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相应对策——对中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振秋[1](2021)在《学习共同体理论在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学习共同体理论应用于学校教育的时间不长,但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有目共睹,学习共同体研讨活动也在持续进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经验较少,将学习共同体运用于中学戏剧教学中的研究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立足于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需求,结合前人的研究,探索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策略。绪论部分着重阐释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前人对“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在戏剧教学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理论”研究的意义,并深入戏剧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最后归纳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构建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主要从三方面阐释:与学习共同体紧密相关的“学习共同体”概念和“课堂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分析戏剧的基本特征;对指定的中学教材中的相关戏剧作品进行分析,归纳构建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是对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析,包括对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分析,并且根据对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文献研究总结概括出“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应用情境、环节的确定不合理;二是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应用僵化;三是学生参与戏剧学习共同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四是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缺乏实践经验参考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是根据总结出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构建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一是结合具体戏剧教学情境、环节运用学习共同体理论;二是在戏剧教学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理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戏剧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有效课堂;四是结合戏剧教学环节进行多角度实践学习共同体;五是中学戏剧教学学习共同体小组组建建议。
杨沛丽[2](2020)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璀璨文明的物质媒介,以其笃厚精深的巨大魔力吸引着我们去学习与继承。中学文言文教学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具有塑造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培育综合修养、提升审美能力等多重职能。文言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学习兴趣冷淡、课堂氛围沉闷、方法机械单一等诸多问题。在中学语文课程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更多精力放在考试的需要层面,一味追求成绩与分数,忽视学生对文言文内容本身的体会与领悟。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枯燥,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无法体会文言文蕴含的独特魅力与深厚能量。课标指示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且无法忽略残酷的竞争考试现实,这使得中学文言文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活动,以初中的部编版六册教材和高中的人教版必修五册教材,作为研究凭借材料,依托合作教学理论,从文言融合角度出发,研究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力图摆脱当前的教学困境。采用会面访谈、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通过对延安地区部分中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他们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感受与看法,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及建议。论文共计五个部分。一是绪论,介绍选题缘起、目标计划、研究综述等系列情况。二是教学现状问卷调查,通过具有针对性与全面性的科学调查问卷,系统梳理客观存在的复杂问题。三是深入发掘问题背后的矛盾与诱因,该章节是对前一章节问题的微观化、具体化、深入化。四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改进策略。五是结论,概括提升文章的整体研究,客观分析文章的不足以及后续的研究领域。
贾永明[3](2020)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石河子市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富有实效的教学策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在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这一系列优势,为了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在许多语文课堂得以实行,但小组合作学习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因此,提出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选取石河子市A小学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观察、访谈和案例的方法来搜集资料。根据A小学的安排和本文的研究需要,选取了五、六年级两个年级进行观察,然后在观察的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抽取18位同学和6位老师,进行访谈搜集相关资料。接着在对这两个年级的观察中,搜集本研究所需要的积极互赖、面对面促进性互动、个体责任、合作技能和小组自评方面的案例。通过课堂观察,结合质性访谈与案例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现状中探寻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学生间缺乏积极互赖关系、面对面相互促进程度低、缺乏合作技能、小组自评缺失四方面问题,并从教师维度、学生维度两方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归因并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从而提出了教师优化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知、建立多角度的互赖关系、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培养、建立有效的语文合作学习小组等相应的解决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实践教学案例中,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和小学语文课堂达到有效的融合。
张辉莉[4](2020)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研究 ——以南宁市W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旨在从传统课堂的单向控制的交流方式向多向交流方式转变。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使得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但多向交流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这就增加了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难度。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对促进教师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能力、学生语文素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有效管理理论、坎特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南宁市W学校为研究对象,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分析,并试图探讨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对策。从课堂目标管理、课堂环境管理、课堂时间管理、课堂行为管理、课堂信息管理、课堂评价管理等维度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合作学习载体“导学案”完成的质量不理想;二是课堂时间管理低效;三是课堂信息管理不顺畅;四是课堂管理方式不恰当;五是课堂管理目标达成与预想目标不一致。教师导学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符、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管理缺少预设、学生的学习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学校缺乏对教师课堂管理理论的培训等因素影响着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对策建议:在教师层面,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课堂管理,结合最近发展区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重视合作学习课堂时间的统筹分配,防范合作学习课堂信息传递的干扰,优化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目标管理,综合提高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技能。在学生层面,学生要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与组员积极互赖,自觉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在学校层面,学校要结合校本培训持续开展教师合作学习课堂管理培训,完善课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提高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效果。
