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孢蘑菇 96.4菌株及其单孢菌株在生长 ,结实和杂交方面的变异(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王其华[1](2020)在《核盘菌新病毒发现及+ssRNA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文中指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重要的世界性病原真菌,能够引起油菜、大豆和向日葵等多种作物的菌核病,给作物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病毒在核盘菌中广泛存在,具有生物防治的潜力。以四川省成都市安德镇采集的核盘菌菌核PX14为材料,通过表面消毒、切片培养,分离获得了11个菌株PX14A(1-4)、PX14B(1-6)和PX14D,发现这些菌株具有不同的菌落形态和致病力。通过对这11个菌株的总RNA进行宏病毒组测序和随机克隆,共获得12种RNA病毒(或病毒株系)和5个不编码Rd Rp的ds RNA片段全长序列。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五个不同的类群,包括属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的核盘菌减毒病毒1(Ss HV1)、属于泛欧尔密科(Botourmiaviridae)的核盘菌欧尔密样病毒4(Ss OLV4)和核盘菌欧尔密样病毒5(Ss OLV5)、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的核盘菌白纤样病毒1(Ss Ph LV1)和核盘菌白纤样病毒2(Ss Ph LV2)、属于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的核盘菌线粒体病毒6-PX14病毒株(Ss MV30-PX14)和属于芜菁黄花叶病毒目(Tymovirales)的成员,即核盘菌核盘菌丁型线性病毒1的3个株系(Ss DFV1-PX14A1、Ss DFV1-PX14A4、Ss DFV1-G27)、核盘菌丁型线性病毒3(Ss DFV3)以及芜菁黄花叶病毒目的分类地位待定的2个株系(Ss MTV2A和Ss MTV2B)。其中,Ss OLV4、Ss DFV3、Ss MTV2A、Ss MTV2B、Ss Ph LV1和Ss Ph LV2为新病毒。Ss HV1、Ss OLV5、Ss MV30-PX14、Ss DFV1-PX14A1、Ss DFV1-PX14A4和Ss DFV1-G27为已知病毒的新株系。5个不编码Rd Rp的ds RNA只通过BLASTX比对到一些假定蛋白,并且E值较高,不能确定其功能。其中PX14-C和PX14-2.5k推定蛋白分别匹配到病毒的假定蛋白,PX14-D和PX14-1.8k推定的蛋白与细菌蛋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PX14-F不能通过BLAST比对到任何蛋白信息。发现两个新的多节段负链病毒Ss Ph LV1和Ss Ph LV2,其中Ss Ph LV1有三个节段(Ss Ph LV1-L、M、S),Ss Ph LV2具有四个节段(Ss Ph LV2-L、M、S、X)。对这些片段的分析发现,片段间具有保守的末端序列,各个片段都可以形成锅柄样(panhandle)的末端结构。每个片段编码一个ORF,L片段编码的L蛋白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 Rp)保守结构域,S片段编码的N蛋白具有tenui-N保守结构域,但是M片段编码的蛋白通过BLASTX没有比对到任何信息。Ss Ph LV的N蛋白能形成六聚体,呈梅花状,病毒粒子为不规则球形,具有膜结构,大小在90-120 nm间。基于L蛋白和N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Ss Ph LV1和Ss Ph LV2属于新的病毒类群,建议成立新的真菌布尼亚病毒科(Mycobunyaviridae)来容纳这两种病毒。发现4种隶属于丁型线形病毒科(Deltaflexiviridae)的病毒,其中Ss DFV3为新病毒,Ss DFV1-PX14A1、Ss DFV1-PX14A4和Ss DFV1-G27为一个已知病毒(Ss DFV1)的不同株系。Ss DFV3全长7424 nt,可以推定到两个ORF,ORF1编码一个2070 aa的多聚蛋白,与禾谷镰刀菌丁型线形病毒1(Fusarium graminearum deltaflexivirus 1)的复制相关多聚蛋白具有40%(761/1920)的一致性;ORF2编码一个192 aa的蛋白,与Ss DFV1的假定蛋白具有27%(48/176)的一致性。利用Ss DFV3 ORF1推定的多聚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这个病毒和Ss DFV2亲缘关系较近,是丁型线形病毒科的新成员。Ss DFV1-PX14A1、Ss DFV1-PX14A4和Ss DFV1-G27,可以推定到4-5个ORF。对这些病毒株各个ORF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ORF1都编码复制相关蛋白(具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Mtr、解旋酶保守结构域Hel和Rd Rp保守结构域)。Ss DFV1-G27相比Ss DFV1-PX14A4,ORF1之后编码其他ORF的序列部分缺失,导致推定蛋白的序列缺失。目前,还不能确定这些ORF编码的蛋白有何功能,但是Ss DFV1-G27可以单独存在于菌株G27中,说明这些ORF的部分缺失不会使病毒丧失复制能力。发现Ss MTV2A和Ss MTV2B,基因组全长分别为7502 nt和7326 nt,它们的核苷酸一致性为82%(6010/7300)。Ss MTV2A和Ss MTV2B与核盘菌真菌芜菁黄花叶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mycotymovirus1,Ss MTV1)(MK530705.1,全长6391nt)在核苷酸上一致性达到88%(5567/6344)和82%(5274/6411),但是Ss MTV2A和Ss MTV2B与Ss MTV1的基因组大小和5’端序列有显着的区别,这两个病毒或是与Ss MTV1具有极近亲缘关系的种,或是Ss MTV1的不同株系。考虑到Ss MTV2A、Ss MTV2B与Ss MTV1在系统发育上与已知的芜菁黄花叶病毒目病毒有显着的区别,因此,建议在该目下建立一个新的病毒科,即真菌芜菁黄花叶病毒科(Mycotymoviridae)。分离鉴定出隶属于泛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的病毒Ss OLV4和Ss OLV5。Ss OLV5和Sclerotinia minor botoulivirus 1(Liang et al.2020)非常相似,一致性为98%(670/684),是属于同种病毒的不同株系。Ss OLV4是一个新病毒,基因组全长2892 nt,编码一个具有Rd Rp保守结构域的蛋白,5’末端具有连续4个连续鸟嘌呤,3’端具有4个连续胞嘧啶,两个末端可以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基于Rd Rp的系统发育分析,Ss OLV4与泛欧尔密病毒科中已建立4个属的病毒亲缘关系上具有明显区别,代表了该科的新病毒属。Ss OLV4与正在提议成立的Penoulivirus病毒属成员亲缘关系最近,可以作为该属成员的模式种。构建了病毒Ss OLV4的侵染性c DNA克隆。利用体外转录方式合成Ss OLV4病毒RNA,并用于转染核盘菌菌株N39、N69和Ep-1PNA367的原生质体,获得多个成功转染菌株,如N39P、N69P和Ep-1PNA367P。病毒可以通过菌株间对峙培养传播到核盘菌菌株Ep-1PNA367hyg,证明了体外拯救的病毒具有传播特性。重新测定了菌株Ep-1PNA367P、Ep-1PNA367SPE和Ep-1PNA367RA中的Ss OLV4序列,发现其中Ss OLV4的序列与全长c DNA相比,仅有2-3个碱基的差异,说明病毒复制中序列稳定。因此,Ss OLV4不同于植物欧尔密病毒,其单一片段可以完成复制、增殖和传播的过程。体外合成Ss OLV4侵染原生质体的概率可以达到87%(27/31)。在PEG存在的条件下,病毒RNA成功侵染菌落的概率为24%(5/21)。首次证明裸露的RNA病毒可以在添加PEG的条件下侵染真菌菌落。对携带Ss OLV4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验证,发现大部分带毒菌株(除原始菌株和菌株N39P)生长速度和致病力与出发菌株的差异不显着,说明该病毒对寄主表型没有显着影响。Ep-1PN菌株是实验室最早研究的低毒菌株,前期发现其感染了核盘菌衰退相关病毒(Ss DRV)和核盘菌RNA病毒L(Ss RV-L)两种病毒,但是它们缺乏与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直接证据。对菌株Ep-1PN进行了病毒组测序,发现菌株Ep-1PN中有4种病毒,包括2种已知的病毒Ss RV-L和Ss DRV,以及性发现的两种病毒,包括核盘菌线粒体病毒6(Ss MV6-A367)和一种与类裸露病毒类似的新病毒,暂命名为核盘菌裸露样病毒1(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nake-like virus1,Ss Na LV1)。Ss Na LV1基因全长是2912 nt。Ss Na LV1在系统发育上与动物中发现的北海裸露样病毒10(Beihai narna-like virus 10)、温州虾病毒10(Wenzhou shrimp virus 10)等病毒接近。Ss Na LV1的蛋白序列比对发现,它与北海类裸露病毒的蛋白一致性为28%(127/454)。因此,建议以Ss Na LV1为模式种建立类裸露病毒科(Quasinakeviridae)。利用Ep-1PN总RNA转染菌株N69和Ep-1PNA367,可以获得菌落形态异常、致病力衰退的菌株N69EPT和Ep-1PNA367EPT,并且Ep-1PNA367EPT的表型与Ep-1PN非常一致。通过ds RNA凝胶电泳和总RNA的Northern杂交,可以在转染菌株N69EPT和Ep-1PNA367EPT中检测到Ss DRV和Ss Na LV1的存在,说明这两个病毒可以随总RNA进行侵染。而Ss RV-L和Ss MV6-A367难以通过总RNA转染的方法进行转染。结合已有报道,确定Ss RV-L和Ss MV6/A367对寄主影响微弱,因此,克隆了Ss DRV和Ss Na LV1的全长序列,并根据克隆序列构建两个病毒侵染性克隆。侵染性克隆转录的RNA可以成功侵染菌株N69和Ep-1PNA367,并可以通过对峙培养从转染菌株传播到其他菌株(Ep-1PNA367hyg)中。Ss DRV和(或)Ss Na LV1侵染的菌株,菌落生长速度和形成病斑速度较慢,但是远不能达到Ep-1PN总RNA转染菌株的衰退程度。说明Ss DRV和(或)Ss Na LV1可以影响核盘菌的表型,但Ep-1PN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影响菌落形态和致病力衰退的因子,菌株Ep-1PN的致病力衰退系由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本研究共克隆并获得了13种病毒的序列,其中7种属于新病毒,分别代表了新的病毒科、病毒属和病毒种。构建了Ss OLV4、Ss DRV和Ss Na LV1的侵染性克隆,并验证了这3种病毒对核盘菌生长、菌落形态和致病力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真菌病毒多样性、为病毒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为研究真菌病毒生物学特性、深度挖掘真菌病毒资源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良敏[2](2020)在《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口感鲜美,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最近十年间,我国香菇的产量增加了70%,在食用菌总产量中的占比也从17%上升到26%。在我国使用过的香菇栽培品种中,一半来源于国外引进。单孢杂交是香菇品种产生的主要方法,约有60%的栽培品种通过该方法选育获得,然而香菇杂交育种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杂交群体中可正常结实的菌株比例较低。在菌种培养以及出菇阶段都有许多菌株被剔除掉,具有出菇能力的仅占40%。综合考虑其他农艺性状后,优异菌株的比例不足1%。目前香菇育种中后代筛选方法主要还是通过2-3轮的栽培出菇试验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并筛选出优良个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测菌株在实验室阶段的早期生理生化或分子生物学特性,获得一种对育种群体中可结实菌株或优良菌株的的早期筛选技术。