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取措施制止滑坡(论文文献综述)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1](2020)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的通知》文中认为台政办发[2020]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28号)有关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以下简称《统一目录》)予以公布。列入《统一目录》的行政处罚事项,由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执行,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不再行使;
绍兴市人民政府[2](2020)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综合行政执法划转行政处罚事项的通告》文中提出ZJDC00-2020-0004绍政发[2020]13号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28号)、《关于绍兴市及所辖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复函》(浙编办函[2016]110号)等文件要求,现将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划转行政处罚事项通告如下:
李笑笑[3](2020)在《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亦是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被称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荀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懦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概述了荀子及其学说,全面介绍了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并且从荀子德育思想的历史影响力指出研究荀子德育思想的价值性和必要性。同时将荀子德育思想的内容概括为“化性起伪”、“学思并行”,“礼乐辅法”,“尊师重傅”和“积善成德”,认为荀子德育思想具有实践性、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和持之以恒的特点。报据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存在道德教育主课堂趣味性不足、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存在滑坡,道德要求与道德行为易背离,道德行为易受他人言行干扰、家庭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这五个主要问题。文章借鉴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方法,以荀子德育思想为出发点提出解决性措施。首先,将“学思并行”思想融入自我教育,加强道德自律与道德内省。其次,赋“礼乐辅法”思想于环境育人,包括美化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再次,以“尊师重傅”思想规范师生,主张老师应该以身示范,学生应该亲师敬师。最后,用“积善成德”思想践行落实,做到持之以恒。
司江福[4](2020)在《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依托煤炭建设起来的城市,是一座国家战略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矿产资源开采为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实资源保障,但受矿山规模小,过度开采,技术落后,传统地质环境的影响,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占用和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景、含水层等观造成了破坏,诱发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着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了制约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急需得到有效解决。本文系统阐述了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存在问题管理现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伦理、公共产品、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等公共管理原理,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主要存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突出,过度开采、过度开发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矿山地质环境违法有增加趋势,矿山地质环境部门管理效果不理想,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滞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不到位等七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笔者认为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制约因素主要有七点:一是受传统发展思想的影响,二是自然地质环境复杂,且过渡开采,三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不够完善,四是政府职能部门权责不够清晰,五是人员编制配置不够合理,六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七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经过对比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针对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转变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矿山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破坏;强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常态化;明确部门权责,合理配备专业人员;转变管理方式,实现主动管理;加强监测,实现信息共享;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经费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监督等九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来提高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水平。实现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凉都。
