及双轮铣槽机的工作原理和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在阐述了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和铣削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的特殊性,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对进给液压系统结构原理、进给压力控制策略、铣削系统压力补偿及泵控铣轮调速控制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的特殊性能要求和施工动作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伺服比例阀控液压马达的新型进给液压系统方案,建立了该进给系统的筒化数学模型,指出由于岩石或土壤复杂的负载特性,进给速度与地质条件、铣削转速等存在耦合关系,且其动态特性复杂,数学模型未知,因此本文将模糊控制引入到多扰动系统中,提出针对双轮铣槽机设备设计的自适应模糊积分滑模(AFISMC)控制算法,结合进给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将其成功应用于进给压力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平台上验证了 AFISMC控制算法的性能。第三章,对双轮铣槽机进给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了液压模拟实验研究,由于现场实验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代价和难以估量的技术安全风险,搭建双轮铣槽机液压模拟实验台成为开展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采用与双轮铣实际进给系统1:1的比例,可精确复现实际系统,确保相关实验结果可以切实有效的反映实际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上对AFISMC进给压力控制策略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实验表明AFISMC进给压力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可以有效抑制外部扰动。第四章,设计了大深度泥浆环境下铣轮动力传动系统的压力补偿装置,针对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工作过程中机头振动严重,泥浆压力波动剧烈,且铣轮减速箱封闭容腔内部体积较小的特性,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气体阻尼元件的压力补偿器,详细阐述了该压力补偿器的工作原理和具体结构,并建立了其压力传递的静、动态数学模型,采用线性化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和合理简化,优化压力补偿器结构设计参数,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气体阻尼元件对压力补偿器在降低脉动、吸收冲击、平滑补偿压力方面的有效性,并分析了主要设计参数对其压力补偿性能的影响。第五章,采用开式变量泵远程控制铣削液压马达调速,针对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调速控制中铣轮受力状态复杂、负载特性未知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了 AFISMC控制策略,将自适应控制的参数自整定特性、滑模控制的鲁棒性以及模糊系统不依赖数学模型的特性结合起来。通过自适应模糊系统对被控对象中的未知模型进行有效逼近,为消除自适应模糊系统的逼近误差,采用积分滑模理论通过前馈和反馈机构补偿模糊系统的逼近误差。自适应不仅面向模糊控制器本身,而且面向积分滑模控制器的参数。通过自适应规律,在线实时调整模糊系统输出模糊集合和积分滑模控制的切换增益,采用共同Lyapunov函数法证明整个闭环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积分滑模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对比,验证了 AFISMC算法控制铣削系统调速的性能。第六章,设计了基于泵控变量马达的新型铣削系统液压方案,解决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液压长管道、大控制容腔所造成的液压动力传递响应滞后,影响铣削系统调速动态性能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控制策略,协同控制铣削系统供油压力与铣削转速,利用干扰观测器对系统中存在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并将干扰观测值用于前馈控制,进一步引入滑模控制项抑制干扰观测误差,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采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阐述了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并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杨娟[5](2016)在《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个旧锡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视角下研究近代个旧锡矿的开发。认为在近代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个旧锡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技术、产品销路方面都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个旧锡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云南省财政经济、对外贸易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适应国际锡业市场的发展需求,个旧锡业生产者也不断改进生产,努力融入世界市场,加快了云南地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也正是由于处于这一过程之中,国际经济的波动,国际局势的变化都对个旧锡业的发展有严重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探讨个旧锡矿在近代以前的开发情况及开发目的。云南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开采锡矿,但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云南锡矿的开发仅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与锡需求量不高的原因,锡的产量与开发规模很小。第二部分论述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由于云南地处高原,交通运输不便,在鸦片战争后个旧大锡虽已开始销往国际市场,但出口量一直受到限制,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始于蒙自口岸的开放,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最终成就了云南的对外交往与个锡对外贸易的兴盛。