漆酶是木质素降解酶系中的主体酶,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及食用菌中。在香菇的菌丝、菌皮、转色、原基、幼小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阶段都检测到了漆酶活性,并且同一菌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酶活高低不同,不同类型的菌株(如广温种、低温种)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课题将不同类型菌株在菌丝阶段中漆酶活性的动态检测为依据,探索漆酶活性变化与菌株类型间的相关关系,发掘早期培养阶段漆酶活性与后期的菌皮形成、转色进程以及结实能力间的联系,以建立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并探索香菇结实能力产生的机理。平板显色法作为一种定性检测方法,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值。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准确度较高,但不适用于大批量菌株检测。因此,本课题结合了平板显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优缺点,开发了一套高通量定量检测漆酶活性的方法。利用单向琼脂扩散原理,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含有2mmol/L的愈创木酚溶液的1%低熔点琼脂糖培养基。将菌碟或粗酶液放置在检测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扩散反应。待菌碟或粗酶液在扩散反应结束后,用酶标仪在465nm处测其吸光度值。一般设置3个重复,一个对比。通过对扩散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为8-12h。用建立的酶活检测方法分别对PDA、PDA加香草酸(VC)和木屑培养料中的36株已知表型的香菇杂交菌株进行动态酶活检测,并根据酶活变化规律将菌株分类分析。将这三种培养基上的漆酶活性和平均生长速率、有无菌皮、是否转色及是否具备结实能力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有且仅有PDA上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表现出相关性。在PDA培养基上,在PDA培养基上,第4天、第5天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就达到了0.5,表现出极显着相关性。为了验证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的相关性,又重新构建了5个杂交群体QL8、L86、L62、SQ、SZ,共127个杂交菌株。将在PDA和木屑培养基上取样测到的酶活同菌株的结实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仅有PDA上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其中有两个群体L86、L62相关性较低,这两个群体含有一个共同亲本L60。根据验证群体的相关性结果,设置不同的酶活阈值,以这个阈值作为筛选标准。当THR=1时,可以淘汰掉41.73%的菌株,其中具备结实能力的菌株仅占13%,而淘汰掉这些菌株之后,剩余群体出菇率提高到32.43%;随着阈值的不断扩大,出菇率从最初的24%提高到53.85%,提高了一倍以上,但是相应的,误筛掉的能出菇的概率也增加到了16.83%,淘汰掉的可结实菌株也占了可结实菌株总数的一半,但是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得到了降低。为了进一步了解香菇杂交菌株的结实能力和漆酶基因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对163株菌株依照PDA上漆酶活性低,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且不出菇、PDA上漆酶活性高,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但不出菇和PDA上漆酶活性高,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且出菇分成三组,进行混池转录组测序,分别从PDA和木屑培养基上取样。通过对差异基因的GO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Lac1、Lac6、Lac14、疏水蛋白SC3和交替氧化酶等5个和漆酶活性及结实能力相关的候选基因,除了Lac14之外,其他几个基因在PDA上和对照组比较之后均是上调。不同漆酶活性及结实能力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为漆酶功能基因及香菇的结实机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王金斌[3](2018)在《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优质褐色双孢蘑菇品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J.E.Lange)Imbach]是世界性栽培与消费的食用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意义。双孢蘑菇复杂的遗传生活史背景和常规育种的局限,均限制了双孢蘑菇的选育工作,导致双孢蘑菇改良菌株的研究缓慢。现在世界各国使用的双孢蘑菇商业菌种来源于品种U系列或AS2796系列的后代。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菌种的质量关系着双孢蘑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本研究通过基因组重排技术对棕秀一号进行改造,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适合工厂化栽培的褐色双孢蘑菇优良菌株。具体得出的结果如下:1)通过33对SSR引物对7份双孢蘑菇主栽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出62个等位基因,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为24个,平均为2.48个。其中25对引物在7个双孢蘑菇基因型中存在明显多态性,占检测引物总数的75.76%。SSR引物仅能将7份菌菇材料区分为四类。其中,国内褐色双孢蘑菇主栽菌株棕秀一号、LY、LC的遗传相似系数为1,与国外褐色双孢蘑菇菌株MG遗传相似系数为0.6452。国内褐色双孢蘑菇与国外褐色双孢蘑菇菌株MG遗传背景存在差异,国内褐色双孢蘑菇菌株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结果解释了国内褐色双孢蘑菇菌株遗传背景狭窄,多样性差,选育褐色双孢蘑菇优良栽培菌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2)以褐色双孢蘑菇棕秀一号为材料,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对参数菌龄、溶壁酶浓度、蜗牛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1.35%的溶壁酶和7.01%的蜗牛酶在30.4℃条件下对菌龄为8.36d的菌丝体酶解3.00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达到4.39×107个/mL;用1.84%的溶壁酶在31.2℃条件下对菌龄为3.68 d的菌丝体酶解3.38 h,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为14.1%。棕秀一号双孢蘑菇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的优化条件的建立,为提高褐色双孢蘑菇在遗传转化、基因组重排、基因编辑技术等后续分子遗传学操作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绘制初始菌株EMS、紫外、60Co-?和电子束4种诱变方法的致死率曲线,确定EMS诱变浓度为1.25%,紫外线诱变时间为45 s,60Co-?辐照剂量为600 GY,电子束诱变剂量为500 GY。采用4种诱变方法对起始菌株棕秀一号进行诱变,通过生长速率和稳定性试验,最终得到的遗传性状稳定的生长性能改良的突变株33株,其中EMS诱变突变菌9株,紫外诱变突变菌5株,60Co-?突变菌8株,电子束诱变突变菌11株。33株诱变突变库的构建为双孢蘑菇基因组重排奠定了基础。4)研究褐色双孢蘑菇不同灭活方法的致死率,优化出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热灭活的方法是50℃热灭活3分钟,紫外灭活的方法是紫外照射100 s。优化获得褐色双孢蘑菇的递推式融合条件为PEG浓度为35%,融合体系pH为8,融合时间为30分钟,融合温度为25℃。通过4-5轮的递推式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得到3株生长性能提高的融合株分别命名为GS4016、GS4017和GS5005。从栽培料上菌丝生长、子实体原基诱导和工厂化栽培试验,融合菌株GS4016、GS4017和GS5005和棕秀一号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重排菌株GS5005较棕秀一号在栽培料上提前了1.3天布满菌丝,形成的原基总数提高28.66%,单位面积的产量为26.3 kg/m2,提高了32.83%。5)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融合菌株GS4016、GS4017和GS5005与棕秀一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融合菌株与棕秀一号的成对相似系数变幅为0.51020.8204。其中,融合菌株4017与棕秀一号的相似系数为0.8204,融合菌株GS4016和GS5005与起始菌株棕秀一号的相似系数为0.5102和0.5306。基因组重排在诱变的基础上,创造丰富了遗传变异,拓宽了棕秀一号原品种的遗传基础。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鉴定了不同生长阶段褐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中滋味成分,结合电子舌系统对不同生长阶段褐色双孢蘑菇GS5005子实体的滋味进行差异区分,利用滋味活性值(TAV)分析了滋味成分对褐色双孢蘑菇风味的贡献率,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明确了褐色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的特征性滋味成分,并对不同生长阶段褐色双孢蘑菇子实体进行了风味评价。结果表明,褐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五个生长阶段中,在菌柄和菌盖中分别检测出20和14种主要滋味成分,包括大多数氨基酸和5’-核苷酸。通过PCA分析发现,褐色双孢蘑菇中一些高含量滋味成分(如乳酸和柠檬酸)不是其特征性滋味成分,但因其含量高,可作为有机酸来源的天然原料。通过PCA和TAV分析发现,5’-GMP、谷氨酸、苹果酸、丙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是褐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特征性滋味成分。此外,褐色双孢蘑菇也被发现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作为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的配方。本研究为褐色双孢蘑菇GS5005栽培和风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李寿建[4](2018)在《双孢蘑菇多孢杂交育种及添加剂菌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通过双孢蘑菇多孢杂交育种获得了新菌株并提出了可行的多孢杂交子验证方法,对不同谷粒菌种配方进行了筛选,提出了添加剂菌种,并验证了其增产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选择杂交育种使用的亲本,对10株不同品种的双孢蘑菇形态、生长周期潮次、产量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并从杂交育种角度对供试的双孢蘑菇品种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双孢蘑菇潮次时间及出菇周期差异较大,其中M6和M8潮次时间长适合人工采摘,M10出菇集中适合机械化采收;不同双孢蘑菇产量差异明显,并且每潮菇所占比例不同,其中M2和M3产量可达30kg/m2以上,M5产量仅达到18kg/m2,并且部分菌株M1、M2和M3前两潮菇所占比例较高,可考虑采收两潮。