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nternet的远程多媒体协同教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易凌云[2](2017)在《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任何领域的变革,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反应,教育的变革也不例外。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最近一次技术变革,是以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革新及其广泛应用,开启了信息(知识)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社会发展需求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重构了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个方面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推动教育变革的内外动力。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文明的洗礼。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迎来了教育变革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信息化现阶段主要形态的互联网教育,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变革中推动教育的变革?这是本文的主线,也是本文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从互联网教育事业和互联网教育产业两个维度来论述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给教育体系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教育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各个因素变革形成合力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对国内外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争鸣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本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社会体系和教育体系两个层面介绍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相遇开启了教育变革的大门,并从事业的视角和产业的视角对变革进行了了望。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打通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促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教育质量。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还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理念、新思维和新方法,并凭借其所特有的免费、开放、共享等互联网时代的基因,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催生打破时空的新教育。第二章从价值坐标的角度,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变革进行了阐述。从个人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从社会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促进社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时代价值坐标来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重点论述了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三章从课程的变革来看互联网教育对教育变革的影响。通过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的多元视角,来分析教育变革背景下课程目标取向和价值重塑。未来的课程必将向智慧性的课程发展,并介绍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设计与的课程组织形式。第四章从教师变革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第五章重点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的变革,包括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过程的重组、教学空间的重构、教师角色的重塑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构建了网络智慧教学模式,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好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彼此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究与提高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平台。第六章介绍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学习变革。互联网教育带给学生个性化学习、双回路学习、社交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学习者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课程的无缝学习,从而开启学习三个维度的变革。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互联网教育在发展中重点关注和思考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第七章分析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评价体系变革的内外因素,在分析和建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评价方法体系的基础上,概括了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智能评价为方向的未来互联网教育评价模式,并构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评价模型和互联网混合教学中的教学评价过程模型。结语对互联网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展望。可穿戴、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给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带来了新的联想和展望,未来教育将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的教育将迎来教联网时代。要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重回教育本质。“未来已来,一切无限可能”,我们正在通向未来的教育。
