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理论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文中指出分配制度是"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要义,但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原则性规定,还没有转化为在实践上具有高度约束力的制度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体系。从整体视角深化分配制度研究,不仅有利于系统把握"三位一体"基本经济制度内在关系,也有利于推动分配制度由分配原则向分配制度体系和分配政策体系的转化,进而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基于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及实施依据,分配制度的整体性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也应允许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实行按要素所有权等多种分配方式;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提倡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结合,而不是只强调排除了按劳分配后的多种分配方式。只有作为整体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协同发展,"按劳分配"成为一种普遍的分配方式,才能在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并最终走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

吴亦婧[2](2021)在《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潘璐[3](20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历程与争鸣》文中提出收入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并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实现机制。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从初步形成、改革完善到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研究;第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研究;第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研究;第四,缩小收入差距与共享发展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对生产方式与分配方式关系等政治经济学基础范畴和理论的研究与对话,以扩大研究共识;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主体地位、实现机制的优化路径研究,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是学术界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葛扬[4](2020)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我国经济学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逐步展开,政治经济学成为我国主流经济学。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取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标志着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们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从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政治经济学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

赫名超[5](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陈彩梅[6](2020)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文中认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表征。什么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聚焦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立场展开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和阐明坚持和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准确而又科学地理解其思想内容,把握其缘由实质。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推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与当前社会分配现实的结合为目的,参考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文本研究、追根溯源,探寻社会主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是理论结合实际,一个是探究社会主义为什么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另一个是如何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问题。在文中,首先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在该部分中,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脉络,怎样从提出、确立,到公式、原则,直至发展成规律。着重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分别把握“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基本内涵以及就“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两者之间前提与结果、权利与义务、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接着,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文中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展开理论依据分析。同时,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阐明分析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现实基础和意义。最后,分析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文中从劳动者天赋能力和家庭负担等有别和不同,分析和阐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为什么不能实现绝对的公平正义,而只是相对形式上而非绝对事实上的平等的局限性。并正确认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事实性和不可避免性。在此基础上,认为进一步克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局限性的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有市场参与初次分配、政府再分配调节以及社会协调第三次分配。而局限性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则在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和可能。

黄雪彬[7](2020)在《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是在批判和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分配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以分配从属于生产为逻辑起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并指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分配是关乎民生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的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着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研究背景,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来源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分配思想;其次论述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四个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具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创新。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整理数据资料,指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和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同时从体制和市场等方面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当前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和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在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提出推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合理化建议。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旨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8](2020)在《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具有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个人收入分配,直接影响政府政策实施。不同的个人收入水平,对家庭的消费与投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来源不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自从老挝成立以来,已经走过来43个春秋。43年来,老挝的经济发展目标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为核心。1976-1980年,是老挝实施改善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期间;1976-198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为7.988亿基普(Kip),个人收入平均为2496基普/人/年,自然资源的收入占GDP2.23%。1986年,老挝政府决定改革开放,建立新经济体制,实施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老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11年至2015年间,即在第七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成功展现老挝经济全新面貌,当年GDP增长率高达7.9%,个人收入年平均为1548美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保持在5%。2018年老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0.4110。2016年GDP增长率为7.02%,个人收入年平均为2408美元。从GDP增长率与个人收入来看,老挝不仅保持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而且对国内居民的收入也产生有效促进作用。然而,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仍然处于低速发展状况,在某些方面暴露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依然不理想,个人收入依然无法满足法定要求和标准,在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体系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本文以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为主题,运用理论与实践、实证与规范、综合与比较等方法,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并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与规范方法来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对相关个人收入数据、劳动力就业人数、经济发展的数据等进行统计,同时使用“统一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提出结论”的路线开展一步步的研究工作,并根据所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路径选择。此外,通过综合性研究工作,对比分析外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尤其对目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经验与历程进行研究,对比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需要调整与完善的内容,依据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较完善与已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老挝国情,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首先,分析阐述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主要阐述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做了评析,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分析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其次,分析梳理相关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梳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以及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等,此外,还梳理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再次,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首先分析老挝革新开放前及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然后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方式以及趋势。