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郏欣媛[1](2019)在《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为“智能制造”提供支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变出口贸易结构的关键问题。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地理上集聚现象,集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与中西部地区,集聚度的变化使得该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业继而产生了变化。通过探究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以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有利于找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而提出与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相适应的集聚区发展和集聚效应提升的改良方案。首先,本文就产业集聚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梳理。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总结可以得出:产业集聚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的。其次,通过相关数据计算出2005-2016年全国25个省(市)的集聚度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分集聚区位相应地进行现状分析,阐述了产业集聚和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和联系。最后,本文为了检验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以2005-2016年我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总体和分组的基础模型实证检验和技术创新中介模型实证检验。一方面,从基础模型来看,无论是高集聚区或是低集聚区,产业集聚都可有效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从中介模型来看,在高集聚度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着;而在中西部集聚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创新并没有发挥出中介效应。原因可能由于部分中西部地区本身集聚度较低,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集聚区内企业缺乏紧密联系,不能形成一定的协作和网络化效应,对建立集聚区研发平台的重视不够等。综合上述研究,针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充分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聚的转移和承接,正确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区的形成;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增强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的发挥;切实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实现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与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张磊[2](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陈弘达[3](2015)在《电子信息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前言进入21世纪,整个世界正飞速地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关键性历史转折。在度过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也迎来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2049年是新中国100年华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那时的中国已列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的科学技术将跻身科技强国的前列,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也将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
岳云[4](2001)在《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文中提出 近年来,个人电脑与家用数字视听设备相互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而连接这些设备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接口就是传输速度超过100Mbps的IEEE1394,安装该接口的CS调谐器、MD机、数字VTR和个人电脑用接口板均已大量面市。 迄今为止,各IEEE1394接口间的连接基本都采用金属电缆。由于金属电缆存在着辐射和传输距离方面的问题(标准中保证的最大传输距离只有4.5m),因此人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用光纤取代金属电缆。
万科[5](2018)在《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列为首要任务,要求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化解低端过剩产能,增加中高端产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鄂湘赣三省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强调三者协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产业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升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虽然这三大国家战略的产业发展核心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互通之处和目标统一性。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起到了全局性的核心战略指引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是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目标的两个途径,三者的产业发展核心目标都是为了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基于此,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协同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本文建立起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机理,据此作为全文研究内容的主体框架。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重点产业领域的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在新常态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个主要细分领域之一,新型显示器件是光电子领域的龙头产业和信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基础支柱之一,其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起步时间较晚,目前我国新型显示的装备、零配件和材料领域的基础仍十分薄弱,核心工艺设备被少数国外厂商垄断,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方面的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连续15年(2006至2020年)对新型显示产业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这凸显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的缺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鄂湘赣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鄂湘赣三省在产业合作方面既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现实的制约。