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慧琳[1](2021)在《DR及超声成像在犬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本实验探究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和超声心动图在健康比格犬心脏检查中的应用。同时,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初步探究DR及超声心动图在犬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实验一:探究犬心脏DR检查方法,描述心脏在DR图像中的解剖结构,并分析摆位对心脏大小的影响。方法是分别拍摄12只健康比格犬的DV、VD、RL和LL四种体位的胸片,曝光条件根据实验犬的体重和胸厚度设定,实验犬拍摄过程不麻醉。分别测量RL和LL位胸片的VHS值,以及DV和VD位胸片的心胸比。结果显示健康比格犬VHS值分别是10.0±0.8(RL)和9.8±0.7(LL),心胸比值为0.49±0.04(DV)和0.50±0.04(VD),不同体位对胸片VHS值和心胸比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还对胸部不同体位DR图像的心血管结构进行解剖学标注。实验二:探讨了心脏超声检查流程和操作手法,对几种常用的心脏超声检查技术进行分析,获取心脏各切面声像图,并进行解剖学标注。方法是分别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2只健康比格犬的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进行扫查。右侧卧位获得右侧胸骨旁长轴四腔切面、右侧胸骨旁长轴五腔切面、右侧胸骨旁短轴切面(主动脉水平切面、肺动脉水平切面、二尖瓣水平切面和乳头肌水平切面),左侧卧位获得心尖四腔室切面和心尖五腔室切面,根据这些切面汇总了各心腔参数值,并绘制了心脏主要切面的解剖结构图。使用组织谐波技术可改善图像质量,心内膜结构更清晰。实验三:分析了吉林大学教学动物医院6例心脏病病例,包括肥厚性心肌病(HCM)、扩张性心肌病(DCM)和心脏瓣膜疾病(HVD)等疾病。这些病例的胸部DR片和超声心动图均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且图像质量清晰,表明这些图像可用于临床心脏病的诊断。结论:实验归纳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心脏影像学检查流程,并得出标准的犬心脏DR影像图和超声心动图;描述了健康比格犬DR和超声图像的心脏解剖结构,并概括了犬超声心动图各主要切面的检查方法及其相关参数。DR检查中体位的不同对心脏尺寸无显着影响(P>0.05)。超声心动图中加入组织谐波技术会增加图像的对比度,使软组织结构更加清晰。通过病例分析,将DR技术与心脏超声技术共同应用于心脏疾病的检查,更有助于临床诊疗。
韦丹[2](2021)在《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CT灌注成像定量评估烟雾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疗效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治疗后颅脑CT灌注改变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临床确诊为烟雾病并行单侧或双侧STA-MCA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男:女=20:11,平均年龄:33岁),双侧行搭桥手术的患者有13例,单侧18例。上述患者分别行手术前后的NCCT-CTA-CTP检查,经后处理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delay-TTP)。将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基底节层面至半卵圆中心层面的脑白质及脑皮质区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比较手术前后各CTP灌注参数,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将35组数据作为长期点(手术后行NCCT-CTA-CTP检查时间范围为3个月~3年)进行测量。计算手术后与手术前各CTP灌注参数的比值,定量分析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CTP灌注参数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CTP定量随访分析发现,搭桥手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大脑白质区TTP和delay值手术后明显降低,TTP值从手术前的15.13±4.72 s降至12.99±2.42 s(P=0.007),delay-TTP值从手术前的4.11±2.21 s降至3.22±1.50 s(P=0.024)。CBV值从手术前的2.74±0.90 ml/100 mg下降至手术后的2.38±0.67 ml/100 mg(P<0.001)。MTT值从手术前的4.37±0.94 s稍下降至4.02±0.73 s(P=0.022)。CBF值亦呈明显下降趋势,从38.08±10.24 ml/100 mg·min下降至36.66±9.08ml/100 mg·min,但其变化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大脑皮层的灌注值变化与大脑白质近似,大脑皮层TTP和delay值手术后明显降低,TTP值从手术前的14.34±4.68 s降至11.81±2.51 s(P=0.003),delay值从手术前的3.45±2.40 s降至2.40±1.29 s(P=0.012)。MTT值、CBF值和CBV值也稍有变化,但其变化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基于文献及前期研究基础,我们尝试寻找手术后脑灌注变化的时间阈值,研究发现颅脑的灌注在6-8个月降到最低,而1年左右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评估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后颅脑、搭桥血管及脑灌注的变化,在随访的过程中,随着搭桥时间的延长,颅脑的灌注在6-8个月降到最低,而1年左右恢复到术前水平;从长期来看搭桥手术后颅脑的灌注水平同手术前水平相仿。第二部分探讨CT灌注成像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前瞻性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天获取其m RS评分(平均2.8分)。对上述患者行320排螺旋CT一站式CTP(非增强CT(NCCT)-CT血管成像(CTA)-CTP)扫描,对NCCT图像行ASPECTS(Alberta Stroke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经后处理获得脑血管图,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体积以及其相应比值,并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延迟达峰时间(Delay-TTP)]。将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其相应对侧脑实质,分别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39例患者中,20例预后良好(m RS≤2)。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MTT及相应区域Delay-TTP与随访90天m R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4);而治疗后ASPECTS评分及梗死核心区CBF值与90天m RS评分成明显负相关(P<0.05)。进一步两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治疗后ASPECTS、CTP示梗死核心区体积及梗死核心CBF值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ROC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着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90),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及拐点值分别为79%,85%和4.5;而梗死核心区CBF具有最佳的特异度(89%),治疗后ASPECTS评分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度(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区体积、CBF、治疗前后NIHSS及治疗后ASPECTS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比较NIHSS评分,梗死核心区CBF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有着更高的特异度。