M7和M11一潮菇所占比例大,可考虑添加添加剂提高二三潮产量。通过形态描述,提出了盖径比例、柄径比例和盖柄比例以此来描述菇型,更易区分不同品种。2.使用多孢杂交的方法对双孢蘑菇进行选育,同时使用了多孢杂交及多孢自交,通过SSR分子标记筛选获得了不同于亲本及亲本自交系的杂交菌株,并进行了出菇验证,证明部分菌株确实表现出明显的杂交属性。3.通过不同谷粒菌种添加石灰、石膏、碳酸钙的试验,筛选出了具有广泛适用不同双孢蘑菇品种的谷粒菌种的配方,实验表明了不同谷粒菌种适宜的配方不同,其中麦粒菌种适合添加石膏2%、碳酸钙1%,高粱适合添加石灰、石膏和碳酸钙各1%,玉米适合添加石膏1%,碳酸钙3%。通过相同播种量及不同播种量实验发现不同谷粒相同播种量对产量影响不显着,但发菌天数差异较大;通过不同播种量实验发现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发菌天数显着缩短,产量也可实现显着提高。4.通过评价不同添加剂菌种,发现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菌丝浓密程度及谷粒菌种表面菌丝浓密程度会受到影响,添加大豆影响显着大于添加花生;通过栽培实验,发现添加剂大豆容易产生细菌污染,添加花生生长良好,比较相同播种量和不同播种量,发现不同添加剂菌种对发菌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明显,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伴随含氮量的增加会实现发菌天数显着缩短和产量显着升高。并且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添加剂菌种增产效果显着高于纯谷粒菌种,但部分添加剂菌种会增加污染率。
谭笑[5](2017)在《温度对白灵菇、杏鲍菇及其杂交菌株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白灵菇和杏鲍菇是亲缘关系相近的两种大型侧耳属食用真菌,两者均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5份白灵菇菌株和5份杏鲍菇菌株进行单孢分离、单核化处理、根据交配型的配对规律进行杂交组合,利用ITS-RFLP分子标记方法辅助筛选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菌株,并对杏鲍菇、白灵菇及其杂交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栽培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对5个白灵菇菌株和5个杏鲍菇菌株单核菌丝进行交配型基因组合,共获得6个特异性的A因子和7个特异性的B因子,分别占供试单核菌株的67%和74%。(2)利用ITS-RFLP技术辅助单孢杂交,从21个杂交处理组合中获得并纯化杂交菌株3份。(3)在4℃-24℃范围内,白灵菇与杏鲍菇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与温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为22℃。在最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温度条件下白灵菇菌株与杏鲍菇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具有极显着差异,3份杂交菌株中11D与53D均与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有极显着差异,杂交菌株70D与亲本菌株XB130DB相比菌丝体生长速度差异明显,而与亲本菌株BL130LA在菌丝生长速度上差异不明显。(4)在4℃-24℃范围内,白灵菇的原基形成周期与温度呈倒V型曲线变化,12℃-14℃温度区间内原基形成周期最短;杏鲍菇的原基形成周期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基形成周期变短,22℃-24℃温度区间内原基形成周期最短。3份杂交菌株11D、53D、70D的原基形成周期与其对应亲本白灵菇菌株的原基形成周期在0.05水平上均呈显着差异。(5)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白灵菇子实体形成最短周期所需温度为13±1℃,而杏鲍菇子实体形成最短周期所需温度为23±1℃,3份杂交菌株11D、53D、70D的子实体形成周期与其对应亲本白灵菇菌株的子实体形成周期在0.05水平上均呈显着差异。(6)在4℃-24℃区间内,5份白灵菇材料的菌柄长度与温度变化呈倒V型曲线,温度在12℃时,菌柄长度达到峰值,而温度低于8℃或高于16℃时菌柄生长缓慢或不生长;5份杏鲍菇材料菌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呈对数曲线关系,温度高于6℃时菌柄即可生长,随着温度的升高,菌柄分化的长度也随之增加;3份杂交菌株的菌柄长度与温度变化曲线趋势均与其亲本杏鲍菇相似。(7)在4℃-24℃区间内,5份白灵菇材料的菌盖直径与温度变化呈倒V型曲线关系,温度在12℃时,菌盖直径达到峰值,而温度低于8℃或高于16℃时菌盖直径生长缓慢或不生长;5份供试的杏鲍菇材料其菌盖直径与温度的变化呈对数曲线关系,3份杂交菌株的菌盖直径与温度变化曲线趋势均与其亲本杏鲍菇相似。
王琼英[6](2017)在《市售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乳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食用菌兼具营养、美味、保健三大优点,广受消费者青睐。食用菌产品有干品和鲜品之分,由于运输、销售环节未能全程冷链,常温下外源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食用菌鲜品的严重劣变。为此,本文以香菇等多种食用菌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外源细菌种类、数量、多样性,分析其在货架期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选用金针菇中优势细菌为例,创建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平板培养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对香菇等九种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种类、数量、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培养法中,不同食用菌鲜品表面均可分离到美洲爱文菌(Ewingella americana),为优势细菌,其次是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对物种相对丰度进行分析,表明双孢蘑菇、茶树菇、猴头菇、蟹味菇、平菇等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最高,黑木耳、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则分别以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s)、乳球菌属(Lactococc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欧文氏菌属(Erwinia)丰度最高。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香菇外源细菌物种多样性最高,杏鲍菇外源细菌物种多样性最低;香菇、杏鲍菇、茶树菇外源细菌群落明显区别于其他六种食用菌。2.对金针菇、蟹味菇以及杏鲍菇货架期1-5天外源细菌进行种类与数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培养法中,菌落计数发现三者货架期第5天外源细菌数量均较第1天有显着性增加,分别增长了35倍(蟹味菇)、418倍(金针菇)、4117倍(杏鲍菇);种类鉴定发现金针菇货架期外源细菌优势种为美洲爱文菌和变形肥杆菌(Obesumbacterium proteus);蟹味菇货架期外源细菌优势种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和深红沙雷氏菌(Serratia rubidaea);杏鲍菇货架期外源细菌优势种为美洲爱文菌和北京泛菌(Pantoea beijingensis)。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发现金针菇外源细菌物种丰富度低于其他两者;三种菇表面均存在大量的假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蟹味菇和杏鲍菇假单胞菌居多,随货架期延长丰度增大,金针菇乳球菌属居多,随货架期延长比例降低。两种方法中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对物种鉴定更为全面,对外源细菌丰度的变化可进行量化分析。3.创建乳球菌LAMP(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快速检测方法。以金针菇优势菌乳球菌为研究对象,对其保守序列设计多组引物,结果表明:rpoA289引物组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能够检测到乳球菌基因组DNA最低浓度为0.9 pg/μl,检测乳球菌纯培养物的最低浓度为3.3 CFU/ml。
张阔谭[7](2017)在《毛木耳白色变种的良种选育研究》文中指出白色毛木耳主要种植在我国福建、四川和山东等地,虽然按传统栽培方式出耳使得产量相对较高,但是产出耳片农艺性状不稳定,商品性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收集全国白色的毛木耳变异菌株12株,以期通过改良的多孢杂交技术获得高产且稳定的商业菌种,其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将收集到的12个白色毛木耳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研究,通过拮抗反应获得6个具有差异的菌株,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最终得到菌丝生长速度快、分解木屑能力强、耳片洁白和耳片绒毛短且稀的菌株BM11。BM11适合作为杂交试验的亲本。2、菌株BM11的孢子在30℃避光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可达到84.0%,以多孢悬液制作的液体菌种接入菌包后,菌包出现拮抗区,拮抗区内耳片农艺性状存在差异,最终获得与亲本存在差异菌株30个。最终通过多孢杂交的方式获得生长速度、分解木屑能力和产量等均优于亲本的杂种优势最明显的菌株BZJ28。3、菌株BZJ28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p H为6.5,最适碳源为葡糖糖、氮源为酵母膏,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酵母膏3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相同光照强度的不同光照对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不见光的栽培模式为最佳。通过吉林省和辽宁省食用菌品种审定,其商品名为“玉木耳”。4、“玉木耳”液体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糖糖、氮源为蛋白胨,其中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去皮马铃薯20%、葡糖糖20%、蛋白胨0.2%、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VB10.01%。最适培养方式为接种温度为28℃,接种24h后温度调节至26℃。5、“玉木耳”作为新的食用菌品种,首次完成大棚挂袋出耳模式出耳,其效果优于毛木耳目前的栽培方式。