第三部分,讨论近代以前云南矿业开发与近代矿业开发模式的不同特点,首先揭示历史上云南矿业开发在政府控制下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特点,其次论述近代云南矿业开发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为主,私营矿业占大多数的制度模式变化。第四部分,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技术改良与销路变化。首先分析传统技术条件下个旧锡矿的生产技术、产品与出口路线;其次分析近代以来西方技术对个旧锡矿开发的影响;再次从经济角度出发,论述云南炼锡公司之锡矿直销外洋给个旧锡矿带来的影响。第五个部分,揭示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规模及经济效益,说明个旧锡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第六部分着重分析近代锡矿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弊端。个旧锡矿在近代的大发展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形成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首先是受到法国殖民者把持下的滇越铁路公司不断加价的苛扰,其次国际锡业市场的行情变化对个锡的生产、销售都有严重影响,再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经济封锁及空袭使个旧锡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张昕妍[6](2016)在《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文中认为当前机器人是全球高技术领域研发热点之一,创造机器人的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人类身体和智慧的延伸。机器人是技术综合集成的产物,与生物体意义上的“人”没有任何关系。现代机器人是一种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自动化机器。回顾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本文探究了机器人及“Robot”一词的起源,主要将视角集中于近代机器人和现代机器人,机器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体现出技术集成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成效。其次,本文搜集整理了近代与机器人知识有关的报刊、小说、电影等资料,探析近代机器人作为一门知识而非技术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再次,从政策追踪的角度分析我国机器人的研发历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机器人的发展路线。从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逐步推出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相关政策。“第七个五年计划”以发展工业机器人为主,“863计划”主要关注智能机器人技术。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机器人技术开始步入正轨。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重视机器人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最后,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的研发作为案例,探讨了机器人立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及所克服的种种困难。该项目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开拓了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新领域。总体来看,我国机器人技术在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共同发展,我国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成为国际尖端技术竞争的新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常晓燕[7](2015)在《AG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密封件是工业领域关键基础件,是各类机械设备主体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对我国的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AG公司是国内一家工业密封件制造商和服务商,在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化过程中,市场环境的变化也迫切需要对营销组织进行改革。如何结合营销组织的变革实现营销服务的转型,即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将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目前,工业密封件产品面临着国家政策支持,市场内在需求增加等发展机会,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密封件的在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工业密封件的行业状况和主要营销模式。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 AG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基于SWOT框架分析了当前AG公司的经营状况,结合当前制造业产业升级、服务创新等历史要求,指出AG公司营销组织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泄露带来的危害,以此树立人们对于环保观念的认识。主要针对AG公司内部的运营困境:营销成本难以下降、客户满意度下降、客户群流失、市场资源零散混乱等现状,制定了新的营销经营模式。新的模式主要包括对组织架构的调整、营销观念的更新、组织文化的重塑、市场资源的重新整合、强化集团品牌等等方面。随后分析了营销策略实施后的影响及保障措施,影响层面包括对经济效益、客户关系、内部运营能力、学习成长等,并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议性的解决方案。作为工业基础件和现代机械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密封件行业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需要提高质量和服务来回报社会,要破除一切障碍,一切旧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在践行"同步战略"和"扭转服务"的实践中,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来构建绿色生态营销体系。