本文首先梳理比较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战略与优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法研究分析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并运用区域分工指数测算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协同程度,以此研究三省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产能质量测度方面,本文首先根据2001—2015年期间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计算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从而分析得出鄂湘赣各省新型显示产业的产出中资本、劳动要素产出弹性比例,以及产能过剩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低端化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技术水平不足是制约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反映出其“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产能低端化发展弊病。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后向、前向关联产业部门分别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并得出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主要关联部门。在运用矩阵F测度鄂湘赣地区产业链主要关联部门间联系度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运用平均波及步数法测度鄂湘赣3省之间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关联程度。在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方面,本文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以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E)、技术创新获取能力(G)、技术创新应用能力(A)3个维度为切入点,设计出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EGA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序参量变量E、G、A有序度、EGA评价体系省域内协同创新能力、EGA评价体系省域间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测评,从而对现阶段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综合全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核心目标要求对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发展进行的研究与分析,本文从提升高端产能、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性和非均衡性、协同创新、建立政府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鄂湘赣3省新型显示产业进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戴啸涛[6](2012)在《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并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2月分两批公布了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江苏省内宁、苏、锡、常、镇、扬、通、泰8市入选。三网融合对于促进江苏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三网融合将刺激电子信息产业升级,推动江苏经济的战略转型。因此,把握好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研究构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提出江苏省三网融合发展策略,意义深远。本文结合江苏省经信委项目,以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参考大量研究文献,系统分析国内外三网融合发展经验和现状,然后通过调研了解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探讨其优势与不足;接着构建符合江苏省情的三网融合产业链,认真研究省内布局;最后通过实证计算,提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建议,推动江苏三网融合进程。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对三网融合概念、含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国外发展经验和国内最新进展;二是通过调研发现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整体发展良好,产业链条完备,电子信息制造业优势明显,但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弱;三是构建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体系结构,省内呈现“南强北弱”的布局;四是通过实证分析确定电信和广电运营商是江苏三网融合产业链中的战略环节,服务质量是三网融合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五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先发展电信、广电事业,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用户体验等策略。本文以江苏省内三网融合相关企业为调研对象,综合使用查阅统计年鉴、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各种方法,获取一手资料和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定量计算,并对进一步深入探究江苏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提出展望。
张德强[7](2011)在《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被列入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审批通过,成渝经济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而近年来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增速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本文在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借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理论,对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比较分析了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体系、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以及重点领域,明确了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及共同点。在量化分析方面,本文通过建立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模型,对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得出了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在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产业环境竞争力方面的比较结果。另外,本文在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归纳分析了成都市和重庆市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指出了成渝电子信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论文从推进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