兰国帅[3](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邹璟[4](2005)在《基于新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文中研究指明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远程教育先后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以及目前的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通讯技术的进步,终身学习观念以及网上学习和培训等形式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模式,远程教育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无可否认,网络远程教育在迅速普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从技术层面上讲,最突出的就是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特别是基于广域网(主要是Internet)——传输的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基于IP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用户数目和多媒体信息业务在网络中所占比重的增加,Internet上运行的IPv4(即TCP/IP协议第四版),的缺陷也日趋明显,再加上网络基础通信设施的相对落后,目前的Internet已无法在广域网范围内支持远程教育越来越来热门的业务应用,如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的互动教学、IP多媒体点播教学等,这类对时延和带宽要求比较严格的应用在局域网(LAN)上才可能完成。所以,目前Internet上开展的远程教育还是以非实时的方式为主,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难以做到真正的互动、适时,这就形成“网络不网,远程不远”尴尬局面,可以讲,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还未形成。 应该看到,如何改变网络基础结构,提供强大的多媒体实时业务已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当务之急,目前逐渐升温的新Internet的发展势头已初见端倪,其网络技术性能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为开展真正的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基础可能。本文正是对此,预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阐述,如何利用新Internet提供的新的网络框架,来顺利的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并对各种新的应用和业务形式进行分析,希望对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莫志勇[5](2004)在《面向远程教育的音/视频组播》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而面临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普遍使用,为改善这一现状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进入了实用阶段。目前的远程教育系统类型虽然繁多,但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如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不能完成远程实验,或对网络传输带宽要求很高。为了设计一个完善的系统,本文对远程教育的需求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在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总体构架,对模块进行了划分,确定了主要模块的功能。此系统模型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前半部分首先阐述了在设计远程教育系统中要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背景,接着对多媒体信息的捕获原理和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以前的远程教育系统图象质量差、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使用新型的WDM设备进行了音频、视频的捕获,其图象质量要好于传统的VFW设备。随后对多媒体信息的远程网络传输作了研究。因为多媒体信息数据量大,给网络传输造成很大的负担,而Internet用户急剧增加,网络拥塞,使其成为应用中的瓶颈。因此,传输协议的选择很重要。基于H.323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方案占用较大的网络带宽,需要宽带网络来支持,因此实现起来受一定的条件限制。本文根据远程教育系统的特点,采用IP组播传输方案,使用IGMP协议,由于相同的分组只要发送一次,因而有效地节省了带宽。为了实现多媒体数据的透明传输,设计出了一个Socket通信协议,而不另外使用TCP/IP传输控制信息,进一步减少了带宽占用。在接收端,采用双缓冲技术,减少了带宽随机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本文的开发工作基于新型的多媒体开发应用框架DirectShow,结合Winsock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了两个用于远程教育系统中多媒体信息网络传输的过滤器组件。
李志国[6](2004)在《以下一代Internet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技术初探》文中指出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远程教育先后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以及目前的现代远程教育阶段,发展速度惊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通讯技术的进步,终身学习观念以及网上学习和培训等形式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模式,远程教育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无可否认,网络远程教育在迅速普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从技术层面上讲,最突出的就是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特别是基于广域网(主要是Internet)——传输的问题。目前,远程教育基于IP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用户数目和多媒体信息业务在网络中所占比重的增加,Internet上运行的IPv4(即TCP/IP协议第四版),的缺陷也日趋明显,再加上网络基础通信设施的相对落后,目前的Internet已无法在广域网范围内支持远程教育越来越来热门的业务应用,如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的互动教学、IP多媒体点播教学等,这类对时延和带宽要求比较严格的应用在局域网(LAN)上才可能完成。所以,目前Internet上开展的远程教育还是以非实时的方式为主,采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难以做到真正的互动、适时,这就形成了“网络不网,远程不远”尴尬局面,可以讲,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还未形成。应该看到,如何改变网络基础结构,提供强大的多媒体实时业务已成为网络远程教育的当务之急,目前逐渐升温的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势头已初见端倪,其网络技术性能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广阔,为开展真正的网络远程教育提供了基础可能。本文正是对此,预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来阐述,如何利用下一代Internet提供的新的网络框架,来顺利的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并对各种新的应用和业务形式进行分析,希望对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邓应选[7](2002)在《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原型开发》文中提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人类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研究证明:一个工程师在大学所受的教育最多能维持五年,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终身话题。由于基于Web的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其知识的传播是立体的、非线性的、多种经验的,必将成为人们的一个主要学习途径。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运而生。它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和通讯联系的教育形式。学习对象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受教育者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习者使用,教学形式由以教师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学生自主学习,重视教学过程,学校将逐步开放学习空间和时间,创造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网上教育就是利用Internet来开展远程教育,它把传统教育嫁接到网上,同时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是教育在Internet上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文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多媒体CAI教育与科研工作成果,结合论文的展开,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 (1)论文背景、论文来源和论文目标。 (2)着重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历史,作用与组成,及所涉及的相关技术。 (3)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远程教育环境,并对远程教育的作用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远程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4)介绍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5)介绍课件制作的工具和方法。 (6)Web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7)详细介绍本次开发的网上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考试、远程答疑等。 (8)小结与展望。
张玉叶[8](2002)在《基于Web方式的协同远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将CSCW应用于远程教学方案中 ,实现了一个协同式的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系统。
李军怀[9](2002)在《远程医疗及其协同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远程医疗是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医疗技术,建立不同区域的医疗单位之间、医师和患者之间的联系,完成远程咨询、诊治、教学、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任务,形成医学专家之间及其与患者之间的一种全新的诊疗模式。本文在系统分析与研究异构环境下协同理论与技术基础上,针对远程医疗系统的特点,主要研究了远程医疗系统的结构模型、协作机制、医疗信息集成与共享、用户接口模型以及系统实现技术。 1.通过对远程医疗系统中协同工作组织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及对远程医疗系统组成原理、协同服务的描述,提出了一个支持远程医疗系统架构的参考模型。 2.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Agent技术的开放、主动远程医疗系统结构模型OATMS(openand Active TeleMedicine System),并讨论了模型中Agent的实现结构。同时,针对目前MAS应用系统中,语义通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Agent通信的抽象模型,并讨论了Agent之间的通信流程和消息传输所采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KQML语言在Agent通信中缺乏语义标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Agent语义通信语言框架。 3.通过对远程医疗系统中医疗专家之间协作行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系统组成的静态和动态要素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抽象,提出了描述远程协同诊断系统的四元组(P,R,T,O)结构模式。然后针对目前缺乏适合远程协同诊断系统特点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协同工作描述语言CSDL(Collaborative System Description Language),此语言不仅刻画了系统的各种要素,而且对系统中各要素间的交互协议进行了描述,可对系统的分析与构造进行有效的指导。 4.在分析异构环境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特性、目标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远程医疗系统需要的基于信息代理的信息共享模型及实现体系结构。同时,特别针对目前数据资源分布性、异构性、多样性、自治性等特点,借鉴开放数据库互连标准ODBC以及JAVA“一处编程,处处可用”的特点,提出了“数据包装器”的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模型。在此模型中,对各种异构数据源建立“包装器”,然后通过资源代理定义数据源存取的抽象接口,通过用户代理、信息代理进行数据访问,为医疗环境中的信息共享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法。模型的构建充分满足了目前远程医疗系统中信息源的分布性、异构性、多态性和自治性等要求。 5.在对远程医疗中用户接口特性、支撑结构和实现方法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用户动作的多层次抽象和对动作结果的例化,提出了一个面向用户的、独立于应用程序、便于裁剪的多用户接口模型,使参与远程医疗协同工作的多个用户之间能够实现多层次的协同。该结构是介于集中式结构和复制式结构之间的一种混杂结构:共享信息集中存放于主部件中,维持一致性;而信息显示和人机交互的语义部分复制在分布的用户接口代理中。用户接口代理是该结构的关键,它封装了用户界面管理的共享策略,实现协作感知的信息共享。该结构支持表示级、视图级和对象级的三级信息共享,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6.基于上述理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远程协同诊断原型系统 RCDS(Remote CooperativeDioposis System)。该系统支持位于不同地方的用户通过连入Internet的站点进行交互,利用WYSIWIS的共享窗口以及实时的语音完成用户之间的协同工作。远程诊断系统把病人的资料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不同地点的医学专家,使专家共同完成对病人的病情诊断。RCDS与目前大多数基于视频会议的远程诊断系统不同,它能支持医务人员之间的同步和异步工作。异步远程诊断不要求实时,不需要很高的网络传输,具有较大灵活性,适用于远程专家会诊。RCDS的同步诊断允许多个医生对同一幅医学图象,采用声、文、图等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华致立[10](2002)在《协同电子商务网上洽谈环境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形式和范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开展电子商务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也日益成熟,基于分布式环境的远程商务网上洽谈系统是电子商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协作能力的电子商务洽谈会议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在一个更宽阔的范围、与更多的商务对象、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研究并实现这样的会议系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在现有的应用系统中,由于技术条件的不成熟或者是对商务模式理解的不充分,往往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商务(CSCB)模式,由于其实施商务活动的廉价性、实现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其特有的任何人(anybody)、在任何地方(anywhere)和任何时间(anytime)都享有同等的协同交互机会的特征,而成为现代商务洽谈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对于CSCB这个全新的分布式商务模式,缺乏我们早已熟悉的会议室中商务实体之间面对面同步交流的特性。如何将CSCB的协同交互特性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有效的、能获得良好的商务洽谈交互效果的支持环境来满足当代电子商务对CSCB这种商务模式的需求,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根据CSCB模式的特征以及实际应用系统的需求,本文提出和建立了一种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抽象模型并成为本文实现CSCB支持环境的模型基础。对应于CSCB的四个方面的因素,该模型采用物理子空间、社会子空间、认知子空间和信息子空间的模型来描述协同商务洽谈环境。