第四,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首先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状况、特征、成本与收益等,然后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实证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从国家政策、教育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视角,采用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第六,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主要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现状,同时概况提出其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最后,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税收调节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李东杨[9](2019)在《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文中认为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以实践作为客观基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为满足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科学理论。在新时代,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依然存在的分配不正义问题亟需解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由于其自身理论缺陷、时代背景限制没有解决好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分配不正义问题。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基础上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并呈现出其科学性。目前,有的学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积极成果。但是,学术界缺乏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文本资料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提炼和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正在形成的新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之后,亟需深入研究的—项重要课题。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具体论证过程中,本论文在回顾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遵循“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的研究思路,进而研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主要内容、现实运用、理论地位、现实意义等基本问题。从基本理论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又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精华和借鉴吸收西方分配正义思想中的有益成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上看,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以及习近平在知青时期、从政时期对分配正义的探索实践成果,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从主要内容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和“主要表现”等。本论文在对“基本立场”的阐释中,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角度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分配正义的含义。在对“基本原则”的分析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三个原则”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在对“主要表现”的论述中,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宏观框架,将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概括为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和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以及各个领域分配正义观应用的具体政策。在论述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展示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是以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随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从理论地位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和西方分配正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和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同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发展,是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弘扬,是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批判。从现实意义上看,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现实分配不正义问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成新时代使命等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对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具有指导作用。经过较为全面系统研究习近平分配正义观之后,本论文得出了三个创新性的观点。第一,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贡献原则、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统一。第二,习近平分配正义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第三,精准扶贫政策是对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创造性运用。

熊玉先[10](2017)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在批判继承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并以批判拉萨尔派“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分配思想而达到成熟。首先,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莫尔按需分配的平均分配思想;康帕内拉的按需分配思想;摩莱里平均分配的按需分配思想。其次,马克思批判继承圣西门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分配思想;傅立叶按比例分配的思想;欧文按劳取酬的思想。再次,马克思批判继承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和地租、工资、利润的理论;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三要素创造价值”的理论。最后,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派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分配思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创立150多年来,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攻击和否定。比如庞巴维克和萨缪尔森等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来批判和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但都一直没有攻破。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它在分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同时又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下,我们不能借鉴其建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中央只有借鉴苏联建设国家的经验,中共中央实行了“一边倒”战略方针,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效仿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了体现共产主义因素的供给制和体现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这样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供给制和工资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运用。但由于实行的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像苏联一样的弊端,中央高度集权,地方缺乏自主权,经济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这一结果的产生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我们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党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而导致的。在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果只能导致一些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相符合的问题发生,比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得不到彻底的贯彻,不能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只能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上“大锅饭”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首先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按劳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从此,我国各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8000多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偏上的国家。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由于我国允许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但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在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社会现象,因而导致了高低收入阶层分化严重的现象。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社会个人收入差距问题也不断拉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也出现一些曲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选择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现对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作简单的介绍:1.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它是研究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基础。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第二,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生产决定分配,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第四,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的分配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第五,按劳分配的对象并不是全部社会产品,而是扣除了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公共消费基金、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以及救济基金之后的“剩余产品”。第六,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制度是最公平的分配制度;第七,“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2.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了解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二是产业发展比例失衡导致国民经济格局不合理;三是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分配权高度集中阻碍了劳动者参与分配的权利;五是按劳分配在实践中不能反映“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六是长期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上导致严重的平均主义。第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单一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效率低下;三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导致产品供需脱节;四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很低;五是工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六是政府高度集中,在工资管理体制上统得太死,管得太死。第三,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比如要素价值论、创新价值论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影响。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比如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3.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把握好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二是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第二,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二是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是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四是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二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三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四是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只有把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研究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4.