张飞祥[8](2013)在《核电C3高压冷却器的流动传热特性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已被实践证实并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核电事故危害的巨大,使得核技术应用安全方面得到足够的重视。C3高压冷却器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的冷却降温设备,在保障核电系统反应堆冷却剂系统重要设备主泵密封性能和核电厂运营的安全方面,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核电C3高压盘管冷却器是核电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主泵的一个重要辅助设备。论文首先从现有的换热器理论计算知识对冷却器进行了结构和流动传热特性研究,在理论计算的过程中,对冷却器的流动和传热的方式进行假设和分析,针对现有的计算公式,依据冷却器自身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和修正。但是,由于冷却器管、壳程的进、出口段结构形式的复杂,造成以目前的计算理论模型无法对此段进行合理的模型计算。理论计算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然后,我们对冷却器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计算,通过模拟计算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合理的反映真实结构形式的模拟计算有效降低了管程流体的出口温度,但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通过对冷却器的结构分析,确定并联管路的调节件是设备流动传热的核心部件,我们对其进行了两种结构形式的优化,在相应工况下:结构形式一有效降低管程温度7℃以上,结构形式二有效降低管程出口温度近10℃。调节件结构形式的改变对提高设备换热性能效果显着。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圆柱型”来流方式对调节件绕流流动时,周向管壁各点处压强的分布,我们做了相关实验的验证研究,从而验证得出可以通过在调节件周向不同位置处开孔来控制调节件内流量的分布的可行性。

刘雯[9](2008)在《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已不言而喻;另一方面人类也正在为许多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付出沉重的代价。有鉴于此,本文期望通过对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较为系统全面的实证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以期对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的预警、防范和决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科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以化学、物理和生物这三门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表现较为显着的学科为对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科技成果与灾难等数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归纳和统计,同时辅以实证和案例研究,对若干高新科技成果以及争议较大的科技负面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还采用国际专业数据库系统,对世界科技灾难进行了宏观考察,最后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及反思。本文具有宏观视野、微观数据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特色,通过相对详密的计量研究,对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问题获得了若干新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1)在概念研究中,对历史上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类,阐明了科技风险、科技灾难与科技负面效应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通过对化学技术引发灾难和核物理技术引发灾难的特性、数量、种类以及事故成因和事发国家的定量分析,揭示了各自特有的规律和发展趋势。3)通过对化学与核物理成果与其引发灾难的宏观对比分析,揭示了成果与灾难之间的关联特征,初步测算出科技成果从诞生到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延迟周期。4)通过将生物学发展与化学发展规律相比较,一方面揭示出目前生物学成果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即将迎来高峰期,另一方面也预测了生物技术风险的大规模爆发时间。5)利用国际专业数据库系统,对1900-2006年全球技术灾难按数量、区域和种类等进行了系统重构,揭示了科技灾难在全球范围内的宏观发展规律。文章还专门对中国的技术灾难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初步揭示了技术灾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特殊性。6)通过大量数据与案例的实证研究,归纳了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初步对策并从理论上对西方科技批判思潮进行了系统反思。

刘景宽,李慧敏[10](2000)在《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与中国密封协会共同组织的静密封技术考察团一行16人于1999年7月23日~8月8日赴欧洲进行了技术考察。考察团先后访问了西班牙工商会、欧洲密封协会西班牙法兰和密封分会、西班牙流体操作设备出口协会(FLUIDEX),考察了西班牙Fibras Y Elastomeros,S.A.公司,Garay Recubrimientos,S.A.公司和德国Feodor Burgmann公司,并与德国莱菌技术监督顾问公司(TUV)进行了座谈。

二、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问题的背景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1. 工人阶级的形成
        2. 工人身份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五、核心概念
    六、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田野介绍及安排
        1. 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
        2. 田野安排
        3. 录音、田野笔记及图片
第二章 工人阶级“边界”的建构
    一、新的身份分类:作为舶来品的“工人阶级”
        1.1 中国传统的阶级概念
        1.2 阶级概念的形成
        1.3 阶级概念的传入
    二、近代产业工人的发展
    三、苏厂的诞生与工人的生产
        3.1 苏家创业
        3.2 回归湘市
        3.3 雇工与苏家的互动
        3.4 雇工与国家的互动
    四、未曾到达的身份边界
第三章 政治阶级的打造及其张力
    一、身份改造
        1.1 政治阶级的打造
        1.2 工人发展状况
        1.3 劳资关系的改变
    二、逐步消失的市场与公私合营
        2.1 逐步消失的市场
        2.2 伞号公私合营
    三、身份实践及规训
        3.1 传统的手工业者