本文仔细分析了该模型中各个子空间的构成要素,并对这种CSCB的支持环境的抽象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根据我们建立的CSCB支持环境的模型,经分析研究,我们认为,采用基于数据会议系统的技术来实现CSCB的支持环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仔细研究了数据会议系统的实现技术,对会议系统特别是计算机会议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体系结构以及ITU-T的H系列标准、H.323系列协议和T.120系列协议等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形成计算机会议系统的一个清晰概念。 针对先前设计的协同商务洽谈支持环境的体系结构,本文采用基于组件的方法,利用Lotus(?) Sametime(?)的群体服务组件、群体接口组件以及会议服务组件实现了一个CSCB的支持环境的原型系统VBN(Virtual Business Negotiation),并描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试运行结果说明了该系统能够满足CSCB环境对协同商务洽谈的支持功能。 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系统描述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商务(CSCB)具有空间特征,并分别阐述了该 空间特征下四个子空间的特征。 2、针对当代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结合现有可行技术方案,提出了符合该应用需 求的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协同商务洽谈会议系统的特征描述,并对该描述做 了形式化的定义。 3、研究了计算机会议系统的有关背景技术,定义了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概念, 讨论了它的功能、优点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形成了标准化 开发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一个整体概念。 4、通过物理环境、拓扑结构和逻辑功能结构三方面定义了我们的CSCB应用实例 O仅四的体系结构。在分析商务洽谈会议系统底层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定义了该 会议系统的核心机制,包括T120底层核心协议T123、T122lT125、T124的 实现以及多媒体数据会议中的数据多点发送的实现策略。 5、针对CSCB运作模式,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应用需求,商务演示会议,协同商务 洽谈会议,异步式商务洽谈会议等。’ 6、通过 LOStUS@ Sametime@提供的 Java Tolkit开发包实现了我们先前定义的基于 数据会议的协同商务洽谈会议系统。 在研究期间,作者已经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与本文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 文1篇,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也取自其中。
二、基于Internet的远程多媒体协同教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ernet的远程多媒体协同教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 理论诉求:互联网教育正在参与未来教育的重大变革 |
(二) 实践归纳:互联网教育事业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三) 价值追问:解决教育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 上位概念、中位概念和下位概念 |
(三) 概念间的关系分析 |
(四) 理论基础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萌芽: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变革的开启 |
(二)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拓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核心能力及教学变革 |
(三) 互联网教育研究的深入: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变革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从总到分与由分到总 |
(二) 研究方法:实践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 |
第一章 互联网与教育相遇:开启教育变革的大门 |
第一节 社会系统视角:社会体系的变革对教育体系冲击 |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体系的变革 |
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教育变革 |
三、教育系统变革的内外动力 |
第二节 教育系统视角:教育系统内的共融共荣共促 |
一、互联网技术革新迫使教育系统变革势在必行 |
二、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共融 |
三、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的共荣 |
四、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共促 |
第三节 事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整体性的变革 |
一、孕育教育变革的互联网基因 |
二、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
三、重构教和学的时间空间 |
四、倒逼教育发生结构性变化 |
第四节 产业的视角:互联网教育产业为教育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
一、互联网教育产业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
二、互联网教育产业的商业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
三、互联网教育产业链增强了与教育产业之间的吸附性 |
四、互联网教育产业增加了教育行业的科技含量 |
第二章 教育目标变革:新人文教育观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第一节 教育目标变革的价值坐标 |
一、个人价值坐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
二、社会价值坐标:培养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目标变革 |
一、教育的个人担当: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
二、教育的社会担当:要承担引领社会创新发展的使命 |
三、教育的时代担当: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人文教育观 |
第三节 互联网教育与未来人才的培养 |
一、以个人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
二、以社会本位论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以新人文教育观为视角:互联网教育与家国情怀人才的培养 |
第三章 课程变革:对课程新生态的重构 |
第一节 课程变革的新图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观 |
一、课程理念重新审视:基于互联网视野下的多元视角 |
二、课程目标价值重塑: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内容—技术”二元融合的视角 |
三、课程观的重构:基于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和需求 |
第二节 课程形态的新探索:走向个性化和智慧性的教育课程 |
一、课程形态:微课和慕课 |
二、课程特征:“融合”与“联合” |
三、课程体系:“适”与“微” |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创新: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合力的产物 |
一、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 |
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设计:以个性化服务为重点的资源共享 |
三、互联网教育的课程形式设计: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人性化设计 |
第四节 互联网教育课程的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 |
一、互联网教育课程:问题同样存在 |