孔寒冰[8](2009)在《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文中认为工程学科分类是工程教育和科技教育管理的重大议题(theme),理想与实际的差距又使之成为一个严重问题(problem)。本文首先展现其相关背景,包括现有学科分类和实践的复杂景象、相应研究工作的欠缺和滞后,以及新世纪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对新的工程学科框架的迫切需要。本文分六章探讨工程学科框架的形态和性态。第1章“引言”,提出并界定了研究问题与解题思路。第2章“文献探讨”,辨析“工程”、“学科”、“专业”三个基本概念,梳理相关知识论、本体论和框架理论的理论元素,以便后续章节具体应用。第3章是框架形态研究,用第一手材料展现和分析中、美、俄、英、法、德、日、澳8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学科框架,是为第5章的实证研究提供可靠数据的基础。第4章是框架性态定性分析与综合,借助系统过程方式,以大量经考证的历史性资料,从工程活动、工程学科、工程知识体形成模式、工程职业、工程职能、工程过程、工程应用拓展与价值等多个侧面,挖掘出工程学科知识本体的基本元素,构筑了相应的本体模型,对其内涵和可能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讨论。第5章是框架性态实证研究,借助SPSS软件对被统计工程学科进行了多维标度分析(MDS)、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给出表征框架性态的多个图谱,对可视化结果,以及所有框架全样本的主因子提取与可视化分析,并简要说明了它们的应用。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主要工作,阐明创新点和研究不足,对未来研究予以展望。本文研究工作的结果表明:一、工程学科具有框架形态的多样性.各具特色的框架形态,分类层次、学科总数和学科名称不完全相同,当然各自的功用也不尽相同:三个英语国家的工程学科分类标准具有较宽的适用性,既用作统计,也供教育、研究、招生、就业等相关使用;而其他国家的分类标准则表现出应用的“专属性”,一些国家甚至在同类型应用中又有多个专门的标准。学科框架运作于不同的主客观环境,不加剪裁地照搬照抄以谋求统一框架显然并不可取。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不同学科框架具有相似的内在性态,即具有内在的知识本体元素同一性。框架性态蕴含在本体的基本概念集合中,包括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同源派生关系、与数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亲缘互补关系、在功能对象领域的基本分布状态、在生命周期中的主要运作阶段、对工程科技的物质,以及能量和信息的负载状态。加上学科的结构指数,工程学科知识本体完整地表达了框架的性态和形态。三、工程学科框架的图谱给人新的认知.对12个框架1327个学科样本的多元分析与可视化,确认了工程学科体系中的设计、制造与矿业工程、物理学与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学、数学的显着地位和作用;机械工程和力学是工程知识本体中最具普遍性的要素,对其他工程学科起着一种基础作用;工业工程在传统框架中处于弱势地位,大力发展与之关联的生产、经营和工程服务类的学科应成为新建框架的重要考虑。框架间的根本差异主要是在生产、经营、生命和生态等功能领域的不同侧重,以及对科学依赖或技术依赖的倾向性。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清楚展现.由于直接采用原始资料,译词反复求证、认真校订,尽可能避免了国外信息的以讹传讹和先入为主。对全球代表性国家的典型学科分类的相对客观清晰的描述,展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工程学科面貌,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讯基础。五、学科、专业和工程概念得到进一步甄别.本文初步辨析和厘定了它们的内涵、区别与联系。除了给出“工程”的知识、活动和专业的三重定义外,本文还阐释了“学科”不是科学的专属品,科学以外的学问也可以有自己的学科;“专业”(profession)以及专业界、专业人才、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专业资格论证等等术语中的“专业”,都是专门职业的意思,中国大学里的“专业”(相当于program)则是专门学业的意思。三个术语的内涵虽有重大区别,但可借助它们的知识定义和专业(组织)定义紧密联系。21世纪工程和工程教育的发展呼唤新的工程学科框架,以解放和促进工程科技生产力。加强工程学科知识系统的核心成分,调整学科结构,开辟新的领域,发展工程服务等等,均是构建新框架的重要途径。作为重要的理论主张,本文提出用“工程链”统合工程的过程链与价值链,对它的创新实践将创造一个“大E”的工程。
谢强[9](2008)在《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正在加速向信息社会转型,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计算机、通信等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拉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塑造着信息社会的全新经济结构。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正在引起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就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有力地带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过程还在明显加快,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成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是中国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信息产业在四川和成都发展基础良好,具有辐射中西部地区巨大市场的优势,被同时确立为四川省和成都市的“一号工程”。成都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代表性城市相比较,还存在显着的差距。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还是国家批准的成渝经济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成渝经济区是我国在中西部地区的唯一的“重点开发区”,同时,成都市也是国家批准的全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因此,研究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问题,研究如何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不仅可以以成都市为案例,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特殊规律性,而且有助于探索和揭示在当代中国怎样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一般规律性。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竞争力。本文以国际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对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及城市竞争力有关理论的研究,在剖析成都信息产业构成、研究成都信息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动态产业理论模型,对成都信息产业做了初步评价。通过对成都市的系统评价,本文得出:在宏观层面,成都市具有发展信息产业的优良的大环境。国家日益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给成都推进信息产业带来契机。但是,在中观层面,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竞争力与东部相比较仍然有一定差距,与国际先进城市比较,差距更大。在微观层面,成都市的企业在规模上具有带动整体信息产业发展的企业还为数不多,集团企业比重不大,企业的合力效应不强,规模经济效益不算理想。小企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生产经营粗放,企业间低水平、无序的价格竞争仍然存在。同时,在企业自身发展投入上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基础设施层面,成都地区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不够完善、区位条件优势不明显。同时,信息人才结构不够理想,高端人才匮乏。在对成都自身评价基础上,本文选择具有一定比较意义的城市进行横向竞争力的对比,找出差距,这对于透彻分析成都信息产业现存问题、提出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可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拥有四大区域性信息产业集群:珠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环渤海信息产业集群、长三角信息产业集群、中西部信息产业集群。其中上海是长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的龙头,深圳是珠三角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而成都是中西部产业集群的代表,所以上海、深圳两市的信息产业发展对于成都具有很大的参照意义,对成都、上海及深圳这三个城市的信息产业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并找到具体差距十分必要。城市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较为复杂模糊的、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概念范畴,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模型可以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从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文运用AHP方法,对上海、深圳、成都三个城市的信息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相比较上海和深圳,成都发展信息产业发展程度不够深入,在产业规模、集群规模、金融支持、人才吸引、研发投入,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差距,竞争力偏弱。结合成都市的系统评价和与上海、深圳两个城市的横向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成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首先,制度创新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制度创新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其它传统产业。