郑锦荣[8](2016)在《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Fr.)Sing]是着名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其生长周期短,出菇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具有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然而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过程中由于低温控制所需能耗较大,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是高温型食用菌品种,食药用价值高,贮藏性好且抗逆性强。但是由于其菌丝生长速度慢,出菇周期长,还无法全面普及市场;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食用菌领域上是一项重要的育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杂交技术,它具有省时省力、目的性强等特点。本研究意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培育出能在中高温环境下生长出菇的金针菇新菌株和生长周期短的巨大口蘑新菌株。本研究对来源不同的金针菇和巨大口蘑菌株进行了亲本菌株的筛选,优势菌株原生质体经双亲灭活后利用PEG进行融合,最后获得与亲本有遗传差异性的菌株4株,采用分子生物学ISSR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同时,还研究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亲本菌株的筛选。本研究以菌丝生长速度、原生质体产量和原生质体的单核化程度为指标,最终筛选确定JD03以及KD04作为原生质体融合的亲本菌株。2、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设计与优化。应用均匀设计法对金针菇和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结果表明:PEG的浓度为25.91%,融合时间24.52 min,融合温度为25.6℃,Tris添加量为0.016 mol/L,CaCl2添加量为0.014 mol/L,pH值为8.34时,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的融合率达到最大,为1.68×10-3。3、应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融合菌株进行了筛选和鉴定。通过形态学特征的比较,本实验筛选获得融合菌株4株,其生长速度快,与亲本形成明显的拮抗线,菌丝锁状联合结构清晰可见;采用ISSR技术对其中R13、R14、R15三株融合菌株进行鉴定,并进行遗传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R13、R14、R15与巨大口蘑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49,与金针菇的遗传相似系数均为0.45。初步说明R13、R14、R15均为新菌株,但与双亲亲缘关系不明显。4、对融合菌株R13、R14、R15母种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R13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1%、酵母膏0.1%、VB1 20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7%、磷酸二氢钾0.1%。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9.5时,融合菌株R1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R14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0.6%、酵母膏0.1%、VB1 2.1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2%、磷酸二氢钾0.55%。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7.6时,融合菌株R14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R15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2.8%、蛋白胨0.1%、酵母膏0.1%、VB1 3.3 mg/L、轻质碳酸钙0.55%、硫酸镁0.14%、磷酸二氢钾0.55%。采用该培养基,在pH为10.5时,融合菌株R15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5、对融合菌株R13、R14、R15栽培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融合菌株R13、R14、R15在小麦粒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萌发时间最短,长满瓶子时间最短。其次是玉米粒培养基,玉米粒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浓密、洁白。混合培养基菌丝生长最慢。
陈炳智[9](2015)在《草菇B因子及其下游MAPK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菇学名是Volvariella volvacea(Bull.:Fr.)Sing.,是一种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重要食用菌。2013年,两个草菇主栽品种V23与PY1的担孢子V23-1与PYd21的基因组完成测序,并发表了文章。本文是基于草菇基因组数据、表达谱数据和转录组数据首次对草菇的B因子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其下游的MAPK信号途径进行构建,筛选重要基因并进行表达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下载其它担子菌同源的信息素受体,通过同源比对的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找到草菇PYd21基因组中的4个信息素受体,其中有3个具有完整的7个跨膜结构,1个只含有5个跨膜结构;在VvSTE3.1上游还找到了 1个信息素前体,长度为47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的“CAAX”“ER”基序。表达谱数据及荧光定量PCR显示草菇的4个信息素受体基因在原基阶段急剧上调表达。(2)通过对草菇基因组数据、转录组数据进行注释,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草菇B因子下游的MAPK信号途径。表达谱数据显示参与此途径的16个相关基因中,VvSte20和VvSte7两个基因在原基阶段上调表达,表达谱的原始tag较大,数据可靠。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了此结果,也是原基时期高表达。系统发育树显示这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保守性,与其它担子菌的同源蛋白聚为一类。(3)分析VvSte20的结构后,以该基因的第4个外显子为长效干扰片段,第4个内含子为正反义链的连接环,用传统的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了含有该干扰片段的pBHg-VvSte20 RNAi vector表达载体。同样,以VvSte7的第4个外显子为长效干扰片段,第4个内含子为正反义链的连接环,用重叠延伸PCR的方法构建了含有该干扰片段的pBHg-VvSte7 RNAi vector表达载体。同时,用传统的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了两个过表达载体pBHg-VvSte20 OE vector和pBHg-VvSte7 OE vector。(4)将4个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GV3101,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式将这4个表达载体分别转化草菇菌丝球。用含潮霉素及头孢噻肟抗生素的PDA培养基进行初筛、复筛后,挑取能正常生长的拟转化子,经正常PDA传代5代后,提取基因组DNA,扩增hpt基因和目的片段再次验证转化子。最终我们挑选到VvSte20的干扰转化子5个,过表达转化子1个;VvSte7的干扰转化子3个,过表达转化子2个。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挑选到的干扰突变体表达量下调,过表达突变体表达量上调,进一步验证是真正转化子。(5)对突变体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显示,当两个基因受到干扰后,它们在PDA上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而过表达后,生长速度差异较小,但较快形成厚垣孢子,在栽培袋中的生长也显示了此结果。对转化子进行分批出菇,结果如下:第一批对2个基因的7个干扰突变体进行出菇,发现RNAi20-10、RNAi7-9的三次重复均不出菇,RNAi7-D三次重复中出菇一次(仅长一丛);RNAi20-4、RNAi20-21和RNAi7-I三次重复均可以出菇,但是菇形较小,开伞时间较迟;RNAi20-5与野生型菇形相当,开伞时间相当,未有明显区别。第二批对所有转化子进行3袋栽培袋出菇:VvSte7基因的干扰转化子RNAi7-D和RNAi7-I的菌丝均未萌发,不能够顺利生长;RNAi7-9可以正常生长,但不出菇,在培养后期,菌丝不能够扭结,呈粉状菌丝;VvSte20基因的干扰转化子菌丝生长正常,RNAi20-4菌丝有出现扭结,但出菇速度非常慢,而且停留在纽扣期;RNAi20-5、RNAi20-10、RNAi20-21的菌丝不能正常扭结,形成大量菌皮,没有出菇;三个过表达突变体能正常生长出菇:OE7-1与OE7-3的产量较野生型高,而且菇的个头较大,开伞较晚;OE20-15出菇产量与野生型相当,但生长较慢,开伞较晚。(6)对VvSte7的突变体进一步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3个干扰突变体中,VvSte7的下游基因明显受到抑制,上游基因也表现为下调;两个过表达突变体不同,突变体OE7-1中,VvSte7基因的上下游基因表达水平均呈现上调,而OE7-3中,只有VvSte7与下游的MAPK激酶(GME7452g)基因表现为微量上调,其它基因表现下调。因此,VvSte7与VvSte20作为MAPK信号途径的基因,它们与草菇的菌丝生长、厚垣孢子形成、出菇的情况有密切联系。这一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草菇等食药用菌的子实体发育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陈立佼[10](2012)在《羊肚菌菌核培养特征及遗传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肚菌生理及遗传特性复杂多变,在培养过程中不同分离物菌丝和菌核的形态学变化较大且极不稳定,产菌核特性与子实体形成的联系也仍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大田栽培尖顶羊肚菌和粗柄羊肚菌分离的单孢群体为材料,以产菌核为形态标记,进行了固体液体培养微观宏观观察,单孢菌株基质利用稳定性研究,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研究和产菌核相关基因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琼脂(YPD)培养基上培养的尖顶羊肚菌和粗柄羊肚菌分离的单孢群体按培养特征可分为9类,同等条件下每一菌株的培养特性保持稳定;并以是否产菌核为标准把单孢菌株分为产菌核单孢菌株群体和不产菌核单孢菌株群体。(2)不同培养基转接培养时,可观察尖顶羊肚菌和粗柄羊肚菌的菌丝形态变化和产菌核的稳定性,结果为尖顶羊肚菌单孢菌株的菌丝形态及产菌核稳定性强于其多孢及粗柄羊肚菌单孢菌株。(3)尖顶羊肚菌同一子实体及不同子实体的产菌核单孢菌株与不产菌核单孢菌株对峙培养后两者性状会发生较大变化,包括菌核形态、菌丝形态、生长势,特别是产菌核能力会消失和相互转移。(4)对尖顶羊肚菌和粗柄羊肚菌分离的两类单孢菌株进行液体静置和振荡培养,比较了两者宏微观形态特征,发现在静置培养下产菌核单孢菌株仍会产菌核,而振荡培养时均不产菌核;两类单孢群体在培养时菌丝的宏观形态特征(菌丝厚度,密度和色泽)有较大差别,而微观形态特征差异较小(5)本实验对菌核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显微跟踪观察,建立了完整的菌核形成过程的微观特征图片库。