张玉娇[5](2020)在《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功利性及应试性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如学科专业技能、掌握知识的能力及学业考试成绩,因而就忽视了对人生境界教育的关注。人生境界教育是要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引导,要将人生境界教育的最终目的贯穿于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现阶段研究发现,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将人生境界教育渗透语文教育中。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文性和它的特殊性,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贯穿人生境界教育,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感受人生真谛。目前中学语文受升学制度、考试压力的影响,师生很难去关注到人生境界教育这一部分。所以师生对人生境界教育的理解意识浅薄,没有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有可能在无意识中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与人生境界有关的内容,但都不会充分地将人生境界教育落实到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在教学目标方面缺乏对学生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这些方面的设计,主要还是围绕教参和知识点制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占主导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学生确立理想、追求理想、达成理想的引导和训练;在教学评价中,主要还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以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为目标的评价元素,忽视了对人生境界教育评价元素的关注。基于以上问题,依据王国维境界说理论,并且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第一,在教学目标方面,渗透王国维境界说理论,立足学生理想的确立、注重学生理想的追求、提升学生理想的达成的教学设计;第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生境界教育的内容,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外活动方面实施融入人生境界教育内容;第三,在教学评价中制定人生境界教育元素,把理想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理想的达成作为评价元素,尝试纳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希望通过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理论,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语文策略,以此对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起到有效性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朱玉凤[6](2020)在《延吉市第六中学部编本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诞生,新教材中出现不少创新点,“活动·探究”单元就是其中之一。“部编本”在八年级上册设置“新闻”、下册设置“演讲”两个“活动·探究”单元,九年级上册设置“现代诗”、下册设置“戏剧”两个“活动·探究”单元。“活动·探究”单元以活动任务单的形式组织课堂内容,共分为三个任务,其基本模式是:文本阅读——实践活动——尝试创作,既不同于综合性学习板块,也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单元。作为初中语文教材全新的一种单元组织形式,“活动·探究”单元无论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学习方式上,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面对这种全新的单元组织形式,教师如何有效的开展教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论文将对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性策略。本文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及意义。“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主体;学习策略具体,活动步骤可操作:从单篇到整组,强调单元整合;任务安排简洁,活动设计有弹性。“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有利于体现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第三章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活动·探究”单元的设置意图,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从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对“活动·探究”单元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第四章依据调查结果,总结了“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主要有:文本阅读策略重视度高、学生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习任务导向设计不合理、单元任务脱节、实践活动评价单一、自主探究能力不足、自主迁移能力欠缺。第五章针对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性策略,包括明确设计意图,优化任务导向、重视单元地位,完善任务环节、加强专业指导,完善活动评价、增强活动设计弹性,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注重活动可操作性,培养迁移运用能力。
徐宗祎[7](2020)在《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不断推进,中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为社会热点。各地中学纷纷提出新课改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的成果,是各地中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创新的成果,虽然形式各异,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完善课堂教学建设,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高效性。“活动单”互动课堂是淮安市淮海中学课堂主推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淮安市淮海中学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为案例,探讨了“活动单”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与优化策略。全文核心部分共有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理论概述。阐述“活动单”教学模式背景、内涵、特征及理论依据;第二章为模式展示。首先对“活动单”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面貌进行阐述,其次选取“活动单”教学模式下阅读鉴赏课、写作交流课两个案例,展示“活动单”课堂教学细节及相应教学体会与评价;第三章为现状调查。采取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分别对学生与教师进行调查,全面考察“活动单”互动教学实践情况;第四章为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首先对“活动单”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的成效进行肯定,其次提出该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中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等多个项目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高效性,也对教师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如学生展示过于频繁导致讨论时间不足、资料重复使用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等,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与深入思考,笔者给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活动单”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广泛。