信息产业发展依赖于人力资源智力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制度、对内部创造激励制度。因此,信息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比其他产业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竞争、纠纷及保护问题;加之该行业具有技术创新周期短、投入大、依赖智力资源强等特点,决定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政府有制度保障层面的长远谋划,积极谋求制度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政府职能,吸引高素质IT人才;本文认为应从人才培养与吸引、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信息产业政策改进等方面进行入手,保障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产业园区是发展信息产业的重要载体。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能够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产业园区是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是推进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优势显现,已经形成五个有较大影响的产业集群。为进一步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加速一流产业园区的实现:强化高新技术园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突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差异化发展。第三,推广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正在引起社会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产业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结构决定信息产业的成长和结构变迁。市场需求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出新的课题。推进信息化应用,才能够带动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信息产业是高固定成本(如高研发成本)行业,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需求的规模,规模的扩大可使生产者获得较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文章对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及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剖析并建立了相关模型。同时,结合成都市自身信息化特征,本文认为对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娱乐、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旅游业信息化等领域进行重点突破,是实现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第四,通过招商引资与对外合作,融入全球信息化产业网络。全球化和信息化都是本世纪的关键词,电子信息行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信息产业有极强的内外部渗透力。信息产业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靠内部生产过程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竞争,而是作为整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竞争。因此,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勇于跻身国际竞争,融入全球信息产业链,大力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对外贸易,通过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和资金,为成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一个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大势所趋,也是契机所在。本论文在学习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产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存在的,都是同特定区域经济内客观配套条件相依相存的,都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产业系统中存在的。文章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视角,着眼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采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是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城市经济学融合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创新。第二,本文特别选定四川省成都市来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针对成都市这一特定经济体的特定产业竞争力的系统研究方面,论文选择了研究成都信息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成都信息产业现状、成都信息产业六大领域市场以及成都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这一研究视角具有探索创新意义。论文通过对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及园区建设、信息应用和对外开放的理论探索,提出了符合成都现阶段实际的、有利于提升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第三,本文发现中国多数产业集群只是在产业园区实现了空间上的物理聚集,而缺乏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企业之间的互动。因此,本文对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中,重视了“四个结合”,即产业(产业链)——产品——企业的结合,产业(产业链)——高新技术园区——企业的结合,产业(产业链)——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的结合,产业(产业链)——资金——筹融资渠道的结合等,这四个结合,贯穿本文的体系结构及分章论述中。第四,本文在对产业园区实行监管的政府部门的职能描述和分析中,发现它们在监管职能的划分上有诸多的重复与遗漏,提出了在推进信息产业竞争力中的“大部门制”管理思路,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并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为例对这种整合思路进行了分析说明。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本文力求科学严谨,但由于研究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从而使论文的研究存在以下局限:第一,本文力求将理论与实务完美结合,但是理论与实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本文更多的实务探讨,对成都市信息产业比较深入的分析,对相关对策的解析有一定深度,但是,相关的理论分析则显不足,这是作者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地方。第二,本文在成都市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前期,对成都市信息产业的自身评估,以及将成都市与上海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在具体的解决措施与对策部分,定性分析显得更多一些,而定量分析显得不足,对数据资料的深入分析与挖掘比较不足。第三,由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本文对成都市信息产业的竞争力研究,主要侧重于在对比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和差距,然后从制度创新、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信息化运用,以及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可能忽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提高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与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关系等,这只有在后续研究中予以充实和补充了。