(6)以是否产菌核及产菌斑为标准将49个尖顶羊肚菌子实体ZD-18单孢分离菌株分为四组,并以1个组织分离菌株为对照,采用AFLP技术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用筛选出的4对引物进行扩增,在100bp-600bp有效带范围内的495条带都具有多态性,通过Nei’s无偏遗传相似度及遗传距离(1978)的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间可将50个菌株分为11个组群,且与四个形态分组的多态性指数很一致,但形态和遗传仅在产菌斑性状上具有对应趋势,产菌核性状的遗传聚类说明其基因表达复杂多变,可利用研究得出的多态性遗传图谱进行较深入的分子研究。(7)以尖顶羊肚菌子实体ZD-23和ZD-18分别分离得到的两株产菌核和两株不产菌核菌株为材料进行了72对引物组合的mRNA差异显示(DDRT-PCR)分析,并对所得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利用测序结果合成特异引物进行半定量验证。得到13条与羊肚菌产菌核相关的阳性差异片段,分别与Y-氨基丁酸通透酶、甘油磷酸二酯磷酸二酯酶、外膜家族蛋白相关蛋白、人类角蛋白结合蛋白、核糖体RNA反义转录蛋白、裂殖酵母细胞周期依赖激酶C-3、块菌rho胍解离抑制剂、钙钠交换蛋白及脂结合蛋白相关基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一些阳性片段在NCBI数据库里为假设蛋白或无法找到的相似性基因片段,作为与羊肚菌产菌核相关的特有的功能基因,它们为深入研究羊肚菌产菌核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总之,羊肚菌产菌核特性在形态和分子遗传上较多变,且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性状的发生与许多基因表达有关,有待对其中的一些特异序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双孢蘑菇 96.4菌株及其单孢菌株在生长 ,结实和杂交方面的变异(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孢蘑菇 96.4菌株及其单孢菌株在生长 ,结实和杂交方面的变异(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核盘菌新病毒发现及+ssRNA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盘菌危害与防治策略 |
1.1.1 核盘菌的危害 |
1.1.2 核盘菌的生活史和致病机理 |
1.1.3 菌核病的防治 |
1.1.3.1 抗病育种 |
1.1.3.2 农业措施 |
1.1.3.3 化学防治 |
1.1.3.4 生物防治 |
1.2 真菌病毒 |
1.2.1 真菌病毒的研究史 |
1.2.2 真菌病毒分类 |
1.2.2.1 病毒分类法 |
1.2.2.2 真菌病毒的分类进展 |
1.2.3 本研究涉及的RNA病毒类群 |
1.2.3.1 裸露病毒科和线粒体病毒科 |
1.2.3.2 泛欧尔密病毒科 |
1.2.3.3 真菌芜菁黄花叶病毒目 |
1.2.3.4 真菌负义链RNA病毒 |
1.2.4 真菌病毒的传播 |
1.2.4.1 垂直传播 |
1.2.4.2 水平传播 |
1.2.4.3 体外传播 |
1.2.4.4 介体传播 |
1.2.5 真菌病毒应用 |
1.2.5.1 真菌病毒对寄主的影响 |
1.2.5.2 真菌病毒应用实例 |
1.2.5.3 真菌病毒的应用问题 |
1.3 真菌病毒反向遗传学 |
1.3.1 反向遗传学 |
1.3.2 真菌病毒反向遗传学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菌核样本PX14病毒多样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菌株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载体和引物 |
2.2.4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
2.2.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核盘菌生物学研究 |
2.3.2 核盘菌dsRNA提取和处理 |
2.3.3 核酸电泳 |
2.3.4 总RNA提取 |
2.3.5 病毒RT-PCR验证 |
2.3.6 病毒RNA序列随机克隆 |
2.3.7 病毒末端克隆 |
2.3.8 序列测定 |
2.3.9 NGS测序过程和分析 |
2.3.10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所用软件 |
2.3.11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
2.3.12 病毒粒子提取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PX14系列分离后代的生物学特性 |
2.4.1.1 PX14系列菌株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不同 |
2.4.1.2 PX14系列菌株的致病力具有显着差异 |
2.4.2 菌核样本PX14病毒多样性 |
2.4.2.1 病毒组测序获得的病毒序列 |
2.4.2.2 病毒在PX14系列菌株中的定位 |
2.4.2.3 菌株PX14A1和PX14A4 中存在ds RNA因子 |
2.4.2.4 原生质体再生脱毒菌株 |
2.4.3 多节段负链病毒的特性 |
2.4.3.1 多节段负链病毒的病毒粒子 |
2.4.3.2 病毒序列克隆 |
2.4.3.3 核盘菌白纤样病毒的基因组 |
2.4.3.4 系统发育分析 |
2.4.3.5 SsPhL V1和SsPhL V2 寄主生物学特性 |
2.4.3.6 小孢子观察 |
2.4.4 真菌芜菁黄花叶病毒 |
2.4.4.1 SsDFV1、SsDFV3和SsMTV2 的分子特性 |
2.4.4.2 SsDFV1的病毒株系分化 |
2.4.4.3 系统发育分析 |
2.4.4.4 SsDFV1寄主的生物学表型分化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核盘菌欧尔密样病毒4(SsOLV4)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病毒的序列克隆和验证 |
3.3.2 分析软件 |
3.3.3 病毒SsOLV4 全长cDNA克隆构建 |
3.3.4 体外转录模板DNA的获得 |
3.3.5 SsOLV4 体外转录RNA的获得 |
3.3.6 病毒SsOLV4 RNA转染 |
3.3.7 病毒SsOLV水平传播能力测定 |
3.3.8 核酸杂交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原生质体再生获得无毒菌株N39和N69 |
3.4.2 病毒SsOLV4分子特性 |
3.4.3 SsOLV4系统发育分析 |
3.4.4 合成病毒RNA的侵染性检测 |
3.4.5 SsOLV4侵染性克隆的侵染 |
3.4.6 转染菌株中SsOLV4的Northern blot检测 |
3.4.7 侵染性克隆SsOLV4的传播特性 |
3.4.8 病毒RNA侵染菌丝 |
3.4.9 转染菌株中病毒序列比较 |
3.4.10 SsOLV4的亚细胞定位 |
3.4.11 SsOLV4侵染对寄主表型没有影响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菌株Ep-1PN弱毒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总RNA提取和RT-PCR验证 |
4.3.2 NGS测序与分析软件 |
4.3.3 病毒序列验证 |
4.3.4 dsRNA提取 |
4.3.5 病毒全长cDNA合成 |
4.3.5.1 病毒SsDaRV全长cDNA构建 |
4.3.5.2 病毒SsNaLV1 全长cDNA构建 |
4.3.6 病毒RNA合成和转染 |
4.3.7 病毒水平传毒 |
4.3.8 dsRNA杂交 |
4.3.9 生物学表型测定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菌株Ep-1PN和 Ep-1PNA367中ds RNA和病毒鉴定 |
4.4.2 SsDRV的序列 |
4.4.3 SsNaLV1 的基因组和分类地位 |
4.4.4 Ep-1PN总 RNA的转染 |
4.4.5 病毒的杂交检测 |
4.4.6 SsDRV和 SsNaLV1 的侵染性克隆对核盘菌的影响 |
4.4.7 带毒菌株的传毒 |
4.4.8 SsDRV的缺陷型RNA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思考与展望 |
5.2.1 新的病毒类群的建立 |
5.2.2 真菌病毒基因组简化 |
5.2.3 真菌病毒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试验所用引物 |
附录 Ⅱ病毒序列 |
附录 Ⅲ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香菇 |
1.1 香菇概述 |
1.2 与香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 RNA-Seq技术在香菇中的应用 |
2 漆酶 |
2.1 真菌漆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
2.2 真菌漆酶诱导机制的研究 |
2.3 漆酶在食用菌中的作用 |
2.4 香菇漆酶的研究进展 |
3 漆酶酶活的分析方法 |
3.1 定性分析方法 |
3.2 定量分析方法 |
4 育种技术 |
4.1 人工选择育种 |
4.2 杂交育种 |
4.3 诱变育种 |
4.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5.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供试菌株 |
2 主要试剂 |
2.1 酶活检测中常用试剂 |
3 实验所需培养基 |
3.1 菌丝预培养培养基 |
3.2 酶活检测培养基的配置 |
4 主要仪器 |
5 实验方法 |
5.1 不同培养基上的菌株预培养 |
5.2 木屑培养基中粗酶液提取 |
5.3 酶活检测方法的建立 |
5.4 最佳扩散反应时间的确定 |
5.5 不同培养基上的菌株漆酶活性动态检测 |
5.6 菌株生长速度、漆酶酶活、结实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5.7 验证实验 |
5.8 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 |
5.9 原生质体单核体制备新方法的建立 |
5.10 平板接种点数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最佳扩散反应时间的确定 |
2 无诱导PDA培养基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
3 诱导PDA(PDA-VC)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
4 木屑培养基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
5 供试菌株的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及出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6 验证群体的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及生长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
7 转录组测序组装结果及分析 |
8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及GO分析 |
8.1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8.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9 14个漆酶同工酶基因在木屑培养料和PDA培养基中表达水平的分析 |
10 不同酶活及结实能力中的相关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11 相同结实能力不同酶活的漆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
12 相同酶活不同结实能力的漆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
13 接种点数对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1 新建酶活检测方法的分析讨论 |