二、个性化定制:创建个人的“播放列表” |
三、后MOOC时代的课程:SPOC |
四、未来的课程:流动和无所不在 |
第四章 教学变革:走向智能化智慧性的教学 |
第一节 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
一、物联网:智能化教学 |
二、人工智能:个性化的智慧教学 |
三、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 |
四、教学游戏APP:教学游戏化、娱乐化 |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重组:组织模式的变革 |
一、教学过程的生态模式:形成多元化交互学习共同体 |
二、教学过程重组的实践案例:翻转课堂 |
三、组织模式变革:走向虚拟化、分散合作化和智能化 |
第三节 教学空间的重构:没有界限的多维教育空间 |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空间 |
二、虚实结合无处不在的教学空间 |
三、注重文化传承和审美的的教学空间 |
第四节 新教学模式的构建:网络智慧教学模式 |
一、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网络智慧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三、网络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教师角色的重塑:师生关系的转变与教师专业成长 |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师权力去中心化 |
一、教师权利的转变:从知识传递的权威者向权力去中心化转变 |
二、教师职业是否消亡:不会消亡且作用更加重要 |
三、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推动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 |
第二节 师生关系的重构:由教师为主体变为师生互为主体 |
一、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影响:教师为主体的结构解体 |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交互的多元化与师生互为主体 |
三、教师内涵与角色的再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发展变化与拥抱新技术成长 |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期待 |
二、教师专业成长: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
三、实践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四、未来的学校:共同体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
第六章 学习变革: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学习 |
第一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个性化和多样化 |
一、个性化学习:一人一张课程表的私人订制 |
二、双回路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 |
三、社交化和扁平化学习:在分享与交互中学习 |
四、无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微”学习 |
第二节 渐进的革命:学习变革的三个维度 |
一、时间维度:泛在学习与学习生活化 |
二、空间维度:虚拟课堂与虚拟校园 |
三、目标维度:让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
第三节 智慧学习:构建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 |
一、个性化智慧学习:基于大数据的情景化学习体验 |
二、个性化学习服务模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跟踪服务 |
第四节 拓展创造的边界:新技术与未来学习的展望 |
一、可穿戴设备:信息融入人体本身 |
二、3D打印技术: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 |
三、脑电波技术:更好的关联教与学 |
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走进未来教育 |
第七章 评价与管理变革:多元评价和智慧管理 |
第一节 多元化评价: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统一 |
一、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克服“一元式”评价方式的不足 |
二、注重创新评价:彰显和引领时代创新精神 |
三、注重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视角、宽领域的综合评价模式 |
第二节 全面评价:教学评价方法体系的变革 |
一、前置评价:诊断性评价 |
二、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 |
三、结果评价:总结性评价 |
四、教学评价模型:构建过程性和总结性有机统一的评价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混合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评定 |
一、以大数据为基础和导向 |
二、“生评生”和“机评生” |
三、混合教学中的全面多元教学评价 |
第四节 管理智能化: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 |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 |
二、教学管理:智能决策与控制 |
三、学习管理:学历认证与“学分银行” |
四、教育资源管理:智能检索与共建共享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互联网教育推动了教育变革 |
(一) 技术与教育:顺势而为与守正创新 |
(二) 加强对“育”层面的探索:更需关注教育的本真存在 |
(三) 重新认识教育:重新定义教育和学习 |
二、展望: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一)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超越的五个维度 |
(二)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联网时代的到来 |
(三) 从物联网到教联网:重构了三种新的互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
(4)基于新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1.1.1 什么是远程教育 |
1.1.2 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 |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特点及实施的意义 |
1.2.1 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 |
1.2.2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
1.2.3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 |
1.3 Internet与新Internet |
1.4 新Internet的协议基础 |
1.4.1 IPv6协议及其特点和优势 |
1.4.2 IPv6的发展历史 |
1.4.3 支持IPv6的路由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1.5 新Internet的网络结构及其技术基础 |
1.6 新Internet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2.2 网络远程教育的技术基础 |
2.3 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特点和发展缺陷及其影响 |
2.3.1 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特点 |
2.3.2 网络远程教育基础平台的发展缺陷和影响 |
第三章 基于新Internet的远程教育的前景展望 |
3.1 网络远程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
3.1.1 网络远程教育在传统教育意义方面的必要性 |
3.1.2 网络远程教育在企业培训方面的必要性 |
3.2 新Internet的发展前景及在我国的现状 |
3.2.1 新Internet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3.2.2 新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3.3 基于新Internet的远程教育技术的展望 |