张蕴鑫,刘建龙[3](2021)在《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颈动脉狭窄而致的管腔阻塞、斑块拥堵等情况是引发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严重临床症状及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运用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管壁损伤进行探查,直观简洁,方便操作。对于疾病进行早期评估与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对不同影像学技术的优势及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参考,根据各种临床症状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做出更准确的诊断、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丹海俊[4](2021)在《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对颈总动脉结构和弹性功能的定量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对正常成人颈总动脉的无创性评估目的: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包括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和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探讨应用QIMT和QAS技术无创性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正常成人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变化,确定不同年龄、性别正常成人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选取160例正常成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4组: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每组40例均包括男性20例,女性20例;应用QIMT和QAS技术定量检测正常成人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arotid distensibility,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local pulse-wave velocity,PWVβ)、僵硬度指数(stiffness index,β),比较左右侧颈总动脉之间、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之间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在四个不同的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显着增高(P<0.05)。颈动脉扩张性(CD)在正常成人40–49岁、50–59岁、60–69岁年龄组均较30–39岁年龄组明显降低(P<0.05);在30–39岁、40–49岁、50–59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均显着增高(P<0.05);僵硬度指数(β)在50–59岁年龄组较30–39岁、40–49岁年龄组均显着增高(P<0.05)。在60–69岁年龄组弹性指标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指数(β)较50–59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于60岁者随年龄不同而异。2.QIMT和QAS技术定量检测160例正常成人左、右侧颈总动脉之间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和弹性指标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指数(β)测值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四个不同的年龄组,160例正常成人男、女性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指数(β)测值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结:1.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作为无创性血管定量检测新技术,能够准确、定量检测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增加和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减低。2.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AS)通过对接收的原始射频信号进行量化分析,提供了不同年龄、性别正常成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指标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指数(β)的正常参考值。3.QIMT和QAS技术综合评价颈总动脉结构和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变化,不仅明显提高了颈总动脉血管壁IMT定量检测的精确性,而且能够准确评价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定量评估血管性能提供新的有效手段。第二部分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早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和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早期定量评估无明显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颈总动脉血管结构和弹性功能的改变。分析QIMT技术与手动单点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两种测量方法的不同。方法:选取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39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动单点测量两组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3次,取其均值;然后应用QIMT和QAS技术定量检测并比较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收缩期管径(systolic diameter,Ds)、舒张期管径(diastolic diameter,Dd)、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arotid distensibility,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local pulse-wave velocity,PWVβ)、僵硬度指数(stiffness index,β)的变化。对QIMT技术和手动单点测量两组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收缩期管径(Ds)、舒张期管径(Dd)、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僵硬度指数(β)均显着升高(P<0.05),但是颈动脉扩张性(CD)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2.