王永波[10](2008)在《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是随着白光LED照明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无线光通信技术。由于白光LED拥有节能、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响应时间极短,可以在兼顾照明的同时组成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本文在分析目前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基础上,对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白光LED光源的照明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室内光照度的分布,并且通过数值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照明布局。其次,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的编码问题,设计了一种带起始标志的脉冲位置调制方案作为系统的调试方式,解决了普通方案时钟同步实现复杂的问题。再次,给出了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搭建了系统,实现了发射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最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判别电压方案,以有效解决光照度变化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多阶的编码方案,在调制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系统通信速率;给出了多终端的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系统通信协议。论文研究了室内可见光通信技术,搭建了可见光通信系统,并且解决了系统中光照度变化对通信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通信速率,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基础。
二、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研究 |
二、产业集聚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一章 产业集聚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产业集聚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 产业集聚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机制 |
一、人才集聚效应 |
二、竞争效应 |
三、协作效应 |
四、网络化效应 |
第二章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
第一节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界定与分类 |
第二节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分布与测算分析 |
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区位分布现状 |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析 |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指标构建 |
二、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处理 |
第一节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 |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 |
一、基础模型构建 |
二、中介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模型检验及回归分析 |
一、基础模型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
二、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的回归分析与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充分引导集聚区转移与承接 |
二、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建设 |
三、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四、积极引导企业国际合作 |
五、理性选择产业集聚区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电子信息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今天的电子信息材料 |
2.1 微电子材料 |
2.1.1 微电子产业的发展 |
2.1.2 单晶硅材料的发展 |
2.1.3 绝缘体上硅(Silicon-on-insulator,SOI)的发展现状 |
2.1.4 应变硅的兴起 |
2.2 存储器材料 |
2.2.1 存储技术的发展 |
2.2.2 存储架构变革 |
2.2.3存储技术关键材料 |
2.3 信息材料与技术 |
2.3.1 传感器材料 |
2.3.2 可见光通信 |
2.3.3 激光技术 |
2.3.3.1 激光显示技术 |
2.3.3.2激光加工技术 |
2.3.3.3 激光探测技术 |
2.3.4 柔性印刷电子材料 |
3 面向2049 的电子信息材料 |
3.1 微纳电子产业及材料的发展趋势 |
3.1.1 基础材料—单晶硅 |
3.1.2 逻辑电路的主体材料 |
3.1.3 硅基光电集成 |
3.1.4 超越CMOS时代的材料 |
3.2 新存储技术与新型存储器材料 |
3.2.1 类脑存储与新存储技术 |
3.2.2 嵌入式存储技术 |
3.2.3 新型存储器材料 |
3.3 信息材料的发展方向 |
3.3.1 多功能及智能化的传感器材料 |
3.3.2 可见光通信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
3.3.2.1 发射、接收带宽拓展技术及其集成 |
3.3.2.2 编码与调制 |
3.3.2.3 应用软件 |
3.3.3 激光技术的多元化、广泛化应用 |
3.3.3.1 显示方面 |
3.3.3.2 材料加工方面 |
3.3.3.3 激光探测方面 |
3.4 柔性印刷电子材料快速发展 |
4 未来的电子信息材料与人类生活 |
4.1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改变人类生活 |
4.2 未来场景 |
5 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
5.1 微电子材料方面 |
5.2 存储技术与材料方面 |
5.3 传感技术与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方面 |
5.4 可见光通信方面 |
5.5 激光技术发展方面 |
5.6 柔性印刷电子材料方面 |
(5)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显示产业 |
2.1.2 全要素生产率 |
2.1.3 产业链协同 |
2.1.4 协同创新 |
2.2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
2.2.1 分析数据和工具 |
2.2.2 “产业协同”文献统计分析 |
2.2.3 “产业协同”研究热点分析 |
2.2.4 主要结论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协同学理论 |
2.4 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机理 |
2.4.1 三大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核心目标的统一性 |
2.4.2 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机理 |
第3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的现实基础 |
3.1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互补性 |
3.1.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互补性 |
3.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各省集聚度分析 |
3.2.1 模型选取 |
3.2.2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2.3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2.4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分析 |
3.3.1 模型选取 |
3.3.2 鄂湘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3.3 鄂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3.4 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质量研究 |
4.1 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4.1.1 生产函数模型的设定 |
4.1.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分析 |
4.2.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比较 |
4.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4.3.1 DEA方法的理论及摸型 |