董秀梅[8](2020)在《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研究》文中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皮亚杰、维果茨基的观点。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已有的经验,反对人为强加灌输,倡导帮助学生主动的构建意义。建构主义的四要素包括: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这些观点与我国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契合,与核心素养和阅读教学的要求一致,与语文课程的性质适切,因而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建构主义以及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相关概述,研究建构主义的渊源、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探讨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特点以及流程;第二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探究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因,从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探究;第三章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探讨建构主义下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实施建议,从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候答叫答、理答评价三个环节进行阐述。结语部分总结文本,并阐明未解决的方向及问题。课堂提问是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可以说,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对高中阅读教学的成败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建构主义下,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应该从三个阶段入手,在提问设计阶段,问题的设计应该合情合理,聚焦经验性、开放性与探究性;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境体验中生成理解,在对话与互动中启迪思维,在自主探究与协商合作中构建意义;评价反思阶段,应该关注反馈的开放多元,促进学生自身积极的意义构建。
陈毓铝[9](2020)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如何转变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成为一项重大课题。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学德育的主阵地,但因课程性质、填鸭式教学、学科偏见等因素的影响,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学思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教师提出核心问题,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投入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探究、互动,师生共同推动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从而高效达成学习目标。学思课堂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伙伴,改变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以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问题为线索,阐述了学思课堂的相关理论,为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分析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意义;通过同课异构展示学思课堂应用案例,针对当前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围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馈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借鉴。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四个内容,即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学思课堂相关理论概述,包括学思课堂概念界定、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应用意义;第三部分为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案例,包括案例展示、案例简析;第四部分为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包括应用现状调查、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五部分为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策略,围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馈三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
彭子珍[10](2020)在《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国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下一线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诗歌教学内容文体特征不够明显、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的困境。对此,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相关研究论文,得出对当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启示,从“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两个方面寻找诗歌教学困境的突破口。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与创新点。其中,从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师发展三个角度来说明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在期刊的视角下研究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对《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利用中国知网获取与处理论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论文作者发文量、发文地区、发文身份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多数研究者对诗歌教学研究缺乏持续系统性的关注,经济发达、教育环境良好的地区从事诗歌教学研究的研究者较多,一线教师是教学研究队伍中的主力军。通过对历年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得出,在新课改以来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倡导“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诗歌教学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2001-2006年载文数量逐年增多,属于“快速发展”阶段;2007-2009年载文数量逐年递减,但整体仍为发展态势,属于“减缓发展”阶段;2010-201 9年载文数量上下起伏,属于“理性思考”阶段。通过对论文类型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对教学理念研究而言,课例研究处于弱势地位,值得加大研究力度。第二章对《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类分析。针对教学理念研究类论文,分别从诗歌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诗歌教学现状的研究方面,研究者对诗歌教学中教师“教”的问题的关注多于对学生“学”的问题的思考;在诗歌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对于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集中在传统的诵读法、知人论世法以及“诗眼”教学法上,有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诗歌的讨论较少;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方面,整体而言,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少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者倾向于讨论诗歌教学具体的内容,缺少对如何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关注。针对课例研究类论文,分别以研究关注度较高的《登高》与《乡愁》为例,从“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两个方面对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教学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在“教学什么”方面分析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在“怎么教学”方面分析教学活动组织与教学方法运用的可借鉴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三章在前两章对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相关载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得出启示。在诗歌教学研究方面,从研究主题出发,要加强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研究;从研究主体出发,要增强一线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关注诗歌学术前沿研究。在诗歌教学实践方面,以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古典诗歌《登幽州台歌》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雨巷》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设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为诗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分析了本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期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改进提供些许帮助。