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右侧颈总动脉之间收缩期管径(Ds)、舒张期管径(Dd)、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僵硬度指数(β)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采用手动单点测量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数明显高于QIMT技术测量的均数,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01)。小结:1.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AS)能够无创性定量检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壁形态结构和弹性功能的改变,获得可重复性结果。2.QIMT和QAS技术通过接收和表达完整的射频信号,能够准确评估无明显临床症状的T2DM患者颈总动脉早期动脉硬化(左右侧颈总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管径的增宽,血管壁内-中膜厚度的增加和弹性功能的减低)。3.QIMT技术优于手动单点测量方法,能够较早的发现颈总动脉IMT的微小变化,精确度达微米级。第三部分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和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无创性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血管壁形态结构和弹性功能的改变,综合评估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病变的程度。方法:选取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49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QIMT和QAS技术定量检测两组之间左右侧颈总动脉收缩期管径(systolic diameter,Ds)、舒张期管径(diastolic diameter,Dd)、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arotid distensibility,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local pulse-wave velocity,PWVβ)、僵硬度指数(stiffness index,β)的改变,并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僵硬度指数(β)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是颈动脉扩张性(CD)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收缩期管径(Ds)、舒张期管径(Dd)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左、右侧颈总动脉之间收缩期管径(Ds)、舒张期管径(Dd)、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僵硬度指数(β)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所有受检者颈总动脉IMT均与PWVβ、β呈显着正相关(r=0.417、0.391,P<0.001),IMT与CD呈显着负相关(r=-0.356,P<0.001);PWVβ与IMT呈显着正相关(r=0.417,P<0.001),PWVβ与β呈显着正相关(r=0.802,P<0.001),PWVβ与CD呈显着负相关(r=-0.507,P<0.001);β与CD呈显着负相关(r=-0.378,P<0.001)。小结:1.血管内中膜厚度定量技术(QIMT)定量检测动脉硬化早期左右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动脉僵硬度定量技术(QAS)定量检测和动态评估左右侧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变化。2.QIMT和QAS技术能够准确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的增厚和血管壁弹性的降低,无创性评估颈总动脉血管壁形态结构及弹性功能的改变,量化分析和综合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硬化早期血管病变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李丹丹[5](2021)在《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严重供血不足而软化或坏死的疾病,其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影像学检查”,而疾病急性发作的早期,影像学有一定局限性。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生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早期亦出现凝血功能、免疫系统等异常。D-二聚体(D-dimer,D-D)作为监测纤溶亢进和血栓发生的灵敏指标,可以及早反映凝血机制的变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急性脑梗死时,神经调节异常,心肌细胞受损,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含量亦会增加。这三个指标都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的通过对D-D、Hcy、cTn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监测,探究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1、收集病例:收集河南省某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出院时均需经影像学确诊,入选者均为首发,年龄在30岁~80岁。同时排除资料不完整者,入院前服过抗凝药或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的病例。健康对照组则是由随机入选的5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2、病例分组:针对入选病例按照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SS)的评分准则评估并分组,即轻度型组、中度型组和重度型组。3、影像学检查:入院24小时以内对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进行影像学扫描。4、实验室指标检测:入院时采集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D-D的检测、采用酶循环法进行Hcy的检测、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cTnI的检测。5、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将不同组别之间的性别、年龄指标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对急性脑梗死组中不同分组的患者D-D、Hcy、cTnI单个指标及联合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6、ROC曲线:针对单项检测指标以及联合检测的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1、健康对照组中D-D的结果为0.27(0.17,0.41)(mg/L),Hcy的结果为14.1(7.0,40.4)(umol/L),cTnI的的结果为0.02(0.01,0.05)(μg/L)。2、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轻度型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4、中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型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5、重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升高,且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型组及中度型组(p<0.05)。