杨棚[5](2020)在《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与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接壤,地貌类型以高原山地、丘陵为主,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10%,大面积土地高低差参,纵横起伏,一定范围又有和缓的高原面。云南省内的农村公路受建设经费、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其路线又多是围绕山地、丘陵、河流布置,因此云南地区农村公路多是陡坡急弯、半填半挖路基、等级较低、抗水毁能力差,受降雨量影响大时常发生水毁灾害。云南农村公路抗水灾差的特点,阻碍云南广大农村的发展及运输,农村公路的水毁会给当地居民造成出行不便、交通运输受阻等影响,还会对当地乡镇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保障云南山区农村公路畅通,研究其抗水毁措施,成为发展云南交通事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对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展开实地调研并对云南省内近几年的农村公路水毁资料进行统计归类,按照省内农村公路水毁的特征、机理及损毁结构,对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进行分类,即路基水毁、边坡水毁失稳、泥石流灾害、路面水毁、挡土墙水毁、排水设施水毁、桥梁工程水毁、防护工程水毁等八大类。以云南省内较典型、较严重的农村公路水毁案例为背景,并结合云南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状况及云南省农村公路常用建筑构造、材料等,分析云南省内农村公路八类水毁的主要因素及形成水毁灾害的机理。利用现有文献中农村公路水毁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收集、整理我国其他省份类似水毁灾害类型的预防及治理措施,如陕西、浙江、西藏等省份抗水灾经验,将其与云南省农村公路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适用于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的防治对策,以此促进云南省内农村公路的发展,增强防护能力减少农村公路水毁对云南省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
杨建辉[6](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震[7](2019)在《预防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智能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三方施工行为是破坏高压燃气管道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通过构建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故障树,分析出及时制止可能危及高压燃气管道安全的第三方施工行为,同时监测和及时处理由第三方施工行为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可以有效地避免破坏发生,并结合新技术提出一种高压燃气管道周边施工现场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李伟芳[8](2019)在《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统治者不断地通过立法的途径,赋予原本诉求于伦理道德的社会现象以法律的形式和强制力,是古罗马社会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古罗马道德立法的频率和出台的道德法律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古罗马经历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道德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古罗马道德传统和道德法律等具体问题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道德立法与古罗马帝国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共和向帝制转变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历程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的史论结合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借鉴法哲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启示,利用古典史学和法学资料以及近现代研究成果,将古罗马道德立法置于其所产生发展的古罗马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其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特点、结果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共和后期以降的道德立法在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共和传统道德习俗(mos maiorum)的旗帜下展开,但其实质是统治阶层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化和体制化稳固及加强对政治局势的把控和社会调控。一方面,道德立法是古罗马统治者应对共和危机的产物;另一方面,在推进道德立法的进程中,统治者加强了对个人和权力阶层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了权力的集中,加强了文化建设,形成了有利于新政体的合意与和谐,在事实上推动了共和的解体和帝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历史背景,分别从古罗马共和道德传统、传统道德监督机制以及古罗马共和末期以降的道德危机三个方面来揭示古罗马道德立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本章重点分析了古罗马人将国家命运归因于道德传统习俗(mos maiorum)的道德观念,这一点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因素对于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古罗马社会道德立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旨在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受其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古罗马人在论及道德法律、道德改革等相关问题时,往往将其单纯地归因于对统治者对道德沦丧的应对和对传统道德风习的回归。但本文认为,道德立法在古罗马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首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共和后期道德危机下加强道德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需要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挖掘了道德立法所蕴含的政治动因;最后对古罗马统治者推动道德立法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聚焦于古罗马道德立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从共和早期的萌芽到共和晚期至帝制初期的高度发展,受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侧重的道德立法的领域和功能也各自不同。早期统治者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少有关注,而是在平贵斗争影响下在选举公正领域展开立法。共和后期以降,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但总的来说侧重点在于政治道德的领域,此外也对文化教育和文娱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帝制初期早期元首们在延续共和道德立法传统的同时,对稳定家庭社会秩序的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论证,特别是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本章提出:服务于政治、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是古罗马道德立法进程突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立法政治功用的不同;此外,注重法治思想和重民轻刑的人文精神也是古罗马道德法律有别于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血源性、等级性、人治和以刑法为中心的特点所在;此外,古罗马道德立法还表现出部分道德法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限、但表征功能突出的特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本章提出古罗马道德立法对古罗马的道德建设、法治进程和社会历史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立法有助于社会转变时期道德建设、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立法间接推动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共和与帝国体制的衔接和罗马文化影响力的加强,对于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前文对于古罗马道德立法影响和意义以及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揭示本研究对当代社会道德立法问题的启示意义,以期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聂选华[9](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赵晓芳[10](2018)在《湿陷性黄土生态护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建筑越来越多,而湿陷性黄土边坡植被护坡的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还相对较少。