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问题;二是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三是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本论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二是坚持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三是增加社会保障基金,提高丧失劳动能力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本论文认为这些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顺利推进。5.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需要我们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和启示。本论文认为,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价值论是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二是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三是劳动价值论能提供一些解决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存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财富源泉的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三是必须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四是坚持对外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第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二是坚持“经济新常态”和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理念;三是坚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辩证统一理念。第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信息化战略;二是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三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四是坚持虚拟经济与金融改革的发展战略;五是坚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战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第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第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本论文认为,只有总结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才能为不断推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指明正确方向。本论文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由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不能用僵化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来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同时,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来发展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否则就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比如斯大林时期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不具备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下,照抄照搬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那只能在实践中导致失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施了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虽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相对过去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也存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这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导致的,即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我们偏重资本而轻视劳动而导致的。同时也是由于我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税收不到位而导致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特别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要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来指导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形成一个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否则,只能导致“强资本弱劳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理论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对既有文献的简要回顾
二、按劳分配———经典解释与现代发展
    (一)“按劳分配”的经典解释
    (二)“按劳分配”在中国的发展
三、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界定和实施依据
    (一)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二)各种分配方式的实施依据
    (三)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存+结合
四、“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整体性阐释
五、简要的结论

(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更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二、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中更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三、在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5)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2.1.1 收入及其形式
        2.1.2 收入的分配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2.2.2 制度演变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难点
    四、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各尽所能”及其发展
        一、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
        二、十九世纪初期
        三、十九世纪中后期
    第二节 “按劳分配”的内涵与特征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
        二、按劳分配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一、前提与结果的关系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第二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合理性
    第一节 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二、反应劳动价值论的必然要求
        三、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一、人的价值实现要求
        二、和谐社会构建需要
        三、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局限性
    第一节 局限性存在的原因和表现
        一、局限性的原因
        二、局限性的表现
    第二节 对局限性的正确认识
        一、局限性的事实性
        二、局限性的不可避免性
    第三节 局限性的克服路径
        一、当前现实实践的解决措施
        二、最终理论实现的克服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7)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来源和主要内容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配
        2.1.2 正义
        2.1.3 分配正义
    2.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来源
        2.2.1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正义思想
        2.2.2 古典政治经济学者的分配正义思想
    2.3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3.1 分配和生产理论
        2.3.2 批判资本主义分配非正义
        2.3.3 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原则
        2.3.4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3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实践创新
    3.1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3.1.1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1.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3.1.3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3.2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创新
        3.2.1 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3.2.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2.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4章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困难
    4.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4.1.1 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4.1.2 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
        4.1.3 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4.2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2.2 税收调节政策不到位
        4.2.3 收入分配法律不完善
        4.2.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4.2.5 市场秩序不规范
        4.2.6 区域及个体差异性
第5章 推进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深入发展
    5.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1.1 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原则
        5.1.2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2 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5.2.1 改革税收调节制度
        5.2.2 健全收入分配法律
        5.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2.4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5.3 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5.3.1 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5.3.2 整顿垄断行业高收入
        5.3.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5.3.4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致谢

(8)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及其评析
        1.2.1 研究文献综述
        1.2.2 研究文献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框架结构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分析
    2.1 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2.1.1 收入分配概念
        2.1.2 收入分配类型
        2.1.3 收入分配的方式
        2.1.4 收入分配的功能
    2.2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2.2.1 工资理论
        2.2.2 利益理论
    2.3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2.3.1 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
        2.3.2 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
        2.3.3 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
        2.3.4 西蒙·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
    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4.1 制度
        2.4.2 制度变迁
        2.4.3 制度变迁动力
        2.4.4 制度变迁类型
        2.4.5 制度变迁供求
        2.4.6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第3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分析
    3.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
        3.1.1 老挝革新开放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3.1.2 老挝革新开放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3.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
    3.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式