6、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灵敏度分别为为59.4%、79.6%、49.5%,特异度分别为为73.5%、70.5%、9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729、0.521;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7.8%,其曲线下面积为为0.878,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一检测。7、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的分组中,Hcy的灵敏度最高,cTnI的特异度最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项检测。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临床诊断,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优于单项检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D-D、Hcy、cTnI的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6](2021)在《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与死亡率、截肢事件的发生以及生活质量受损密切相关。该全球血管指南(GVG)着重于CLTI的定义、评估和管理,以此来改进循证的护理方法和强调关键性研究的亟需。CLTI相比严重肢体缺血一词更为可取,因为后者意味着灌注受损取决于单一阈值,而不是连续数值。CLTI是一种周围动脉疾病(PAD)伴静息痛、坏疽或下肢溃疡(持续时间>2周)的临床综合征,排除静脉性、外伤性、栓塞性和非动脉硬化性病因。所有疑似CLTI的患者应立即转诊至血管专科。对肢体威胁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期是基本措施,目前采用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基于伤口分级、缺血分级和足部感染(WIfI)的威胁性肢体分类系统。此外评估CLTI需要进行客观的血流动力学检查,首选测量足趾压力。循证的血运重建(EBR)取决于三条相互独立的轴:病患风险、肢体的严重程度和解剖的复杂性(PLAN)。而确定一般风险和高风险患者要根据程序评估和2年全因死亡率来定义。GVG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肢体解剖分期系统(GLASS),该系统涉及如何确定首选的目标动脉路径以及评估肢体通畅性,并将治疗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最优的血管重建策略取决于开放性旁路手术中自体静脉的可利用性。推荐EBR是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期临床试验得到的最佳有效数据。对于有进展性肢体威胁和高度复杂疾病的一般风险患者,静脉搭桥可能是首选方法,而解剖结构不复杂、肢体威胁中等或高病患风险的患者可能更适合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对于每一位CLTI患者都应该提供最优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血栓、降脂、降压和调节血糖的药物,以及给予戒烟、饮食、运动和预防性足部护理等方面的指导。此外EBR建议进行长期的肢体监测。非血运重建治疗方法(如脊柱刺激、气动加压、前列腺素类药物和高压氧)的有效性尚未明确。用于CLTI的再生医学方法(如细胞、基因疗法)仅限于严格执行的随机临床试验。GVG促进CLTI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终点的标准化,并且强调一项关键的卫生系统倡议:重视多学科小组和优质的保肢中心的重要性。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7](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于鑫溢[8](2020)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院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患者的术前临床数据资料,寻找手术修复后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开发个体化列线图并验证。通过患者入院时临床数据资料及模型预测TAAD手术修复后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概率,从而为临床医师制定围术期诊疗策略和合理安排围术期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连续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TA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393例患者。按照建模组:验证组=6:4的比例,随机抽取250例纳入建模组(约占总数据量的60%),余143例纳入验证组(约占总数量的40%)。本研究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观察指标的差异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TAAD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及决策曲线分析,从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三个方面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与评价。结果1.建模组TAAD术后院内死亡组与康复出院组患者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经t检验、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ST/ALT、白蛋白、肌酐、尿素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糖尿病病史、球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AST、ALT、白蛋白、肌酐、尿素、NLR、AST/ALT和血浆D-D水平与TAAD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关联有统计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血小板计数、ALT和血浆D-D水平是TAAD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3.建模组中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P=1/(1+exp[-(-2.512+1.514×年龄+1.166×吸烟史-1.297×血小板计数+0.870×ALT+1.880×血浆D-D水平)])。4.预测模型的验证与评价结果:建模组、验证组TAAD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868(95%CI:0.822~0.918)和0.899(95%CI:0.839~0.943)。建模组和验证组Hosmer-Lemeshowχ2分别为6.689和4.158,P值分别为0.571和0.843。预测模型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概率阈值处于0.4~0.8范围内时,患者的预测结果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1.TAAD术后院内死亡的个体化预测模型,提高了早期识别术后院内死亡高风险患者的能力。2.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年龄、吸烟史、血小板计数、ALT、血浆D-D水平对TAAD术后患者院内结局的影响。3.