2 香菇漆酶酶活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分析讨论 |
3 香菇漆酶酶活和菌株结实能力及出菇性状相关性的分析讨论 |
4 香菇菌丝生长速率和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的分析讨论 |
5 香菇的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讨论 |
6 原生质体制备方法分析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优质褐色双孢蘑菇品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双孢蘑菇的概述 |
1.1.1 双孢蘑菇的起源 |
1.1.2 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双孢蘑菇的营养价值 |
1.1.4 双孢蘑菇经济价值 |
1.1.5 国内外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发展状况 |
1.2 双孢蘑菇育种 |
1.2.1 双孢蘑菇菌种选育 |
1.2.2 双孢蘑菇育种目标及面临的困难 |
1.3 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 |
1.3.1 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的原理 |
1.3.2 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的优势 |
1.3.3 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的技术路线 |
1.3.4 基因组重排育种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上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双孢蘑菇主栽菌株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的提取 |
2.3.2 SSR引物 |
2.3.3 PCR扩增和电泳 |
2.3.4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双孢蘑菇SSR分子标记的分析 |
2.4.2 七份双孢蘑菇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
2.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响应面试验优化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诱变效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3 方法 |
3.3.1 菌丝培养 |
3.3.2 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制备 |
3.3.3 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再生 |
3.3.4 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单因素试验 |
3.3.5 褐色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的响应面试验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单因素结果 |
3.4.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3.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棕色双孢蘑菇的诱变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3 方法 |
4.3.1 褐色双孢蘑菇菌丝体培养和收集 |
4.3.2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制备 |
4.3.3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再生 |
4.3.4 褐色双孢蘑菇突变库的构建 |
4.4 结果分析 |
4.4.1 棕秀一号突变库的建立 |
4.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褐色双孢蘑菇基因组重排及融合子筛选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和培养基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递归式原生质体细胞融合 |
5.3.2 重排菌株的农艺性状的比较 |
5.3.3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DNA(SRAP) |
5.3.4 数据处理 |
5.4 结果分析 |
5.4.1 递归式融合 |
5.4.2 基因组重排 |
5.4.3 重排菌株的农艺性状的结果 |
5.4.4 应用SRAP分析融合子和出发株的亲缘关系 |
5.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褐色双孢蘑菇GS5005生长过程中特征性滋味成分组成及其风味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双孢蘑菇的栽培和准备 |
6.2.2 主要试剂 |
6.2.3 主要仪器 |
6.3 方法 |
6.3.1 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6.3.2 可溶性糖/糖醇测定 |
6.3.3 有机酸测定 |
6.3.4 游离氨基酸测定 |
6.3.5 5'-核苷酸的测定 |
6.3.6 等鲜浓度值测定 |
6.3.7 电子舌系统测定 |
6.3.8 特征性滋味成分测定 |
6.3.9 数据处理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
6.4.2 可溶性糖/糖醇含量分析 |
6.4.3 有机酸含量分析 |
6.4.4 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
6.4.5 5'-核苷酸 |
6.4.6 等鲜浓度值 |
6.4.7 电子舌系统分析 |
6.4.8 特征性滋味成分分析 |
6.5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4)双孢蘑菇多孢杂交育种及添加剂菌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双孢蘑菇概述 |
1.2 国内外双孢蘑菇菌种概况 |
1.3 国内外食用菌添加剂研究现状 |
1.4 双孢蘑菇菌种选育研究概况 |
1.5 育种目标 |
1.6 DNA分子标记在双孢蘑菇育种中的应用 |
1.7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双孢蘑菇高产杂交亲本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孢蘑菇多孢杂交及杂交子筛选与品比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孢蘑菇基础谷粒菌种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双孢蘑菇添加剂菌种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供试菌株ITS序列 |
附录B 拟自交子及杂交子子实体 |
附录C 拟自交子及杂交子菌株 |
附录D 谷粒菌种正交试验菌种表观图 |
附录E 不同添加剂种类及不同添加比例菌种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温度对白灵菇、杏鲍菇及其杂交菌株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灵菇概述 |
1.2 杏鲍菇概况 |
1.3 食用菌育种方法 |
1.4 ITS-RFLP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中的应用 |
1.5 温度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菌株选育 |
2.1 试验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温度对白灵菇与杏鲍菇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影响的比较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市售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乳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研究 |
1.1.1 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2 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来源研究 |
1.2 食品微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技术 |
1.2.1 rDNA文库构建技术 |
1.2.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1.2.3 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T-RFLP) |
1.2.4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1.2.5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 基于PCR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
1.3.1 多重PCR |
1.3.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3.3 基因芯片技术 |
1.3.4 环介导等温扩技术增(LAMP) |
1.4 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市售不同种类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可培养细菌物种分析 |
2.2.2 高通量法分析外源细菌物种组成 |
2.2.3 外源细菌OTU数量统计分析 |
2.2.4 外源细菌群落 α 多样性分析 |
2.2.5 外源细菌群落PCA分析 |
2.3 讨论 |
2.3.1 平板法分离细菌致腐性分析 |
2.3.2 高通量测序法鉴定细菌致腐性及致病性分析 |
第三章 三种食用菌鲜品不同货架期内外源细菌动态变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细菌菌落数变化 |
3.2.2 外源细菌可培养细菌物种分析 |
3.2.3 高通量法分析外源细菌物种组成 |
3.2.4 外源细菌OTU数量变化分析 |
3.2.5 外源细菌群落 α 多样性分析 |
3.2.6 外源细菌群落PCA分析 |
3.3 讨论 |
3.3.1 温度对食用菌鲜品货架期的影响 |
3.3.2 不同货架期外源细菌多样性动态变化原因解析 |
3.3.3 平板培养法及高通量测序法比较分析 |
第四章 乳球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引物设计 |
4.2.2 引物特异性分析 |
4.2.3 乳球菌基因组DNA的检测灵敏度 |
4.2.4 乳球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 |
4.3 讨论 |
4.3.1 金针菇“发酸”现象探秘 |
4.3.2 LAMP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毛木耳白色变种的良种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木耳属白色变种的研究现状 |
1.2 食用菌育种的研究现状 |