第四章 网络远程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和业务应用 |
4.1 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 |
4.2 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 |
4.2.1 流媒体 |
4.2.2 流媒体传输协议 |
4.2.3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 |
4.2.4 流式传输过程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
4.3 远程教育中媒体流的应用 |
4.3.1 常见视频传输方式 |
4.3.2 教育点播系统 |
4.3.3 多媒体教学Internet直播 |
第五章 以NGI为基础平台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 |
5.1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 |
5.1.1 远程教育的教学课件系统 |
5.1.2 教学课件的应用 |
5.2 在Internet上进行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5.3 新Internet的网络应用框架 |
5.4 基于新Interne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 |
5.4.1 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设计与应用 |
5.4.2 基于新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的系统框架 |
5.4.3 基于新Internet的网络远程教育的应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面向远程教育的音/视频组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课题与任务 |
1.1.1 研究工作的提出与背景 |
1.1.2 课题内容与任务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安排 |
第二章 多媒体远程教育的基础研究 |
2.1 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模式与特点 |
2.1.1 教学模式 |
2.1.2 特点 |
2.1.3 新的发展 |
2.2 远程教育协同模式的研究 |
2.2.1 CSCW概述 |
2.2.2 CSCW关键技术 |
2.3 远程教育系统模式研究 |
2.3.1 系统概述 |
2.3.2 系统模式 |
2.3.3 通信协议 |
2.3.4 IP组播 |
2.4 远程教育系统中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
2.4.1 MPEG-1编码原理 |
2.4.2 MPEG的新发展 |
2.5 其它相关技术 |
2.5.1 VoIp技术 |
2.5.2 H.323标准 |
第三章 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
3.1 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构架与组成 |
3.1.1 构架 |
3.1.2 组成 |
3.2 总体方案设计及系统功能 |
3.2.1 系统拓扑结构 |
3.2.2 系统功能 |
3.3 主要的设计研究工作 |
第四章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
4.1 组件对象模型(COM) |
4.1.1 概述 |
4.1.2 COM库和类工厂 |
4.2 DirectShow |
4.2.1 概述 |
4.2.2 媒体类型 |
4.2.3 Filter的连接 |
4.2.4 Filter的状态转换 |
第五章 应用系统的设计与编码 |
5.1 基本设计流程 |
5.1.1 开发环境的配置 |
5.1.2 基本流程 |
5.1.3 具体构建技术 |
5.1.4 事件交互 |
5.2 音频的捕获 |
5.2.1 音频捕获设备的选择 |
5.2.2 捕获端口的选择 |
5.2.3 采样特性的设置 |
5.2.4 采集缓冲区的设置 |
5.3 视频的捕获 |
5.3.1 捕获过滤器组件的生成 |
5.3.2 集成VOD功能 |
5.3.3 控制捕获图 |
5.3.4 视频捕捉参数的配置 |
5.3.5 视频输出格式的设置 |
5.3.6 Crossbar 的操作 |
第六章 应用开发的设计与编码 |
6.1 通信协议的设计 |
6.2 过滤器组件的开发方法 |
6.2.1 开发环境的配置 |
6.2.2 使用的基类 |
6.2.3 功能分析 |
6.3 发送过滤器的设计与编码 |
6.3.1 发送过滤器 |
6.3.2 发送过滤器的输入Pin |
6.4 接收过滤器的设计与编码 |
6.4.1 接收过滤器 |
6.4.2 接收过滤器输出Pin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以下一代Internet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1.1.1 什么是远程教育 |
1.1.2 远程教育的发展过程 |
1.2 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特点及实施的意义 |
1.2.1 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模式 |
1.2.2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
1.2.3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网络远程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2.2 网络远程教育的技术基础 |
2.3 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特点和发展缺陷及其影响 |
2.3.1 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特点 |
2.3.2 网络远程教育基础平台的发展缺陷和影响 |
第三章 下一代Internet及其相关协议和技术 |
3.1 Internet与下一代Internet |
3.2 下一代Internet的协议基础 |
3.2.1 IPv6协议及其特点和优势 |
3.2.2 IPv6的发展历史 |
3.2.3 支持IPv6的路由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3.3 下一代Internet的网络结构及其技术基础 |
3.4 下一代Internet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网络远程教育的多媒体技术和业务应用 |
4.1 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形式 |
4.2 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 |
4.2.1 流媒体 |
4.2.2 流媒体传输协议 |
4.2.3 流媒体技术的实现 |
4.2.4 流式传输过程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
4.3 远程教育中媒体流的应用 |
4.3.1 常见视频传输方式 |
4.3.2 教育点播系统 |
4.3.3 多媒体教学Internet直播 |
第五章 以NGI为基础平台的网络远程教育系统的构建 |
5.1 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 |
5.1.1 远程教育的教学课件系统 |
5.1.2 教学课件的应用 |
5.2 在Internet上进行远程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5.3 下一代Internet的网络应用框架 |
5.4 基于下一代Interne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 |
5.4.1 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远程教育设计与应用 |
5.4.2 基于下一代Internet的多媒体网络远程教育的系统框架 |
5.4.3 基于下一代Internet的网络远程教育的应用 |
第六章 基于下一代Internet的远程教育的前景展望 |
6.1 网络远程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
6.1.1 网络远程教育在传统教育意义方面的必要性 |
6.1.2 网络远程教育在企业培训方面的必要性 |
6.2 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前景及在我国的现状 |
6.2.1 下一代Internet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6.2.2 下一代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6.3 基于下一代Internet的远程教育技术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缩略语 |
致谢 |
(7)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原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虚拟校园 |