        3.2 工人的生活
        3.3 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3.4 诉苦:身份的改造
        3.5 阶级经历:集体化行动与规训
    四、转产
        4.1. 产业工人的形成
        4.2 无增长的发展
    五、处于边缘的产业工人
        5.1 难以躲避的生存危机
        5.2 黑市求生
        5.3 福利的边缘
    六、身份生产的制度支持与局限
第四章 市场的复苏与单位身份的形成
    一、转型:国企改革与苏厂转产
        1.1 国企改革
        1.2 转产有机化工
    二、单位:一种新的身份边界
        2.1 集体福利:身份单位化的物质基础
        2.2 劳动合同制的出现
        2.3 等级的加深
    三、市场:新的身份塑造力量出现
        3.1 深度卷入市场之中
        3.2 市场:一种形塑身份的力量
    四、消解阶级的市场
        4.1 受到冲击的阶级意识
        4.2 单位内结构的变化
    五、具有等级意味的单位身份形成
        5.1 苏厂地位的上升
        5.2 基于苏厂的身份显现
第五章 阶级分化与职业阶级身份的凸显
    一、集体的衰微
        1.1 停产:工人们的噩梦
        1.2 有限的愤怒
        1.3 去与留;艰难的抉择
        1.4 瓜分与抗议:单位认同破解的开始
    二、进入市场
        2.1 分化的人群
        2.2 身份置换
    三、职业身份的型塑
        3.1 适应:少数者的优势转换
        3.2 难以进入的市场
        3.3 反市场情绪生成:变恶的资本和市场
        3.4 无体制性庇护
        3.5 身份边界与职业身份的塑造
    四、职业阶级的凸显
第六章 地位-命运共同体:基于创伤记忆的塑造
    一、回归社区
        1.1 由单位制到社区制
        1.2 社区生活
    二、二手时间:身份的历史边界
        2.1 艰难岁月的记忆
        2.2 职业病与躯体化记忆
        2.3 其他疾病:一群走不了的爹爹娭毑
    三、抗争:集体化的显现
        3.1 伸冤:为死者招魂
        3.2 护家:心灵共同体的形成
    四、创伤与没有阶级的认同
        4.1 共享的创伤
        4.2 没有阶级的认同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翻与转
        1.1 翻“身”
        1.2 转“身”
        1.3 名实之间:以单位为界线的身份-地位群体
    二、群体身份生产:国家、市场与工人的角力
        2.1 国家:吸纳与排斥
        2.2 市场:机会与筛选
        2.3 个人:接受与反应
    三、达不到的工人阶级
    四、尾声
附录
参考文献

(2)中国图书资源存量与馆藏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介绍
        2.1.1 书目与目录
        2.1.2 国家书目与呈缴本制度
        2.1.3 联合目录
    2.2 理论基础
        2.2.1 书目控制理论
        2.2.2 信息资源建设理论
        2.2.3 文献计量学理论
3 中国图书资源存量与馆藏结构宏观考察
    3.1 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3.2 全国图书出版概况
    3.3 图书资源馆藏保障率
    3.4 图书资源馆藏学科结构
    3.5 图书资源馆藏类型结构
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馆藏计量分析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学科分布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出版情况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书目形成
    4.4 书目、馆藏书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书目对比
        4.4.1 《全国新书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书目比较
        4.4.2 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与核心书目比较
        4.4.3 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与核心书目比较
5 中国图书资源存量及馆藏结构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5.1 国家书目建设问题分析
        5.1.1 出版物呈缴数量不理想
        5.1.2 国家书目建设进程缓慢,馆藏率降低
        5.1.3 国家书目类型单一,宣传力度小
    5.2 图书资源馆藏结构问题分析
        5.2.1 图书资源学科结构不均衡
        5.2.2 图书资源类型结构不合理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资源建设问题分析
    5.4 图书资源存量与馆藏结构建设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5.4.1 制度原因
        5.4.2 管理原因
        5.4.3 采访业务水平原因
        5.4.4 知识产权原因
        5.4.5 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原因
6 中国图书资源增量建设及馆藏结构优化对策
    6.1 制度设计
        6.1.1 完善呈缴本制度
        6.1.2 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
    6.2 组织机构设置
    6.3 文献资源书目控制与馆藏结构优化
        6.3.1 加强国家书目建设及书目资源开发利用
        6.3.2 优化图书馆图书资源馆藏学科结构
        6.3.3 优化图书馆图书资源馆藏类型结构
        6.3.4 重视图书馆馆藏可持续发展
        6.3.5 科学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图书增量资源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简介
附录
致谢

(3)内蒙古地区牛粪综合利用基于太阳能沼气罐的沼气发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牛粪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
        1.2.2 牛粪沼气厌氧发酵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沼气发展现状
        1.3.2 国内沼气发展现状
    1.4 沼气池厌氧发酵存在问题
        1.4.1 发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4.2 成本及维护存在的问题
        1.4.3 内蒙古地区沼气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沼气发酵原理及工艺条件
    2.1 沼气发酵工艺
    2.2 影响沼气厌氧发酵的因素
        2.2.1 严格的厌氧环境