二、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相应对策——对中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相应对策——对中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学习共同体理论在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相关研究 |
2.戏剧相关理论研究 |
3.戏剧教学与学习共同体结合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调查法 |
2.观察法 |
一、构建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
(一)学习共同体相关概念 |
1.“学习共同体” |
2.“课堂学习共同体” |
(二)戏剧的基本特征 |
1.戏剧文学的综合性 |
2.戏剧形象的直观性 |
3.戏剧时空的集中性 |
(三)中学语文戏剧作品相关分析 |
1.中学语文戏剧作品分析 |
2.构建戏剧教学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
二、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1.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访谈结果与分析 |
(二)学习共同体在中学语文戏剧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原因 |
1.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应用情境、环节的确定不合理 |
2.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应用僵化 |
3.学生参与戏剧学习共同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 |
4.学习共同体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缺乏实践经验参考 |
三、构建中学戏剧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
(一)运用学习共同体理论构建体验式戏剧教学情境 |
1.学习共同体的体验式戏剧教学情境设置 |
2.学习共同体的体验式戏剧教学应用环节 |
(二)在戏剧教学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理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
2.创新戏剧教学方式 |
3.教师要学会“简政放权” |
4.戏剧教学实施过程中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 |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戏剧的主观能动性,构建有效课堂 |
1.提高学生对戏剧学习的自主性 |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构建戏剧学习共同体 |
3.结合学情,有效构建戏剧学习共同体 |
(四)多角度学习共同体实践与戏剧教学环节相结合 |
1.组织与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的教学活动 |
2.勇于打破僵化的戏剧教学思维 |
3.结合戏剧教学环节实施学习共同体 |
(五)中学戏剧教学学习共同体小组组建建议 |
1.在戏剧课堂中转变师生心智模式 |
2.组建戏剧学习共同体小组 |
3.制定学习共同体小组规则 |
4.把握戏剧合作学习的时机,总结戏剧合作学习的经验 |
5.明确戏剧学习共同体小组学习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六)研究综述 |
1.文言知识角度 |
2.文本阅读角度 |
3.文化传承角度 |
4.文言融合角度 |
二、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实践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工具及回收情况 |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情况问卷数据分析 |
1.对文言文学习兴趣较为冷淡 |
2.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 |
3.文言文教学中欠缺音韵训诂知识 |
4.文言文教学中忽视人文精神 |
5.文言文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 |
6.教师自身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
三、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 |
(一)文言文教学问题存在的危害性 |
1.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
2.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
3.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培养 |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生方面 |
2.教师方面 |
3.教材方面 |
4.文言文自身方面 |
四、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
(二)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
(三)注重讲解文言韵律与训诂学知识 |
1.文言文教学重视文言韵律讲解 |
2.文言文教学讲解训诂学的知识 |
(四)主张文言融合纠正偏言误区 |
(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中学生文言文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教师的访谈大纲 |
后记 |
(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石河子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小学语文课堂发展的需要 |
(二)自身实习实践中的困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六、理论基础 |
(一)有效教学理论 |
(二)约翰逊五要素理论 |
七、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
一、积极互赖方面表现 |
(一)目标互赖方面 |
(二)奖励互赖方面 |
(三)角色互赖方面 |
(四)资料互赖方面 |
二、面对面促进性互动方面表现 |
三、个体责任方面表现 |
四、合作技能方面表现 |
五、小组自评方面表现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间缺乏积极互赖关系 |
(二)学生间面对面相互促进程度低 |
(三)学生缺乏合作学习技能 |
(四)小组自评缺失 |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教师的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制约 |
(二)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能力的制约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教师优化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知 |
(二)提高团体成员对合作要素的理解 |
(三)促进小组建立多角度互赖关系 |
(四)建立有效的语文合作学习小组 |
(五)强化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培养 |
(六)引导团体成员重视小组自评 |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案例 |
(一)新授课:《意见不同怎么办》教学案例 |
(二)复习课:《艺术的魅力》教学案例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二)今后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4)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研究 ——以南宁市W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
(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 |
(二)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 |
(三)关于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合作学习 |
(二)课堂管理 |
(三)语文课程 |
二、理论基础 |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
(二)有效管理理论 |
(三)坎特理论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概述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
(三)调查方法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现状的调查样本分析 |
(一)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基本情况 |
(二)访谈的基本情况 |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环境管理现状 |
(二)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时间管理现状 |
(三)语文合作学习课堂行为管理现状 |
(四)语文合作学习课堂信息管理现状 |
(五)语文合作学习课堂评价管理现状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合作学习载体“导学案”完成的质量不理想 |
(二)课堂时间管理低效 |
(三)课堂信息管理不顺畅 |
(四)课堂管理方式不恰当 |
(五)课堂管理目标达成与预想目标不一致 |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因素 |