1.2 虚拟校园环境理论及技术支持 |
1.2.1 远程教育 |
1.2.2 计算机辅助教学 |
1.2.3 课件 |
1.3 论文的来源与结构 |
第二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
2.1 CAI的定义 |
2.2 CAI的作用及组成 |
2.3 CAI系统的组成方式 |
2.4 CAI技术的研究内容 |
2.5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 |
2.6 CAI的发展方向 |
2.7 MCAI系统 |
2.7.1 MCAI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 |
2.7.2 多媒体计算机的升级部件 |
2.7.3 MCAI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 |
2.7.4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远程教育及其环境 |
3.1 远程教育的由来 |
3.2 远程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
3.2.1 远程教育的内涵 |
3.2.2 远程教育的意义 |
3.3 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
3.3.1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1.1 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1.2 英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1.3 法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1.4 澳大利亚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1.5 日本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2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3.4 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 |
3.4.1 远程教育的组织形式 |
3.4.2 远程教育的效果 |
3.4.3 出现的政策问题 |
3.4.4 网络教育给我们的思考 |
3.5 支撑技术 |
3.5.1 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 |
3.5.2 计算机辅助远程教育的应用系统结构 |
3.5.3 多媒体技术和用户交互技术 |
3.5.4 网络和通信技术 |
3.5.5 协同教学系统与Internet |
3.5.6 系统的安全技术 |
3.6 远程教育环境的深层分析 |
3.6.1 异步应用 |
3.6.2 同步应用 |
第四章 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 |
4.1 多媒体的概念 |
4.2 多媒体课件的编制 |
4.2.1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 |
4.2.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
4.3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4.3.1 多媒体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
4.3.2 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 |
4.4 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
4.4.1 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材的影响 |
4.4.2 多媒体技术对远程教学传输模式的影响 |
4.4.3 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 |
第五章 课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5.1 课件的定义与开发 |
5.2 课件设计 |
5.3 课件工程 |
5.4 开发工具和环境 |
5.5 课件类型 |
5.6 课件开发 |
5.6.1 开发过程 |
5.6.2 课件的结构类型 |
5.7 课件设计方法 |
5.7.1 设计的基本要求 |
5.7.1.1 课件设计的教育性要求 |
5.7.1.2 课件设计的科学性要求 |
5.7.1.3 课件设计的艺术性要求 |
5.7.1.4 课件设计的技术性要求 |
5.7.2 教学逻辑设计 |
5.7.2.1 教学设计 |
5.7.2.2 风格设计 |
5.7.2.3 选择写作工具 |
第六章 Web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
6.1 HTML概述 |
6.2 ASP概述 |
6.3 Web数据库 |
6.3.1 数据库接口 |
6.3.2 创建数据库 |
6.3.3 数据库联接 |
第七章 海运学院远程教育平台系统分析与设计 |
7.1 系统调查 |
7.1.1 前台学习流程 |
7.1.2 后台管理流程 |
7.2 需求分析 |
7.3 可行性分析 |
7.4 系统分析 |
7.4.1 概述 |
7.4.2 指导思想 |
7.4.3 开发模式 |
7.4.4 网站名称、目标和主要功能 |
第八章 远程教育网的实现 |
8.1 开发平台 |
8.2 时间和计数器功能的实现 |
8.3 自学园地的实现 |
8.4 学生成绩输入的实现 |
8.5 留言本的实现 |
8.6 课外习题块的实现 |
第九章 小结和展望 |
9.1 小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远程医疗及其协同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远程医疗系统概述 |
§1.1.1 远程医疗概念 |
§1.1.2 远程医疗的发展 |
§1.1.3 医疗领域的信息标准 |
§1.1.4 远程医疗与HIS,PACS,RIS等系统的关系 |
§1.1.5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 论文的相关技术 |
§1.2.1 协同工作概念 |
§1.2.2 协同工作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3 远程医疗与协同工作理论 |
§1.3 论文来源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贡献 |
§1.3.3 论文结构和内容组织 |
第二章 远程医疗系统分析与架构 |
§2.1 远程医疗中的协同工作组织问题 |
§2.1.1 远程通信网 |
§2.1.2 远程医疗中的信息协同 |
§2.1,3 远程医疗中的协调、合作和协同 |
§2.2 远程医疗系统的架构 |
§2.2.1 远程医疗系统的组成原理 |
§2.2.2 远程医疗系统服务 |
§2.2.3 远程医疗系统结构的参考模型 |
§2.3 关键问题分析 |
§2.3.1 技术问题 |
§2.3.2 非技术问题 |
§2.3.3 支持协同诊疗的使能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gent的远程医疗系统结构模型 |
§3.1 概述 |
§3.1.1 Agent技术概述 |
§3.1.2 Agent与协作支持层的关系 |
§3.2 远程医疗系统的形式化描述与建模 |
§3.2.1 远程医疗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
§3.2.2 远程医疗系统的建模过程 |
§3.3 基于Agent的远程医疗系统结构模型 |
§3.3.1 一般性协作层结构 |
§3.3.2 OATMS结构模型 |
§3.3.3 模型的开放性 |
§3.3.4 模型的主动性 |
§3.4 OATMS中的Agent设计与实现 |
§3.5 Agent间的语义通信机制 |
§3.5.1 Agent通信机制 |
§3.5.2 Agent通信的抽象模型 |
§3.5.3 Agent间的通信流程 |
§3.5.4 Agent间的消息传输 |
§3.6 基于XML的Agent通信语言框架 |
§3.6.1 Agent通信语言分析 |
§3.6.2 基于XML的Agent通信语言框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医疗中的协作机制和模型 |
§4.1 远程医疗中的协同工作分析 |
§4.1.1 协作行为 |
§4.1.2 协作特征 |
§4.1.3 协作模式 |
§4.2 远程医疗协同诊断系统构成要素 |
§4.2.1 静态要素 |
§4.2.2 动态要素 |
§4.3 协同诊断工作描述模型 |
§4.3.1 协同诊断系统的结构模式 |
§4.3.2 系统静态特性 |
§4.3.3 系统动态特性——交互性、协作性 |
§4.4 CSDL语言 |
§4.4.1 XML文档的形式化描述 |
§4.4.2 基于XML的CSDL语言 |
§4.4.3 协同诊断系统中交互协议的形式化描述 |
§4.5 与相关工作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程医疗中的信息协同模型设计与实现 |
§5.1 远程医疗中信息共享平台 |
§5.1.1 信息共享原因 |
§5.1.2 信息共享的目标与特点 |