        2.2.2 发酵温度
        2.2.3 C/N配比
        2.2.4 接种物
        2.2.5 搅拌
        2.2.6 pH
        2.2.7 固含率(TS)
3 实验沼气设备
    3.1 农村家用沼气池的分析
    3.2 沼气罐的总体结构
    3.3 太阳能加热系统
        3.3.1 真空管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
4. 试验仪器介绍与试验
    4.1 试验测试仪器及设备
        4.1.1 G2.5燃气表
        4.1.2 马弗炉
        4.1.3 COD便携测试仪
        4.1.4 温度测试仪
        4.1.5 试验仪器连接
    4.2 实验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4.2.1 产气量
        4.2.2 温度
        4.2.3 TS、VS去除率
        4.2.4 化学需氧量(COD)
        4.2.5 pH值
        4.2.6 挥发性脂肪酸(VFA)
    4.3 实验材料及方法
    4.4 实验方案
5 结果与分析
    5.1 单因子试验探究
        5.1.1 太阳能加热措施对沼气罐内温度的影响
        5.1.2 太阳能加热措施对沼气罐产气量的影响
        5.1.3 搅拌对沼气罐产气量的影响
        5.1.4 累积产气量
        5.1.5 沼气发酵过程住pH值的变化
    5.2 沼气罐的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分析
        5.2.1 因素水平的选择
        5.2.2 直观分析
        5.2.3 方差分析
        5.2.3.1 平均日产气量的方差分析
        5.2.3.2 累积产气量的方差分析
        5.2.3.3 产气率的方差分析
    5.3 最佳试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地下连续墙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下连续墙工艺发展概况
        1.1.1 地下连续墙工艺简介
        1.1.2 国外发展概况
        1.1.3 国内发展概况
    1.2 双轮铣槽机发展历史及现状
        1.2.1 双轮铣槽机简介
        1.2.2 国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1.2.3 国内发展历史及现状
    1.3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1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结构原理
        1.3.2 电液伺服系统压力控制研究
        1.3.3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分析
    1.4 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4.1 铣削系统结构原理
        1.4.2 铣轮压力补偿技术
        1.4.3 铣轮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1.4.4 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研究
    2.1 引言
    2.2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设计
    2.3 双轮铣槽机进给系统数学模型
    2.4 进给系统压力控制器设计
        2.4.1 模糊系统
        2.4.2 非线性进给压力控制器设计
        2.4.2.1 反步设计第一步
        2.4.2.2 反步设计第二步
    2.5 双轮铣槽机进给压力控制仿真分析
        2.5.1 跟踪性能仿真分析
        2.5.1.1 正弦压力轨迹跟踪
        2.5.1.2 斜坡压力轨迹跟踪
        2.5.2 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2.5.2.1 正弦干扰响应
        2.5.2.2 斜坡干扰响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进给压力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进给系统模拟实验台设计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压力跟踪实验
        3.3.1.1 正弦压力跟踪实验
        3.3.1.2 斜坡压力跟踪实验
        3.3.2 干扰响应实验
        3.3.2.1 正弦干扰响应实验
        3.3.2.2 斜坡干扰响应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铣轮动力传动系统压力补偿
    4.1 引言
    4.2 压力补偿器工作原理及结构
    4.3 压力补偿器数学模型
        4.3.1 压力补偿器静态模型
        4.3.2 压力补偿器动态模型
        4.3.3 压力补偿器动态特性分析
    4.4 压力补偿器仿真研究
        4.4.1 仿真建模
        4.4.2 仿真参数
        4.4.3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轮铣槽机铣削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双轮铣槽机铣轮驱动液压系统设计
    5.3 铣削系统数学模型
    5.4 铣削系统转速控制器设计
        5.4.1 反步设计第一步
        5.4.2 反步设计第二步
    5.5 铣削系统转速控制仿真分析
        5.5.1 转速跟踪仿真分析
        5.5.1.1 正弦转速跟踪仿真
        5.5.1.2 斜坡转速跟踪仿真
        5.5.2 转速干扰仿真分析
        5.5.2.1 正弦转速干扰仿真
        5.5.2.2 斜坡转速干扰仿真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1 转速跟踪实验
        5.6.1.1 正弦转速跟踪实验
        5.6.1.2 斜坡转速跟踪实验
        5.6.2 转速干扰响应实验
        5.6.2.1 正弦转速干扰响应实验
        5.6.2.2 斜坡转速干扰响应实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泵控变量马达的铣轮调速系统研究
    6.1 引言
    6.2 系统原理及数学建模
    6.3 多输入-多输出控制器设计
        6.3.1 干扰观测器
        6.3.2 非线性跟踪控制器设计
    6.4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1 转速正弦响应仿真分析
        6.4.2 正弦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5)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本文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三)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有关个锡生产方法的研究