4.3.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4.2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协同研究 |
5.1 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构建 |
5.1.1 产业关联研究 |
5.1.2 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构建 |
5.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联系度分析 |
5.2.1 部门间联系程度的测度方法 |
5.2.2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3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4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5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际联系度 |
5.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实证分析 |
5.3.1 部门间经济距离的测度方法 |
5.3.2 鄂湘赣地区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关联度 |
5.3.3 鄂(上游)湘赣(下游)协同 |
5.3.4 湘(上游)鄂赣(下游)协同 |
5.3.5 赣(上游)鄂湘(下游)协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研究 |
6.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6.1.1 基本概念 |
6.1.2 模型的构建 |
6.2 EGA(支撑环境—获取能力—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内EGA体系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
6.3.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比较 |
6.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际EGA体系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
6.4.1 鄂湘赣省际E协同创新能力 |
6.4.2 鄂湘赣省际G协同创新能力 |
6.4.3 鄂湘赣省际A协同创新能力 |
6.4.4 鄂湘赣省际EGA协同创新能力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高端产能 |
7.2 提升产业链系统的协同度和非平衡态 |
7.3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
7.4 建立政府合作协调机制,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后记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网融合产业链相关理论 |
2.1 三网融合 |
2.1.1 三网融合的概念 |
2.1.2 三网融合的内涵 |
2.1.3 三网融合现有政策 |
2.2 产业 |
2.3 产业链 |
2.3.1 产业链研究现状 |
2.3.2 产业链的概念 |
2.4 三网融合产业 |
2.4.1 三网融合产业的定义 |
2.4.2 三网融合产业体系 |
2.5 三网融合产业链 |
2.5.1 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定义 |
2.5.2 相关产业链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现状调查 |
3.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类别表 |
3.1.3 调查方法 |
3.1.4 调查内容 |
3.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基础 |
3.2.1 计算机相关设备 |
3.2.2 网络和传输相关设备 |
3.2.3 融合终端相关设备 |
3.2.4 三网融合相关软件 |
3.2.5 集成电路芯片 |
3.2.6 三网融合增值业务产品 |
3.3 江苏省分区域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
3.3.1 苏南地区 |
3.3.2 苏中地区 |
3.3.3 苏北地区 |
3.4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1 从三网融合产业类别表进行分析 |
3.4.2 江苏分区域的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实证分析 |
4.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 |
4.1.1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 |
4.1.2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分析 |
4.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战略环节确定 |
4.2.1 产业链中战略环节确定的经济学原理 |
4.2.2 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
4.2.3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2.4 实证计算过程 |
4.2.5 结论 |
4.3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3.1 因子分析原理 |
4.3.2 调查问卷设计 |
4.3.3 问卷调查样本的确定 |
4.3.4 数据预处理 |
4.3.5 因子分析过程 |
4.3.6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
5.1 优先发展电信业与广播电视业 |
5.1.1 积极推进“光纤到户” |
5.1.2 促进江苏广电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 |
5.2 提升三网融合服务,加强用户体验 |
5.2.1 鼓励江苏相关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网融合技术 |
5.2.2 推出江苏三网融合“四大民生示范工程” |
5.3 尽快制定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 |
5.4 带动三个基本面,遴选五个省级三网融合重点推进城市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情况 |
附录 |
(7)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2.1 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
2.1.1 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 |
2.1.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 |
2.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 |
2.2.1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 |
2.2.2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3.1 产业比较的理论分析 |
2.3.2 国外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现状 |
2.3.3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研究现状 |
3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比较分析 |
3.1 成都市电子信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1.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体状况 |
3.1.2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
3.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3.2.1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体状况 |
3.2.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
3.3 产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比较 |
3.3.1 产业销售规模比较 |
3.3.2 产业增加值比较 |
3.4 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体系比较 |
3.4.1 产业发展模式比较 |
3.4.2 产业发展体系比较 |
3.5 产业聚集程度比较分析 |
4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规划比较分析 |
4.1 产业发展目标比较 |
4.1.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
4.1.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
4.1.3 产业发展目标比较分析 |
4.2 产业发展思路比较 |
4.2.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 |
4.2.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 |
4.2.3 产业发展思路的比较分析 |
4.3 重点规划领域比较 |