§5.2 远程医疗环境下的信息共享模型 |
§5.2.1 信息交互分析 |
§5.2.2 基于Agent的信息共享模型 |
§5.2.3 信息共享体系结构 |
§5.3 异构数据环境下的医疗数据集成模型 |
§5.3.1 实现方法 |
§5.3.2 数据集成模型 |
§5.4 信息访问模型 |
§5.4.1 信息代理 |
§5.4.2 主动数据服务—主动虚拟服务器 |
§5.4.3 信息访问模型与流程 |
§5.4.4 模型特点 |
§5.5 实现的几个主要问题 |
§5.5.1 集成策略 |
§5.5.2 实现框架 |
§5.5.3 相关技术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远程医疗中的人机交互接口模型 |
§6.1 协作多用户接口分析 |
§6.1.1 研究现状 |
§6.1.2 接口技术 |
§6.1.3 特性分析 |
§6.1.4 支撑结构 |
§6.2 用户接口的主要技术问题 |
§6.2.1 共享工作空间一致性问题 |
§6.2.2 群体感知问题 |
§6.2.3 并发控制问题 |
§6.3 实现方法 |
§6.3.1 透明协作 |
§6.3.2 协作感知 |
§6.4 基于用户接口代理的实现模型 |
§6.4.1 用户接口数据模型 |
§6.4.2 用户动作分类 |
§6.4.3 用户接口实现模型 |
§6.4.4 模型特点 |
§6.5 协同诊断系统用户接口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远程协同诊断系统(RCDS)设计与实现 |
§7.1 系统运行模式 |
§7.2 RCDS系统体系结构 |
§7.3 系统功能及涉及的技术 |
§7.4 系统实现 |
§7.4.1 异步远程诊断 |
§7.4.2 同步远程诊断系统结构 |
§7.4.3 多点实时语音 |
§7.4.4 电子白板的实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论文研究总结 |
§8.2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协同电子商务网上洽谈环境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关键词 |
Abstract |
Keywords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文研究的社会背景 |
1.3 计算机会议系统的开发现状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
2.1 CSCW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
2.2 实时CSCW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2.3 实时Groupware(群件)系统分类及其需求 |
2.3.1 常见的实时Groupware(群件)系统 |
2.3.1.1 聊天系统 |
2.3.1.2 工作流管理系统 |
2.3.1.3 计算机会议系统 |
2.3.1.4 应用程序共享系统 |
2.3.1.5 共享白板 |
2.3.1.6 协同着作系统 |
2.3.1.7 协同虚拟环境 |
2.3.1.8 音频会议系统 |
2.3.1.9 视频会议系统 |
2.3.1.10 协同软件工程系统 |
2.3.2 实时Groupware(群件)对通信平台和软件开发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商务活动(CSCB)的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Internet的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特征分析 |
3.2.1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空间特征 |
3.2.2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特征分析 |
3.2.2.1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中物理空间的特征分析 |
3.2.2.2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中认知空间的特征分析 |
3.2.2.2.1 认知空间的任务(tasks) |
3.2.2.2.2 认知空间的内容(Content) |
3.2.2.2.3 认知空间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 |
3.2.2.3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中社会空间的特征分析 |
3.2.2.3.1 与会者和协作组 |
3.2.2.3.2 与会者的社会组成形态 |
3.2.2.3.3 角色转换 |
3.2.2.4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中信息空间的特征分析 |
3.2.2.4.1 信息的特征 |
3.2.2.4.2 信息管理和发布的支持技术 |
3.3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形式化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4 协同商务洽谈会议系统的支持技术分析 |
4.1 会议系统 |
4.2 计算机会议系统 |
4.2.1 定义、优点与特点 |
4.2.2 计算机会议系统的分类 |
4.2.3 计算机会议系统的体系结构 |
4.3 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 |
4.3.1 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特征 |
4.3.2 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主要功能 |
4.3.3 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应用领域 |
4.3.4 多媒体数据会议系统的优点 |
4.4 ITU的H系列标准与H.323协议 |
4.4.1 制订标准的原因和重要性 |
4.4.2 H系列标准 |
4.4.3 H.323协议 |
4.4.4 H.323协议族的层次结构 |
4.5 ITU的数据会议系列协议T.120 |
4.5.1 T.120协议概述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数据会议的CSCB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实现 |
5.1 CSCB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体系结构 |
5.1.1 协同商务洽谈的物理环境 |
5.1.2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拓扑结构 |
5.1.3 协同商务洽谈环境的逻辑功能结构 |
5.2 构建基于实时数据会议的协同商务洽谈会议系统的支撑环境 |
5.2.1 协同商务洽谈支撑环境的模块划分 |
5.3 基于数据会议的商务洽谈会议室的实现 |
5.3.1 引言 |
5.3.2 VBN中组件的划分 |
5.3.3 群体服务组件(Community Service Component) |
5.3.4 会议服务组件(Meeting Service Component) |
5.3.4.1 应用程序共享服务 |
5.3.4.2 电子白板服务 |
5.3.4.3 流媒体服务 |
5.4 VBN的演示程序(DEMO) |
5.4.1 MMIT商务洽谈中心 |
5.4.2 会议列表 |
5.4.3 会议的创建 |
5.4.4 实时商务洽谈会议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的研究成果 |
6.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Internet的远程多媒体协同教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D]. 易凌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3]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4]基于新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D]. 邹璟. 江西师范大学, 2005(11)
- [5]面向远程教育的音/视频组播[D]. 莫志勇. 南京工业大学, 2004(01)
- [6]以下一代Internet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技术初探[D]. 李志国. 天津大学, 2004(04)
- [7]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原型开发[D]. 邓应选. 上海海运学院, 2002(02)
- [8]基于Web方式的协同远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J]. 张玉叶. 电子技术, 2002(06)
- [9]远程医疗及其协同理论与技术研究[D]. 李军怀. 西北大学, 2002(02)
- [10]协同电子商务网上洽谈环境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研究[D]. 华致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