        (二) 有关于个旧锡矿生产中私人资本及生产关系的研究
        (三) 有关政府在个旧锡矿生产中的作用研究
        (四) 有关大锡运输销售的研究
        (五) 有关个旧锡矿对云南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结构
        (一)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基本结构
    四、史料主要来源
第一章 历史上个旧锡矿的开发源流
    第一节 历史上个旧关于大锡生产的记载
        一、锡的主要特性及在古代的用途
        二、历史上个旧锡矿开发的记载
    第二节 1840年以前个旧锡矿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一、商品用途不广,需求量有限
        二、国内市场狭窄,销路不广,常出现滞销的情况
        三、乾隆年间铸币所需个锡的数量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历史转折
    第一节 蒙自口岸开放及列强对个锡的觊觎
        一、列强国际经济一体化推进与蒙自口岸的开放
        二、蒙自口岸开放后英法对个锡的觊觎
    第二节 交通条件对个锡运力的历史改观
        一、近代以前云南交通运力情况
        二、法国殖民者对滇越铁路的筹建
    第三节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对国际市场需求的适应
        一、近代国际锡业市场需求的扩大及生产的发展
        二、近代以来国际锡业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鸦片战争后个旧锡业销售的国际市场化取向
    小结
第三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模式变化
    第一节 近代云南矿业由先前满足国内需求向国际市场需求的转变
        一、近代以前云南矿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
        二、近代个锡开发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为主
    第二节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的模式转化
        一、历史上云南矿业实行政府为主导的组织生产方式
        二、近代个锡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经营方式
    小结
第四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技术改良与销路变化
    第一节 传统技术条件下个锡的生产技术与产品销路
        一、个锡土法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
        二、土法生产产品的销售路线
    第二节 西方技术对个旧锡矿开发的影响
        一、个旧锡务公司对西方新法的运用
        二、云南炼锡公司锡矿冶炼技术的改良
        三、私营锡业中的近代技术改良
    第三节 锡品成色提高带来的销路变化和利润增收
        一、炼锡公司锡品成色提高情形
        二、个锡直销欧美市场的路线变化
        三、个锡直销欧美市场带来的利润增加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下个锡开发的规模及经济效益
    第一节 近代个锡开发规模变化与地区开放程度的关联
        一、近代个锡开发产量及规模
        二、个锡开发规模变化与地区开放程度的关联
    第二节 锡矿开发对云南就业的吸纳及影响
        一、各时期个旧锡矿工人的数量及其变化
        二、锡矿开发对云南就业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锡矿带来的收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
        一、个锡成为云南出口商品之大宗
        二、个锡成为平衡云南进出口货值的重要商品
        三、个锡收益成为云南地方财政的有力支撑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个旧锡矿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弊端
    第一节 个锡出口运输半殖民地特征明显
        一、货运通道为法国殖民者所垄断
        二、货运长期受法越铁路公司的加价苛扰
    第二节 国际市场行情变化极易对锡矿生产造成影响
        一、近代不同时期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
        二、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对个锡价格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战时敌方封锁造成个旧锡矿生产的急剧萎缩
        一、抗战初期日军对个锡出口路线的封锁
        二、抗战时期个锡生产的急剧萎缩情况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旧锡矿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1889~1938年个旧、伦敦、纽约、新加坡锡价表
后记

(6)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1.1 机器人的起源
        1.1.2 “Robot”一词的来历
        1.1.3 机器入的定义
        1.1.4 机器人的分类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近代机器人知识在我国的传播
    2.1 近代机器人知识传播概况
        2.1.1 美国世博会展出机器人
        2.1.2 国外机器人技术的进展
        2.1.3 从新闻媒体中体现“机器人”称谓的演变
    2.2 报刊传播机器人知识为主
        2.2.1 一般知识介绍
        2.2.2 新闻特写
        2.2.3 新闻述评
    2.3 电影及小说中的机器人知识
    2.4 近代机器入知识传播的特点
        2.4.1 传播内容丰富且图文并茂
        2.4.2 传播载体较为多元,受众群体广
        2.4.3 传播来源以转摘国外报刊为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机器入技术的初期发展及政策研究
    3.1 机器人初期发展模式分析
        3.1.1 科学理论与基础技术相辅相成
        3.1.2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3.1.3 统一经济发展计划
    3.2 我国机器人发展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及相关政策
        3.2.1 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发端(1956—1967年)
        3.2.2 加快生产自动化的步伐(1963—1972年)
        3.2.3 推动自动化技术的进程(1978—1985年)
    3.3 “七五”计划中工业机器人项目实施成效
    3.4 “863计划”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政策项目制定及实施成效.