4.3.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 |
4.3.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 |
4.3.3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比较分析 |
5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
5.1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5.1.1 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1.3 指标的选取与设计 |
5.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因子分析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5.3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
5.3.1 数据的收集处理 |
5.3.2 生产竞争力分析 |
5.3.3 市场竞争力分析 |
5.3.4 创新竞争力分析 |
5.3.5 产业环境竞争力分析 |
6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6.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6.1.1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 |
6.1.2 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
6.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6.2.1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 |
6.2.2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
6.3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3.1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6.3.2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7 推进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开展广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
7.1.1 立足成渝经济区规划,增强合作发展意识 |
7.1.2 加快交通建设,促进人财物的流通 |
7.1.3 加强科技交流,共享科技资源 |
7.1.4 建立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 |
7.2 做好产业规划,避免恶性竞争 |
7.2.1 做好产业规划,实现合作发展 |
7.2.2 合理定位产业,避免恶性竞争 |
7.3 形成产业集群,实现集群优势 |
7.4 立足国内外市场,共建市场体系 |
7.5 共建产业发展基金,拓展融资渠道 |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8)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价值多元化与学科方向的迷失 |
1.1.2 新世纪呼唤工程学科的新框架 |
1.2 工程学科框架的研究问题 |
1.3 解题思路与论文结构 |
2. 文献探讨:墓本概念和理论元素 |
2.1 工程、学科和专业的概念 |
2.1.1 “工程”概念辨析 |
2.1.2 “学科”概念辨析 |
2.1.3 “专业”概念辨析 |
2.2 知识及其理论与方法 |
2.2.1 多学科的知识观 |
2.2.2 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 |
2.2.3 知识可视化 |
2.3 本体理论与框架理论 |
2.3.1 本体概念与本体论 |
2.3.2 本体的构建与实例 |
2.3.3 典型的几种框架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学科的典型框架分析 |
3.1 英语国家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1.1 美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2 英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1.3 澳大利亚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 欧洲大陆和日本的典型框架与分析 |
3.2.1 俄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2 德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3 法国的工程学科框架 |
3.2.4 日本的工程学科框架 |
3.3 中国的七个典型框架 |
3.3.1 研究系统的学科分类 |
3.3.2 教育系统的学科专业(专门学业)分类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解析与合成 |
4.1 工程活动及其知识体形成 |
4.1.1 从20世纪的工程成就谈起 |
4.1.2 工程学科的初生形态 |
4.1.3 工程知识体生长模型 |
4.2 工程职业、职能与过程的演化 |
4.2.1 工程职业谱系和架构 |
4.2.2 工程职能的拓展 |
4.2.3 工程过程的演进 |
4.3 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工程学科 |
4.3.1 “大E工程”模型 I: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
4.3.2 “大E工程”模型 II:工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4.3.3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合成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学科框架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
5.1 工程学科本体元素的数据描述 |
5.1.1 分析样本的选择与说明 |
5.1.2 样本变量的确定与赋值 |
5.2 可视化的工程学科框架释义 |
5.2.1 多维标度分析(MDS) |
5.2.2 工程学科框架图谱与解读 |
5.2.3 学科框架性态的初步比较 |
5.3 工程学科框架综合属性新解 |
5.3.1 因子分析(FA)和聚类分析(CA) |
5.3.2 工程学科框架的主要成分 |
5.3.3 利用因子得分的聚类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一、工程学科框架具有形态多样性 |
二、工程学科具有本体元素的同一性 |
三、框架图谱为工程学科提供了新的认知 |
四、工程学科框架的全貌得以相对准确的展现 |
五、理论和实践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得到甄别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美国 CIP的工程学科 |
附录 B 美国 CIP的工程技术学科 |
附录 C 英国 JACS的工程及其相关学科 |
附录 D 俄罗斯学科方向与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E 法国 CGE硕士专业目录 |
附录 F 中国工程院学部专业标准分类 |
附录 G 框架统计变量与学科代码、名称对照 |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0.2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0.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4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局限 |
1. 文献综述 |
1.1 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1.2.1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发展 |
1.2.2 主要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1.2.3 产业竞争力主要理论及方法 |
1.3 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
1.3.2 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
1.4 城市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
1.4.1 城市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
1.4.2 优势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
2. 成都信息产业现状及竞争力研究 |
2.1 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国外信息产业概况 |
2.1.2 国内信息产业概况 |
2.2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潜力分析 |
2.2.1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概述 |
2.2.2 成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情况 |
2.2.3 成都电子信息主要产业链发展现状 |