本文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窦家山校区内树形源教学楼基础西南侧湿陷性黄土为例,研究并分析了关于兰州城关区以东窦家山区域湿陷性黄土生态边坡绿色植被护坡技术的工程措施。以往加固或防护湿陷性黄土边坡的方法多数是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等被动措施,随着“绿色工程”理念深入人心,以掌握湿陷性黄土不同倾角边坡的受力规律及植被修复情况分析,作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基础边坡生态植被护坡的修复工程,进而具体实施相应的护坡绿化,不仅稳定了边坡,还实现了水土保持,美化了环境,同时也为今后的同类型湿陷性黄土边坡植被修复提供一定的植被修复的施工技术参考。兰州城关区以东窦家山地区湿陷性黄土生态边坡绿色护坡技术研究,通过植被调查研究、植被恢复效果试验,依据本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适于本地区种植且根系生长快、且根系不太发达的草本植物即缕草,其品种较低矮、种植密列整齐、并且对西北地区外部环境适应性强,而且根系不太发达对土体自重几乎不产生影响以及对土壤适应范围广,在湿陷性黄土的土壤中能很好生长,是针对湿陷性黄土来说保持水土、固土护坡的好方法。修复过程通过护坡植被修复可以进一步提高湿陷性黄土坡面的稳定性、抗滑陷性,从而提高护坡植被恢复的实用性。对于湿陷性黄土一般来说:边坡的坡度小于25度以下,常规种植草皮即可;边坡的坡度在25-35度,除这种上述植物以外,还要增加一些灌木丛生类植物;坡度在36以上就要考虑种植-些密丛型草本植物,还要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护坡措施,现将本次工程案例的湿陷性黄土生态护坡研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湿陷性黄土由于植被修复作用,其粘聚力增大,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水分入渗率呈现出幂函数逐步减小的趋势,黄土的湿陷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由于护坡植物根系的锚固作用,湿陷性黄土边坡的植被修复护坡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有效防止湿陷性黄土边坡滑坡、滑塌、沉陷,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二、采取措施制止滑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取措施制止滑坡(论文提纲范文)
(3)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访谈记录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荀子及其学说概述 |
2.1 名词辨析 |
2.2 荀子生平 |
2.3 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2.3.1 经济条件 |
2.3.2 政治条件 |
2.3.3 文化条件 |
2.4 荀子德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3 荀子德育思想体系 |
3.1 荀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
3.1.1 “性”——“化性起伪” |
3.1.2 “学”——“学思并行” |
3.1.3 “礼”——“礼乐辅法” |
3.1.4 “师”——“尊师重傅” |
3.1.5 “积”——“积善成德” |
3.2 荀子德育思想的特点 |
3.2.1 实践性——知行统一 |
3.2.2 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
3.2.3 创新性——儒法合流 |
3.2.4 持之以恒性——虚壹而静 |
4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4.1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4.1.1 道德教育主课堂趣味性不足 |
4.1.2 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存在滑坡 |
4.1.3 道德要求与道德行为易背离 |
4.1.4 道德行为易受他人言行干扰 |
4.1.5 家庭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
4.2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 |
4.2.1 自我教育法 |
4.2.2 榜样示范法 |
4.2.3 说理教育法 |
4.2.4 陶冶教育法 |
4.2.5 实践锻炼法 |
5 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
5.1 将“学思并行”思想融入自我教育 |
5.1.1 道德自律 |
5.1.2 道德内省 |
5.2 赋“礼乐辅法”思想于环境育人 |
5.2.1 美化学校环境 |
5.2.2 美化家庭环境 |
5.2.3 美化社会环境 |
5.3 以“尊师重傅”思想规范师生 |
5.3.1 以身示范 |
5.3.2 亲师敬师 |
5.4 用“积善成德”思想践行落实 |
5.4.1 积善成德 |
5.4.2 持之以恒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4)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矿山地质环境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质环境 |
2.1.2 矿山地质环境 |
2.1.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2.1.4 矿山地质灾害 |
2.1.5 土地和植被破坏 |
2.1.6 含水层破坏 |
2.1.7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
2.1.8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
2.1.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2.1.10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
2.1.11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
2.1.1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 |
2.1.13 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企业伦理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2.2.5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章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现状 |
3.1 六盘水市概况 |
3.1.1 区位交通 |
3.1.2 矿产资源 |
3.1.3 自然地理 |
3.1.4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3.2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
3.2.1 矿山地质环境类型 |
3.2.2 矿山地质环境破环分布 |
3.2.3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
3.2.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编制情况 |
3.3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
3.3.1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保护区(Ⅰ) |