        3.4.1 选拔专家组
        3.4.2 制定攻关政策
        3.4.3 设立研究基地
        3.4.4 研发成果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器人案例研究——以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为例
    4.1 从潜水器到水下机器人的发展
    4.2 我国水下机器人研发项目决策
        4.2.1 初创期艰难起步
        4.2.2 视野转移到水下机器人
        4.2.3 重要推动者
        4.2.4 项目方案设计研讨会
    4.3 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
    4.4 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与技术革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AG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文献综述
        1.3.2 理论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基本研究理论概述
    2.1 组织理论概述
        2.1.1 组织变革基本理论
        2.1.2 组织变革的过程
        2.1.3 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
    2.2 营销组织理论概述
        2.2.1 营销组织结构
        2.2.2 营销组织改革的动因
        2.2.3 创新营销组织的特性
    2.3 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2.3.1 服务转型的概念
        2.3.2 我国对服务转型的研究
        2.3.3 售后服务与服务营销的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G公司在密封件行业的发展状况
    3.1 密封技术的发展状况
        3.1.1 密封件的起源
        3.1.2 工业泄露带来的危害
    3.2 我国国内密封件发展状况
        3.2.1 我国密封技术的发展
        3.2.2 国内密封件企业主要营销模式
    3.3 AG公司发展历程
    3.4 AG公司的经营环境
        3.4.1 政治环境分析
        3.4.2 经济环境分析
        3.4.3 社会环境分析
        3.4.4 技术环境分析
        3.4.5 环境变化提出的要求
    3.5 基于SWOT框架分析AG公司经营现状
        3.5.1 AG公司的优势分析
        3.5.2 AG公司的劣势分析
        3.5.3 AG公司面临的威胁
        3.5.4 AG公司面对的机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AG公司营销服务转型策略
    4.1 世界先进企业的转型理念
    4.2 陕鼓集团转型经验借鉴
    4.3 AG公司营销策略变革层面剖析
        4.3.1 组织架构方面
        4.3.2 运营成本方面
        4.3.3 服务意识方面
        4.3.4 组织文化方面
        4.3.5 市场资源方面
    4.4 AG公司营销模式变革策略
        4.4.1 营销组织架构的调整
        4.4.2 全新营销理念的导入
        4.4.3 组织文化的重塑
        4.4.4 资源重新整合
        4.4.5 强化集团品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G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影响和保障措施
    5.1 营销策略实施的影响
        5.1.1 经济效益层面
        5.1.2 客户层面
        5.1.3 内部运营能力
        5.1.4 学习成长层面
        5.1.5 其他层面
    5.2 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5.2.1 变革中的阻力
        5.2.2 解决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核电C3高压冷却器的流动传热特性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核电C_3高压冷却器的应用背景
        1.1.1 核电的重要性
        1.1.2 C_3冷却器的位置和作用
        1.1.3 研究C_3冷却器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盘管冷却器流动技术现状
        1.2.3 盘管冷却器的传热技术现状
    1.3 盘管换热器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第2章 C_3高压冷却器流动传热特性的理论分析
    2.1 高压冷却器的工艺参数
        2.1.1 本换热器执行标准
        2.1.2 设计和运行参数
    2.2 高压冷却器的几何参数
    2.3 反应堆冷却剂在不同盘管中的流量分配及其阻力计算
        2.3.1 管内流型基本判断
        2.3.2 管子长度及其曲率半径的计算
        2.3.3 螺旋管内摩擦因子
        2.3.4 各管程的流量分配
        2.3.5 管程的阻力
    2.4 壳程阻力
        2.4.1 物性参数的确定
        2.4.2 壳程雷诺数计算
    2.5 传热过程及其计算
        2.5.1 壳程侧传热系数的计算
        2.5.2 管程侧的传热系数的计算
        2.5.3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2.6 本章小结
        2.6.1 压降的计算
        2.6.2 温差的计算
第3章 高压冷却器的流动传热的模拟方法
    3.1 模拟数学模型
        3.1.1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3.1.2 湍流模式方程
        3.1.3 流固耦合传热方式
    3.2 高压冷却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3.2.1 螺旋管模型的建立
        3.2.2 嵌入式管子模型的建立
    3.3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3.3.1 模型和网格的划分简介
        3.3.2 八段模型的划分
        3.3.3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3.3.4 计算典型单元的划分
        3.3.5 计算机模拟的具体方案介绍
        3.3.6 管程流量分配及计算
        3.3.7 计算周期介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数值模拟比较
    4.1 数值模拟结果的数据比较
        4.1.1 不同工况下的温度的变化
        4.1.2 不同工况下的压强的变化
    4.2 数值模拟结果的分布比较
        4.2.1 温度的分布比较
        4.2.2 压力的分布比较
        4.2.3 流速的分布比较
        4.2.4 最高温度最小流量工况首末段壁面云图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并联管路流量调节构件的模拟优化及实验研究
    5.1 原并联管路调节件的弊端
    5.2 调节件的优化方案一
    5.3 调节件的优化方案二
    5.4 本章小结
        5.4.1 温度的结论