1.3 木耳属食用菌栽培简介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白色木耳菌株的分离及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白色毛木耳的孢子收集及多孢杂交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产杂交新品种选育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杂交子的生理特性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玉木耳深层发酵液体菌种的初步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金针菇概述 |
1.1.1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
1.1.2 金针菇的产业现状 |
1.1.3 金针菇育种的研究进展 |
1.2 巨大口蘑概述 |
1.2.1 巨大口蘑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巨大口蘑产业现状 |
1.3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简介 |
1.3.2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在食用菌领域的应用 |
1.3.3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
1.3.4 食用菌原生质体诱变技术 |
1.3.5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1.3.5.1 化学融合法 |
1.3.5.2 物理融合法 |
1.3.6 原生质体融合标记技术 |
1.3.6.1 形态学标记 |
1.3.6.2 营养缺陷型标记 |
1.3.6.3 灭活原生质体标记 |
1.3.6.4 荧光染色标记 |
1.3.6.5 抗药性标记 |
1.3.6.6 其他标记方法 |
1.3.7 融合子的筛选鉴定 |
1.3.7.1 遗传标记的检测 |
1.3.7.2 融合子的生物学鉴定 |
1.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基础培养基 |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活化培养及生长速度测定 |
2.3.1.1 测定方法 |
2.3.1.2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3.1.3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2.3.2 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 |
2.3.2.1 金针菇菌丝液体培养 |
2.3.2.2 巨大口蘑菌丝液体培养 |
2.3.2.3 酶液的配制 |
2.3.2.4 测定方法 |
2.3.2.5 金针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步骤 |
2.3.2.6 巨大口蘑原生质体制备的步骤 |
2.3.3 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的测定 |
2.3.3.1 测定方法 |
2.3.3.2 金针菇原生质体单核化比例测定 |
2.3.3.3 巨大口蘑原生质体单核化比例测定 |
2.3.4 亲本的选择 |
2.3.5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工艺优化 |
2.3.5.1 融合方法 |
2.3.5.2 融合率的计算 |
2.3.5.3 试验设计 |
2.3.6 融合菌株的筛选 |
2.3.6.1 融合菌株的挑取与培养 |
2.3.6.2 菌落形态特征比较 |
2.3.6.3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
2.3.6.4 拮抗实验 |
2.3.6.5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2.3.6.6 融合菌株与亲本袋栽培养生长速度比较 |
2.3.6.7 融合菌株与亲本液体发酵培养比较 |
2.3.7 融合菌株的ISSR鉴定 |
2.3.7.1 菌丝培养 |
2.3.7.2 液体发酵培养 |
2.3.7.3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7.4 基因组DNA电泳检测: |
2.3.7.5 ISSR-PCR扩增及电泳 |
2.3.7.6 数据分析 |
2.3.8 融合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3.8.1 测定方法 |
2.3.8.2 最适碳源筛选 |
2.3.8.3 最适氮源筛选 |
2.3.8.4 融合菌株母种培养基优化 |
2.3.8.5 融合菌株原种培养基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3.2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较 |
3.3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产量比较 |
3.4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产量比较 |
3.5 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比较 |
3.5.1 金针菇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 |
3.5.2 巨大口蘑及其单孢菌株原生质体单核化程度 |
3.6 原生质体释放过程与方式 |
3.7 亲本的选择 |
3.8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融合工艺优化结果 |
3.9 原生质体融合观察 |
3.10 融合菌株的筛选 |
3.10.1 菌落形态观察 |
3.10.2 融合菌株与亲本菌株的菌丝显微结构观察 |
3.10.3 拮抗作用的观察 |
3.10.4 亲本及融合菌株生长速度比较 |
3.10.5 融合子袋栽培养生长速度比较 |
3.10.6 融合子与亲本液体发酵培养速度比较 |
3.10.7 融合菌株筛选结果 |
3.11 融合子的ISSR鉴定结果 |
3.11.1 融合子与亲本的ISSR分析 |
3.11.2 融合子与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 |
3.11.3 聚类分析 |
3.12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2.1 融合菌株最适碳源选择 |
3.12.2 融合菌株最适氮源选择 |
3.12.3 融合菌株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1 融合菌株R13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2 融合菌株R14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3.3 融合菌株R15母种培养基优化结果 |
3.12.4 融合菌株原种培养基的筛选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亲本的选择 |
4.1.2 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最佳工艺 |
4.1.3 融合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4.1.3.1 融合菌株形态学观察 |
4.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4 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4.1.4.1 融合菌株的平板培养基优化 |
4.1.4.2 融合菌株的原种培养基优化 |
4.2 讨论 |
4.2.1 原生质体的制备 |
4.2.2 亲本的选择 |
4.2.3 亲本灭活标记处理 |
4.2.4 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 |
4.2.5 融合子的筛选与鉴定 |
4.2.6 融合子的稳定性 |
4.3 创新之处及不足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草菇B因子及其下游MAPK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 |
第一章 引言 |
1 高等担子菌交配型因子的研究进展 |
1.1 交配型因子的结构 |
1.2 交配型因子的功能作用 |
2 真菌的MAPK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
2.1 酵母MAPK级联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
2.2 子囊菌MAPK级联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
2.3 担子菌中MAPK级联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 |
2.3.1 病原担子菌的MAPK级联信号途径 |
2.3.2 高等担子菌的MAPK级联信号途径 |
3 草菇概述 |
3.1 草菇的分类地位 |
3.2 草菇的食药用价值 |
3.3 草菇的交配系统研究进展 |
3.4 草菇的交配因子研究进展 |
3.5 草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草菇的B交配型因子结构及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1.3 草菇菌丝及原基样品的培养和收集 |
1.4 草菇样品RNA提取、cDNA的合成及qRT-PCR的检测 |
1.5 试验分析的原始数据 |
1.6 草菇信息素受体及前体的搜索 |
1.7 生物信息分析 |
1.8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
2 结果和分析 |
2.1 草菇的信息素受体及前体基因的预测 |
2.2 草菇信息素受体基因结构的分析 |
2.3 草菇信息素受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草菇信息素受体保守结构预测 |
2.3.2 草菇信息素受体跨膜结构预测 |
2.3.3 草菇信息素受体的进化分析 |
2.4 草菇信息素受体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差异表达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草菇MAPK信号途径的构建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分析的原始数据 |
1.2 草菇MAPK信号途径的注释 |
1.3 草菇MAPK信号途径的构建 |
1.4 荧光定量PCR的验证 |
1.5 生物信息分析 |
2 结果和分析 |
2.1 草菇基因组数据注释草菇信息素响应的MAPK信号途径 |
2.2 草菇转录组数据注释进一步完善草菇信息素响应的MAPK信号途径 |
2.3 草菇信息素响应的MAPK信号途径的构建 |
2.4 草菇信息素响应的MAPK信号途径在同核体、异核体及原基中的差异表达 |
2.5 荧光定量PCR验证草菇Ste20与Ste7的表达情况 |
2.6 草菇Ste20与Ste7的基因结构分析 |
2.7 草菇Ste20与Ste7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2.8 草菇Ste20与Ste7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草菇Ste20和Ste7基因的RNA干扰及过表达载体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1.3 引物设计 |
1.4 VvSte20的RANi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1 Vv5te20的RANi正义片段和反义片段的扩增 |
1.4.2 目的片段回收 |
1.4.3 中间载体的构建 |
1.4.4 pMD-sVvSte20质粒的双酶切 |
1.4.5 VvSte20反义片段的双酶切 |
1.4.6 VvSte20的RNA干扰的中间载体的构建 |
1.4.7 pMD-sVvSte20 RNAi vector双酶切获得干扰片段 |
1.4.8 pBHg-BCA1-gpd质粒双酶切 |
1.4.9 1ASte20的RNA干扰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1.5 VvSte7的RANi表达载体的构建 |
1.5.1 VvSte7的RANi正义片段、反义片段及插入片段的扩增 |
1.5.2 pBHg-BCA1-gpd质粒双酶切 |
1.5.3 VvSte7-PCR1与Vector pBHg-BCA1-gpd的连接及转化 |