2.3 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2.3.1 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2.3.2 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 |
2.3.3 主要问题研究 |
3. 成都与上海、深圳的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3.1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3.2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3.2.1 上海、深圳总体情况概述 |
3.2.2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分析 |
3.2.3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园区分析 |
3.2.4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人才资源分析 |
3.3 成都与上海、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3.3.1 基础设施比较分析 |
3.3.2 教育与人才比较分析 |
3.3.3 产业优惠政策比较分析 |
3.3.4 产业集群与产品结构比较分析 |
3.3.5 金融支持与投资成本比较分析 |
3.4 基于AHP模型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
3.4.1 层次分析模型(AHP) |
3.4.2 成都、上海与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3.5 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分析 |
4. 制度创新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4.1 制度创新理论 |
4.1.1 制度的内涵及功能 |
4.1.2 制度创新理论与理论模型 |
4.1.3 制度创新功能 |
4.2 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制度创新措施 |
4.2.1 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4.2.2 完善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措施 |
4.3 成都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的现状及完善制度措施 |
4.3.1 成都信息产业人才现状 |
4.3.2 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完善措施 |
4.3.3 信息产业人才引进的措施 |
4.4 成都信息产业相关政府职能分工现状与管理制度创新 |
4.4.1 成都信息产业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现状 |
4.4.2 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创新 |
4.5 成都信息产业政策现状及改进措施 |
4.5.1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
4.5.2 成都信息产业政策创新研究 |
5. 产业园区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
5.1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理论 |
5.1.1 发展产业园区的宏观理论 |
5.1.2 发展产业园区的微观理论 |
5.2 成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5.3 打造一流信息产业园区措施 |
5.3.1 强化产业园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
5.3.2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 |
5.3.3 产业园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 |
6. 推进信息化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
6.1 信息化理论 |
6.1.1 信息化和信息应用概念 |
6.1.2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 |
6.1.3 企业、农业及城市信息化发展模型 |
6.2 信息化建设重点拓展领域及措施研究 |
6.2.1 制造业信息化措施 |
6.2.2 数字娱乐信息化措施 |
6.2.3 电子商务信息化措施 |
6.2.4 电子政务信息化措施 |
6.2.5 旅游产业信息化措施 |
6.2.6 交通物流信息化措施 |
7. 加大对外开放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
7.1 对外开放理论及模式 |
7.2 成都市信息产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
7.3 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对外开放的措施 |
7.3.1 成都市招商引资的措施 |
7.3.2 招商引资的体系创新 |
7.3.3 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信息产业链 |
7.4 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 |
附录 |
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谢辞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可见光通信技术概述 |
§1.1.1 无线技术的需求 |
§1.1.2 一种新兴的无线技术 |
§1.1.3 半导体照明取代传统照明势在必行 |
§1.1.4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优点 |
§1.2 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研究现状 |
§1.2.1 室外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 |
§1.2.2 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 |
§1.3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白光LED的结构与工作特性 |
§2.1 引言 |
§2.2 白光LED的发光原理 |
§2.2.1 LED的发光原理 |
§2.2.2 实现白光LED的技术途径 |
§2.3 白光LED的物理特性和发光特性 |
§2.3.1 伏安特性 |
§2.3.2 调制特性 |
§2.3.3 光谱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光LED照明与接收研究 |
§3.1 引言 |
§3.2 照明基本知识 |
§3.3 光源建模 |
§3.3.1 光源的实体模型 |
§3.3.2 光源的发光特性 |
§3.3.3 光强的空间分布 |
§3.4 白光LED辐射特性 |
§3.5 白光LED照明布局设计 |
§3.5.1 照明效果模拟 |
§3.5.2 最佳照明理论分析 |
§3.5.3 最佳照明仿真 |
§3.6 白光LED接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编码设计 |
§4.1 引言 |
§4.2 PPM的基本原理 |
§4.2.1 单脉冲位置调制 |
§4.2.2 差分脉冲位置调制 |
§4.2.3 多脉冲PPM调制 |
§4.2.4 三种调制方式的比较 |
§4.3 L-PPM的设计 |
§4.4 L-PPM的调制解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4.4.1 L-PPM的调制 |
§4.4.2 L-PPM的解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的设计方案 |
§5.3 系统的搭建及实现 |
§5.4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通信系统 |
§5.5 自适应的系统接收方案 |
§5.5.1 可调节式判别电压法 |
§5.5.2 自适应判别电压法 |
§5.6 多阶的传输编码 |
§5.7 多终端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D]. 郏欣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3]电子信息材料[J]. 陈弘达. 新型工业化, 2015(11)
- [4]视听·电脑网络用光通信器件[J]. 岳云.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1(01)
- [5]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D]. 万科. 南昌大学, 2018(12)
- [6]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链构建及发展策略研究[D]. 戴啸涛.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7]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张德强. 重庆大学, 2011(01)
- [8]基于本体的工程学科框架研究[D]. 孔寒冰. 浙江大学, 2009(08)
- [9]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 谢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室内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D]. 王永波. 浙江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