本课题构建的TAAD术后院内死亡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和一致性,以及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张博伦[9](2020)在《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diment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多种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ing delay,PLD)对不同年龄人群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测量值的影响,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PLD;探究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为生理性低灌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探究3D-ASL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135名,年龄2080岁,男66名,女69名,按照WHO的年龄分段,分为青年组[45名,年龄2044岁,平均(30.8±6.3)岁]、中年组[44名,年龄4559岁,平均(50.2±5.8)岁]、老年组[46名,年龄6080岁,平均(68.7±7.3)岁],对135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nosance angiography,MRA)及3D-ASL检查,应用PLD1.5s、PLD2.0s及PLD2.5s测量脑组织(额叶皮质、额叶白质、顶叶皮质、顶叶白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枕叶皮质、枕叶白质、脑干、小脑半球、豆状核、内囊、丘脑)CBF值;判定双侧大脑后动脉的发育类型并且测量PLD1.5s与PLD2.5s后循环供血区CBF值,分析后循环发育情况与责任区灌注高低的关系;纳入已确诊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73例,观察比较3D-ASL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病变最大层面面积及与头颈大血管情况间的关系。结果1青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除颞叶皮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组内两两比较:内囊、额叶皮质、丘脑、顶叶皮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LD1.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2.5s与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脑干、顶叶白质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白质、颞叶白质、豆状核、小脑、枕叶皮质、枕叶白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中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除顶叶皮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豆状核、额叶白质、顶叶白质PLD2.5s与PLD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LD1.5s相比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1.5s相比脑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2.5s与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内囊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丘脑、脑干、小脑、枕叶皮质、枕叶白质PLD2.0s与PLD2.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老年组脑组织在不同PLD时CB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额叶皮质、豆状核、小脑、枕叶白质、顶叶皮质、顶叶白质PLD2.5s、PLD2.0s、PLD1.5s相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5s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额叶白质、颞叶皮质、颞叶白质、内囊、丘脑、脑干、枕叶皮质PLD2.0s与PLD2.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PLD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D2.0s与PLD2.5s均为相对最高灌注,PLD1.5s为相对最低灌注。2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变异侧早期后循环CBF值高于正常发育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晚期后循环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左右两侧后循环CBF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循环均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发育正常志愿者左右两侧后循环CBF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循环均值在早期、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早期后循环CBF值高于双侧正常发育型大脑后动脉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晚期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73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58例3D-ASL低灌注区面积接近DWI高信号面积(无缺血半暗带),其中47例MRA提示头颈大血管未见明显狭窄或闭塞;15例3D-ASL低灌注区明显大于DWI高信号面积(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中12例MRA提示头颈部大血管存在明显狭窄或闭塞。出现缺血半暗带与未出现缺血半暗带的患者存在头颈部大血管病变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中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可分别采用PLD2.0s与PLD2.5s来获取最终的灌注结果,各年龄组均可采用PLD1.5s观察血管行为的异常。2正常发育侧大脑后动脉后循环供血区早期灌注值较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低。3存在缺血半暗带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为大血管病变所致。图16幅;表10个;参109篇。