(二)学生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第四章 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对策 |
一、教师层面 |
(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施课堂管理 |
(二)结合最近发展区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 |
(三)重视合作学习课堂时间的统筹分配 |
(四)防范合作学习课堂信息传递的干扰 |
(五)优化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目标管理 |
(六)综合提高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的技能 |
二、学生层面 |
(一)加大对导学案的思考力度 |
(二)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与组员积极互赖 |
(三)自觉养成反思的习惯 |
(四)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
三、学校层面 |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氛围 |
(二)结合校本培训,持续开展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理论培训 |
(三)开展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技能比赛 |
(四)完善课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后记 |
(5)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的目的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理论基础与分析 |
3.1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的概念界定 |
3.2 王国维境界说理论概述 |
3.2.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3.2.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3.2.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3.3 中学语文教育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
3.3.1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
3.3.2 语文核心素养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
3.3.3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人生境界教育的要求 |
3.4 人生境界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 |
3.4.1 王国维人生境界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
3.4.2 王国维人生境界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
3.4.2.1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文章在语文教材中的分布 |
3.4.2.2 关于人生境界教育课文的文学体裁分布 |
4.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4.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
4.2.1 学生问卷分析 |
4.2.2 教师访谈分析 |
4.3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教学目标设计略显模式化 |
4.3.2 教学内容实施略为刻板化 |
4.3.3 教学评价标准略有结果化 |
5.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5.1 设计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关注不够 |
5.1.1 强调知识能力,忽视了理想的确立 |
5.1.2 重视过程方法,冲淡了理想的追求 |
5.1.3 注重情感态度,轻视了理想的达成 |
5.2 组织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落实不够 |
5.2.1 阅读教学忽视人生境界教育 |
5.2.2 作文教学缺少人生境界教育 |
5.2.3 课外活动忽略人生境界教育 |
5.3 评价教学对人生境界教育强调不够 |
5.3.1 对理想的确立教学评价关注不够 |
5.3.2 对理想的追求教学评价重视不够 |
5.3.3 对理想的达成教学评价突出不够 |
6.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的策略 |
6.1 设计教学目标涉及人生境界教育理念 |
6.1.1 明确将理想的确立作为目标之一 |
6.1.2 突显将理想的追求作为目标之一 |
6.1.3 切实将理想的达成作为目标之一 |
6.2 组织教学过程融入人生境界教育内容 |
6.2.1 围绕阅读教学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
6.2.2 围绕作文教学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
6.2.3 围绕课外活动进行人生境界教育 |
6.3 评价教学效果注意人生境界教育元素 |
6.3.1 尝试渗透确立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
6.3.2 尝试渗透追求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
6.3.3 尝试渗透达成理想元素的效果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延吉市第六中学部编本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及意义 |
2.1 “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 |
2.1.1 以任务为导向,以活动为主体 |
2.1.2 学习策略具体,活动步骤可操作 |
2.1.3 从单篇到整组,强调单元整合 |
2.1.4 任务安排简洁,活动设计有弹性 |
2.2 “活动·探究”单元的意义 |
2.2.1 有利于体现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 |
2.2.2 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
2.2.3 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
第三章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教师在“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教学现状 |
3.2.1 教学态度调查 |
3.2.2 教学目标调查 |
3.2.3 教学方式调查 |
3.2.4 教学过程调查 |
3.2.5 教学评价调查 |
3.3 学生在“活动·探究”单元中的学习现状 |
3.3.1 学习态度调查 |
3.3.2 学生参与度调查 |
3.3.3 学习效果调查 |
第四章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4.1 取得的成效 |
4.1.1 文本阅读策略重视度高 |
4.1.2 学生读写能力有所提高 |
4.1.3 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 |
4.1.4 学生合作学习意识提升 |
4.2 存在的问题 |
4.2.1 学习任务导向设计不合理 |
4.2.2 单元任务脱节 |
4.2.3 实践活动评价单一 |
4.2.4 自主探究能力不足 |
4.2.5 自主迁移能力欠缺 |
第五章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
5.1 明确设计意图,优化任务导向 |
5.2 重视单元地位,完善任务环节 |
5.3 加强专业指导,完善活动评价 |
5.4 增强活动设计弹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
5.5 注重活动可操作性,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C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D 延吉市第六中学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7)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
第一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二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第二章 “活动单”互动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活动单”互动课堂的基本结构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活动单”互动课堂的实施要点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活动单”互动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效调查 |
第一节 关于对教师问卷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二节 关于对学生问卷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活动单”互动教学的反思及对策 |
第一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实施成效及问题 |
第二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完善策略 |
第三节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望月怀远》教学案例 |
附录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及升格训练》教学案例 |
附录三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表(教师版) |
附录四 :“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概述 |
第一节 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概念 |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及主要观点 |
二、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内涵 |
三、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特点 |