1.5.4 pBHg-VvSte7-PCR1-gpd质粒的酶切 |
1.5.5 重叠延伸PCR连接目的片段构建pBHg-VvSte7 RNAi vector表达载体 |
1.5.6 pBHg-VvSte7 RNAi vector质粒双酶切验证 |
1.6 VvSte20与VvSte7的过表达表达载体的构建 |
1.6.1 VvSte20与VvSte7的全长片段的扩增 |
1.6.2 OE-VvSte20-PCR和OE-VvSte7-PCR的双酶切 |
1.6.3 插入片段及载体的连接构建VvSte20与VvSte7的过表达表达载体 |
1.6.4 连接产物的转化 |
1.6.5 转化子的挑选验证和阳性转化子质粒的提取 |
1.6.6 pBHg-VvSte20 OE vector和pBHg-VvSte7 OE vector质粒双酶切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VvSte20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1 VvSte20的RANi正义片段和反义片段的扩增及中间载体的构建 |
2.1.2 质粒pMD-sVvSte20和aVvSte20的双酶切及它们之间的连接转化 |
2.1.3 质粒pMD-sVvSte20 RNAi vector双酶切验证 |
2.1.4 质粒pBHg-VvSte20 RNAi vector双酶切验证 |
2.2 VvSte7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1 pBHg-VvSte7-PCR1-gpd中间载体的构建 |
2.2.2 重叠延伸PCR连接目的片段构建pBHg-VvSte7 RNAi vetor表达载体 |
2.3 VvSte20和VvSte7基因的过表达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1 VvSte20和VvSte7基因全长的扩增 |
2.3.2 菌液PCR验证pBHg-VvSte20 OE vector和pBHg-VvSte7 OE vector的转化子 |
2.3.3 pBHg-VvSte20 OE vector和pBHg-VvSte7 OE vetor质粒的双酶切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表达载体转化草菇及突变体的筛选验证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1.3 引物设计 |
1.4 转化农杆菌GV3101 |
1.4.1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4.2 转化农杆菌 |
1.4.3 农杆菌菌液PCR验证 |
1.5 草菇菌丝球的培养及农杆菌介导质粒转化草菇 |
1.5.1 草菇菌丝球的培养 |
1.5.2 农杆菌的培养 |
1.5.3 农杆菌与草菇菌丝球共培养 |
1.6 草菇转化子初筛与复筛 |
1.7 草菇转化子的PCR鉴定 |
1.7.1 草菇转化子DNA的提取 |
1.7.2 草菇转化子的PCR检测 |
1.8 草菇样品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1.9 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农杆菌转化子的PCR验证 |
2.2 草菇转化子的初筛与复筛 |
2.3 草菇复筛后拟转化子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PCR扩增验证 |
2.4 草菇转化子的表达效果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草菇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突变前后的表达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
1.1.1 供试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1.3 草菇菌丝样品的培养和收集 |
1.4 草菇样品RNA提取和cDNA的合成 |
1.5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差异表达 |
1.6 转化子的表型差异检测 |
1.6.1 菌丝在PDA平板上生长情况检测 |
1.6.2 菌丝在栽培料试管中的生长情况检测 |
1.6.3 菌丝在潮霉素抗性平板上生长情况检测 |
1.6.4 转化子的出菇情况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化子的表型观察与检测分析 |
2.1.1 转化子在平板上的情况观察 |
2.2 转化子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检测 |
2.3 转化子在栽培料上的情况 |
2.4 转化子的出菇情况 |
2.5 VvSte7基因转化子的相关上下游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基金项目 |
(10)羊肚菌菌核培养特征及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羊肚菌属真菌研究进展 |
1.1 羊肚菌属真菌概述 |
1.2 羊肚菌属真菌分类及种类 |
1.3 羊肚菌属真菌生物学形态特征 |
1.3.1 羊肚菌属真菌子囊果形态解剖特征 |
1.3.3 羊肚菌菌核多态性研究 |
1.4 羊肚菌属真菌营养特性研究 |
1.5 羊肚菌营养型研究进展 |
1.6 羊肚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
2. 分子标记技术在蕈菌研究中的应用 |
2.1 分子标记类型简介 |
2.2 分子标记技术在蕈菌研究中的应用 |
2.2.1 蕈菌种质资源多样性与亲缘关系鉴定 |
2.2.2 蕈菌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克隆 |
2.2.3 食用菌遗传育种 |
2.3 AFLP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3.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在蕈菌研究中的应用 |
3.1 转录水平比较分析研究状况 |
3.2 mRNA差异显示技术原理 |
3.3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蕈菌研究中的应用 |
4. 立题依据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羊肚菌属真菌单孢菌株群体培养特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盆栽羊肚菌土壤表面菌丝分离 |
2.2.2 单孢菌株分离 |
2.2.3 产菌核单孢菌株及不产菌核单孢菌株固体液体培养宏观微观观察比较 |
2.2.4 产菌核菌株基质利用稳定性研究 |
2.2.5 单孢菌株对峙培养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孢分离结果 |
3.2 产菌核单孢菌株及不产菌核单孢菌株固体液体培养宏观微观观察比较 |
3.2.1 宏观观察比较 |
3.2.2 微观观察比较 |
3.3 产菌核单孢菌株基质利用稳定性研究 |
3.4 单孢菌株对峙培养 |
3.4.1 拮抗作用 |
3.4.2 生长势变化 |
3.4.3 产菌核水平变化 |
4. 讨论 |
4.1 羊肚菌单孢分离菌株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异核体 |
4.2 羊肚菌菌核产生与其基质利用能力相关 |
4.3 羊肚菌单孢菌株对峙培养时,菌核形成基因的表达相互影响 |
第三章 尖顶羊肚菌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母种菌丝的活化 |
2.2.2 液体菌丝的培养 |
2.2.3 菌丝体总DNA的提取 |
2.2.4 AFLP-PCR扩增 |
2.2.5 AFLP-毛细管电泳检测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引物筛选及其多样性检出效率 |
3.2 尖顶羊肚菌单孢多孢聚类分析 |
3.2.1 聚类分析碱基分辨值的确定 |
3.2.3 尖顶羊肚菌单孢多孢聚类分析 |
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1 形态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聚类分析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尖顶羊肚菌产菌核相关基因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培养基 |
2.1.3 引物 |
2.1.4 实验主要试剂 |
2.1.5 RNA提取实验用具和试剂的准备 |
2.2 方法 |
2.2.1 母种菌丝的活化及培养 |
2.2.3 羊肚菌菌丝总RNA提取 |
2.2.4 检测RNA的完整性浓度及纯度 |
2.2.5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 |
2.2.6 差异显示PCR扩增 |
2.2.7 DDRT-PCR结果显示 |
2.2.8 差异cDNA片断回收及重扩增 |
2.2.9 差异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2.10 半定量PCR反应验证 |
3. 结果 |
3.1 RNA的质量和浓度 |
3.2 羊肚菌产菌核mRNA差异片段显示 |
3.3 差异片段的第二次扩增 |
3.4 差异片段测序 |
3.5 半定量PCR反应验证 |
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EQ8000遗传分析系统毛细管中电泳峰图 |
附录2 论文中使用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
附录3 论文中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
附录4 实验使用的主要相关溶液配制 |
附录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双孢蘑菇 96.4菌株及其单孢菌株在生长 ,结实和杂交方面的变异(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盘菌新病毒发现及+ssRNA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构建[D]. 王其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D]. 李良敏.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基于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优质褐色双孢蘑菇品种的研究[D]. 王金斌.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4]双孢蘑菇多孢杂交育种及添加剂菌种的研究[D]. 李寿建.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5]温度对白灵菇、杏鲍菇及其杂交菌株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研究[D]. 谭笑.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6]市售食用菌鲜品外源细菌多样性研究及乳球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 王琼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7]毛木耳白色变种的良种选育研究[D]. 张阔谭.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8]金针菇与巨大口蘑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D]. 郑锦荣.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9]草菇B因子及其下游MAPK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 陈炳智.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10]羊肚菌菌核培养特征及遗传特性研究[D]. 陈立佼. 云南大学, 2012(11)
标签:双孢蘑菇论文; 微生物培养基的类型论文; 原生质体论文; 融合蛋白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