3.3.2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Ⅱ) |
3.3.3 矿山地质环境次重点治理区(Ⅲ) |
第4章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存在问题及难点 |
4.1 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依然突出 |
4.2 过度开采、过度开发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多 |
4.3 矿山地质环境违法有增加趋势 |
4.4 矿山地质环境部门管理效果不理想 |
4.5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人员配置不足 |
4.6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滞后 |
4.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不到位 |
第5章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原因分析 |
5.1 受传统发展思想的影响 |
5.2 自然地质环境复杂,且过渡开采 |
5.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
5.4 政府职能部门权责不够清晰 |
5.5 人员编制配置不够合理 |
5.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
5.7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
第6章 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对策及建议 |
6.1 转变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
6.2 完善矿山准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破坏 |
6.3 强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 |
6.4 推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常态化 |
6.5 明确部门权责,合理配备专业人员 |
6.6 转变管理方式,实现主动管理 |
6.7 加强监测,实现信息共享 |
6.8 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经费投入 |
6.9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监督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分析导图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省自然环境条件及其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1 云南省自然环境条件 |
2.2 云南省自然环境条件对农村公路稳定性的影响 |
2.3 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4 红河州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5 大理市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6 丽江市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7 文山州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8 怒江州农村公路水毁调查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1 路基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2 边坡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3 泥石流灾害 |
3.4 路面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5 挡土墙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6 排水设施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7 桥梁水毁灾害机理分析 |
3.8 防护工程水毁机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评价 |
4.1 云南省农村公路宏观水毁因子分析及其量化研究 |
4.2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评价模型研究 |
4.3 模型评价等级划分研究 |
4.4 评价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
5.1 路基水毁防治对策 |
5.2 边坡水毁防治对策 |
5.3 泥石流防治对策 |
5.4 路面水毁防治对策 |
5.5 挡土墙水毁防治对策 |
5.6 排水设施水毁防治对策 |
5.7 桥梁工程水毁防治对策 |
5.8 防护工程水毁防治对策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毁防治工程应用实例 |
6.1 文山州农村公路水毁治理 |
6.2 大理市农村公路水毁治理 |
6.3 怒江州农村公路水毁治理 |
6.4 丽江市农村公路水毁治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其间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目录)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地域现实问题 |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4 研究范围 |
1.1.5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总结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
2.1.3 土壤下渗理论 |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
2.2.2 低影响开发(LID) |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2.2.6 分析总结 |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
4.1 地貌特征 |
4.1.1 沟壑密度 |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
4.1.3 坡度与坡长 |
4.2 雨洪特征 |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
4.3 产流机制 |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
4.4 尺度效应 |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
4.6.1 尺度选择问题 |
4.6.2 部门统筹问题 |
4.6.3 技术融合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
5.2.1 总体技术框架 |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
5.3.1 雨洪管控目标 |
5.3.2 水土保持目标 |
5.3.3 场地安全目标 |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
5.3.5 景观视效目标 |
5.3.6 场地生境目标 |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
5.6.1 政策法规 |
5.6.2 技术规范 |
5.7 本章小结 |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
6.3.4 分析总结 |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
6.5.3 分析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
7.1.5 案例总结 |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
7.2.1 现实条件 |
7.2.2 现状问题 |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
7.2.4 适地性评价 |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
7.2.6 案例总结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