    3.4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趋势
第4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分析
    4.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状况分析
        4.1.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描述
        4.1.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
        4.1.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4.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4.2.1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4.2.2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
        4.2.3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4.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执行难
        4.2.5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受约束
    4.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监管调控不力
        4.3.2 政策不平等
        4.3.3 企业机会主义
        4.3.4 产业收入差异
        4.3.5 行业垄断
        4.3.6 人力资本差异
第5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5.1.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5.1.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5.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
        5.2.2 变量设置
        5.2.3 评价指标子体系的指标选择
        5.2.4 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5.3.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5.3.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5.4 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
第6章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
    6.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6.1.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6.1.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描述
    6.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启示
        6.2.1 发挥法律法规的调节作用
        6.2.2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6.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展望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税收调节制度
        7.2.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7.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7.2.4 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7.2.5 完善老挝劳动力市场制度
        7.2.6 完善老挝人专门经营制度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及选题意义
        1.1.1 提出问题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分配
        2.1.2 公平、公正、正义
        2.1.3 分配正义
        2.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理论
        2.2.2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理论
        2.2.3 中国传统分配正义理论
        2.2.4 西方分配正义理论
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实践基础
    3.1 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实践
        3.1.1 毛泽东分配正义实践
        3.1.2 邓小平分配正义实践
        3.1.3 江泽民分配正义实践
        3.1.4 胡锦涛分配正义实践
    3.2 习近平分配正义实践
        3.2.1 萌芽阶段(1969年-1979年)
        3.2.2 生长阶段(1979年-2012年)
        3.2.3 形成阶段(2012年-至今)
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4.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立场”
        4.1.1 分配正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体现
        4.1.2 “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立场下的分配正义概念阐释
    4.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基本原则”
        4.2.1 贡献原则
        4.2.2 平等原则
        4.2.3 补偿原则
        4.2.4 三个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
    4.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主要表现”
        4.3.1 经济领域分配正义观
        4.3.2 政治领域分配正义观
        4.3.3 文化领域分配正义观
        4.3.4 社会领域分配正义观
        4.3.5 生态领域分配正义观
5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运用——以精准扶贫政策为例
    5.1 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概述
        5.1.1 精准扶贫政策提出过程
        5.1.2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内容
        5.1.3 国内外扶贫政策之比较
    5.2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考察
        5.2.1 总体减贫绩效
        5.2.2 地区减贫绩效
        5.2.3 存在问题分析
        5.2.4 未来政策设计
    5.3 精准扶贫政策现实意义
        5.3.1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立场”的现实遵循
        5.3.2 精准扶贫政策是“基本原则”的现实坚持
        5.3.3 精准扶贫政策是“主要表现”的现实运用
6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
    6.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理论地位
        6.1.1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
        6.1.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丰富
        6.1.3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继承弘扬
        6.1.4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对西方分配正义思想的借鉴批判
    6.2 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6.2.1 “基本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6.2.2 “基本原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
        6.2.3 “主要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纲领
7 结语及未来研究展望
    7.1 结语
    7.2 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庸俗分配理论的批判
        一、批判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论”
        二、解决“李嘉图难题”
        三、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
        四、批判拉萨尔“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
    第二节 生产决定分配
        一、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二、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
        三、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四、分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第三节 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一、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二、未来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
    第四节 以公平分配为目标
        一、马克思对公平分配的追求
        二、马克思公平分配的内涵
    第五节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出发点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收入分配理论的落脚点
第二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基本依据
    第一节 苏联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二、高度集权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第二节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一些弊端
        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存在一些弊端
        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存在一些弊端
    第三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价值观的影响
        一、要素价值论的影响
        二、创新价值论的影响
        三、按要素分配的影响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客观要求按劳分配实现形式多样化
        三、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
第三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按劳分配制度的探索
        一、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分配制度的确立与实施
        二、国民经济调整对按劳分配制度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按劳分配制度遭受的挫折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先富”思想的确立
        二、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深化城市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四、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度的发展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四、确立“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劳动价值论与按劳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按劳分配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初次分配领域出现“强资本弱劳动”的问题
        二、政府再分配调节力度不够,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问题
        四、解决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第五章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体地位
        二、坚持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体地位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
        四、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
        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启示
        一、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二、坚持以“四个全面”为引领
        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资本为主”
        五、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反对金钱拜物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理论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个整体性的阐释[J]. 王朝科,冒佩华,王宝珠.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1(05)
  • [2]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实现研究[D]. 吴亦婧.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探索:历程与争鸣[J]. 潘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J]. 葛扬. 经济学家, 2020(10)
  • [5]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6]“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研究[D]. 陈彩梅.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D]. 黄雪彬.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5)
  • [8]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 吉林大学, 2020(08)
  • [9]习近平分配正义观研究[D]. 李东杨.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10]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 熊玉先.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