冯洪雨[10](2020)在《代谢综合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 TC)的发生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代谢综合征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及进展的相关性,以期早期治疗和预防甲状腺癌。方法收集2018年09月到2019年09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腺体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病人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术后病理报告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选择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例数据,登记到Excel表格,将收集整理完毕的数据转入到SPSS23.0软件中进行分析。因为研究中涉及的计量资料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的方式对患者计量资料进行描述,采用例数(百分比)的方式对患者的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与甲状腺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此次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了37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病例资料,中位年龄为50.5岁(38.0岁~59.0岁)包括男性94例(25.0%),女性282例(75.0%)。恶性组患者与良性组患者以不同的性别来进行比较,结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恶性组年龄水平显着小于良性组(P<0.05);2不同组别合并代谢异常相关因素的患者数量及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例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恶性组:32例,16.5%;良性组:15例,8.2%;合并肥胖的患者数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恶性组:56例28.9%;良性组:28例,15.4%;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数量及所占比例:恶性组:70例,36.1%,良性组47例,25.8%;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数量及所占比例:恶性组:44例,22.7%;良性组:22例,12.1%;四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P<0.05),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分别为(1.914、1.123~3.262,2.438、1.428~4.163,2.255、1.123~4.526)。年龄与甲状腺癌的发病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OR值及95%CI为(0.956、0.938~0.974);4本次研究共纳入甲状腺癌病例194例,淋巴结转移组79人,其中患MS者25人,发病比例为31.6%,无淋巴结转移组115人,其中患MS者19人,发病比例为16.5%;淋巴结转移组的MS的发病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代谢综合征当中的部分组分,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是甲状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合并MS的甲状腺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性高。2恶性组的年龄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组,年龄与甲状腺癌的发生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图1幅;表8个;参163篇。
二、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DR及超声成像在犬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健康犬心脏解剖结构和功能 |
1.1 心脏的解剖结构 |
1.2 心脏的功能 |
1.3 小结 |
第二章 DR技术应用于心脏检查的研究进展 |
2.1 DR技术概述 |
2.2 DR技术在心脏检查的利弊 |
2.3 DR伪影 |
2.4 DR技术对心脏疾病的评估方法 |
2.5 心血管造影 |
2.6 小结 |
第三章 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心脏检查的研究进展 |
3.1 超声成像技术 |
3.2 组织谐波 |
3.3 心脏超声造影 |
3.4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3.5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
3.6 超声技术在诊断心脏疾病中的优势 |
3.7 小结 |
第四章 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 |
4.1 心脏CT和MRI技术 |
4.2 PET技术 |
4.3 小结 |
第五章 犬常见的心脏疾病 |
5.1 先天性心脏病 |
5.2 扩张性心肌病 |
5.3 肥厚性心肌病 |
5.4 心力衰竭 |
5.5 心包疾病 |
5.6 心脏肿瘤 |
5.7 心丝虫病 |
5.8 心脏瓣膜病 |
5.9 小结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犬心脏DR检查技术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犬心脏超声检查技术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影像检查技术在犬心脏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
3.1 病例一:肥厚性心肌病 |
3.2 病例二:二尖瓣返流 |
3.3 病例三:扩张性心肌病 |
3.4 病例四: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 |
3.5 病例五:左心室肥厚 |
3.6 病例六:肥厚性心肌病 |
3.7 小结 |
结论 |
附图1 胸腔DR解剖图谱 |
附图2 超声探头放置手法 |
附图3 超声心动图各切面解析 |
附图4 心脏各腔室测量图 |
附图5 常规超声回声成像与组织谐波对比图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CT灌注成像定量评估烟雾病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疗效的初步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探讨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评价烟雾病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像学方法概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CAS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基础 |
2 超声技术在CAS中的应用 |
2.1 常规超声探查CAS |
2.2 CEUS检查CAS |
2.3 IVUS检查CAS |
3 CTA在CAS中的应用 |
4 MRI在CAS中的应用 |
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CAS中的运用 |
6 小结与展望 |
(4)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对颈总动脉结构和弹性功能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对正常成人颈总动脉的无创性评估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早期评估2 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硬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8)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院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案 |
2.3 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建模组与验证组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 |
3.2 危险因素分析 |
3.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3.4 列线图的开发 |
3.5 预测模型的评价 |
4 讨论 |
4.1 TAAD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