8.2.2 技术体系创新 |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附图 |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预防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智能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故障树的构建 |
3 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故障树分析 |
4 预防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的智能化管理 |
4.1 无人机现场查勘及选点 |
4.2 移动式4G新能源监控设备安装 |
4.3 应力应变与位移监测 |
4.4 PC与手机终端监控 |
4.5 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 |
5 重庆燃气集团应用实例 |
5.1 位移监测 |
5.2 应力应变监测 |
5.3 视频监控 |
6 结论 |
(8)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 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相关讨论 |
(二) 现当代西方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
(三) 国内的研究进展 |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资料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背景 |
第一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观 |
一、道德与共和 |
二、道德与政治 |
三、道德与法律 |
第二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监督机制 |
一、家长法权 |
二、监察官制度 |
三、传统道德监督机制的式微 |
第三节 古罗马道德危机与共和危机 |
一、共和的瓦解与帝国的形成 |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 |
三、道德危机的本质 |
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 |
第一节 应对危机、重建秩序 |
一、稳定家庭、增加人口 |
二、防止身份僭越、稳定社会秩序 |
三、维护公民内部的相对和谐 |
第二节 加强政治管理 |
一、最优者治国的政治理想 |
二、政治竞争的符号资本 |
三、政治博弈的工具 |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道德辩护 |
一、征服正义论 |
二、统治者身份和特权地位 |
三、去希腊化的标准和规范 |
小结 |
第三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过程和内容 |
第一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选举公正的立法 |
二、关于行省官员政治道德的立法 |
三、倡廉抑奢的立法 |
第二节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关于宗教信仰的立法 |
二、文化教育领域的立法 |
三、公共娱乐领域的道德立法 |
第三节 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立法 |
一、传统的婚姻道德观 |
二、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条件 |
三、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 |
第一节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 |
一、共和早中期平贵斗争的产物 |
二、共和后期贵族政治自我调节的机制 |
三、独裁时期个人集权的工具 |
第二节 法治的主导思想 |
一、平等和契约精神 |
二、权力制约的思想 |
三、重民轻刑的取向 |
第三节 突出的表征功能 |
一、受限的法律可操作性 |
二、有限的法律应用性 |
三、道德立法的表征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 |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有益尝试 |
一、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 |
二、困境中的坚持与改进 |
三、多元因素影响实效 |
第二节 古罗马法治进程的推进 |
一、罗马法内容的丰富 |
二、法律主体的扩大 |
三、法治精神的增强 |
第三节 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 |
一、权力的集中 |
二、帝国文化建设 |
三、合意与和谐 |
小结 |
结论 |
一、道德立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二、道德立法的原则 |
三、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10)湿陷性黄土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边坡稳定性分析 |
2.1 湿陷性黄土概要 |
2.2 工程概况 |
2.3 地质构造和地形及地层岩性 |
2.4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统计 |
2.4.1 室内试验 |
2.4.2 试验结果 |
2.5 边坡稳定性分析 |
2.5.1 条分法原理 |
2.5.2 计算方法与结果 |
2.6 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2.7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
2.8 边坡黄土湿陷性评价 |
2.9 绿色植被对生态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2.10 湿陷性黄土边坡植被护坡的局限性 |
3 湿陷性黄土边坡滑塌的的数值模拟过程及因素确定 |
3.1 湿陷性黄土边坡滑塌过程 |
3.2 土的粘聚力对湿陷性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3.3 湿陷性黄土边坡的浅层区域植物根系加固机理 |
3.4 湿陷性黄土的浅层区域植物根系锚固作用分析 |
3.5 黄土湿陷性评价 |
3.6 树行源教学楼边坡种植前后湿陷性黄土地表沉降分析 |
3.7 基础护坡植被修复的局限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
4 方案比选 |
4.1 方案拟定 |
4.2 抗滑桩的位置对湿陷性黄土边坡的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3 黄土浅层边坡根土复合体分析 |
4.4 不同边坡角度的湿陷性黄土植被修复措施稳定性计算 |
4.5 边坡绿化两年后取土样进行条分法数值计算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采取措施制止滑坡(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9)
- [2]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综合行政执法划转行政处罚事项的通告[J]. 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9)
- [3]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D]. 李笑笑.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六盘水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D]. 司江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5]云南省农村公路水毁灾害分析及对策研究[D]. 杨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预防第三方施工行为破坏高压燃气管道智能化管理研究[A]. 王震. 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十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 2019
- [8]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D]. 李伟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湿陷性黄土生态护坡技术研究[D]. 赵晓芳.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