        5.4.2 压力损耗的结论
第6章 并联管路调节件的实验研究
    6.1 实验设备
    6.2 实验原理
    6.3 实验步骤
    6.4 实验数据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和表目
第一章 绪论
    1.1 科技风险的概念及研究状况
        1.1.1 科技风险概念的提出
        1.1.2 科技风险的研究进展
    1.2 科技灾难及科技负面效应的研究概述
        1.2.1 科技灾难的概念及研究状况
        1.2.2 科技负面效应的概念及研究状况
        1.2.3 科技灾难、风险与负面效应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3 科技评价的主要流派
        1.3.1 悲观主义学派
        1.3.2 乐观主义学派
        1.3.3 现实主义学派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及目的
        1.4.1 以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表现显着的学科为突破
        1.4.2 以数据、事实及案例分析为依据的实证归纳
        1.4.3 以探寻科技未来发展风险控制为目标的系统思考
第二章 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规律分析
    2.1 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概念、分类及特性
        2.1.1 化学技术引发灾难概述
        2.1.2 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分类和特性
    2.2 现代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规律分析
        2.2.1 现代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数量规律分析
        2.2.2 现代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种类规律分析
        2.2.3 现代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成因分析
    2.3 化学技术引发灾难的案例研究
        2.3.1 人类化学技术活动导致的食物链污染
        2.3.2 人类化学技术活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水生食物链为例
        2.3.3 现代化学技术引发人与自然关系负反馈机制的深层分析
第三章 物理技术负面影响的选项研究
    3.1 核物理技术引发灾难的统计分析
        3.1.1 核物理技术引发灾难的概念、分类和特性
        3.1.2 全球核污染灾难数量统计分析
        3.1.3 核物理成果与核灾难关联状况探讨
        3.1.4 核污染灾难种类分析
        3.1.5 核污染事故的事发国家分析与启示
    3.2 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规律分析
        3.2.1 电子废弃物及其污染问题
        3.2.2 电子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第四章 生物技术风险探析
    4.1 近现代生物学发展的风险趋势探析
        4.1.1 近现代生物学发展概况
        4.1.2 生物学成果与物理学和化学成果比较
        4.1.3 现代生物技术的潜在风险
    4.2 现代农业、医药领域生物技术的风险分析
        4.2.1 转基因作物及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分析
        4.2.2 克隆技术及其风险
        4.2.3 基因治疗及其风险
    4.3 科技干预人类生活的案例研究
        4.3.1 上古至农业文明时期原始科技对人类食品的影响
        4.3.2 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对人类食品的影响
        4.3.3 警惕现代科技对人类食品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 基于EM-DAT数据库的科技灾难宏观分析
    5.1 国际相关研究概述
    5.2 全球科技引发灾难的趋势概览
        5.2.1 1900-2006年科技灾难发展总趋势
        5.2.2 1900-2006年各大洲科技灾难发展趋势
        5.2.3 1900-2006年科技灾难种类发展趋势
        5.2.4 科技灾难高发国家鉴别及其警示
    5.3 科技引发灾难的区域研究探索——以中国为例
        5.3.1 科技引发灾难的数量分析
        5.3.2 科技引发灾难的种类分析
        5.3.3 科技引发灾难在中国的特殊性
第六章 科技负面效应的特点、对策与反思
    6.1 科技风险、灾难及负面效应的若干规律性特点
    6.2 基于实证研究的初步对策思考
        6.2.1 理性认识深入研究
        6.2.2 建立科技成果安全评审机制
        6.2.3 以法为据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监督管理
    6.3 科技批判思潮的理论缺陷及其反思
        6.3.1 科技批判思潮概览
        6.3.2 科技异化的分类与辨析
        6.3.3 关于科技批判思潮的若干反思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汉英人名索引
在读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转:工人的阶级身份生产 ——基于湘市原苏厂工人的阐释[D]. 郑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2]中国图书资源存量与馆藏结构研究[D]. 睢颖. 南京大学, 2017(01)
  • [3]内蒙古地区牛粪综合利用基于太阳能沼气罐的沼气发酵特性研究[D]. 肖国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4]地下连续墙双轮铣槽机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田启岩. 浙江大学, 2016(06)
  • [5]近代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个旧锡矿开发研究[D]. 杨娟. 云南大学, 2016(12)
  • [6]我国早期机器人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政策的发展[D]. 张昕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7]AG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常晓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核电C3高压冷却器的流动传热特性及其优化研究[D]. 张飞祥.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科技风险、灾难与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D]. 刘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06)
  • [10]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J]. 刘景宽,李慧敏. 机电国际市场, 2000(01)

标签:;  ;  ;  ;  ;  

欧洲静密封技术考察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