4.2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4.3 创新性与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主动脉夹层诊疗相关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检查方法 |
1.1.3 测量指标和图像评价标准 |
1.1.4 统计学方法 |
1.1.5 偏倚控制 |
1.2 结果 |
1.2.1 各年龄组应用不同PLD所测得脑组织CBF值之间的比较 |
1.2.2 不同大脑后动脉类型早期后循环CBF值之间的比较 |
1.2.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D-ASL、DWI与 MRA检查的情况 |
1.3 讨论 |
1.3.1 不同PLD对各年龄组脑组织CBF值的影响 |
1.3.2 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 |
1.3.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缺血半暗带与病变血管类型的关系 |
1.4 不足与展望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磁共振3D-ASL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
2.1 缺血性脑血管病 |
2.1.1 流行病学现状 |
2.1.2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学 |
2.1.3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
2.1.4 影像学检查手段 |
2.2 磁共振3D-ASL基本概述 |
2.2.1 脑组织灌注相关的检查方式 |
2.2.2 磁共振3D-ASL成像原理与近期发展 |
2.2.3 磁共振3D-ASL重要应用参数 |
2.2.4 磁共振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
2.3 3D-ASL与 MRA联合应用评价大脑后动脉类型与早期后循环灌注的关系 |
2.3.1 后循环概述 |
2.3.2 血管分布 |
2.3.3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
2.3.4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与生理性早期低灌注的辨别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志愿者基本信息及健康调查表 |
附录B 志愿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病例信息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代谢综合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诊断标准 |
1.1.5 观察指标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年龄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2 性别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3 肥胖、MS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4 空腹血糖、糖尿病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5 血脂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6 血压、高血压病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
1.2.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 |
1.2.8 MS对甲状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性别、年龄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3.2 肥胖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3.3 糖尿病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3.4 高血压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3.5 血脂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3.6 MS与甲状腺癌发病的关系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 |
2.1 甲状腺癌的流行病学 |
2.2 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 |
2.2.1 甲状腺乳头状癌 |
2.2.2 甲状腺滤泡状癌 |
2.2.3 甲状腺髓样癌 |
2.2.4 甲状腺未分化癌 |
2.3 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
2.3.1 电离辐射 |
2.3.2 碘摄入量 |
2.3.3 性别 |
2.3.4 环境污染 |
2.3.5 文化水平 |
2.3.6 肥胖 |
2.3.7 甲状腺良性疾病 |
2.3.8 居民健康意识的影响 |
2.3.9 种族和民族 |
2.3.10 医师的态度 |
2.3.11 经济和法律问题 |
2.3.12 医保系统的影响 |
2.3.13 过度诊断 |
2.4 甲状腺癌的检查方法 |
2.4.1 影像学检查 |
2.4.2 实验室检查 |
2.4.3 病理诊断 |
2.4.4 分子诊断 |
2.5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
2.5.1 常规手术治疗 |
2.5.2 放射性碘治疗 |
2.5.3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
2.5.4 分子靶向治疗 |
2.5.5 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 |
2.5.6 放疗及化疗 |
2.6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脑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DR及超声成像在犬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D]. 欧阳慧琳. 吉林大学, 2021
- [2]一站式CT灌注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 韦丹.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影像学检查在颈动脉狭窄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 张蕴鑫,刘建龙.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03)
- [4]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对颈总动脉结构和弹性功能的定量研究[D]. 丹海俊.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D]. 李丹丹.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全译)[J]. 血管外科学会,欧洲血管外科学会和世界血管学会联盟全球血管指南编写小组.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Z1)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8]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院内死亡的术前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D]. 于鑫溢. 郑州大学, 2020(02)
- [9]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D]. 张博伦.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代谢综合征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 冯洪雨.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