一、提问目的: 指向学生的自我构建 |
二、提问过程: 注重情境的积极创设 |
三、提问方法: 关注师生的相互交流 |
第三节 建构主义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流程 |
一、问前预设环节: 联系旧知,巧设疑问 |
二、问中解疑环节: 在协商、会话与情境中强化思考 |
三、问后反思环节: 在评价反思中构建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原因探究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可能性 |
一、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一致 |
二、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适切 |
三、与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契合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必要性 |
一、解决重标准答案,忽视答案开放性的问题 |
二、解决重言传身教,忽视学生知识经验的问题 |
三、解决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主体评价的问题 |
四、解决重独立思考,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 |
第三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基于建构主义的重要性 |
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之必需 |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建构知识之关键 |
三、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产生学习动机之要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提问设计阶段: 问题设计要合情合理 |
一、问题设计要把握经验性 |
二、问题设计要关注探究性 |
三、问题设计要聚焦开放性 |
第二节 候答叫答阶段: 提问过程要以生为本 |
一、在情境体验中生成理解 |
二、在对话与互动中启迪思维 |
三、在自主探究与协商合作中构建意义 |
第三节 理答评价阶段: 问题反馈要开放多元 |
一、理答评价要注重开放性 |
二、理答评价要坚持多元化 |
三、理答评价要关注过程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9)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对孔子学思结合思想的研究 |
2.关于学思课堂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学思课堂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学思课堂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学思课堂应用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习近平教育思想 |
第三节 学思课堂应用的理论基础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三、杜威儿童中心思想 |
第四节 学思课堂的实施原则 |
一、学思结合原则 |
二、学生主体原则 |
三、教师引导原则 |
四、课堂高效原则 |
第五节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意义 |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养 |
二、发挥教师作用,促进专业发展 |
三、建构高效课堂,推动教育发展 |
第二章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案例 |
第一节 同课异构案例展示 |
案例一:《依法履行义务》 |
案例二:《依法履行义务》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三章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说明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突出情境创设,忽略教材内容 |
二、主体意识淡薄,教师引导欠缺 |
三、合作拘泥形式,学思有待提高 |
四、重视课堂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学进度与教学课时的矛盾 |
二、教师能力与学生期待的矛盾 |
三、教学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矛盾 |
第四章 学思课堂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对策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一、了解生情,挖掘教材 |
二、搜集素材,创设情境 |
三、明确目标,做好预习 |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一、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
二、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
三、注重生成,凝练提升 |
第三节 教学反馈 |
一、及时复习,考查检测 |
二、教学反思,以思促教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现状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
附录三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问题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四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问题访谈提纲(学生)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新课改下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诉求 |
(二) 当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困境 |
(三) 《中学语文教学》期刊的相对优势 |
二、研究现状 |
(一)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综述 |
(二) 中学语文教学类期刊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一、论文数据的获取 |
二、论文数据的处理 |
第二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作者的统计与分析 |
一、作者发文量 |
二、作者地区分布 |
三、作者发文身份 |
第三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的分类与时间分布 |
一、论文分类的必要性与依据 |
二、论文历年分布概况 |
三、历年论文分布的教育背景追溯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研究的内容分类分析 |
第一节 教学理念研究 |
一、关注诗歌教学现状 |
二、探寻诗歌教学方法 |
三、讨论诗歌教学内容 |
第二节 课例研究 |
一、古典诗歌“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以《登高》为例 |
二、现代诗歌“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以《乡愁》为例 |
第三章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第一节 诗歌教学研究的启示 |
一、加强关注诗歌的教学内容 |
二、注重诗歌教学方法多元化 |
三、增强一线教师的科研意识 |
四、加强关注诗歌的学术前沿 |
第二节 诗歌教学实践的启示——以《登幽州台歌》与《雨巷》为例 |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教学流程的设计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诗篇目统计 |
附录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选诗篇目统计 |
附录3: 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以“诗歌”为主题的288篇载文 |
附录4: 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以“诗歌”为主题的204篇有效载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合作学习的误区及相应对策——对中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共同体理论在中学语文戏剧作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振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研究[D]. 杨沛丽.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石河子市A小学为例[D]. 贾永明.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小学高年级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研究 ——以南宁市W学校为例[D]. 张辉莉.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5]基于王国维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张玉娇.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6]延吉市第六中学部编本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 朱玉凤. 延边大学, 2020(05)
- [7]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单”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 徐宗祎.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研究[D]. 董秀梅. 苏州大学, 2020(03)
- [9]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思课堂应用问题探究[D]. 陈毓铝.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10]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D]. 彭子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